烷醇酰胺学习
- 格式:docx
- 大小:12.57 KB
- 文档页数:2
椰子油二乙醇酰胺CHUXENE CDEACAS NO: 68603-42-9 商品名:6501,尼纳尔,烷醇酰胺英文名:Cocamide DEA, Diethanolamine of coconut oil技术指标:规格1:1 1:1.5 1:2 CDEA-N 外观淡黄色粘稠液体淡黄色粘稠液体淡黄色粘稠液体淡黄色粘稠液体胺值mgKOH/g Max.3550-75Min.80Max.35酯含量Max.5%Max.2%Max.1%Max.5%PH 1%水溶液9.0-11.09.0-11.09.5-11.59.0-11.0色泽Hazen Max.300Max.300Max.300Max.300酰胺含量Min.78%Min.75%Min.70%Min.88%性能与应用:●椰子油二乙醇酰胺是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增稠和稳泡的作用,与阴离子、阳离子、两型表面活性剂相容性好。
●在日化行业中,本品可广泛应用于洗涤剂、香波、液体洗涤用品等产品的生产与制造,发挥其增稠、润湿和稳泡的功能。
●在纺织印染工业中,可用作纺织物的洗涤剂,及其它纺织助剂的配料,如增稠剂、乳化剂等,也是合成纤维纺丝油剂的重要组份之一。
●可用作配制金属防锈洗涤剂和涂料剥离剂等。
●可用于金属研磨材料和脱蜡剂的制备,也可广泛应用于电镀行业中及鞋油、印刷油墨等产品中。
******************************************************************************* 上海楚星化工有限公司电话Tel:(86 21)51870580 传真Fax:(86 21)51870581地址:上海市青浦区外青松公路7199号邮编:201700E-mail: shanghai@ 。
椰子油单乙醇酰胺[6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椰子油单乙醇酰胺的资料6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椰子油单乙醇酰胺第一篇第19卷第11期2002年11月精细化工VoI.19,No.11NoV.2002FINECHEMICALS率及产品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反应体系的温度、压力、反应时间、甲酯和乙醇胺的投料比等。
作者对第三条路线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佳的合成工艺条件,考察了各因素对合成反应的影响。
11.1实验2CH2OH+CH3OHRCOOCH3+CH2OH$RCONHCH2CH2OH+CH3OHR3COOCH2RCOOCH3+NH2CH2CH2OH这一路线的优点在于可通过抽真空或N2的流通不断将甲醇移去以提高反应的转化率。
影响转化2002-07-05”收稿日期:试剂与仪器椰子油脂肪酸甲酯,工业级(C6~C18);单乙醇胺、乙醇等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采用日本花王公司(Kao.Corp.)2001年CMA产品比较;HPLC分析使用美国惠普公司的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1.2方法在三颈烧瓶中加入117.8g椰子油脂肪酸甲酯,按正交实验设计所定投料比加入乙醇胺和碱性催化剂,三颈烧瓶处在油浴中,由电加热线圈和贝克曼温度计控制温度。
反应液用磁力搅拌。
整个体系在反应过程中保持一定的真空度(或充N2),使反应产生的甲醇可以及时逸出。
但同时,部分乙醇胺也会蒸发并带出,因此采用二级冷凝,第一级使乙醇胺冷凝并回流,而甲醇蒸气不会冷凝并逸出,逸出后的甲醇蒸气在第二级冷凝器中低温冷凝,冷凝的甲醇收集在缓冲瓶内,并定时记录相应的体积。
待反应结束后,趁热将三颈烧瓶中的反应液移出。
1.3正交实验设计影响合成CMA反应收率的因素主要是反应的温度、时间、投料比(甲酯与醇胺量比)及反应体系的4压力。
选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表L(,各93)因素和水平见表1,以胺值和CMA相对于甲酯的摩尔收率为指标,收率为主要指标。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其它表面活性刑的一个最大区别是,它溶于水后,不发生电离,在水是以分子状态存在,而不是以离子状态存在。
这类表面活性剂分子的亲油基(疏水基)一般是长短院基或带有苯环的长短烷基,亲水基主要是逐基(—0H)和氧乙烯基(一cH2g20——)。
由于分子中不含有羧酸基、磺酸基及硫酸基等酸性基团,所以不会与金属离子形成沉淀。
所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不怕硬水。
由于分子不带电,所以不受强电解质的影响。
分子中无酸性基团和碱性基团,所以不受溶液酸碱性的影响。
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无不良反应,可以混合使用,且相容性好。
