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72

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40层及40层以上或者房屋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物称为超高层建筑。

随着土地资源的稀缺和满足标志性与功能的需要,超高层建筑在最近几十年时间里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的标志性工程有1931年建成的美国纽约帝国大厦(高381m,102层),1972年建成的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417m和415m,110层),中国上海金茂大厦(420.5m,88层)等。超高层建筑是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标志性建筑。它不仅可以展现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成就,也可以极大地促进相关领域科技的发展。上海2008年底.已经开工建设628m的上海中心,并且全国至少有超过460m的超高层建筑还3座已经完成初步设计。阿联酋正在建造705m的迪拜大厦。沙特甚至宣布即将建造l001m的超级摩天大楼。可见超高层建筑的兴建在世界范围内是多么激烈。美国和日本的超高层建筑的建设施工技术研究最为系统、深入。他们在超高层建筑施工工艺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通过最新的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施工技术的交叉整合。引领了世界超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

我国超高层建筑研究及工程应用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非常迅速。目前世界已建成的十大超高层建筑中。中国占有7座,表明我国是世界超高层建筑建造大国。正是在这些工程中研究和积累。我国在超高层建筑施工领域开拓和发展了多项新技术。如混凝土超高程泵送技术、整体提升钢平台模板体系、钢结构高空吊装技术等,有些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虽然如此,我国在超高层建筑施工领域与美国、日本等国家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信息化和自动化施工方面。而这些方面的成果和技术往往属于技术秘密不公开,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这方面的自主研究。才能紧随和超越世界先进水平。与此同时,现代超高层建筑已经从单一的追求高度,发展到形体和形式的多样化。如形体上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倾斜、扭转、高空悬臂等特征。这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更多的挑战。

超高层建筑沉降控制要求

1、观测时间的要求

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是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否则沉降观测得不到原始数据,整个观测得

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 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崔勇刚

摘要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由于其施工技术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等特点。文章通过对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历史轨迹,分析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沉降观测、混凝土施工、建筑轴线、标高、垂直度控制等方面进行阐述。

超高层建筑;施工;沉降观测;混凝土;标高;垂直度

不到完整的观测数据。其他各阶段的复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必须定时进行,不得漏测或补测。褶邻的两次时间间隔称为一个观测周期,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必须按施测方案中规定的观测周期准时进行。一般的超高层可参考以下时间;

(1)荷载变化期间

建筑物每增加两层,观测一次;基础混凝土浇筑、回填土及结构安装等增加较大荷载前后应进行观测;基础周围大量积水、挖方、降水及暴雨后应观测;出现不均匀沉降时,根据情况增加观测次数;施工期间因故暂停施工超过3个月,应在停工时及复工前进行观测。

(2)结构封顶至工程竣工

均匀沉降且连续三个月内平均沉降量不超过1mm时,每3个月观测一次;连续二次每三个月平均沉降量不超过2mm,每6个月观测一次;外界发生剧烈变化时应及时观测;交工前观测一次。

(3)工程竣工后

交工后每六个月观测一次,直至基本稳定(1mm/100d)为止。

2、观测点的要求

一般要求建筑物上设置的沉降观测点纵横向要对称,且相邻点之间间距以15~30m为宜,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建筑物设计图纸上有专门的沉降观测点布置图。另外,埋设的沉降观测点要符合各阶段的观测要求,特别要考虑到装修装饰阶段 墙或柱饰面施工而破坏或掩盖住观测点.以致不能连续观测而失去观测意义。

观测点的布点原则可参考以下;

(1)沉降基准点是沉降观测的依据,每个工程应有三个稳定可靠的基准点,并每半年检测一次,以保证沉降观测成果的正确性;(2)沉降基准点与观测点的距离不宜太远,以保证足够的观测精度;(3)沉降基准点须埋设在建筑物的压力传播范围以外,距离新建建筑物基坑边线不小于15米。

3、沉降观测的“五定”原则

所谓“五定”,即通常所说的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观测路线、境位、程序和方

法要确定。

4、施测要求

在首次观测前要对所用仪器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校正,必要时经计量单位予以鉴定;连续缝用3~6个月要重新对所用仪器、设备进行检校。在观测过程中,操作人员要相互配合,工作协调一致,做到步步有校核。

5、沉降观测精度的要求

根据建筑物的特性和建设、设计单位的要求选择沉降观测精度的等级。在未有特殊要求情况下,一般性的高层建构筑物,施工过程中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就能满足沉降观测的要求。

6、沉降观测成果整理及计算要求

原始数据要真实可靠,计算要符合施工测量规范的要求,依据正确,严谨有序、步步校核,结果有效的原则进行成果整理及计算。

超高层建筑轴线、标高、垂直度控制

1、控制轴线

逐层传递轴线。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脚手架、施工层同步向上,从外围一些基准点无法引测轴线。因此,在结构施工复核轴线无误后,以1层楼面为基准预埋多块200mm×200mm×8mm 钢板,在钢板上标出控制轴线或主轴线控制点;2层及2层以上施工时,以1层楼面为基准在每层楼面相应位置留设200mm×200mm方洞,采用大线锤引测下层楼面的控制点,再用经纬仪及钢卷尺进行轴线校正,放出各层轴线和细部尺寸线。

线性控制实体。挂起两条线,浇好剪力墙,这是控制实体的关键。浇筑剪力墙,宜用18mm厚优质胶合夹板,外墙外围组合固定大模,内墙散装散拆进行组合模编号。这样墙体平整度得到了保证,但更要注意的是墙体的垂直度。

2、控制垂直度

控制垂直度是保证超高层建筑的质量基础,垂直度控制应用激光仪加重锤进行双重校验。为了控制建筑大楼的垂直度,首光应根据大楼柱网布置情况,先将大楼4个边角柱的位置确定。在安装4个边角柱的模板时,沿柱外层上弹出厚度线,立模、加支撑,采用吊线的方法测定立柱的垂直度;在保证垂直度100%后,对准模板外边线加固支撑、浇筑混凝土。待四角柱拆模后,其他各列柱以该四柱为基线,拉钢线,控制正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

3、控制标高线

在每层预控轴线的至少4个洞口向上引测进行标高的定位,同时辅以多层标高总和的复核,然后辅以水准找平仪,复核此四点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以确保标高的准确性。对4个洞口标高自身的准确性要求提高,施工过程中由于模板、浇筑、加载等原因,洞口标高可能失去基准作用。所以必须确保引测点的可靠性,加强洞口处模板支撑。在大楼四角、四周具备条件处设立层、累计层高复核点,每层向上都附以该位置进行复核,防止累计误差过大。层面标高复核过程中必须实现每层面的4个洞口控制点与外层高复核点在同一水平面上方能确认标高的准确性,达到标高控制的目的。

