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陶瓷综合装饰中的艺术语言
- 格式:pdf
- 大小:671.74 KB
- 文档页数:2
浅析陶瓷综合装饰作者:石庆玲石志云来源:《商业文化》2011年第04期摘要:中国的陶瓷历史悠久,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多样的表现技法,而陶瓷综合装饰就是将这些丰富多样的表现技法如釉上彩,釉下彩,颜色釉,刻划花等综合使用,而产生的一种风格更加新颖,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一种装饰艺术。
本文通过对陶瓷综合装饰的定义,特点及分类的描述,使人们对陶瓷综合装饰这一种艺术更加了解,同时产生创作的灵感,不断推进陶瓷综合装饰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陶瓷;综合装饰中图分类号:J5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4-0274-02一、陶瓷综合装饰的定义陶瓷综合装饰是指将其它陶瓷装饰手法或工艺同时运用在一件作品上的装饰手法。
它包含了最少两种或以上的装饰技法或工艺,比如釉上与釉下,刻坯与釉上彩,颜色釉与粉彩等等的结合。
这种艺术形式要具有创作者整体的构思,集色彩,材质,工艺,造型等因素于一身,有机的将各种装饰因素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综合的审美艺术。
这种装饰手法使多种装饰技法相互呼应,各显其彩,形成了一种妙趣横生的艺术效果。
是现代陶瓷艺术装饰中常用的一种装饰形式。
二、陶瓷综合装饰的类型陶瓷装饰技法简单可以分为青花,粉彩,新彩,刻坯,色釉,雕塑等。
陶瓷综合装饰根据装饰技法的运用大体可以分为单一综合,多元综合等。
(一)单一综合单一综合是指在同一件器物上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属性相同的装饰技法,在这种综合装饰的类型中,根据手法的不同,又可以分为釉上综合,釉下综合和坯釉综合等。
釉上综合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釉上彩装饰方法综合使用,比如粉彩与新彩,古彩与新彩等装饰手法的结合。
虽然用了多种装饰技巧,但是在本质上还是釉上彩装饰,因此称之为单一综合。
釉下综合是指在同一件未烧制的泥坯上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釉下装饰技法。
比如青花与釉里红的综合,形成一种以氧化钴为发色颜料的青花与以氧化铜为发色颜料的釉里红所构成的一种装饰效果。
谈当代陶瓷雕塑艺术的表现语言【摘要】当代陶瓷雕塑艺术是当今艺术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
本文将从定义、发展历程和特点入手,探讨当代陶瓷雕塑艺术的独特表现形式、创作手法、主题内容,以及艺术特色和未来发展趋势。
当代陶瓷雕塑艺术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展现出丰富多样的艺术风貌,引领着当代艺术的潮流。
结合当代陶瓷雕塑艺术在当今艺术领域中的地位和重要意义,展望其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通过本文的探讨,读者将更深入地了解当代陶瓷雕塑艺术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对其在当今艺术界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也能够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更清晰的思考和展望。
【关键词】当代陶瓷雕塑艺术、表现语言、定义、发展历程、特点、表现形式、创作手法、主题内容、艺术特色、未来发展、地位、展望、重要意义。
1. 引言1.1 当代陶瓷雕塑艺术的定义当代陶瓷雕塑艺术是指以陶瓷作为主要材料,通过雕塑的方式创作出具有艺术性和审美价值的作品。
依托于传统陶瓷工艺,当代陶瓷雕塑艺术在表现形式、创作手法和主题内容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和风貌。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艺术形式的多元化,当代陶瓷雕塑艺术逐渐成为当今艺术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个分支。
当代陶瓷雕塑艺术的定义不仅仅局限于材料和技术的运用,更体现在艺术家对当代社会和文化的思考和表达。
通过陶瓷雕塑作品,艺术家们传递着对生活、历史、情感等方面的感悟和理解,展示着对世界的独特观察和感受。
当代陶瓷雕塑艺术的定义不断拓展和深化,为艺术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可能性。
在当代社会背景下,当代陶瓷雕塑艺术的定义正逐渐由传统走向现代,呈现出更多元化、更开放的艺术表达方式。
1.2 当代陶瓷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当代陶瓷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陶瓷雕塑艺术在当代艺术领域中逐渐崭露头角。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当代陶瓷雕塑艺术逐渐形成并迅速发展。
