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彩色植物造景研究——以珠江公园为例
- 格式:docx
- 大小:29.15 KB
- 文档页数:3
广州市白云湖公园植物造景研究广州市白云湖公园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是一座以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为主题的城市公园。
作为广州市的重要城市绿地,白云湖公园有着丰富多样的植物资源,为游人提供了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休闲娱乐的场所。
本文将对广州市白云湖公园的植物造景进行研究,通过对植物的种类、分布、布局等方面进行分析,对公园的植物景观进行深入探讨,为公园的改善和提升提供参考。
一、植物种类广州市白云湖公园内植物种类繁多,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
其中的乔木包括樟树、榕树、紫荆等;灌木有茶花、木槿、金银花等;草本植物则有睡莲、睡莲、香草等。
这些植物种类的多样性为公园的植物景观提供了丰富的元素,使得公园在春夏秋冬四季都能呈现出不同的花卉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二、植物分布白云湖公园内的植物分布较为合理,不同的植物种类被合理地分布在公园的不同区域。
一些高大的乔木主要分布在湖畔和广场周围,起到了遮荫和美化环境的作用;一些色彩艳丽的花卉则集中分布在花坛和花圃中,形成了鲜艳的花海景观;而一些草本植物则分布在林荫道和小径两旁,增加了小径的野趣和浪漫氛围。
植物的分布使得公园的景观更加丰富多样,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游玩。
三、植物布局白云湖公园内的植物布局也体现出一定的规划和设计。
一方面,一些高大的乔木被布置在公园的主要景点和游览路线两侧,为游客提供了清凉和遮风挡雨的场所;一些色彩鲜艳的花卉则被布置在公园的主要休闲区域和休闲设施周围,为游客增添了休闲娱乐的乐趣。
植物的布局不仅考虑了植物的功能需求,还考虑了游客的体验感受,使得公园的植物景观更加丰富和具有吸引力。
四、植物景观的改善和提升虽然白云湖公园的植物景观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善和提升的问题。
一是要加强植物的保护和管理,防止一些病虫害的侵害和风吹雨打造成的损害,保持植物景观的完整和美观。
二是可以进一步丰富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加一些本地特色的植物,增强植物景观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珠江公园背景资料1、基本介绍1.1地位珠江公园是因临近珠江和天河区珠江新城而得名,是广川市实施“三年一中变”的成果之一,于2001年竣工正式对外开放。
2001年10月1日至2002年3月17日在这里及以西67公顷的地段上举办了中国第四届园林博览会而使珠江公园声名鹊起,目前园内还保存着园博会参展的一些景点。
1.2区位分析广州珠江公园座落在天河区珠江新城,位于花城大道和金穗路之间。
所处位置正是珠江新城的心脏地带,邻近新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琶州展馆和火车东站,公园南门临近地铁5号线,交通快捷便利。
1.3交通情况珠江公园位于市区中心腹地,交通发达主要干道:北面:金穗路南面:花城大道东面:马场路西面:临近猎德大道临近路线:海居路,海业路,海安路,海风路,海清路,海明路,海月路,平川路公交线路:138路、545路、886路、886A路、40路地铁:5号线2 规划建设2.1 主要设计单位及人员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陶晓辉高级工程师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的副院长2.2 设计定位珠江公园是以绿化造景为主的生态公园,环境优美,格调幽雅。
坐落于广州珠江新城中心腹地,是一个集观赏、游憩、文化、休闲于一体的高级公园。
珠江公园的总面积28公顷,全园的绿化率达到了93.2%。
在28公顷的公园中种植了多达1070种的植物,是广州新城重点建设的三个公园之一。
公园立意:根据立地条件,合理地堆山、拓湖、叠石等对地形的处理,营造出自然的山体和水体,力求做到“虽由人作”,宛如天开“,配合丰富的植物景观形成一个自然生态,层次丰富的城市生态公园。
2.3 空间布局珠江公园没有明显的空间轴线,主要以园中园的空间布局,以园路来连接各个景点,园路以环形的空间序列来布局。
在原有地形上挖池堆山,园内有一“快绿湖”。
公园内主要划分为风景林区、萌生植物区、桂花园、木兰园、棕榈园、湖滨区等六个主要景区。
园内整体是东边以植物配置为主,西边以绿地为主,从东边茂密的植物逐渐过渡到西边开敞的绿地。
广州市白云湖公园植物造景研究广州市白云湖公园是广州市北部的一处风景秀丽的公园,占地面积广阔,景色优美,每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玩。
公园内的植物造景是其重要的一部分,不仅美化了景观,也丰富了游客的游览体验。
