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分辨率建模的雷达仿真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289.66 KB
- 文档页数:5
脉冲雷达高精度测距方法研究与仿真脉冲雷达是一种通过发射和接收电磁脉冲来实现测距的技术。
它在军事、安防、工业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对脉冲雷达的高精度测距方法进行研究与仿真。
脉冲雷达的测距原理是利用电磁波在空间传播的时间差来计算目标物体与雷达的距离。
通常,雷达首先发射一个短时脉冲信号,然后接收目标物体反射回来的信号。
通过测量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之间的时间差,可以得到目标物体与雷达之间的距离。
为了提高脉冲雷达的测距精度,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方法。
首先是超高精度脉冲雷达技术。
该技术利用超高精度的本振信号,以及精确的时钟同步技术,可以将测距精度提高到亚米级甚至毫米级。
这种技术通常用于精确测量静止的目标物体的距离。
其次是多普勒效应在脉冲雷达中的应用。
多普勒效应是由于目标物体与雷达之间的相对运动而导致的频率偏移。
通过测量多普勒频移,可以计算出目标物体的速度。
在脉冲雷达中,将多普勒频移转换为距离信息,可以实现目标物体的测距。
另外,脉冲压缩技术也是提高脉冲雷达测距精度的重要方法。
脉冲压缩技术利用信号处理算法,将发射信号的频带展宽,然后将接收信号与展宽后的发射信号进行相关处理,从而实现信号的压缩。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脉冲雷达的分辨率和测距精度。
为了验证上述方法的有效性,我们可以通过仿真来进行验证。
仿真可以复现雷达工作的环境和参数,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研究不同方法对测距精度的影响。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Matlab等工具进行脉冲雷达仿真。
通过设定不同的目标物体距离、速度等参数,分别采用不同的测距方法进行仿真实验。
通过比较仿真结果和真实值,评估不同方法的测距精度。
综上所述,脉冲雷达的高精度测距方法研究与仿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与仿真,我们可以深入理解脉冲雷达的测距原理和方法,进一步提高测距精度。
同时,仿真结果也可以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指导雷达系统的优化和改进。
第二章机载相控阵雷达杂波建模与仿真§2.1引言众所周知,雷达体制及工作环境不同,雷达杂波的特性也不同。
机载雷达工作在下视状态,地(海)杂波是影响雷达探测性能的主要因素,因此,在研究AEW雷达CFAR检测算法之前,有必要获得对雷达杂波特性的充分认识。
鉴于机载雷达的杂波与反射地类有关且随时间变化,即不同的地类(如海洋和高山)有不同的分布特性,同一地类在不同时刻分布参数也有变化。
研究雷达杂波特性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对实际测量的杂波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二是结合AEW 雷达的实际体制与参数,对不同地类(如沙漠、农田、海洋、丘陵和高山等)用不同的杂波起伏模型进行建模与仿真。
相比较实测数据而言,仿真数据虽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实际环境中的复杂情况,但其也有自身的优点,如参数可以灵活控制、代价小等。
长期以来,国内外雷达界同行在雷达杂波特性分析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建立了一系列的杂波模型。
随着雷达新体制的不断涌现,对雷达杂波特性的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入。
新一代AEW雷达采用相控阵和脉冲多普勒(PD)体制。
有关机载相控阵雷达杂波仿真问题,在以往的文献中已有涉及[115~117]。
其中,文献[115]对有关雷达杂波仿真的方法进行了较为全面和详细的介绍,文献[116]讨论了平面相控阵机载雷达二维杂波数据仿真的数学模型。
该模型考虑到了阵元幅相误差以及载机的姿态变化等因素,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但该模型只假设杂波的功率谱为高斯分布,幅度上无起伏,而没有考虑非高斯过程。
文献[117]建立了比较了完整的杂波数据库,但该文也只重点讨论了二维杂波谱的特性。
由于我们的目的是进行CFAR检测方法研究,所以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出发,重点讨论了杂波数据的概率密度函数,我们还给出了仿真杂波数据的幅度图和概率密度图以及一些结论。
