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废水处理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252.50 KB
- 文档页数:39
《印染废水处理厂的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印染工业的快速发展,印染废水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印染废水的有效处理,是保障生态环境健康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因此,本文旨在详细介绍印染废水处理厂的设计思路和具体实施方案。
二、设计目标本印染废水处理厂的设计目标为:有效去除印染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同时实现废水的资源化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企业的环保形象。
三、设计原则1. 科学性原则:根据印染废水的特性和处理要求,科学设计处理工艺和设备。
2. 实用性原则:处理工艺和设备应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3. 环保性原则:处理过程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废水的资源化利用。
4. 经济性原则: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
四、设计方案1. 总体布局设计印染废水处理厂应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布局预处理区、主体处理区、深度处理区及附属设施等。
其中,预处理区包括格栅截污、调节池等;主体处理区包括生物反应池、沉淀池等;深度处理区包括过滤、消毒等工艺。
2. 预处理工艺设计预处理工艺主要包括格栅截污和调节池。
格栅截污用于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悬浮物,保护后续处理设备;调节池用于调节废水的水质水量,保证后续处理的稳定性。
3. 主体处理工艺设计主体处理工艺采用生物法,包括生物反应池和沉淀池。
生物反应池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沉淀池用于实现泥水分离,使废水得到进一步净化。
4. 深度处理工艺设计深度处理工艺包括过滤和消毒等。
过滤工艺采用适当的滤料,去除废水中的细小颗粒和胶体物质;消毒工艺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废水中的病原微生物,保证出水水质的安全。
五、设备选型与投资估算根据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设备进行投资估算。
设备选型应考虑设备的性能、价格、维护成本等因素。
投资估算包括设备购置费、安装费、土建费用等。
六、运行管理与维护1. 运行管理建立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包括操作规程、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等。
印染废水处理方案设计设计
印染废水处理方案设计的目标是将印染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或降低至符合环
保标准的水质要求,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以下是一个印染废水处理方案设计的参考步骤:
1. 水质分析:对印染废水进行全面的水质分析,确定废水中主要的污染物种类
和浓度。
2. 处理工艺选择:根据废水的特性和水质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
常
见的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
3. 预处理:印染废水通常含有大量的悬浮物、油脂和颜料等,需要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包括格栅过滤、沉淀池、油水分离器等。
4. 主要处理工艺:根据废水的特性选择适当的主要处理工艺。
物理处理工艺包
括活性炭吸附、膜分离等;化学处理工艺包括调节pH值、加入化学药剂等;生物
处理工艺包括生物降解、生物滤池等。
5. 二次处理:经过主要处理工艺后,可能仍有部分污染物未完全去除,需要进
行二次处理。
二次处理包括深度过滤、活性炭吸附、紫外线消毒等。
6. 污泥处理: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需要进行处理。
常见的污泥处理方法包括
浓缩、脱水、焚烧等。
7. 控制和监测:设计合适的控制和监测系统,确保处理过程的稳定和可靠性。
包括自动控制系统、在线监测设备等。
8. 排放标准: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标准,确定印染废水处理后的排放标准,确保排放的水质符合要求。
9. 运行和维护:制定运行和维护计划,定期检查和维护处理设备,确保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10. 监测和评估:建立废水处理效果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对处理系统进行定期检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处理方案。
印染废水处理方法印染废水是指印染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有机物、无机盐和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废水。
由于印染废水的性质复杂、污染物种类多样,处理起来比较困难。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印染废水处理方法。
1.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是将印染废水中的有机物通过生物转化为无机物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有活性污泥法、曝气法和人工湿地法等。
