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国际地层表a
- 格式:doc
- 大小:192.00 KB
- 文档页数:3
0.01170.1260.7811.802.583.6005.3337.24611.6313.8215.9720.4423.0328.133.937.841.247.856.059.261.666.072.1 ±0.283.6 ±0.286.3 ±0.589.8 ±0.393.9100.5~ 113.0~ 125.0~ 129.4~ 132.9~ 139.8~ 145.0~ 145.0152.1 ±0.9157.3 ±1.0163.5 ±1.0166.1 ±1.2168.3 ±1.3170.3 ±1.4174.1 ±1.0182.7 ±0.7190.8 ±1.0199.3 ±0.3201.3 ±0.2~ 208.5~ 227254.14 ±0.07259.8 ±0.4265.1 ±0.4268.8 ±0.5272.3 ±0.5283.5 ±0.6290.1 ±0.26303.7 ±0.1307.0 ±0.1315.2 ±0.2323.2 ±0.4330.9 ±0.2346.7 ±0.4358.9 ±0.4298.9 ±0.15295.0 ±0.18~ 237~ 242247.2251.2252.17 ±0.06 358.9 ± 0.4372.2 ±1.6382.7 ±1.6387.7 ±0.8393.3 ±1.2407.6 ±2.6410.8 ±2.8419.2 ±3.2423.0 ±2.3425.6 ±0.9427.4 ±0.5430.5 ±0.7433.4 ±0.8438.5 ±1.1440.8 ±1.2443.8 ±1.5445.2 ±1.4453.0 ±0.7458.4 ±0.9467.3 ±1.1470.0 ±1.4477.7 ±1.4485.4 ±1.9541.0 ±1.0~ 489.5~ 494~ 497~ 500.5~ 504.5~ 509~ 514~ 521~ 529~ 541.0 ±1.0~ 635100012001400160018002050230025002800320036004000~ 4600present~ 720Series / Epoch Stage / Agenumerical age (Ma)E o n o t h e m / E o n E r a t h e m / E r a S y s t e m / P e r i o dSeries / Epoch Stage / Agenumerical age (Ma)E o n o t h e m / E o n E r a t h e m / E r a S y s t e m / P e r i o dSeries / Epoch Stage / Agenumerical age (Ma)System / PeriodErathem / Eranumerical age (Ma)E o n o t h e m / E o n E r a t h e m / E r a S y s t e m / P e r i o dEonothem/ Eon G S S PG S S PG S S P G S S PG S S AINTERNATIONAL CHRONOSTRATIGRAPHIC CHART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StratigraphyColoring follows the Commission for theGeological Map of the World ()Chart drafted by K.M. Cohen, S.C. Finney, P.L. Gibbard (c)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Stratigraphy, January 2015To cite: Cohen, K.M., Finney, S.C., Gibbard, P .L. & Fan, J.-X. (2013; updated) The ICS International Chronostratigraphic Chart. Episodes 36: 199-204.URL: /ICSchart/ChronostratChart2015-01.pdfUnits of all ranks are in the process of being defined by Global Boundary Stratotype Section and Points (GSSP) for their lower boundaries, including those of the Archean and Proterozoic, long defined by Global Standard Stratigraphic Ages (GSSA). Charts and detailed information on ratified GSSPs are available at