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环境监测中人工放射性核素化学(1)
- 格式:ppt
- 大小:481.50 KB
- 文档页数:63
研究放射性人工核素在环境水体中迁移过程在如今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我们已经意识到了自然界之中存在着一些危险的化学物质。
其中最具有威胁性的就是放射性物质。
这些物质可以来自于自然界,也可以来自于人工的原因。
无论何种来源,这些放射性物质在进入环境中之后都会对周围的生物和人类造成极大的危害。
因此,我们需要做出一些努力来控制这些放射性物质的流动。
本文将探讨其中的一个方面:人工核素在环境水体中的迁移过程。
一、人工核素的来源和危害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人工核素。
人工核素,也称为人造放射性同位素,是指在实验室内、核电站等地点利用核反应所产生的放射性同位素。
其中最常见的人工核素有铯137、钴60、锶90和钚239等。
这些人工核素在进入环境中之后,可以通过空气、水和土壤等方式进行传播。
若被人体摄入或吸入,会对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二、人工核素在环境水体中的迁移在环境中,人工核素的迁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溶解度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水中溶解的程度。
人工核素的溶解度随着其化学性质的不同而变化。
一些人工核素因为具有低的溶解度,会聚集在沉积物中。
而另一些人工核素则会溶解于水中,随着水流被带至其他地方。
2. 吸附性吸附性是指各种物质与表面发生相互作用的能力。
人工核素吸附性较大,可以与土壤、沉积物等颗粒物质发生相互作用。
这种吸附性的效应会影响到人工核素在环境水体中的扩散速度。
3. 沉降沉降是指人工核素在水体中向下运动和沉积的过程。
人工核素因其密度较大,一旦进入水体,就会沉淀于底部,而无法被空气或水流携带。
这种沉降现象也会对环境水体中的人工核素进行一定的控制。
三、减缓人工核素迁移的技术针对人工核素在环境水体中的迁移过程,科研人员已经提出一些控制和减缓的技术。
其中最常见的控制技术是吸附/解吸技术。
这种技术是指在水体和沉积物之间添加一些特殊的材料,以防止人工核素的扩散。
这些材料可以是天然存在的,也可以是人工制造的。
此外,科研人员还尝试通过改变水体的流动方式来降低人工核素的迁移速度。
四川省达州市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部编版基础知识模拟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天,小林去汾河公园踏青,公园里水草丰美、鸟语花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下列场景与生命现象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树上的鸟看到游人,拍打着翅膀飞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岸边的垂柳发出嫩芽,长出新叶——生物能够繁殖后代C.红杏枝头春意闹——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D.盛开的玉兰花,有白色,也有粉色——生物具有遗传现象2.小华家室内种植了一些花卉,他爸爸每隔一周会将花盆水平方向旋转1/4周,从而保证花卉直立生长,原因是( )A.植物生活需要营养B.植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植物能够进行呼吸D.植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3.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机器人B.珊瑚C.珊瑚虫D.钟乳石4.巴斯德鹅颈瓶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A.选择好的肉汤作材料B.实验态度认真C.实验室条件好D.设计的鹅颈瓶阻挡了细菌进入肉汤5.下列关于生物圈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物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B.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C.生物圈就是10千米的一个圈层D.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6.《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中:“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句中“白鹭、桃花、鳜鱼”三种生物共有的特征是( )A.都能生长和繁殖B.都有躲避敌害的行为C.都需要从外界获取有机物D.都能遗传,不会发生变异7.贺岁大片《流浪地球Ⅱ》的故事讲述的是人类集结全球之力,将地球推离轨道,在宇宙中“流浪”,生物圈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各生态系统相关联,生物圈是一个整体B.生物圈是地球上全部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总和C.生物圈的范围是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8.下列关于生物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B.生物学是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C.一切生物知识都来源于对大自然的观察和实验D.生物科学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再发展9.2021年10月16日,我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022年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环境监测》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填空题1、我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规定了13种第一类污染物,请列举其中的6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导致溶解氧含量降低的因素主要有大气压下降、含盐量增加和______。