活性污泥法是将印染废水引入活性污泥池中,通过污泥中的微生物分解、氧化有机物。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处理效果稳定的特点,但需消耗大量的能源和化学药剂,并且对PH值、温度等环境条件要求较高。
曝气法是将印染废水注入到曝气槽中,通过促进氧气与废水的接触,使微生物能更好地生长和繁殖。
该方法适用于印染废水中的有机物含量较高、COD(化学需氧量)较高的情况。
人工湿地法是将印染废水引入到人工湿地中,通过湿地植物和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降解和去除。
该方法具有成本低、效果稳定的特点,但处理周期较长。
2.化学处理法:化学处理法通过加入化学药剂来改变废水中污染物的性质,以达到分离和去除的目的。
常见的化学处理方法有中和法、沉淀法和氧化法等。
中和法是通过加入中和剂来改变废水的PH值,使废水中的酸碱度达到中性,减少废水对环境的污染。
该方法适用于废水中酸碱度较高的情况。
沉淀法是通过加入沉淀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沉淀到底部,达到去除固体污染物的目的。
常用的沉淀剂有聚合氯化铁、聚合硫酸铝等。
该方法适用于废水中悬浮物含量较高的情况。
氧化法是通过加入氧化剂,使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为无机物,达到去除有机污染物的目的。
常用的氧化剂有过硫酸钠、高锰酸钾等。
该方法适用于废水中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情况。
3.物理处理法:物理处理法是通过物理方法对废水进行固液分离、膜过滤、吸附等,以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
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有沉淀过滤法、纤维过滤法和膜过滤法等。
沉淀过滤法是通过废水中的悬浮物的凝聚和沉淀来去除固体污染物。
该方法适用于废水中悬浮物含量较高的情况。
北京印染废水处理方案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和经济、文化、政治中心,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一直备受瞩目。
为了减轻环境负担和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北京市政府一直致力于推进印染废水处理方案。
以下是一些实施印染废水处理的方案:
1. 环境法规的实施:北京市制定了专门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所有印染企业必须制定相应的排放计划,并定期报告其排放情况。
此外,环保局还派遣人员进行巡查和检查,以确保企业的合规排放。
2. 建设净化设施:北京市政府鼓励印染企业建设自己的净化设施,在废水排放前进行预处理,并在排放后进行二次处理和深度净化。
通过这些措施,废水中的污染物可以被有效地去除,并达到环保局规定的排放标准。
3. 节水环保生产技术的推广:北京市政府大力推广水循环利用技术和低污染物染料的使用,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印染废水的排放。
这些新技术和新型材料可以显著降低印染企业的生产成本和污染物排放量。
4. 建设集中式废水处理厂:北京市政府还计划建设一些集中式废水处理厂,以便为印染企业提供更为专业和高效的处理服务。
这些处理厂将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帮助企业快速、便捷地处理产生的废水。
总之,针对印染废水处理问题,北京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不仅可以减轻环境负担,还能优化城市生态环境,为广大市民带来更高质量的生活。
纺织印染行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回用方案第一章纺织印染行业废水概述 (2)1.1 行业废水特点 (2)1.2 废水处理现状与问题 (3)第二章废水处理技术概述 (3)2.1 物理处理方法 (3)2.2 化学处理方法 (4)2.3 生物处理方法 (4)第三章预处理技术 (4)3.1 格栅过滤 (5)3.2 沉淀池处理 (5)3.3 调节池处理 (5)第四章物理处理技术 (5)4.1 悬浮物去除 (5)4.2 油脂去除 (6)4.3 色度去除 (6)第五章化学处理技术 (7)5.1 混凝沉淀 (7)5.2 氧化还原 (7)5.3 电解处理 (7)第六章生物处理技术 (7)6.1 好氧生物处理 (8)6.1.1 概述 (8)6.1.2 好氧生物处理过程 (8)6.1.3 好氧生物处理技术特点 (8)6.2 厌氧生物处理 (8)6.2.1 概述 (8)6.2.2 厌氧生物处理过程 (8)6.2.3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特点 (9)6.3 生物膜法处理 (9)6.3.1 概述 (9)6.3.2 生物膜法处理过程 (9)6.3.3 生物膜法处理技术特点 (9)第七章深度处理技术 (10)7.1 膜分离技术 (10)7.1.1 微滤 (10)7.1.2 超滤 (10)7.1.3 纳滤 (10)7.1.4 反渗透 (10)7.2 吸附技术 (10)7.2.1 活性炭吸附 (10)7.2.2 离子交换树脂吸附 (11)7.3 离子交换技术 (11)7.3.1 阳离子交换 (11)7.3.2 阴离子交换 (11)7.3.3 混合离子交换 (11)第八章废水资源回用技术 (11)8.1 回用标准与要求 (11)8.2 回用技术选择与应用 (12)8.3 回用系统运行与管理 (12)第九章环境影响与经济效益评估 (13)9.1 废水处理对环境的影响 (13)9.1.1 减少污染物排放 (13)9.1.2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13)9.1.3 改善生态环境 (13)9.2 经济效益分析 (13)9.2.1 投资成本 (13)9.2.2 运营成本 (13)9.2.3 资源回用效益 (13)9.3 社会效益评估 (14)9.3.1 提高环保意识 (14)9.3.2 提升行业形象 (14)9.3.3 促进技术创新 (14)9.3.4 增加就业机会 (14)第十章纺织印染行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回用策略 (14)10.1 政策法规与标准 (14)10.2 技术创新与推广 (14)10.3 产业协同与绿色发展 (15)第一章纺织印染行业废水概述1.1 行业废水特点纺织印染行业废水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水量大:纺织印染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使用水资源进行染色、漂洗等工序,因此产生的废水水量较大。