the website . The URL to this chart is found below. Numerical ages are subject to revision and do not define units in the Phanerozoic and the Ediacaran; only GSSPs do. For boundaries in the Phanerozoic without ratified GSSPs or without constrained numerical ages, an approximate numerical age (~) is provided.Numerical ages for all systems except Lower Pleistocene, Permian,Triassic, Cretaceous and Precambrian are taken from ‘A Geologic Time Scale 2012’ by Gradstein et al. (2012);those for the Lower Pleistocene, Permian, Triassic and Cretaceous were provided by the relevant ICS subcommissions.v 2015/01。
我国已取得“国际地层表” 【2008】中两统 五阶的全球层型剖面及点位(GSSP) “金钉 子”及命名1、 寒武系最上部的一个统(第四统)取名湖南的别名芙蓉称芙蓉统(Furongian)该统下部第一个阶取名“排碧阶”(Paibian)该 层型剖面位于湖南省花垣县排碧乡。
这是全球第一个寒武系统的命 名,并以中国地名命名的寒武系第一个“阶”。
2002 年 7 月国际 地层委员会以全票通过确立为寒武系首枚“金钉子”2、 寒武系第三统上部“古丈阶”(Guzhangian)的底界层型剖面位于湘西古丈县罗依溪镇附近。
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于 2008 年 3 月在摩洛哥举行执委会会议上全票通过和批准了由彭善池研究员 领导的一个国际工作组提交的在我国湖南建立寒武系第 7 阶底界 “金钉子”和以层型剖面所在地古丈县命名该阶的报告。
3 月 30 日,国际地科联秘书长 P. Bobrovsky 签署了批准书,“古丈阶”及其底界“金钉子”正式在我国确立。
3、 奥陶系中统下部“大坪阶”(Dapingian)于 2007 年 7 月 1 日在我国南京召开的, “国际奥陶系、国际志留系联合大会”上正式“大坪阶”层型剖面及位点在湖北 通过把奥陶系第三阶这一命名。
宜昌黄花场,奥陶纪第三阶取了个中国名,很大原因是因为此前奥 陶系三枚“金钉子”都钉在了中国。
4、 二叠系国际地层表采取三分,上统用中国名“乐平统”(Lopingian)乐平一名源自江西乐平县,“乐平统”国际地层 表划分两个阶,全部采用中国的层型剖面及位点“吴家坪阶”(Wuchiapingian)是上二叠统下部的一个阶,阶 名源自陕西汉中南郑县城西吴家坪村,层型剖面现为广西来宾 蓬莱滩剖面。
“长兴阶”(Changshingian)是上二叠统上部的一个阶,阶名 源自浙江省长兴县煤山。
长兴阶是由中国命名的第一个被列入国 际地质年表的阶名,现在其顶底界线定义及界线层型都已确定。
标准地层表界系统组代号地层编号及岩土名称成因特征分布范围第四系Q 新近堆填(1)单元层(1-1)杂填土Q ml成份杂乱,各向异性明显,力学性质不稳定主要分布于场地表层(1-2)素填土Q ml堆填成份相对较单一,力学性质不稳定武汉市岩土地层表(讨论稿)武汉市测绘研究院编制二○一二年十二月(1-3)冲填土以粉土、粉砂为主主要分布于河漫滩地区(1-4)淤泥(塘泥)Q l富含有机质,具腐臭味主要分布于湖、塘底分布全新统走马岭组Q hz(2)单元层(2-1)一般黏性土、淤泥质土(2-1-1)粉土Q 4al褐黄色,中密,分布于硬壳层以上主要分布于一级阶地(2-1-2)黏性土褐黄色,可塑,表层硬壳层(2-1-3)黏性土灰黄-灰褐色,软塑(2-1-4)淤泥质土、淤泥灰色,流塑,含有机质(2-2)黏性土、粉土、砂土互层灰色,土质不均匀,黏性土、粉土、砂土含量比多少不一(2-3)砂层(2-3-1)粉砂灰色,稍密(2-3-2)粉细砂青灰色,中密(2-3-3)粉细砂青灰色,密实(2-3a )(2-3a )黏性土灰色,可-软塑,一般分布于砂层底部(2-4)砾卵石层(2-4-1)中粗砂夹砾石灰色,以中粗砂为主,含少量砾石(2-4-2)砾卵石灰白色,以圆砾为主,含卵石及少量中粗砂上更新统青山组Q p3q(3)单元层(3-1)(3-1-1)黏性土Q 3al+pl褐黄色,可-硬塑,属过渡层主要分布于三级阶地(3-1-2)黏性土褐黄色,硬塑-坚硬,含高岭土(3-1-3)黏性土夹碎石褐黄色,含碎石,含量多少不一,局部表现为碎石土(3-1-4)黏性土与砂土过渡层软硬不均主要分布于二级阶地中更新统辛安渡组Q p2x(3-2)(3-2-1)黏性土Q 2a l+pl褐黄-棕红色,硬塑主要分布于剥蚀堆积垄岗地区(3-2-2)砂土褐黄色,以中粗砂为主(3-2-3)砾卵石灰白色,混黏性土王家店组 