3、在土样制备过程中,风干的土样碾碎后,先过______尼龙筛,然后用______弃取样品至足够分析用的数量,最后全部通过______的尼龙筛。
4、测定烟气压力常用测压管和压力计,其中标准皮托管适用于测定______烟气,S形皮托管适用于测量______烟气。
测定烟道中______浓度时必须实行等速采样。
5、利用遥感技术研究水环境化学包括______、______两种方法。
6、指示植物是指受到______的作用后,能较敏感和快速地产生明显反应的植物。
7、光污染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8、将14.1500修约到只保留一位小数______。
二、判断题9、工业废水应在企业车间的排放口采样。
()10、城市交通噪声监测统计中,平均车流量是各段车流量的算术平均值。
()11、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12、BOD5测定的标准条件是室温下五天。
()13、水的色度一般是指表色而言的。
()14、测定水中NO2-N是在中性溶液中,利用重氮偶联显色反应,生成红紫色染料。
()15、可吸入颗粒物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μm的颗粒物。
()16、存放降水样品的容器最好是金属瓶。
()17、酸雨是指pH≤7的一切降水。
()18、线性范围是方法检出限到校准曲线最高点之间的浓度范围。
()三、选择题19、能与双硫腙溶液反应生成橙色化合物的离子是()。
A.汞离子B.铬离子C.镉离子D.锌离子20、利用遥感技术定量提取生态遥感参数不包括()。
A.地表温度B.空气动力学阻力C.土壤湿度D.叶绿素21、环境本底值的监测及研究属于环境监测中的()。
第四章流出物和环境放射性监测考试要求:1.熟悉环境放射性本底调查;2.了解环境天然放射性的来源;3.了解环境中人工放射性核素的来源;4.熟悉控制流出物排放的基本原则;5.熟悉流出物监测的基本要求;6.了解环境中放射性核素的迁移和蓄积;7.熟悉人类核活动对环境辐射水平的潜在影响;8.掌握流出固体燃料和环境放射性监督的目的和范围。
思考题1.什么是流出物?流出物能不能做到零排放?2.为什么说流出排放是放射性废物的一种处臵方式;3.为什么对流出物排放要进行控制?4.控制流出物排放的原则是什么?5.对液体流出物排放有什么要求?6.环境放射性监测区分为针对一般环境质量和针对放射性排放源项两类,两者有什么异同?7.放射性本底调查的作用是什么?8.放射性本底调查是否仅仅调查环境中的天然放射性水平?9.简述天然放射性的来源及主要天然放射性核素种类?10.简述环境监测大纲的主要内容?11.环境辐射监测的质量保证起什么作用?12.气态流出物对公众照射的主要途径是什么?13.什么是关键人群组?它具备哪些主要特征?14.哪些人为活动会使环境中天然放射性水平升高?15.人为活动使态天然放射性水平升高是否应进行管理?16.什么是伴生矿?17.伴生矿开采与铀矿开采有什么异同?18.人们为什么对氡,特别是室内氡关心?19.在高空飞行,特别是10000m以上的飞行,为什么要关注机组人员的辐射安全?20.经UNSCEAR的统计,公众平时受的主要贡献是天然辐射源的贡献,你认为这是否意味着可以放松对人工辐射源的管理?为什么?21.在流出物中除了放射性物质之外,你认为还有什么因素应考虑纳入管理?22.在环境监督中除要求准确分析、测量放射性水平外,为什么还要求一并记录相关的环境参数?本章小结:●核与辐射设施在运行时或多或少总是向环境排放放射性物质。
●为确保核与辐射设施周围公众的安全,对流出物必须进行严格管理。
●考虑到流出物是一种废物,且流出物排放本身就是放射性废物处臵的一种方式,因此对流出物排放既要限制处排放总量,又要控制排放浓度,同时必须进行严密监测。
核素化学面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放射性同位素的发现者是:A. 贝克勒尔B. 居里夫人C. 爱因斯坦D. 牛顿答案:A2. 下列哪个元素没有放射性同位素?A. 氢B. 碳C. 氧D. 铅答案:C3. 放射性衰变过程中,原子核失去的粒子是:A. 电子B. 中子C. 质子D. 阿尔法粒子答案:D4. 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是指:A. 原子核分裂所需的时间B. 放射性物质减少到一半所需的时间C. 原子核形成的时间D. 原子核的寿命答案:B5. 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医学成像B. 考古年代测定C. 核能发电D. 制造塑料答案:D二、填空题1. 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速率与其初始数量成______关系。
答案:指数2. 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过程中,原子核的______会发生变化。
答案:质量数3. 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是______的,与环境条件无关。
答案:恒定4. 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类型包括α衰变、β衰变和______衰变。
答案:γ5. 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之一是利用其______进行癌症治疗。