某纺织印染行业废水处理工程(3000m3/D)设计方案某保工程有限公司二○○八年四月某纺织印染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方案简述一、工程设计规模某纺织印染发展有限公司为保护环境,减少污染,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拟新建一套污水处理设施。
设计污水物化处理规模为3000m3/d。
污水排放标准达到要求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92中的一级排放标准。
二、工艺设计:✧废水处理工艺流程:(3000m3/d)原水筛网调节池竖流沉淀池水解酸化池达标排放出水池二沉池接触氧化池废水处理选用物化和生化组合工艺,强化预处理,确保后续生化处理稳定运行。
✧厌氧选用水解酸化工艺,采用高效的STCI布水系统,保证厌氧处理效果。
在好氧工艺中采用高效节能的曝气系统,提高曝气效率,节约能耗。
二、经济技术指标1.工程处理设计规模:3000 m3/d2.总投资:373.32万元3.吨水投资:1244.4元/ m34.运行费用:电费E1=0.254元/m3药剂费E2=0.260元/m3工资福利费E3=0.089元/m3污水处理最大直接运行费用∑E:∑E= E1+ E2 + E3 = 0.254+0.260+0.089=0.603元/m3目录第一章概述 (1)1.1 项目背景 (1)1.2 设计单位概况 (1)1.3 设计依据、原则和内容 (2)1.4 相关环境标准 (3)第二章工艺设计 (4)2.1 工程设计规模及排放要求 (4)2.2 工程分析 (4)2.3 工艺说明 (6)2.4 废水处理系统设计 (12)第三章建筑和结构设计 (17)3.1 建筑设计 (17)3.2 结构设计 (18)3.3 防渗设计 (18)3.4 施工技术及安全措施 (18)第四章电气控制及过程控制 (20)4.1 设计依据 (20)4.2 设计范围 (20)4.3 供、配电系统 (20)4.4 照明设计 (21)4.5 自控系统与在线测量仪表 (21)第五章节能、环境保护、消防和安全卫生设计 (22)5.1 节能设计 (22)5.2 消防设计 (22)5.3 环境保护 (22)5.4 劳动保护及安全卫生 (23)第六章管理机构与劳动定员 (25)6.1 管理机构 (25)6.2 劳动定员 (25)第七章工程概算 (27)7.1 工程内容 (27)7.2 工期 (27)7.3 编制依据 (27)7.4 建构<建>筑物一览表 (28)7.5 主要设备材料一览表 (29)7.6 投资预算表 (30)7.7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30)第八章培训及调试计划 (33)8.1 人员的培训 (33)8.2 工程的调试 (33)8.3 废水处理生化系统调试 (35)第九章质量保证与售后服务 (39)9.1 质量保证 (39)9.2 售后服务 (39)第一章概述1.1项目背景某纺织印染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生产针织内衣,包括织布、染整、制衣的生产加工厂,每天排出近3000m3生产废水。
印染厂污水处理方案印染厂是一个涉水行业,其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含有各种有机和无机杂质,如染料、助剂、溶剂、纤维碎屑等。
如果这些废水直接排放,不仅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还会威胁到人们的健康。
因此,印染厂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污水处理方案来净化废水,使其达到排放标准,下面就介绍几种常见的印染厂污水处理方案。
1.传统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案:该方案主要通过调节pH值、沉淀、絮凝和气浮等方法进行污水处理。
首先,在进入处理设施之前,需要将废水进行初沉,以去除较重的固体颗粒。
然后,加入化学药剂进行絮凝,使微小悬浮物凝聚成较大的颗粒,方便沉淀。
接着,对污水进行气浮处理,将气泡通过气浮池的底部进入污水中,使各种悬浮物上浮。
最后,对气浮后的水进行沉淀,以去除较大颗粒物。
这种处理方案适用于染料浓度低、固体颗粒少的废水处理。
2.生物处理方案:该方案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能力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在该方案中,可以引入一些高效的微生物菌种,如厌氧菌和好氧菌,通过相应的生物反应器进行处理。
首先,进入厌氧池,厌氧菌会将废水中的有机底物分解为有机酸、酒精等物质。
然后,通过曝气池,好氧菌会进一步氧化有机底物,最终将其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生物处理方案适用于有机污染物较高的污水处理。
3.膜分离技术方案:该方案主要通过一系列膜过滤和膜分离技术来进行废水处理。
首先,使用微孔过滤膜和超滤膜来去除废水中的悬浮颗粒和胶体物质。
然后,使用反渗透膜进行反渗透,以去除废水中的溶解有机物、无机盐和微生物等。
反渗透膜的孔径很小,只能使水分子通过,而将溶质和微生物滞留在膜外,从而实现废水的净化。
膜分离技术方案适用于废水中含有较多溶解性有机物和无机盐的情况。
4.高级氧化技术方案:该方案主要是利用高级氧化剂,如臭氧、UV光、过氧化氢等,来氧化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通过臭氧氧化、UV光催化和过氧化氢氧化等过程,有机污染物可以被氧化分解为无害的物质。
这种处理方案适用于废水中有机污染物较难降解的情况。