Q p2w(3-3)(3-3-1)红土棕红色,网纹状、斑块状、含铁锰结核红土,偶夹砾石(3-3-2)残坡积土主要表现为红土碎石层下更新统东西湖组 Q p1d(3-4)(3-4-1)黏性土 Q 1al +pl棕红色,硬塑(3-4-2)黏性土夹碎石棕红色,含碎石,含量多少不一,局部表现为碎石土阳逻组Q p1y dl(3-5)(3-5-1)含砾黏土棕红色,偶夹砂层(3-5-2)中粗砂砾石浅灰色,局部夹细砂及粉质黏土(4)单元层(4-1)坡积土 Q dl 含岩石碎屑(4-2)残积土(含红黏土)Q el 可-硬塑,红黏土主要分布于灰岩之上主要分布于基岩之上新近系上-中新广华寺组 N 1g(5)单元层(5-1)泥岩灰绿色,主要表现为半成岩,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主要分布于汉阳、岳家嘴等地区新生界-中生界白垩系-古近系K-E古新统-上统公安寨组K 2-E 1gz 白垩系-古近系岩层(5-2-1)泥岩褐黄色、灰绿色,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主要分布于汉阳南部、武昌西局部及汉口西北部(5-2-2)砂岩棕红色、灰绿色,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5-2-3)砂砾岩杂色,泥砂质胶结,局部地区灰岩胶结具有溶蚀现象,可能发育有溶洞,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侏罗系下统王龙滩组T 3J 1w 侏罗系岩层(5-2a )砂岩厚层状不等粒和中细粒石英杂砂岩、含炭泥质粉砂岩中生界三叠系T下统蒲圻组 T 2p 三叠系岩层(5-3-1)粉砂岩紫红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夹黄绿色含钙粉砂岩嘉陵江组 T 1j(5-3-2)白云岩浅灰、灰色中厚层状白云岩夹“岩溶角砾岩”,局部为白云质灰岩大冶组 T 1d(5-3-3)灰岩灰白、浅灰色,厚层状砂屑灰岩、颗粒灰岩、白云质灰岩,中-厚层状,具溶蚀现象,溶洞较发育,汉口、汉阳江边及武昌沙湖南部(5-3-4)泥灰岩灰白色,局部夹黄绿色页岩,钻孔见洞率较低,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古生界二叠系P上统大隆组 P 3d 二叠系岩层(5-4-1)硅质岩浅灰-深灰色,强度高,裂隙发育,夹炭质页岩,局部夹灰白色页岩,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汉口、汉阳江边及武昌沙湖南部龙潭组 P 3l (5-4-2)粉砂质泥岩灰黄色,中厚层状构造,局部夹炭质页岩,偶夹杂砂岩,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中统孤峰组 P 2g (5-4-3)硅质岩灰、浅灰色,薄层状,夹硅质泥岩,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栖霞组 P 2q (5-4-4)灰岩深灰色,中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燧石结核灰岩,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梁山组 P 2l (5-4-5)炭质页岩深灰、灰黑色炭质页岩夹煤线,局部夹灰岩透镜体,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下统船山组 P 1c (5-4-6)灰岩浅灰、灰色球粒灰岩,局部夹泥质灰岩石炭系C上统黄龙族 C 2h 石炭系岩层(5-5-1)灰岩深灰、灰色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白云质泥灰岩、块状泥灰岩汉口、汉阳江边及武昌沙湖南部大埔组 C 2d (5-5-2)白云岩灰色,生物碎屑微晶白云岩、泥晶白云岩,局部底部为白云质角砾岩,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下统和州组 C 2h (5-5-3)粉砂岩灰黄、灰绿色,中厚层状,含菱铁矿结核,局部夹生物碎屑灰岩透镜体,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高骊山组C 2g (5-5-4)粉砂质泥岩浅黄色,含菱铁矿、铁锰结核结核,夹煤线,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泥盆系D 上统皇家蹬组D 3h 泥盆系岩层(5-6-2)砂岩灰色,中厚层状,局部含赤铁矿,局部夹石英砂岩,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汉口、汉阳江边及武昌沙湖南部云台观组 D 2-3y (5-6-1)石英砂岩灰黄、浅灰白色,油脂光泽,强度高,局部底部含砾石,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志留系S 下统坟头组S 1f 志留系岩层(5-7-1)泥岩灰绿色,粉砂质泥岩夹薄层状粉砂岩,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汉口南部、汉阳西部及武昌南部(5-7-2)砂岩灰色、灰绿色,薄层细砂岩,分为强、中、微风化三种风化程度(5-8-1)玄武岩属侵入岩,沿湘广断裂分布主要分布武湖附近(5-8-2)凝灰岩属侵入岩,沿湘广断裂分布。