答案:辐射三、简答题1. 简述放射性同位素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答案:放射性同位素在环境监测中可用于追踪污染物的来源和分布,通过测量特定同位素的浓度和分布,可以确定污染物的来源和迁移路径。
2. 描述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诊断中的作用。
答案: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诊断中用于成像技术,如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这些技术可以提供人体内部器官和组织的详细图像,帮助医生诊断疾病。
四、计算题1. 如果一个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为5天,计算其在20天后剩余的原始数量的百分比。
答案:20天后,经过了4个半衰期(20/5=4),剩余的原始数量百分比为(1/2)^4 * 100% = 6.25%。
2. 一个放射性同位素的初始活度为1000 Bq,其半衰期为2小时,求4小时后该同位素的活度。
核污染中所含化学元素
核污染中所含的化学元素主要包括放射性元素和其他化学元素。
放射性元素包括镭(Ra)、铀(U)、钋(Po)、锕(Ac)、铅(Pb)等。
这些元素具有放射性衰变,会释放出高能射线,对人体和环境造成辐射危害。
其他化学元素主要包括铯(Cs)、锶(Sr)、碘(I)、铀(U)、镉(Cd)、汞(Hg)等。
这些元素在核事故或核工
业过程中被释放到环境中,可通过吸入、摄入或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这些化学元素会在环境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传递,对生态系统产生持久的影响。
因此,核污染对健康和环境的影响是长期而严重的,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监测和防治。
1.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水质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pH值B. 溶解氧C. 二氧化碳浓度D. 总氮答案:C2. 下列哪种气体是温室气体?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氩气答案:C3. 环境监测中,PM2.5指的是什么?A. 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B. 直径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C. 直径小于或等于2.5毫米的颗粒物D. 直径大于2.5毫米的颗粒物答案:A4.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土壤污染监测的?A. 生物监测B. 化学分析C. 物理检测D. 气象观测答案:D5. 环境监测中,噪声级别的单位是什么?A. 分贝(dB)B. 赫兹(Hz)C. 瓦特(W)D. 摄氏度(°C)答案:A6.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监测的目的?A. 评估环境质量B. 预测环境变化C. 提高生产效率D. 制定环境保护政策答案:C7.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空气质量指数(AQI)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一氧化碳B. 二氧化硫C. 氮氧化物D. 氯气答案:D8. 下列哪种生物指标常用于水体污染监测?A. 藻类B. 鱼类C. 昆虫D. 细菌答案:B9.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重金属污染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铅B. 汞C. 镉D. 氯答案:D10. 下列哪种技术不是用于大气污染监测的?A. 遥感技术B. 地面监测站C. 生物监测D. 卫星监测答案:C11.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有机污染物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多氯联苯B. 二噁英C. 苯D. 氯化钠答案:D12.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水体富营养化监测的?A. 藻类生物量测定B. 营养盐浓度测定C. 水体透明度测定D. 大气压力测定答案:D13.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土壤污染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重金属B. 有机污染物C. 放射性物质D. 氧气含量答案:D14. 下列哪种技术不是用于土壤污染监测的?A. 土壤采样B. 土壤分析C. 土壤微生物检测D. 大气采样答案:D15.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放射性污染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铀B. 钚C. 镭D. 氯答案:D16.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放射性污染监测的?A. 放射性核素分析B. 放射性剂量测定C. 放射性污染源定位D. 大气压力测定答案:D17.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生物多样性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物种丰富度B. 物种均匀度C. 物种优势度D. 物种数量答案:D18.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生物多样性监测的?A. 物种调查B. 生态系统调查C. 