对广州市白云湖公园的植物造景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提升公园景观质量,也可以为其他公园的植物造景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文将对广州市白云湖公园植物造景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公园景观设计和植物布置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一、广州市白云湖公园植物种类和分布情况广州市白云湖公园的植物种类非常丰富,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
这些植物根据其生长特点和功能被合理地布置在公园的各个区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植物景观。
1. 乔木类植物在广州市白云湖公园的主要景观区域,如湖岸、草坪、步道等地方,常见的乔木类植物有梧桐、枫树、榕树等。
它们的高大挺拔、树冠茂密,为公园增添了一份郁郁葱葱的气息,使游客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和生机。
在公园的景观设计中,灌木类植物起到了装点和点缀的作用。
常见的有月季、茶花、木槿等,它们一年四季的绽放,为公园增色添彩,为游客带来了一份视觉享受。
3. 草本植物广州市白云湖公园内的草本植物种类繁多,且分布广泛。
草坪上生长的草本植物,如狗尾草、地被植物等,既美化了景观,又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舒适宜人的环境。
1. 绿化景观设计广州市白云湖公园的植物造景以绿化为主导,通过合理搭配各种不同类型的植物,创造出一种生态和谐的景观,使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这种绿化景观设计也为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 人工景观融入自然景观之中广州市白云湖公园的植物造景将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使公园在保持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更加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公园的视觉效果,也给游客带来了更加舒适和愉悦的游览体验。
3. 植物造景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在植物造景的过程中,广州市白云湖公园注重植物的生态功能和环境的保护,选择了一些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具有较好生态价值的植物进行配置,以达到既美化景观又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广州市白云湖公园植物造景研究广州市白云湖公园位于广州市白云区白云路,是一处城市公园。
公园植被丰富,景色优美,吸引着广大市民前来游览、休闲。
在公园中,植物造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具有很大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将对广州市白云湖公园植物造景的研究进行探讨。
首先,要了解植物造景的概念。
植物造景是指以植物为主体,辅以地形、水景、建筑等要素,营造出具有特定主题或风格的景观。
植物造景可以创造出具有意境、时代感、文化内涵的园林景观,形成豁然开朗、心旷神怡的良好效果,达到园林美化、情感传递、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
其次,对广州市白云湖公园的植物造景进行分析。
白云湖公园中植物资源得天独厚,涵盖了树木、花卉、草木、灌木等多种植物,同时通过栽植、构建景物等手段,将植物造景发挥到极致。
以公园的大门为例,大门设有草坪和木材组合的园林花境,让人眼前一亮,增强了人们对公园的好感度。
在湖边的景点,公园以原生态的手法,建造出森林透过水的奇景,凸显了公园的生态特色和气息。
再次,总结广州市白云湖公园植物造景的价值。
广州市白云湖公园植物造景不仅为公园的美化、增值提供了重要手段,同时也可以带给人们愉悦和享受。
公园的植物造景有利于调节心理状态,人们可以在青翠环抱的景色中得到舒缓和愉悦,同时也能加强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达到普及环保教育的目的。
综上所述,广州市白云湖公园的植物造景是该公园重要的环节之一,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充分利用园林绿化建设和植物分类、个体选择等因素,可以建造出更加优美、生态、具有时代感和文化内涵的园林景观。
同时,园林景观也可以创造出愉悦、放松和提升人们身心健康的作用,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呼吸新鲜空气、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广州市白云湖公园植物造景研究广州市白云湖公园位于广州市以北,占地约为1300亩,其中水域面积约占300亩。
