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铁皮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3
连铸氧化铁皮清理方案
以下是 8 条连铸氧化铁皮清理方案:
1. 嘿,咱可以试试用高压水枪呀,就像给它来一场痛快的洗礼!比如我们在清洗汽车的时候,高压水枪的威力多大呀,那咱用它来对付氧化铁皮,肯定能把它们冲得干干净净!
2. 要不直接上铲子吧,手动把那些讨厌的氧化铁皮铲掉!这就好比是给它动个小手术,精准又有效,肯定能把问题解决掉呀!你说呢?
3. 用化学药剂怎么样?哎呀,你想想,就像清洁剂能去污一样,咱选对了化学药剂,还怕弄不掉那氧化铁皮吗?可别小瞧了这个办法哟!
4. 咱可以让工人用砂纸一点一点地打磨呀,虽然累点,但效果肯定不错啊!这不就跟咱打磨家具一样嘛,精心打磨才能出好活儿呀!
5. 弄个强力的磁吸工具吧,把那些氧化铁皮都吸走!这就好像是吸铁石吸铁钉一样,轻轻松松就把它们搞定啦!
6. 采用高温烘烤的办法呀,让氧化铁皮自己松动掉落。
你想啊,就像烤面包一样,高温一烤,啥都变啦,这氧化铁皮也得乖乖就范!
7. 用声波震动装置呀,让声波把氧化铁皮都给震下来!这不就跟地震的时候东西会晃下来一个道理嘛,肯定有效呀!
8. 干脆来个全面的,各种方法都用上,高压水枪、铲子、化学药剂一起上,就不信搞不定这些氧化铁皮!就像全面进攻一样,全方位打击它们,胜利肯定属于我们呀!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可行性,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或者组合使用,肯定能把连铸氧化铁皮清理得好好的!。
氧化皮的主要成分及应用领域氧化皮的主要成分及应用领域发布时间:2008-7-18 9:03:03在钢材锻造和热轧热加工时,由于钢铁和空气中氧的反应,常会大量形成氧化铁皮,造成堆积,浪费资源。
如果对这些资源合理利用,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可以起到环保节能作用。
氧化铁皮的主要成分是Fe2O3、Fe3O4、FeO。
其中,氧化铁皮最外层为Fe2O3,约占氧化铁皮厚度10%,阻止氧化作用;中间为Fe3O4,约50%,最里面与铁相接触为FeO,约40%。
当前的氧化铁皮的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化工行业氧化铁皮提供给化工厂可用来生产氧化铁红、氧化铁黄、三氯化铁、硫酸亚铁等。
其中,采用氧化铁皮为主要原料的液相沉淀法,可以生产从黄相红到紫相红各个色相的铁红。
2、制造硅铁合金冶炼硅铁合金的主要原料是钢屑,全国每年冶炼硅铁合金消耗的钢屑在200万t 左右,用氧化铁皮替代钢屑冶炼硅铁合金的工艺已经成熟并得以应用。
以硅石、冶金焦炭粒、氧化铁皮为原料,在还原气氛下生成硅铁。
全国每年的氧化铁皮约1000万t左右。
可以提供充足的原料。
3、烧结原料氧化铁皮是烧结较好的辅料,一方面,氧化铁皮相对粒度较为粗大,可改善烧结料层的透气性,另一方面,氧化铁皮中FeO在燃烧氧化成Fe2O3的过程中会大量放热,可以降低固体燃料消耗,同时提高烧结生产率,经验表明,8%的氧化铁皮可增产约2%左右。
此外,氧化铁皮还可以用来制造海绵铁。
生产的海绵铁的w(Fe)高,含杂质量低且成分稳定,较矿石生产的海绵铁,不含脉石杂质,可作优质的废钢原料。
同时还可以粗还原法或者精还原法制造还原铁粉。
目前在国内,氧化铁皮做为烧结原料,已形成大规模工业生产。
用氧化铁皮生产硅铁合金,工艺简单也有规模化生产的趋势。
氧化铁皮的综合利用3.1烧结辅助含铁原料氧化铁皮是钢材轧制过程中产生的,FeO含量最高达50%以上,是烧结生产较好的辅助含铁原料,理论计算结果表明,1kgFeO氧化成Fe2O3放热1972.96J,1kg金属铁氧化成Fe2O3放热7348.44J[5],烧结混合料中配加氧化铁皮后,由于烧结过程充分,温度水平高,因此烧结矿转鼓指数提高,固体燃料消耗下降,生产率提高,根据经验,8%的氧化铁皮可增产约2%左右。
热轧氧化铁皮的成因及去除方法摘要:氧化铁皮是热轧窄带钢比较常见的问题。
其根源就是Fe充分氧化成Fe2O3的结果。
本文就主要对热轧氧化铁皮的成因和去除方法进行详细探讨。
关键词:普碳轧制窄带钢;氧化铁皮;因素;去除措施热轧板卷的表面通常呈蓝灰色,并且表面光滑,具有一定的光泽。
