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学习题库
- 格式:doc
- 大小:1.17 MB
- 文档页数:78
第 1 题: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是( )。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回答:A 正确答案:B 第 2 题: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 )。
A:1923年
B:1922年
C:1920年
D:1921年
回答:D 正确答案:D
第 3 题:今后我国要走的工业化道路应该是( )。
A:传统工业化道路
B: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
C:新型工业化道路
D:先信息化后工业化道路
回答:C 正确答案:C
第 4 题:上海市政府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上报国务院备案,应使用( )。
A:“请示”
B:“意见”
C:“报告”
D:“函
回答:A 正确答案:C 第 5 题:和平时期,我们在反腐败时必须以( )作为载体。
A:权力
B:制度
D:负担
回答:C 正确答案:B 第 6 题: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 )
A:政治体制改革
B:经济体制改革
C:文化体制改革
D:社会体制改革
回答:A 正确答案:B 第 7 题:公务员制度作为一种完整的、系统的现代人事行政制度,最早产生于哪个国家?( )
A:中国
B:英国
C:美国
D:德国
回答:C 正确答案:B 第 8 题:机关工作计划可分为( )。
A:个人计划、部门计划和单位计划
B:个人计划,单位计划和地方计划
C:中央计划、单位计划和地方计划
D:中央计划、地方计划和基层计划
回答:D 正确答案:D
第 9 题:下列哪一项是“公共管理硕士”的英文缩写 ( )。
A:MBA
B:MPA
C:JM
回答:A 正确答案:B 第 10 题:“公告”与“通告”的主要区别在于 ( )。
A:前者应写明主送单位,后者不需写明主送单位。
B:前者适用范围大,后者适用范围小。
C:前者可登报,后者不可登报。
D:前者内容复杂,后者内容简单。
回答:B 正确答案:B
第 11 题:“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体现了公务员行为规范的哪个特征?( )
A:特定性
B:层次性
C:政治性
D:严肃性
回答:C 正确答案:C
第 12 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 )。
A:以人为本
B:发展
C:执政为民
D:统筹兼顾
回答:A 正确答案:A
第 13 题:服从组织、服从领导属于公务员的( )。
A:政治行为规范
B:业务行为规范
C:廉政行为规范
D:职业道德行为规范
回答:A 正确答案:A
第 14 题:揭示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属于辩证法的( )。
A:否定规律
B:否定之否定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对立统一规律
回答:C 正确答案:C
第 15 题:党群关系的好坏由( )来评价。
A:党的工作部门
B:党员
C:政府
D:人民群众
回答:D 正确答案:D
第 16 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共同富裕
C:社会主义制度
D: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回答:C 正确答案:A 第 17 题:因为在我们这个社会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经验不对称,以及利益的局限性,所以政治参与必须要( )进行。
A:分层次
B:统一
C:普遍
D:广泛
回答:D 正确答案:A 第 18 题:新录用公务员在试用期内进行的培训属于:( )。
A:任职培训
B:初任培训
C:技术培训
D:在职培训
回答:A 正确答案:B 第 19 题:下列哪种刑罚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附加适用。
( )
A:有期徒刑
B:管制
C:剥夺政治权利
D:拘役
回答:A 正确答案:C 第 20 题:转变政府职能的根本途径是( )。
A:加强宏观调控
B:完善市场体系
C:实行政企分开
D: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回答:A 正确答案:C 第 21 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的是( )。
A:立法监督
B:司法监督
C:审计监督
D:社会与舆论监督
回答:C 正确答案:C
第 22 题:党把市场经济引入到社会主义体制之中,为的是( )。
A:实现各种资源的最佳配置
B:实行人民当家作主
C: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D:开展党的思想建设
回答:A 正确答案:A
第 23 题:民主监督的不足有约束力不够和( )。
A:信心很足
B:意见不统一
C:权威性不强
D:改革不彻底
回答:C 正确答案:C
第 24 题:下列不属于机关工作计划的是( )。
A:个人计划
B:地方计划
C:基层计划
D:中央计划
回答:A 正确答案:A
第 25 题: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 )
A:实现中国梦
B: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实现和完成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
D: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回答:D 正确答案:D
第 26 题:考察事物自身的全面性,要求树立一种( )思维。
A:求实
B:辩证
C:过程
D:系统
回答:B 正确答案:D
第 27 题: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是( )。
A:互相对立
B:互为条件,互为补充
C:完全一致
D:大同小异
回答:B 正确答案:B
第 28 题: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依据的是( )。
A:规章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行政法规
D:法律
回答:A 正确答案:A
第 29 题:《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通常由( )的行政主体管辖。
