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规划与设计案例教程课件_项目一_任务1_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30 MB
- 文档页数:37
课堂教学讨论任务单(教师用)学习项目项目一网络工程项目认知任务名称任务三网络工程规划与设计子任务名称子任务三网络技术选型讨论主题家庭上网接入方式讨论形式小组讨论目标通过交流讨论,了解当前接入互联网的方式、特点、所需设备及连接方式。
议题1、目前有哪些ISP可以提供用户接入互联网服务?2、居民家庭上网有哪些方式?3、每种接入方式的特点(接入速率、价格)。
4、如何解决家庭多用户上网?5、每种接入方式所需设备及连接方式。
参考答案:议题1:目前有哪些ISP可以提供用户接入互联网服务?主要有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议题2:居民家庭上网有哪些方式?1)56K MODEM上网已经淘汰(56K MODEM属不对称传输,56K猫的下传(网到用户)速度为56Kbps,而上传(用户到网)速度只有33.6Kbps),一般使用公用通用帐号和密码(如帐号16300;密码16300),不需要单独的申请。
2)ISDN上网已经淘汰,ISDN实现了端到端的数字连接;ISDN可实现双向对称通信,并且最高速度可达到64Kbps或128Kbps;ISDN可实现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性业务的传输。
3)XDSL上网(目前主流接入方式)目前已经比较成熟并且投入使用的数字用户线方案有ADSL、HDSL、SDSL和VDSL(ADSL的快速版本)等,这些方案都是通过一对调制解调器来实现,其中一个调制解调器放置在电信局,另一个调制解调器放置在用户一端。
在使用DSL浏览因特网时,不需要另外再缴纳电话费,因为通过ADSL上网并没有经过电话交换网接入Internet,只占用PSTN线路资源和宽带网络资源,所以只需要缴纳ADSL月租费。
国内目前主流宽带接入方式是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非对称数字用户线(下行速率从512Kbit/s到8Mbit/s,而上行速率则从64Kbit/s到1Mbit/s。
网络工程规划与设计课件-项目子项目任务电子政务外网逻辑设计IP地址规划与设备命名修改 (一)随着信息化建设进入深度推进阶段,电子政务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外网系统和网络工程规划与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于网络工程规划与设计课件-项目子项目任务电子政务外网逻辑设计IP地址规划与设备命名修改的学习,我们需要认真了解其中的内容和重要性,为今后的电子政务外网系统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项目子项目任务电子政务外网逻辑设计的作用1. 建立健全的网络作为电子政务外网系统的基础,能够提高信息传递速度和响应速度,保证信息安全性,降低信息交流成本和维护管理成本,更好地实施政务外网系统。
2. 深化各种资源的整合,提供一个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更好地实现政务信息的均衡传递和信息的便利性,提高政务工作的效率。
3. 更好地维护政务网站的安全性,保障政务信息的保密性和完整性,提高社会各界对政府的信任度。
4. 为政府和公民提供一个快速便捷的信息交流平台,提高各级政府和公民之间的实时沟通和交流,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公民的满意度。
二、IP地址规划与设备命名的意义1. IP地址是网络上根据IP协议规定分配给每台联网设备的唯一标识符,对于一个网络工程系统而言,合理规划IP地址能够更加准确地分配设备IP地址,以及更好地保证网络运行的正常和顺畅。
2. 设备名称的规范化命名,可以使管理员快速识别和定位设备,对于网络工程系统而言,可以优化管理和控制网络设备,更加方便管理和维护,同时也更加便于系统运营。
三、电子政务外网逻辑设计的注意事项1. 慎重考虑网络设计所需硬件和软件系统,尤其要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安全性。
2. 采用合适的网络拓扑结构,使得所有的设备可以相互连接,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高效的网络工程系统。
3. 合理规划IP地址,避免冲突和重复,同时使每台设备的IP地址能够适应网络拓扑的变化。
4. 设备命名规范化,避免冲突和混淆,方便管理员和用户对设备的识别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