但是由于不同钢种的化学成分与轧制工艺不同,有时候钢板表面会出现红色氧化铁皮(俗称红锈),特别是对含硅钢,红色铁皮显得尤为严重[1]。
这既影响产品的外观,又会造成轧辊的磨损加重,以及钢板因铁皮的压入而影响表面质量。
1热轧氧化铁皮的成因高温状态下,钢中Si元素含量越高,其产生的氧化铁皮黏性就越大,并越难以去除,因此氧化铁皮的产生与除鱗后铁皮能否彻底清除有直接关系。
热乳过程中,一次除鱗后钢板表面氧化铁皮主要为FeO。
高温度状态下FeO塑性强、不易破碎;但在低温状态排制时,FeO塑性急剧降低易发生破碎,破碎的FeO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加氧化从而生成Fe2O3。
钢板卷取结束后并没有停止与氧气的氧化反应,进一步使氧化产物中的Fe2O3含量增加,最终表面的氧化铁皮变为红色。
根据热轧工艺过程,可以将板卷表面氧化铁皮可分为三类:一次氧化铁皮,二次氧化铁皮,以及三次氧化铁皮。
一次氧化铁皮为炉生氧化铁皮,即板坯在加热炉加热过程中产生的。
二次氧化铁皮是在粗除鳞后,粗轧过程中产生的。
顾名思义,三次氧化铁皮即在精除鳞后,精轧与层流冷却过程中产生。
本文介绍的是普碳轧制窄带钢的氧化铁皮,此处只考虑一次和二次氧化铁皮。
下面按照热轧的工艺过程,阐述氧化铁皮的成因及对策。
1.1一次氧化铁皮的成因普碳轧制窄带钢在热轧前,往往要在1100~1300℃加热和保温。
在此温度下,钢表面与高温炉气接触发生氧化反应,生成1~3mm厚的一次鳞[3]。
该一次鳞也称为一次氧化铁皮。
一次鳞的内部存在有较大的空穴,一次氧化铁皮为灰黑色鳞层,呈片状覆盖在钢板表面。
鳞层主要成分由磁铁矿(Fe3O4)组成。
帘线钢盘条生产中表面氧化铁皮的控制帘线钢盘条是用于冷拉拔生产钢帘线的原料,产品附加值高,技术指标也高,对表面氧化铁皮有较高要求.实际生产的帘线钢盘条的表面氧化铁皮主要存在两个问题:1)氧化铁皮厚度存在超标现象,厚度控制不均匀;2)帘线钢盘条的氧化铁皮不易清理,容易引起拉拔事故。
轧制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轧件表面氧化铁皮进行控制.1)孔型充满度:轧件在孔型中轧制时,孔型两侧给轧件留有充满余量,使轧件两侧不与孔型接触,防止出现孔型过充满.充满度大有利于轧件两侧氧化铁皮的脱落,孔型的除鳞效果好.2)道次变形量:通过改变粗中轧各道次的压下率,提高精轧前的累计变形量,可提高二次氧化铁皮的剥离性.3)机架间张力:现场粗轧、精轧机组采用微张力轧制,机架间张力增加,可以增大轧件的塑性伸长,使轧件与氧化层结合疏松,提高孔型轧制时轧件表面氧化铁皮的剥离效果.4)轧制温度:控制开轧温度、终轧温度,可以控制轧件表面氧化铁皮的厚度和结构特性,使之与轧件基体易于剥离。
1)保护涂料对防止钢坯氧化有明显效果,涂覆保护涂料的试样的单位面积氧化铁皮重量平均减少10.86%左右,同时不同的加热制度也会影响保护涂料抗氧化的作用,其中对钢坯快速加热对其影响较明显,会显著降低氧化铁皮的产生。
2)通过孔型充满度控制,可以使轧件变形过程中表面氧化铁皮易于脱落;通过机架间张力控制,可使轧件与表面氧化层结合疏松,进而提高轧件表面氧化铁皮的剥离效果;通过轧制温度控制,可以控制轧件表面氧化铁皮的厚度和结构特性,使之与轧件易于剥离。
3)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轧件断面温度场情况,确定线材冷却工艺,减少氧化层厚度,并减少FeO→Fe3O4+Fe的转变量,获得较理想的线材表面氧化层结构。
4)通过工艺改进,帘线钢盘条表面氧化层平均厚度减小52%左右.经现场取样检验,目前帘线钢盘条表面氧化层厚度稳定在6·0μm左右,最大厚度≤10.0μm。
氧化铁皮的产生以及利用2009-09-07 15:19 来源:我的钢铁试用手机平台钢材锻造和热轧热加工时,由于钢铁和空气中氧的反应,常会大量形成氧化铁皮,造成堆积,浪费资源。
如果对这些资源合理利用,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可以起到环保节能作用。
氧化铁皮的主要成分是Fe2O3、Fe3O4、FeO。
其中,氧化铁皮最外层为Fe2O3,约占氧化铁皮厚度10%,阻止氧化作用;中间为Fe3O4,约50%,最里面与铁相接触为FeO,约40%。
当前的氧化铁皮的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化工行业氧化铁皮提供给化工厂可用来生产氧化铁红、氧化铁黄、三氯化铁、硫酸亚铁等。
其中,采用氧化铁皮为主要原料的液相沉淀法,可以生产从黄相红到紫相红各个色相的铁红。