与白云山风景名胜区连接,是一个拥有绚丽自然风光的城市型公园。
公园内的植物丰富多样,包括了各类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以及水生植物,形成了多种不同的植物景观。
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广州市白云湖公园的植物造景一直备受关注,不仅因为其种类繁多,更因为其独特的风景价值。
本文将对广州市白云湖公园植物造景进行研究,以期能更好地发掘和呈现该公园的自然之美。
一、植物类型与分布1. 乔木广州市白云湖公园内的乔木种类繁多,包括了榕树、梧桐、香樟、火焰树、榉树等。
这些乔木树种不仅在空间上提供了丰富的层次感,更在景观中增加了绿荫和清新空气,使得公园成为了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榉树是公园内的一大特色,其高大的树冠和掉落于水面上的树叶构成了一处优美的景观。
公园内的榉树分布在湖边,绿树掩映,湖水清澈,构成了一处恬静宜人的景色,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玩拍照。
2. 灌木在广州市白云湖公园内,灌木的种类也是非常多样的。
其中包括了茶花、垂丝海棠、绿萼梅、垂丝海棠、山樱花等。
这些灌木植物不仅在春秋季节开花艳丽,而且在它们的绿叶中,还栖息着一些鸟类,为公园增添了一份生机和活力。
茶花是公园内的一大特色,其种类繁多,有单瓣、重瓣的,有红色、白色、粉色的,生动多姿。
每到冬春之际,整个公园都被茶花的花海所包围,景色壮丽宜人。
3. 草本植物草本植物是广州市白云湖公园内的主要植物类型之一,包括了含羞草、千屈菜、艾草、虎耳草等。
这些草本植物在公园中集中分布,构成了一片片绿色的草坪景观,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休憩、游玩的好去处。
含羞草是公园内的一大亮点,这些含羞草分布在湖边草坪上,每当微风吹来,它们就会闭合叶片,仿佛在给人做一个深深的鞠躬。
含羞草雪白的花朵和娇嫩的叶片构成了一处如诗如画的景观,吸引了无数人前来观赏。
4. 水生植物由于广州市白云湖公园本身就是一个水域面积约为300亩的公园,所以水生植物在其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
珠江公园背景资料1、基本介绍1.1地位珠江公园是因临近珠江和天河区珠江新城而得名,是广川市实施“三年一中变”的成果之一,于2001年竣工正式对外开放。
2001年10月1日至2002年3月17日在这里及以西67公顷的地段上举办了中国第四届园林博览会而使珠江公园声名鹊起,目前园内还保存着园博会参展的一些景点。
1.2区位分析广州珠江公园座落在天河区珠江新城,位于花城大道和金穗路之间。
所处位置正是珠江新城的心脏地带,邻近新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琶州展馆和火车东站,公园南门临近地铁5号线,交通快捷便利。
1.3交通情况珠江公园位于市区中心腹地,交通发达主要干道:北面:金穗路南面:花城大道东面:马场路西面:临近猎德大道临近路线:海居路,海业路,海安路,海风路,海清路,海明路,海月路,平川路公交线路:138路、545路、886路、886A路、40路地铁:5号线1.4气候条件珠江公园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宜人,雨量充沛。
农作物四季生长。
雨量:该区年平均降雨量是1725毫米,降雨最大年2516.7毫米,最小年1243毫米。
降雨多集中于4~9月,占全年的81%,尤其以5~6月雨量最大,占全年的32.8%,降雨量最小是12月,占全年降雨量的1.4%。
年平均降雨日为151天,日最大降雨量284毫米。
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为旱季,年蒸发量平均为1603.5毫米,平均相对79%。
气温:年平均气温为21.8℃,7月份最高温平均为28.4℃,1月份最低温平均为13.3℃。
日极端高温为38.1℃,极端低温为0.1℃,平均年积温7957℃,无霜期达340多天。
日照:年平均日照为1960小时,日照率为44%。
2~4月份日照时数较短,阴天平均每月达17.3天。
其中,3月份阴天最多,平均年份可达20天,个别年份达22天之多。
7~10月份日照时数最多,阴天平均每月不足5天,个别年份没有出现阴天,其中10月份晴天最多。
年平均总幅射量106.7千卡/平方厘米;7月份最大,平均达11.8千卡/平方厘米;2月份最小,平均为5.9千卡/平方厘米。
浅析城市滨水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与营造手法———以南沙凤凰湖2#建设工程为例吴伟滔(广州市水务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41)摘要:河流作为重要的城市资源载体,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日常的休闲娱乐的要求提高,河流不仅发挥防洪、排涝、片区调蓄功能,而且也是市民体验慢节奏生活的重要场所,因此合理利用河流建设城市滨水公园对推动城市景观发展具有促进意义。
