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泵节能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65.50 KB
- 文档页数:14
热泵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热泵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随着能源危机愈加严峻,节能减排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在这种背景下,热泵技术的应用价值日益凸显。
热泵技术是指利用空气、水或地热等可再生能源为热源或冷源,通过转换传递热能量的机械装置,实现能量的高效利用。
热泵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可以实现室内温度的调节、节能减排等多项功能,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一、热泵技术的优势相较于传统的空调、采暖设备,热泵技术具有以下优势:(一)安全环保热泵技术使用的是可再生能源,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对环境污染小、安全可靠。
同时,热泵设备不需要使用明火,也大大降低了火灾风险。
(二)节能高效热泵技术可以将低温热能转换为高温热能,实现能量的高效利用,在冬季采暖、夏季制冷过程中,节能效果明显,能耗降低30%-60%。
(三)应用灵活热泵设备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应用,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和使用需求,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二、热泵技术在空调、采暖方面的应用(一)空调系统大型商业中心、写字楼等公共场所采用中心空调系统或VRV空调系统,可以通过安装热泵设备,使冷热源得到高效利用,降低能耗、节约成本。
(二)采暖系统建筑采暖是影响建筑节能的重要因素,采用热泵技术实现采暖,可以实现高效节能。
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等技术都可以用于建筑采暖。
热泵采暖系统运行起来,会让外界的热量向室内传递,特别是地源热泵采暖系统更是把地下土壤中的存储的高温热能转化为室温,这个技术来源是“地球系数热”(GHE),即一种撑起地球的能量源。
由于土壤中温度的变化非常缓慢,该系统可以保证发电厂在冬季旺季期间高速运转来满足能源供应。
三、热泵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案例(一)世博会展馆2010年上海世博会展馆采取地源热泵技术进行供暖、制冷。
25个展馆中,20个展馆采用地源热泵技术,5个展馆采用空气热泵技术。
热泵技术的应用,保证了展馆内的温度在18-25℃之间,观众感受到的是清新、舒适的氛围。
热泵空调器节能技术探析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热泵空调器节能技术在空调器的中应用。
关键词:热泵空调器;火用分析;节能1. 空调器节能技术现状空调器虽然是实现我们生活舒适健康的主要工具,但伴随其产生的温室气体以及消耗的大量电能能源,给国家的节能减排工程制造了不小的困难,在保护生存环境,实现低碳生活、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主旋律下,必须对空调等家电进行节能改造,为国家推进空调节能工作,实现低碳生活做出贡献。
国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发展空调器工业,但空调器的能耗问题十分严重,随着科学技术及国家的大力推动,空调最常用的制冷器r22制冷剂有了较快发展,对流体控制系统装置毛细管采用了优化配置,蒸发器以及冷凝器从传统冲缝型肋片升级到百叶窗肋片、波纹肋片,并实现了强化换热等功能,改善优化传统的平滑导管,大幅提高了空调散热系统工作效率,整体的工作效率不仅有了较大提高。
虽然国家的空调工业有了较大的提升,但相较于发达国家,在空调器节能技术方面仍然落后,随着相关协会对空调器标准的进一步提高,对产品能效率更为严格的要求,国内空调器的发展仍旧困难重重,对空调器节能技术也需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研究。
2. 热泵空调器简介热泵空调器是对传统空调器进行改装,通过四通换向阀调节空调器蒸发器与冷凝器功能,使空调器的冷却室在加热的情况下产生加热功能,达到一器两用的目的,既可以在夏天对室内外热量进行互换,降低室温,又可以在冬天时进行室内升温。
热泵式空调器主要由换热器、压缩机、四通换向阀、毛细管以及过滤器等部件组成,其工作原理图如图2-1所示。
当热泵空调器处于制冷状态时,四通换向阀接通,室内换热器发挥蒸发器的功能作用,室外热换器发挥冷凝器的功能作用。
室内热气经过室内换热器后转换为低温低压热气,再经过四通换向阀以及压缩机后,变为高温高压气体排出,再次经过四通换向阀后进入室外换热器释放热源,成为过冷液,过冷液再流经过滤器以及毛细管后变为低温低压两相液流,再次进入室内换热器蒸发吸热,进入下一循环。