根据分子中亲油基(疏水基)与亲水基的相对大小及结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水或有机溶剂均有较好相溶性。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亲水性是基于亲水基上的氧原子或疑基(oH)与水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
分子亲水基中的经基或氧乙烯基越多,则分子的亲水性越强,则易溶于水,反之,亲水性就弱,则易溶于油等有机溶剂。
一般讲,分子中有5。
10个氧乙烯基就能使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有良好的水溶性。
通过调整分子中氧乙烯基的数目,就可以改变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性或油溶性。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通常为液态或低熔点蜡状物,在水中的溶限要受温度的影响,一般随着水温的升高,溶解度逐渐降低。
非离子表面活性刑具有良好的洗涤、分散、乳化、发泡、润湿、增溶、抗静电、防腐蚀、杀菌和保护胶体等性能。
广泛用于屈剂、纺织、造纸、食品、皮革、农药、胶片、照相、金属加工、化妆品、消防和农药等行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一般是用含有活性氢的化合物与环氧乙烷通过加成反来制取。
含活性氢的化合物主要是指脂肪醇、烷基酚、脂肪羧酸、脂肪胺和脂肪酰胺等。
这些化合物中的逐基(一oH)、羧基(一cooH)、胺基(一NH2)、酞胺基(一C州H2)上都含有活泼氢原子,该活泼氢原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反应活性较大的环氧乙烷作用,生成各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此外,多经基化合物比如甘油、季戊四醇、蔗糖、葡萄糖、山梨醇等与脂肪酸反应,能制得一系列在亲水基中含多个经基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姓名:刁忠行学号:11701440232引言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亲水基为一定数量的含氧基团(常为醚基和羟基)。
在水溶液中不电离,不易受酸、碱、盐等电解质存在的影响。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耐硬水性好,碳链相同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比对应的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CMC 低,在水中容易形成胶束。
分子中亲水基比例不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溶解、乳化、润湿、分散、渗透等性能变化大。
可与阴、阳离子和两性表面活性剂良好配伍。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可分为四类: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多元醇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醚型-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共聚物、烷醇酰胺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1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类别1.1、聚氧乙烯型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是由含有亲油基及活性氢(如—OH、—NH2、—COOH中的H)的化合物与一定量的环氧乙烷加成制得。
1.1.1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AEO具有低起泡性,高分散能力,对悬浮液及乳液的分散,乳化稳定有特效。
其溶解范围可以从完全油溶性到完全溶水性,溶解特性取决于环氧乙烷的加成的摩尔数。
溶解性随EO含量的增加明显提高,比重和粘度随环氧乙烷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随温度的提高而减少。
1.1.2、脂肪酸聚氧乙烯脂脂肪酸聚氧乙烯化合物在强酸和强碱溶液中均可发生水解,在硬水中形成钙皂,影响其应用。
聚氧乙烯脂肪酸与聚氧乙烯的脂肪醇醚和烷基酚醚相比润湿。
去污和发泡能力均比较差,但它成本低,泡沫少,与各种助剂复合可以配制多种家用和工业用清洗剂,在金属加工中作油脱脂和冷却润滑的添加剂。