2、制造硅铁合金冶炼硅铁合金的主要原料是钢屑,全国每年冶炼硅铁合金消耗的钢屑在200万t左右,用氧化铁皮替代钢屑冶炼硅铁合金的工艺已经成熟并得以应用。
以硅石、冶金焦炭粒、氧化铁皮为原料,在还原气氛下生成硅铁。
全国每年的氧化铁皮约1000万t左右。
可以提供充足的原料。
3、烧结原料氧化铁皮是烧结较好的辅料,一方面,氧化铁皮相对粒度较为粗大,可改善烧结料层的透气性,另一方面,氧化铁皮中FeO在燃烧氧化成Fe2O3的过程中会大量放热,可以降低固体燃料消耗,同时提高烧结生产率,经验表明,8%的氧化铁皮可增产约2%左右。
此外,氧化铁皮还可以用来制造海绵铁。
生产的海绵铁的w(Fe)高,含杂质量低且成分稳定,较矿石生产的海绵铁,不含脉石杂质,可作优质的废钢原料。
同时还可以粗还原法或者精还原法制造还原铁粉。
目前在国内,氧化铁皮做为烧结原料,已形成大规模工业生产。
用氧化铁皮生产硅铁合金,工艺简单也有规模化生产的趋势。
带钢反馈情况报告根据带钢反应近期二、三期连铸铸坯表面氧化锈皮明显增多,不易清除,降低了铸坯的成材率,遂根据锈皮形成机理对相关原因进行查找分析,具体情况如下:一、减少氧化铁皮的意义目前我厂连铸机主要生产Q195L、Q235钢坯,生产过程中,铸坯表面产生大量的氧化铁皮,铸坯出拉矫机后,氧化铁皮大块大块的脱落,既影响铸坯质量及钢水收得率,同时也造成氧化铁皮清理量大,清理困难。
因而减少和防止连铸坯在冷却过程中的氧化,对提高成材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解决这个问题,可有效的提高产量、减少单位成品的金属消耗、降低成本,得到显著的经济效益。
二、氧化铁皮形成机理高温钢水在连铸结晶器内凝固成型,形成一定厚度的坯壳,铸坯出结晶器后表面温度较高,暴露在空气中,与氧气及二冷室的水蒸汽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铁。
具体反应式如下:⑴、钢与氧气的反应:2Fe+O2=2FeO3Fe+2O2=Fe3O42Fe3O4+1/2O2=3Fe2O3⑵、钢与水的反应:Fe+H2O=FeO+H23Fe+4H2O=Fe3O4+4H23FeO+H2O=Fe3O4+H2由以上反应可知,连铸坯表面的氧化铁在整个厚度上不仅仅是一种氧化铁,最多可能存在三种氧化铁,从外到内Fe2O3、Fe3O4、FeO同时存在。
而且形貌、成分、结构不同的氧化层与基体的结合力不同,FeO为面心立方,Fe3O4为立方晶体,面心立方的FeO分解成立方晶体的Fe3O4,组织结构转变,体积产生膨胀,这就是高温铸坯表面产生氧化铁皮并容易脱落的原因。
三、铸坯氧化的影响因素1、钢水温度的影响★钢水温度高,钢坯出结晶器后温度也相应增高,氧化铁皮的生成几率增大。
目前,我司连铸钢水受生产节奏及中间包保温效果差,散热快等因素的影响,上台温度普通偏高,这是造成铸坯氧化铁皮厚的一个主要原因。
2、钢中化学成份的影响钢中的一些合金元素对于连铸坯表面氧化铁皮的生成速度也有一定的影响,其中碳、硅、镍、铜、硫促进氧化铁皮形成,锰、铝、铬可以减缓氧化铁皮的形成。
钢材如何形成氧化皮在金属表面层由于氧化的结果形成氧化薄膜一氧化铁皮。
加热时由于氧和铁的扩散,结果形成氧化铁皮。
铁往表面层扩散,而氧则相反,通过有氧化铁皮的薄层(膜)往金属里面扩散。
因而氧化铁皮层变得更厚。
在过程开始时,形成氧化业铁Fe0。
在温度900℃左右时,氧化皮由明显的三层组成。
氧化皮上层是氧化铁Fe 03。
这层占氧化皮厚度的2%。
中间层由磁性氧化物F3 04组成并占氧化皮厚度的18%左右。
粘附于金属的内层Fe0占氧化皮厚度的80%左右。
在较高温度时,氧化皮由两层组成。
形成氧化皮决定于以下基本因素.a度、加热时间、炉气介质及钢的化学成分。
为确定加热温度对形成氧化皮的影响,做了如下试验。
取直径+18mm及长60mm的碳钢(0.45%C)试样,在电马弗炉中加热烈700、750、800、850、900、950和1000℃保温0.5h。
同时往炉中放四块试样。
边缘的试样具有用金属刷子轻轻刷过的热轧金属表面。
右边策二个试样沿直径剥去0.5mm,左边第二个试样是酸洗过的。
为测量温度,在带孔的试样中间放置热电偶。
所有试样都彼此等距离放置在陶瓷垫的马弗炉炉底上,加热后在空气中冷却并轻轻地刷,以期除掉氧化铁皮。
烧损(形成氧化皮)以试验前后试样质量差来确定。
得到的数据表明,氧化铁皮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在700 - 750℃时观察到产生氧化铁皮最少。
