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 格式:docx
- 大小:11.53 KB
- 文档页数:1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第三节邓小平理论第四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五节科学发展观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938年10月,毛泽东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
※1939年10月,毛泽东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实践相结合。
1942年经过党的延安整风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就成为了全党的共识。
19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作为了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内在要求。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第一次飞跃毛泽东思想遵义会议→党的七大→开国大典※第二次飞跃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南方谈话→党的十四大“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根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完整的科学体系,它包含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这三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割裂的,它们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它的主要特征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结合,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在同各国工人运动和革命斗争实践的结合中发展的;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发展的;是在对时代发展提出的新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进行创造性研究过程中不断发展的。
中国,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历史、社会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及意义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主要是根据欧洲情况,针对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经验,由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总结出来的。
中国革命的条件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分析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极为不同,要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必须紧密结合时代条件和中国的国情,寻找适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并作出科学的理论概括,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不仅仅是理论活动的过程,更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进程,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其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影响: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
这是三代中央领导和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虽然形成于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但都贯穿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思想体系。
这三大理论成果的科学性、真理性,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已经得到证明。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9 10C D D A B B D C C B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A A C ABC A A B C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C AD B B B B A C D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A DBCD C D B C C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B D B A AC B B B B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B B A D BCD A D D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A A C AB B AC C二、简答题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它包括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马克思主义还必须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来表达。
2、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1)第一要义是发展。
(2)核心是以人为本。
(3)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4)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一理论体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2分)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2分)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2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2分)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道路进行创造与发展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它是针对中国特定历史条件和现实问题的,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体现了中国特色与中国智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邓小平同志提出以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发展和完善。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党领导一切的基本原则,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目标和发展方向,为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行动指南。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根据中国的国情、历史条件和实际问题,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时代特征以及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念而形成的一套具有鲜明特点的理论体系。
1.1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离不开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实践经验。
无论是农村合作化运动、土地改革、文化大革命还是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立,正是通过对实践的总结和反思而形成的。
1.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立,秉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同时充分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的和谐发展、以德治国等价值观念,与马克思主义的追求共同点相契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理论资源。
1.3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是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基础上进行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固守成规,而是以实际问题为导向,不断进行科学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使之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的情况和任务,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了一系列重要内容,如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名词解释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坚持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2.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4.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5.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6.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7.社会主义改革:8.对外开放:9.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10.科教兴国: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11.人才强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源流2010.03.12 15:51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学报》作者:秦刚字号:【大中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接续形成和共同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同时赋予马克思主义以特色鲜明的当代中国内容。
认真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确把握其形成和发展的源流、脉络,有助于我们坚定思想信仰和提高行动自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的社会进步问题,先后完成了两次成功结合,实现了两个历史性飞跃,解决了两大历史性任务。
第一次飞跃,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从理论上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从实践上指导中华民族获得独立和中国人民求得解放;第二次飞跃,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从理论上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实践上引领社会主义中国走向富强和中国人民达到小康。
中国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内忧外患和半个多世纪的自立崛起,所完成的社会变革和历史转折,蕴涵着极为深刻的真理。
归结到一点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社会实际和人民实践相结合,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的历史链条和逻辑演绎,说明两次飞跃是一个分阶段的完整过程。
两次飞跃各自经历深刻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过程,不仅决定了本身的成就,也为下次飞跃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而第一次飞跃能否真正实现向第二次飞跃的过渡,同样取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适时国情的正确结合。
第一次飞跃始自上个世纪20年代之前。
当时,马克思主义已经传入中国,中国无产阶级作为新兴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随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并且与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识记: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需要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时间同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在马克主义中国化的的过程中,形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理论成果领会: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联系中国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升华为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3马克思主义中古勾画,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的土壤之中,和中国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用中国任命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应用: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1毛泽东西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心得历史条件下金hi不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二:毛泽东思想识记:1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资助三个方面是贯穿于各个组成部分的活的灵魂领会:2毛泽东思想的主要贡献和历史地位(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他长期知道我们的思想和行动)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3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贡献:(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
(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
应用:毛泽东思想指导的意义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识记: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围绕的三大基本问题中国特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设备那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党,实现什么养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展开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总体上属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具体内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3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4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
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个科学理论体系,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科学成果的集中和精华所在,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是新时代新形态的理论体系。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理论思维的民族,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尽管在建党初期专门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时间有限,但是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历尽艰辛,经过失败和挫折,终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等都曾经提出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中去的思想,但在党的幼年时期,对于这个问题还没有形成深刻的、完整的、统一的认识。
党的中央领导真正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是在1935年遵义会议以后,而就全党来讲,则是在延安整风运动以后。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毛泽东之所以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源于对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化了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继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P7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如何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P9中国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根据中国国情,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科学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从中国国情出发,形成中特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结合自己想法)3、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P20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4、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P261)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3)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知道思想5、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要意义?P36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加有效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什么?P691948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7、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76a)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b)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c)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8、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P80a)近代中国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无民主制度,外物民族独立,没有合法斗争之可能,要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
