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设计基本流程
- 格式:docx
- 大小:10.83 KB
- 文档页数:4
施工图设计文件组成部分1.1 总则建筑工程送审设计文件的深度应符合本规定有关施工图设计文件深度的要求及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中有关建筑给排水专业的要求。
1.2 室内给水排水1. 图纸目录。
2. 设计说明及图例。
3. 设有给水排水管道的所有平面图。
4. 各种管道系统轴测图或系统原理图。
5. 必须的大样图、详图。
6. 计算书(供内部使用及存档)。
1.3 室外给水排水1. 图纸目录。
2. 设计说明及图例。
3. 给水排水总平面图(冷水、热水、消防、雨水、污水、废水等)。
4. 设有水塔、水池的,应有水塔、水池管道平面大样图、剖面图或系统图及其它必须的详图。
5. 设有循环水构筑物的,应有循环水各构筑物的平面大样图、剖面图及系统图。
6. 设有污水处理的,应有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及各构筑物的平面大样图、剖面图及详图。
7. 计算书(供内部使用及存档)。
1.4 水泵房1. 图纸目录。
2. 设计说明及图例。
3. 平面图。
4. 剖面图。
5. 主要材料表。
6. 计算书(供内部使用及存档)。
施工图设计文件深度要求2.1 图纸目录1.新绘制图纸2.选用标准图或重复利用图2.2设计总说明1.设计依据简述:①初步设计遗留问题及处理意见的简要说明;②需要特殊说明的设计依据,如某部分是依据行业的规范(规程)等;③当有使用功能限制要求的建筑,应明确其使用功能;2.设计范围与工程概况简述,内容应突出建筑的规模、体积以及消防定性等。
3.确定冷、热水日用水量,水箱、水池容量,污水日排水量,雨水排水量,各个消防系统用水标准、消防总用水量、消防储水量。
4. 给水排水与消防各个系统设计概况简述。
5. 管材的选型及接口的作法。
6. 卫生器具选型与套用图集。
7. 阀门与阀件的选型。
8. 管道的敷设要求。
9. 防腐、防锈等处理方法。
10. 管道及其设备保温、防结露技术措施。
11.污水处理:如隔油池(器)、化粪池、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等的选型、处理能力、套用图集等。
学校教学楼给排水及消防设计一、介绍本文将对学校教学楼的给排水系统和消防设计进行详细分析和讨论。
给排水系统和消防系统是学校教学楼中至关重要的设施,它们的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楼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给排水系统和消防系统的设计原理、流程和关键要素进行阐述,目的在于帮助读者了解学校教学楼的给排水及消防设计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二、给排水系统设计给排水系统是学校教学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负责收集、处理和排放建筑物内的污水和雨水。
一个合理的给排水系统设计可以确保学校教学楼内的卫生环境良好,减少污水对建筑物和周边环境的影响。
2.1 设计原理给排水系统设计的原理主要涉及污水处理、雨水收集与利用、管网布局等方面。
2.1.1 污水处理污水处理是给排水系统设计的一项重要任务。
学校教学楼的污水处理需要考虑人流量、用水量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处理设备,如沉淀池、曝气池和沼气池等。
同时,还要设计合理的排放管道,确保污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2.1.2 雨水收集与利用雨水的收集与利用在给排水系统设计中也非常重要。
合理的雨水收集系统可以收集雨水,用于冲洗卫生间、浇灌花草等,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实现节水效果。
2.1.3 管网布局给排水系统的管网布局直接影响到系统的运行效果和安全性。
合理的管网布局可以确保各个设备之间的协调和顺畅。
在设计布局时,需要考虑到教学楼的使用需求、建筑物结构等因素。
2.2 设计流程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流程包括系统规划、设备选择、施工图设计等步骤。
2.2.1 系统规划在系统规划阶段,需要考虑到学校教学楼的使用需求、建筑物结构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因素。
通过对建筑平面图的分析和现场勘察,确定给排水系统的布局和规模等。
2.2.2 设备选择设备选择是给排水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
根据系统的规模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处理设备和管材。