温度升高到800 - 850℃氧化铁皮增加不显著。
从850℃开始,氧化铁皮显著地增加,而从900℃开始时强烈增加。
900 - 1420℃范围内温度对形成氧化铁皮的影响,氧化铁皮从1200 - 1300℃开始急剧地增加。
在1400℃及1350qC时形成氧化铁皮分别为1200℃时的5倍和2.75倍,并且为900℃时的28倍及16倍。
在900℃时形成氧化铁皮又比700℃时多i.6倍。
随着温度的提高,含Fe0的氧化铁皮内层增加。
水蒸气和C07从低温开始对形成氧化铁皮就有最显著的影响。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
氧化铁皮消除对策及成因
定义与外观:带钢表面的氧化铁皮在酸洗工序中没有被完全洗净;或由氧化铁皮压入留下的印点在冷轧过程中没有完全消除,这种缺陷的外观可为麻点、线痕或大面积的压痕,可出现在带钢表面的任意部位。
成因:热轧轧机前的高压水喷嘴堵塞;氧化铁皮等未吹干净而被轧入;热轧高温卷取料,在酸洗拉矫时破鳞不够,酸洗不净。
消除对策:保证热轧机的除鳞高压水装置工作正常;热轧机
架上面要清理干净,防止氧化铁皮落在带钢表面再轧入;对高温卷取料,在酸洗时加强破鳞,提高清除能力。
鉴别:由其外观及金相检测等手段进行判别。
可能误判:有时会与划伤或酸洗麻点等相混淆。
本文摘自变宝网-废金属_废塑料_废纸_废品回收_再生资源B2B交易平台网站;
变宝网官网:/?cj
买卖废品废料,再生料就上变宝网,什么废料都有!。
浅析氧化铁皮在热轧板带钢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及控制方法[摘要]氧化铁皮是轧钢生产中最常见的一种加热缺陷,正确分析其形成原因及其危害,采用合理的改进措施对轧材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字】氧化铁皮;加热温度控制;除鳞方法前言氧化铁皮在热轧产品表面最为常见,不及时去除被压入产品的表面势必造成产品质量缺陷,也会对经济效益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正确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提出合理预防措施,能够为生产提供有利依据。
1、氧化铁皮的种类1.1氧化铁皮缺陷的分类氧化铁皮一般可分为两类:一次氧化铁皮和二次氧化铁皮。
一次氧化铁皮是钢在加热过程中,钢坯的表面与高温炉气发生氧化生成的氧化铁皮。
二次氧化铁皮是钢在轧制生产中一次氧化铁皮脱落,热的钢接触空气、水,在钢的表面生成的氧化铁皮。
1.2板带钢的表面压入氧化铁皮后的状态钢坯出炉后以及在轧制过程中钢坯表面的氧化铁皮不能及时从钢坯表面脱落粘在钢坯上,氧化铁皮冷却速度较快且冷却后的硬度比热坯硬度大,在轧制生产中,就会压入钢坯表面,由于氧化铁皮的压入在板带钢表面就会形成压入缺陷,呈现的状态是板带钢的表面形成麻点,其表面呈灰色,用小锤敲打掉氧化铁皮后,会在钢板上留有小的亮坑,二次氧化铁皮颗粒细小,轧制生产中是以颗粒状压入,呈现的状态是舟状,散沙状。
从而影响了表面质量。
1.3板带钢生产常见的压入氧化铁皮缺陷1.3.1直接压入板坯表面,形成结疤、麻面或麻点。
1.3.2在工作辊或卷取机、夹送辊上粘有氧化铁皮,在板带上形成凹坑。
1.3.3在轧制薄规格板带钢时,由于氧化铁皮的压入,影响板带钢的延伸,形成轧漏和孔洞。
2、产生氧化铁皮的原因2.1产生一次氧化铁皮的原因加热方面的原因⑴加热温度氧化铁皮的生成过程是一种扩散过程,温度越高,扩散就越快。
常温下氧化铁皮产生的速度比较缓慢,600℃以上时氧化铁皮生成的速度开始有显著变化,当温度达到900℃以上,氧化铁皮生成的速度急剧增加。
⑵加热时间在加热过程中,加热时间越长,生成的氧化铁皮的量就越多。
影响直线导轨钢表面氧化铁皮的重要原因直线导轨我们知道,一般热轧滑块钢表面氧化铁皮有3层,靠近基铁的内层为富氏体,中心为Fe3O4,外层为Fe2O3、其中有利于酸洗的富氏体在575度以上是稳定的,在570度以下时富氏体中FeO不稳定,并且依照4FeO=====Fe3O4+Fe。
当温度进一步降低到300度以下时,这种变化将趋近于零。
提高轧制速度可以削减氧化铁皮的厚度,然而,过高的轧制速度将使卷取温度快速提高,并造成氧化铁皮中的富氏体变化为Fe3O4,给以后清除滑块钢表面上的氧化铁皮(酸洗)工作带来困难。
因此,精准地掌控轧制速度乃是有利酸洗的紧要因素。