以广州市南沙凤凰湖2#建设工程为例,从工程实际案例出发,结合水利工程建设,对滨水公园植物设计及营造手法予以深入分析,为同类型滨水公园建设提供建设思路。
关键词:滨水公园;植物景观;景观设计;景观营造中图分类号:TU986.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897(2023)12-0082-030引言在城市滨水公园植物景观设计过程中需要从美观性、整体性以及观赏性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城市发展特色。
通过强化植物景观设计,使其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城市居民生存空间做出重要贡献。
1项目概况南沙凤凰湖2#建设工程位于南沙区政府南端,场地原为采矿矿坑与山塘,其中桉树比较多,陆地进深小,水岸基本为岩壁;周边环绕城市道路,除了北侧为行政用地以外,东南西侧均为居住楼盘。
湖区整体面积14.38hm 2,其是以雨洪调蓄、生态修复为主要功能的滨水公园。
2植物景观设计分析2.1设计原则在植物景观设计方面遵循的注意原则有:①速生与慢生树相结合。
由于树种不同,其生长的速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因此在进行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过程中需要将生长速度慢和生长速度快的树木结合在一起种植,从而达到短时间内普遍绿化的效果。
对于生长速度较慢的树木来说,其对保持公园内部景观的稳定性具有积极的意义,符合滨水公园绿化要求。
②乔木与灌木相结合。
城市滨水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中乔木种植主要起到限定场地空间骨架,在美化环境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一个公园如果只种植乔木时对构建完整的生态环境、生态群落将产生不良影响。
广州城市公园中绿篱植物的配置与应用刘嘉敏;冯志坚;翁殊斐【摘要】Hedge is very common and an important form of garden greening which is similarily widely applied to urban parks. There are about thirty kinds of plant in the parks of Guangzhou belonging to twenty families after investigation of the six parks in Guangzhou. Among those plants, Ficus microcarpa 'Golden Leaves', Duranta repens 'Dwarf Yellow', Carmona microphylla, Ficus benjamina, Rhapis excelsa were used in the highest frequency. Afterward some suggestions about city parks using hedge plants were provided for some reference.%绿篱是一种重要的园林表现形式,在园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通过对广州6个城市公园绿篱植物的调查,总结出广州公园常用绿篱植物有30种,隶属20科25属,其中应用频率最高的前5种分别是:黄金榕、金叶假连翘、福建茶、垂叶榕和棕竹。
文章对绿篱植物的色彩及其配置形式进行了分析归纳,对绿篱植物在城市公园中的应用提出若干建议,以期为绿篱植物的应用提供参考。
【期刊名称】《广东园林》【年(卷),期】2011(033)006【总页数】3页(P74-76)【关键词】绿篱植物;植物配置;广州公园;广东园林【作者】刘嘉敏;冯志坚;翁殊斐【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广东广州510642;广东如春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65;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广东广州5106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88绿篱是指由灌木或小乔木单行或多行种植,经整形修剪或自然生长而形成的带状或墙状园林植物景观[1]。
广州市越秀区口袋公园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
黄良焕;王敏
【期刊名称】《现代园艺》
【年(卷),期】2024(47)9
【摘要】口袋公园是城市小型绿地,主要服务于附近居民。
植物是口袋公园的组成要素之一,影响着口袋公园的造园效果。
以越秀区21个口袋公园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各公园的园林植物种类和组成。
结果显示,调查公园中共有园林植物117种,分属于48科94属。
