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利用学》课程大纲

  • 格式:docx
  • 大小:18.85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林利用学》课程大纲

一、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中文):森林利用学

(英文):Science of Forest Utilization

课程编号:14351054

课程学分:2

课程总学时:32

课程性质:专业课

二、课程内容简介(300字以内)

《森林利用学》是林学专业主要专业课之一,是专门研究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即关于木、竹材与其他林副产品的收获、加工、利用的基本理论、生产工艺与作业方法的一门应用学科。主要内容有木材的构造和性质,木材的采伐运输及林产品综合利用。本课程与森林生态学、造林学、测树学、森林经理学、树木遗传育种学和气象学等课程有着广泛的联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木材的宏观构造和微观构造,木材的物理、力学和化学性质;木材识别与鉴定、木材缺陷及品质评定的方法;了解林产品的机械加工与化学加工的基本原理、生产工艺及其主产品。

其前修课程主要为树木学。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本课主要讲述木材的构造与性质、林产品的加工利用。重点讲授木材的宏观、微观构造,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各种人造板的生产工艺流程。其中,森林采伐与木材运输结合录像只做简单的介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如下要求:

1.了解森林利用学学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把握新时期森林利用学的研究范畴、发展趋势及主攻方向;

2.了解我国及世界森林资源概况及其重要性,熟练、正确掌握木材宏观构造特征及微观构造特征,掌握木材识别方法并能根据这些特

征进行常见木材的识别与鉴定。

3.了解木材的化学组成情况,掌握木材主要成分的结构与性质及其对木材加工利用产生的影响;了解低分子物质在木材种的分布与含量,掌握其对木材加工利用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在了解木材化学性质的基础上,掌握木材酸碱性质对木材利用的影响。

4.了解木材与水分之间的关系,准确掌握木材纤维饱和点及其对木材性质的影响,正确理解平衡含水率及吸湿滞后现象;掌握木材干缩性质的基本概念,能正确分析木材干缩湿胀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其所产生的影响提出应对措施。准确理解木材密度的概念,掌握木材基本密度及气干密度及其测定方法,木材密度对材性的影响;了解木材的其它物理性质。

5.掌握木材力学性质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力学性质的测定,了解影响木材力学性质的影响因子及采取的应对措施。理解木材缺陷类别、成因、对加工利用的影响;掌握木材缺陷检量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绪论(2学时)

1. 教学目的与要求:绪论是从整体、宏观上认识森林利用学,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掌握森林、木材及木材学的概念、我国森林资源与木材利用状况、木材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及当前木材科学研究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介绍森林与森林利用学、木材与木材学的概念;我国森林资源与木材利用状况及木材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木材的优缺点等内容。教学难点是初学者对木材概念的理解及木材优缺点的掌握。

第一章木材的构造和识别(10学时)

1.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了解、认识树木的生长与木材的形成,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植物及木材名称的命名规则、树木的生长规律、木材的形成规律、树干的构造及幼龄材的概念及特点、性质、利用。木材的粗视构造(木材的三个切面,生长轮,心边材,木射线,管孔,轴向薄壁组织,树脂道和树胶道,颜色,纹理与结构,气味及滋味等);显微构造(木材细胞壁的构造,排列,壁层结构及其胞壁特征、针叶树材和阔叶树材在解剖特征上的差异)。

2.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介绍树木及树干的组成及各部分所担负的功能;木材主要宏

观构造特征的含义,表现形式及对加工利用的影响;木材宏观识别的方法与步骤。

教学难点:1 )木材名称的命名规则;木材形成过程中形成层原始细胞的分裂及新生细胞的成熟过程;

2)正确认识幼龄材,掌握幼龄材的概念、特点、性质、与成熟材的界定;

3)木材细胞壁的特征、结构及其超微观构造;识记针叶树材主要显微构造特征,轴向管胞、轴向薄壁组织、树脂道、木射线等;识记阔叶树材主要显微构造微观构造,导管与导管分子、木纤维、轴向薄壁组织、木射线、胞间道及阔叶树材的特种细胞等特征。

第一节树木的生长及木材的生成(2学时)

1植物分类和木材名称

2树木的生长与木材的形成

3树干的构造

4幼龄材

第二节木材的粗视构造(4学时)

第三节木材细胞壁结构(2学时)

第四节木材的显微构造(2学时)

1 针叶树材显微构造总的特点

2 针叶树材基本组织的显微构造与特征

3阔叶树材显微构造的特点

4阔叶材基本分子的显微结构与特征

第二章木材化学性质(4学时)

1.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内容为了解、掌握木材化学性质及利用的基础,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要求掌握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化学结构及其木材性质、加工工艺和利用的关系,同时了解木材抽提物的主要成分、木材的酸碱性质对木材的表面性质、木材加工、利用的影响,从而丰富木材科学知识,一方面为木材化学利用提供理论支撑,同时为木材及人造板加工奠定理论基础。

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介绍木材三大素的结构与物理化学性质、木材抽提物对木材理化性能的影响、木材酸碱性质,木材主要化学性质与制浆造纸、人造板生产、木材干燥等加工工艺之间的关系。难点在于三大素的结构及其与木材材性、加工工艺的关系;木材次要成分对木材表面性质及加工利用的影响;木材的酸碱性质与加工利用

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第一节木材的化学成分(3学时)

第二节木材化学成分与木材加工工艺和利用的关系(1学时)第三章木材物理性质(4学时)

1.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内容为了解、掌握木材物理性质的基础,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掌握木材中水分的存在状态,即木材中的吸着水、纤维饱和点、吸着滞后现象和平衡含水率概念及其在生产上的指导意义,木材干缩湿胀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原因,木材密度的种类,木材的热学性质、电学性质、声学性质及木材的物理学特性及木材作为人居住环境特性间的关系。

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介绍木材水分、干缩性质、木材密度及部分与加工利用联系密切的热、电及声学性质。难点在于木材吸湿滞后机理、木材平衡含水率与加工利用之间的关系、木材水分移动及木材干缩性质与木材干燥之间关系、木材干缩湿涨各向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控制措施。

第一节木材与水分(2学时)

1木材中水分存在的状态及其测定

2 木材含水率及其测定、木材的纤维饱和点、平衡含水率、透水性。

3 木材吸湿性及吸湿滞后现象

4 木材干缩性、干缩湿涨各向异性的原因,干缩、湿胀的测定及其对木材加工利用的影响,稳定木材尺寸的途径。

第二节木材密度(1.5学时)

1木材密度的概念、种类

2木材密度测定的方法

3影响木材密度的因子。

第三节木材其它物理性质(0.5学时)

1木材的热学性质

2木材的电学性质

3木材的声学性质

4木材的环境学特性及其对人类居住的影响

第四章木材力学性质(2学时)

1.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内容为了解、掌握木材力学性质的基础,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掌握木材力学性质有关的基本概念,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