在选择设备时,要考虑到设备的性能、可靠性和经济性等因素。
2.2.3 施工图设计施工图设计是给排水系统设计的最后一步。
地区六层住宅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说明书一、工程概况1.1设计题目六层住宅建筑给水排水设计1.2设计任务地区六层住宅建筑。
建筑各层平面及总平面图。
每户卫生间设低水箱坐式大便器、洗面盆、浴缸,厨房设有洗涤盆、煤气灶台台面标高离地面700毫米。
室外DN300给水管,北面进水,管芯离地面1.0米。
白天最低水压0.17Mpa,晚上10点-4点水压为0.3Mpa。
污水集中排入其北面的污水干管,接管点高程为-2.5m(相对室地面标高)。
1.3设计要求1. 室各层给水、排水管道平面布置图(底层、二--六层、屋顶);2.室给水、排水管道系统图;3.屋顶水箱容积及预留孔洞位置图;4. 设计说明书(5000-8000);1.4任务分析由于本次设计为地区六层住宅设计,故可不需要考虑中水处理,消防给水。
本次设计,需对室给水方式进行选择,污废水排放、雨水排放等进行设计。
二、室给水系统设计与计算2.1室给水系统的确定2.1.1建筑给水方式选择由小区室外市政管网供给,再根据压力进行分析计算以确定给水方式。
2.1.2给水系统的组成(1)引入管引入管是一个建筑的总进水管,或称进户管,是室外给水管网与室给水管网之间的联络管段,引入管段上一般设有水表阀门等附件。
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或档次比较高的建筑,引入管需要设两条,分别从建筑物的两侧引入以确保安全供水,当一条管道出现问题需要检修时,另一条管道仍可保证供水。
本设计采用两条引入管。
(2)水表节点水表节点是指装设在引入管上的水表及其前后设置的阀门和泄水装置总称。
在引入管段上应装设水表,计量建筑物的总用水量在其前后装设阀门旁通管和泄水阀门等管路附件,水表及其前后的附件一般设在水表井中。
为利于节约用水体现“谁消费,谁付费”的原则,住宅建筑每户的进水管上均应安装分户水表。
本设计采用采用两条引入管,故不需设置旁通管。
(3)给水管网给水管网包括干管、立管、支管和分支管,用于输送和分配用水至建筑部各个用水点。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178774目录1总则2术语、符号2.1 术语2.2 符号3给水3.1 用水定额和水压3.2 水质和防水质污染3.3 系统选择3.4 管材、附件和水表3.5 管道布置和敷设3.6 设计流量和管道水力计算3.7 水塔、水箱、贮水池3.8 增压设备、泵房3.9 游泳池与水上游乐池3.10 循环冷却水及冷却塔3.11 水景4排水4.1 系统选择4.2 卫生器具及存水弯4.3 管道布置和敷设4.4 排水管道水力计算4.5 管材、附件和检查井4.6 通气管4.7 污水泵和集水池4.8 小型生活污水处理4.9 雨水5热水及饮水供应5.1 用水定额、水温和水质5.2 热水供应系统选择5.3 耗热量、热水量和加热设备供热量的计算5.4 水的加热和贮存5.5 管网计算5.6 管材、附件和管道敷设5.7 饮水供应附录A 回流污染的危害程度及防回流设施的选择附录B 居住小区地下管线(构筑物)间最小净距附录C 给水管段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同时出流概率计算式ac系数取值表附录D 阀门和螺纹管件的摩阻损失的折算补偿长度附录E 给水管段设计秒流量计算表附录F 饮用水嘴同时使用数量计算本规范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1总则1.0.1 为保证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质量,使设计符合安全、卫生、适用、经济等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居住小区、公共建筑区、民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亦适用于工业建筑生活给水排水和厂房屋面雨水排水设计。
但设计下列工程时,还应按现行的有关专门规范或规定执行:1 湿陷性黄土、多年冻土和胀缩土等地区的建筑物;2 抗震设防烈度超过9度的建筑物;3 矿泉水疗、人防建筑;4 工业生产给水排水;5 建筑中水和雨水利用。
▼点击展开条文说明1.0.2 本条是原规范条文的修改,明确了本规范的适用范围。
随着我国诸如会展区、金融区、高新科技开发区、大学城等兴建,形成以展馆、办公楼、教学楼等为主体,以为其配套的服务行业建筑为辅的公建区。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给排水》大作业设计专业:环境工程班级:环境1101学生姓名:沈悦学生学号: 11233017指导教师:王锦土建学院建筑市政环境工程系二○一四年四月目录第1篇设计说明书第1章设计基本内容和要求1.1设计资料 (3)1.2设计主要内容 (3)1.3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3)1.4设计重点研究问题 (3)1.5评分标准 (3)第2章室内给水工程2.1 给水方式的选择 (4)2.2 给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4)2.3 管材和管件 (5)第3章建筑消防给水系统3。