生物量测定D. 大气压力测定答案:D19.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生态系统健康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生态系统结构B. 生态系统功能C. 生态系统服务D. 生态系统压力答案:D20.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生态系统健康监测的?A. 生态系统调查B. 生态系统评估C. 生态系统模拟D. 大气压力测定答案:D21.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气候变化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气温B. 降水C. 风速D. 大气压力答案:D22.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气候变化监测的?A. 气象观测B. 气候模型C. 气候预测D. 大气压力测定答案:D23.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海洋污染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重金属B. 有机污染物C. 放射性物质D. 氧气含量答案:D24.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海洋污染监测的?A. 海洋采样B. 海洋分析C. 海洋生物检测D. 大气采样答案:D25.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陆地污染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重金属B. 有机污染物C. 放射性物质D. 氧气含量答案:D26.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陆地污染监测的?A. 陆地采样B. 陆地分析C. 陆地生物检测D. 大气采样答案:D27.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空气污染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颗粒物B. 有机污染物C. 放射性物质D. 氧气含量答案:D28.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空气污染监测的?A. 空气采样B. 空气分析C. 空气生物检测D. 大气采样答案:D29.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水污染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重金属B. 有机污染物C. 放射性物质D. 氧气含量答案:D30.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水污染监测的?A. 水采样B. 水分析C. 水生物检测D. 大气采样答案:D31.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土壤污染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重金属B. 有机污染物C. 放射性物质D. 氧气含量答案:D32.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土壤污染监测的?A. 土壤采样B. 土壤分析C. 土壤生物检测D. 大气采样答案:D33.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放射性污染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铀B. 钚C. 镭D. 氯答案:D34.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放射性污染监测的?A. 放射性核素分析B. 放射性剂量测定C. 放射性污染源定位D. 大气压力测定答案:D35.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生物多样性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物种丰富度B. 物种均匀度C. 物种优势度D. 物种数量答案:D36.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生物多样性监测的?A. 物种调查B. 生态系统调查C. 生物量测定D. 大气压力测定答案:D37.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生态系统健康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生态系统结构B. 生态系统功能C. 生态系统服务D. 生态系统压力答案:D38.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生态系统健康监测的?A. 生态系统调查B. 生态系统评估C. 生态系统模拟D. 大气压力测定答案:D39.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气候变化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气温B. 降水C. 风速D. 大气压力答案:D40.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气候变化监测的?A. 气象观测B. 气候模型C. 气候预测D. 大气压力测定答案:D41.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海洋污染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重金属B. 有机污染物C. 放射性物质D. 氧气含量答案:D42.