讨论结果表明,获得符合酸洗时间的氧化铁皮,终轧温度进一步降低卷取温度对氧化铁此的厚度没有什么影响,但滑块钢边缘和尾部显现Fe2O3的不安全性减小了,同时,富氏体向Fe3O4转化的程度也减小了。
当卷取温度从700度降低到600度时,酸洗时间可缩短10%—15%。
为了掌控富氏体的转化,滑块钢应当在相当低的温度下,如500—550度下卷取,但这样将导致卷取前滑块钢水冷时间加添,从而引起氧化铁皮厚度不均匀性的加添,Fe3O4将增多,富氏体削减,因此,必需给轧机找出滑块钢卷取温度,以削减滑块钢在冷却后富氏体的转化,防止铁皮厚度明显加添。
试验表明,在550—590度卷取时,滑块钢上的氧化铁皮层,其中富氏体层较厚,富氏体分解最少,因而酸洗时间能够削减。
应当是850度。
为了避开富氏体的转化,必需使板卷的冷却速度加快,特别是在350—500度范围内的冷却速度要达到相当高的程度。
近年来全部新建的热轧机生产的钢卷重都大大地加添了,随之带来了板卷冷却时间的延长。
例如,卷重由4—6t加添到20—25t,冷却时间则由1.5—2t昼夜延长到3.5—5昼夜。
这样富氏体将转化,给酸洗工作带来困难。
为了改进铁皮结构,目前有些国家把板卷放入盛水的容器中,使板卷的温度降到小于350度。
事实证明,这样对提高酸洗速度是有利的。
炉生氧化铁皮研究在热轧生产中,板坯在热轧前需经高温加热,在加热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氧化铁皮的产生,这会造成板材的成品率下降,也会造成钢材表面质量的下降。
加热炉中产生的氧化铁皮,除鳞的时候未能完全除干净,在后续轧制生产过程中,会被压入钢基体,造成难酸洗,酸洗除不尽。
本文主要通过高温氧化模拟实验,分析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氧化铁皮的影响。
运用显微分析、扫描电子衍射等试验手段研究出,分析FeO造成氧化铁皮缺陷的主要原因。
标签:热轧;氧化铁皮;研究1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1.1 实验材料实验材料为马钢四钢轧生产线的热轧板,材质为SPCC,其平均的化学成分为C(0.050%)、Si(0.030%)、Mn(0.220%)、P(0.012%)、S(0.007%)。
试样用剪切机切割板坯,切取小块,长宽约为30~40mm。
然后用盐酸酸洗,去除表面原始的氧化层,再用蒸馏水冲洗试样后,再用吹风机吹干,最后试样表面残留少数氧化铁皮,用砂纸对试样的表面和侧面打磨,使原始氧化铁皮量降低到最低。
为了接近生产实践,实验温度设为1180℃、1190℃和1200℃,加热时间分别为3小时和4小时,试样放入电阻炉加热保温氧化后,待空气冷却,作氧化铁皮结构分析,并利用实验室高温加热氧化实验,研究热轧加热工艺對氧化皮结构的影响,借助扫描电镜以及能谱分析等手段对氧化铁皮的显微结构进行分析,分析氧化铁皮结构随热轧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变化规律。
1.2 实验结果分析试样试样在炉内高温氧化后,温度在1180℃时,氧化铁皮表面生成的膜较薄且易碎,当温度在1200℃时,氧化铁皮表面生成的膜较厚而硬,温度在1190℃和1200℃时,用力敲击氧化铁皮内层,基本都能去除,可能会残留极小部分的氧化铁皮仍粘附在氧化铁皮基体表面。
利用扫面电子显微镜对上述保温温度为1190℃、保温时间为240min的试样进行微区成分分析,图给出了扫面电镜下氧化铁皮组织形貌,对靠近钢基体的氧化铁皮区4,外层的氧化铁皮区1、2、3、5进行微区能谱分析,结果见表。
1
冷轧板厂:
为进一步提升冷轧产品质量,弄清冷轧板卷表面缺陷的真实成
因,以便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请冷轧板厂酸轧线对氧化铁皮与夹杂分
类记录。氧化铁皮压入与夹杂的区别方法见附件。
技术中心
2007-4-18
附件:氧化铁皮压入与夹杂的区别(目测观察)
1.表面夹杂
2
1)定义:表面夹杂为钢渣、保护渣在钢液凝固过程中粘结于铸坯表
面,在轧制过程中未被去除,冷轧酸洗或酸洗轧制后呈现在带钢表面
的肉眼可见的非金属夹杂物。
2)典型外观特征
a.一般呈蓬松状,类似火山岩外观形貌;
b.去除表层后,缺陷处菱角不分明的凹坑或有不规则的凸起铁粒;
c.一般呈黑色。
3)典型图片
3
(以上均为冷硬板样本)
2.氧化铁皮压入
1)定义:在热轧过程(均热过程)中,较硬的氧化铁皮在轧辊(输
送辊)和高温轧件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被压入钢基体中而形成的表面