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某印染有限公司印染废水处理工程,旨在对印染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工程规模为1500吨/日,主要处理内容包括悬浮物、有机物、色度等污染物。
二、施工组织机构1. 施工项目经理部2. 技术部3. 质量安全部4. 采购部5. 施工班组三、施工准备1. 施工图纸和技术资料准备2. 施工人员培训3. 施工现场准备4. 施工材料、设备采购及检验5. 施工方案编制四、施工工艺流程1. 废水调节:将不同时间、不同浓度的废水进行混合,调整废水pH值,使废水在进入后续处理单元前达到一定的稳定状态。
2. 初沉池:废水进入初沉池,去除悬浮物、胶体和少量有机物,减少后续处理单元的负荷。
3. 循环式异相光催化氧化反应器:初沉池上清液进入循环式异相光催化氧化反应器,利用紫外光及氧化剂催化铁基催化剂循环转化,产生羟基自由基氧化染料等有机物,实现COD和色度的去除。
4. 二次沉淀池:氧化后的出水进入二次沉淀池,沉淀部分催化剂颗粒及悬浮物。
5. 曝气池:二次沉淀池出水进入曝气池充分曝气,残留催化剂被氧化,提高处理效果。
6. 出水排放:经处理后的废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可直接排放。
五、施工质量控制1. 严格按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2.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材料、设备质量符合要求。
3. 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 施工过程中,做好质量记录,为工程验收提供依据。
六、施工安全措施1. 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2. 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
3. 施工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确保操作规范。
4. 施工现场设置消防设施,确保消防安全。
5. 加强施工用电管理,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七、施工进度安排1. 施工准备阶段:1个月2. 施工阶段:4个月3. 竣工验收阶段:1个月总计:6个月八、施工预算根据工程规模、施工工艺和材料设备价格,预算总投资为XXX万元。
印染废水污水消理方案二氧化氯处理污水的机理一、污水分析1、有机物2、色度3、菌类二、二氧化氯处理污水的机理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强氧化剂,易溶于水,在水中的溶解度约为2900mg/L。
二氧化氯中的氯以正四价存在,其活性可为氯的2.5倍,经科学研究证实,二氧化氯对大肠杆菌、细菌、芽孢、病毒及藻类均有极好的杀灭作用,同时二氧化氯还可以将印染废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氧化成小分子或无机物,去除废水的一部分COD Cr和色度。
其机理是:二氧化氯对细胞壁有较好的吸附和穿透作用,可有效地氧化细胞内含巯氢的酶,抑制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
二氧化氯的杀菌能力和在水中的稳定性均优于氯气等其它消毒剂,二氧化氯对污水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可以有效地氧化,如酚、氰、硫及产生臭味的物质硫醇、仲胺、叔胺等,改善水质及除臭除味。
三、WH二氧化氯发生器1. WH系列二氧化氯发生器由供料、反应、吸收、温控及残液处理、外循环辅助加热装置等几大系统组成。
采用高新技术---化学反应负压曝气(多级)新工艺制取二氧化氯消毒液。
2.该设备的突出优点是实现了无动力连续运行,自动化程度高,化学反应完全、发生能力强,产率高,无残液,避免了二次污染。
3.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操作维护简单,不需专人值守,定期加足药剂即可长时间运行,操作人员只需定时开启或关闭阀门,就可控制设备正常运行。
4.设备结构合理,外形美观,占地面积小,化学法二氧化氯发生器是目前用于污水消毒处理的理想设备。
5.设备使用原料:工业氯酸钠(含量99%)和工业合成盐酸(浓度31%)治理方案一、设计依据1、由贵单位提供的污水水质、水量等资料;二.1设计原则表31、污水经处理后,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1992)2、污水处理流程简单,设备运行可靠,处理效果稳定;3、工程一次性投资较少,运行管理简单方便,运行费用低。
二.2工艺流程三.1设备选型根据 ClO2用量的选择ClO2结果见表所示。
印染行业废水治理解决方案
印染行业废水治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1. 提升工艺技术:改进印染工艺,采用低排放和无废水排放的技术,例如采用低温染色、防渗漂洗剂等,减少废水产生量。
2. 废水预处理:通过预处理设备,如沉积槽、草滤池等,将废水中的固体颗粒物、油脂等进行分离和去除,减少废水中的污染物浓度,便于后续处理。
3. 化学处理:采用化学药剂进行废水处理,如氧化剂、还原剂、絮凝剂等,可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进行沉淀、氧化、结合等反应,使其转化成易于处理的沉淀物或可分离物。
4. 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生物降解,采用生物滤池、好氧活性污泥法等,有效地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物质,减少废水对环境的影响。
5. 膜技术:利用反渗透、超滤等膜技术对废水进行处理,可以高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溶解性离子、微生物等,得到水质较好的回用水,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
6. 回用循环:将经过处理的废水进行回用,用于冲洗、冷却等非直接接触产品的工艺用水,减少对自来水的需求,降低用水成本。