艺术家们开始尝试创新,将传统的陶瓷工艺与雕塑艺术相结合,开辟出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浅析辽代陶瓷的装饰语言
关涛;王君竹
【期刊名称】《明日风尚:下旬》
【年(卷),期】2022()11
【摘要】辽瓷是在辽代时期特有的一种时代产物,由于其品种的多样化,加之其风格的独特化,在陶瓷历史上具有相当独特且重要的历史地位,辽瓷是游牧民族与内陆中原民族文化互相交织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见证历史并带领我们解读历史。
文章研究辽代的历史背景与装饰语言,通过造型、纹饰、材质三个方面,解读辽代陶瓷的装饰语言。
【总页数】4页(P0073-0076)
【作者】关涛;王君竹
【作者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0
【相关文献】
1.浅析陶瓷综合装饰中的艺术语言
2.浅析陶瓷造型与装饰的语言特征
3.略论辽代陶瓷的装饰技法及纹样
4.陶瓷雕塑造型之外的装饰语言浅析
5.陶瓷色釉语言装饰的审美形态观照
——以当代潮州陶瓷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陶瓷艺术的装饰手法与创新设计陶瓷艺术是一门源远流长的艺术形式,自古以来就在不同文化中发展壮大,并且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都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陶瓷装饰手法和创新设计是陶瓷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对于陶瓷作品的美学价值和艺术表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陶瓷艺术中的装饰手法是通过不同的技术和工艺来装饰和丰富陶瓷作品的表面,使其呈现出更丰富多样的艺术效果。
在古代陶瓷艺术中,常见的装饰手法包括刻花、雕刻、彩绘、镶嵌等。
这些手法通过精细的工艺和艺术技巧,使陶瓷作品展现出高度的艺术价值。
例如,中国明代的青花瓷以其独特的装饰手法而闻名于世,其在白色瓷胎上绘制出各式精美的图案和纹饰,形成了富有东方韵味的装饰风格。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艺技术的革新,陶瓷艺术中的装饰手法也得到了创新和发展。
现代陶瓷艺术家采用了更多的新材料和新技术,使装饰手法更加多样化和丰富。
例如,利用数控机床和激光雕刻技术可以精确地在陶瓷作品表面刻画出复杂的图案和纹饰;通过釉下彩和釉上彩技术可以赋予陶瓷作品更丰富的色彩;利用陶瓷3D打印技术可以打造出更具立体感和创新性的装饰效果。
这些创新的装饰手法不仅丰富了陶瓷作品的表现力,同时也拓展了陶瓷艺术的发展空间。
其次,创新设计是现代陶瓷艺术的重要特征,它体现了艺术家对于传统陶瓷艺术的理解和个人创造力的发挥。
创新设计可以是对传统风格的重新演绎和赋予新的内涵,也可以是对传统手法的改进和发展,更可以是全新的形式和理念的探索。
通过创新设计,艺术家能够打破陈旧的艺术观念和界限,创造出与众不同的陶瓷作品。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和文化的碰撞,现代陶瓷艺术的创新设计也体现了多样化的风格和特点。
艺术家可以借鉴不同文化中的艺术元素,将其融入到陶瓷装饰中,形成独特的艺术表达。
例如,中国陶瓷艺术家可以借鉴西方绘画的透视和光影效果,使传统的陶瓷作品展现出新的美感和立体感;西方艺术家则可以借鉴东方哲学的思想和意境,将其融入到陶瓷作品中,创造出异国情调的艺术形象。
绞胎陶瓷语言艺术与情感表达分析摘要:中国的陶瓷艺术历史悠长、文化底蕴浓厚,素来有陶瓷之乡美誉。
绞胎陶瓷艺术作为中国陶瓷文化的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绞胎陶瓷的不可复制性,其二维纹饰语言和三维立体造型,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装饰艺术美学。
文章试图以绞胎陶瓷诞生与发展的历史为基点,结合古今绞胎陶瓷纹饰、造型与工艺等特征,以此探析绞胎陶瓷艺术的语言与情感表达。
关键词:陶瓷艺术;绞胎工艺;绞胎纹饰;艺术表达中国人发明使用陶器,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中国瓷器就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
绞胎陶瓷也是在陶瓷发展史上,一种失而复得的艺术工艺。
中国陶瓷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逐渐地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当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不仅注重“物质”需求,“精神”的需求也愈发显著。
在工业化制作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对自然质朴、独一无二的绞胎瓷依旧青睐。
