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发展调研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45.05 KB
- 文档页数:21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小微企业发展调研报告
篇一:许昌市小微企业发展调研报告
许昌市小微企业发展调研报告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的统称,在扩大社会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强经济发展活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许昌市小微企业数量多,经济总量大,社会贡献突出,但也面临成本高、融资难、用工难等问题。因此,必须大力扶持和发展小微企业,才能保持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健康发展。
一、小微企业基本情况
(一)小微企业数量多,总量大,吸纳就业能力强。20XX年,全市小微企业(含已注册登记的个体工商户)达到16.1万户,占全市全部企业的99.4%,其中,企业
2.53万户,个体工商户1
3.56万户。从业人员84万人,占全部企业从业人员的78.5%。其中,企业吸纳从业人员
56.02万人,个体工商户吸纳从业人员28万人。据测算,全年全市小微企业实现增加值843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53%。20XX年以来,尽管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但全市小微企业总体
保持了平稳运行、较快发展的态势。但受到大环境影响,波及到部分企业正常运行,在一定范围内压力剧增。从调研情况看,除部分行业和企业效益滑坡,少数企业出现停产半停
产外,绝大部分企业基本实现正常运转。
(二)小微企业涉及面广,涵盖行业多,集群发展态势明显。全市的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均有涉及,并以产业集群形式分布。如禹州的钧瓷、铸造、三粉加工、中药材。长葛的机械加工、陶瓷、板材、蜂产品加工、废旧金属回收加工。许昌县的农副食品、发制品、汽车配件。襄城县、鄢陵县的纺织等行业占较大比重。批零贸易、住宿餐饮以及其他服务业相对集中于市区及县市城区、中心镇区。针对小微企业扎堆发展的现状,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规划建设了“一带十区20个产业集群”,大力推进产业集聚,着力培育特色主导产业,推动关联产业、上下游企业联合重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在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中,依托标准厂房建设,都规划有中小企业孵化园,也为小微企业发展
提供了最佳平台和产业培育的孵化基地。全市形成了国内最大的豆制品加工基地、“三粉”
加工基地、棉短绒集散地、传动轴及配件生产基地、花
卉苗木生产基地和销售集散地、农机配件市场及产业基地、废旧有色金属集散地等特色产业基地。
(三)全市大中型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为小微企业提升
壮大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全市众多经济“巨人”,如黄河、森源、瑞贝卡等企业无一不是从小企业脚踏实地地成长起来的,其发展经验均值得小微企业借鉴。假发在许昌发展历史悠久,但在上世纪90年代,发制品产业还只是由农村货郎走街串巷收购头发,用资源换外汇。瑞贝卡公司立足当地优势,率先实现发制品由专用设备和专业技术的标准化、工业化生产,从转口代理到直接出口的历史性跨越,十多年的时间,就实现了由个体户、作坊、小厂、上市公司到全球行业龙头的华丽转身。河南豪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紧紧围绕“农”字做文章,创新求变,使企业由一间靠几把锤子敲敲打打的农机
具修理作坊壮大为一家专业从事农业机具研发生产的大型
民营股份制企业,许昌胖东来则依靠优质的服务和独特的经营理念实现从一个40平米的烟酒店,发展到今天跨许昌新乡两地30多家门店、20多万平方米营业面积、上万名员工的大型连锁零售企业。由此可见,小微企业只要注重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他们就有望成为行业内的新“巨人”。
(四)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正在初显成效。20XX年10月12日,国务院出台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
金融、财税政策9条措施,简称“国九条”。其中,6条金融措施,3条财税措施。据了解,这些政策在各地均得到较好落实。金融方面,至20XX年底,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55亿元。其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78.6亿元,较年初增加64.5亿元,增幅56.6%,高于同期贷款增幅32.1个百分点。地方金融机构是支持小微企业解决融资的主力军。仅许昌银行用于支持小微企业的信贷资金就达到34.38亿元。财税方面,一是财政部门积极拨付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各类专项资金,另一方面,税务部门及时按照规定减免小微企业的相关税费,市国税部门因增值税引起征点提高就为小微企业减免税负4800万元。
二、小微企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小微企业经营粗放,多数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生产
工艺简单,产品档次低,品种单一,主要依靠高投入、高能耗和低成本、低利润参与市场竞争,在市场竞争
中处于弱势,缺少话语权。往往起初经营形势尚可,一旦遇到突发情况,便会土崩瓦解。资料显示,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3年左右。长葛市过去的毛纺、三轮车等行业虽然兴旺数年,近年来已经基本销声匿迹。当前各地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困难、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要素瓶颈、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重重难题,再一次让小微企业面临“败走麦城”的悲剧。
(一)缺钱,融资难。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
影响,小微企业经营缺资金,转型升级缺资金。尽管各级加大了对小型微型企业财政信贷方面的支持,但是由于小微企业
信用度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没有得到有效改善,能获得金融机构信贷支持的小微企业比例仍然很低。即使融资成功,
综合融资成本也普遍在10%以上,民间小额借贷综合成本更
是高达22%。从被调查情况看,作为支持小微企业融资主体的地方金融机构,如信用社、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
普遍上浮10%—30%。作为抵押贷款,企业还要支付0.6至1.5个百分点的资产评估和抵押登记费用。如果是担保贷款,还
需加上担保机构1.4至3个百分点的担保费用。对于民间借贷,由于利率高,相当一部分甚至是高利贷,借贷时间不稳定,再加上缺乏监管措施,秩序混乱,缺乏资金的企业一旦用了
民间借贷就踏上了不归路。一些企业形象地说,急需资金的
企业,不用高利贷,等死。用高利贷,找死。
(二)缺人,用工难。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带动劳动力需求逐年扩大,而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的比例越来越大,与他们
的父辈相比,除了薪酬待遇外,他们对于工作环境、住宿条件、企业文化也有较多要求。而企业则希望招收熟练工,吃苦耐劳。供需诉求上的矛盾加剧了用工紧张、用工不稳定。多数企业招工,已经成为一年中不间断的工作。招人难,培养员工也难。小微企业没钱、没有培训团队,更不能让员工走出去
与外界进行交流。再加上小微企业没“钱”途,成长环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