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物理 小专题(二)测物质的密度
- 格式:doc
- 大小:138.00 KB
- 文档页数:4
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问题1.如图是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将相同的木块分别放入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容器a 和b 中,木块静止时,两容器液面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容器盛的是乙液体,b 容器盛的是甲液体B .木块在a 容器内排开液体的质量较大C .a 、b 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D .a 、b 两容器中木块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 .由图象可知,体积V 相同时,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则根据mVρ=可知 ρρ甲乙>相同木块在a 、b 中都处于漂浮 ,则所受浮力a b F F G ==浮浮木根据F gV ρ=浮液排可得a b a b gV gV ρρ=排排由图可知a b V V <排排所以a b ρρ>所以,由此可知,a 容器盛的是甲液体,b 容器盛的是乙液体 故A 不正确; B .因为a b F F =浮浮所以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a b G G =排排则a b m m =排排故B 不正确;C .由于两容器中液面相平,且a b ρρ>根据p gh ρ=液,a 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大,故C 不正确;D .木块在a 、b 两容器中都处于漂浮,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木块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a a F F =下浮 ab F F =下浮则a b =F F 下下由于两个木块相同,则底面积相同,根据Fp S=可知 a b p p =下下故D 正确。
故选D 。
2.手中有一叠薄纸,要称出一张纸的质量,下列方法最可取的是( ) A .先称一块铁的质量,再称出铁块和一张纸的质量,然后用总质量减铁的质量 B .取出10张纸,称出总质量,然后除以10就得出一张纸的质量 C .取出100张纸,称出总质量,然后除以100就得出一张纸的质量 D .以上方法都可以 【答案】C 【解析】 【分析】不可能用天平直接称出小于天平“感量”的微小物体的质量;一张纸的质量小于天平的感量,要测量它的质量,需要用累积法,即用天平测量若干相同微小物体的质量总和,用所得结果除以物体的数量,就可以求出一个微小物体的质量。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A .3︰4B .4︰3C .2︰1D .3︰82.下列物体的长度值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一枚硬币的厚度为5mm B .乒乓球的直径为10cm C .物理教科书的宽度为18dm D .课桌的高度为0.8m3.有甲、乙两个实心金属球,它们的质量之比:5:4m m =乙甲,体积之比为:1:2V V =乙甲,则这两种金属的密度之比:ρρ甲乙等于( )A .2:5B .5:2C .8:5D .5:84.对下列各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 .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sB .中学生正常行走的步长约为50cmC .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5cmD .中学生100m 短跑成绩约为7s5.用分度值为1mm 的刻度尺多次测量文具袋的长,结果为18.64cm 、18.63cm 、18.640cm 、18.66cm ,则文具袋的长度为( ) A .18.643cmB .18.65cmC .18.64cmD .18.645cm6.某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mm ( ) A .普通课本一张纸的厚度是7 B .茶杯的高度是10 C .物理书的长度是258D .他自己的身高是16.77.小明用天平、量筒和烧杯,测量烧杯中某种液体的密度。
他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指针静止后如图甲所示;天平调节好后,如图乙,在烧杯中倒入适量液体,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m 1;如图丙,把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测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V ;又测出倒出液体后烧杯的质量m 2=40.2g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将图甲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即可开始用天平测量B.按此次实验数据,小明所测的液体密度为2.01g/cm3C.把液体倒入量筒后有少量液体留在烧杯中,不会影响测量结果D.若小明没有对图甲的天平进行调节,测得的液体密度会偏大8.如图是将一个气球压入水中的过程(气球不会漏气且不会爆裂),球内气体的质量和密度变化情况是A.质量变大,密度变大B.质量不变,密度变小C.质量变小,密度不变D.