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全新的工艺技术与综合材料,为绞胎陶瓷的创造提供了新的方向,同时也丰富了绞胎陶瓷的制作工艺,绞胎陶瓷工艺如何满足当下社会日趋增进的审美需求,仍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
一、绞胎陶瓷的前世今生绞胎陶瓷也被称作“搅胎”“绞泥”“透花瓷”[1]。
绞胎陶瓷表面纹理由胎而生,表里如一,与中国古代对君子气质的描述不谋而合,中国的著名古陶瓷专家——叶喆民教授,就曾将绞胎瓷美誉为“瓷中君子”[2]。
通过资料查证,目前最早出现绞胎陶瓷的时间是在唐代,常见的造型有盂、碗、杯、枕、盘、俑等。
如:在1952年,出土于陕西省咸阳市杨谏臣墓的——绞胎盂,其年份为唐开元二年(714年);出土于陕西乾县懿德太子墓的——绞胎骑马俑,其年份为唐神龙二年(706年)[3]。
绞胎陶瓷是唐代陶瓷制造产业中的一种新型工艺。
主要是用三种或三种以上的不同颜色泥土制成的泥料,经过相互叠压、揉合在一起,形成颜色相间、变化丰富、独一无二的陶瓷胚胎装饰纹饰。
唐代的绞胎陶瓷纹饰中常见的颜色为黑、白、褐三色。
论当代陶瓷装饰的艺术风格摘要:艺术的发展都要经过传统、继承和创新3个阶段,陶瓷装饰艺术也不例外。
从泥巴变成陶器,再从陶器变成瓷器,从黑白色瓷到彩色,从单色到多色;从仅供生活使用的碗、盆、罐到具有造型和审美意识的豆、炉、瓶等,陶瓷装饰的创造精神由此得到彰显和体现,中国陶瓷装饰的熠熠生辉得益于不断创新。
笔者还对当代陶瓷装饰的艺术风格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当代陶瓷装饰;艺术风格1导言当代自然主题装饰在陶瓷的装饰应用中受现代社会文化及艺术风格的多方面影响,呈现出带有现代艺术特征的装饰特点,体现当代人所追求的宁静单纯、和谐的心理折射。
本文主要探讨当代陶瓷的自然主题装饰的艺术表现以及它所存在的意义。
2陶瓷中的自然主题装饰从新石器时期彩陶上的双鱼纹,六朝莲花尊,到宋朝缠枝纹以及清代五彩花鸟,陶瓷中自然主题装饰发展至今已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
陶瓷的自然主题装饰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装饰体系。
可以看出它受当下审美趣味影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陶瓷中的自然主题装饰在当代具备哪些鲜明的特点呢?下面将从色彩、题材、表现形式及艺术效果论述自然主题是如何美化与装饰陶瓷的。
2.1色彩《文心雕龙·物色篇》中提到:“物色之动,心也摇焉。
”色彩,是人类视觉最敏感的东西。
也就是说,作为最强烈的视觉语言与视觉冲击,色彩在人们生活中总是起着先声夺人的作用。
自然主题装饰色彩多以花卉色、大地色、原木色等自然原色为主。
图1是一组简约几何造型花插,使用色相中刺激性较大的黄色,让人感觉明朗、温暖、活跃。
在大自然中,它是大地、阳光、成熟谷物等的颜色。
而绿色则是大部分植物的色彩,是春天万物生长的象征,存在于田园、草坪、绿叶中,给人安宁、悦目、新鲜、振奋精神的感觉,这组花插采用高纯度的釉色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这些手法无不体现现代设计中追求的简约而不简单的艺术风格,反映当代人在社会信息爆发,眼花缭乱的视觉冲击之下抛下繁琐的装饰纹样,而选择了单纯这个特点来追求这种自然的单纯美好。
100创意2020/07传统装饰图形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发明陶器后,陶瓷上就开始出现图形元素。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各种图形变化多样、风格迵异、别具特色,逐渐延伸至装饰图形,丰富了陶瓷艺术,表达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可以说,人类艺术的发展与陶瓷艺术的发展形影相随[1]。
不同民族特色和时代风格的陶瓷装饰图形,显示了艺术家们对美的创造和生活的感悟。
陶瓷艺术作为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当它与人类文化积淀下的装饰图形完美结合时,便成就了陶瓷装饰艺术作品,表达了人们对美的追寻,符合人们的审美心理需求。
一、装饰图形概念装饰图形是指具有装饰性和装饰美的图形,它包含“装饰”与“图形”两方面的概念:从“装饰”方面来理解,它具有双重属性:其一是指艺术活动的过程,是对自然事物进行美化的艺术处理手法与表现方法;其二是指艺术活动的结果[2],即美化生活、表现情感的具有形式美的物化形式。
“装饰”概念的双重属性,是一种因果关系,它们统一于艺术活动的全过程中。
从“图形”方面来说,也可以将“图”和“形”进行分开理解。
“图”既指绘画的形象,同时也包含了策划或设计之意;“形”指的是形象、形状、形式,它涵盖了一切可视的自然形态、社会形态和人造形态。
“图”和“形”相辅相成,是人的抽象思维或具象思维的结果。
自然界物象千变万化,为装饰图形设计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和创作灵感。
这些形象经过适当的艺术加工都可以设计成装饰图形。
任何一个规则的图形进行合理的组合搭配,都可以带给我们全新的视觉感受,在被赋予精神层面的文化内涵和意境之后,可表达某种寓意或内心的情感。
