三年级上册语文资料-第四单元卧薪尝胆第一课时∣苏版
- 格式:pdf
- 大小:1.19 MB
- 文档页数:12
《卧薪尝胆》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
2.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学习过程
1.出示课题《卧薪尝胆》,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朗读课题。
2.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国古代的“越国”和“吴国”,你了解“越国”和“吴国”吗?请你介绍一下。
(学生不知道,教师介绍)
3.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4.“薪”指什么?“胆”指什么?谁卧薪尝胆?为什么要卧薪尝胆?
初读课文,感知全文。
1.带问题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检查生字。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余学生认真听,纠正错误读音。
(1)“薪、臣”是前鼻音。
(2)“夫、差”是多音字。
(3)“会稽”中的“会”读kuai
(4)朗读时随机出示“卧薪尝胆、免除后患、万般无奈、舂米推磨、报仇雪恨、转弱为强”朗读记忆。
(5)说说你理解了哪些词语,也可以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6)练读课文,做到熟练。
4.齐读课文,说说故事主要写了什么事?
读拼音,写词语。
bài zhàng qū rǔ jiàn yì chǐ rǔ gōu zhù miè diào ( ) ( ) ( ) ( ) ( ) ( )三、学生活动
搜集有关的两国战争的图片和资料。
使用手机录像。
分享给全班同学。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12、卧薪尝胆》课文
两千多年前,在长江下游有两个国家,一个是吴国,一个是越国。
他们都想征服对方,使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
会稽一战,越国打了败仗。
越王勾践万般无奈,只好派人向吴王夫差求和,表示愿意和夫人一起去吴国,给吴王当奴仆。
吴国的谋臣们纷纷要求灭掉越国,免除后患。
得胜的吴王非常骄傲,不听大家的建议,答应了勾践的请求。
勾践夫妇来到吴国,穿上了粗布衣,住进了石头房,给吴王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受尽了屈辱。
他们在吴国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国家。
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
白天,他亲自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
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越国终于转弱为强,出奇兵灭掉了吴国。
教材分析
《卧薪尝胆》是一篇寓含深刻道理的中国历史故事。
课文叙述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之间征战胜败的故事。
越王勾践败不馁,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后转败为胜;吴王夫差非常骄傲,不听忠言,放虎归山,最终被越国灭掉。
课文着重写勾践命运的变化,表现越王励志图强的精神。
故事脉络清晰,文字浅显易懂,学生易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