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摔伤的后遗症有哪些
- 格式:docx
- 大小:4.10 KB
- 文档页数:2
头嗡嗡响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可能都有过头嗡嗡响的经历。
这种嗡嗡响可能是短暂的,也可能持续存在,给人们带来不适甚至困扰。
那么,头嗡嗡响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首先,压力和焦虑是常见的诱因之一。
现代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人们时常处于紧张状态。
长期的精神压力和焦虑情绪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大脑神经调节失衡,从而产生头嗡嗡响的感觉。
比如说,临近重要的考试、工作任务繁重、家庭关系紧张等情况,都可能让人的心理负担过重,进而引发这种症状。
耳部的问题也可能导致头嗡嗡响。
耳朵是与听觉相关的重要器官,如果耳部出现疾病,如中耳炎、耳硬化症、梅尼埃病等,会影响声音的传导和感知,有时不仅会出现听力下降,还可能产生头嗡嗡响的错觉。
另外,耳垢过多堵塞耳道,也可能引起类似的情况。
心血管疾病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高血压患者由于血压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会对血管造成损伤,影响脑部的血液循环。
当脑部供血不足时,就可能出现头嗡嗡响的症状。
还有动脉硬化、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同样可能影响血液流动,导致大脑缺血缺氧,引发头嗡嗡响。
颈椎问题也能引起头嗡嗡响。
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电脑,或者坐姿不正确,容易导致颈椎病变。
颈椎的问题可能会压迫颈部的血管和神经,影响脑部的血液供应和神经传导,进而引起头部的不适,包括嗡嗡响。
内分泌失调也可能是罪魁祸首之一。
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会影响体内的代谢和激素水平,从而对神经系统和血管产生影响,导致头嗡嗡响。
药物的副作用有时也会表现为头嗡嗡响。
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抗抑郁药、降压药等,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其中就包括头部的异常感觉。
营养不良同样可能导致头嗡嗡响。
缺乏某些重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B12、叶酸、铁等,会影响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的正常功能,进而引起头部的不适。
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也是一个常见原因。
当我们没有得到足够的休息时,身体和大脑都处于疲劳状态,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会受到影响,容易出现头嗡嗡响的情况。
执业助理医师临床执业助理医师模拟题2020年(179)(总分71,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简单单选1. 1.男性,50岁,2小时前木棒击伤左颞部,伤后头痛、呕吐,1小时前意识不清。
查体:中度昏迷,左瞳孔散大,右侧肢体病理征(+)。