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海洋污染监测的?A. 海洋采样B. 海洋分析C. 海洋生物检测D. 大气采样答案:D43.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陆地污染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重金属B. 有机污染物C. 放射性物质D. 氧气含量答案:D44.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陆地污染监测的?A. 陆地采样B. 陆地分析C. 陆地生物检测D. 大气采样答案:D45.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空气污染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颗粒物B. 有机污染物C. 放射性物质D. 氧气含量答案:D46.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空气污染监测的?A. 空气采样B. 空气分析C. 空气生物检测D. 大气采样答案:D47.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水污染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重金属B. 有机污染物C. 放射性物质D. 氧气含量答案:D48.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水污染监测的?A. 水采样B. 水分析C. 水生物检测D. 大气采样答案:D49.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土壤污染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重金属B. 有机污染物C. 放射性物质D. 氧气含量答案:D50.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土壤污染监测的?A. 土壤采样B. 土壤分析C. 土壤生物检测D. 大气采样答案:D51.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放射性污染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铀B. 钚C. 镭D. 氯答案:D52.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放射性污染监测的?A. 放射性核素分析B. 放射性剂量测定C. 放射性污染源定位D. 大气压力测定答案:D53.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生物多样性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物种丰富度B. 物种均匀度C. 物种优势度D. 物种数量答案:D54.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生物多样性监测的?A. 物种调查B. 生态系统调查C. 生物量测定D. 大气压力测定答案:D55.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生态系统健康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生态系统结构B. 生态系统功能C. 生态系统服务D. 生态系统压力答案:D56.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生态系统健康监测的?A. 生态系统调查B. 生态系统评估C. 生态系统模拟D. 大气压力测定答案:D57.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气候变化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气温B. 降水C. 风速D. 大气压力答案:D58.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气候变化监测的?A. 气象观测B. 气候模型C. 气候预测D. 大气压力测定答案:D59.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海洋污染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重金属B. 有机污染物C. 放射性物质D. 氧气含量答案:D60.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海洋污染监测的?A. 海洋采样B. 海洋分析C. 海洋生物检测D. 大气采样答案:D61.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陆地污染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重金属B. 有机污染物C. 放射性物质D. 氧气含量答案:D答案:1. C2. C3. A4. D5. A6. C7. D8. B9. D10. C11. D12. D13. D14. D15. D16. D17. D18. D19. D20. D21. D22. D23. D24. D25. D26. D27. D28. D29. D30. D31. D32. D33. D34. D35. D36. D37. D38. D39. D40. D41. D42. D43. D44. D45. D46. D47. D48. D49. D50. D51. D52. D53. D54. D55. D56. D57. D58. D59. D60. D61. D。
1各类天然辐射源所致成人平均年有效剂量的估计值为 2.4mSv 。
ICRP第60号报告建议的个人剂量限值中,针对职业工人的年有效剂量限值为20mSv ,针对公众的年有效剂量限值为1mSv 。
2放射性核素的水迁移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指其在水中富集的过程,第二阶段,被重力地下水携带的放射性核素在地壳中随地下水的运移而迁移。
