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IEC61850工程通用应用模型(2018年试行版)
- 格式:doc
- 大小:1.41 MB
- 文档页数:72
IEC61850标准主要内容及特点介绍概述IEC 61850标准不仅给变电站⾃动化系统提供最完备的通信标准,⽽且能够对数字化变电站应⽤技术做好最⼤的⽀撑。
IEC 61850标准还运⽤到给变电站的⾃动化系统所处理的对象建⽴了⼀致的模型,这个操作主要是根据该通信标准来进⾏的;⽽且在整个过程中还需要采⽤相关的技术和接⼝,主要有⾯向对象技术和抽象服务通信接⼝(Abstract Communication),⽽且该接⼝是不依赖系统所具有的⽹络的结构的,同时还应⽤了GOOSE(Generic Object Oriented Substation Event),它是针对通⽤对象的,传输实时性要求⾼的事件;使⽤XML ⽂档对装置数据内容和结构进⾏描述;提出SCL(Station Configuration Language)语⾔描述变电站配置。
⽬的是实现设备间的⽆缝连接,达到“即插即⽤”,“⼀个世界、⼀种技术、⼀个标准”是⼯业控制通信所追求的最终⽬标。
[1]下⾯主要从⼗个⽅⾯来对IEC61850标准进⾏相关的介绍:IEC61850—1 基本原则,对IEC61850标准的总体情况进⾏了简单的说明;IEC61850—2 相关专业⽤语的阐述;IEC61850—3 有关的规范和要求,主要有关于质量⽅⾯(是否可靠,是否可以进⾏维护,所⽤的系统是否具有可⽤性,是否轻便,⽽且安全),应该处于哪⼀种环境中,其他的辅助性服务有哪些,除此之外的标准和规范有什么。
IEC61850—4对于系统和⼯程⽅⾯所提出的要求和规范,⼯程⽅⾯:主要对⼯程实施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要求,⽐如参数分类、⼯程⽂件、⼯具等;系统⽅⾯:周期,主要包括⼯程交接以及交接后的⽀持;质量⽅⾯:主要是对这⼀标准实施过程中质量管理的流程。
IEC61850—5 功能和装置模型的相关概述,主要是阐述了⼀些概念和功能的定义,如逻辑节点的途径,逻辑通信链路,通信信息⽚PICOM;IEC61850—6结构语⾔,主要⼀些形式语⾔描述,包括装置和系统属性;IEC61850—7—1阐述了变电站和馈线设备的使⽤是基于什么理论知识以及采⽤的是什么模式运作的。
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智能终端技术规范(2018年试行版)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mart terminal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目次目次 (I)前言 (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一般技术要求及配置原则 (1)5功能要求 (2)6性能要求 (5)7布置和组柜 (6)8光缆选型及敷设要求 (7)9对二次回路的要求 (8)10与相关标准的衔接 (8)附录A(规范性附录)智能终端接口和虚端子 (9)附录B(规范性附录)智能终端面板指示灯 (27)附录C(规范性附录)智能终端模型 (31)前言本技术规范遵循《南方电网电力装备技术导则》(Q/CSG 1203005-2015)规定的技术原则,根据GB/T 1.1-2009相关规则编制。
本规范旨在规范南方电网智能终端装置的配置原则、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布置和组柜要求、光缆选型及敷设要求、以及相关二次回路要求,提高智能终端装置的标准化水平,为智能终端的制造、设计、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提供有利条件,提升智能终端的运行、管理水平。
本技术规范代替Q/CSG 1204005.67.6-2014《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技术规范第6部分:厂站应用第7篇:厂站装置功能及接口规范第6分册:智能终端》,与Q/CSG 1204005.67.6-2014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根据最新发布的国家标准和电力行业标准,对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进行了补充更新,其后的内容进行了相应修改;——修改了配置原则(见4.2);——增加了建模原则(见4.3);——增加了型号规范及软件版本(见4.4);——增加了适用范围(见4.5);——重新编写了第5章功能要求内容;——重新编写了第6章性能要求内容;——增加了第7章布置和组柜设计规范内容;——增加了第8章光缆选型及敷设要求内容;——增加了第9章对二次回路的要求内容;——增加附录A(规范性附录)智能终端接口和虚端子;——增加附录B(规范性附录)智能终端面板指示灯;——增加附录C(规范性附录)智能终端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