诊断考虑为A. 颅骨凹陷骨折伴脑疝B. 硬膜下血肿伴脑疝C. 硬膜外血肿伴脑疝D. 脑损伤伴脑疝E. 原发脑干损伤2. 2.脑外伤患者,CT示右额颞顶部新月状高密度影像,其诊断为A. 急性硬膜外血肿B. 急性硬膜下血肿C. 慢性硬膜下血肿D. 脑内血肿E. 高血压脑出血3. 3.65岁患者,2个月前有头外伤史,现头痛,CT示右额颞顶新月状低密度影像,诊断是A. 急性硬膜外血肿B. 急性硬膜下血肿C. 慢性硬膜下血肿D. 脑内血肿E. 高血压脑出血4. 4.女性.,30岁,车祸头部受伤患者,深昏迷,刺激有去脑强直发作,CT未见颅内血肿及脑挫伤,环池未受压,诊断应是A. 脑震荡B. 脑挫伤C. 轴索损伤D. 脑干损伤E. 颅底骨折5. 5.12岁男孩,患全头型帽状腱膜下血肿,首选的治疗措施是A. 加压包扎,静点止血药物B. 穿刺抽血,静点止血药物C. 待其自行吸收,静点止血药物D. 穿刺抽血+加压包扎E. 切开引流+加压包扎6. 6.女性,20岁,外伤后有血性脑脊液自鼻腔溢出,应采取的处置是A. 鼻腔填塞压迫止血B. 鼻腔冲洗C. 给予抗生素治疗D. 腰椎穿刺放血性脑脊液E. 头低位以利引流7. 7.对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预防创口和颅内感染的首要措施是A.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B. 应用广谱抗生素C. 理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D. 加强营养,增强创口愈合能力E. 早期施清创术8. 8.重度颅脑损伤深昏迷患者,维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缺氧的最有效方法是A. 维持吸氧B. 放置通气道C. 彻底吸痰D. 气管插管E. 给予呼吸兴奋剂9. 9.男性,27岁,头部受伤后立即昏迷,5分钟后清醒,3小时后再度昏迷,X线发现颅骨线状骨折,且骨折线越过脑膜中动脉沟,提示为A. 脑挫伤B. 急性硬膜外血肿C. 急性硬膜下血肿D. 外伤性脑内血肿E. 脑水肿10. 10.女性,40岁,入院3天,头部受伤后立即昏迷,10分钟后清醒,有呕吐,对受伤情况不能回忆,诊断是A. 脑震荡B. 脑挫裂伤C. 颅内血肿D. 脑干损伤E. 脑供血不全11. 11.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中间清醒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A. 原发脑损伤的程度B. 出血的来源C. 血肿的部位D. 血肿形成的速度E. 血肿的大小12. 12.某患者,脑损伤后6小时,意识清,头痛,下列哪项处理原则不可取A. 意识清,故回家观察B. 观察意识、瞳孔、生命征等变化C. 做头颅CT检查D. 对症处置E. 向家属交待有迟发性颅内血肿可能13. 13.男性,40岁。
宁夏神经外科模拟题2021年(61)(总分100,考试时间120分钟)A1/A2题型1. 下列因素中哪项对颅内压增高无影响A. 年龄大小B. 性别不同C. 病变扩张速度D. 伴同脑水肿的程度E. 病变部位2. 人体的运动功能位置在前中央回的排列是A. 头面在上部,下肢在下部B. 躯体在上部,头面在下部C. 下肢在上部,头面在下部D. 头面在上部,上肢在下部E. 上述排列均不对3. 小脑幕切迹中通过的是( )A. 延髓B. 中脑C. 脑桥D. 小脑E. 丘脑4. 治疗颅内压增高最常用的药物是()A. 50%高渗葡萄糖B. 20%甘露醇C. 20%山梨醇D. 50%甘油盐水E. 地塞米松5. 发现颅盖线形骨折时,应特别注意()A. 常合并骨膜下血肿B. 常合并硬膜下血肿C. 常合并对冲部位血肿D. 常合并严重脑挫裂伤E. 骨折线通过脑膜血管沟或静脉窦时硬脑膜外血肿的发生6. 关于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手术指征,下列哪项原则不适当()A. 合并血友病时不宜手术治疗,应尽量保守治疗B. 保守治疗适用于血肿出血量少而中线无明显移位者C. 虽个别病例可以自行消散,原则上一经诊断即施行手术D. 急性血肿可行钻孔穿刺清除血肿E. 即使发生了脑疝,出现了呼吸异常仍应积极手术抢救7. 按照我国目前对伤情轻重的分类,中型颅脑损伤指()A. 脑震荡伴有或无颅骨骨折B. 脑原发伤重,伤后深昏迷,呈去大脑强直状态C. 昏迷时间超过30分钟D. 单纯脑挫裂伤E. 