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热泵利用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4.19 MB
- 文档页数:66
热泵技术介绍范文热泵技术是一种高效的能源利用方式,能够将自然界中较低温度的能源转化为高温热能,被广泛应用于供暖、制冷及热水供应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热泵技术的原理、应用及优势。
热泵技术的原理是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即热量的传递是有方向的,从高温区向低温区传递。
热泵系统由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节流阀等组成。
通过压缩机的运转,使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外界低温环境的热量,然后经过压缩、冷凝的过程,将热量释放到高温区域。
通过这个过程,热泵能够将外界低温能源转化为高温热能。
热泵技术在供暖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
传统的供暖方式,如燃煤锅炉和电热器,能源利用效率较低且污染环境。
而热泵系统利用环境空气、地热或废热等低温能源供热,能够实现能源的再利用,大幅度提高供暖效率。
热泵供暖系统不受燃料的限制,使用环保、可再生的能源,大大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具有环保优势。
热泵技术在制冷领域同样有着广泛的应用。
传统的制冷设备,如冰箱和空调,通过电能将热量从低温区域移除,使室内保持低温。
而热泵制冷系统可以将外界的低温能源转化为冷量,从而实现制冷效果。
与传统设备相比,热泵制冷系统具有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和更低的能耗。
此外,热泵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热水供应领域。
传统的热水锅炉需要燃料来加热水,而热泵系统则可以利用周围的低温能源,将其转化为高温热能,提供给热水设备。
热泵系统在热水供应领域具有高效、环保、节能的优势。
总之,热泵技术通过利用高效的能量转换原理,将外界低温能源转化为高温热能,广泛应用于供暖、制冷及热水供应等领域。
热泵技术具有高能效、环保、节能的优势,是一种可持续利用能源的重要方式。
随着人们对能源效率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热泵技术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热泵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应用1. 热泵技术的概述热泵技术是一种能够将低品位热能转化为高品位热能的技术。
它通过利用热力学循环原理,将低品位热能从环境中提取出来,然后经过热泵系统的加工,提高温度,最终得到高品位热能。
热泵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供暖、空调和热水供应等领域,具有高效、环保、节能的特点。
2. 热泵技术的工作原理热泵技术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四个基本过程:蒸发、压缩、冷凝和膨胀。
2.1 蒸发过程热泵系统中的制冷剂在低压下进入蒸发器,在与环境中的低温热源接触的过程中,吸收环境中的热量,从而引起制冷剂的蒸发。
2.2 压缩过程经过蒸发过程后,制冷剂成为低温低压的蒸汽,被压缩机吸入,并通过压缩提高了温度和压力,使制冷剂的温度达到高于环境的热源。
2.3 冷凝过程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通过冷凝器,与环境中的高温热源接触,放出热量,从而引起制冷剂的冷凝,变成高温高压的液体。
2.4 膨胀过程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通过节流阀,使其温度和压力降低,从而形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重新进入蒸发器,循环进行。
3. 热泵技术的应用领域热泵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供暖热泵技术可以通过提取环境中的低温热能,将其转化为高温热能,用于供暖。
它可以使用地热能、空气能等作为低温热源,通过热泵系统提供热能,并达到供暖的目的。
相比传统的燃煤、燃气供暖,热泵技术具有高效、环保、节能的特点。
3.2 空调热泵技术也可以应用于空调领域。
利用热泵系统,可以从室外空气或地下水中提取低品位热能,然后将其转化为高品位热能,用于室内空气的加热或制冷。
热泵空调具有节能的优势,并且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3.3 热水供应热泵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热水供应领域。
利用热泵系统,可以通过提取环境中的热能,将其转化为热水供应。
相比传统的热水供应方式,热泵技术更加节能,可以有效降低热水供应的能耗。
3.4 工业应用热泵技术在工业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热泵技术可用于提供高温蒸汽,用于工艺过程中的加热、干燥等操作。
热泵总结PPT1. 热泵的定义和原理热泵是一种能够利用外部能源将热量从低温区域转移到高温区域的设备。
其工作原理类似于制冷剂循环,通过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膨胀阀等组件实现热量的传递和转换。
热泵工作的基本原理如下: - 蒸发器:液体制冷剂通过蒸发器中的低压低温环境吸收外界热量,并变成气体状态。
- 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压缩机压缩,使其温度和压力上升。
- 冷凝器: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冷凝器与外界热源接触,释放热量并冷凝成为液体。
- 膨胀阀:液体制冷剂通过膨胀阀进行节流,压力降低,温度下降。