由此可见,所谓装饰图形是指运用艺术方法和手段将来源于自然、社会的视觉形象,经过艺术加工之后形成一种人为创造出来的具有形式美感的图形。
装饰图形设计是以美学造型艺术为目的,通过对图形方案的设计和装饰,最终实现创作设想。
二、陶瓷装饰图形表现形式的特殊性陶瓷装饰图形专指呈现在陶瓷器物上的各类具有装饰美感的图形,是陶瓷绘画装饰的一种表现形式。
2019-01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谈当代陶瓷雕塑艺术的表现语言林开阳(德化陶宝轩陶瓷研究所,福建泉州362501)摘要:随着国家不断的发展,很多古老的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陶瓷雕塑这个很古老的行业。
在传统的陶瓷雕塑当中有蕴含了很多艺术精华,而且它们也是未来陶器发展一定要汲取的重要营养元素,同时也是人们创作新作品的重要步骤,更是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当代;陶瓷雕塑艺术;表现语言中图分类号:J5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2-0030-01随着陶瓷艺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于审美情趣的提高,目前的陶瓷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在表现的形式上更加的多元化,在传统和历史的发展当中得到了不断的丰富。
当前,在很多艺术家们的努力之下,对于传统的陶瓷雕塑进行了大胆探索和研究,加快了陶瓷雕塑的发展速度,在这种形势下为陶瓷雕塑的发展开创了更加开阔的天地。
对于陶瓷雕塑来说只有不断的进行创新和发展才能够促进陶瓷艺术的发扬和传承。
一、对于陶瓷雕塑艺术简析陶瓷的发展是人类文明社会当中最早的一种艺术体现,然而这种艺术形式的发展是所有艺术当中最单纯和最简单的,同时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也产生了十分的神秘性这是一种和其它艺术无法进行比拟的一种形式。
陶瓷雕塑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和其他形式的艺术一样,都是通过采用一定的艺术手段,塑造出了蕴含众多艺术家的审美情感和对艺术的艺术形象①。
二、当代陶瓷艺术的表现语言1.陶瓷艺术的成型手法。
在陶瓷雕塑的发展过程当中,对于陶瓷雕塑的成型方式主要分为直接成型和间接成型两种表现形式,由于在陶瓷雕塑在成型方式的不同,同时对于陶瓷艺术的表现力也有所不同,因此,从陶瓷雕塑的成型方式上进行研究陶瓷艺术是重要的切入点。
直接成型是在传统陶瓷成型的艺术上进行汲取的基础上,完成了对陶瓷提醒的塑造。
其中最为常用的成型手法是盘泥条成型。
盘泥条成型是直接用手进行陶瓷的制作,从而满足创造的需要。
………{一~……’一一”y…"…。
∥’…节…一哪々嘟^r研’口p…帆删”肾F O SH A N C E R A M I C S V01.20N o.7(Ser i a l N o.166)。
…,,…一。
’t一一~,,-}一,c—c血晓』^d.☆{=”¨,崩舳Ⅲo….-_j一二…,f引言论综合材料在陶瓷设计中的运用刘海英(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美术学院,景德镇333403)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综合材料运用到陶瓷艺术之中,从而将陶瓷设计引人到一个新的领域。
综合材料弥补了陶瓷设计中的不足。
完善了陶瓷设计中所缺乏的视觉感受,丰富了陶瓷制品的种类,带动陶瓷设计现代化。
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更多的情感表达。
关键词:综合材料;陶瓷设计;艺术陶瓷设计可分为日用陶瓷设计、陈设陶瓷设计和现代陶艺。
日用陶瓷设计主要是为了突出陶瓷产品的功能效用。
以便满足人们的市场需要:陈设陶瓷设计和现代陶艺则是用于装饰和美观。
满足人们的欣赏和审美愉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工艺材料的出现,陈设陶瓷设计和现代陶艺不再满足于传统造型和装饰.要想产生丰富的艺术语言。
材料必将走向综合和多元化。
因而。
在陶瓷艺术家不断认识和实践过程中。
一些新的材料运用到陶瓷作品中。
新材料和新工艺的改进和提高.充分发挥材料本身的个性和特点,使造型设计因材施艺、物尽其用,制品具有更好的功能效用。
2综合材料及其在艺术领域中的运用综合材料就是指多种媒介。
有油性、水性颜料。
也有染料、矿物色或是泥土、化学试剂,各种不同的纸、甚至玻璃、钢铁等的混合使用。
传统的艺术作品追求真善美的统一。
造型准确、空间的塑造、色彩的优雅是传统艺术家的追求.这也代表了当时大部分人的审美取向。
综合材料艺术的魅力在于它改变了我们以往传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习惯,然后才自下而上地冲击着我们习以为常的艺术观念.赢得了艺术家们的推崇与喜爱,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在艺术审美上的多种需求,为人们带来多样化的选择与多样化的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