热泵技术在节能领域中的应用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提高,节能技术在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其中一项极为关键的技术就是热泵技术。
本文将会介绍热泵技术的原理、应用以及其在节能领域中的重要性。
一、热泵技术的原理热泵技术是利用外界的空气、水源或地热等可再生能源,通过压缩机等设备将低温热量提高至高温,制造热能的一种高效、环保的新型能源利用技术。
其主要原理是利用热力学的倒换原理,通过一个循环系统将热量从低温区域转移到高温区域。
具体而言,热泵系统中,利用制冷剂在连续的压缩、热交换、膨胀和制冷、制热等过程中,从室内或者自然资源中吸收热量,然后输送到外部环境中,从而实现室内空调、水暖、热水等功能。
热泵技术是一种兼有高效节能、低耗资源、环保等优点的能源利用技术,既可减缓居民家庭用能增长和不断上升的碳排放量,同时也可降低对化石能源的需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热泵技术的应用热泵技术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主要的应用领域如下:1.家庭采暖将空气源热泵系统安装在家庭室外,并配合内部采暖设备,通过室气和制热的双重处理,在不影响空气清新的同时,提供温暖和热水服务,减少了对化石能源的消耗。
2.商业领域对于大型商业建筑,空气源热泵可以通过通风和冷却系统重对空气做处理,减少对传统煤炭的使用,同时在商业冰箱、冷库等舒适度和质量的提高中,热泵技术也在逐渐得到应用。
3.传统工业空气源热泵可以对原来需要电能、煤气或油的加热和冷却系统做出一个逐渐替代和改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
如:恒温热压机、热成型机、冷却塔等,通过减少对其他能源的消耗,从而提高了公司的效益。
三、热泵技术在节能领域中的重要性热泵技术在节能领域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调节、减少能源的使用,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在当前的环保热潮中,热泵技术凭借着高效低耗的特性,成为节能减排的主要手段。
首先,热泵技术的冬夏两用特点,可减少居民住宅的采暖费用以及空调的能耗;其次,热泵系统不依赖燃料,减少对化石能源的消耗,避免了火灾和空气污染等问题。
热泵技术原理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低品位能源(如空气、水、土壤等)通过热泵设备提取热量,再经过压缩、传递、释放等过程,将低品位能源中的热量提升到高品位能源(如室内空气、热水等)的一种高效节能技术。
热泵技术在供暖、制冷、热水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具有环保、节能、安全等优点,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青睐。
热泵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蒸发、压缩、冷凝、膨胀。
首先是蒸发过程,热泵设备中的低温低压工质(如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外界空气或水中的热量,从而蒸发成为低温低压蒸汽。
接着是压缩过程,低温低压蒸汽被压缩机压缩成高温高压蒸汽,同时蒸汽的温度和压力均显著提高。
然后是冷凝过程,高温高压蒸汽在冷凝器中释放热量,变成高温高压液体。
最后是膨胀过程,高温高压液体通过膨胀阀减压蒸发,回到低温低压状态,完成一个循环。
热泵技术的原理实质上是利用压缩机对低品位能源中的热量进行提升,使其温度和压力升高,然后释放到高品位能源中,从而达到供暖、制冷、热水等目的。
热泵技术的核心在于能量的转移和转换,通过不同介质之间的热量交换,实现能量的提升和利用。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还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热泵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不仅可以用于家庭、商业建筑的供暖和制冷,还可以用于工业生产中的热水供应、制冷设备等。
与传统的采暖、制冷设备相比,热泵技术具有更高的能效比和更低的运行成本,能够为用户带来更加舒适和经济的使用体验。
同时,热泵技术也符合现代社会对于节能环保的要求,有利于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总的来说,热泵技术是一种高效节能的供暖、制冷、热水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压缩机对低品位能源中的热量进行提升,实现能量的转移和转换。