质量不变,密度变大9.“握手礼”是中华传统礼节之一,“新冠”疫情期间,为更符合卫生防疫要求,某班同学倡导“夸赞礼”并绘制成宣传画如图所示,图中行“夸赞礼”两位同学的面部间距d约为()A .0.5mB .1.5mC .3mD .4.5m10.如图所示,用调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添加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静止时,稍偏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接下来的正确操作是( )A .向右旋出右端的平衡螺母B .向左旋进右端的平衡螺母C .取走右盘里的最小砝码D .向右移动标尺上的游码11.小明在学习过测量后,利用自己的刻度尺测了4次物理课本的宽度,下列记录数据中错误的是( ) A .18.48cmB .18.49cmC .18.50cmD .18.79cm12.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王同学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 m 及液体的体积 V ,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 m -V 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量杯质量为 40gB .60cm 3该液体质量为 60gC .该液体密度为 2g/ cm 3D .该液体密度为 1.25g/cm 3二、填空题13.武汉雷神山医院正式启用后,集中收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其ICU 重症监护室配有充满氧气的钢瓶,其总质量为70kg ,瓶内氧气密度为6kg/m 3;使用1小时后,总质量变为40kg ,瓶内氧气的密度变为3kg/m 3;再用一段时间后,当总质量变为30kg ,则此时瓶内的氧气密度为______kg/m 3,钢瓶的质量为______kg ,钢瓶的重力为______N 。
一、初二物理质量与密度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某同学在做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时(1)第一次实验的方法和步骤是: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②把该液体倒入量筒,测出它的体积V;③把量筒中的液体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杯中液体的总质量m总。
请用上述测出的物理量写出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__,这样测出的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一致”)。
(2)第二次测量的方法和步骤完全正确,他称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液体倒入量筒后的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请根据图中数据,帮助该同学把下列记录表格填写完整。
(3)若要想一次尽可能准确地测出100g这种液体的体积,对于器材的量程和分度值而言,下列所给量筒最适当的是__。
A.50mL 5mL B.100mL 2mL C.250mL 5mL D.500mL 10mL烧杯和油的总质量m/g烧杯和剩余油的质量m l/g量筒中油的质量m2/g量筒中油的体积V/m3油的密度ρ/g•cm﹣3112.5________【答案】0m mVρ-=总偏小 64.5 48 6×10﹣5 0.8 C【解析】【分析】【详解】(1)[1][2]根据实验步骤可知,烧杯中液体的质量为0m m总﹣,其体积为V,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0m mVρ-=总;把量筒中的液体倒入烧杯时,量筒壁有液体残留,测得液体的质量偏小,由m V ρ=可知,这样测出液体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偏小。
(2)[3]第二次测量时,由图甲可知,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为150g+10g+4.5g 64.5g m == 量筒中液体的质量为21112.5g 64.5g 48g m m m 总=﹣=﹣=由图乙可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35360ml 60cm 610m V -⨯倒===所以,液体的密度32348g ==0.8g/cm 60cm m V ρ=倒 (3)[4][5][6]100g 这种液体的体积 ''33100g =125cm =125ml 0.8g/cmm V ρ== A 和B 中量筒的量程小于125ml ,故A 、B 量筒不合适;C 和D 中量筒量程都大于125ml ,但是C 量筒的分度值小,准确度高,故应选C 量筒。
一、选择题 1.小红根据如表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密度(常温常压下),得出以下四个结论:
物质 密度/(kg/m3) 物质 密度/(kg/m3) 水 1.0×103 冰 0.9×103 酒精 0.8×103 铝 2.7×103 水银 13.6×103 铜 8.9×103 ①固体的密度都大于液体的密度 ②体积相同的实心铝块和实心冰块,铝块质量是冰块的3倍 ③把200g酒精倒掉100g,剩下酒精的密度不变 ④质量相等实心铝块和实心铜块,铝块的体积小于铜块的体积 上述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①和② B.只有②和④
C.只有①和④ D.只有②和③