3土壤采样点布设方式主要有对角线法;梅花形法;棋盘形法;蛇形法4 故障树分析方法系统的描述导致设施出现通常称为顶事件的某一特定状态的所有可能的故障。
5天然辐射来源于宇宙辐射;陆地辐射;氡和矿物所致的辐射6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依据为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国家或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法规7重力地下水按期埋藏条件,可分为上层带水;潜水;承压水8废物管理应遵循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9根据射线与探测介质间相互作用原理和效应的不用,核辐射探测器可分为气体探测器;闪烁体探测器;半导体探测器;固体探测器10沿平均流速方向称为纵向机械弥散,与水流方向垂直的横截方向称为横向机械弥散,含水层厚度方向称为垂向机械弥散。
1浓集因子CR为水生物(全身或某一器官组织)中核素的平衡浓度与水中核素浓度的比值。
我的答案:×2一般情况下,水生物吸收蓄积达到10倍半衰期后,其体内核素的浓度基本上达到平衡。
我的答案:×3下降泉主要是由潜水和上层滞水补给,上升泉主要由承压水补给。
我的答案:√4处在较高营养级的水生物体内核素的蓄积程度高于低营养级。
我的答案:×5土壤空气与大气有许多不同之处,它以连续状态存在于土壤孔隙中,其水分含量比大气高,二氧化碳含量比大气高,氧气含量比大气低。
我的答案:×6短寿命中低放废物的最终处置方式均采用地表处置方式。
我的答案:×7对同一种核素同一种生物种类而言,海洋生物对水中放射性核素的浓集因子值小于淡水生物。
我的答案:×8外照射监测中采用的当量剂量属运行实用量。
几种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碘 125、碘-131、铯-137、铱192和钴60)(2012-02-07 04:14:23)转载▼标签:分类:放疗影像放射性同位素碘125碘-131铯-137铱192钴60教育碘125是元素碘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
简写为125I。
碘125是轨道电子俘获衰变核素,发射的γ射线能量为0.03548兆电子伏。
半衰期为60.14天。
3.7×107贝可的碘125重5.76×10-6克。
3.7×107贝可的碘125点源在1厘米远处的照射量率是0.66伦琴/时。
碘125属中毒性核素,紧要器官是甲状腺,对人体的有效半减期为41.7天。
碘125的化学性质与元素碘相同。
产生碘125的核反应有124Xe(n,γ)125Xe125I、123Sb(α,2n)125I、125Te(p,n)125I、125Te(d,2n)125I、127I(p,3n)125Xe125I等,其中第一个核反应最有实用价值。
用天然氙(124Xe 的丰度为0.10%)气作靶材料,在液氮冷冻条件下将氙气装入厚壁锆-2合金或铝质靶筒内,焊接密封,然后送入反应堆内照射,生成碘125。
由于碘125吸收热中子的截面相当大,故碘125产品中通常总含有一定量的碘126。
而碘126衰变类型比碘125复杂且能量也高,既影响标记也不利于应用。
所以常将碘125产品放置一段时间(冷却),使比碘125半衰期短得多的碘126衰变掉,碘126的含量一般限制在2%以下。
用堆回路法可直接制备出碘126含量少、比活度高的碘125。
其方法是让氙气在一个密闭的回路里,于反应堆内外循环。
当气流流经堆内活性区受中子辐照时,产生碘125;当碘125随气流到堆外部分时,将它收集起来,这部分碘125便不再回到堆内活性区受中子辐照,因而产生碘126的机会很少,所以产品即使不经过冷却,其碘126的含量也在1%以下。
将碘125从靶筒中或密闭回路中转移出来之后,通常是做成Na125I溶液。
核医学题库(附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人工辐射源主要有核设施.核技术应用的辐射源和核试验落下灰等。
在人工辐射源中,( )是最大的人工辐射源。
A、核能发电B、工业探伤C、辐射育种D、医疗照射正确答案:D2、中子是从( )发射出的。
A、电子束快速减慢时B、核外电子C、不稳定原子核D、原子核能级跃迁退激时正确答案:C3、不用的核素发生器常规处理方法为( )。
A、送交城市废物库B、按一般医疗废物处理C、作为放射性废物放置在放射性废物暂存库D、返回给生产销售厂家正确答案:D4、屏蔽 90%放射性核素 18F 造成的辐射剂量所使用铅的厚度为( )。
A、16 mmB、11mmC、16.6mmD、1mm正确答案:C5、低放废液可以直接排入流量大于 10 倍排放流量的普通下水道,每月排放总活度不超过( ) 倍 ALImin 。
A、1B、5C、10D、20正确答案:C6、放射源具体分类办法由( )主管部门制定。
A、国务院卫生B、国务院生态环境C、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商国务院卫生D、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商国务院其他正确答案:B7、按照操作放射性核素的日等效最大操作量,把非密封放射工作场所分为( )级A、BCB、BCDC、甲.乙.丙D、甲.乙.丙.丁正确答案:C8、采用擦拭法测量敷贴器源窗表面β 放射性活度,其值小于( )的源可视为不泄露。
A、1000BqB、150BqC、200BqD、300Bq正确答案:C9、从辐射产生的来源可将辐射源分为天然辐射源和( )A、氡照射B、人工辐射源C、核电厂D、医疗照射正确答案:B10、32P 敷贴器制作时应在( )内进行操作。
A、手套箱B、通风橱C、操作台D、热室正确答案:B11、放射性同位素的转出、转入单位应当在转让活动完成之日起( )日内,分别向其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
B、20C、10D、15正确答案:B12、在相同能量下,哪种射线的外照射危害最大( )A、电子B、γ 射线C、阿尔法粒子D、质子正确答案:B13、辐射安全许可证内容中不包括(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