脑挫裂伤伴有或无颅骨骨折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无脑受压者8. 头部外伤后头皮清创,哪项正确()A. 清创争取在伤后24小时内施行,不得超过72小时B. 尽量切除所有创伤组织以清除污染灶C. 伤口一律作全层缝合D. 如有组织缺损,缝合困难时可留作二期缝合E. 皮下出血点需一一结扎9. 交叉性感觉障碍和(或)交叉性瘫痪是哪一部位占位病变所致()A. 额叶B. 颞叶C. 顶叶D. 脑干E. 蝶鞍区10. 小脑脑桥角综合征时不出现哪项症状()A. 同侧瞳孔散大B. 同侧神经性耳聋,面部麻木和周围性面瘫C. 同侧肢体共济失调D. 对侧肢体麻木,肌力减退,病理征阳性E. 吞咽困难11. 后颅窝占位病变的病人发生脑危象时,最快而有效的急救措施是()A. 静脉快速滴注甘露醇B. 尽快切除后颅窝占位病变C. 立即行枕肌下减压术D. 快速行脑室穿刺,脑脊液引流术E. 立即行冬眠降温12. 颅内动脉瘤治疗最理想的方法是()A. 动脉瘤孤立术B. 气囊、弹簧圈栓塞的介入治疗C. 动脉瘤壁加固术D. 开颅夹闭动脉瘤蒂后行动脉瘤切除E. 放射治疗13. 神经外科临床上最常见的病理综合征是A. 颅内压增高B. 颅内肿瘤C. 颅脑损伤D. 脑积水E. 颅内炎症14. 当颅内压急剧增高时,病人可出现A. 血压升高,脉搏减慢B. 血压升高,脉搏加快C. 血压下降,脉搏减慢D. 血压下降,脉搏加快E. 血压、脉搏无变化15. 引起慢性颅内压增高的常见疾病,不包括下列哪种疾病A. 脑膜瘤B. 高血压脑出血C. 胶质瘤D. 听神经瘤E. 慢性硬膜下血肿16. 一侧瞳孔散大,常见于哪种脑疝A. 小脑幕切迹下疝B. 小脑幕切迹上疝C. 大脑镰下疝D. 枕骨大孔疝E. 蝶骨嵴疝17. 头皮裂伤清创缝合时应着重检查A. 出血动脉的数量B. 伤口边缘是否整齐C. 有无感染征象D. 有无颅骨和脑损伤E. 有无失血性休克18. 原发性脑损伤不包括A. 脑震荡B. 脑挫伤C. 脑裂伤D. 脑水肿E. 弥散性轴索损伤19. 下列哪项不会引起继发性脑干损伤A. 癫痫B. 额颞部脑挫伤C. 脑水肿D. 颞叶血肿E. 小脑血肿20. 下列是哪种不引起颅内占位改变A. 脑脓肿B.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 颅内动脉瘤D. 脑寄生虫病E. 颅内蛛网膜囊肿21. 面部出现"洋葱皮"型感觉缺失现象为三叉神经哪一部位损伤A. 三叉神经脊髓束或核B. 三叉神经第二支C. 三叉神经第一支D. 三叉神经感觉根E. 三叉神经第三支22. 全层头皮撕脱伤下列哪项处理不正确( )A. 妥善止血B. 尽早清创C. 防治休克D. 抗感染E. 中厚皮片植皮23. 小脑幕切迹疝时瞳孔变化和肢体活动障碍的关系是()A. 双侧瞳孔散大伴四肢瘫痪B. 病变同侧瞳孔散大伴同侧半身瘫痪C. 病变对侧瞳孔散大伴对侧半身瘫痪D. 病变同侧瞳孔散大伴病变对侧瘫痪E. 病变对侧瞳孔散大伴病变同侧半身瘫痪24. 颅中窝骨折的临床表现最不可能是()A. 脑脊液鼻漏B. 嗅神经损伤C. 脑脊液耳漏D. 搏动性突眼E. 从耳朵流出大量血25. 诊断急性外伤性硬膜外血肿最重要的早期临床表现是()A. 生命体征的异常变化B. 瞳孔不等大C. 阳性神经系统病理体征D. 进行性意识障碍E. 头部超声波检查中线偏移26. 减速性损伤引起对冲伤的最常见部位是()A. 额颞B. 枕部C. 脑实质内部D. 顶枕E. 后颅窝27. 开放性颅脑损伤在抗生素治疗下,清创术最迟可延迟至多少小时内进行()A. 12小时B. 24小时C. 36小时D. 48小时E. 72小时28. 左侧偏瘫,右侧展神经和右面神经麻痹,病灶在()A. 右内囊B. 左中脑C. 右脑桥D. 右延髓29. 蝶鞍区占位病变引起的典型视野障碍是()A. 一侧全盲B. 双眼颞侧偏盲C. 一侧鼻侧偏盲D. 同向偏盲E. 象限盲30. 蝶鞍区肿瘤的临床表现不包括()A. 视力和视野改变B. 女性可出现停经泌乳综合征C. 运动障碍D. 原发性视神经萎缩E. 儿童患者可表现为巨人症31. 烟雾病是指()A. 颅内动脉瘤B. 脑底异常血管网症C.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D. 颈动脉海绵窦瘘E. 颅内动静脉畸形32. 