2.我们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食用油密度时,以下操作步骤中,不必要的是( )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B.取适量的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部分油倒入量筒中,测出倒入量筒中的油的体积
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
3.关于密度的公式m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质量越大,其密度就越大
B.由公式mV可知,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C.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决定于物质的类别
D.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4.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 ) A.米(m) B.摄氏度(℃) C.千克(kg) D.千克/米3(kg/m3)
5.西贝同学用最大最程为210g,最小刻度为0.2g,最小砝码为5g的托盘天平称量一铁块
的质量,当调节横梁平衡后,他将铁块放在天平的右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同时移动游码,当天平平衡时,他读出铁块的质量是67.8g,测量结束后,他还未觉察出自己的失误,则铁块的真实质量应是( ) A.62.2g B.67.6g C.67.8g D.68g 6.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密度随体积增大而增大
B.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
2015.11黑龙江教育·中学一、教学内容分析密度是初中物理的重要知识点,是力学的基础,而密度的测量是中考的考点和热点,是对天平、量筒等仪器使用技能的考查,并且和浮力、压强等力学知识联系密切,特殊密度的测量更是其中的难点.考试标准中提到:要用多种方法和多种工具来进行密度的测量.教师应让学生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根据问题中所提供的器材和特殊的物质巧妙地进行设计,完成测量,其中特别要注重物理方法的使用.在这部分内容中,我主要采取了等效替代法的思路进行分析、设计,帮助学生掌握特殊密度的测量.二、学情分析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常规密度的测量,对天平、量筒等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有了一定掌握.本节课通过启发式教学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能会比较高涨.初中学生的逻辑运算能力虽有提高,但还不习惯于用符号进行抽象运算,而等量替换法要求应用者能灵活将所学的原理、定律进行迁移,因此学生在科学计算过程中会感到困难,为此,教师要多多启发、及时疏导、帮助解决.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等效替代法,并且学会利用等效替代法测量特殊密度.过程与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综合能力、实验技能和科学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体验科学方法的魅力.四、教学重点、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利用等效替代法测量特殊密度,对等效替代法的认识、理解和使用;难点是利用等效替代法测量密度.等效替代法是一种科学方法,是把一个待求量用另一个已知量来代替,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的方法,在初中物理中作用很大,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因此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五、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以案例为背景,渗透方法、理顺思路,用启发点拨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这种策略达到帮助学生攻克难点、掌握重点的目的.六、教学流程以复习→问题导入→学生尝试、探索→教师提出方法→学生再尝试、解决→师生总结的方式展开教学.复习:1.常规密度的测量实验的一般步骤:(1)根据测量需要选定相关物理公式;(2)由公式中待测的物理量选定测量工具;(3)熟悉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并能进行正确测量、读取数据,以及根据公式进行计算和数据处理.2.怎样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根据密度公式ρ=m V来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因此,只要测出固体或液体的()和(),代入公式便可求得它们的密度.问题导入:若给定的物质特殊,比如:物体太小,不能直接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物体太大,超过天平的量程或不能放进量筒……此时如何测量物质的密度呢?若给定的器材特殊,比如:只有测量质量的天平,没有量筒;只有测量体积的量筒,没有测量质量的天平;给定的天平没有砝码……此时又如何测量物质的密度呢?