超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

1、施工工艺流程

配合比计算一原材料计算、外加剂配制一混凝土坍落度测定、试块制作一混凝土运输一泵送一布料一混凝土浇筑、振捣一泵和输送管的清洗、拆除。

2、输送管道的敷设及楼层布置

工程输送垂直管道采用在楼层钢筋混凝土边梁上预埋铁件,然后用角铁焊接固定输送管;在楼面,输送管需搭支架及马道布置,而不能直接放在楼面上。布置水平管或向下的垂直管采用混凝土浇筑方向与泵送方向相反。

3、混凝土的布料

采用独立式混凝土布料杆,方法是:先将它安放在支撑稳固的待浇筑楼板的模板平面上,一端与泵送混凝土输送管道接通,另一端接软管,由人力推动做水平布料。

4、混凝土的浇筑

每层楼混凝土按二次浇筑,第一次浇筑柱,第二次浇筑梁板。柱浇筑高度大于3.0m的,在一侧或两侧模板开设门子板,混凝土从门子板处的斜槽或平台灌人模内,振捣器采用高频振捣棒从顶部插入振捣。按300mm~500mm厚分层浇筑,在有孔洞模板部位两侧应均匀下料,相对振捣。浇筑时应重点控制浇筑高度和振捣棒插入间距、深度、顺序。泵送混凝土时,应使料斗内持续保持一定量的混凝土(20cm厚以上),以免吸人空气,使转换开关阀间造成混凝土逆流形成堵塞。在泵送时,每2h换一次水洗槽,并检查泵缸的行程,发现有变化及时调整,泵送时,应随时观察泵送效果。

5、劲性结构的浇筑

通常情况下,高度在300米以上的超高层结构形式采用钢筋混凝土及钢结构混合型的劲性结构,如果遇到钢结构内灌高标号混凝土,从进度方面考虑,无法采用塔吊浇筑,只能采取泵送浇筑,但将高标号混凝土一次泵送到300m以上难度非常大,因此需要提前进行高标号自密实混凝土配比试验和一次泵送的浇筑试验,根据试验的结果确定混凝土的配比及浇筑工艺。

结语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超高层建筑在我国大城市蓬勃兴起,其结构形式日趋复杂,建造难度也日渐增大,但我相信随着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不断成熟和发展,建设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建筑必将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流,也将成为城市发展壮大的标志。

参考文献

[1] 何广乾,陈祥福,徐至钧. 高层建筑设计与施工.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2] 杨跃,刘宗仁.高层建筑施工.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C

73

超高层10大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案

资深工程总必须知道的:超高层10大技术难点及解 在40层(大约150米)左右,是超高层建筑设计的敏感高度(建筑物的超长尺度特性将引起建筑设计概念变化),这种变化促使建筑师必须提出有效设计对策,调整设计观念,应用适宜的建筑技术。 超高层楼宇就像一条竖立起来的街道,存在着安全、内部交通、环境、能源消耗等多种难以妥善解决的问题,越是向高处发展,安全性、耐久性及适用舒适等问题就愈多,对结构、建筑、机电、暖通、电梯等专业的要求就越高。 难点1——结构系统 由于超高层建筑结构的特殊性,建筑内部的梁柱将会不可避免的存在,在结构设计中要考虑异形柱的使用,特别是在超高层住宅户型设计中,充分全面考虑梁柱的影响、规避及利用是设计的难点。 对于结构设计来讲,按照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建筑高度的不同以及拟建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以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设计原则,选择相应的结构体系,一般分为六大类: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筒结构体系、筒中筒结构体系、束筒结构体系。 除上述结构体系得到广泛应用外,多筒体结构、带加强层的框架-筒体结构、连体结构、巨型结构、悬挑结构、错层结构等也逐渐在工程中采用。 进入90年代后,由于我国钢材产量的增加,钢结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逐渐采用。如金茂大厦、地王大厦都是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此外,型钢混凝土结构和钢管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中也正在得到广泛应用。高层建筑结构采用的混凝土

强度等级不断提高,从C30逐步向C60及更高的等级发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的梁、板结构中广泛应用。钢材的强度等级也不断提高。 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中除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代号RC)外,还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代号SRC),钢管混凝土结构(代号CFS)和全钢结构(代号S或SS)。 建筑高度100m,柱网为8.4m,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采用框架-剪力墙或框-筒结构体系较为经济合理,这种结构体系的剪力墙或筒体是很好的抗侧力构件,常常承担了大部分的风载和地震荷载产生的水平侧力,总体刚度大,侧移小,且满足玻璃幕墙的外装饰要求。 超高层建筑的楼板和屋盖具有很大的平面刚度,是竖向钢柱与剪力墙或筒体的平面抗侧力构件,同时使钢柱与各竖向构件(剪力墙或筒体)起到变形协调作用。一般钢结构建筑物的楼板和屋盖,都采用轧制的压型钢板加现浇钢筋混凝土(简称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厚度一般不小于150mm。目前在设计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时没有考虑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与钢梁共同作用。主要是对于板底呈波形的计算原理不甚了解或认为计算繁琐,就按平板计算,这样既不安全又增加了钢梁的用钢量。 如果采用钢梁与钢承混凝土楼板共同作用,简称MST组合梁,只要计算正确,配筋合理,栓钉可靠,则可以节约楼层和屋盖钢梁的用钢量20%左右,而且不需对钢梁进行稳定验算。 难点2——垂直交通设计

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带图片)

超高层建筑多设计为框架核心筒结构,根据高度得不同,又主要有两种:类型1:内筒为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外筒巨柱,巨柱与核心筒之间钢梁连接,外筒楼板为组合楼板得形式,如:广州西塔、上海环球、深圳京基100大厦、广州东塔,均为该结构形式,高度均在400米以上。 类型2:内筒为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外筒巨柱,巨柱与核心筒之间为钢筋混凝土梁连接,楼板为普通得钢筋混凝土楼板,如:重庆环球、广州高德、目前正在投标得合肥华润置地万象城得东、西塔楼。建筑高度约在200~400米。 超高层建筑得施工涉及到建筑施工领域较多得施工技术课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选择确定合适得施工工艺流程与合理选择模板、围护架体系。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钢管混凝土等得施工质量控制。 ☆垂直运输设备得选择。 ☆各专业工程得合理插入施工时间。 ☆总承包方涉及得多工序、多工种交叉作业时得管理与协调。 二、工艺顺序确定 类型1:前述类型1,外框结构为钢梁得结构形式,适合核心筒墙体竖向结构先行施工,楼板等水平结构滞后施工,外框钢结构及梁板滞后核心筒结构数层进行施工。 钢梁与核心筒连接采用预埋件焊接耳板得连接形式。 核心筒内梁筋需预留套筒,楼板钢筋可采用预留胡子筋得形式,局部错位、漏埋可采用植筋。 外框楼板为组合楼板。