A:违法行为人住所地
B:违法行为人经常居住地
C:违法行为损害发生地
D:违法行为发生地
回答:D 正确答案:D
第 30 题:领导成员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应当( ) 。
A:因公辞职
B:引咎辞职
C:自愿辞职
D:责令辞职
回答:B 正确答案:B
第 31 题:人民政协活动中用( )代替“协商”的现象还未杜绝。
A:“报道”
B:“通报”
C:“提出”
D:“准备”
回答:B 正确答案:B
第 32 题:各级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其职能不包括( )。
A:制定法律
B:政治协商
C:民主监督
D:参政议政
回答:A 正确答案:A
第 33 题:中国目前是世界经济第( )大经济体。
A:一
B:二
C:三
D:四
回答:A 正确答案:B 第 34 题:深入推进( )改革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动力。
A:经济体制
B:国际关系
C:党的建设
D:政治体制
回答:D 正确答案:D
第 35 题: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更多是依靠( )来带动的。
A:消费
B:出口
C:投资
D:储蓄
回答:C 正确答案:C
第 36 题:公务员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哪一项?( )
A:政治表现
B:工作实绩
C:工作态度
D:勤奋精神
回答:B 正确答案:B
第 37 题:阻碍和影响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的最大阻力,是( )的问题。
A:思想上
B:精神上
C:经济上
D:文化上
回答:A 正确答案:D 第 38 题:国家经济的强大离不开文化产业,文化过程贯穿经济过程的始终,在媒体上称为( )。
A:文化经济化
B:经济文化化
C:高端经济
D:审美渗透
回答:B 正确答案:B
第 39 题:公文的结构层次序数中,表示第二层的是( )。
A:(一)
B:1
C:一
D:(1)
回答:A 正确答案:A
第 40 题:下列哪一项是树立政府良好形象的关键因素?( )
A:宣传
B:动员
C:管制
D:公共服务
回答:D 正确答案:D
第 41 题:中国目前已经成国际碳排放的第( )大国。
A:一
B:二
C:三
D:四
回答:A 正确答案:A
第 42 题: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面临的三大历史任务是( )。
A: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B:发展生产力、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C:发展生产力、推进现代化建设、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回答:A 正确答案:A
第 43 题: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是 ( )
A:税收
B:财政
C:科技
D:经济
回答:D 正确答案:B 第 44 题: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是( )。
A:农业
B:教育和科学
C:能源
D:交通
回答:B 正确答案:B
第 45 题:公司是( )。
A:法人企业
B:个人业主企业
C:合伙企业
D:独资企业
回答:A 正确答案:A
第 46 题:下列行政强制措施当中,( )属于间接执行性强制措施。
A:查封、扣押
B:强制收购
C:限价出售
D:代执行
回答:C 正确答案:D 第 47 题:党的智慧来源于( )。
A:人民群众
B:党员
C:社会组织
D:党的领导
回答:A 正确答案:A
第 48 题:十八大报告的主线是( )。
A: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建设小康社会
C:实现共同富裕
D:分配制度的改革
回答:A 正确答案:A
第 49 题:战争的思维看待问题是( )。
A:在对方立场上看问题
B:在各自的立场上看问题
C:在各自和对方的立场都思考问题
D:在周围旁观
回答:C 正确答案:B 第 50 题:下列各项不属于公务员行为依据的是( )。
A:法律
B:法规
C:政策
D:职务
回答:D 正确答案:D
第 51 题: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是( )。
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B: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实行多党制和三权分立
D: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
回答:A 正确答案:A
第 52 题:政府最为重要的职能是( )。
A:经济建设
B:文化建设
C:改善民生
D:维护主权
回答:C 正确答案:C
第 53 题:在结构转型的过程当中,( )要转变职能,要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
A:社会
B:人民
C:群众
D:政府
回答:D 正确答案:D
第 54 题:“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 )。
A:固有属性
B:根本特性
C:存在形式
D:最高理性
回答:B 正确答案:B
第 55 题:市人事局向市财政局行文申请增加经费,应使用( )
A:“请示”
B:“报告”
C:“函”
D:“决定”
回答:B 正确答案:C 第 56 题: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以( )为根本活动准则。
A:《组织法》
B:《立法法》
C:《宪法》
D:《中国共产党党章》
回答:C 正确答案:C
第 57 题:国家公务员是指( )。
A:各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C: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D: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各级人民政府组成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回答:C 正确答案:C
第 58 题:“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主要说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