2. 热泵的应用领域热泵被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2.1. 暖通空调系统热泵可以通过反转制冷循环来实现冷暖调节,可以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并具有能耗低、环保等优势。
2.2. 热水供应系统热泵可以通过吸热器从环境中吸收热量,加热供暖系统或生活用水,并可实现节能和环保。
2.3. 工业制冷系统热泵可以用于工业冷却、冷链物流、食品加工等领域,提供稳定的制冷效果,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4. 地源热泵系统通过利用地下稳定温度的特点,地源热泵系统可以实现供暖和制冷,并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
2.5. 太阳能热泵系统太阳能热泵系统将太阳能与热泵技术相结合,利用太阳能进行加热,从而提高热泵的效能。
3. 热泵的优势和不足3.1. 优势•能耗低:热泵的热能来源于自然资源,使其在能源利用效率方面具有优势。
•环保:热泵系统没有直接使用燃烧燃料,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安全可靠:热泵系统工作过程中无明火,不会产生燃烧产物和烟尘。
3.2. 不足•制冷剂泄漏:热泵系统中使用的制冷剂对臭氧层有破坏性,制冷剂泄漏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制冷效果受环境温度和湿度影响:热泵的制冷效果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可能会降低制冷效果。
•投资较高:与传统的空调系统相比,热泵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
4. 热泵的发展前景热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热泵技术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在当今全球能源紧张和环境保护需求日益迫切的背景下,建筑节能成为了重要的研究和实践领域。
而热泵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能源利用方式,在建筑节能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热泵技术的基本原理热泵技术并非一项全新的技术,但其在建筑节能领域的应用却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简单来说,热泵是一种能够从低温热源吸收热量,并将其传递到高温热源的装置。
它的工作原理类似于空调,但在功能上又有所不同。
热泵主要通过消耗一定的电能或机械能,利用制冷剂的物理性质,在蒸发器中吸收低温环境中的热量,使其蒸发为气态;然后通过压缩机将气态制冷剂压缩升温,使其在冷凝器中释放出高温热量,从而实现对热量的转移和利用。
二、热泵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形式1、空气源热泵空气源热泵是目前在建筑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形式。
它直接从空气中吸收热量,无论是在寒冷的冬季还是炎热的夏季,都能为建筑物提供有效的冷暖调节。
在冬季,它从寒冷的空气中提取热量,为室内供暖;在夏季,它则将室内的热量排向室外,实现制冷。
由于其安装相对简单,不需要复杂的地下管道工程,因此在很多住宅和小型商业建筑中得到了应用。
2、地源热泵地源热泵则是利用地下土壤、地下水等相对稳定的温度环境作为热源或热汇。
在冬季,从地下吸收热量为建筑物供暖;在夏季,将建筑物中的热量排放到地下储存。
地源热泵系统需要进行地下管道的铺设,前期投资较大,但由于其利用的是地下稳定的热能,运行效率较高,长期来看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
3、水源热泵水源热泵利用的是地表水(如河流、湖泊)或地下水作为热源或热汇。
如果当地有丰富的水资源且水质符合要求,水源热泵可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需要注意的是,其应用可能会受到水资源条件和环保要求的限制。
三、热泵技术在建筑节能中的优势1、高效节能热泵技术的能效比(COP)通常较高,这意味着它能够以较少的电能输入获取较多的热能输出。
相比传统的电加热或燃油锅炉供暖方式,热泵可以节省大量的能源消耗,从而降低建筑的运行成本。
热泵技术原理
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热力学原理将低温热量转移到高温环境的能源转换技术。
其原理基于热力学中的热力对称性原理,即热量倾向于自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热泵技术则通过外界能源的输入将热量从低温环境转移到高温环境,以实现对低温能源的利用。
热泵系统一般由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膨胀阀等组成。
它们的工作过程如下:
1. 压缩机:热泵系统中的压缩机起到提高低温冷媒压力和温度的作用。
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蒸发器出口冷媒进行压缩,使其温度和压力升高。
2. 蒸发器:蒸发器是热泵系统中的热源,其作用是吸收低温环境中的热量,使冷媒蒸发成气态。
在蒸发器中,低温低压的冷媒从膨胀阀流入,吸收热量后蒸发为低温低压的蒸汽。
3. 冷凝器:冷凝器是热泵系统中的放热器,其作用是将蒸发器中蒸发的冷媒的热量释放到高温环境中。
高温高压的冷媒进入冷凝器,在与高温环境接触的过程中,冷媒散发热量并冷凝为高温高压的液体。
4. 膨胀阀:膨胀阀是热泵系统中的节流装置,其作用是调节冷媒的流量和压力降。
从冷凝器出来的高温高压液体冷媒通过膨胀阀的节流作用,使其温度和压力降低。
通过以上的工作过程,热泵系统能够将低温环境中的热量吸收并通过压缩机的作用提高温度,然后释放给高温环境中。
这样,热泵技术能够实现低温热量的利用,提供高温环境所需的热量。
同时,热泵技术也具有能源高效利用的特点,能够使得系统所消耗的外界能源相对较小。
因此,热泵技术在供暖、制冷和热水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热泵技术在家庭能源利用中的优化应用一、热泵技术基础与原理热泵技术(Heat Pump Technology)是利用低温热源,通过压缩、膨胀等技术进行传热传质,将热源从低温的环境中提取并升高温度,从而满足热水、供暖等需求的一种能源利用技术。