缺陷。
2)典型外观特征
a.氧化铁皮压入物嵌入钢板基体中,且与钢板基体有明显的分界线;
b.在热轧带钢表面呈点状或小凹坑分布,酸洗后板面可见鱼鳞片状、
细条状、块状或点状分布;
c.正常酸洗或轻度过酸洗不能去除,形貌较规则,轮廓与菱角较夹
杂分明;
4
d.一般呈棕色、浅灰色,缺陷部位表面较粗糙。
3)典型氧化铁皮压入图片(冷硬板与酸洗板)
(以上为冷硬卷样本)
5
(以上均为冷硬板样本)
氧化铁皮还原铁环评
摘要:
1.氧化铁皮还原铁环评的背景和意义
2.氧化铁皮还原铁环评的过程
3.氧化铁皮还原铁环评的结果和影响
正文:
氧化铁皮还原铁环评是针对氧化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铁皮进行还原处理的一项环境评估。
氧化铁生产过程中,铁皮作为副产品,若不进行合理处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对氧化铁皮还原铁环评进行评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氧化铁皮还原铁环评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对氧化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铁皮进行收集和分类。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确保铁皮的质量和纯度,为后续的还原处理提供便利。
其次,对铁皮进行还原处理。
还原处理主要是通过高温烧结的方法,将铁皮中的氧化铁还原成金属铁。
这一过程需要在特定的设备和环境下进行,以确保还原效果和环境安全。
接着,对还原后的铁进行加工和处理。
这一步骤主要包括铁的熔化、铸造和成型等过程,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最后,对氧化铁皮还原铁环评的结果进行评估。
评估主要从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进行,以确定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利用率。
氧化铁皮还原铁环评的结果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环评结果可以为
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依据,帮助他们制定相应的环保政策和技术路线。
其次,环评结果可以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推动社会各界关注和参与环保工作。
最后,环评结果可以为类似项目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我国环保事业的健康发展。
总之,氧化铁皮还原铁环评是一项重要的环境评估工作,对于推动我国氧化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碳钢氧化铁皮控制生产实践
高碳钢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材料,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
然而,高碳钢的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氧化铁皮,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因此,控制氧化铁皮的生成是高碳钢生产中的重要问题。
氧化铁皮是高碳钢表面的一层氧化物,由于其颜色呈现为黑色或褐色,因此也被称为黑皮或褐皮。
氧化铁皮的生成与高碳钢的成分、温度、氧气含量等因素有关。
在高温下,高碳钢表面的铁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铁皮。
氧化铁皮的存在会影响高碳钢的表面质量和机械性能,降低产品的使用寿命。
为了控制氧化铁皮的生成,高碳钢生产中采取了多种措施。
首先,调整高碳钢的成分,降低其含氧量。
其次,控制高碳钢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避免过高的温度和过长的加热时间导致氧化铁皮的生成。