1.1.3、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类由于苯酚为弱酸,其酸度大于脂肪醇,所以生成的加成物速度快,产物中不含游离苯酚。
烷基酚聚氧乙烯的酚羟基对位的烷基碳原子数通常在8~9,低碳支链的烷提高了水溶性和洗涤效能,对酸、碱及氧化剂都比较稳定,成本也较低。
1.1.4 、聚氧乙烯脂肪胺化合物通过脂肪胺的聚氧乙烯化,可以制备多种商业化产品。
洗洁精配方书上说做洗洁精的经典配方是:LAS-AES-FFA,但是网上有人说这个配方已经过时了,现在都用增稠剂+磺酸+片碱+6501。
现在正在做这一块,对目前市场上常用的表活不是很清楚,希望大家能交流下,提供点帮助。
洗洁精的主要成分是烷基磺酸钠、脂肪醇醚硫酸钠、泡沫剂、增溶剂、香精、水、色素等,其实都是化学成分.烷基磺酸钠和脂肪醇醚硫酸钠都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石化产品,去污油渍就靠他们了。
关于洗洁精残留危害做过很多动物试验,已经证明对人体健康不利和环境不利.当然有好的洗洁精,主要是以椰子油等植物作为原料来源,成本相对要高,但对人体和环境都很友好。
洗洁精都是这个组成了啊,好像84消毒液是加了次氯酸钠的。
具有漂白和杀菌作用,其他的功能成份都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起泡剂,增稠剂和香精了啊,可能还有部分功能产品的吧.现在洗洁精就是磺酸,6501。
片碱,用盐来增稠呀,你自己慢慢试验配方就好了十二烷基苯磺酸 3%AES 4%6501 0。
5%按顺序加入90KG水中搅拌至全部溶解,再用氢氧化钠调节PH,用盐调稠。
我目前再用这个配方,但是效果不是太好,有人说用磺酸钠,请教各位高手.如何增稠:我最近调制一款洗洁精,活性物含量为12%,但是加入适量的NaCl,调制的产品稠度,粘度始终达不到要求,还要加入什么物质才能增稠?1加点黄原胶或者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试试;2加明矾是可以提高洗洁精的粘度的,它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作用,形成粘稠状态;3你加点增稠剂204试试看!因为增稠剂204属于阴离子聚合物,具有优良的去污力、乳化力、高粘度、液体粘度稳定,稠而不粘等优点!4增稠剂不易用的。
成本是一方面,用途也是一方面!5AES,1214,APG,AEO等,单纯的性能可以考虑加这些。
要是学习现在市场上的各类洗涤用品,成本第一,什么便宜,加什么.6楼主的配方是什么什么体系的啊,经典的洗洁精体系:LAS+AES+6501+NaCl,调好比例,调到适应的PH值,稠是没问题的。
1.4液体香波的品种及配制(1)液体香波透明香波是香波中最为大众化得一种,外观为透明的液体,具有一定得粘度常带有各种悦目浅淡色泽,受到消费者喜爱。
①透明香波配方举例:透明香波配方1组分重量(%)十二烷基硫酸钠(30%)K1220.0月桂基醚硫酸钠10月桂酸二乙醇胺 4.0柠檬酸0.1EDTA-Na20.1氯化钠 1.0防腐剂香精去离子水适量适量64.8透明香波配方2组分重量(%)十二烷基硫酸三乙醇胺(30%)LST45.0椰油酸二乙醇酰胺6502 4.0氯化钠 1.0柠檬酸(调PH值至7.0)防腐剂香精去离子水适量适量适量50.0重量(%)30.0 15.0 10.0 6.0 3.0 0.3适量适量35.7(2)珠光香波珠光香波一般比透明香波的粘度高,呈乳白状,代有珠光色泽,给人以高档的感觉,其配方中均加入固体油(脂)类等水不溶性物质,使其均匀悬浮于香波 中,经反射而得到珍珠般光泽,得到消费者的喜爱。
①珠光香波配方举例珠光香波配方1组分MES(28%)AES(70%)咪唑啉甜菜碱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月桂醇二乙酰胺柠檬酸防腐剂香精 去离子水珠光香波配方2 组分重量(%)AES —NH4(70%) 12.0 BS-12(30%)5.0 尼纳尔2.0 乙二醇单硬脂酸酯 1.0 水溶性羊毛酯 1.0 氯化钠 0.5 柠檬酸 0.3防腐剂 适量 香精适量去离子水78.2重量(%)灌装珠光香波配方3 组分AES (70%)15.0 BS-12(30%)4.0氧化胺4.0乙二醇单硬脂酸酯2.0JR-4000.4氯化钠0.7 柠檬酸0.3 防腐剂适量 香精适量 去离子水73.6②珠光香波的配制珠光香波的配制一般采用热混法。
先将洗涤组分MES 、AES 、BS-12等溶于水中,在不断搅拌下加热至70°C ,加入乙二醇单硬脂酸酯(不超过70°C )及羊毛脂等蜡类固体原料,使其熔化,继续缓慢搅拌,溶液逐渐呈半透明状,其后令其冷却,注意控制冷却温度,不要冷却太快,否则珠光效果不好,冷却至40C 时加入香精、防腐剂和色素,最后用柠檬酸调节PH 值,让香波冷却至室温,即可。