下列叙述哪项正确A. 收缩期颅内压略有增高B. 舒张期颅内压略有增高C. 吸气时颅内压略有增高D. 呼气时颅内压略有增高E. A+D33. 颅内压增高的病人首先出现的并发症是A. 肺部感染B. 消化道出血C. 尿毒症D. 肝性脑病E. 酸碱平衡失调34. 目前诊断颅内占位性病变首选的辅助检查是A. CTB. MRIC. DSAD. 头颅X线摄片E. 腰椎穿刺35. 颅内压增高的三大主征是A. 头痛、视力下降、恶心B. 头痛、偏瘫、抽搐C. 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D. 血压升高、脉搏变快、呼吸变快E. 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36. 硬脑膜外血肿最常发生于B. 顶区C. 额区D. 枕区E. 矢状窦附近37. 小脑幕切迹疝和枕骨大孔疝的主要鉴别点是A. 早期意识障碍且逐渐加重B. 去脑强直发作C. 病变对侧半身瘫痪D. 早期出现呼吸循环障碍E. 一侧瞳孔散大38. 下列哪种病变属颅内占位病变A. 颅内动脉瘤B. 脑脓肿C. 脑膜膨出D. 脑膜炎E. 脑水肿39. 后颅窝肿瘤临床症状应除外A. 交叉性麻痹B. 躯干性和下肢远端的共济失调C. 轮替试验幅度增大D. Romberg征多为阴性E. 同侧后组颅神经损伤症状40. 颅骨线形骨折下列哪项不正确( )A. 骨折线通过硬脑膜血管沟可能形成硬膜下血肿B. 主要依靠颅骨X线摄片确诊C. 单纯线形骨折本身不需特殊处理D. 骨折线通过气窦可导致颅内积气E. 骨折线通过静脉窦可能形成硬膜外血肿41. 小脑幕切迹疝的常见原因是()A. 幕上一侧占位性病变B. 小脑幕下占位性病变C. 脑室内占位性病变D. 脑积水E. 广泛脑水肿42. 颅底骨折的诊断主要依靠()A. 颅底X线平片B. 脑电图检查C. 耳、鼻、喉科检查D. 临床表现E. 头部外伤史43. 视神经受损伤时表现为()A. 瞳孔缩小,直接对光反应存在B. 瞳孔缩小,间接对光反应存在C. 瞳孔散大,间接对光反应存在D. 瞳孔散大,直接对光反应存在E. 瞳孔散大,直接、间接对光反应均消失44. 女,26岁,不慎从2楼坠下,当即昏迷,送医院就诊,1小时后即清醒,头痛,呕吐,右上肢肌力Ⅱ级,脑脊液检查有红细胞,CT示左颞顶叶低密度灶,其中有散在点状高密度影,应考虑为()A. 脑震荡B. 弥漫性轴索损伤C. 脑挫裂伤D. 原发性脑干损伤E. 颅内血肿45. 对开放性颅脑损伤,预防伤口和颅内感染的关键措施是()A.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B. 应用广谱抗生素C. 理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D. 加强营养,增强伤口愈合能力E. 早期施行清创术46. 脑肿瘤发生机会最多的部位是()A. 蝶鞍B. 大脑半球C. 脑干D. 脑室E. 脑桥小脑角47. 最易引起枕骨大孔疝的颅内占位病变是()A. 耳源性颞叶脑脓肿B. 蝶鞍区肿瘤C. 枕叶肿瘤D. 垂体腺瘤E. 第四脑室肿瘤48. 引起成人自发性颅内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为()A. 脑动静脉畸形破裂B. 颅内动脉瘤破裂C. 脑瘤卒中D. 抗凝治疗E. 血脂不调49. 关于颈动脉海绵窦瘘的叙述错误的是()A. 多因外伤引起,常并发颅底骨折B. 可继发于硬脑膜动静脉畸形或破裂的海绵窦动脉瘤C. 临床表现可有颅内杂音、突眼、眼球搏动与眼球运动障碍D. 治疗的目的在于保护视力,消除颅内杂音,防止脑梗死和鼻出血等E. 无视乳头水肿、无视网膜出血50. 颅内压调节主要依靠A. 颅内静脉血被排挤到颅外B. 部分脑脊液被挤入脊髓蛛网膜C. 脑脊液量的增减D. 脑血管收缩E. 脑血管舒张51. 颅内压增高的典型表现是A. 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B. 头痛、呕吐、癫痫发作C. 头痛、呕吐、感觉障碍D. 头痛、呕吐、运动障碍E. 头痛、呕吐、复视52. 临床上常用的降低颅内压的静脉注射制剂不包括以下哪种A. 20%甘露醇B. 速尿C. 浓缩血浆D. 20%人血白蛋白E. 