本章主要对机载相控阵雷达在不同地类和不同起伏模型下的杂波进行建模与仿真,目的是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杂波仿真平台和杂波数据库,为后续的CFAR算法研究提供支撑。
一、实验目的1. 熟悉雷达系统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2. 了解雷达系统的工作原理;3. 分析雷达系统性能指标;4. 通过仿真实验,验证雷达系统的实际性能。
二、实验原理雷达系统是一种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系统,其基本原理是发射电磁波,经目标反射后,接收反射回来的电磁波,通过处理这些信号,实现对目标的探测、跟踪和识别。
雷达系统主要由发射机、天线、接收机、信号处理单元等部分组成。
三、实验仪器与软件1. 仪器:计算机、雷达系统仿真软件;2. 软件:MATLAB、雷达系统仿真软件(如:Simulink)。
四、实验步骤1. 打开雷达系统仿真软件,创建一个新的仿真项目;2. 根据雷达系统的工作原理,搭建雷达系统的仿真模型,包括发射机、天线、接收机、信号处理单元等部分;3. 设置雷达系统的参数,如频率、脉冲宽度、脉冲重复频率等;4. 仿真实验,观察雷达系统在不同参数下的性能表现;5. 分析仿真结果,绘制雷达系统的仿真曲线;6. 比较仿真结果与实际雷达系统性能,分析雷达系统的优缺点。
五、实验数据与结果1. 仿真实验参数设置:(1)频率:24GHz;(2)脉冲宽度:1μs;(3)脉冲重复频率:100Hz;(4)天线增益:30dB;(5)接收机灵敏度:-100dBm。
2. 仿真曲线:(1)距离分辨率曲线:如图1所示,雷达系统的距离分辨率为3m,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图1 雷达系统距离分辨率曲线(2)测速精度曲线:如图2所示,雷达系统的测速精度为±0.5m/s,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图2 雷达系统测速精度曲线(3)角度分辨率曲线:如图3所示,雷达系统的角度分辨率为0.5°,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图3 雷达系统角度分辨率曲线六、实验分析与讨论1. 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雷达系统在不同参数下的性能表现,为雷达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2. 分析仿真结果,雷达系统的距离分辨率、测速精度和角度分辨率均满足实际应用需求;3. 比较仿真结果与实际雷达系统性能,雷达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4. 雷达系统仿真曲线实验有助于提高学生对雷达系统原理和性能指标的认识,为后续相关实验和研究奠定基础。
《杂波建模与仿真技术及其在雷达信号模拟器中的应用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杂波建模与仿真技术在雷达信号处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杂波是雷达系统中不可避免的一种干扰信号,它会对雷达的探测性能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研究杂波建模与仿真技术,以及其在雷达信号模拟器中的应用,对于提高雷达系统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杂波建模与仿真技术概述杂波建模是指根据实际杂波的特性,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以便于对杂波进行仿真和分析。
而仿真技术则是利用计算机等工具,对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模拟和实验,从而得到杂波的相关特性。
杂波建模与仿真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杂波的特性,以及在雷达系统中如何对其进行抑制和消除。
三、杂波建模的方法及特性分析杂波建模的方法主要包括统计建模和物理建模两种。
统计建模主要是根据杂波的统计特性,如均值、方差、分布等,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而物理建模则是根据杂波产生的物理机制,如散射、反射等,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建模。
杂波的特性主要包括随机性、时变性、多普勒频移等。
其中,随机性是指杂波的幅度、相位等参数具有随机性;时变性是指杂波的特性随时间发生变化;多普勒频移则是由于目标与雷达之间的相对运动而产生的频移现象。
这些特性使得杂波建模与仿真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