蓝花草出现频度最高为13次,落叶树种16种,花叶植物共26种,乔灌草种类比接近1.1︰1.6︰1,提出了植物配置和养护建议。
【总页数】5页(P71-74)
【作者】黄良焕;王敏
【作者单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园艺园林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
【相关文献】
1.广州市越秀区示范性口袋公园植物调查研究
2.城市口袋公园景观设计——以广州市口袋公园为例
3.口袋公园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探讨——以广州市黄埔区口袋公园为例
4.广州市越秀区口袋公园使用后评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珠江水系广州段二沙岛滨水植物配置分析黄嘉晴,唐恩,谢美琪,谢月亮(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550)摘要:以广州市二沙岛植物为研究对象,对景观配置进行实地调研,统计体育公园植物的种类分布及数量和应用范围。
结果显示,二沙岛共有74种植物,乔木类23种,灌木类33种,草本类18种,多种乡土植物,其适应性强,植物配置多种多样,不同植物的形态、比例、观赏特性和颜色的差异,形成丰富的植物景观。
通过调研二沙岛的植物种类、结构观赏特性等找到配置的优缺点,可以为二沙岛其他公园乃至珠江水系滨水公园提供参考。
关键词:珠江;二沙岛;植物景观配置荫广东沿江碧道,艺术公园东面与海心桥相连,通过海心桥与亚运会开幕式场馆海心沙、花城广场、临江大道形成观光休闲带;南面与广州塔的人行桥相连,北面种植糖胶树、美丽异木棉等树木,西面被宏城公园挡住,整个公园的植物以乔木和草本为主,运用了园林景观中的“藏”和“露”的手法,突出了南面的江水风光,成为了隔江相望广州塔的最佳观赏点。
2植物应用分布与景观作为广州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沙岛除为市民提供游玩场所外,还有绿化和观赏特性,二沙岛的植物配置对景观提升有重要作用[4],通过研究二沙岛的植物种类、结构观赏特性等分析其配置的优缺点,可以为二沙岛其他公园乃至珠江水系滨水公园提供参考。
2.1植物种类二沙岛主要有45科植物,分别是马钱科、漆树科、海桐科、金缕梅科、杜英科、豆科、楝科、夹竹桃科、木棉科、茜草科、卫矛科、黄杨科、爵床科、使君子科、杜鹃花科、山茶花科、大戟科、紫茉莉科、百合科、马鞭草科、山茱萸科、桑科、五加科、无患子科、樟科、酢浆草科、禾本科、梧桐科、桃金娘科、紫葳科、千屈菜科、木兰科、榆科、锦葵科、蔷薇科、菊科、苋科、萝藦科、旋花科、铁角蕨科、唇形科、芭蕉科、天南星科、紫草科、白花菜科。
其中,乔灌木有56种植物,草本有18种植物。
主要栽种有灰莉、杧果树、海桐、红花檵木、杜英、红花羊蹄甲、龙船花等乔灌木,百日草、鸡冠花、千日红、鼠尾草等草本植物。
广州市白云湖公园植物造景研究广州市白云湖公园是一座大型公园,因其环境优美、植被繁茂而备受游人青睐。
植物是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广阔的场地中创造丰富多样的植被造景,成为了该公园植物造景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植物的布局和种植方式。
在公园的大面积草坪区域,可适量植入一些较高的树木、灌木和花卉,并且树木和灌木在形态上要有所区分,以增加视觉感受的多样性。
在人行道、广场等硬质场地周围可以布置一些小型花坛或卷草床,增加柔和的绿色植被,同时不会妨碍人员的交通流线。
其次,需要关注的是植物的颜色和组合。
花卉的色彩组合是造景中的关键所在。
应该根据植物的生长特点和花色、花形、花期等方面来进行选择和组合。
在广场上选择高大的、鲜艳的色彩和形态突出的花卉来吸引人们的目光,让公园在春夏季节便成为一片花的海洋。
冬季时,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枝干纹理的裸露树木来为公园增添生机感。
另外,在公园较大的水域区域也应为人们营造更多休闲娱乐的场所。
水池边可以种植一些适合湖泊环境的植物,比如莲花、荷花等。
这些花卉可以在水中开放,不仅美丽优雅,还能增加湖泊的特色。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保持公园植被的生态环境。
纵使植物的美丽可以吸引游人,但在造景中,考虑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也是必要的。
在广州市白云湖公园的植物造景研究中,应该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并通过设计和规划来达到最佳效果。
只有实现了多样性、生态友好性和人文性,才能真正实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后续植物造景的发展中,应该密切关注公园的日常维护和管理,以保证植物的健康成长和公园的可持续运营。