学生思考、分组讨论,找到解决的办法,然后分组展示(略).教师针对学生的方法进行评析,引出等效替代法:师:同学们,还记得曹冲称象的故事吗?哪位同学能讲一下?(学生讲述:三国时期孙权送给曹操一头大象,参观的人纷纷议论,这大象会有多重,曹操年仅6岁的儿子曹冲想出一个称象的办法:把大象牵到船上,《测量物质的密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用等效替代法测量特殊密度◎讷河市同心中学刘桂英19. All Rights Reserved.黑龙江教育·中学2015.11看船沉下去多少,在船舷上做个记号,之后牵走大象,再往船上装石头,使船沉到原来的记号处,然后分批称出船上石头的总重,便是象重.)师:其实,曹冲称象的方法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种科学方法———等效替代法.在研究某一个物理现象和规律的过程中,因实验本身的限制或因实验器材等的限制,不能或很难直接揭示物理本质,而采取与之相似或有共同特征的等效现象来替代的方法就是等效替代法.这种方法若运用恰当,可使问题简化,不仅能顺利得出结论,而且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它是把复杂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转化为简单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来处理的一种科学思想方法,是物理实验的一种重要方法.在特殊密度测量实验中,主要体现在等量这个效果上,比如体积等量、密度等量或者质量等量等,抓住等量进行替代,选用别的实验器材和方法来替代等.在应用等效替代法时,一定要注意运用哪个量替代能达到相同的效果.师:如何设计实验来测量物质的密度是最近几年中考的热点.解题思路则是如何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题中一般会因缺少量筒而无法直接测出体积,此时往往要利用水来间接测出液体的体积,这是一种“等效替代”的思维方法,最后根据ρ=m V求出密度.在设计实验时要注意可操作性和最优化原则.因为自主设计实验方法可能有很多种,我们应该选择那些最简单同时实验误差又小的实验方案.案例1:某同学要测定某种液体的密度.现有一架托盘天平(带有一盒砝码)、一个小烧杯和适量的水.(1)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2)根据实验中测得的物理量(用字母符号表示)写出液体密度的表达式.教师提示:不能直接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因此抓“体积”这个等量,可以用“水+天平”解决,可以让水和待测液体的体积相等,再用天平称出水的质量,即可得出V液=V水=m 水ρ水.学生分组讨论:要测定液体的密度,就要测出液体的质量和体积.本题液体的质量可以用天平测量,由于没有量筒,液体体积不能直接测量.可运用“替代间接测量法”测出水的质量,再根据密度公式算出水的体积.实验时,让液体的液面与水面相平,这时液体体积就等于水体积.答案展示:(1)①调节天平使天平平衡,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 1;②烧杯中装满水,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 2,则水的质量为m 2-m 1;③倒掉烧杯中的水,装满液体,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 3,则液体的质量为m 3-m 1;(2)液体的密度:ρ液=m 3-m 1m 2-m 1ρ水.评价:此方法是在没有量筒的条件下依据“体积”这个等量来设计实验方案,可以不必装满,只要保证两者体积相等即可,注意的是倒掉水时,一定要擦干、擦净,尽可能减小误差.案例2:小李同学想测量一块不规则瓷片的密度,给定天平、量筒和一个大烧杯及足够量的水.但在操作中,小李发现瓷片放不进量筒,请同学们帮助小李同学测量瓷片的体积及密度.教师提示:用同一容器装一定量水,在水面处做标记,再用该容器装被测液体到标记处,则V 液=V 水=m 水ρ水;用同一容器装一定量水,将被测固体浸没在水中,在水面处做标记,再取出物体加水到标记处,则V 物=V 加水.学生分组讨论:先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出瓷片的质量为m ;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瓷片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标记,取出瓷片;往量筒装入V 1的水,将量筒的水缓慢倒入烧杯中,让水面到达标记处,记下量筒里剩余水的体积为V 2,则瓷片的体积等于量筒中倒出的水的体积V 1-V 2,最后根据密度公式可得瓷片密度:ρ瓷=m V 2-V 1.评价:此实验思路是依据“体积”相等这个等量思想进行设计的,当把物体从水中取出时,物体上必然带出一部分水,导致测出的体积偏大,密度偏小.若实验中给定溢水杯,也可以利用溢水杯来测量物体的体积,即将适量的水倒入溢水杯中,让水面与溢水口相平,再将物体轻轻放入溢水杯中,浸没到水中后,物体所排开的水全部盛于空烧杯中,再将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出体积,如右图所示.这种方案由于无法将烧杯中水倒净,因此测出的体积偏小,密度偏大.案例3:给你一架无砝码、无游码、已调好的等臂天平和一个量杯、细绳、一些细砂及适量的水(设水的密度已知).请你测出一块小矿石的密度,要求:(1)写出实验步骤及要测量的物理量;(2)推出用所测物理量表达矿石密度的表达式.提示问题:测小矿石的密度ρ=m V,须测出小矿石的()和(),用量筒可测出小矿石的().加水到标记取出瓷片再加水至标记20. All Rights Reserved.2015.11黑龙江教育·中学教师提示:小矿石的质量如何测得是本题的难点和重点.