1 消火栓给水系统的布置 (5)3.2 消火栓布置 (6)3.3 消防管道布置 (7)3.5 具体设计图样 (7)第4章建筑排水系统4。
1 排水系统分类 (7)4。
2 排水系统组成 (7)4.3 排水方式的选择 (8)4.4 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8)4。
5 排水管网设计图样 (10)第5章建筑雨水系统 (11)第2篇设计计算书第1章室内生活给水系统 (11)第2章建筑消火栓给水系统设计 (13)第3章建筑排水系统设计 (15)第4章建筑雨水排水系统设计 (18)第5章参考文献 (18)第3篇课程设计总结第1章心得及致谢 (19)第1篇设计说明书第一章设计基本内容和要求:1。
1设计资料1。
工程概况:该建筑为一幢7层高的多层建筑,该建筑为一类、耐火等级一级。
该幢楼包括四个单元,各单元各层的建筑结构基本相同(见建筑平面图).在该幢建筑物的北侧共建四个出口:分别对应于每个单元,每个单元的每层有两个住户,每个住户为三室两厅的一套,每套间均设有厨房与两个卫生间。
该幢建筑物总建筑面积为8733.16m2,总高度为20.9m,标准层高为2.9m,一层地评标高位±0。
000m,冻土深度为0.7m.2。
背景资料本建筑水源为小区自备井,经给水泵站加压后供给小区各用水点,一层引入管压力不低于0.35MPa。
本建筑±0。
00以上排水采用重力排水,±0。
建筑给排水设计标准建筑给排水设计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内部的排水系统和给水系统的正常运行,也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居住环境的舒适度。
因此,建筑给排水设计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和舒适至关重要。
首先,建筑给排水设计标准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建筑规范,如《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等。
这些规范和标准是建筑行业的基本准则,对建筑物的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确保了建筑物内部的给排水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其次,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特点、使用功能、人员数量等因素,合理确定给排水设备的类型、规格和布置位置。
比如,在高层建筑中,需要考虑垂直管道的设置和排水管道的排气等问题;在商业建筑中,需要考虑大流量排水设备的选型和安装等。
只有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才能设计出合理、高效的给排水系统。
此外,建筑给排水设计标准还需要关注节能环保的要求。
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给排水系统的能耗,采用节能、环保的设备和材料,合理利用雨水资源,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这不仅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能降低建筑物的运行成本,提高建筑物的整体竞争力。
最后,建筑给排水设计标准的执行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和检测机制。
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各方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确保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和施工质量。
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建筑给排水系统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建筑物内部的给排水系统安全可靠。
总之,建筑给排水设计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才能保障建筑物内部的给排水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为建筑物的使用和管理提供有力的保障。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GB 50015-20031总则1.0.1为保证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质量,使设计符合安全、卫生、适用、经济等基本要求,制订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居住小区、民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亦适用于工业建筑生活给水排水和厂房屋面雨水排水设计。