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B: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C:静止是绝对的,运动也是绝对的
D:静止是相对的,运动也是相对的
回答:A 正确答案:A
第 59 题:( )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原理。
A:唯物史观
B:剩余价值理论
C:阶级斗争学说
D:工人运动理论
回答:B 正确答案:A 第 60 题:我国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的起因往往是( )。
A:刑事案件
B:政治斗争
C:民事纠纷
D:经济危机
回答:C 正确答案:C
第 61 题: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中( )。
A:经济增长的内涵包括经济发展
B:经济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增长
C:经济发展仅仅是GDP的增长
D:经济增长对国家更有利
回答:B 正确答案:B
第 62 题: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毫无疑问是完善( )的需要。
A: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B:社会主义思想体系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社会主义文化
回答:A 正确答案:C 第 63 题:行政征收,是以相对人有行政法上的( )为前提。
A:给付义务
B:缴纳义务
C:履行义务
D:作为义务
回答:B 正确答案:B
第 64 题:下列哪个部门有权审定增加行政编制( ) 。
A:国务院
B:全国人大
C:省级人民政府
D:省级人大
回答:A 正确答案:A
第 65 题:“实事求是”的“是”是客观事物的( )。
A:规律性
B:客观性
C:运动性
D:存在性
回答:A 正确答案:A
第 66 题:目前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主旋律是( )。
A:发展与对抗
B:和平与发展
C:反恐与称霸
D:战争与发展
回答:B 正确答案:B
第 67 题:法律形式又称( )。
A:法律规范
B:法律渊源
C:法律条文
D:法律文件
回答:A 正确答案:B 第 68 题:主持行政裁决活动的机关是( )。
A:司法机关
B:行政机关
C:检察机关
D:国家权力机关
回答:D 正确答案:B 第 69 题: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面对十分复杂的国际形式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央政治局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的工作总基调是( )
A:稳中求进
B:提质增效
C:又快又好
D:多快好省
回答:A 正确答案:A
第 70 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
A: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关系
B:无限和有限、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C:一般和特殊、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D:本质和现象、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回答:C 正确答案:C
第 71 题:学马列要“精”,“精”指的是( )。
A:马克思主义很精辟
B: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
C: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原理
D: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理
回答:B 正确答案:D 第 72 题: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 )出发点和落脚点
A:为人民服务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D: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回答:A 正确答案:C 第 73 题:节约资源、绿色能源是生态文明( )领域的内涵。
A:经济
B:社会
C:资源
D:环境
回答:D 正确答案:C 第 74 题:确定公文的成文日期,以下列哪项为准( )。
A:成稿日期
B:领导签发日期
C:核对日期
D:印发日期
回答:D 正确答案:B 第 75 题:揭示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属于辩证法的( )。
A:否定规律
B:否定之否定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对立统一规律
回答:D 正确答案:D
第 76 题: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是( )
A:城乡不同步
B:城乡二元结构
C:城乡分割结构
D:城乡经济不协调
回答:C 正确答案:B 第 77 题:从需求角度看,拉动经济增长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其中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最小的是( )。
A:投资
B:出口
C:消费
D:对外贸易
回答:B 正确答案:C 第 78 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是( )。
A:深化改革
B:统筹城乡发展
C:发展私营经济
D:加强宏观调控
回答:D 正确答案:A 第 79 题:主要针对引进专门技术人才的公务员任用制度是:( )。
A:选任制
B:委任制
C:聘任制
D:常任制
回答:C 正确答案:C
第 80 题:( )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A:时间和空间
B:能量
C:质量
D:运动
回答:C 正确答案:D 第 81 题: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这是指行政行为具有( ) 。
A:确定力
B:拘束力
C:公定力
D:执行力
回答:A 正确答案:A
第 82 题:今天在实践层面,改革、发展、稳定的顺序是( )。