四、杂波仿真在雷达信号模拟器中的应用雷达信号模拟器是一种用于模拟雷达回波信号的设备,它可以模拟出各种复杂的雷达回波信号,包括目标回波、杂波、噪声等。
在雷达信号模拟器中应用杂波仿真技术,可以更好地模拟出实际的雷达回波信号,从而提高雷达系统的性能。
具体而言,杂波仿真可以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评估雷达系统的性能:通过模拟不同场景下的杂波信号,可以评估雷达系统在不同环境下的性能,如探测距离、分辨率、虚警率等。
2. 优化雷达系统设计:通过对杂波特性的分析和仿真,可以找出影响雷达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从而为雷达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
毫米波雷达建模方法毫米波雷达是一种主要应用于汽车自动驾驶、军事目标探测等领域的高频电磁波探测技术。
在毫米波雷达的建模过程中,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以确保建模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介绍10条关于毫米波雷达建模方法的详细描述。
第一条,了解毫米波雷达的工作原理。
毫米波雷达是通过发送高频电磁波并接收反射信号来实现目标探测的。
在毫米波雷达的建模过程中,需要对其工作原理有深入的了解,包括信号处理、目标识别等方面。
第二条,选择合适的建模软件。
毫米波雷达建模软件有多种,包括MATLAB、CST、ADS 等。
需要选择合适的软件,以便进行信号分析、天线设计、电路仿真等操作。
第三条,确定建模对象。
在毫米波雷达建模过程中,需要确定建模对象,包括天线、前端电路、信号处理等方面。
不同对象的建模方法和技术也会有所不同。
第四条,进行仿真模拟。
在毫米波雷达的建模过程中,仿真模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通过仿真模拟,可以验证建模效果和准确度,发现并解决问题。
第五条,考虑信号处理算法。
毫米波雷达信号处理算法包括高斯滤波器、距离向速度估计等方面,需要合理地进行建模和仿真,以确保信号处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六条,进行天线设计。
毫米波雷达天线设计是建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根据毫米波雷达的工作原理和目标要求,需要设计相应的天线,包括宽带天线、波导天线等类型。
第七条,进行电路设计。
毫米波雷达的电路设计也是建模过程中重要的一环。
根据目标要求和信号处理算法,需要设计出前端电路、中频电路、射频电路等相关电路。
第八条,进行系统集成。
在毫米波雷达的建模过程中,除了单独对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建模外,还需要进行系统集成。
通过系统集成,可以验证系统整体性能,找出并解决潜在问题。
第九条,验证建模效果。
毫米波雷达的建模效果需要进行全面的验收和验证。
需要针对各个关键因素展开验收检测,并通过实验数据和对比效果来证实建模的准确性。
第十条,优化建模效果。
在完成毫米波雷达建模后,需要对建模效果进行优化。
基于VSS的雷达目标回波建模与仿真在高级设计系统软件VSS仿真平台上,建立了雷达目标回波生成模型,对线性调频信号模型和斯威林起伏模型做了详细介绍,并通过仿真验证,取得令人满意的仿真结果。
对VSS软件在雷达系统建模与仿真中的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基于VSS软件开发雷达系统模型库和进行复杂雷达系统仿真打下了基础。
标签:目标回波;VSS;建模与仿真前言雷达系统仿真是数字仿真技术与雷达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与传统的现场试验相比,雷达系统仿真具有经济性、灵活性、可重复性等优点。
随着雷达技术的发展,雷达系统的种类和用途越来越多,相应地,雷达仿真技术所涉及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对雷达的研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用系统仿真技术来模拟雷达的发射、接收、信号处理等工作过程,并完成雷达系统的测试和性能指标检验,已成为雷达系统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途径[1]。
VSS是AWR 公司推出的一套功能完备、用于设计完整的端对端通信系统的套件。
VSS中拥有独立的雷达开发包,比如天线库、RF模型库、信号处理模型库等,为雷达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在VSS仿真平台上,建立雷达目标回波模型,并仿真验证。
1 目标回波模型目标回波是指雷达发射的信号照射到目标后,经过目标的散射回到雷达天线的信号。
目标回波模型里包含目标起伏,目标的距离、速度,杂波和噪声,干扰等信息。