当不能直接利用天平称质量时,可以用“水+量筒”或“已知密度物体+水+量筒”的办法解决,通过“质量”这个等量来间接测量,从而达到“等效替代”的目的.学生分组讨论:根据m =ρV ,对已知密度的物体,如果其体积能够测得,则其质量可求得.在所提供的物体中,只有水的密度已知,其他密度未知,利用量筒和水以及天平,可以间接地测出其他物体的质量.为了使被测小矿石的质量与量杯中水的质量相等,测量小矿石质量前,需先用一些细砂平衡量杯的质量,即在一盘上放空量杯,在另一盘放细砂并调节细砂的量使天平平衡,再在装细砂的盘中加小矿石,并在量杯中加水,使天平再次平衡,此时m 石=m 水=ρ水V 水,读出水的体积即可求得m 水、m 石.答案展示:(1)实验步骤及要测量的物理量V 1:A.将空量杯放在天平的右盘,在天平左盘放适量的细砂,使天平平衡;B.在天平左盘放上小矿石,在右盘的空量杯中慢慢加水,直至天平再次平衡;C.记录下此时量杯中水的体积V 1;D.取下量杯,在杯中装适量的水,记录下此时量杯中水的体积V 2;E.将小矿石放入量杯中,记录下此时量杯中水面对应的示数V 3.(2)推导:m 石=m 水=ρ水V 1,V 石=V 3-V 2所以矿石的密度ρ石=m 石V 石=ρ水V 1V 3-V 2评价: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此类方法,通过水的质量来替代待测物的质量,达到“质量”相等的目的,从而解决有缺陷的天平、给定杠杆等类似问题.小结:对于常规以外的密度测量,要利用好等效替代法,根据特殊的条件进行实验设计,比如:只利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只利用量筒测量固体的密度等.在以后的压强、浮力、杠杆等知识学习中,我们将遇到更多类似情况,学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才能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目的.练习:1.给你一架已调好的天平(配有砝码)和一个盛满水的烧杯,只用这些器材(不使用任何其他辅助工具),测出一包金属颗粒的密度.要求:写出测量步骤和计算该金属颗粒密度的表达式.2.德化生产的瓷器举世闻名,瓷都中学的科学探究小组应用所学物理知识测量瓷器的密度,他们所用的器材有:若干小碎瓷片,足够的水,一个质量为m 、容积为V 0、有密封盖瓶子,问:(1)他们还需要选择,才能测出小碎瓷片的密度.(只限选一件仪器)(2)请简要写出测量过程,并用适当的符号表示所测量的物理量.3.现有天平一架、矿泉水瓶一个、足量的水,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测出一包“蒙牛”牌牛奶的密度,要求写出步骤和密度表达式.4.给你一把钥匙、溢水杯、足量的水、天平(带砝码)、细线,请测出钥匙的密度.(1)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天平测出钥匙的质量m ;②在溢水杯中装水,使水面与溢水口相平,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m 1;③用细线拴住钥匙放入水中浸没,溢出部分水;④(请补充完整);(2)用上述物理量写出钥匙密度的表达式ρ=(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5.如图,矿石的质量已经用天平测出,从图A 到图B 是测量体积的情景,这样的操作会引起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A.偏大B.偏小C.相等D.无法确定七、设计反思本节课采用案例启发式教学,把等效替代法融入特殊密度的测量实验当中,先了解等效替代法,然后在案例中认识这种方法的优点和特点,通过教学使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设计实验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应用科学方法的能力等得到了一次较好的锻炼,同时也使学生对知识进一步升华,不光解决了实验问题,还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方法.但案例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并且在设置问题的同时,充分体现等效替代法的作用,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须要不失时机地启发、点拨,才不会使学生陷入困境当中,而是有思路、有兴趣、有目的地去思考和探究.本节课有难度、容量大,可以事先设置预习学案,以减轻课堂的压力.对于特殊的实验,还可以让学生用简图先描绘物理过程,配合适当的语言表述,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编制出相应的实验方案供其他学生分析、思考,以达到生生共同提高的目的.E-mail:***************笠编辑/王一鸣标记标记标记A.加水到标记(矿石浸没水中)B.取出矿石(准备补充水)C.将量筒中水倒入杯中至标记mlml20010020010021.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答案解析1.(2018•衡阳)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取了适量这种液体的样品,进行了如图1的三种方案的实验:(1)实验小前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零刻度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要使橫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选填“右”或“左”)调节(2)实验记录数据:m1=30g,m2=52g,m3=52.8g;m4=41.4g(如图2中的甲),V1=20 mL(如图2中的乙),V2=10mL,V3=19mL,其中方案3液体密度大小为 1.2g/cm3(3)分析比较上述三种实验方案,你觉得比较合理的应该是方案2(选填“方案1"、“方案2”、“方案3”).【分析】(1)根据天平指针的偏转方向调平,左偏右调,右偏左调;(2)读取天平示数时应将砝码与游码的示数相加.天平应放在水平台上,先判断量筒的分度值,再读出液体的体积,从而计算液体密度。