A:改革发展稳定
B:发展稳定改革
C:稳定改革发展
D:稳定发展改革
回答:C 正确答案:D 第 83 题: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应使用 ( )。
A:会议简报
B:会议记录
C:会议报道
D:会议纪要
回答:D 正确答案:D
第 84 题:市场经济中等价交换原则渗透到各个领域,出现( )。
A:均等化
B:反哺农村
C:权钱交易
D:贫富分化
回答:A 正确答案:C 第 85 题:2013年11月9日到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的主题是( )
A:全面深化改革
B:全面深化开放
C:全面改革开放
D: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回答:D 正确答案:A 第 86 题:公文处理工作一般由本机关的( )集中统一管理。
A:机关领导
B:领导秘书
C:办公室(厅)
D:研究室
回答:C 正确答案:C
第 87 题: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 )
A:坚持创新
B:坚持发展
C:坚持改革
D:坚持开放
回答:B 正确答案:B
第 88 题:下列各项中,不能授权某组织成为行政主体的是( )。
A:规章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行政法规
D:法律
回答:A 正确答案:A
第 89 题: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会指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 )
A:基础性作用
B:决定性作用
C:关键性作用
D: 核心性作用
回答:A 正确答案:B 第 90 题: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 。
A:中国共产党
B:行政机关
C:人大
D:人民群众
回答:A 正确答案:D 第 91 题:( )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A:改革
B:稳定
C:发展
回答:C 正确答案:C
第 92 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
A:协调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赶超
D:健康发展
回答:B 正确答案:B
第 93 题:我国的基本国情是( )。
A:人口多、底子薄
B: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C:区域发展不平衡
D: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回答:D 正确答案:D
第 94 题:下列关于行为规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行为规范具有制约作用
B:行为规范具有导向作用
C:行为规范都通过强制手段来实施
D:行为规范具有强化作用
回答:C 正确答案:C
第 95 题:鲶鱼定律说明了( )。
A:人要有压力,潜能就能发挥出来,不会被社会淘汰
B:为了自己要抹黑别人
C:这个世界本来是不公平的
D:要以历史的眼光来看问题
回答:A 正确答案:A
第 96 题: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规章制定主体的是( )。
B:广东省人大
C:上海市人民政府
D:崇明县人民政府
回答:A 正确答案:C 第 97 题:质变是事物( )的变化。
A:质与量
B:外在性质
C:根本性质
D:量
回答:A 正确答案:C 第 98 题:我们要优化和改善投资结构,今后的投资应该( )。
A:以东部投资为主
B:以城市投资为主
C:更加注重其他方面的投资为主
D:更加注重民生
回答:D 正确答案:D
第 99 题:中国民主三大经验之一是在当前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重点发展( )。
A:民主选举
B:国家权力
C:协商民主
D:人民权益
回答:D 正确答案:C 第 100 题:社会主义建设要始终以( )为中心。
A:理论建设
B:政治建设
D:文化建设
回答:C 正确答案:C
第 101 题:全国现有多少省级行政区划( )。
A:23个省(含台湾)、5个自治区、5个直辖市
B:23个省(含台湾)、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
C:24个省(含台湾)、6个自治区、5个直辖市
D:24个省(含台湾)、6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
回答:B 正确答案:B
第 102 题: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回答:B 正确答案:B
第 103 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 )。
A: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B: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C:基本实现现代化
D: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
回答:A 正确答案:D 第 104 题:质量互变规律指示了事物发展的( )。
A:形式和状态
B:源泉和动力
C:方向和途径
D:内因和外因
回答:C 正确答案:A 第 105 题:文化可分成三个系统:认知系统、价值信仰系统和审美系统。
在这三个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A:认知系统
B:价值信仰系统
C:审美系统
D:文化系统
回答:A 正确答案:B 第 106 题:向级别与本机关相同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某事项应使用( )。
A:请示
B:报告
C:请示报告
D:函
回答:B 正确答案:D 第 107 题:循环模式产生于( )发展阶段的西方发达国家。
A:农业化
B:工业化
C:后工业化
D:科技化
回答:B 正确答案:C 第 108 题:市场力量的角色应最大化,政府角色应最小化。
这是哪一个学派的主要观点?( )
A:凯恩斯主义
B:马克思主义
C:新古典主义
D:新制度主义
回答:C 正确答案:C
第 109 题:我国的社会层级结构是( )。
A:倒金字塔式
B:阶梯式
C:金字塔式
D:真条式
回答:A 正确答案:C 第 110 题:哪一项不是选择与确定社会调查课题应当遵循的原则?( )
A:可行性原则
B:预测性原则
C:价值原则
D:优势原则