此外,还可以采用气体保护、表面处理等方法,减少氧气对高碳钢表面的影响,防止氧化铁皮的生成。
在实际生产中,控制氧化铁皮的生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高碳钢生产企业应该加强技术研发,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同时,也需要加强质量管理,严格控制产品的表面质量,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客户要求。
控制氧化铁皮的生成是高碳钢生产中的重要问题,需要采取多种措
施进行控制。
高碳钢生产企业应该加强技术研发和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为推动工业发展做出贡献。
氧化铁皮的形成过程也是氧和铁两种元素的扩散过程,氧由表面向铁的内部扩散,而铁则向外部扩散。
外层氧的浓度大,铁的浓度小,生成铁的高价氧化物;内层铁的浓度大,而氧的浓度小,生成氧的低价氧化物。
所以氧化铁皮的结构是分层的。
物质组成
钢材锻造和热轧热加工时,由于钢铁和空气中氧的反应,常会大量形成氧化铁皮,造成堆积,浪费资源。
如果对这些资源合理利用,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可以起到环保节能作用。
氧化铁皮的主要成分是Fe2O3、Fe3O4、FeO。
其中,氧化铁皮最外层为Fe2O3,约占氧化铁皮厚度10%,阻止氧化作用;中间为Fe3O4,约50%,最里面与铁相接触为FeO,约40%。
一般氧化铁皮的层次有三层:最外一层为Fe2O3 ,约占整个氧化铁皮厚度的10%,其性质是:细腻有光泽、松脆、易脱落;并且有阻止内部继续剧烈氧化的作用;第二层是Fe2O3和FeO的混合体,通常写成Fe3O4,约占全部厚度的50%;与金属本体相连的第三层是FeO,约占氧化铁皮厚度的40% ,FeO的性质发粘,粘到钢料上不易除掉。
特征
热轧钢板红色氧化铁皮(红锈)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其特征是红色氧化铁皮沿板宽分布比较均匀,一般靠边部100mm内稍重些,卷内部比外部轻一些,这种红色氧化铁皮比较薄,一般不易擦下色,钢板越厚红色越重。
红色的成因
钢的表面氧化铁皮主要由FeO、Fe3O4和Fe2O3所组成,Fe2O3呈红色,Fe3O4呈黑色,FeO呈蓝色,由于铁皮中各种氧化成份比例随其氧化过程不同而变化,因此表现颜色不同,当Fe2O3比例较多时,即表现为红色,当FeO较多时,表现为蓝灰色。
[编辑本段]影响因素
经大量调查,热轧钢板铁皮呈红色的钢种Si含量较高,Si>0.2%时红锈相对重一些,呈蓝灰色的钢种Si含量较低。
以相同热轧工艺进行轧制试验,其结果与上述调查结论相符。
Si≤0.07%红色氧化色可基本消除,对于厚规格Si还要更低些(Si≤0.05%)。
由此,降低Si 含量是解决红锈问题紧有效的办法。
(1) 含Si量较高的钢,由于铁皮中气孔直径大,空冷时的裂纹容易在氧化铁皮厚度中间停止,除鳞时裂纹与基底金属相平等传播,导致基底金属侧的氧化铁皮易残留下来,所以氧化铁皮剥离性不好(如图1)。
由于氧化铁皮易残留,导致随后的氧化过程中,Fe2O3比例高,使氧化铁皮呈红色。
含Si 0.2%以上的钢,由于加热时在氧化铁皮与基底金属界面产生层状的Fe2SiO4,界面温度在Fe2SiO4的凝固温度1170℃以下时,铁皮对基底的着力增强,剥离性更差,导致红色更重。
2)对于Si≤0.05%的C-Mn钢,氧化铁皮中气孔小,分布比较均匀,由空冷引起的热应力使氧化铁皮产生裂纹,低Si钢氧化铁皮中由于气孔小,应力松弛缓小,裂纹就沿气孔扩展到基底金属界面。
除鳞时,热应力就在氧化铁皮和基底金属界面作为剪切力起作用,使氧化铁皮从基义金属上剥离开。
由于高温时铁皮剥离性好,在随后的氧化过程中导致铁皮中FeO比例较高,使铁皮呈蓝灰色。
对于边部100mm以内红色相对重一些是由于板坯出炉后边部冷速较快,造成边部温度比中部低,导致除鳞时FeO比中部残留多,所以边部红色相对中部重一些。
卷取前钢板表面覆盖一层冷却水,阻止空气中O2与钢板接触,有利于防止出现红色氧化色。
卷取后钢卷冷却慢(或钢板厚)红色氧化色较重。
由于较厚的钢板,层冷时表面与芯部存在温度梯度,卷取后钢板表面温度回升,钢卷冷速较慢,与O2反应充分,Fe2O3比例更大,所以红色相对重一些。
应用