文章不考虑杂波和噪声,回波信号的仿真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1.1 线性调频信号发生器线性调频(LFM)信号也称Chirp信号,它是通过对载波进行线性频率调制而得到的,线性调频信号的复数表达式为[2]:式中:?子为脉冲宽度,?滋=?注?子为频率变化斜率,f0为雷达中心频率,B为带宽。
图2给出了基于VSS的线性调频脉冲信号发生器的内部结构,可以改变其中的参数得到不同的线性调频脉冲信号波形。
通过仿真得到脉冲重复周期为20us,占空比为5%,带宽为10MHz的线性调频信号的时域波形和频谱,如图3所示。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第26卷 2011年5月第3期 范文江,余非,余雷
基于多分辨率建模的雷达仿真方法 69
中图分类号:TN9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2230(2011j03—0069—05
基于多分辨率建模的雷达仿真方法 范文江 ,余 非 ,余 雷 (1.防空兵指挥学院,郑州450052;2.解放军75134部队,崇左532200) 摘要:在分析目前雷达仿真方法不足的基础上,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雷达真实信号 实际算法仿真方法。为了寻求普通Pc机硬件资源下的高仿真效果,提出了多分辨率建立模 型的常规雷达仿真方法,构建了多分辨率模型的各组成模块,并用实例验证了该仿真方法的可 行性和可信性。 关键词:多分辨率建模;雷达仿真;建模方法
Modeling for Radar Simulation Based on Multi—Resolution Modeling FAN Wen—jiang ,YU Fei ,YU Lei (1.Air Defense Command College,Zhengzhou 450052,China;2.Unit 75134 of PLA,Chongzuo 532200,China) Abstract:The shortage of modern radar simulation method is analyzed.The true modeling method is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algorithm using in the real radar project.Looking for the good simulation effect under common computer resource,the muhi—resolution modeling method is put forward.The feasible and believes are verified by example. Key words:multi—resolution modeling;simulation of radar;method of modeling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模拟训 练的手段被广泛采用。和常规的训练方式相比, 利用仿真技术实现的模拟训练具有环境逼真、场 景多变、现场感强、训练针对性好和安全经济、可 控性强等特点。但是,随着大量新技术的装备应 用,仿真建模也随之增加了难度。寻求适应装备 发展变化,准确描述装备作战能力的仿真模型就 成为设计和实现仿真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
2仿真模型需求分析 目前,从仿真粒度上分,雷达仿真有两种方 法:一种是功能级仿真;一种是信号级仿真。功能 级仿真是对已知概率的随机事件,用Monte Carlo 法进行试验,从而得到该随机事件的一个模
型l1 J。这种仿真方法实时性好,属于低分辨率模 型,可以满足大规模动态目标情景的仿真需要,供 训练使用。但是,由于模型分辨率低,所以功能级 仿真缺乏人在回路的用户监控,信号的详细处理 过程只当作某种系统损耗来处理。对于复杂的战 场环境和目标的多样性,功能级仿真得出真实可 信的仿真结果比较困难。信号级仿真是逼真地复 现既包含振幅又包含相位的相干视频信号,复现 这种信号的发射、空问传播、散射体反射、以及在 接收机内进行处理的全过程模型_2 J。该方法属 于高分辨率模型,能逼真地复现雷达系统各个不 同点上的雷达信号,可以很好地满足人在回路的 监控需要。但是,信号级仿真要求系统采样率高, 运算量大,对计算机运算能力要求高,普通的Pc 机无法完成,使用经费较高。 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仿真模型分辨率与计
收稿日期:2010—09—15;修回日期:2010—11—18 作者简介:范文江(1980一),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雷达系统建模与仿真、信号处理;余非(1985一),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雷