其基础原理是热力学中的“热力恒等式”:Q=U+P,即热量=内能+功。
其中,内能是物质原有的能量,功则是外力对物质的作用能量。
二、热泵技术在家庭热水供应中的应用目前,热泵技术在家庭热水供应中的应用较为普遍,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1、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空气源热泵热水器是利用住宅周围的空气作为热源,通过换热器将热量传递至储存水箱,从而提供热水。
优点是安装简便、节能环保,适用于房屋面积较小的家庭。
2、地源热泵热水器地源热泵热水器是利用住宅周围的地下土壤作为热源,通过地源蒸发器、压缩机、膨胀阀等部件传递热量至储存水箱,从而提供热水。
优点是较为稳定的供热效果、全年有效,但需要在建房时进行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及安装。
3、水源热泵热水器水源热泵热水器则是利用住宅周围的水资源作为热源,通过给水过程中的热量交换,将热量传递至储存水箱,从而提供热水。
比较适合在水资源充足的地区进行热水供应。
三、热泵技术在家庭采暖中的应用除了热水供应,热泵技术也可以用于家庭采暖。
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应用方式:1、空气源热泵采暖系统空气源热泵采暖系统是利用室外的空气作为热源,通过热泵采暖器将空气的热量升高,传热至室内供暖。
具有快速制热、恒温效果好等特点。
2、地源热泵采暖系统地源热泵采暖系统是利用地下土壤作为热源,通过地源热泵传热至地暖设备进行供暖。
具有较为稳定的供热效果、全年有效等特点。
四、热泵技术的优化应用在应用热泵技术进行能源利用时,还有一些技术细节需要特别注意和优化:1、选择适当的热源:热泵技术需要从环境中提取热量,因此选择合适的热源尤为重要。
不同地区的气候、地形、温度等都会对热泵技术的选型产生影响。
2、控制与调节:热泵技术的控制与调节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
热泵技术的原理与应用1. 热泵技术的概述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低温热源进行热量转移的技术,通过能量的传递和转换,将低温热源的热量提取出来,并将其转移到需要加热的场所。
热泵技术的核心原理是利用工质在不同压力下的相变特性,将低温热量转移到高温位置,实现能量供应。
2. 热泵技术的基本原理热泵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基于热力循环的原理,主要包括蒸发、压缩、冷凝和膨胀四个过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各个过程的原理与作用。
2.1 蒸发过程蒸发是指工质从液态转化为气态,吸收低温热源的热量。
在蒸发过程中,工质通过在低压下蒸发,吸收外界的热量,从而达到热量转移的目的。
2.2 压缩过程压缩是指将蒸发后的气体通过压缩机进行压缩,提高温度和压力。
在压缩过程中,工质从低温低压的气体状态转变为高温高压的气体状态。
2.3 冷凝过程冷凝是指将压缩后的气体通过冷凝器进行冷凝,释放出热量。
在冷凝过程中,工质通过散热器和冷却介质进行热量交换,将热量传递给外界。
2.4 膨胀过程膨胀是指将冷凝后的工质通过膨胀阀进行膨胀,使其回到低温低压的状态。
在膨胀过程中,工质通过膨胀阀放大扩散,降低温度和压力,以便重新进入蒸发过程。
3. 热泵技术的应用领域热泵技术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为人们提供了高效、可持续的能源利用方式。
3.1 居民建筑热泵技术可以用于居民建筑的供暖和热水使用。
通过利用地源、水源或空气作为低温热源,将热量转移到建筑内部,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3.2 工业生产热泵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例如,在化工、食品加工、制药等行业中,可以利用热泵技术对废热进行回收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3 农业温室热泵技术在农业温室中的应用可以提供温室内的恒温环境,促进作物的生长。
通过利用地源或水源作为热源,将热量转移到温室内部,为作物提供所需的温度条件。
3.4 游泳池热泵技术可以用于游泳池的供热。
通过利用空气或水源作为低温热源,将热量转移到游泳池中,保持水温适宜,为游泳者提供舒适的环境。
热泵技术原理及应用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低温热源能量提供供热或制冷服务的技术。
其原理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通过循环过程,将低温热源的热能转移到高温热源中,以实现对热能的有效利用。
热泵技术的工作过程主要分为蒸发、压缩、冷凝和膨胀四个阶段。
首先,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低温热源的热量,从而蒸发成为低温蒸汽;其次,低温蒸汽被压缩机压缩成高温高压蒸汽;然后,高温高压蒸汽在冷凝器中与高温热源进行热交换,释放出热量并冷凝成高温液体;最后,高温液体通过节流阀膨胀,降低压力和温度,从而重新进入蒸发器循环。
热泵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供热方面,热泵技术可以利用空气、水、土壤等低温热源提供供暖服务,不仅能够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能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此外,热泵技术还可以用于太阳能利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提供家庭用热水和空调等服务。
在工业方面,热泵技术可以使用工业废热来加热水或空气,用于工业生产或提供舒适的办公环境。
此外,热泵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冰箱、冷柜和车载空调等领域,提供制冷服务。
热泵技术的优势在于其高效节能、环保和可再生的特点。