但设计下列工程时,还应按现行的有关专门规范或规定执行:1湿陷性黄土、多年冻土和胀缩土等地区的建筑物。
2抗震设防烈度超过9度的建筑物。
3矿泉水疗、人防建筑。
4工业生产给水排水。
5建筑中水。
1.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应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还应为施工安装、操作管理、维修检测以及安全保护等提供便利条件。
1.0.4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2.1 术语2.1.1生活饮用水 potable water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用于日常饮用、洗涤的水。
2.1.2 生活杂用水 non-drinking water用于冲洗便器、汽车,浇洒道路、浇灌绿化,补充空调循环用水的非饮用水。
2.1.3小时变化系数 hourly variation coefficient2.1.4 最大时用水量 maximum hourly water consumption最高日用水时间内,最大一小时的用水量。
2.1.5回流污染 backflow pollution1 由于给水管道内负压引起卫生器具或受水容器中的水或液体混合物倒流入生活给水系统的现象。
2 非饮用水或其它液体、混合物进入生活给水管道系统的现象。
2.1.6 空气间隙 air gap1 给水管道出口或水嘴出口的最低点与用水设备溢流水位间的垂直空间距离。
2 间接排水的设备或窗口的排出管口最低点与受水器溢流水位间的垂直窨距离。
2.1.7 溢流边缘 flood-level rim指由此溢流的容器上边缘。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GB 50015-20031总则1.0.1为保证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质量,使设计符合安全、卫生、适用、经济等基本要求,制订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居住小区、民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亦适用于工业建筑生活给水排水和厂房屋面雨水排水设计。
但设计下列工程时,还应按现行的有关专门规范或规定执行:1湿陷性黄土、多年冻土和胀缩土等地区的建筑物。
2抗震设防烈度超过9度的建筑物。
3矿泉水疗、人防建筑。
4工业生产给水排水。
5建筑中水。
1.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应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还应为施工安装、操作管理、维修检测以及安全保护等提供便利条件。
1.0.4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2.1 术语2.1.1生活饮用水 potable water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用于日常饮用、洗涤的水。
2.1.2 生活杂用水 non-drinking water用于冲洗便器、汽车,浇洒道路、浇灌绿化,补充空调循环用水的非饮用水。
2.1.3小时变化系数 hourly variation coefficient2.1.4 最大时用水量 maximum hourly water consumption最高日用水时间内,最大一小时的用水量。
2.1.5回流污染 backflow pollution1 由于给水管道内负压引起卫生器具或受水容器中的水或液体混合物倒流入生活给水系统的现象。
2 非饮用水或其它液体、混合物进入生活给水管道系统的现象。
2.1.6 空气间隙 air gap1 给水管道出口或水嘴出口的最低点与用水设备溢流水位间的垂直空间距离。
2 间接排水的设备或窗口的排出管口最低点与受水器溢流水位间的垂直窨距离。
2.1.7 溢流边缘 flood-level rim指由此溢流的容器上边缘。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9年修订版)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9年修订版)Codefordesignofbuildingwatersupplyanddrainage/webarbs/book/130/11 64431.shtml说明:文中下划线部分:是修订的内容!1总则1.0.1为保证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质量,使设计符合安全、卫生、适用、经济等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居住小区、公共建筑区、民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亦适用于工业建筑生活给水排水和厂房屋面雨水排水设计。