花生四烯酸单乙醇酰胺的酶法制备王盈盈;王小三;金青哲;王兴国【摘要】With arachidonic acid (ARA)as acyl donor,the enzymatic preparation of arachidonoyl ethanolamide (AEA)was studied.ARA was enriched by two step enrichment using urea adduct method and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The optimal reaction conditions of enzymatic preparation of AEA were obtained as follows:1 mmol mixed fatty acid(ARA content 84.68%)reacted with 1 mmol ethanolamine in 1.5 mL hexane under the catalysis of 6% Lipozyme 435 (based on total mass of reaction substr ate),50℃ and 400 r/min for 6 h.Under these conditions,the purity of AEA was 82.69%.%研究了以花生四烯酸作为酰基供体酶法制备花生四烯酸单乙醇酰胺的方法,其中底物花生四烯酸采用尿素包合法和溶剂低温萃取法二次富集获得.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酶法制备花生四烯酸单乙醇酰胺的较佳反应条件为:1 mmol混合脂肪酸(花生四烯酸含量84.68%)与1 mmol单乙醇胺于1.5 mL正己烷体系中混合,在6%(相对于反应物总质量)的Lipozyme 435催化作用下,于50℃、400 r/min条件下反应6h,可以得到纯度为82.69%的花生四烯酸单乙醇酰胺.【期刊名称】《中国油脂》【年(卷),期】2017(042)003【总页数】6页(P53-58)【关键词】花生四烯酸;二次富集;花生四烯酸单乙醇酰胺;酶法制备【作者】王盈盈;王小三;金青哲;王兴国【作者单位】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江苏省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协同创新中心,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45;R971脂肪酸单乙醇酰胺(N-acylethanolamines, NAEs)作为烷醇酰胺类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被广泛地应用于洗涤剂、润滑油、化妆品、纺织印染助剂、医药及橡胶工业等[1]。
脂肪酸酰胺类外表活性剂合成应用研究进展刘先杰陈立功曹书翰杨鑫向硕朱立业(后勤工程学院军事油料应用与管理工程系,重庆401311)摘要:介绍了脂肪酸酰胺类外表活性剂的开展概况、主要特性以及其在各工业领域的应用情况。
概述了烷醇酰胺主要制备、分析方法及其各自特点。
同时,简介了当前国内外利用不同原料制备烷醇酰胺的现状,重点介绍了其几类重要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外表活性剂;脂肪酸酰胺;工业应用;衍生物RESEARCH PROGRESS ON SYNTHESIS OF ALKANOLAMIDE AND ITSAPPLICATIONLiu Xianjie, Chen Ligong, Cao Shuhan, Yang Xin, Xiang Shuo, Zhu Liye (Department of MilitaryOil Use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 PLA Logist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1311)Abstract Introduced the development of alkanolamide, its 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in various industrial fields. An overview of the features of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analysis methods of alkanolamide. At the same time, introduced the present research situation of synthesis of alkanolamide from different raw materials, centering on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its important derivatives .Keywords surfactant; alkanolamide;industry application; derivatives0前言烷醇酰胺是一类具有良好外表活性的具有阴离子特性的非离子型外表活性剂,其化学通式为:RCON(CnH2noH)2(n=2〜3),其外观通常为淡黄色或琥珀色粘稠液体或膏状体。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洗洁精的基本制作方法及原料选用;2. 了解洗洁精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3. 通过实验,学会制作洗洁精,并了解其性能;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验背景洗洁精作为一种常见的清洁用品,广泛应用于家庭、餐饮、酒店等行业。