地层如何分层及代号各是什么?地层(stratum[ 'streit?m ])【地质历史上某一时代形成的层状岩石成为地层,它主要包括沉积岩、岩浆岩以及由它们经受一定变质的浅变质岩。
】地层是指在某一地质年代因岩浆活动形成的岩体及沉积作用形成的地层的总称。
(所谓的地层是指在地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成层和非成层岩石的总称。
从岩性上讲,地层包括各种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从时代上讲,地层有老有新,具有时间的概念。
)地壳中具一定层位的一层或一组岩石。
地层可以是固结的岩石,也可以是没有固结的堆积物,包括沉积岩、火山岩和变质岩。
在正常情况下,先形成的地层居下,后形成的地层居上。
层与层之间的界面可以是明显的层面或沉积间断面,也可以是由于岩性、所含化石、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等的变化导致层面不十分明显。
[编辑本段]地层系统的单位是如何划分我国地层委员会采用宇、界、系、统、阶、亚阶等六个地层单位术语。
[编辑本段]地质年代地质年代是地球演化过程中某一时间阶段的划分方法。
地质年代的单位的划分地球的历史按等级划分为:宙、代、纪、世、期、亚期等六个地质年代单位。
地质年代共分五个代,为:1)太古代2)元古代3)古生代4)中生代5)新生代其中,古生代共分六个纪: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
中生代分为三个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
新生代分为三个纪,分别是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
相对地质年代相对地质年代指地层的生成顺序和相对的新老关系。
它只表示地质历史的相对顺序和发展阶段,不表示各个地质时代单位的长短。
绝对地质年代绝对地质年代是指通过对岩石中放射性同位素含量的测定,根据其衰变规律而计算出该岩石的年龄。
[编辑本段]地层和地质年代的关系每个地层代表着它形成时相应的地质年代。
ylf519 2009-05-16 09:26:26地层自老至新发育为:一志留系代号S,距今4.4~4.05亿年分布于九连山——兰山一带。
地层代号2 地层符号地质年代地层单位包括:“界、系、统”这些国际性标准。
例如:Kz表⽰新⽣界、Mz表⽰中⽣界、Pz表⽰古⽣界、PT表⽰元古宇等。
界还可以分为亚界,⽽太古宇⼜有新、古亚界之分,即新太古界和古太古界;元古宇⼜可分为新元古界、中元古界和古元古界。
中⽣界、新⽣界习惯于不分亚界。
例如:Pz2表⽰上古⽣界、Pz1表⽰下古⽣界、Pt3表⽰新元古界等。
系的附号⼀般⽤字母表⽰:例如Q表⽰第四系、R表⽰第三系、K表⽰⽩垩系[3]、J表⽰侏罗系、T表⽰三叠系、P表⽰⼆叠系、C表⽰⽯炭系、S表⽰志留系、O表⽰奥陶系、∈表⽰寒武系、Z表⽰震旦系。
亚系的符号⼀般不分,第三系例外,如N表⽰新第三系、E 表⽰⽼第三系。
统的符号是在字母的右下⾓加上阿拉伯数字1、2、3、4,如Q4表⽰全新统、Q3表⽰上更新统、Q2表⽰中更新统、Q1表⽰下更新统等。
⽽属于全国性或⼤区域性的使⽤范围的地层单位“阶”的符号是在统的符号后⾯加上阶名汉语拼⾳头⼀个正体⼩写字母,如同⼀统内阶名第⼀个字母重复时,则年代较⽼的阶⽤⼀个字母,较新的阶在头⼀个字母之后再加最近的⼀个正体⼩写字母。
例如∈3f上寒武统凤⼭阶、∈3c上寒武统长⼭阶等等。
岩⽯地层单位符号包括:群的符号、组的符号和段的符号等。
(1)群的符号是在相应的界或系或统的符号之后加群名两个汉语拼⾳⼩写斜体字母,第⼀个为汉语拼⾳的头⼀个字母,第⼆个是拼⾳最接近的声母。
例如:Pt1ht滹沱群、∈2sh⽔⼝群。
在Autocad制图中可将ht、sh选中,点菜单格式⾥的⽂本风格,找出字体名称为:“T Dutch801 Rm BT”的字体,点击新的⽂本,设⼀个新层就OK了。
同时,还可将正体字改为斜体字,⽅法为:先点属性菜单,然后点要更改的字按⿏标右键出现⼀个更改⽂本对话框点击风格栏⾥选“STYLE1”就“OK”了。
将正体字设成斜体⼩写字母,这样就可形成⽐较标准的格式了。
另外亚群的符号考虑在群的符号之右上⾓注以⼩写正体字母如:a、b、c、d表⽰,例如: Pt1hta滹沱群下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