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通信工程中软交换技术应用探讨
- 格式:doc
- 大小:17.24 KB
- 文档页数:6
浅谈软交换技术在空管交换网络中的应用摘要:随着民航事业的发展,网络传输需求与传输量与日俱增,传统的程控交换网络呈现出无法适应现代网络技术发展要求的趋势。
一些地区已开始尝试运用软交换技术解决这些问题。
以华东空管局和西北空管局为例,简述软交换技术在空管交换网络中的应用。
关键词:软交换交换网络空管中图分类号:tn91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2-090-021 软交换技术概述1.1 软交换的概念“软交换”的术语从“softswitch”翻译而得,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泛指不同于目前一代的、以数据为中心的融合网络。
根据国际softswitch论坛isc的定义,软交换的基本含义就是将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中分离出来,通过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功能,从而实现呼叫传输与呼叫控制的分离,为控制、交换和软件可编程功能建立分离的平面。
一般被广泛接受的概念是,软交换是一种可以提供包括语音、数据以及多媒体等多种业务在内的综合开放的网络构架体系。
1.2 软交换网络结构传输层是软交换的承载网络,负责响应控制层的命令,建立和管理承载连接,并对这些连接进行交换和路由,为业务媒体流和控制信息流提供端到端的传递网络。
控制层负责各种呼叫控制功能及相应的呼叫请求处理,并控制传输层建立合适的承载连接。
应用层面向用户,用于处理软交换网络的业务逻辑,包括增值业务、多媒体业务、aaa(认证、鉴权、计费)和地址解析等,且通过使用基于标准的协议和api来发展业务应用。
1.3 软交换的技术优势与目前广泛应用程控交换相比,软交换具有“分离”与“开放”两个重要特点,使其应用更加灵活高效:(1)业务与呼叫控制分离、呼叫控制与承载网络分离。
通过这种分离特性,软交换真正实现了“业务独立于网络”,有利于以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方式引入各种新业务,实现可持续发展。
(2)软交换具有开放性,并利用分布计算技术提供开放的api,易于众多的运营商、制造商和服务提供商方便地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实现各种业务的开发和应用。
5G移动通信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5G移动通信技术逐渐成为通信工程领域的热点。
本文将探讨5G移动通信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重点关注其在提升网络速度、扩大覆盖范围、支持大规模连接以及推动物联网等方面的潜在作用。
通过对相关研究和实践案例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5G移动通信技术将在通信工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促进信息交流和社会发展的进一步飞跃。
关键词:5G移动;通信技术;通信工程;实际应用引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基石,而5G作为最新一代的移动通信技术必将引起广泛的关注。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兴起,我们正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对高速、低延迟、稳定可靠的通信需求愈发迫切。
因此,5G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前景备受瞩目。
本文旨在探讨5G移动通信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为读者提供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1、5G技术概述5G技术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是继2G、3G和4G后的最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
与之前的技术相比,5G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更低的延迟和更大的网络容量。
它采用了更高的频段和更复杂的天线技术,能够支持更多的设备同时连接,并提供更稳定和更可靠的通信体验。
1.1 5G技术的主要特点之一是超高速率相较于4G的最高速率,5G可以实现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在下载、上传和视频流畅播放等方面有着明显的性能提升。
这将给用户带来更顺畅的网络体验,以及更高质量的在线视频、游戏和媒体内容。
1.2 5G技术还具有更低的延迟延迟是指数据从一个设备发送到另一个设备所需的时间。
5G的低延迟意味着通信的响应速度更快,这对于需要实时互动和快速交互的应用场景非常重要,如自动驾驶、虚拟现实和远程医疗等。
1.3更大的网络容量5G技术利用了更高的频段和更复杂的天线技术,可以支持更多的设备同时连接到网络,而不会造成网络拥塞。
这对于未来智能城市、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等大规模设备连接的场景非常关键。
通信工程中软交换技术应用探讨
网络技术日新月异,传统的电路交换网向下一代网络的演进已势不可挡,下面是搜集的一篇探究通信工程中软交换技术应用的,欢迎阅读查看。
通信及 ___络技术的发展,使通信与信息的专业界线越来越模糊,趋于融合。
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 ___络可靠性的提高,使得以软交换技术为核心的NGN网络应运而生。
NGN也就是下一代网络,是集话音、数据、传真和视频业务于一体的全新网络。
软交换技术是下一代网络核心技术之一,其特点是提供具有实时性要求的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
本文介绍了软交换网络的核心技术、网络架构和特点,并以此为基础.