达系统建模与仿真、效能评估。 70 范文江,余非,余雷 基于多分辨率建模的雷达仿真方法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第26卷
2011年5月第3期
算机硬件资源之问存在矛盾。如果要求仿真模型 分辨率高,则占用计算机硬件资源多,实现起来费 用比较高;如果要求仿真实时性好,则仿真模型分 辨率就低,占用计算机资源会较少,但缺少对信号 的高保真度处理。用户需求的仿真模型,一方面要 求仿真系统具有较高的仿真度和可信性,呈现信号 变化细节的仿真,使受训者实时参与仿真过程,增 加沉浸感;另一方面要求减小运算量,普通的PC机 就可以实现,达到简便实用的目的。其根本目的是 寻求仿真模型分辨率与计算机资源的折中。
3多分辨率建模的概念 在作战仿真领域,仿真模型的分辨率(resolu— tion)是指模型描述现实世界的详细程度,也就是 模型对细节描述的多少。目前,学术界对这一定 义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仿真互操作专题研究小组 (SISO/SIW,国际仿真互操作标准化组织所属)给 出了一个广泛认可的定义:分辨率是在建模或仿 真中,模型描述真实世界的精确度和详细程度 (resolution:the degree of detail and precision used in the representation of real world aspects in a model or simulation) J。多分辨率建模是指对所要研究的 问题在不同分辨率尺度上建立的多种分辨率模 型。美国Rand公司的Davis等人给出具有代表性 的定义为:多分辨率建模是指为同一现象建立具 有不同分辨率的一个模型、一个集成的模型族或 二者的组合[ 。 4基于多分辨率建模的雷达仿真 为了实现高仿真模型分辨率与计算机资源的 折中,本文提出把雷达仿真模型分解为若干“功能 独立”的不同分辨率的模块,将这些模块综合集成 为总的仿真模型。根据各模块的功能要求,利用 功能级仿真、信号级仿真和实际算法仿真对各模 块以不同等级分辨率的模型建模描述,可以降低 开发、测试、维护等阶段的难度,便于系统扩 展_5 J。基于不同分辨率的仿真模型除了具备系 统功能需求外,还能满足系统的非功能需求:一是 模块化的继承和重用特点,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可 扩充性,便于未来系统的演化和升级;二是通过模 块接口标准化,能够与其他模拟训练系统进行组 网训练;三是具有良好的使用性、可维性和可靠 性,方便用户使用和维护,提高利用率。本文对雷 达仿真模型进行不同分辨率模型的模块化处理, 构建了常规雷达仿真模型的主要模块。通过仿真 试验,取得了比较理想的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 的可行性和可信性。 4.1雷达功能级仿真模块 对各种信号成分平均功率的描述采用功能级 仿真描述,属于低分辨率仿真模型,主要包括目标 特性、战场环境、回波功率和电子干扰强度。雷达 功能级仿真模块如表1所示。
表1 雷达功能级仿真主要模型列表 功能仿真模块 数学表达式 含义 备注
回波信号功率 P=P G2 X2
接收机噪声 =kToB N, 有源干扰功率 =
P 一发射机功率 G~天线增益 雷达工作波长 目标散射截面积(RCS) R一目标距离 ~系统综合损耗
波尔兹曼常数 接收机参考温度 曰 一接收机瞬时带宽 接收机噪声系数 干扰机发射功率 一干扰机天线在雷达方向的增益 G 一天线旁瓣增益 厶一干扰信号综合损耗 干扰机到雷达的距离
综合信干比 s = 一噪声信号功率
采用不起伏,Swerling I、 Swerling 1I、SwerlingⅡI、 Swerling1V,目标运动过程 中,瞬时RCS变化为其平 均值的随机变化。
雷达接收机内部噪声模型 可以表述为服从均值为 2 ̄ 的正态分布。
支援干扰机一般都与目标 处于不同的位置,不在同
一波束内,所以进入接收 机的干扰需要考虑旁瓣增 益。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第26卷 2011年5月第3期 范文江,余非,余雷
基于多分辨率建模的雷达仿真方法 7l
4.2雷达信号级仿真模块 雷达信号级仿真模块属于高分辨率仿真模 型,主要包括杂波特性、噪声、雷达发射信号和接
收信号,如表2所示。
表2雷达信号级仿真主要模型列表 J
4.3雷达实际算法模块 针对现代雷达普遍采用数字化处理技术的特 点,利用仿真计算机复现真实信号的实际处理过 程是可以实现的,即实际算法仿真。这种仿真依 据雷达真实信号的处理流程,在仿真计算机中采 用相同的处理流程和算法,使真实信号处理过程 平移到仿真计算机上实现,具有较高的逼真度。 实际算法仿真计算量小,具有更高的实时性,亦属
于信号级仿真,仿真模型分辨率属于最高等级。 雷达实际算法模块可以充分利用现代雷达数 字化信号处理的特点,信号实时跟随外部环境变 化,所以,实际算法模型可以准确反映作战环境、 作战行动、作战过程以及武器装备性能的变化,时 刻把这些变化展示给受训者,使其得到近似实装、 实战的训练。实际算法模块主要包括信号处理和 检测过程,如表3所示。
表3雷达实际算法仿真主要模型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