热泵技术不仅在家庭、商业建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还在工业生产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对于节能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热泵技术必将在未来得到更加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解析热泵技术在热电厂的节能应用摘要:当前,热泵技术已经开始在热电厂的节能应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本文热电厂中热泵技术的节能应用进行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热泵技术;热电厂节能应用中图分类号:u641.5文献标识码:a一、热泵的节能与环保意义(一)热泵的节能意义所谓热泵其实就是指在某一种高品位能进行驱动,从而使能力从低品位人员逐渐向高品位人员进行流动的一种装置。
从节能方面进行分析,热泵空调和普通空调相比较,存在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普通空调所消耗的能量主要通过高品位能进行相应的提供。
而热泵空调所消耗的能力则是通过空气、土壤以及水源等低品位热源能量进行提供,但是在低品位热源中的能量是不能主动流向热泵系统的,这样的话,就需要对少量的高品位能进行消耗,使低品位能逐渐向高品位能进行转换,从而达到制热或者制冷的效果。
通过这样的做法,可以充分地利用低品位热源中的能力,最终实现相应的节能效果。
(二)热泵的环保效益从环保方面着手进行分析,热泵能够对无污染、环保的低位能源进行合理地运用,不仅可以使矿物燃料得到有效地节省,而且也将矿物燃料在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co2、so2、no2等有害物质不断降低,这样的话,生态环境也不会遭受到过于严重的影响和损害。
电动热泵和燃油锅炉相比较,在提供同样热量给用户的时候,co2的排放量可以降低68个百分点,so2排放量可以降低93个百分点,no2排放量可以降低73个百分点,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使大气污染有所减少,而且针对城市的热岛现象也可以有所缓解。
因为热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控制co2、so2、no2的排放量,所以,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热泵技术作为发展的主要源泉之一。
二、热泵设计条件(一)设计计算针对天气条件,如果是在冬季,循环水不能达到很好的温度,这样的话,热泵的经济性得不到保障,当热电厂本身设备的利用小时比较低的时候,它的吸收式热泵的合理年运行时间为5000h/a。
将300t/h除盐水到25℃的时候,划分为两级,提升到80℃,预热除盐水需要q=4.1868mj/(t·℃)×300t×55℃/3600s=19.2mw得出最大尖峰负荷值,小于循环水经济温降下可以将热功率提供出来。
热泵机组由于其具有节能、环保及冷暖联供等优点,目前在国内广泛应用,其主要分为:一、空气源热泵空气源(风冷)热泵目前的产品主要是家用热泵空调器、商用单元式热泵空调机组和热泵冷热水机组。
热泵空调器已占到家用空调器销量的40~50%,年产量为400余万台。
热泵冷热水机组自90年代初开始,在夏热冬冷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据不完全统计,该地区部分城市中央空调冷热源采用热泵冷热水机组的已占到20~30%,而且应用范围继续扩大并有向此移动的趋势。
本次收集的空气源热泵方面论文有55篇,主要有:1、关于空气源热泵能耗评价问题为了评价和比较热泵机组与其它冷暖设备的能耗,大约有30篇论文涉及此问题。
介绍了适用于热泵机组能耗分析的理论与软件,根据空调冷负荷、室外干球温度、热泵出水温度等参数,采用温频数法,求解热泵供冷全年能耗。
在求解热泵冬季能耗时,除考虑空调热负荷、热泵出水温度、室外干球温度外,还把室外相对湿度(即温湿频数)考虑到热泵供热性能中,软件经工程实例计算,与实际耗能量有较好的吻合,为能耗评价提供了一种方法。
2、风冷热泵机组的选用目前设计选用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常根据计算得到的冷热负荷,考虑同时使用系数及冷(热)量损耗系数后,按机组铭牌标定值选择机组台数。
由于空气源热泵机组的产冷(热)量随室外参数的改变而变化,这种选择方法可能造成机组选得过大,造成浪费;或者选得过小,使供冷(热)量不足,达不到使用要求。
为此建议采用空调的逐时冷热负荷和热泵机组的供热供冷能力的逐时变化曲线对照选择,会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
3、热泵机组冬季除霜空气源热泵冬季供热运行时,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当室外气温较低时,室外侧换热器翅片表面会结霜,(需要采取除霜措施)。
根据有关文献摘录,经二年的现场跟踪测试,其结果是除霜损失约占热泵总能耗损失的10.2%,而由于除霜控制方法问题,大约27%的除霜功能是在翅片表面结霜不严重,不需要除霜的情况下进入除霜循环的。
热泵技术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在当今社会,能源问题日益严峻,建筑能耗在全球能源消耗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
因此,寻找有效的建筑节能技术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任务。