7. 定期检测和监管:建立完善的废水监测系统,对印染企业的废水排放进行定期检测,并进行监管,确保企业遵守相关环境法规和标准。
8. 积极宣传和教育: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印染企业和从业人员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引导他们采取积极的废水治理措施,推动行业整体环境的改善。
最佳的解决方案往往是综合运用多种技术和措施,并与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努力,实现印染行业废水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纺织厂印染废水处理方案一、前言纺织印染废水处理是当前环保领域重要的工作之一,由于印染工业污染严重,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印染工业水处理工作非常重要,对于保障生态环境和国家健康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讨论纺织印染废水处理的方案,以提高处理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为目标。
二、现状分析印染工业废水的主要问题是水质污染、水量大、色度高等。
具体表现为pH值偏低、COD很高、BOD也比较高、色度很高。
加之纺织印染工业特点,有许多种废水难以直接排放治理,一般都需要采用混合式处理工艺,以达到排放标准。
但是,由于纺织印染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学药品、染料、助剂等,很难完全去除,这样就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提高纺织印染废水效率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方案介绍3.1 工艺流程纺织印染废水处理的工艺流程是一个长期的污染物去除过程,一般需要先进行初步处理,然后辅以深度处理,方能达到国家废水排放标准的要求。
本文提出的工艺流程如下:废水→均平污水→调节池→中水制备回用→生化池→混凝沉淀池→过滤池→消毒池→水体放流具体说明如下:废水→均平污水:将纺织印染废水输送至中心污染源均平污水槽中进行均匀处理,以保证纺织印染废水中污染物可以被均分到各个处理单元中。
均平污水→调节池:废水进入调节池,在此处进行初步处理。
采用调节池充分混合,使废水中的CODBOD等污染物进行生化反应,加速污染物降解,提高了生化反应的效果。
调节池→中水制备回用:将调节池产生的中水送至中水制备回用池,通过化学物品处理,使得水品质达到国家水资源回用标准。
中水制备回用→生化池:将处理后的中水送入生化池,经膜生物反应器在大肠杆菌、氨氮、叶绿素、COD等方面的去除效率,高于传统生化池处理工艺,可以减少污染物和化学药品的排放。
生化池→混凝沉淀池:将处理污水送入混凝沉淀池,加入适量的混凝剂与絮凝剂进行混凝,使其所含的有机物、颜料、悬浮物、泥沙等聚集成大颗粒,以便于下一级处理过程。
印染厂废水处理H程方案—、生产概况 (1)二、设计依据 (1)三、设计条件 (1)四、工艺选择 (2)五、工艺流程及其说明 (5)六、主要构筑物及其设计参数 (8)七、主要设备及材料 (9)八、工程概算 (11)九、技术经济指标 (13)十、工期安排 (13)十一、结论 (13)一、生产概况染织厂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的染色废水,其有机污染物含量高、色度深、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
为保护环境,按该厂的需要,需对废水进行净化处理,处理后的水达到地表水质五类标准。
二、设计依据(1)厂方提供的水量、水质、用地等有关设计原始资料。
(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3)《地表水水质标准》(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5)《排水工程设计手册》(6)国家及地区颁发的其它有关设计规范。
三、设计条件1.设计处理水量:日处理量150m3/d按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平均小时处理量6.25m3/h2.生产污水水质:CODcr=3000~4000mg/L ; BOD5=1000^1500mg/L ;硫化物=6~10mg/L ;色度=500~600倍3.设计处理后排水水质:处理后废水要求达到《地表水水质标准》五类标准:CODc$25mg/L ; BOD5^10mg/L四、工艺选择染色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色度深、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
一些难生化降解的有机物大量进入染色废水,其污染物的浓度也不断提高,传统的生物处理工艺已受到严重挑战。
因此,开发经济有效的染色废水处理技术日益成为当今环保行业关注的课题。
目前,国内的染色废水处理手段以生化法为主,有的还将化学法与之串联。
国外也是基本如此。
由于难生化降解的有机物大量进入染色废水,给处理増加了难度。
针对上述问题,配合近年来国内外所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我们着手于新的生物处理工艺和高效专门细菌的探索和应用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纺织行业纺织印染废水处理与回用方案第一章绪论 (3)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2.1 国内研究现状 (3)1.2.2 国外研究现状 (3)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3.1 研究内容 (3)1.3.2 研究方法 (3)第二章纺织印染废水来源及特性 (4)2.1 纺织印染废水来源 (4)2.2 纺织印染废水特性 (4)2.3 废水处理难度分析 (5)第三章纺织印染废水预处理技术 (5)3.1 物理预处理技术 (5)3.1.1 格栅筛网法 (5)3.1.2 沉淀法 (5)3.1.3 气浮法 (5)3.2 化学预处理技术 (5)3.2.1 混凝沉淀法 (5)3.2.2 化学氧化法 (6)3.2.3 离子交换法 (6)3.3 生物预处理技术 (6)3.3.1 好氧生物处理法 (6)3.3.2 厌氧生物处理法 (6)3.3.3 生态处理法 (6)第四章纺织印染废水深度处理技术 (6)4.1 生物处理技术 (6)4.2 吸附处理技术 (7)4.3 膜处理技术 (7)第五章纺织印染废水回用技术 (7)5.1 回用技术概述 (7)5.2 回用水质标准 (7)5.3 回用技术分类及特点 (8)第六章纺织印染废水处理工程案例分析 (8)6.1 预处理工程案例分析 (8)6.2 深度处理工程案例分析 (9)6.3 回用工程案例分析 (9)第七章纺织印染废水处理设施设计与运行管理 (10)7.1 设施设计原则 (10)7.1.1 符合国家法规与标准 (10)7.1.2 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10)7.1.3 节能减排与资源化利用 (10)7.1.4 灵活性与可扩展性 (10)7.2 设施运行管理 (11)7.2.1 运行参数监测与调整 (11)7.2.2 设备维护与保养 (11)7.2.3 操作人员培训与管理 (11)7.2.4 处理效果监测与评价 (11)7.3 安全与环保措施 (11)7.3.1 设施安全防护 (11)7.3.2 废水处理药剂管理 (11)7.3.3 废气处理与排放 (11)7.3.4 废渣处理与处置 (11)7.3.5 环境监测与信息公开 (11)第八章纺织印染废水处理与回用成本分析 (12)8.1 成本构成分析 (12)8.1.1 直接成本 (12)8.1.2 间接成本 (12)8.2 成本优化策略 (12)8.2.1 技术优化 (12)8.2.2 设备选型 (12)8.2.3 药剂选用 (12)8.2.4 能源管理 (12)8.2.5 人员培训 (13)8.3 回用经济效益评估 (13)第九章纺织印染废水处理与回用政策法规及标准 (13)9.1 政策法规概述 (13)9.1.1 国家层面政策法规 (13)9.1.2 地方层面政策法规 (13)9.1.3 政策法规的主要内容 (13)9.2 标准制定与实施 (14)9.2.1 标准制定 (14)9.2.2 标准实施 (14)9.3 政策法规对行业的影响 (14)9.3.1 促使企业加强废水处理设施建设 (14)9.3.2 提高行业整体环保水平 (14)9.3.3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14)9.3.4 增加企业运营成本 (14)第十章纺织印染废水处理与回用发展趋势 (15)10.1 技术发展趋势 (15)10.2 行业发展趋势 (15)10.3 未来挑战与机遇分析 (15)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纺织行业作为传统优势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印染废水零排放解决方案印染废水零排放解决方案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印染行业作为重要的纺织产业链的一部分,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印染废水的排放问题,这已经成为了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一大难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制定并实施印染废水零排放解决方案,成为了当务之急。
印染废水是指印染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染料、助剂、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废水。
这些废水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中,不仅会对水体环境造成污染,还会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因此,实施印染废水零排放解决方案,不仅是为了保护环境,更是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印染废水零排放解决方案的核心在于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推动印染行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
首先,要加强对印染厂的监管和管理,强化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
对于违规排放废水的企业,要依法严肃处理,确保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其次,在技术上要加强创新,发展更加环保的印染工艺。
通过改进印染工艺流程,减少废水的产生量,提高废水处理效率。
例如,可以引入先进的染料和助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采用闭路循环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废水排放。
此外,还可以加强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
通过建设高效的废水处理厂,配备先进的污水处理设备,确保废水能够得到有效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同时,要加强对废水处理过程的监测,确保废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最后,要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对印染废水零排放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和教育培训,加强对印染企业和广大公众的环保意识培养,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印染废水零排放的良好氛围。
综上所述,印染废水零排放解决方案的实施,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法律监管、设施建设和宣传教育等多方面的综合措施,才能够实现印染废水的零排放,为环境保护和人民健康作出积极贡献。