相对于传统的锅炉供热方式,热泵技术能够从环境中提取热能,而不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
据统计,热泵系统的能效比(COP)通常在3到5之间,即每消耗1单位的电能,可以产生3到5单位的热能,相较于传统加热系统,节能效果显著。
此外,热泵技术不产生废气、废水和噪音,对环境没有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同时,热泵技术还可以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如太阳能、地热能等,实现能源的综合利用,进一步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然而,热泵技术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热泵的初投资相对较高,可能会增加建设和购买成本。
其次,热泵系统需要一定的空间来安装,特别是水源热泵和地源热泵系统,需要足够的土地和水资源。
此外,热泵技术的性能也会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特别是在极寒或极热的环境中,系统的性能可能会下降。
总的来说,热泵技术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环保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热泵的工作原理关键信息项:1、热泵的定义及分类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热泵的工作原理概述基本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量转移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热泵系统组成部件压缩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蒸发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冷凝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膨胀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热泵的工作介质常见工作介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作介质的特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热泵的性能参数制热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冷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效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热泵的应用领域建筑采暖与制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加热与冷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农业温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热泵的定义及分类热泵是一种利用高位能使热量从低位热源流向高位热源的节能装置。
它通过消耗少量的逆循环净功,将低温环境中的热量转移到高温环境中。
根据热源的不同,热泵可以分为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地源热泵等。
空气源热泵以空气为热源,水源热泵以水为热源,地源热泵则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
111 空气源热泵在空气源热泵中,蒸发器从空气中吸收热量,经过压缩机压缩升温后,在冷凝器中释放热量。
其优点是安装方便、适用范围广,但在低温环境下效率可能会降低。
热泵技术及其应用热泵技术及其应用概述热泵技术是一种能够利用环境中的低温热量提供高温热量的技术。
它通过循环工质在蒸发器和冷凝器之间传递热量,实现低温热量的提取和高温热量的释放。
这种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环保、可再生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供暖、制冷和热水供应等领域。
1. 热泵工作原理1.1 蒸发器蒸发器是热泵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件,其主要功能是吸收外界低温环境中的热量。
当制冷剂进入蒸发器时,由于蒸发器内部压力较低,制冷剂会从液态转变为气态,并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
1.2 压缩机压缩机是热泵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其作用是将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
通过增加气体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和能量,使气体温度升高。
1.3 冷凝器冷凝器是热泵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组件,其主要功能是释放高温高压气体中的热量。
当制冷剂经过冷凝器时,由于冷凝器内部压力较高,制冷剂会从气态转变为液态,并释放出热量。
1.4 膨胀阀膨胀阀是热泵系统中的一个关键部件,其作用是控制制冷剂流量并调节系统的压力。
通过膨胀阀的作用,制冷剂从高压区域流向低压区域,实现了制冷剂的流动和循环。
2. 热泵应用领域2.1 供暖系统热泵技术在供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传统的供暖方式通常依赖于燃气、电力等能源,而热泵系统则可以利用环境中的低温热量提供高温热量,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和节约。