其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具有去除油污、乳化、润湿、分散等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制作洗洁精,深入了解其制作过程及性能。
三、实验原理1. 洗洁精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如直链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醇醚硫酸钠等,具有良好的去污、乳化、润湿、分散等作用;2. 洗洁精的pH值一般为中性或弱碱性,以适应各种清洁需求;3. 洗洁精的制作过程中,需加入适量的助剂,如增稠剂、防腐剂、香精等,以改善其性能和稳定性。
四、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直链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醇醚硫酸钠、烷基醇酰胺6501、氢氧化钠、AEO9、EDTA2Na、增稠剂(NaCl)、去离子水、香精、防腐剂、片碱、磺酸等;2. 实验仪器:烧杯、搅拌器、电子秤、PH计、白度仪、温度计等。
五、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准确称量各种原料;2. 将去离子水加热至60~70℃,在搅拌下加入固碱,待其溶解;3. 缓缓加入直链烷基苯磺酸钠,搅拌至溶解;4. 将溶液的pH值调节至7~8,可以使用氢氧化钠或硫酸调节;5. 在温度60~70℃下,加入烷基醇酰胺6501、AEO9,搅拌至溶解;6. 加入EDTA2Na、增稠剂(NaCl),搅拌均匀;7. 加入适量香精、防腐剂,搅拌均匀;8. 将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入去离子水至所需浓度;9. 使用白度仪测定所配制洗洁精的洗涤效果。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所配制洗洁精的洗涤效果良好,能够有效去除油污;2. 所配制洗洁精的pH值为7.5,属于弱碱性,符合洗洁精的pH值要求;3. 所配制洗洁精的稳定性较好,无分层现象。
七、实验结论1. 通过本实验,掌握了洗洁精的基本制作方法及原料选用;2. 了解洗洁精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3. 学会制作洗洁精,并了解其性能;4. 培养了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增稠剂调研分析增稠剂分述能够作为增稠剂的物质很多,从相对分子质量看有低分子增稠剂,也有高分子增稠剂;从功能团来看有电解质类、醇类、酰胺类、羧酸类和酯类等等。
按化妆品原料的分类方法对增稠剂进行分类,下面表中列出了目前使用的增稠剂。
非离子SAA无机盐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铵、单乙醇胺氯化物、二乙醇胺氯化物、硫酸钠、磷酸钠、磷酸二钠和三磷酸五钠等脂肪醇和脂肪酸月桂醇、肉豆蔻醇、C12~15醇、C12~16醇、癸醇、己醇、辛醇、鲸蜡醇、硬脂醇、山嵛醇、月桂酸、C18~36酸、亚油酸、亚麻酸、肉豆蔻酸、硬脂酸、山嵛酸等烷醇酰胺类椰油二乙醇酰胺、椰油单乙醇酰胺、椰油单异丙醇酰胺、椰油酰胺、月桂酰- 亚油酰二乙醇酰胺、月桂酰- 豆蔻酰二乙醇酰胺、异硬脂二乙醇酰胺、亚油二乙醇酰胺、豆蔻二乙醇酰胺、豆蔻单乙醇酰胺、油二乙醇酰胺、棕榈单乙醇酰胺、蓖麻油单乙醇酰胺、芝麻二乙醇酰胺、大豆二乙醇酰胺、硬脂二乙醇酰胺、硬脂单乙醇酰胺、硬脂单乙醇酰胺硬脂酸酯、硬脂酰胺、牛脂单乙醇酰胺、小麦胚芽二乙醇酰胺、PEG(聚乙二醇) - 3 月桂酰胺、PEG- 4 油酰胺、PEG- 50 牛脂酰胺等醚类鲸蜡醇聚氧乙烯(3) 醚、异鲸蜡醇聚氧乙烯(10) 醚、月桂醇聚氧乙烯(3) 醚、月桂醇聚氧乙烯(10) 醚、Poloxamer - n (乙氧基化聚氧丙烯醚) ( n = 105、124、185、237、238、338、407) 等酯类PEG- 80 甘油基牛油酯、PEC - 8PPG(聚丙二醇) - 3 二异硬脂酸酯、PEG- 200 氢化甘油基棕榈酸酯、PEG- n ( n = 6、8、12) 蜂蜡、PEG- 4 异硬脂酸酯、PEG- n ( n = 3、4、8、150) 二硬脂酸酯、PEG- 18甘油基油酸酯/ 椰油酸酯、PEG- 8 二油酸酯、PEG- 200 