类型1工程实例照片核心筒领先外框数层: 压型钢板组合楼板: 核心筒外埋件及耳板:

板筋预留: 如前述类型1,核心筒先行施工得优点就是,能很好解决多工序交叉作业提供工作面问题。 核心筒墙体结构为第1个施工作业面

内筒水平结构为第2个施工作业面 钢结构柱与钢梁为第3个施工作业面 外框筒组合楼板施工为第4个施工作业面 外侧幕墙分段施工形成第5个施工作业面 下部楼层砌筑与精装工程适时插入施工为第6个施工作业面 由此,一座超高层内多道工序可以一同施工,有互相独立,互不干扰,并且提供多个施工作业面,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 类型2:前述类型2,由于外框筒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理论上不适合核心筒先行施工得施工工艺,理由有: (1)、外筒梁板钢筋需全部同截面断开,对结构受力性能影响较大,很难征得设计同意。 (2)、普通钢筋混凝土楼板需支模施工。结论:前述类型2得超高层结构比较适合采取内外筒一起同步施工得形式。 类型2工程实例照片 重庆环球金融中心、广州高德均为内外框筒一同施工:

超高层住宅楼施工方案

第一编施工概况篇 第一章编制依据 一、编制依据 1.1万科三期K栋工程施工合同文本 1.2万科三期K栋工程设计图纸 1.3《大模板多层住宅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20-2002) 1.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5《建筑冬期施工规程》(JGJ 104-2002) 1.6《建筑施工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2) 二、工程概况 万科城三期K栋、幼儿园及地下室工程,由武汉王家墩现代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位于武汉市江汉区江汉经济开发区贺家墩,紧邻三环线和常青路,该工程为一类高层建筑住宅,设计使用年限为三类,设计使用年限50年,本项目为居住建筑,地下室为д类停车库,用于停放小汽车,设266个停车位。该工程总建筑面积约30030㎡,其中地下约1800㎡,地上25456.48㎡,由K栋地下1层地上48层以及I栋部分地下车库和一栋三层的幼儿园组成,其中K栋的建筑高度为147.2m,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6 度,耐火等级为一级,屋面防水为д级。 本工程K栋:±0.000=22.7m,K栋为高层住宅楼,现浇钢筋砼剪力墙结构,基础及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 第1 页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场地土地,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本建筑为B级高度高高层建筑。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级,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为基础面至地上六层(20.950),上部结构的嵌固端为地下室顶板。设计采用的主要规范及依据: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GB50009-200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GB50011-2001;3、砼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1;5、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设计规范DB42\242-2003;6、冷扎带肋钢筋砼结构技术规程JGJ95-2003;7、高层建筑砼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8、地下工程防水规范GB50108-2008;9、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10、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基本风压(100年重现期)0.4KN\m2;地面粗糙度类别:C类,风载体型系数1.4。基本雪压(50年一遇)0.5KN m2。 第一节合同文件 第二节施工图纸 武汉市建筑设计院提供的万科城K栋、幼儿园及I栋地下室的施工图纸,含结构、建筑、电气、给排水。 第2 页

超高层建筑施工要点

超高层建筑施工要点 超高层建筑指40层以上,高度100m以上的建筑物。随着建设科技的发展,超高层建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建设超高层建筑的难度较大,实际施工中有诸多难点,故需要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01施工顺序 (1)超高层施工时,应按先塔楼后裙楼的顺序施工,施工方法选择须结合场地平面布置考虑。 (2)合理划分流水段,如采用劲性钢骨柱,普通现浇楼板的框筒或框剪结构可按标准层结构进行统一分段,施工时可同时逐层进行楼板与剪力墙施工;布置核心筒的建筑在划分流水段时须“先核心,后外围”,以确保结构安全。 02垂直交通设计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的设计需平衡采光、节能、易于维护、减少公摊、不同业态核心筒上下统一等多方要求,是建筑设计的难点之一。 高层建筑与其他建筑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有一个垂直交通和管道设备集中在一起的、在结构体系中又起着重要作用的“核”。而这个“核”也恰恰在形态构成上举足轻重,决定着高层建筑的空间构成模式。 随着高层建筑建设的发展、高度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在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逐渐演化出了中央核心筒式的“内核”空间构成模式。 03电梯 (1)电梯在超高层建筑中发挥的作用远大于一般建筑,且关乎使用安全与居住体验。由于电梯的增加或改型在建筑竣工后难以实现,故须在设计阶段做好把控,结合核心筒的位置考虑电梯布置。 (2)应加强局部电梯的综合运用,采用微机电梯控制系统,增加多部电梯之间的协调效果,避免不必要的空梯运行,提高运送效率与运输能力。04供电安全和稳定 作为超高层建筑,安全性必然是供电系统设计所需要格外注意的地方,其次是供电可靠性。配电系统的设计上,需考虑多回路供电及备用发电机组的配置。因超高建筑的高度,变配电房可考虑设置在塔楼中部的楼层,以减少低压配电的损耗。备用柴油发电机设置于地库层,供电电压采用10kV输出,再经变压器降压至低压配电,保证配电至塔楼的高层。在超高层建筑的配电系统上,供电距离、电缆的长度、电缆大小的适当调整及安装时的施工工艺也是难题之一。由于超高层面积大、楼层多,自然会出现远距离供电的问题,因此后备电源可考虑采用高压发电机来发电。

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带图片)

超高层建筑多设计为框架核心筒结构,根据高度的不同,又主要有两种:类型1:筒为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外筒巨柱,巨柱与核心筒之间钢梁连接,外筒楼板为组合楼板的形式,如:西塔、上海环球、京基100大厦、东塔,均为该结构形式,高度均在400米以上。 类型2:筒为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外筒巨柱,巨柱与核心筒之间为钢筋混凝土梁连接,楼板为普通的钢筋混凝土楼板,如:环球、高德、目前正在投标的华润置地万象城的东、西塔楼。建筑高度约在200~400米。 超高层建筑的施工涉及到建筑施工领域较多的施工技术课题,主要有以下几面: ☆选择确定合适的施工工艺流程和合理选择模板、围护架体系。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钢管混凝土等的施工质量控制。 ☆垂直运输设备的选择。 ☆各专业工程的合理插入施工时间。 ☆总承包涉及的多工序、多工种交叉作业时的管理与协调。 二、工艺顺序确定 类型1:前述类型1,外框结构为钢梁的结构形式,适合核心筒墙体竖向结构先行施工,楼板等水平结构滞后施工,外框钢结构及梁板滞后核心筒结构数层进行施工。 钢梁与核心筒连接采用预埋件焊接耳板的连接形式。 核心筒梁筋需预留套筒,楼板钢筋可采用预留子筋的形式,局部错位、漏埋可采用植筋。