李青(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广东 广州 510055)LI Qing(Guangzhou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Guangzhou 510055,China)摘要:文章简要介绍1970、80、90年代广州岭南园林的经典作品——兰圃、草暖公园和珠江公园,回顾过往50年广州现代岭南园林设计与建设的实践成果,并通过对这些园林作品的欣赏与分析来追溯和探讨真正的岭南园林精神与特色。
关键词:岭南园林;兰圃;草暖公园;珠江公园;特色;广州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41(2012)06-0014-06收稿日期:2012-11-15修回日期:2012-12-07Abstract: The article briefly introduces Orchid Garden, Caonuan Park and Pearl River Park, which are the classical gardens of Guangzhou during the 1970's, 1980's and 1990's. It reviews of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achievements of modern Lingnan gardens of the last 50 years in Guangzhou. Through the appreciations of these gardens, it studies the truly characteristics of Lingnan gardens.Key words : Lingnan gardens; Orchid Garden; Caonuan Park; Pearl River Park; Characteristics; Guangzhou 广州:岭南园林的70、80、90——兼谈岭南园林特色Brief Introduces of Three Modern Lingnan Gardens in Guangzhou and the Viewpoint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ngnan Gardens2012年金秋,在庆祝广东园林学会成立50周年之际,广州现代岭南园林,也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
广州市白云湖公园植物造景研究广州市白云湖公园位于广州市白云区,是一个集休闲娱乐、游览观光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公园内有大片的绿地、湖泊和丰富的植物资源,是市民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植物造景是白云湖公园的重要特色之一,为公园的环境营造和美化增添了不少色彩。
本文将对广州市白云湖公园植物造景进行研究,分析其特点和意义,并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白云湖公园植物造景的特点1. 物种多样性白云湖公园内的植物种类非常丰富,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这些植物在公园内被合理地布局和搭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植物造景,丰富了公园景观,给游客带来了美的享受。
2. 季节变化白云湖公园的植物造景在不同的季节表现出不同的魅力。
春季,桃花、樱花等各种花卉竞相开放,给公园增添了一片花的海洋;夏季,绿意盎然的树木和草坪为游客遮阳降温;秋季,金黄色的落叶和成熟的果实给人以收获的喜悦;冬季,常青树木和一些具有冬季特色的植物为公园增添了一抹绿意。
公园的植物造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呈现出多样化的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3. 生态环保白云湖公园的植物造景不仅美观,而且注重生态环保。
在公园内,植物的选择和布局都考虑到了生态平衡和可持续性发展,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
植物的选择和养护都遵循了生态学原则,注重植物的自然生长和环境适应能力,使公园的植物造景具有了更高的生态价值。
1. 增强景观效果植物造景为白云湖公园的景观增添了色彩,丰富了景观构造,让整个公园更加美丽。
植物的选择和布置将公园打造成了一个“大花园”,为游客提供了优美的环境,使游客在休闲娱乐的同时也能享受到自然的美景。
2. 增加游憩活动白云湖公园的植物造景丰富了游客的活动内容。
游客可以在植物丛中漫步、观赏、拍照,也可以进行野餐、休息等休闲活动。
植物的种植和布局使公园成为了一个宜人的休闲场所,丰富了游客的休闲娱乐方式。
公园内的植物造景不仅美观,而且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
城市公园春季木本观花植物应用研究———以广州市越秀公园为例罗娟娟(广州市越秀公园,广东广州510000)摘要:对广州市越秀公园的春季木本观花植物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越秀公园绿地中应用的主要春季木本观花植物有35种,隶属于20科33属,其中乔木类木本观花植物13种,灌木类木本观花植物19种,藤本类木本观花植物为3种。