甘油基硬脂酸酯、PEG- n ( n = 28、200) 甘油基牛油酯、PEG- 7 氢化蓖麻油、PEG- 40 霍霍巴油、PEG- 2 月桂酸酯、PEG- 120 甲基葡萄糖二油酸酯、PEG- 150 季戊四硬脂酸酯、PEG- 55 丙二醇油酸酯、PEG- 160 山梨聚糖三异硬脂酸酯、PEG- n( n = 8、75、100) 硬脂酸酯、PEG- 150/ 癸基/ SMDI 共聚物(聚乙二醇- 150/ 癸基/ 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 、PEG- 150/ 硬脂基/ SMDI 共聚物、PEG- 90 二异硬脂酸酯、PEG- 8PPG- 3 二月桂酸酯、鲸蜡豆蔻酯、鲸蜡棕榈酯、C18~36酸乙二醇酯、季戊四硬脂酸酯、季戊四山酸酯、丙二醇硬脂酸酯、山酯、鲸蜡酯、三山酸甘油酯、三羟基硬脂酸甘油酯等氧化胺肉豆蔻氧化胺、异硬脂氨基丙基氧化胺、椰油氨基丙基氧化胺、小麦胚芽氨基丙基氧化胺、大豆氨基丙基氧化胺、PEG- 3 月桂氧化胺等两性SAA鲸蜡甜菜碱、椰油氨基羟磺基甜菜碱等阴离子SAA油酸钾、硬脂酸钾等水溶性高分子纤维素类纤维素、纤维素胶、羧甲基羟乙基纤维素、鲸蜡羟乙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等聚氧乙烯类 PEG- n ( n = 5M、9M、23M、45M、90M、160M) 等聚丙烯酸类丙烯酸酯/ C10~30烷基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丙烯酸酯/ 十六烷基乙氧基(20) 衣康酸酯共聚物、丙烯酸酯/ 十六烷基乙氧基(20) 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丙烯酸酯/ 十四烷基乙氧基(25) 丙烯酸酯共聚物、丙烯酸酯/ 十八烷基乙氧基(20) 衣康酸酯共聚物、丙烯酯酯/ 十八烷基乙氧基(20) 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丙烯酸酯/ 十八烷基乙氧基(50) 丙烯酸酯共聚物、丙烯酸酯/ V A交联聚合物、PAA(聚丙烯酸) 、丙烯酸钠/ 乙烯异癸酸酯交联聚合物、Carbomer (聚丙烯酸) 及其钠盐等天然胶及其改性物海藻酸及其(铵、钙、钾) 盐、果胶、透明质酸钠、瓜尔胶、阳离子瓜尔胶、羟丙基瓜尔胶、黄蓍胶、鹿角菜胶及其(钙、钠) 盐、汉生胶、菌核胶等无机高分子及其改性物硅酸铝镁、二氧化硅、硅酸镁钠、水合二氧化硅、蒙脱土、硅酸锂镁钠、水辉石、硬脂铵蒙脱土、硬脂铵水辉石、季铵盐- 90 蒙脱土、季铵盐- 18 蒙脱土、季铵盐- 18 水辉石等其他PVM/MA癸二烯交联聚合物(聚乙烯甲基醚/ 丙烯酸甲酯与癸二烯的交联聚合物) 、PVP(聚乙烯吡咯烷酮) 等各类增稠剂增稠及失效机理:各类增稠剂增稠及失效机理:1.1 低分子增稠剂 1.1.1 无机盐类用无机盐来做增稠剂的体系一般是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体系,最常用的无机盐增稠剂是氯化钠,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加入量增大稠度逐渐增加,但过量后,黏度反而下降。
烷醇酰胺
1 理化性质
烷醇酰胺是淡黄色液体或膏状,是一种具有酰胺键的一元醇和多元醇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是由不同的亲水基与亲油基组成的系列产品。
国外商品名称为 Ni nol(尼诺尔)、6501 和 6502,(1:1)型的是膏状体,(1:2)型的是粘稠体,烷醇酰胺(1:1),不溶于水,但(1:2)型具有良好的水溶性。
烷醇酰胺对多种物质有很好的分散性。
烷醇酰胺由于分子内存在酰胺基,具有强的耐水性能,没有浊点,具有增泡、稳泡、增稠、去污、分散等多功能。
无环境污染,可生物降解。
烷醇酰胺本身无毒和无刺激性,尼诺尔6501 产品具有 60% 的活性,用甲酯与定量烷醇酰胺作用的产物称为超级酰胺,产品具有 90% 以上的活性。
超级酰胺由于纯度高,其溶解度会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降低,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 反应机理
脂肪酸(酯)与二乙醇胺的热缩合反应是一个复杂的反应,即
酰胺化反应和酯化反应的竞争。
二乙醇胺分子中有两个羟基和一
个亚氨基,在一定的温度下,由于亚氨基有较强的亲核性,酰胺
化为主要反应,即酰胺化反应的速度大于酯化反应速度。
当温
度升高至某一数值时,酯化反应会成为主要反应。
即在高温下,
当酯化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后,烷醇酰胺和二乙醇胺上的是基都
同脂肪酸反应生成酰胺酯或氨基酯。
但在较低温度下,前步生成
的酰胺酯在碱性介质中同二乙醇胺易发生氨解反应,又可以转变为烷醇酰胺,而氨基酯在同样的条件下则转化得非常缓慢。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