外框楼板为组合楼板。类型1工程实例照片核心筒领先外框数层: 压型钢板组合楼板: 核心筒外埋件及耳板:

板筋预留: 如前述类型1,核心筒先行施工的优点是,能很好解决多工序交叉作业提供工作面问题。 核心筒墙体结构为第1个施工作业面

筒水平结构为第2个施工作业面 钢结构柱和钢梁为第3个施工作业面 外框筒组合楼板施工为第4个施工作业面 外侧幕墙分段施工形成第5个施工作业面 下部楼层砌筑和精装工程适时插入施工为第6个施工作业面 由此,一座超高层多道工序可以一同施工,有互相独立,互不干扰,并且提供多个施工作业面,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 类型2:前述类型2,由于外框筒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理论上不适合核心筒先行施工的施工工艺,理由有: (1)、外筒梁板钢筋需全部同截面断开,对结构受力性能影响较大,很难征得设计同意。 (2)、普通钢筋混凝土楼板需支模施工。结论:前述类型2的超高层结构比较适合采取外筒一起同步施工的形式。 类型2工程实例照片 环球金融中心、高德均为外框筒一同施工:

超高层建筑及其施工技术路线

超高层建筑及其施工技术路线 一、超高层建筑发展现状超高层建筑是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也是发展中国家展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标志。我国超高层建筑研究及工程应用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非常迅速。目前世界已建成的超高层建筑中,我国占有6 座排名靠前,表明我国已成为世界超高层建筑建造大国。二、超高层建筑施工特点1、投资大,工期长,成本高超高层建筑体量巨大,建筑面积达数十万平方米,所需投资往往达数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人民币,业主的资金压力非常大。资金压力体现在工期成本高,工程延期往往显著提高投资成本,降低投资收益。2、高度大,结构施工难度高超高层建筑较其他建筑最为显著的区别是高度大。目前超高层建筑高度已经突破500m 大关,我国大陆超高层建筑高度也已经逼近500m(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高492m)。有些超高层建筑的高度并不突出,但是为了产生独特的建筑效果,造型非常奇特,如北京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大厦。高度的不断增加和造型的奇特都会增加结构施工难度:混凝土超高程泵送、安全高效的模板体系、重型钢结构吊装、结构施工控制等。3、基础深埋置,混凝土基础底板厚为了结构稳定和开发地下空间的需要,超高层建筑的基础埋置都比较深,如有的工程桩基础长达80 余米,无论采用现浇还是预制打入,桩基础施工难度都非常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桩基础沉降和提高桩基础承载力。同时为了改善上部结构的受力,基础底板的厚度都比较大,混凝土的强度高,如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大厦的

基础底板厚度达7.5m,电梯井部位基础底板更是厚达13.35m,底板混凝土标号达C40,水化热大,温差控制难度高。这些都给基础底板混凝土施工组织和裂缝控制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4、作业空间狭小,施工组织难度高超高层建筑是垂直向上发展的建筑,这一特点决定了超高层建筑的施工只能逐层向上进行,作业空间非常狭小,施工组织的难度非常高,对有效地利用作业时间和空间带来了难度。5、场地狭小,平面布置困难超高层建筑多建于繁华地段,交通繁忙,施工场地狭小,环境保护要求高,这些给施工平面布置带来困难。三、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路线超高层建筑施工前必须首先深人分析工程特点,明确项目的施工技术要点,然后制定针对性的施工技术路线:突出主楼、流水作业、机械化施工、总承包管理。1、突出主楼超高层建筑的显著特点是: 投资大、工期长、工期成本高。因此业主非常关心项目建设的工期,工期长短在业主心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必须突出工期保证措施,采取有力措施缩短工期。在整个工程中,主楼的工期无疑起着控制作用,缩短工期关键是缩短主楼的工期,尽量将主楼的施工提前进行。缩短工期难免增加投人,因此要统筹规划,提高效益。缩短建设工期应贯穿于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中,但是无疑缩短工期应重在施工前期。施工前期以结构施工为主,牵涉面小,投人少,缩短工期相对影响面比较小,成本比较低。因此在施工组织中必须突出主楼,将主楼施工摆在突出位置,即使这样做会增加部分直接成本也在所不惜。2、流水作业超高层建筑施工作业面狭小,必须自下而上逐层

完整高层建筑全流程施工过程,看完一目了然

完整高层建筑全流程施工过程,看完一目了然 建筑工程项目案例为一栋高层住宅楼,总高30层,地下1层,高强预应力管桩-筏板基础,框剪结构。 一、前期施工准备阶段 1、地质勘察 地质单位受建设单位的委托,据设计提供的相关资料,对拟建场地通过各种勘察手段和方法对地质结构或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土和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等,做出分析评价出具详细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为设计和施工提供所需的工程地质资料。 2、文物勘察 根据国家文物保护法相关规定:进行基本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事先报请政府文物行政部门组织从事考古发掘的单位在工程范围内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方进行考古调查、勘探。考古调查、勘探中发现文物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根据文物保护的要求会同建设单位共同商定保护措施;遇有重要发现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及时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处理。 3、建筑边坡与深基坑工程的设计方案评审 设计方案评审是指县级以上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或其委托机构依据国家、地方有关技术规范和相关的强制性条文,对建筑边坡与深基坑工程设计方案进行的安全、经济、合理

等方面的技术性论证。其目的是:为加强对建筑边坡与深基工程的管理,确保建设工程及其相邻建(构)筑物和地下管线、道路的安全,土方开挖图确定后,依据国家相关规定: 建设单位应委托评审组织机构对建筑边坡与深基坑工程的 设计方案进行评审。 4、工程测量定位 是指建筑工程开工后的第一次放线,建筑物定位参加的人员是:城市规划部门(下属的测量队)及施工单位的测量人员(专业的),根据建筑规划定位图进行定位,最后在施工现场形成(至少)4个定位桩。放线工具为“全站仪”或“比较高级的经纬仪。 5、施工现场市政临水临电报批 建筑单位在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建筑工程许可证之后,持证明分别到电力公司、自来水公司办理临水临电审批手续。 6、三通一平 三通一平是指基本建设项目开工的前提条件,具体指:水通、电通、路通和场地平整。随着现场办公信息化,增加通讯、通网(五通)或通讯、通网、通邮、通气(七通)) 7、工地围栏及大门建设 1)施工现场实行封闭式施工。主要路段围墙不低于米,一般路段的围墙不低于米(用于企业宣传的围挡钢架及基础应