【解答】解:(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先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若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2)由图2甲可知,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4=20g+20g+1.4g=41.4g,由图2乙知,量筒的分度值是1mL,所以液体的体积是20mL=20cm3,方案3液体质量m=m3﹣m1=52.8g﹣30g=22.8g;方案3液体体积V=V3=19mL=19cm3;方案3液体密度:ρ===1.2g/cm3。
(3)方案1:当把液体由量筒倒入烧杯时,量筒上会沾有少量液体,导致称量的液体质量偏小,根据ρ=知测量的液体密度偏小,误差较大;方案3:当把液体由烧杯倒入量筒时,烧杯上会沾有少量液体,导致称量的液体体积偏小,根据ρ=知测量的液体密度偏大,误差较大;方案2避免了1和3中的这些问题,实验误差较小,故方案2较合理;故答案为:(1)水平;右;(2)41.4;20;1。
2;(3)方案2【点评】本题考查测量液体密度实验步骤和原理,关键是平时要注意知识的积累,记忆测量的方法和原理;重点是记住测量密度的原理和测量步骤.2.(2018•自贡)在“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中:(1)用调好的天平测金属块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金属块质量m为27g。
中考物理总复习《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专项练习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小强同学在家中自主学习,他利用家庭实验室的器材欲测一小石块的密度,他可用的器材有:托盘天平(含砝码)、烧杯、细线、水和小石块。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2)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用细线拴住小石块,将小石块浸没水中,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总质量m1;(3)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用天平测出剩余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4)向烧杯中加水到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此时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3;(5)上述实验过程可简化为上图;(6)设水的密度为ρ水,则小石块体积的表达式:V石=(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小石块密度的表达式:ρ石=(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7)如步骤(3)中取出小石共时带走了一些水,小强所测的小石块质量(填“大于”“小于”“等于”)小石块的真实质量。
2.小明设计了测量一枚1角硬币密度的实验,如图所示,已知: 水=1.0×103kg/m3。
(1)如图乙,将电子秤放在桌面上,测出该硬币的质量m0=2.4g;(2)如图丙,将装有适量水的塑料杯放在电子秤上,记录此时电子秤的示数m1=103.6g;(3)为了测硬币体积,如图丁,用细线粘住硬币,应将其在水中且不接触杯边和杯底,稳定后再次记录电子秤的示数m2=104.5g,则硬币排开水的质量为g;(4)根据以上实验,计算可得:1角硬币的体积为cm3,密度为g/cm3(保留一位小数);(5)测量一枚硬币的质量和体积误差较大,请写出一项可提高测量精确度的可行措施:。
3.为确定某不规则金属块的密度,过程如下。
(1)调节:对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托盘天平进行调节时,按要求移动游码后,发现指针在分度标牌中央的右侧,这时应将横梁上的平横螺母时向调节(选填“左”或“右”);(2)测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m为g;(3)测体积:用量筒测量金属块的体积。
一、初二物理质量与密度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小华同学从网上购置了一盒用于3D打印的条状物,该条状物的外包装盒上注明该材料不溶于水,与水无反应,具有一定的吸水性。
学完力学知识后,小华想利用所学知识测出条状物的密度。
(1)小华将天平放在桌面上,把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在分度标尺中线的右侧,他应该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左”或“右”)调节;(2)他取出两根完全相同的条状物,用天平测量它们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对应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这两支条状物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g;(3)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水的体积。