鲜血53. 急性颅内压增高时病人早期生命体征改变为A. 血压升高,脉搏变缓,脉压变小B. 血压升高,脉搏增快,脉压增大C. 血压降低,脉搏变缓,脉压变小D. 血压降低,脉搏增快,脉压变小E. 血压升高,脉搏变缓,脉压增大54.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典型的意识障碍过程是A. 昏迷-清醒B. 昏迷-清醒-昏迷C. 昏迷-昏迷D. 清醒-昏迷E. 昏迷-好转55. 下列关于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叙述错误的是A. 窦内段颈内动脉因外伤而破裂,多与颅底骨折合并存在B. 眼外肌麻痹以动眼神经损害最多C. 临床表现可见搏动性突眼D.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最重要的检查手段是脑血管造影E.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因外伤引起者占3/456. 下列神经血管哪个不经过颈静脉孔出颅A. 舌咽神经B. 迷走神经C. 副神经D. 舌下神经E. 乙状窦57. 下列哪项不是引起脑脓肿的原因A. 化脓性中耳炎B. 先天性心脏病C. 乳突炎D. 开放性颅脑损伤58. 关于大脑镰旁脑膜瘤,哪项说法不恰当A. 癫痫发作以大脑前中1/3脑膜瘤多见B. 运动障碍出现顺序一般从上肢开始,逐渐影响下肢,最后波及头面部C. 起始于大脑镰D. 大脑后1/3脑膜瘤常引起视野改变E. CT常可见点状或不规则钙化59. 对颅脑损伤伤员测量生命体征的顺序应该是( )A. 呼吸>脉搏>血压>意识B. 意识>脉搏>呼吸>血压C. 脉搏>呼吸>血压>意识D. 呼吸>意识>脉搏>血压E. 意识>呼吸>脉搏>血压60. 枕骨大孔疝的常见病因是()A. 大脑半球占位性病变B. 小脑半球占位性病变C. 交通性脑积水D. 腹压增高E. 脑囊虫病61. 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中间清醒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A. 原发脑损伤的程度B. 出血的来源C. 血肿的部位D. 血肿形成的速度E. 血肿的大小62. 女,50岁。
小儿外伤的健康宣教内容小儿外伤,这可不是个小问题!孩子们天生好动,像小鹿一样蹦蹦跳跳,一不小心就摔倒了,或者撞到什么地方。
就像我们家那个小子,跑得飞快,一不小心就被台阶绊了一下,结果膝盖磕了个大包。
这种事情,谁家孩子没遇到过?外伤虽然看上去没什么大不了,但你得知道,处理不好也能惹麻烦。
听我说,咱们得抓住这几个重点,才不至于让小小的伤口变成大麻烦。
先说说最常见的擦伤、划伤。
看着皮肤破了,血嘟嘟地流出来,很多家长一着急就不知道怎么处理。
冷静!深呼吸,不要慌。
伤口表面是脏的,可以用干净的水轻轻冲洗,千万别用酒精或者碘酒那种刺激性大的东西,别让小朋友更疼了。
轻轻一擦,别揉,要是脏东西特别多,还是可以去医院处理一下。
很多擦伤自己在家就能搞定,涂点消毒药水,再贴上创可贴,这就够了,关键是要观察孩子有没有感染的迹象。
如果发现伤口红肿热痛,那就得及时去医院看看了。
别等到问题严重了才去找医生,那时候后悔也晚了。
再说说磕碰伤,这种情况常常让家长手忙脚乱。
小孩子摔倒时,常常会撞到头部,这让家长最担心。
孩子们头部摔伤后,如果没有出现晕眩、呕吐或者剧烈头痛,通常不需要太过担心,但得密切观察24小时。
如果孩子意识清楚,活动正常,那就说明大多数情况下伤得并不重。
不过,像碰撞后,还是得注意有没有出现头皮破裂,或者有没有血肿等问题。
这时候,别再在孩子头上乱摸,能稍微压住出血的部位就行,放冷水袋,帮助孩子减轻肿胀。
如果有严重的出血,还是赶紧去医院,别觉得“只是摔一下”就没事,安全第一,别大意了。
骨折那就更让人心惊胆战了,尤其是孩子们个头小,骨头脆弱,摔一下就可能折了。
不过别怕,遇到这种事,关键是冷静,千万不要用力拉扯孩子的肢体。
记住,不管是手臂、腿还是其他部位,一旦怀疑骨折,立马就要固定好伤肢,防止移动引发更严重的伤害。
然后拨打120急救,尽量避免二次伤害。