超高层室内精装修专项施工方案

高层室内精装修专项施工策划 10.1、项目精装修概况 本项目X栋XXF高层住宅,交付标准为室内精装修。 楼号建筑 物性质 总 建筑面 积(m2) 其中: 数 (层)建 筑物高 度(m) 总 住户数 (户)地上 建筑面积 (m2) 地下 建筑积 (m2) 地 上 地 下 1 #楼 高层住宅 2 #楼 高层住宅 3 #楼 高层住宅 合计 10.2、施工进度计划:(插入高层住宅室内装修工程专项进度计划表) 室内精装开始时间为项目完成竣工备案后开始施工:20XX 年XX月31日,完成时间为20XX年X月XX日。 10.2、施工组织与部署 (1)装修施工的基本规则: 1)装饰工程分项多,工序杂,又是高层建筑,立体交叉作业,施工前必须要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尽量避免返工,造成材料的浪费和成品的污染。 2)装饰材料品种多,材质差异大,对工程质量好坏有直接

影响,必须严格按公司制定的采购控制程序组织进货,把住材料质量关。 3)完善土建总包单位与精装单位工作界面的验收及移交手续。 (2)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对装修施工作如下部署: 1)在结构施工期间完成选材料、选厂家和订货的工作,避免装饰施工与结构施工脱节。尽早完成上述工程是保证装饰质量和进度的首要问题。 2)协调好各工序及装饰与设备安装的关系,要形成互相创造施工条件的良性施工循环和密切合作的良好风尚。 3)对从事装饰项目的参施队伍和人员要进行优选,选择历年来创优质工程卓有成绩的装饰队伍参加施工,管理方面要以经验丰富的施工员严抓狠管,合理安排,保证质量。 4)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避免工序颠倒。 主体施工期间,及时插入二次结构工程与装修工程施工,在主体工程完成后,内外装修施工同时展开。装修作业要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形成立体交叉流水作业,不但在时间上适时组织粗细装修进场施工,而且充分利用空间,有工作面出现就插入装修,且与水、电安装施工紧密配合,即有交叉,又给各工种留出一定的时间。 5)装饰施工前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并要作好各项技术交底工作,使施工人员明确施工的工艺标准及要求。施工操作要严

超高层建筑10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

超高层建筑10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 根据理论及经验分析,一般在40层(大约150米)左右,是超高层建筑设计的敏感高度(建筑物的超长尺度特性将引起建筑设计概念变化),这种变化促使建筑师必须提出有效设计对策,调整设计观念,应用适宜的建筑技术。 超高层楼宇就像一条竖立起来的街道,存在着安全、内部交通、环境、能源消耗等多种难以妥善解决的问题,越是向高处发展,安全性、耐久性及适用舒适等问题就愈多,对结构、建筑、机电、暖通、电梯等专业的要求就越高。 结构系统难点1 由于超高层建筑结构的特殊性,建筑内部的梁柱将会不可避免的存在,在结构设计中要考虑异形柱的使用,特别是在超高层住宅户型设计中,充分全面考虑梁柱的影响、规避及利用是设计的难点。 对于结构设计来讲,按照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建筑高度的不同以及拟建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以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设计原则,选择相应的结构体系,一般分为六大类: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筒结构体系、筒中筒结构体系、束筒结构体系。 90年代以来,除上述结构体系得到广泛应用外,多筒体结构、带加强层的框架-筒体结构、连体结构、巨型结构、悬挑结构、错层结构等也逐渐在工程中采用。 进入90年代后,由于我国钢材产量的增加,钢结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逐渐采用。如金茂大厦、地王大厦都是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此外,型钢混凝土结构和钢管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中也正在得到广泛应用。高层建筑结构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断提高,从C30逐步向C60及更高的等级发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的梁、板结构中广泛应用。钢材的强度等级也不断提高。 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中除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代号RC)外,还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代号SRC),钢管混凝土结构(代号CFS)和全钢结构(代号S或SS)。 建筑高度100m,柱网为8.4m,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采用框架-剪力墙或框-筒结构体系较为经济合理,这种结构体系的剪力墙或筒体是很好的抗侧力构件,常常承担了大部分的风载和地震荷载产生的水平侧力,总体刚度大,侧移小,且满足玻璃幕墙的外装饰要求。 超高层建筑的楼板和屋盖具有很大的平面刚度,是竖向钢柱与剪力墙或筒体的平面抗侧力构件,同时使钢柱与各竖向构件(剪力墙或筒体)起到变形协调作用。 一般钢结构建筑物的楼板和屋盖,都采用轧制的压型钢板加现浇钢筋混凝土(简称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厚度一般不小于150mm。目前在设计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时没有考虑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与钢梁共同作用。主要是对于板底呈波形的计算原理不甚了解或认为计算繁琐,就按平板计算,这样既不安全又增加了钢梁的用钢量。 如果采用钢梁与钢承混凝土楼板共同作用,简称MST组合梁,只要计算正确,配筋合理,栓钉可靠,则可以节约楼层和屋盖钢梁的用钢量20%左右,而且不需对钢梁进行稳定验算。 垂直交通设计难点2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的设计需平衡采光、节能、易于维护、减少公摊、不同业态核心筒上下统一等多方要求,是建筑设计的难点之一。 高层建筑与其他建筑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有一个垂直交通和管道设备集中在一起的、在结构体系中又起着重要作用的“核”。而这个“核”也恰恰在形态构成上举足轻重,决定着高层建筑的空间构成模式。 随着高层建筑建设的发展、高度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在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逐渐演化出了中央核心筒式的“内核”空间构成模式。 1.内核式:中央核心筒布局 在建筑处理上,为了争取尽量宽敞的使用空间,希望将电梯、楼梯、设备用房及卫生间、茶炉间等服务用房向平面的中央集中,使功能空间占据最佳的采光位置,力求视线良好、交通便捷。在

超高层建筑幕墙及门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XXXX项目幕墙及门窗工程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编制: 审核: 审批: xxxxxxx有限公司 总包公司批准: 2012年3月