通过具体分析,提出城市公园春季木本观花植物群体景观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春季;木本;观花植物;城市公园中图分类号:S6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4)06-0016-030引言春季观花是一年四季季相景观中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特点。
而木本观花植物有生命周期长、花期长效稳定、管理粗放、生态功能显著等特点,是营造春季园林景观的焦点材料。
当前,广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园林绿化建设,制定了绿美广州五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绿美广州生态建设,实施绿美广州生态建设“八大工程”,通过开展森林质量优化提升,建设多彩森林,推动城市园林绿地质量大幅度提升。
城市公园是城市园林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广州市越秀公园是广州市中心最大的综合性公园,目前广州市越秀公园春季木本观花植物资源未见有报道。
通过对广州市越秀公园春季木本观花植物应用研究,对公园的春季木本观花植物的选择、景观营造提出建议,对于提升城市园林绿地景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1材料与方法1.1调查区域概况广州市越秀公园位于广州市市中心城区,公园占地面积65万余m2,其中绿化面积52万m2。
年平均气温21.9益,年降雨量1696.5mm,年平均日照时数在1800h以上,属南亚热带气候,原生植被为南亚热季风常绿阔叶林[1],在中国园林绿化种种区划分中属南亚热带绿化区[2]。
广州市越秀公园由7个山岗和3个人工湖组成,园内保存了明代古城墙、中山纪念碑、四方炮台遗址等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遗迹和众多的古树名木,森林植被茂密。
1.2木本观花植物特性木本植物是指根和茎,因增粗生长形成大量的木质部,而细胞壁也多数木质化的坚固的植物。
广州彩色植物造景研究——以珠江公园为例
摘要:植物是园林景观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满足人们遮阴、降暑、防
灾等需求,更能营造优美舒适的生态环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观赏水平也
不断提高,对植物景观的艺术性、观赏性要求越来越高。
本文通过对广州彩色植
物并以珠江公园为例进行分析,主要对彩色植物选用、在园林景观中的配置地位、基本原则、主要功能及配置手法进行探讨。
最后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和总结,提出
提高植物彩色景观质量的对策。
以期为创造丰富多彩的园林绿化景观提供依据。
关键词:彩色植物;配置;广州;珠江公园
植物是园林景观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满足人们遮阴、降暑、防灾等
需求,更能营造优美舒适的生态环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观赏水平也不断
提高,对植物景观的艺术性、观赏性要求越来越高。
而彩色植物是植物景观中色
彩多样化的主要构成部分。
彩色植物指的是植物的叶片或茎干、花、果呈现非常见色的植物。
共分为四
大类:“常彩类”,即在常年都保持彩色的植物;“秋彩类”“春彩类”“冬彩类”,分别在秋天、春天、冬天才呈现彩色变化的季相性变色植物。
[2]植物的叶色是彩色景
观中最美且最普遍的表现。
花色随季相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形态、色彩,组成姹
紫嫣红,婀娜多姿的美丽景观。
果色在彩色植物景观中应用较少。
而枝色较为单一,易为人们所忽略。
故本文以研究彩色植物景观的叶色及花色应用为主,对广
州乔木、灌木、地被等彩色植物的应用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分析。
在广州,乔木配置以绿色植物为基础,彩叶乔木的应用相对较少,主要以季
相变化明显的落叶乔木,如木棉、紫荆、凤凰木、美丽异木棉等为上层植物景观
在每个季节增添色彩。
灌木作为中层次的植物景观与人的视线最为接近,因此容易成为视觉的焦点,做好灌木的配置及色彩的运用犹为重要。
广州常用的彩色灌木彩叶植物有:红叶李、黄金香柳、紫锦木等,开花植物有:黄槐、细叶紫薇、美国槐、软枝黄蝉等。
广州温暖湿润的气候使地被色彩多样、种类丰富、形态各异。
耐修剪彩叶植
物如:红继木、花叶鸭脚木、黄连翘、黄洒金等适用于花池、或片植。
叶型丰富
的彩叶植物:彩霞变叶木、彩叶草、红苋草、花叶良姜、亮叶朱蕉等适合营造自
然式植物景观。
还有不同时节开放的时花:海棠、凤仙、一串红、花生草、黄虾
花等,是营造各种花境、模纹花坛的良好素材。
在各大商业广场、步行街、公园
入口、城市主干道,你都能看到各色的花或立体造型,或带状、片状匍匐在花坛
的边沿、中心。
有它们的美化装点,花城的美誉更为名符其实。