然后把这两支条状物轻轻放入量筒中,发现它们先是漂浮并冒出气泡,然后慢慢沉入水底(假设体积不膨胀),稳定后读出水和条状物的总体积。
如果用这种方法测量体积,会直接导致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偏大”或“偏小”);(4)为了更加准确地测出两支条状物的体积,他把吸足水的条状物取出擦干,放入装有34mL水的量筒中,水面对应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条状物的总体积是____________________cm3,密度为ρ=____________________g/cm3。
(5)小华想利用已知密度的条状物和小圆柱形容器,用如图丙所示的步骤测出盐水的密度,请你根据他的实验步骤写出盐水密度的表达式;①在小圆柱形容器中倒入适量盐水,用刻度尺量出了盐水的深度为h1;②将一支干燥的条状物用保鲜膜包好密封,放入容器中,条状物漂浮,用刻度尺量出此时盐水的深度为h2;③用细长针将条状物完全压住浸没在盐水中,用刻度尺量出此时盐水的深度为h3;④盐水密度的表达式为ρ盐水=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字母表示,条状物密度用“ρ”表示);(6)小华还想用弹簧测力计和金属圆柱体测量盐水的密度。
专题06质量和密度一、单选题1.(2021·四川成都市·中考真题)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科普期刊从北京快递到成都,质量不变B.积木搭建的“城堡”被撞倒,质量变大C.冰箱里的一瓶矿泉水结冰,质量变小D.月饼从地球带到空间站,质量变小【答案】A【详解】A.科普期刊从北京快递到成都,只是位置不同,其质量不变,故A 正确;B.积木搭建的“城堡”被撞倒,形状发生变化,但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故B错误;C.水凝固成冰,状态发生变化,但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故C错误;D.月饼从地球带到空间站,只是位置不同,其质量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2.(2021·四川成都市·中考真题)关于用天平、量筒和水测量一个枇杷密度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应该先测枇杷的体积,再测枇杷的质量B.用调好的天平称量时,枇杷应放在右盘C.所用量筒的分度值越大,测得体积越精确D.枇杷浸没水中,表面附有气泡,测得密度偏小【答案】D【详解】A.用天平、量筒和水测量枇杷的密度,应先测量质量再测体积,因为先测量体积,枇杷上有水,会造成所测质量偏大,故A错误;B.作用天平时,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那么枇杷应放在左盘,故B错误;C.量筒的分度值大,测得的体积精确度会偏低,因为枇杷的体积较小时,读数会有较大偏差,故C错误;D.枇杷浸没水中,表面附有气泡,测得的体积会偏大,而所测质量为准确值,据mV ρ=知,测得的密度偏小,故D正确。
故选D。
3.(2021·江苏扬州市·中考真题)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4m/s B.中学生的质量约300kg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D.家庭电路的电压是380V【答案】A【详解】A.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1~1.4m/s左在,故A符合题意;B.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60kg,故B不符合题意;C.正常情况下,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22~26℃,故C不符合题意;D.在我国,家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一般是220V,故D不符合题意。
小专题(二)测物质的密度
专题精炼
1.(2013•成都)九年级寒假时,小王同学从西岭雪山带回了一块坚硬的矿石.他利用家庭
实验室的器材测出了这块矿石的密度,测量过程中,他取g=10N/kg.他可用的器材有:天
平(最大称量为200g)、量筒、烧杯、杠杆、弹簧测力计(量程为5N)、细线、水.
(1)小王同学首先进行估测,他感觉矿石比一瓶500ml的矿泉水重些,于是他没有直接用
天平(附砝码)来测矿石的质量.你认为他的理由是矿石的质量超过了天平的量程.
(2)小王同学用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测量,图中杠杆水平,细线竖直.他正确操作后,读
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4N,则该矿石的质量m=0.72kg.
(3)接着他用如图2所示的方法测出了矿石的体积,他的做法是:
A、将矿石放入烧杯,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让矿石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
B、取出矿石;
C、用量筒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水面到达标记位置.
(4)在用量筒往烧杯中加水时,他先加了100mL水,接着又取了50mL水,继续往烧杯中加,
达到要求后,量筒中剩余的水如图3所示.则矿石的密度ρ=6.32×103kg/m3
2.(2014•成都)阅读了教材“自制密度计”的课外小实验后,小叶和小王决定进行一下尝
试.