?但设计下列工程时,还应按现行的有关专门规范或规定执行:?1湿陷性黄土、多年冻土和胀缩土等地区的建筑物;?2抗震设防烈度超过9度的建筑物;?3矿泉水疗、人防建筑;?4工业生产给水排水;?5?建筑中水和雨水利用。
1.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应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还应为施工安装、操作管理、维修检测以及安全保护等提供便利条件。
1.0.4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2术语、符号2.1术语2.1.1?生活饮用水?drinkingwater?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用于日常饮用、洗涤的水。
2.1.2生活杂用水non-dinkingwater?用于冲洗便器、汽车,浇洒道路、浇灌绿化,补充空调循环用水的非饮用水。
2.1.3小时变化系数hourlyvariationcoefficient?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与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
2.1.4?最大时用水量maximumhourlywaterconsumption?最高日最大用水时段内的小时用水量。
2.1.4A?平均时用水量averagehourlywaterconsumption?最高日用水时段内的平均小时用水量。
2.1.5?回流污染backflowpollution?由虹吸回流或背压回流对生活给水系统造成的污染。
某工程室内给排水、采暖、通风与防排烟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括:本工程建筑总面积为,锅炉房东体部分为二层,局部六层,建筑总高度,我单位主要负责采暖、通风与防排烟系统、室内给排水工程。
采暖系统供水干管位于6层顶板下,回水干管位于2层顶板下。
管材为焊接钢管,管径DN≤丝扣连结,管径DN>焊接。
散热器为钢制柱式散热器,。
采暖管道阀门DN≤时采纳内螺纹闸阀,DN>采纳蝶阀。
通风与防排烟系统:每层洗手间设吊顶式排气扇,经竖向风道由屋顶排风机集中排出,隶属用房二到四层内走道设置消防排烟系统,排烟风机设在锅炉房子面上。
锅炉间和计量间设置事故通风系统。
给水系统由市政管网直供,管材为镀锌钢管,管径DN≤丝扣连结丝接,DN>法兰连结。
阀门:DN≤时采纳铜截止阀,DN>采纳闸阀。
室内排水系统立管采纳体制排水铸铁管,排水横支管排水用UPVC管。
埋地排水干管采纳排水铸铁管。
二、人员与机械:施工人员为15人,由给排水专业施工队负责施工。
室内给排水工程主要施工设备表以下:三、施工准备:施工准备工作是整个施工生产的基础,依据本工程的工程内容和实质状况,项目部共同拟订施工的准备计划。
为工程顺利进展打下优秀的基础。
组织施工人员熟习图纸,编制施工资料估算,掌握相关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技术交底,明确施工技术重点。
物供部门应依据工程资料估算实时落实采买意愿,并在动工前,须将先用资料(设备)实时供到施工现场。
施工用主要资料、设备及制品,应有切合国家及部颁现行标准的技术质量判定文件或产品合格证。
1/14依据设计要求,加工好预埋件,以便配合土建进度实时搞好预埋。
熟习施工现场,落实好施工机具、劳动力、资料、用水、用电和施工现场消防设备,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四、室内给排水、采暖工程施工工艺和方法:工艺流程(1)给水系统工艺流程:安装准备→预制加工→干管加工安装→立管加工安装→支管加工安装→管道试压→管道防腐及保温→管道冲刷消毒→系统通水。
(2)排水系统工艺流程:安装准备→进场资料查验→支吊架制作安装→管道预制加工→干管安装→立管安装→支管安装→卡架固定→封堵洞口→闭水试验→洁具安装→通水试验→通球试验→系统通水。
房屋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方案㈠施工准备1.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参加图纸会审,做好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工作。
2.组织施工人员仔细学习施工图纸和施工标准,合理安排施工人员以适应建设单位要求的施工进度。
3.组织有关人员对一般及特殊工序的有关技术操作规程进行学习,掌握现行的技术方法及措施。
4.组织编制施工预算和材料设备计划。