下面对以植物景观为主的珠江公园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探讨。
在珠江公园选用的植物中,彩色植物在空间上遍及上中下多个层次,在时间
上一年四季各有出色。
从叶色、花色、果色、枝干色的应用均表现得淋漓尽致。
珠江公园有北门和南门两个主入口。
运用规则式的设计手法,突出入口景观
的标志性和引导性。
以模纹花坛增加喜庆同时吸引人们游园观赏。
北入口广场非常开阔,进门后是迎面是一大片山坡,沿顶种植了中高层次的
乔灌木,既弱化了山顶的边界又加强了山坡的障景作用。
广场的对景处为一幅“画布”,“画布”上仙女打翻了要洒落凡间的色彩瓶。
组景主次分明,以大叶红草、黄
金叶、龙船花及马樱丹四种耐修剪彩色植物组成四色整齐的花带作主角,下面及
花带延伸用苏铁、肾蕨等弱化边缘,其中空白处点辍置石和开花小灌木,自然式
与规则式相结合的设计手法相得益彰,让景观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
相比入口片区的严谨规则,园内的配置遵循自然和谐的原则。
注重植物之间形、色、质、量的相互联系,植物搭配的科学性、艺术性互相协调统一,体现出
珠江公园植物景观的个体美、群体美、和极具岭南文化内涵的意境美。
园区内各
处交叉处、路口等转折点的植物绿化景观也同样出彩。
最常用的是时花作为花带
的形式吸引人们视线,引导游人进入观赏。
棕榈园区以棕榈科植物为主,笔直的大王椰子直伸天际,腰间鱼尾葵、苏铁、露兜迎合游人视线高度,枝叶丰满的球形灌木半绕其间,结合成紧密系统的组团。
中央前景由灰调的圆石和红艳的海棠完美结合而成。
置身林中,阳光洒落,光影
随风摇弋,热带风情油然而生。
在广州,要欣赏到彩色植物季相变化带来的美艳,要数春花烂漫的春天和凉
风吹落叶的秋天。
在珠江公园的八大景区中,每逢春天时节,南面的百花园百花
争艳,北面风景木区的山北也姹紫嫣红,花香朴鼻,南北呼应,热闹非凡。
快绿湖景区是珠江公园内欣赏秋色最佳地方。
每年初秋,驻足“椰风水榭”,环
顾湖周,岸边种植的水杉、落羽杉、水松等开始呈现铁红的动人色彩,脚下是黄
绿相间的花叶良姜,与水边种植的再力花、水葱、芦苇、香蒲等相呼应。
围绕一
池绿水,在深绿的南洋杉前面,铁红的落羽杉挺拔屹立,疏密有致,张驰有度,
与远处灰蓝的高楼交相晖影,韵律感十足,犹如正演奏着一首激昂澎湃、动人心
弦的协奏曲。
广州的秋天,因为各种变色、落叶的乔木,会在此时露出枝干构造和色彩,
伴着尚未落尽的彩叶,呈现非常美丽的姿态,仿如一个美丽新世界。
珠江公园的“常彩类”彩色植物以彩叶灌木、地被为主。
中层灌木以黄连翘、
红继木、黄金榕、亮叶朱蕉、花叶良姜等应用最多;红背桂、花叶榕、金脉爵床、变叶木等有局部应用。
下层彩叶地被以白蝴蝶、冷水花、蚌兰、彩叶草、大叶红
草等为主。
在花城广州,一年四季随处可见的时花亦充当了常彩的重任,珠江公
园也不例外,常用的时花有:海棠、石竹、万寿菊、孔雀草、羽衣甘蓝等。
它们
是视线的焦点、意境营造的要点。
要体现开阔大面积的气势,或是小片精致布置
的趣味,都轻而易举。
落叶乔灌木每年有一个更新换叶的过程,通常会经过秋天叶色变黄或红、落叶、冬天枝干裸露、春天绿叶萌发的过程。
这段时期不但观赏性强,而且变幻的
景象颇有意境。
园内季相变化明显的彩色乔灌木主要有:木棉、美丽异木棉、落
羽杉、水杉、刺桐、洋蹄甲等。
通过研究发现,彩色植物在植物景观配置中有无可取代的地位。
在配置时要
遵循生态适应、因地制宜及观赏功能等基本原则外,还要结合季相变化、当地文
化内涵,使植物景观具有当地特色美。
配置的手法可以根据景观环境和主题需要
灵活运用,如规则式、自然式、自然与规则混合式、分层式、层叠式、重复韵律、突出主体等,要做到张弛有度。
城市生活节奏快,园林景观肩负调节生活节奏的重任。
彩色植物景观意境的
营造,就要求设计者有极高的艺术情操及纯熟的设计水平。
所谓意境,是对观赏
者心灵的触动。
作为园林设计工作者,要不断学习进步,从生活中发现触动心灵
的美,创作意境景观,传递这份触动带来的更高层面的享受。
结语
彩色植物多姿多彩的特色,在现代园林美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充分
利用其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发挥出它在园林美化中的特殊效果。
注重以生态学为
基础的园林设计以及自然生物群落的建立,从自然中汲取设计灵感,重视运用美
学原理、文化内涵和意境表达。
人们对植物景观的要求,不再局限于要求色彩的丰富、季相的变化,更希望植物景观带给他们心灵的洗涤,情感的释放,致身心的融合。
这将成为专业园林景观工作者未来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吴燕丽.园林设计植物配置研究[J].安微农业科学,2010.(10).
[2]孙丽.常立春.彩色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J].中国花卉园艺.2004.
[3]李维柱,邹志荣.浅谈彩色植物的配置方式.北方园艺.2010.18:117- 119.
[4]王建,孙磊.彩叶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2.
[5]徐永荣.城市园林植物配置中的生态学原则.广东园林.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