再强调一次,千万不要自己给孩子乱扭乱摆,等医生到现场,咱们听专业的,自己别冒然做决定。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外出摔伤了怎么急救
导语:外出如果遇上下雨或下雪天气,路上滑溜溜的,走上上面难免会出现摔倒现象,如果不幸摔伤了,一定要小心谨慎处理,以免留下后遗症。
如果您在外出时不慎摔伤,又无法及时得到救治,那么,掌握一些必要的抢救方法,不仅能有效控制伤情继续恶化,还能减轻伤者的痛苦。
-固定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目的:减少伤病患者的疼痛;避免损伤周围组织、血管、神经,减少出血和肿胀;防止闭合性骨折转化为开放性骨折;便于搬动患者。
固定要点和注意事项:固定材料多用夹板,也可就便采用小木板、树枝、书籍杂志、硬纸板等。
置受伤者于适当位置就地施救。
如现场对生命安全有威胁,则移至安全区再固定。
固定时,要用牵引法将畸形肢体变轴线位,并暴露肢体末端以便观察血运。
夹板与皮肤之间以及在骨折和关节突出处要加衬垫,夹板长度要超过骨折处的上下关节,以便固定和防止压伤皮肤。
固定后,上肢为屈肘位、下肢为伸直位。
四肢固定须注意松紧适度,先固定骨折上端再固定下端,绑带不要系在骨折处。
前臂、小腿部位的骨折,尽可能在损伤部位的两侧放置夹板固定,或将受伤的上肢缚于胸廓上、将受伤下肢固定于健肢,以防肢体旋转和避免骨折断端相互接触。
固定好伤肢后,如可能应将伤肢抬高。
-搬运根据患者伤情进行
目的:使患者脱离危险区,实施现场救护;尽快使患者获得专业医疗救治;正确的搬运能减少患者的痛苦,防止损伤加重;最大限度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
摔伤后的初步处理操作流程1.首先,要先让受伤者保持安静,不要乱动。
Firstly, make sure the injured person stays calm and still, without moving too much.2.然后,要立即停止流血,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进行包扎。
Then, immediately stop the bleeding by applying clean gauze or a bandage.3.确保受伤的部位保持高处,以减少肿胀和疼痛。
Ensure that the injured area is elevated to reduce swelling and pain.4.如果有外伤,可以用冰袋或冷敷物敷在受伤的部位帮助减轻疼痛和肿胀。
If there is an external injury, apply an ice pack or cold compress to the affected area to help reduce pain and swelling.5.对于扭伤或骨折,要固定受伤的部位,可以用夹板或彩石固定。
For sprains or fractures, immobilize the injured areausing a splint or a makeshift sling.6.切勿给受伤者进食或饮水,以免影响后续医疗处理。
Do not give the injured person food or water, in order to avoid affecting further medical treatment.7.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时,要尽量让受伤者舒适,保持温暖。
While waiting for emergency medical staff to arrive, tryto keep the injured person comfortable and warm.8.对于严重的头部或脊柱伤,切忌随意移动受伤者,应等待专业救援人员的到来。
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的CT诊断双击自动滚屏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09-5-25 阅读:75次【字体:大中小】摘要:目的:探讨CT在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诊断中的价值及其特征。