1、化工行业氧化铁皮提供给化工厂可用来生产氧化铁红、氧化铁黄、三氯化铁、硫酸亚铁等。
其中,采用氧化铁皮为主要原料的液相沉淀法,可以生产从黄相红到紫相红各个色相的铁红。
2、制造硅铁合金冶炼硅铁合金的主要原料是钢屑,全国每年冶炼硅铁合金消耗
的钢屑在200万t左右,用氧化铁皮替代钢屑冶炼硅铁合金的工艺已经成熟并得以应用。
以硅石、冶金焦炭粒、氧化铁皮为原料,在还原气氛下生成硅铁。
全国每年的氧化铁皮约1000万t左右。
可以提供充足的原料。
3、烧结原料氧化铁皮是烧结较好的辅料,一方面,氧化铁皮相对粒度较为粗大,可改善烧结料层的透气性,另一方面,氧化铁皮中FeO在燃烧氧化成Fe2O3的过程中会大量放热,可以降低固体燃料消耗,同时提高烧结生产率,经验表明,8%的氧化铁皮可增产约2%左右。
此外,氧化铁皮还可以用来制造海绵铁。
生产的海绵铁的w(Fe)高,含杂质量低且成分稳定,较矿石生产的海绵铁,不含脉石杂质,可作优质的废钢原料。
同时还可以粗还原法或者精还原法制造还原铁粉。
目前在国内,氧化铁皮做为烧结原料,已形成大规模工业生产。
用氧化铁皮生产硅铁合金,工艺简单也有规模化生产的趋势
产生原因
(1) 板坯加热制度不合理或加热操作不良时产生一次铁皮难以除尽,轧制时被压人到钢板表面上。
(2) 大立辊设定不合理,铁皮未挤松,难以除掉。
(3) 由于高压除鳞水管的水压低,水咀堵塞,水咀角度不对及使用不当等原园,使钢板上的铁皮没有除尽,轧制后被压^引钢板表面上。
(4) 氧化铁皮在沸腾钢中发生较多,在含硅较高的钢中易产生红铁皮。
类别
定义与外观:带钢表面的氧化铁皮在酸洗工序中没有被完全洗净;或由氧化铁皮压入留下的印点在冷轧过程中没有完全消除,这种缺陷的外观可为麻点、线痕或大面积的压痕,可出现在带钢表面的任意部位。
成因:热轧轧机前的高压水喷嘴堵塞;氧化铁皮等未吹干净而被轧入;热轧高温卷取料,在酸洗拉矫时破鳞不够,酸洗不净。
消除对策:保证热轧机的除鳞高压水装置工作正常;热轧机架上面要清理干净,防止氧化铁皮落在带钢表面再轧入;对高温卷取料,在酸洗时加强破鳞,提高清除能力。
鉴别:由其外观及金相检测等手段进行判别。
可能误判:有时会与划伤或酸洗麻点等相混淆。
分类
氧化铁皮可分为一次氧化铁皮、二次氧化铁皮、三次氧化铁皮和红色氧化铁皮。
一次氧化铁皮:钢在热轧前,往往要在1100~1300℃加热和保温。
在此温度下,钢表面于高温炉气接触发生氧化反应,生成1~3mm厚的一次鳞以及由粗轧侧压不充分、除鳞不彻底所致。
该一次鳞也称为一次氧化铁皮。
一次鳞的内部存在有较大的空穴,一次氧化铁皮为灰黑色鳞层,呈片状覆盖在钢板表面。
鳞层主要成分由磁铁矿(Fe3O4)组成。
二次氧化铁皮:热轧钢坯从加热炉出来后,经高压水除去一次鳞后,即表面氧化铁皮脱落,进行粗轧。
在短时间的粗轧过程中钢坯表面与水和空气接触,钢坯表面产生了二次鳞,也称为一次氧化铁皮。
二次鳞受水平轧制的影响厚度较薄,钢坯与鳞的界面应力小,所以剥离性差。
如果喷射高压水不能完全除去二次鳞,鳞残留在钢板表面的情况下进行精轧,产品表面就会出现缺陷。
二次氧化铁皮为红色鳞层,呈明显的长条、压入状,沿轧制方向带状分布,鳞层主要成分由方铁矿(FeO)、赤铁矿(Fe2O3)等微粒组成。
三次氧化铁皮:热轧精轧过程中,带钢进入每架轧机时都将产生表面氧化铁皮层。
轧制后通过最终的除鳞或在每架轧机之间时还将再次产生氧化铁皮。
因此,轧辊作用下的带钢表面条件将取决于进入各架轧机前形成的氧化铁皮的数量和特性。
这时的氧化铁皮称为三次氧化铁皮,因为它是在除鳞之后。
进入精轧机之前形成的。
三次氧化铁皮缺陷肉眼可见:黑褐色、小舟状。
相对密集、细小、散沙状地分布在缺陷带钢表面,细摸有手感,酸洗后在带钢表面缺陷处留下深浅不一的针孔状小麻坑,它们在正常热轧带钢的表面上是看不见的。
在低倍金相显微镜下,缺陷带钢和正常带钢表面的观察结果如图3-4和图3-5所示:红色氧化铁皮:红色氧化铁皮仅发生在高硅含量等特定的钢种上,主要由于在钢坯加热过程中,表面氧化物与基体金属强烈啮合所致。
无明显深度,呈不规则片状。
红色氧化铁皮分两种:一
种在板宽方向非均匀分布,主要分布在中间,偏向操作侧,红色与兰色处有明显水印,在钢板长度方向上也不均匀,个别部位稍轻些。
这种红色氧化铁皮较厚,矫直时可崩起,可用高压风吹去,残余红色很易擦下色,此红色氧化铁皮称红锈较贴切。
另一种红色氧化铁皮沿板宽分布比较均匀,一般靠边部100mm内稍重些,卷外部比内部重些。
这种红色氧化铁皮较薄,不易擦下色,钢板越厚红色越重。
这种红色氧化铁皮其他一些钢种也存在,具有一定的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