纺织印染废水处理企划方案1. 引言纺织印染工业是一个重要的行业,然而废水处理一直是该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染料、酸碱、盐类等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为了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制定一个有效的纺织印染废水处理企划方案至关重要。
2. 现状分析纺织印染废水的处理面临以下几个问题:2.1 废水的高浓度纺织印染废水中有机物浓度高、色度深,难以直接排放。
2.2 废水的复杂成分纺织印染废水中含有多种有机染料和化学药剂,使得废水处理更加困难。
2.3 高成本的处理技术传统的废水处理技术存在技术复杂、成本高的问题,使得小型纺织印染企业难以负担。
3. 目标与策略本文旨在制定一个综合的纺织印染废水处理企划方案,实现以下目标:3.1 降低废水的浓度通过采用有效的处理方法,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浓度降低至可排放标准以下。
3.2 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通过优化工艺,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量,降低废水处理成本。
3.3 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染料等有效成分回收和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4. 废水处理方案基于上述目标和策略,制定以下纺织印染废水处理方案:4.1 生物处理技术采用生物处理技术对废水进行初级和二级处理。
初级处理利用生物膜反应器将废水中的颗粒物和有机物去除;而二级处理则通过好氧或厌氧处理去除废水中的残余有机物。
4.2 活性炭吸附技术采用活性炭吸附技术去除废水中的染料和有机物。
活性炭具有极强的吸附能力,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颜料和其他有机物。
4.3 膜分离技术利用膜分离技术对废水进行进一步处理。
该技术可以将废水中的溶解性盐类和其他离子去除,使废水更加清澈。
4.4 资源化利用技术通过资源化利用技术,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染料等成分回收。
这些成分可以被再利用于纺织生产中,减少对原材料的需求。
5. 实施方案为了有效实施纺织印染废水处理企划方案,需要进行以下步骤:5.1 实施前的准备工作在实施废水处理方案之前,需要进行现场勘测,确定设备和设施的合理布局。
-1- 退洗分厂染整废水处理工程初步设计方案
(设计规模:80m3/d) -2- 公 司 简 介
公司核心竞争力是公司人才的竞争力。公司近年的快速发展全赖于各专业配套齐全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和技工队伍。公司现有员工200多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0多人(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38人);设计、管理实现全电脑化。 人才的竞争力体现在技术的创新力。公司目前在印制线路板废水处理、电镀废水处理、印染废水处理、食品等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和生活废水处理等领域已形成自己独特的处理技术和工艺流程。2003年公司被评为广东省环保产业科技创新先进单位。 -3-
第一章 综 述 1.1项目名称 西安银海工业用布有限公司退洗分厂染整废水处理工程
1.2工程概述 西安银海工业用布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印染纺织行业的企业,其退洗分厂迁建后的运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染整废水,废水中有机杂质、悬浮物浓度较高,污染因子成份复杂,属于难处理的工业废水。若污水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将严重污染下游渭河流域的水体和生态环境。为避免和减少生产污水对环境的污染,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该公司拟对退洗分厂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使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水经处理后达到国家及地方有关环保排放标准后排放。 我公司有幸受西安银海有限公司的委托与邀请,本着环境保护之责任,根据国家环境保护的法规,提出本设计方案和报价。
1.3基本设计参数 1.3.1设计规模 根据业主提供的有关资料,本方案的设计规模为: -4-
◆ 设计水量: 80m3/d ◆ 小时平均处理水量:4m3 /h(每天处理20小时)。
1.3.2设计水质 根据业主提供的基础资料以及我公司对该行业的实际工程经验,本设计确定污水水质如下表所示(表中PH值无单位,色度单位为倍,其余指标单位均为mg/L): 项 目 PH BOD5 CODCr SS 色度 浓 度 4~10 600 2000 500 400
1.3.3排放标准 根据建设单位要求,处理后出水应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标准及《黄河水系(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61-224-2011)一级排放标准进行设计(表中PH值无单位,色度单位为倍,其余指标单位均为mg/L): 项目 PH BOD5 CODCr SS 色度 标准 6~9 ≤20 ≤50 ≤70 ≤60
注:具体准确的进水浓度要待调试时确定,我公司保留因进水水质改变修改方案和预算的权利。 -5-