回答:D 正确答案:B 第 111 题:我国现行宪法的实施保障之一是,宪法规定( )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D:各民主党派
回答:C 正确答案:C
第 112 题: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 )
A: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
市场作用
B: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
政府作用
C: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和更好发挥
市场作用
D: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和更好发挥
政府作用
回答:D 正确答案:B 第 113 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
A: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B: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C:代替与被代替的关系
D:有限与无限的关系
回答:B 正确答案:A 第 114 题:人民群众的权利意识以及由此产生的政治参与大大超过了政治制度和体制的承载能力,称之为( )。
A:权利的范围
B:权利的利用
C:权利的极限
D:权利的超速
回答:C 正确答案:D 第 115 题:“六城”建设生态模式中最高层次的要求是( )。
A:和谐之城
B:安全之城
C:绿色之城
D:循环之城
回答:A 正确答案:A
第 116 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点是( )。
A:权力相对集中
B:权力相对分散
C:民主化
D:大众化
回答:C 正确答案:A 第 117 题: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是( )
A: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B: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C: 建设法制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D: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回答:D 正确答案:D
第 118 题: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私营经济占主导、公有制控制国民经济关键部门
C:公有制为主导、非公有制经济作有益补充
D: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回答:A 正确答案:A
第 119 题:中国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和主要特色是( )。
A:发展政治协商
B:发展选举
C:发展自由
D:发展权利
回答:A 正确答案:A
第 120 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立足点是( )。
A:邓小平理论
B:土地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中国国情
回答:C 正确答案:D 第 121 题:与合理行政对立的是( )。
A:依法行政
B:行政越权
C:行政失职
D:行政不当
回答:D 正确答案:D
第 122 题:按规矩办事特别要注意( )。
A:亲政和廉政相统一
B:推进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对的矛盾和问题
C:学习新知识,新本领相结合
D:抵制错误思想
回答:C 正确答案:A 第 123 题:下列哪种强制措施不是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 )
A:取保候审
B:罚款
C:监视居住
D:逮捕
回答:B 正确答案:B
第 124 题:市场经济中政府的基本职能不包括( )。
A:维护竞争
B:限制竞争
C:提供公共产品
D:保护自然资源
回答:B 正确答案:B
第 125 题:农业社会主导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力量是( )。
A:道路
B:经济
C:资本
D:土地
回答:D 正确答案:D
第 126 题:造成反腐倡廉复杂性的内在原因是( )。
A:政治改革滞后
B:利益集团的存在
C:民主集中制没有发挥作用
D:缺乏监督
回答:D 正确答案:B 第 127 题:政策执行产生偏差的根本原因是 ( )。
A:政策执行主体的利益驱动
B:政策执行主体的认知和能力缺陷
C:政策执行的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
D:政策执行的监控体制缺失
回答:A 正确答案:A
第 128 题:老百姓最关心的是( )。
可是今天大多数人也都明白了,民生发展的成果要让大多数人所共享,需要有一种政治的保障。
A:民主
B:平等
C:民生
D:尊严
回答:C 正确答案:C
第 129 题:属于国务院组成机构的是( )。
A:国家税务总局
B:国务院办公厅
C:国务院研究室
D:国务院证券委员会
回答:B 正确答案:B
第 130 题: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面对十分复杂的国际形式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央政治局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着力( )
A: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
B:调增长、稳结构、促改革
C:稳增长、促结构、调改革
D: 促增长、调结构、稳改革
回答:A 正确答案:A
第 131 题:知识经济时代主导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力量是( )。
A:道路
B:经济
C:创新能力
D:土地
回答:C 正确答案:C
第 132 题:( )是公民道德最重要的规范,也是中华民族一个最优良的传统,特别是共产党员和国家干部的一项基本的准则。
A:互助
B:诚信
C:劳动
D:科学
回答:B 正确答案:B
第 133 题: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是 ( )
A:科学的税收体制
B:科学的财税体制
C:科学的经济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