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高一-故都的秋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必修二第2课《故都的秋》导学案

三原南郊中学高一备课组执笔赵坤

【学习目标】

1、掌握本文重点字词的音义

2、整体感知课文,掌握五幅“秋景图”,体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主要写法。

3、学习课文中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教学重点】

把握作者如何通过对比衬托手法,抓住事物的特征写景状物,体会情景交融的特点。【教学难点】

如何结合时代特征,明白作者心境,理解文章的感情(深远幽思中的孤独)。

【学法指导】讲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学习过程】

一、知识准备·预习·导学

(一)、给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

散文钞(chāo)一椽(chuán)嘶叫(sī)耗子(hào)

潭柘寺(zhè)落蕊(ruǐ)橄榄(lǎn)落寞(mò)

普陀山(tuó)房檩(lǐn)陪衬(chèn)夹袄(ǎo)

廿四桥(niàn)着衣(zhuó)混沌(dùn)椭圆(tuǒ)(二)、作家及作品。请同学们查资料填空:

郁达夫(1896—1945),现代散文家、小说家。浙江省富阳县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曾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任教。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1952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茫茫夜》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著有《达夫全集》《达夫散文集》《达夫游记》《达夫日记》《郁达夫选集》等。

(三)、写作背景

郁达夫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间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四)、释题

明确:“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情,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五)、熟读课文,初步领会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①写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感受与向往

1.总起 --------

②江南之秋不能让人满足

①破屋秋色

②街头秋蕊

故描述:③秋蝉残声前以

都2.分写④秋雨话凉后景

的⑤庭院秋果呼显

秋议论:凡是有情趣的人,对于秋应情

总是一样地能引起深沉、

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觉

①写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

3.总写对比

②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

二、文本探究

(一)、研读第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开头部分讲作者从青岛到北平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故

都的秋”的特点是什么?这句话在全文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文章的文眼所在,它构成文章的基调。从结构上说,这是文章的总起,也是文章的线索。

2、作者笔下的南国之秋有何特色?作者在写北国之秋时为什么要写南国之秋?

“慢”“润”“淡”。用作对比,以烘托出故都的秋与众不同的特色,并表现自己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二)、研读“破屋秋色”第一段,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为什么对陶然亭的芦花等这些著名的风景只是点到为止,而着力去描写家家

户户到处可见的秋景?

陶然亭等风景区,处繁市之境,而且秋色明艳,这与作者当时喜好清静之所的心境不合拍。

2、品味下列写景句的特色及所包含的情味:

(1)“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

从视觉入手,描写北国的秋高气爽和天色的清纯。

(2)“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听觉角度,写北平秋天的静,静中有动,更显其静。

(3)“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这斑驳的日光,使人在潜意识里有惨淡之感。“细数”中透露出心境的静如止水。

(4)“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

“破壁腰”显出悲凉之意,“静对”也写出了闲情。

(5)“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蓝色”是冷色调,与作者爱好“清”“静”“悲凉”的心境与审美追求相吻合。而“淡红色”是暖色,太耀眼,与整个意境不相和谐。

(6)“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这样的景物给人以萧疏之感,营造出具有北国情调的清凉氛围。

(三)、研读“街头秋蕊”一段,回答下列问题:

1、“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段描写是怎样表现北平秋的“清”“静”“悲凉”的?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无声无息的槐蕊夜里悄然而落,“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给人静寂的感觉。“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极柔软的触觉。”这里寂静无声,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又是寂寞。

2、“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怎样理解“细腻”“清闲”“落寞”三个词语?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落蕊”尽去,只留下一条条“细腻”的扫帚丝纹,那种清静、空闲之感,非淡泊、沉静的心境不能体察,潜意识里包含了作者一层悲凉的情绪。(四)、研读“秋蝉残声”一段,体会景物描写中所包含的情味:

“北国的秋蝉,无处不在;秋蝉的残鸣,无处不可闻,萧瑟之气笼罩故都。”

作者从广阔的角度写出秋蝉悲切的啼唱,它牵心动魄,叩人心扉,悲凉之意油然而生,这声声残鸣中,蕴涵着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

(五)、研读“秋雨话凉”几段,回答下列问题:

1、北国的秋雨具有哪些特点?

忽来忽去,清爽利落。

2、品味“秋雨话凉”的描写中所包含的情味。

画面的主人公是一个普通老百姓,他“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这形象里颇有地方特点,可看做是故都人的代表;“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去一立”,其神态举止,那一声声缓慢悠长的互答,却暗含悲凉之意,给故都平添了三分秋意。(六)、研读“庭院秋果”几段,回答下列问题:

在秋季“枣”的颜色经历着怎样的变化?作者为什么要描绘它这种变化?在其描写中透露出怎样的情绪?

枣子由淡绿到微黄再到红完。作者以枣子颜色的变化写季节特征。枣子由淡绿到微黄再到红完,正是秋由始至终,由盛至衰的过程。透露出对清秋胜景的无限留恋,及无法挽留的无奈之情。

(七)、研读“议论”一段,回答下列问题:

1、找出作者议论的中心句。

“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2、作者在记叙之外,为什么要宕开文笔,纵横议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这样写,于自然气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气息,与“故都”文题暗合。从内容上看,把自己对于秋的感受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面,具有较强的理性色彩。从章法上看,显出灵气,显出开阔的思路,体现出一种疏朗不羁的风格。

(八)、研读课文最后两段,回答下列问题:

(1)“南国之秋”一段的中心意思是什么?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及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