目录 第1章编制说明及依据 (5) 一、编制说明 (5) 二、编制依据 (5) 第2章公司承诺 (9) 第3章工程概况 (10) 一、工程概述 (10) 二、工程范围 (11) 三、工程目标 (12) 第4章施工总平面图及临时设施部署 (12) 第5章施工组织结构 (13) 一、项目部各岗位职责 (14) 二、施工组织协调配合工作 (16) 第6章拟投入的主要材料进场计划 (18) 第7章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 (19) 第8章劳动力配置及保障措施 (24) 第9章确保质量目标的技术组织措施 (25) 一、工程质量目标 (25) 二、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制度及质量保证体系 (25) 三、关键部位质量控制 (31) 四、材料控制 (32) 五、工程岗位技术培训 (32) 六、送样检测、见证取样保证措施 (33) 七、分部分项分阶段验收步骤及办法 (40) 第10章确保工期目标的技术组织措施 (43) 一、施工进度计划 (43) 二、确保工期的措施与方法 (45) 三、工期优化的方案和可行性 (48) 第11章主要工序的施工方法 (49) 一、测量放线方案 (49) 二、预埋件及后补埋件的施工方案 (52) 三、隐框(或半隐框)玻璃幕墙的施工方法 (58) 四、点式玻璃幕墙、雨篷的施工方法 (61) 五、铝板幕墙施工方案 (64) 六、石材幕墙的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 (66) 七、铝合金门窗施工方案 (72)

八、玻璃门安装施工工艺 (75) 第12章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及保证措施 (79) 一、质量通病 (79) 二、防火措施 (80) 三、保温措施 (80) 四、防腐措施 (81) 五、防雷措施 (81) 六、防渗漏措施 (82) 第13章材料搬运,吊运方法及成品保护 (82) 一、工厂加工、制作成品保护措施 (82) 二、运输过程中成品保护措施 (83) 三、现场拼装及安装成品保护 (84) 四、玻璃、铝板及幕墙成品保护 (84) 第14章测试项目及顺序 (86) 一、幕墙的四项性能测试 (86) 二、现场外墙淋水试验 (92) 三、预埋件试验 (94) 四、中空玻璃测试 (94) 五、密封胶试验 (94) 六、成品检测 (97) 第15章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100) 一、安全施工目标 (100) 二、安全管理体系及组织机构 (100) 三、组织机构职责 (101) 四、安全施工管理 (104) 五、文明施工目标 (114) 六、文明施工管理机构 (114) 七、建立与健全总平面管理制度 (115) 八、建立与健全现场材料管理制度 (115) 九、施工现场场容要求 (116) 十、夜间施工 (116) 十一、临时办公区文明措施 (116) 十二、文明施工检查与奖罚制度 (116) 十三、气体污染控制措施 (117) 十四、材料污染控制 (117) 十五、现场噪声控制 (117) 第16章出现险情及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方案和抢险措施 (118) 一、出现险情及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方案和抢险措施 (118) 二、火灾事故应急方案和抢险措施 (120) 三、高处坠落事故应急方案和抢险措施 (122) 四、突发性停电应急方案和抢险措施 (123) 五、触电事故应急方案和抢险措施 (124)

超高层施工难点

超高层施工难点 1.超高层基础采用深基础。由于建筑高,体量大,支撑高层的地基必须达到足够的强度,所以多采用深基础,持力层嵌入微风化岩层。 2.超高层地下室深度大、层数多、面积大。一是要满足建筑功能方面的要求,比如人防面积、停车位数量等;二是要解决在施工过程中的结构抗浮问题。 3.超高层结构形式多为混合型。如型钢混凝土、钢管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或全钢结。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施工简便、工期短、结构性能好且大大节约建筑材料,目前已成为超高层建筑群最为实用和主要的结构形式。 4.超高层装饰工程装饰富于变化,工程量大,技术含量高、要求高。超高层建筑的装饰工程的安全性功能尤其重要,抗风压,风、水、气的密闭性要求高。 5.建筑功能复杂,子系统多,安装工程工程量大,要求精度高。 6.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大量采用。 针对超高层建筑的特点,在施工中应当采取如下对策: 1.施工技术必须有新突破 超高层建筑绝不仅简单是建筑楼层数量上的叠加、施工的延长,而在施工技术方面必须注入新的元素,必须有新突破。 (1)深基础施工技术。根据地质条件,深基础一般采用大直径人工挖孔桩,冲(钻)孔灌注桩,预制混凝土管桩或预制钢管桩,为一种或两种同时采用。对于施工总承包来说,按照设计的桩类型进行施工,主要考虑的是技术能力、设备能力、安全和质量控制能力。工程总承包项目就需要考虑成本因素以及获得这些能力的难易程度。

(2)大基坑土方开挖和支护技术。按照我国现行的政策和建筑本身的需要,超高层建筑必然有一个超大、超深的地下室结构部分,这部分工程施工的最大难点在于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超高层建筑一般在城市的主要路段,场地狭窄,周围环境复杂而且重要。土方开挖的方案至少应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a.进出土路线的选择 b.挖运土方设备数量和性能的选择以及进退场安排 c.最后土方的挖、运的具体措施 d.基坑支护技术的优化和周围环境建(构)筑物以及基坑边坡的变形监测 e.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乃至桩基础施工的配合。 2.施工组织要有新思维 超高层建筑的竖向跨度非常大,在施工组织中首要解决垂直运输效率的问题。利用有限的机械设备解决庞大的人员、材料的上下,做到有序并且有效。 (1)合理配置大型机械设备。要核算现场人员流量,在施工高峰期有多少人需要乘电梯到达现场,全部输送完需要多少时间。结合工期计划,核算和分析需要使用人货电梯运输的原材料、周转材料、成品、半成品的总用量以及周转率要求,核算工作时间。在此基础上,合理确定塔吊,人、货电梯的规格型号和数量;选择混凝土输送泵的性能和数量。在实际中,超过150m的建筑应考虑布置一台高速施工电梯和一台普通施工电梯,分别服务不同的施工区域。应选用一次泵送到位的混凝土输送泵,油泵和电泵均要配备。塔吊的性能和布置不仅要满足钢筋、模板、钢管等材料运输,而且必须考虑钢结构件的吊装和安装需要。慎密规划,紧贴实际,科学统筹大型机械平面布置。分析现场条件和地理位置情况,按照最短运输路径和最大运输能力的原则,进行大型机械平面布置。快速提升架和施工