材料与方法对36例头颈外伤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偏瘫患者均行横断位CT扫描。
结果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好发于基底节-内囊区,均位于豆状核、尾状核及内囊区,呈小片腔隙性低密度影。
结论CT扫描检查对外伤性脑梗塞的准确诊断、估计病变程度、预后及法医学鉴定有肯定价值。
颅脑外伤主要引起颅内血肿、脑挫裂伤及弥漫性脑损伤。
单纯发生于外伤后基底节-内囊区的腔隙性脑梗塞发病率极低且报道甚少,据报道,临床上占颅脑损伤的1.4%。
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是指脑的深穿支动脉及分支闭塞引起的脑深部软化灶,其直径一般为10~15mm,好发于基底节、内囊及脑干[1],临床上出现外伤后脑梗塞的表现。
本文就其临床表现、CT表现特点、发病机制以及法医学损伤程度等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搜集1994年1月~1999年6月诊断有明确头颈部外伤史,CT表现为缺血性腔隙性脑梗塞者36例,均经法医鉴定为外伤性脑梗塞。
其中男22例,女14例。
年龄10个月~58岁,平均21.6岁。
18岁以下者22例,占61.1%。
车祸伤8例,坠落伤9例,钝器打击伤10例,摔伤6例,拳击伤3例。
本组病例均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既往史,可排除动脉硬化等血管病性梗塞。
1.2临床表现头部外伤时,24例神志清,12例有短暂的昏迷,持续时间为0.5~3小时。
其中伤后头晕、恶心20例,头痛、呕吐10例,6例幼儿早期无症状。
外伤至出现瘫痪时间为2~12小时4例,13~24小时8例,25~72小时20例,5天~7天4例。
完全性瘫痪14例,不完全性瘫痪22例,伴有言语障碍16例,偏身感觉障碍8例,嗜睡6例。
1.3CT检查时间及方法首次CT检查时间为伤后1~6天,随访复查CT时间为伤后2个月、半年及1年后。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头部摔伤的后遗症有哪些
导语:头部摔伤过后容易出现各种后遗症,这些都统称为脑外伤后遗症。
有的时候,头部如果猛烈的做加速运动,也容易导致脑外伤,而且容易留下后遗症
头部摔伤过后容易出现各种后遗症,这些都统称为脑外伤后遗症。
有的时候,头部如果猛烈的做加速运动,也容易导致脑外伤,而且容易留下后遗症。
另外,如果头部受到猛烈的撞击,脑组织容易损伤,康复后容易留下后遗症。
为了避免脑外伤后遗症,平时工作以及生活中要注意人生安全,避免意外事故。
一般脑外伤后遗症又称脑外伤后综合症就是脑外伤病人在恢复期以后,长期存在的一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或是精神性的症状。
其中包括头痛、神经过敏、易怒、注意力集中障碍、记忆力障碍、头晕、失眠、疲劳等症状。
而神经系统检查并无异常的话,神经放射学检查亦无阳性发现。
如果这一组症状在脑外伤后3个月以上仍持续存在而无好转的话,则就是为脑外伤后综合症了。
一般脑外伤后遗症症状都会表现:头痛:是最为常见的症状,可以是锐痛、钝痛、搏动性疼痛,可出现在整个头部、额部或枕部。
枕部的疼痛通常都是会伴有颈后肌肉的疼痛和紧张感的。
而一般头痛发作的时间是不确定的,可能因情绪不佳、疲劳、失眠而加重的,并因此而焦躁不安。
头晕:的表现各式各样,头晕目眩、耳鸣、恶心,因体位变化而加重。
神经过敏和易激惹也是很常见的,一般由紧张的环境因素所引起。
脑外伤后遗症有很多,比如说有的人脑外伤过后会陷入深度的昏迷,而且经过治疗康复过后也不容易清醒过来。
另外还有的人脑外伤后虽然病情康复,但是记忆力下降,甚至有失忆现象。
还有的人脑外伤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