(1)两人选择了一个由某种特殊材料制成的条形长方体A来制作密度计.小王测得A的质
量为12g.当它漂浮在不同液面上时,所受到的浮力为0.12N.(g=10N/kg)
(2)小叶查阅了相关资料,在得知该材料的密度后,作出了如图甲所示的ρ-V图象,据图
象可以找到关于A的一些信息.两人发现A的质量可以在ρ-V图中用阴影部分面积表示出
来,请你在图中用斜线画出这一阴影部分.
(3)小王想用理论推导的方法,在A上标注出各种密度值.他选择首先标注水的密度,在
测量出A的长度为20cm后,作出了图乙所示的示意图.经过计算,他确定出水面位置在距
A上表面h=8cm处,并作了标记.(ρ水=1.0×103kg/m3)
(4)为了保证收益结果,两人将A放入足够多的水中,发现它不容易竖直漂浮.小叶在A
的下端密绕了适量的金属丝(金属丝体积忽略不计),制成了“密度计”B.小王提醒他,
如果这样,B的刻度应该与A不同.为了重新标注,他们应该测量的一个物理量是B的质量
(或B的重力).
(5)按照上述方法,两人在B上标注出了水、酒精、汽油等液体对应的刻度值,一个简易
的密度计就制成了.
3.(2016·资阳)学习了密度的知识之后,小明想通过实验验证一下他经常把玩的一颗金属
珠是否是钢质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
侧,为了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右_(填“右”或“左”)调;
(2)将金属珠放在天平左盘内,往天平右盘内放入砝码,当天平平衡时,右盘内砝码和游
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珠的质量为m=_39.4__g;
(3)将金属珠放入装有少量水的量筒内,金属珠放入前、后量筒内液面如图乙所示,则金
属珠的体积为V=_4_cm3;
(4)根据密度公式,可以求出该金属珠的密度ρ=__9.85×103__kg/m3;
(5)查询教材中常见物质密度表得知钢铁的密度为7.9×103 kg/m3,比较可知,小明的金属
珠_不是_(填“是”或“不是”)钢质的.
4. (2016•丹东)小红想测量冰红茶的密度;小丽想测量一块小矿石的密度,于是二人利用
已学过的相关物理知识,做了如下实验:
(1)小红利用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测量冰红茶密度,过程如下:
①她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横梁平衡后如图甲所示,其操作错误是游码没有移至标尺左
端零刻线处;
②改正错误后,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冰红茶的质量是117g;
③将烧杯中的冰红茶倒入量筒一部分,示数如图乙所示;
④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冰红茶的质量,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丙所示;
⑤请你将实验的相关数据填入如表:
杯和冰红茶的质量m1/g 量筒中
冰红茶
的体积V
/cm3
杯和剩余冰红茶的质量m2/g 量筒中冰红茶的质量m/g 冰红茶的
密度ρ
茶
/(g•cm3)
117 40 76.2 40.8 1.02
(2)小丽利用弹簧测力计、矿石、水、烧杯、细线测量矿石密度,请将她的实验过程补充
完整:
①用细线拴住矿石,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矿石的重力G;
②将矿石浸没在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内,不要碰到烧杯底部和烧杯壁,并记录此时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F;
③矿石密度的表达式为ρ石=GGF•ρ水(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5.(2016•达州)小张在家中自制了一个简易密度计并用它来测定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有:刻度尺、圆柱形竹筷、细铅丝、烧杯、水、待测盐水.
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刻度尺测出竹筷的长度L.
②竹筷的下端缠上适量的细铅丝.
③把自制的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1(如图所
示).
④把自制的密度计放入盛盐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2.
根据上面的你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竹筷下端缠上适量的细铅丝,主要目的是 降低重心 (填“降低重心”或“增大支
撑面”)使竹筷能竖直漂浮在液面.
(2)密度计是利用浮力 等于 重力的条件工作的,竹筷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等于 竹
筷下表面受到盐水的压强.(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 越小 (填“越小’”或“越大”).
(4)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盐水= ρ水 (不计铅丝体积,水的密度为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