㈡进度计划安排按照土建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水暖专业的施工进度计划,主体阶段配合土建搞好预埋、预留工作,不能因水暖单项施工影响整个施工进度计划。
㈢具体施工技术措施1. 生活给水管道1)工艺流程:安装准备-预制加工-干管安装-立管安装-支管安装-系统试压¡ª系统冲洗。
2)管材采用热镀锌碳素钢管,管壁内外镀锌均匀、无锈蚀、无飞刺。
管径DN≤50 丝接,DN>50 焊接。
3)安装时一般从总进入口开始操作,总进口断头加好临时丝堵以备试压用,要求防腐的管道应在预制后,安装前做好防腐,把预制完的管道运到安装部位按编号依次排开,安装前清扫管膛,丝扣连接管道抹上铅油缠好油麻,用管钳按编号依次上紧,丝扣外露2~3 扣,安装完后找直找正,复核甩口的位置,方向及变径无误。
清除麻头,所有管口要加好临时丝堵。
4)在粘瓷砖前把立管做好,裹好塑料布做防护并把支管穿墙位置画好线,让土建粘砖时在相应位置留砖,等瓷砖粘好后再做支管和卡子。
立管阀门安装朝向应便于操作和修理。
安装完后用线坠吊直找正,配合土建堵好楼板洞。
5)支管安装,将预制好的支管从立管甩口一次进行安装,根据管道长度适当加好临时固定卡,核定不同卫生器具的冷热水预留口高度,位置是否正确,找平找正后栽支管卡件,去掉临时管卡。
管道安装完后,应进行严密性试验,检查各接口和阀门均无渗漏,观察压力降在允许范围内,通知有关人员验收,办理交接手续。
6)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找技术人员及建设单位协商解决,并做好洽商记录。
2. 消火栓系统1)施工程序:地下室消防干管¡ª立管¡ª消防备用水点2)管道在焊接前应清除接口处的浮锈、污垢及油脂;壁厚≥4.5 ㎜、直径≥70 ㎜时应采用电焊;管道对口焊缝上不得开口焊接支管,焊口不得安装在支吊架位置上;管道穿墙处不得有接口。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默认分类2010-02-23 18:05:26 阅读796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2.1 术语2.1.1 生活饮用水potable water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用于日常饮用、洗涤的水。
2.1.2 生活杂用水non-drinking water用于冲洗便器、汽车,浇洒道路、浇灌绿化,补充空调循环用水的非饮用水。
2.1.3 小时变化系数hourly variation coefficient2.1.4 最大时用水量maximum hourly water consumption最高日用水时间内,最大一小时的用水量。
2.1.5 回流污染backflow pollution1 由于给水管道内负压引起卫生器具或受水容器中的水或液体混合物倒流入生活给水系统的现象。
2 非饮用水或其它液体、混合物进入生活给水管道系统的现象。
2.1.6 空气间隙air gap1 给水管道出口或水嘴出口的最低点与用水设备溢流水位间的垂直空间距离。
2 间接排水的设备或窗口的排出管口最低点与受水器溢流水位间的垂直窨距离。
2.1.7 溢流边缘flood-level rim指由此溢流的容器上边缘。
2.1.8 引入管service pipe, inlet pipe将室外给水管引入建筑物或市政管道引入至小区给水管网的管段。
2.1.9 接户管building unite pipe布置在建筑物周围,直接与建筑物引入管和排出管相接的给水排水管道。
2.1.10 入户管(进户管)inlet pipe住宅内生活给水管道进入住户至水表的管段。
2.1.11 竖向分区vertical division block建筑给水系统中,在垂直向分成若干供水区。
2.1.12 并联供水parallel water supply建筑物各竖向给水分区有独立增(减)压系统供水的方式。
2.1.13 串联供水series water supply建筑物各竖向给水分区,逐区串级增(减)压供水的方式。
(一)喷淋设计基本流程
1.先查《建筑防火设计规范》,从建筑定性上查本楼是否需做喷淋。
2.确定本楼需做喷淋后,查《自动喷水灭火设计规范》条文说明举例看本楼适用
何种危险等级设计喷淋(例如中危I等),确定了喷淋系统的喷水强度(例如中
危I是6L/)及喷头的基本布置方式(例如中危I 正方形,长方形,保护面积,
距墙最大,两喷头最小距离)等?。
3.根据防火分区划分布置喷头(注意配电间,电信电视机房,水泵房,水井,风井,
封闭楼梯间,电梯等一般不设喷淋).
4.根据所布置的喷头,统计各个分区喷头数,根据(报警阀最多罐喷头不超过800
个,最高及最低喷头不超过50m),来考虑报警阀个数及报警阀管理哪几个防火分
区?。
5.布置各个报警阀至各个防火分区的干管,各个分区内部的干管,上部的喷淋立
管位置等;且屋顶消防水箱要下一根管接入报警阀前的干管,满足初期灭火;且
报警阀前拉一根干管到室外接水泵接合器.
6.细化各个分区的支管连接等,并画好各个分区的泄水阀,试水阀等.每个报警阀
所管的最不利防火分区的最不利点设置末端试水装置;标注管径、定位尺寸;
7.根据平面图,布置喷淋系统图,计算喷淋泵流量、扬程、各个分区的减压孔板
口径.