通过将地下水、湖水等低温水源与热泵系统相结合,可以实现集中供暖或分户供暖,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2.2 制冷系统热泵技术在制冷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传统的制冷方式通常依赖于空调、制冷设备等,而热泵系统则可以利用环境中的低温热量提供制冷效果,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环保。
通过将室外空气、地下水等低温热源与热泵系统相结合,可以实现室内空调和商业制冷等需求。
2.3 热水供应热泵技术在热水供应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传统的热水供应方式通常依赖于电加热器、太阳能热水器等,而热泵系统则可以利用环境中的低温热量提供高温热水,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节约。
地热能发电中的热泵技术与能源利用地热能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地球内部的可再生能源。
利用地热能进行发电可以实现绿色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且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地热能发电中,热泵技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地热能发电中的热泵技术以及其在能源利用方面的应用。
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热量的传递原理,将低温热量通过工质的循环流动,提取并升温至高温状况的技术。
在地热能发电中,热泵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地热水的温度,并将其用于发电。
具体而言,地热能发电中的热泵技术主要包括地热能的提取和利用两个过程。
首先,地热能的提取是通过钻井将地表以下的地热水源抽取上来。
这些地热水源通常储存在地下水层或岩层中。
通过地热钻井,可以将地下的热水抽取上来,然后通过热泵技术进行处理。
针对不同深度和温度的地热水源,热泵技术可以选择不同的工质来进行热量的传递和升温。
其次,地热能的利用是指将经过热泵处理后的地热水用于发电的过程。
经过热泵处理后,地热水的温度大幅度提高,通常可以达到100℃以上。
这样高温的地热水可以直接用于产生蒸汽,然后推动涡轮机发电。
在这个过程中,热泵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地热能的温度,还可以回收一部分低温废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地热能发电中的热泵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地热水的温度,还有其他重要的能源利用方面的应用。
首先是供暖系统。
在地热能发电中,地热水通过热泵技术处理后,可以直接用于供暖系统。
这种供暖方式不仅环保,而且能够提供稳定的热量供应。
其次是冷却系统。
在一些高温地区,地热水经过热泵处理后,可以被用于冷却系统,提供制冷效果。
这种利用方式可以减少对传统空调设备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
除了以上的应用,地热能发电中的热泵技术还可以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相结合,实现能源的互补利用。
例如,将地热能发电与太阳能光伏发电相结合,可以在夜晚或阴雨天气无法提供充足的太阳能时,通过热泵技术提供稳定的能源供应。
这种综合利用可有效平衡能源供需的不平衡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应用热泵节能技术充分利用低温余热摘要:介绍了热泵将低温余热提高到高温位加以利用节约能源的原理,对热泵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具体介绍了热泵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关键词:热泵技术;余热利用;节能节电1热泵的分类热泵是一种利用热能传递原理,将低温热能转移到高温区域的装置。
根据其工作原理、应用领域和能源来源等不同特点,可以将热泵分为多种分类。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热泵分类:1.1根据工作原理:空气源热泵:利用空气中的热能进行热交换,将低温热能转移到室内供暖或热水使用。
适用于一般的家庭和商业建筑。
地源热泵(地热泵):通过地下土壤或岩石中的热能进行热交换,供暖或制冷用途。
地源热泵效率较高,但需要较大的土地面积。
水源热泵:利用水体(湖泊、河流、地下水等)中的热能进行热交换,适用于供暖、制冷和热水使用。
1.2根据应用领域:家用热泵:主要应用于家庭供暖、热水和空调,是家庭节能环保的选择。
工业热泵: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热能回收和利用,提高工业能源利用效率。
商业热泵:用于商业建筑、写字楼、酒店等场所的供暖、制冷和热水。
1.3根据能源来源:电力驱动热泵:热泵的压缩机等部件由电能驱动,广泛应用于家用和商业领域。
燃气驱动热泵:利用天然气等燃料为能源源,驱动热泵工作,适用于一些场所无法满足高电能需求的情况。
2热泵工作原理2.1机械压缩式热泵的工作原理低温蒸汽通过压缩机吸收外功后,提高其温位者称机械压缩式热泵。
由于压缩机的压缩比一般都比较大,故余热温位可以得到较大提高,这种热泵属温度提高型热泵。
构成机械压缩式热泵的主要部件有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节流阀)等。
所用循环工质均为低沸点介质,如氟利昂、氨等。
机械压缩式热泵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低沸点工质流经蒸发器时蒸发成蒸汽,此时从低温位处吸收热量,来自蒸发器的低温低压蒸汽,经过压缩机压缩后升温升压,达到所需温度和压力的蒸汽流经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将从蒸发器中吸取的热量和压缩机耗功所相当的那部分热量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