不容错过!超高层建筑施工关键技术分享

不容错过!超高层建筑施工关键技术分享 超高层已是我国较为常见的一种建筑形式,今天我们总结了超高层施工的几大要点,一起来看吧。 如何做好超高层施工部署? 施工部署包括施工顺序、流水分段、塔吊选型、施工电梯布置等方面。施工顺序上,应该采用先塔楼后裙楼的安排,在场地狭小的前提下,为了便于平面布置,裙楼地下室宜采用逆作法施工。 流水分段上,对于劲性钢骨柱、普通现浇楼板的框筒或框剪结构,楼板与剪力墙同时逐层施工,所以可以按标准层结构统一整体分段,对于核心筒剪力墙-外钢柱组合楼板的框剪结构,应按先核心筒,后外框的顺序组织流水施工,各分项工程的先后顺序为:核心筒劲性钢柱—核心筒剪力墙—筒外钢柱—钢框架梁—楼板施工,每个工序相差3层。 塔吊选型上,钢构件的截面尺寸和结构布置为关键控制因素,欲选塔吊先确定构件分节,构件分节考虑3点。 (1)分节后的构件数量(即吊次)对工期的影响或与其他工艺时间的匹配。 (2)分节后的焊接量对钢结构安装带来的成本增加。 (3)运输车辆的长度限制和场内场地限制。在这些问题确定后,可初步选择塔吊型号,另外必须考虑在塔吊位于高空吊装超重构件时的容绳量问题,容绳量的不足导致塔吊不能在高倍率的状态下工作,会严重影响吊重。 施工电梯布置上,超高层项目交叉作业较多,主体、砌筑、装修会同时施工,所以电梯需求量较大,虽核心筒内不是必须布置直达核心筒作业面的电梯,但如果全部布置在建筑物外侧的话,又会影响幕墙施工进度,所以最好是建筑内外同时布置,并以高区、低区或停层区分。电梯宜从地下室生根,可以解决电梯减震器的高度影响,便于上下料,但是应做好未封闭地下室的排水工作。 超深基坑及地下室施工技术 顺作法施工 顺作法是遵循先深后浅的原则,地下室全部采用从下至上的施工步骤,地下室结构完成后再开始上部结构施工。 顺作法优点是施工工艺成熟简单,缺点是施工周期长。 半逆作法施工

某超高层建筑施工组织设计

某超高层建筑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11) 1.1设计图纸 (11) 1.2主要规范、规程、标准 (11) 1.3主要法规 (12) 第二章工程概述 (12) 2.1工程概况 (12) 2.2工程环境条件及地质条件 (13) 2.3工程特点与重点 (13) 第三章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16) 3.1施工管理 (16) 3.2项目组织机构 (16) 3.3项目组织机构各职能部门的职能 (16) 3.4项目部各岗位主要职责 (17) 第四章总体施工部署 (20) 4.1项目管理目标 (20) 4.2施工准备 (20) 4.2.1. 现场交接 (25) 4.2.2. 技术准备 (20) 4.2.3. 生产准备 (21) 4.3 工程施工程序 (21) 第五章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24) 5.1施工测量 (24) 5.1.1. 测量仪器及软件 (24) 5.1.2. 测量人员组织 (25) 5.1.3. 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求 (25) 5.1.4. 基准控制点的复测 (25) 5.1.5. 建筑物坐标系的建立 (26)

5.1.7. 主楼平面工作基点的设置、传递和施工层平面控制点的竖向传递 (29) 5.1.8. 裙房结构的施工测量 (29) 5.1.9. 标高的向上传递及控制线放样 (30) 5.1.10. 钢结构安装校正与监测 (32) 5.1.11. 建筑物变形观测 (32) 5.1.12. 注意事项 (32) 5.2钢筋工程 (32) 5.2.1. 钢筋施工特点 (32) 5.2.2. 材料及试验要求 (33) 5.2.3. 钢筋原材加工 (33) 3.2.4. 钢筋成品加工 (33) 5.2.5. 钢筋连接及搭接长度一览表 (36) 5.2.6. 各部位施工 (36) 5.2.7. 钢筋保护层控制 (39) 5.2.8. 钢筋接头 (39) 5.3模板工程 (40) 5.3.1. 模板施工特点 (40) 5.3.2. 模板支模体系 (40) 5.3.3. 模板配置数量 (40) 5.3.4. 墙体模板 (41) 5.3.5. 柱子模板 (43) 5.3.6. 梁模板 (43) 5.3.7. 板模板 (43) 5.3.8. 楼梯模板 (43) 5.3.9. 门窗洞口模板 (44) 5.3.10. 压型钢板支撑 (44) 5.3.11. 梁、板后浇带支撑 (44) 5.3.12. 核心筒模板 (45) 5.4混凝土结构工程 (47) 5.4.1. 主要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 (47) 5.4.2. 商品混凝土供应商选择 (47)