8.一般高层建筑地下室设置的平时发电机房采用水喷雾灭火系统,工程上经常采
用全淹没式。人防电站一般采用喷淋。
(二)给排水及消火栓设计基本流程
1.上部给水方面: 1)首先根据建筑层数及市政自来水压力,来确定给水分区。
一般住宅除了市政压力直接供应几层外,以上楼层采取采用市政给水管→贮水池
+恒压变频供水设备→用水点的下行上给供水方式。一般一个变频分区的层数为
7~8层,一般要求各层入口压力不超过(节水规范要求),超压部分楼层采用减
压孔板或者可调式样减压阀。 2)确定好供水分区后,开始在平面图上布置给
水立管、接出管等,然后每层接出水表供应各户给水,一般地产住宅每户是预留
一个水龙头,其他由业主二次装修负责。政府经济租赁房一般需安装到位。 3)
平面图完善后,开始进行系统图及相应计算,计算公式参照《建筑给水排水设计
规范》3.6.4,可采用水之窗等设计软件。
2.地下室给水相关:
1)根据上部给水立管位置,插入到地下室平面图,地下室由变频供水设备供应
到各给水立管,并计算给水设备的流量及扬程。然后计算上部各楼的入口压力,
上部各楼各给水分区根据所计算的入口压力,超压的楼层相应减压。
2)地下室平时车库冲洗给水、发电机房洗涤池给水、人防电站给水、地下室生活
水箱进水、地下室消防水池进水、地下室人防给水。
3.总平给水相关:
1)管综报批阶段与规划部分确定给水总管引入位置,根据小区给水计算得出引
入管的管径并由规划部门审核通过。一般引入后,设置一路生活给水(再根据住
宅、商业、公建等分开供水,设不同水表);另一路供给小区室外消火栓环网供
小区室外消防给水用(设倒流防止器),上接室外消火栓。
3.上部污废水排水方面:
1)首先确定排水方式及通气方式,一般多层住宅(10F以下)可采用普通单立
管排水方式;高层住宅(10F以上)及公建等一般采用设专用通气管的排水方式
或者采用特殊单立管排水方式。厨房废水跟卫生间废水要分开排放。一般住宅需
要排水的地方主要如下:卫生间、厨房、阳台洗衣机、普通阳台等。
2)根据平面图先确定标准层排水立管位置,然后再画排水支管;将排水立管插
到屋面伸顶通气,并核对位置,一般需离门或窗4m以外,如果无法满足则需要
比门顶高600mm。通气管需要比上人屋面高2m以上,比不上人屋面高以上;将
标准层排水管等拷贝到一层,核对立管是否需要拐弯,立管尽量拐弯到墙角等位
置美观并不影响日常使用;绘制立管的排出管及一层单独排放的排水管。
3)总平相关:根据各楼单体的排出管插入总平面图,一般单体排出管排入检查
井汇合后经过化粪池(化粪池距离建筑需超过5m)处理,然后排入市政污水管
道。
4.地下室污废水排水方面:
1)地下室需排水:车库集水坑排水、平时发电机房排水、车道入口处排水、泵
房排水、报警阀间排水、消防电梯底部排水、人防排水(一般分为干厕、洗消间、
人防口部、人防电站等排水)等。
5.雨水排水方面
1)首先根据地区选定暴雨强度公式,根据不同性质的建筑选定重现期,并根据
降雨历时等计算出暴雨强度。然后再乘相应的径流系数及汇水面积,计算出本屋
面的设计流量。
2)根据计算出的设计流量及建筑屋面大体找坡及外立面要求,再根据单根排水
立管及雨水斗的排水流量,考虑雨水立管的个数及设置位置。绘制雨水立管、雨
水斗、排出管等。一般排出管可接入室外雨水沟或者检查井,小区雨水汇集后排
入市政雨水管道。
6.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1.先查《高规》或者《低规》,从建筑定性上查本楼是否需做室内消火栓系统。
2.确定本楼需做室内消火栓系统后,查询本楼室内外消火栓用水量。一般消火栓
系统静压超过100m则需要分区供水。
3.设置上部各楼消火栓立管及消火栓箱位置,消火栓设置位置需满足楼层任何一
角落有两股水柱到达。消防电梯前室应设置消火栓。室内消火栓管道需成环,并
在屋顶设置一试验消火栓及排气阀等。
4.地下室车库设置消火栓,一般保护半径在25m范围以内,到门一般按考虑。地
下室消火栓环网应成环状。
5.消防水池:根据室内外消火栓用水量及喷淋用水量等,根据火灾持续时间计算
出消防水池容量,一般大于500m3的消防水池需分成独立的两格。消防水泵从消
防水池吸水坑取水供水到消防管网。 消防水池一般设消防取水口满足消防车取
水要求。
6.消防水箱,消防水箱满足火灾初期10min的消防用水,因火灾初期消防水泵需
要一定的时间启动供水,因此在这个时间内基本靠消防水箱的静压进行供水灭
火。
7.水泵接合器:消防环网在合适的位置接出水泵接合器,满足当管网故障或内部
消防泵故障时,外部消防车通过水泵接合器加压内部消防管网给水。
7.气体灭火系统
1.先查《高规》或者《低规》,从建筑定性上查本楼是否需做气体灭火系统。
2.一般高层建筑配套的高低压配电房,公共配电间,贵重设备用房等需要设置气
体灭火系统。可采用七氟丙烷、热气溶胶等气体灭火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