对传输网而言,NGN指下一代智能光网络;对移动网而言,NGN指3G和后3G;对数据网而言,NGN指下一代因特网和IPV6;对电话网而言,NGN指软交换体系。
在传统的电话网中,用户接入模块、中继模块、交换矩阵、控制模块都集中在一台硬件设备中,各功能模块之间采用内部总线连接。
交换机提供的服务与硬件、软件及业务应用绑定在一起,开放性差。
软交换网络将传统交换机的功能模块分离出来,分别形成接入网关、中继网关、分组承载网、软交换设备等独立的网络部件和
单元,各部件独立发展,构成开放的网络架构,实现了业务与呼叫分离、控制与承载分离,这种结构使业务独立于网络,业务的提供更加灵活。
软交换网络的基本特点是分层、构件化。
软交换在纵向上依次可分为接入层、承载层、控制层和业务/应用层。
(1)接入层。
为用户接入软交换网络提供各种接入手段,并将信息转成能够在IP承载网上传递的格式。
(2)承载层。
采用分组技术,负责将软交换网络内各类信息流传送至目的地。
(3)控制层。
提供呼叫控制和承载控制功能,其核心技术就是软交换技术。
(4)业务/应用层。
用来提供各类业务。
软交换网络的基本构件包括软交换、接入设备、中继网关、信令网关、媒体资源服务器、业务服务器等,另外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分组承载网。
软交换作为下一代交换技术的发展方向,目前已被电信运营商广泛应用。
今后,各电信运营商的交换网将以软交换为主进行建设。
在电力行业,国网公司在“十一五”规划中已明确提出软交换是未来重点关注的新技术之一,许多网省公司也将软交换列入发展规划。
山西省在电力行业率先启动了软交换建设,建设了覆盖全省11个地市的软交换网络。
浙江电力、广东电力目前也开始进行软交换试点应用。
目前,进行软交换技术在西北电网的应用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那么西北电网的软交换如何发展呢?比较合适的方式是分阶段进行。
(1)网络建设初期。
在网络建设初期,软交换提供的业务量比较小,网络规模也就相对较小。
软交换需要独立设点,逐步由点到面,扩展网络容量。
可以在西北电网中心汇接局设置一套软交换设备,配合综合接入设备IAD或媒体接入网关AMG和智能终端等,覆盖本地用户,提供话音和多媒体业务;设置一套通用媒体网关UMG,连接西北电力行政交换专网汇接中心及公网,实现与电话交换网络的互通。
(2)网络建设中期。
在网络建设中期,
随着业务的发展,业务需求增加,网络规模扩大,网络中软交换节点数逐步增加。
软交换所控制的包交换网与电路交换网所占用户面极其接近甚至略胜一筹时,原有的电路交换网逐步退到边缘,数据网用户不断增加。
这时,可在陕、甘、青、宁、新各省(区)电力
公司设置通用媒体网关UMG设备,通用媒体网关设备主要做为中继媒体网关来使用,连接各省运营商和电力电话交换网络,实现电力电话交换专网的汇接覆盖,开展VOIP长途业务。
随着用户和网络容量增加,可考虑在网内再增加1套软交换设备,实现双归属组网,提升网络容量和可靠性,增加业务层系统,提供更丰富的业务,并完善网络运营管理功能。
(3)网络建设后期。
网络建设后期,在陕、甘、青、宁、新各省(区)设置软交换设备,与西北公司的软交换设备通过SIP-T、BICC 协议互连互通。
各区域之间的业务通过IP承载网就可以互连互通,通用媒体网关主要作为用户媒体网关来使用,以带用户为主,中继网关的功能减弱,主要是连接各省运营商和电力电话交换网络。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了满足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高效生产的需求及电力企业运营走向市场化的需求,电力通信网的发展十分迅速。
许多新的通信设备、通信系统都纷纷被引入电力通信网,使网络的面貌日新月异。
技术的发展使某些旧的观念有了根本的改变,计算机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相互交融。
传统通信网络的交换、传输等领域引入了计算机网络设备,某些传统的通信业务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例如IP电话、IP视频业务等。
通信网与计算机网的界限已越来越模糊。
如今,电力通信业务已从调度电话、低速率远动通道扩展到高速、数字化、大容量的用户业务,例如计算机
局域网、变电站无人值守监控、会议电视等。
电力通信网则有载波网、光纤网、微波网等多种网络形式,各种网络都有自己的交换设备、复接设备等,电力通信网的结构日趋复杂化,为保证不断增长的电力信息传输服务的'要求,整个电力通信网的管理也越来越复杂。
在电力通信网中引入软交换技术,可以整合资源、方便管理,还能更方便地开展新业务,满足电力系统通信的新需求。
(1)实现电力通信网中的电话网与计算机网络的互通。
软交换可以提供支持多种信令协议的接口,可以很好的实现电话网和计算机网之间的信令互通及不同网关的互操作问题。
计算机网可以更方便地对电话网进行管理和支持,电话网也可以和计算机网络配合,更好地提供服务。
(2)目前,电力通信网中传输的信息不仅是语音和数据,还包括视频业务甚至多媒体业务。
软交换技术不但能很好地支持语音业务,利用新的网络设施可以提供各种增值业务和补充业务,而且软交换提供了开放式的应用程序接口(API),非常便于提供新业务。
例如,基于软交换的电力系统呼叫中心(也称客户服务中心)可以用更低的成本、更短的周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更好地树立电力系统的形象。
(3)电力通信网中存在多种传输介质,如载波、光纤、微波等,且各自独立,都各有自己的一套设备。
若引进了软交换技术,在一台交换服务器上可对多种介质的信息进行交换,这不但在经济上避免了设备的浪费,而且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在管理上也更方便,只需对一个设备进行维护就可实现整个网络的信息交换。
网络技术日新月异,传统的电路交换网向下一代网络的演进已势不可挡,软交换将是下一代网络的关键性技术,它的出现,在网络开放性和可编程方面迈出了第一步,代表了网络发展的方向,将为网络的演进作出巨大贡献,不仅是在公用通信网,在各类专网包括电力专用通信网中都有应用前途,但软交换只是网络革命的前奏,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软交换技术仍在不断地完善、发展中。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