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不断发展和开放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的理论价值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准确判断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突破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历史难题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的由来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的演变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外延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1、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新境界是侧重于思想路线上的新。
它新就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阐明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
思想路线从毛泽东提出的实事求是,到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再到江泽民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最后确定为胡锦涛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2、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水平新水平是侧重于理论内容上的新。
它新就新在,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以非凡的政治胆略和巨大的理论勇气,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许多新内容,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
从实践社会主义,到实践范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后为实践范畴的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判断新判断是侧重于理论背景上的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背景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的重要成果,是党和国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高指导思想。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发展阶段,是党和人民实践探索的重大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总纲。
2.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
其中,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自己根据自己的国情创造的一种社会主义,具有许多独特的特征,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主体地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等。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性1. 引领党和人民实现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梦的科学指导,是引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复兴的理论武器。
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不断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
2. 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新的伟大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事业取得新的伟大胜利的思想指南。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促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指导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它的历史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
这一理论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重大问题上,形成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构成了这一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党的这条道路和理论体系集中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表达了党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目标追求,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是引领、激励我们团结奋斗的巨大精神力量。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要随之而不断发展。
第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强调的那样,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理论创新,必将极大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创新。
它的现实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深入探索和把握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提供了根本指导方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7一、判断题题目1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包括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2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2.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响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3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3.2000年2月25日,江泽民同志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首次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4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4. 2003年7月28日,胡锦涛在讲话中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后概括为科学发展观,其具体内容包括: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5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5.党的十九大最重要理论成果,就是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体系的科学内涵表现为“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标记题目信息文本二、单选题题目6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1.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我们党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结构及其逻辑关系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它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它的逻辑主题是探索和解决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它的内容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由三大板块、十二个方面构成,它们彼此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结构;逻辑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和主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简言之,就是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贯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我们可以清楚发现,我们党在实践中的每一个重大发展,在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在工作中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是切实坚持实事求是的结果。
在这一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中,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坚持和发展,对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总结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揭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开辟和拓展,对建设、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新认识,都是以坚持这一精髓为基础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世界观、方法论、基本原则等方面是统一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
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一个历史性贡献,是全面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对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
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早在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就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他明确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
对于中国共产党说来,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
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
”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内容上讲,就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从形式上讲,就是要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本质规律,使之成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我们党在86年的漫长征途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三件大事,产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大成果。
历史已经证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不断推进事业发展、胜利完成历史使命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发展社会主义这一历史性课题,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众所周知,社会主义在由理论变为现实的过程中,并不像马克思所预言的那样,首先发生在先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发生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度里。
一.判断题注:每题2分,在相应的选项后面打勾。
1.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主题是战争与革命。
()标准答案:错2. 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标准答案:对3.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其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
()标准答案:对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一脉相承,与时俱进,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是指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指南。
()标准答案:对5. 最先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这一伟大任务的是陈独秀。
()标准答案:错6.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
()标准答案:对7.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它的生命力存在于不断的创新和发展过程之中。
()标准答案:对8. 马克思主义能否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其前提是能否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标准答案:对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标准答案:对10. 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标准答案:对二. 单选题注:每题1.5分。
(得分:0.0)11. 下面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标准答案:CA.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B.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C.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中不符合中国特色的地方予以修正D.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12.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标准答案:DA. 立党为公B. 执政为民C. 和谐发展D. 以人为本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是( )()标准答案:AA.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B. 把马克思主义同外国经验相结合C. 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D. 坚持调查研究和走群众路线14.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根据是( )()标准答案:DA.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B. 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和国际局势C. 我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D.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15. 中国共产党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总结和思想结晶是( )()标准答案:DA. 五个“统筹”B. 西部大开放战略C. “三步走”战略D. 科学发展观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是指( )()标准答案:AA. 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具体问题B. 使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上升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C. 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D. 使马克思主义民族化17.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是( )()标准答案:AA.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B. 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C. 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D. 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18. 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标准答案:AA. 阶段性特征B. 现实性特征C. 发展性特征D. 持续性特征19. 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标准答案:BA. 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怎样建立国家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D.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20.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形成全党共识的是( )()标准答案:DA.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B. 1935年遵义会议C. 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D. 延安整风运动三. 多选题注:每题2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力市进程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等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旗帜问题至关重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正确选择和伟大创造,同时也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