1.4设计原则 采用技术先进可靠,占地省、出水水质稳定,效果好的处理工艺。 因地制宜、合理布置、统一规划、污水处理站占地在甲方指定范围内。 选择品质优良、价格公正、售后服务周到的先进设备、仪器,设备材料的选择可根据相应的规范为参照,关键性仪器、设备选取合资或进口的。尽可能选择造价低、节能省电、效率高的耐用设备。 自控系统可根据业主需要选择国内知名度高的电气公司产品,根据工艺要求采用集中控制,并配有现场控制。采用集散型控制能使控制功能和任务分散,分散出现故障危险性,提高系统可靠性。 设计应考虑到安全溢流,为阻止某些突发事故而造成处理站停运。其进站污水应有安全溢流和超越。 设计应考虑到美观、绿化,并配备相应的安全措施。 设计采用规范与标准,应采用甲方认可国家规范标准或共同的规范与标准,如设计中遇到需用企业标准时,则报请甲方认可。
1.5设计执行规范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黄河水系(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DB61-224-2011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6-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50069-200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J87-85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2001修订版) 《建筑制图标准》 GB/T50104-2001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GB/T50001-2001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93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2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94 《工业与民用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 《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 GB50054-95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92
1.6工程范围 本工程设计及报价范围包括污水站站区内的所有工程内容,包括废水站所有工艺构筑物和建筑物、附属设施、以及整套处理设备和系统。废水站以外的废水、水、电力输送不在本方案设计和报价范围 -7-
之内。 本方案设计和报价界面为污水站进水口始至污水处理站出水口止;车间内废水收集系统、车间至废水处理站及污水处理站至排放点的管道系统不在本方案设计和报价范围之内;处理后排至市政污水排放口之间的设备和管道也不列入本工程范围。 电力电缆的设计和报价界面为污水处理站的主电源柜接入端始,电源柜端之前的进线电缆由业主负责接入。 本工程所需自来水压力0.20MPa以上,动力电源380V,由业主负责提供。 最终合同范围由双方协议确定。 -8-
第二章 工艺论证 2.1工艺选择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及同类厂家废水性质的有关资料,该厂所排染整废水属印染废水,废水中有机物、悬浮物浓度及色度较高,纵观国内外现有的废水处理技术,对本类废水处理有化学氧化法、电解氧化、焚烧法及生化处理等处理工艺,综合处理效果、投资及运行成本等因素,生化处理为最理想的处理工艺,生化处理工艺是利用水中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来降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它具有投资和运行费用低、处理效果稳定等优点。
2.2国内同类污水治理技术 以下是国内较为常见的一些处理流程。 ◆ 曝气池—沉淀池工艺 废水→调节池→曝气池→沉淀池→出水 本流程主要为好氧生物处理工艺,适应于出水要求不高的情况下使用。
◆ 预处理—SBR工艺 废水→格栅→调节池→SBR池→出水 SBR工艺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将进水、反应、曝气、沉淀集中在一个池内,对去除氨氮及有机污染物有很好的效果,但本工艺自动 -9-
化要求较高,对水量变化较大的项目。 ◆ 预处理—A/O处理工艺 废水→格栅→调节池→混凝沉淀→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出水 随着环保要求的越来越严格,各项水质的排放标准也越来越高,本工艺越来越多被应用于工程实践中,它通过严格的预处理将混在废水的杂质尽可能的去除,同时在生化处理部分采用了成熟的A/O工艺,可保证排放的各项指标达标。但工艺流程较长,占地会偏大些。
2.3.1本类废水治理技术评价 本类污水的处理以生物处理为主,但由于废水排放时会夹杂着悬浮物质,故在进入生化前必须做好预处理,将这些杂质尽可能的去除。 同时由于废水中悬浮物和色度指标均比较高,故在处理中应增加一定的辅助处理。本方案针对废中悬浮物含量较高,悬浮物主要含各种染料和浆料及悬浮物对废水CODCr、BOD5影响较大等特点,建议采用气浮作为预处理工艺。气浮处理在投加絮凝剂及助凝剂的条件下,通过气浮将废水中的悬浮物凝聚上浮和沉降实现与水分离,气浮是以微小气泡作为载体,粘附水中的杂质颗粒,并在浮力的作用下,杂质颗粒被气泡挟带浮升至水面,从而达到与水分离的目的。 -10-
据本公司试验对比结果,对去除悬浮物、降低COD及脱色都有较好的处理效果,有利于后续生化处理。同时,气浮处理效果明显,药剂的投药量比采用混凝沉淀少的优点。本方案选用气液混合泵取代传统的气浮配套设备加压泵、空压机、溶气罐及释放头等,工作时边吸水边吸气,泵内加压混合,具有气浮溶解效率高,占地面积小,投资省,易操作易维护,噪音低,运行稳定等优点。 其次本类废水中色度较高,为保证色度指标完全达标,在生化处理后增加化学脱色处理,在脱色池投加脱色剂,为了保证出水水质完全达标,在脱色池后增加多介质过滤器,对排放的废水进行补充吸附过滤吸附处理。经过以上一系列的处理,可保证最后排放的完全达标。 根据现行排放标准,在本项目的工艺设计目标上,要使CODCr、
BOD5、SS、色度均能达标,故在生化处理上需要全面考虑各个污染物指标的处理,同时考虑到污水排放的规律,因此,物化—厌氧—好氧联合处理很适合本类废水的处理。
2.3.2污水治理工艺比较 本方案在确定了“物化—厌氧—好氧联合处理”的主体工艺路线后,根据国内现有的以及我司从事过的同类废水处理工程的实际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