热泵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能源利用方式,在建筑节能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热泵技术的工作原理其实并不复杂。
它就像是一个能量的搬运工,通过消耗一定的电能或热能,从低温环境中吸收热量,并将其转移到高温环境中,从而实现制热或制冷的目的。
这个过程中,热泵所消耗的能量远远小于它所转移的能量,因此具有极高的能效比。
在建筑节能方面,热泵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应用形式。
首先是空气源热泵。
空气源热泵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热泵类型之一。
它从空气中吸收热量,无论是在寒冷的冬季还是炎热的夏季,都能为建筑物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
在冬季,空气源热泵将空气中的低温热能提升为高温热能,为室内供暖;在夏季,则通过相反的过程,将室内的热量转移到室外,实现制冷。
与传统的空调系统相比,空气源热泵具有更高的能效,能够显著降低建筑的能耗。
其次是地源热泵。
地源热泵利用地下土壤、地下水等相对稳定的低温热源进行能量交换。
由于地下温度常年较为稳定,地源热泵的工作效率相对较高,而且运行更加稳定可靠。
在冬季,地源热泵从地下吸收热量,为建筑物供暖;夏季则将室内的热量排放到地下,实现制冷。
不过,地源热泵的安装成本相对较高,需要进行专业的地质勘察和地下管道铺设。
水源热泵也是常见的一种形式。
它利用地表水(如河流、湖泊)或地下水作为热源或热汇。
如果附近有丰富的水资源,水源热泵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节能选择。
但需要注意的是,水源热泵的应用需要考虑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以避免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热泵技术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具有众多优势。
其一,显著的节能效果。
如前所述,热泵能够以较少的能量输入实现大量的能量转移,大大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
这不仅有助于降低建筑的运行成本,还能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为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其二,环保效益突出。
热泵技术在火电厂节能中的应用分析市 635763摘要:电能作为生活中较为重要的能源,与我们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与此同时,火电厂在进行发电的过程中,能源浪费的现象也较为明显。
如何节约火电厂发电中能源的消耗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经过多年的发电经验和技术的总结,有各种各样的节能技术应用在火电厂发电中,其中较为广泛应用的有热泵技术。
利用热泵技术,可以更加有效地实现火电厂节能。
本文就热泵技术进行简要的分析,同时针对热泵技术在火电厂节能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热泵技术;火电厂;节能应用;分析探讨1热泵技术简介所谓热泵技术,是在热泵装置基础上,对低温余热进行充分应用的新型节能技术。
通过热泵,将低处水送至高处应用、低温热能转移至高温处利用、低温热源转入高温热源使用等。
其具体工作原理进行如下分析。
在热泵技术之中,技术关键核心在于热泵装置的应用,与热泵装置运行密切关联的技术是水泵运行机理。
热泵运行过程诸如水泵间低水位输送至高位处相似,热泵将低温热源热量转移至高温热源处。
作为热量转移设备,热泵在转移热量过程中必然有部分热量损耗(高品位能W)。
分别将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使用Q1、Q2表示。
虽然,热泵技术在传输热量过程中有部分余热损失,但是其将多数低温余热传至高温热量应用。
可见,其在热电厂中的应用不仅对于火电厂实现能源和环境保护有着促进作用,而且在提高热电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同样有着积极意义。
对热泵进行分类,根据不同条件具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照冷源介质不同,热泵主要由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以及水源热泵组成;按照不同的动力形式,热泵主要由固体化学反应式热泵、吸收式热泵、蒸汽喷射式热泵、机械压缩式热泵以及固体吸附式热泵等组成。
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性能评价指标对热泵技术在火电厂节能工作进行评价,常见的热泵性能评价指标主要有制热量、制冷系数、制热系数以及耗功量等。
同时,考察热泵技术是否满足运行工作条件,还应对其工作的实际环境、过冷度或者过热度等进行分析。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