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哲学贡献
- 格式:pdf
- 大小:1.30 MB
- 文档页数:2
· 64
·公共管理Public Management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哲学贡献徐树全(中共武城县委党校,山东 德州 253300)摘要: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含和孕育着丰富的哲学基础创新、原创性的表述论断和哲学命题,蕴含和彰显着思想的哲学创新方式、真理力量与哲学智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新境界, 构建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新内涵。关键词: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创新;智慧中图分类号:B307 文献标识码:A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含和孕育着丰富的哲学基础创新、原创性的表述论断和哲学命题,蕴含和彰显着思想的哲学创新方式、真理力量与哲学智慧。本文将从四个方面的视角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具有的重要哲学基础创新、哲学命题及创新特色,以便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作出的重要哲学贡献。这一思想的重要哲学贡献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而更加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从而更加清晰地认识和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新境界,增强人们在践行中的理论自觉、行动自觉。1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境界马克思主义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既引发了中国历史上深刻变革,也触发了一个自身逐步中国化的革新。从党的十八大开始起,中国社会发展已经处于新的历史起点上,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到新时代,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和时代精华。这一新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最新飞跃,也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坚持、丰富与创新。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还是21世纪新时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做出了原创性贡献,为新时代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做出了创新性贡献,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及其最新理论成果不仅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也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境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扎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肥沃土壤,浸染和彰显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并在坚持其哲学基础上实现了哲学创新和原创性贡献,灼灼闪烁着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光辉。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本体论,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辩证唯物论基础,具体表现为实事求是、改革创新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唯物辩证法,具体表现为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和底线思维;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论基础,具体表现为问题导向、知行合一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论基础,具体表现为实干兴邦;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唯物主义,具体表现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新内涵哲学社会科学特别是哲学通常具有超前于一定社会发展的独特特点和优势,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往往扮演着“先导者”的角色,特别是在人类社会大变革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深远影响和社会作用,在社会进步文明过程中人们将接受广泛的知识启蒙和思想洗礼。我们党历来就是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在我们党每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都产生了具有时代意义和深远影响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成果,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成为更加重要、更加紧迫的现实要求和社会需要。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紧迫要求,以及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目标。在当代中国,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也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本质特征。在当代中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理论指导、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充实丰富了基本论点、概念、命题、范畴、表述等内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贯穿着科学方法论,坚持问题· 65 ·公共管理Public Management导向和科学思维的创新方式,包含丰富完整的创新思维、战略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历史思维、系统思维等科学的思维方法体系。创新性发展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内在要求。只有坚持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实践的观点、时代的观点、历史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够推出具有独创性的理念、理论、方法、方案、智慧等。3重构世界秩序及人类命运的方案和哲学论断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然而历经沧桑始终不变的是命运攸关的“天下”情怀。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和而不同”“亲仁善邻”“协和万邦”“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和谐景象,成为中华文明与其它文明交往、沟通、共处的主旋律和主要表现形式,厚重地积累了如何处置对外关系的经验和智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越来越紧密联系、利益攸关、命运与共,中国与世界各国和地区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中国人民的梦想与各国人民的梦想越来越紧密相连,实现世界各国梦需要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与合作共融的国际秩序,重构世界秩序及人类命运的方案是梦想使然、福祉需要和发展必然。自从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出以后,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伴随着参与全球合作治理的实践而不断丰富发展其思想。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和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重构世界秩序及人类命运的中国方案和智慧,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哲学论断。从“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阳光普照世界!可以这样说,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体现了中国外交创新,也体现了中国特色哲学创新。随着国际关系调整、世界秩序变化、全球治理的不断持续深入,向全世界传递的关于人类文明走向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逐渐为世界所认同,逐渐成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重构世界新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共同价值规范和行动准则,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在世界上落地生根。4彰显着问题导向和科学思维的哲学创新方式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马克思指出:“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有着和任何在内容上有根据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的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这就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理论创新首先体现在影响这个时代命运的问题中,一个时代的创新方式必然反映了这个影响时代命运的问题。理论是不是彻底,关键看它直面问题的深度、解决难题的程度。马克思主义的本性是批判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在本质上具有辩证的问题意识,具体体现了问题导向过程中的辩证思维。马克思主义无愧于时代的精华,就在于其根本性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和方向,深层触及了时代问题的痛点与本质,形成了具有普遍意义和方法论的科学理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时代的思想精华和智慧力量,具有整体的哲学意蕴、科学的思维模式和开放的思想方式方法体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时代的理论发展的必然产物,蕴含着鲜明的问题导向和严谨的科学思维的哲学创新方式。党的十九大强调指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让党和人民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改革创新从来都是为了直面对应现实的突出问题,高度关注社情民舆并广泛接受民间的智慧和意愿,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进程中扩展视野和局面,继而不断地概括总结认识经验、凝练提升理论层次,从党的十八以来形成了一系列富有突破性和开创性的新思想新方略新战略新理念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问题导向与科学思维的哲学创新方式,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统提供了新鲜血液,为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提出了有益借鉴,也为加快构建中国理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升了广阔的空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真理学说,是开放的、发展的科学理论。历史的演化、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荡涤、思潮的喧嚣不断印证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与哲理性。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在世界范围内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面、影响力无疑是广泛而持久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却是朴实而普遍的。真理是朴素的,也是有气质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守正革新的优秀品格,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彰显了其原创性、实践性、时代性和科学性,处处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科学真理思想的光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当今时代依然具有强大生命力。尽管世界变化和时代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的想象和猜测,然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近百年实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彰显出科学的真理思想和实践的真理力量有机统一的理论魅力和哲学智慧,使得实践科学的真理思想的味道如此甘甜,使得实践中的真理力量如此强大。参考文献:[1]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6-05-19(1).[2] 杨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底蕴[N].光明日报,2017-12-18(15).[3] 汪信砚.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哲学基础研究的思考[N].光明日报,2018-04-04(11).[4]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2).[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