(完整版)消防工程施工特点难点

消防工程施工特点难点 (一)工程特点 本标段施工场地狭窄、楼层高,对于现场材料和交通布置以及施工队伍安排提出了相应的要求。高层施工、现场布置和施工队伍部署是本工程施工组织最大的难点,由此增加了环境、工期和安全管理的难度。 1、施工技术、工程质量要求高 本标段是超高层,内部设施完备、技术先进、装修水准高。消防安装工程只有达到高质量标准,才能保证设施的可靠性、安全性及建筑、安装、装饰三者的整体美观与协调。 2、工程地处城区,施工场地狭窄 本标段地处城区繁华地区,材料进出运输受到一定的限制,如,像钢管、角钢这类体长材料。场地狭窄,楼层高,施工队伍多,材料二次搬运受到一定限制,主要协调总包单位垂直运输工具搬运。 3消防工程施工配合量大、面广、时间长 安装工程高峰期与土建、机电、弱电、电梯、装饰工程等单位施工交叉作业量大、时间长,施工协调工作量大。 该工程分布在楼面、墙体及吊顶天花内水、电气管线多而繁杂,吊顶内空间小。预留预埋套管、线管线盒的清理需要协调土建;设于吊顶内的穿线、配管、报警设备安装、喷淋头安装必须紧密配合二次装修、机电、弱电等工作进行。 安装工程后期主要与装修工程交叉作业多、时间长,消防喷淋头、烟温感探测器的水平标高与装饰吊顶、灯具配合要求高,要达到整体美观一致。 整个住宅楼内各类系统多、管线工程量大、线路交错复杂,安装各专业只有紧密配合、综合协调、分清先后施工顺序,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安装。 由于是高层、使用垂直施工电梯上下班、材料搬运等待造成施工时间浪费,故使本工程工期相对紧张。 塔楼上部结构为单元房标准层,因装饰为公共区域精装修,有利于样板区及组织标准化施工和开展施工竞赛;因此可着重从保证地下室和塔楼立管管道、穿线、喷头、报警探头安装施工工期入手,从业主关注的里程碑节点入手,保证总体工期目标的实现;同时中、高区对工程安全、进度、质量要求高,需要合理组织,快速反应,保证在发包方要求的开工日期至竣工工期内完成施工任务。 4、联动调试复杂 本工程联动调试复杂,需协调各其他单位。 5、施工工期短 本工程除开施工准备、联动调试、检测、消防验收的日期,实际安装工期短,,针对本标段的消防安装工程量,只有采取有力的抢工措施,合理安排人力物力,精心组织施工,才能保证工程的总工期。 (二)施工重点与技术关键 本消防工程管道安装工程量大,施工时必须抓住重点,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施工进场后及时协调土建单位取得绘制预留预埋综合图,避免在支吊架安装膨胀螺栓时,把预埋管子打穿。 2、将喷淋、消火栓系统中区、高区等部位立管管道安装,地下室消防设备间湿式报警阀安装,地下室、低、中、高区管道试压设为重点,特别是中、高区水压试验后用塑料软管要及时将水排放到室外雨水井并放净,不能就地排放,顺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与管理 陈超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与管理陈超 发表时间:2019-08-27T17:30:19.310Z 来源:《城镇建设》2019年第12期作者:陈超[导读]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目前,钢结构施工技术作为当前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摘要:近些年,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目前,钢结构施工技术作为当前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钢结构施工技术应用直接决定了整个超高层建筑施工稳定性和牢固性。强化对当前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与管理的分析,在钢结构施工技术与管理层面上,结合现代技术创新提出改进建议,以此能够整体上提升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应用水平。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管理应用引言 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筑行业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超高层建筑成为了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但是其与普通建筑项目不同,超高层建筑的施工工艺较为复杂、结构特点较为鲜明,对工艺流程和施工技术具有严格的要求,钢结构作为超高层建筑的重要结构材料,其施工技术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要求钢结构要具有较强的抗震性能和强度,进而确保工程的使用价值和安全性能。 1装配式钢结构概述 1.1与传统的混凝土结构相比,钢结构具有重量轻、抗拉强度高、强度高的优点。而且由于其质量较轻,所以地震性能更好,例如,对于经常地震的日本,钢结构更大,所以抗震能力更强。此外,钢材质地均匀,韧性好,不易变形,承载力高。 1.2节能环保装配式建筑的特点是将工厂预制构件输送到施工现场,然后组装。由于其在工厂生产中的标准化生产,误差较小,不合格钢出现的可能性很小,全部被运到现场组装,所以废混凝土和钢也少,节约了更多的能源。而装配式建筑不会像传统建筑那样产生更大的灰尘,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保护环境。 1.3由于采用预制构件,降低了施工现场脚手架和混凝土的能耗,经济效益良好。此外,工期短,所需施工人员少,劳动强度低,劳动成本降低,竞争力提高,成本低,经济效益高。 2超高层钢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2.1常用技术体系分析 超高层钢结构施工技术体系在当前应用中主要分为框架-支撑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筒中筒及成束筒结构以及巨型支撑结构、交叉网筒结构等方面。首先,钢框架支撑钢结构的应用,主要是构建设置双重抗侧力体系,将其应用于超高层钢结构中,突破了单一钢框架支撑体系的使用,通过支撑框架和外围钢框建设两道防线,在有效借助设备层所建设的伸臂桁架加强层基础上,提升整体框架的抗弯能力,促使结构侧向刚度提升,降低了结构位移。其次,巨型支撑体系作为当前超高层钢结构常用的技术之一。其在具体应用中,工程人员是在框筒结构体系外框筒设置专门的巨型支撑,巨型支撑和外筒中梁柱相互协调,共同承担荷载力,以此促使外框筒承载框架所有的水平载荷,也是抗侧力体系改进的应用技术。最后,巨型钢框架体系。此种钢结构施工技术作为超高层钢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应用中是以巨型框架和小型框架协调使用,承载巨大的荷载力的应用技术。主框架主要承载整个结构体系所有的水平荷载,有效提升了钢结构的整体承载力。 2.2传统施工操作 超高层钢结构施工操作中,从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两个方面进行施工安装。首先,地下部分安装操作。工程团队需要根据工程施工场地选择吊装设备,吊装设备主要进行吊装塔楼部分结构的施工操作。而实际钢结构吊装中,随吊随运,有效控制施工现场。在地下部分钢结构中钢柱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脚锚栓预埋施工,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强度符合工程标准之后,工程团队选择使用臂外扶平臂式塔吊对地下室结构进行吊装。吊装中,第一节地下钢柱吊装完成后,需要进行检测校正,并且保证柱脚锚栓牢固性,以此在柱脚底板进行混凝土的二次浇筑。在二次浇灌正式施工前期,工程人员需要对柱底做好密封工作,使用模板进行密封,避免混凝土外溢,有效控制混凝土浇筑质量。在地下部分安装操作完成后,则进行地上部分的施工安装。地上部分施工主要采用塔楼结构形式,工作人员选择使用加强层的筒中筒结构。为了保证结构的牢固性,内筒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进行设置,并且内筒角部需要科学设置伸臂桁架,而外筒采用型钢混凝土柱、钢框梁两部分协调组成使用,其角部需要设置竖向通高支撑。内外部角部相互协调,有效保证了整体结构的稳固性。由于超高层钢结构施工整体比较复杂,工程团队可以分为两个或者多个作业面,两个作业面的设置可以将核心筒和外框架设置成为两个作业面。 2.3焊接技术的分析 焊接技术在钢结构施工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主要是由于在进行钢结构施工时,其节点数量较多且质量要求高,很多钢结构件都是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另外,钢结构还具有负载大、结构高、安全性差及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的特点,这些都会使得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变得十分困难。为了有效提升焊接技术在钢结构质量中的有效应用,一定要在焊接时确定焊接顺序,根据不同的钢材和种类选择科学合理的焊接材料及焊接方法,进而有效提升焊接质量。另外,还要加强对焊接技工的综合性培训,针对在建筑中经常遇到的结构进行焊接培训,从而使得施工的焊接质量有所提升。为了确保最终的焊接水平,还要对焊接后的产品进行二次检测,尤其是针对其缺陷和内部损伤检测。一般在检测过程中可以考虑使用超声波的方式来进行检测,进而有效确保钢结构的施工质量。 3加强钢结构技术管理与控制的措施分析 3.1提高钢结构施工质量 为避免钢结构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现问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人员应加强对钢结构材料的源头管理,通过加强对采购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来增强施工人员对所用钢结构材料质量的认识,并通过制定严明地监督管理体制,来定期和不定期的对钢结构材料的选用进行抽查监督,将责任明确具体道每个人,保证建筑施工质量和钢结构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利用效率。 3.2加强安全操作系统 在开展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过程中,加强其安全操作系统可以有效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安全操作系统要从具体的施工情况进行考量,开展对施工进度施工设备以及施工人员的实时动态安全监测。另外,还要加强对施工操作的规范,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时刻关注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防护系统,从根本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具体施工时一定要加强安全操作系统建设,进而有效确保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安全和质量。例如,对于超高层建筑中的楼层缺失现象,可在楼层缺失位置设立临时工字钢支撑设备,稳定建筑安装定位和结构组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