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方法综述
- 格式:pdf
- 大小:317.38 KB
- 文档页数:4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进展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的增加是不争的事实,到2005年,大气中CO2的浓度已经由工业革命前的280 mg/kg升到379 mg/kg,2005年大气二氧化碳的浓度值已经远远超出了根据冰芯记录得到的65万年以来浓度的自然变化范围(180~330 mg/kg),最近100年(1906—2005年)来,全球地表温度已上升了0.74 ℃。
温室效应导致的气候变化将对农牧业生产、水资源、海岸带资源环境、森林生态系统、人体健康和各地区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威胁着人类生存[1]。
1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的背景与意义随着气候变化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际上广大学者的重视,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研究成为近年来国际上研究的热点,森林不仅具有调节区域生态环境的功能,而且在全球碳平衡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储存了10 000亿t有机碳,占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的2/3以上[2]。
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以有机物的形式固定到植物体和土壤中,在一定时期内起到减少温室气体积累的作用,因此在温室气体减排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森林碳汇也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得到广泛重视,巴厘岛国际气候变化大会开始把森林问题作为一个主题纳入气候谈判,《京都议定书》规定的4种温室气体的减排方式中,2种与森林有直接的关系,以“净排放量”计算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即从本国实际排放量中扣除森林所固定的部分和通过采用绿色开发机制(CDM)来减排,清洁发展机制(CDM)的造林、再造林项目和森林管理等活动允许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林业碳汇项目来抵消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所有这些工作必须建立在量化森林碳储量的工作基础之上,通过量化森林碳储量来评价不同类型的森林在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为碳循环的研究和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和土地利用提供相关数据依据,关注量化森林碳储量从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可以通过生物量方程来估算。
生物量方程是基于森林生物量与生长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的数学模型。
以下是一个常用的生物量方程示例,用于估算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
树木生物量方程:树木生物量是森林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碳储量组成部分。
树木生物量方程可以基于树种、胸径(或直径)、树高等因素来估算。
例如,常用的树木生物量方程如下:生物量= a × (DBH^b)× (H^c)
其中,生物量表示树木的生物量(单位:吨碳/公顷),DBH表示树木的胸径(单位:厘米),H表示树木的高度(单位:米),a、b、c是树种特定的常数。
地上部分生物量方程:除了树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其他植物部分(如灌木、草本植物等)也有碳储量。
地上部分生物量方程可以根据不同植物群落类型和植物功能类型来建立。
这些方程通常基于植物的生物量测量数据,例如植株的鲜重、干重等。
地下部分生物量方程:森林生态系统的地下部分(如根系)也储存着一定的碳。
地下部分生物量方程可以基于土壤类型、根系密度等因素来估算。
以上只是生物量方程的一些示例,实际的生物量方程需要根据不同地区、植被类型和研究目的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定制。
此外,还需要结合实地调查和测量数据进行参数的校准和验证,以提高估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关于森林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和林业碳汇潜力评估实施方案一、前言森林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和林业碳汇潜力评估实施方案是指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碳流量和碳收支进行定量测算和监测,并评估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潜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方案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方法。
二、森林碳汇计量监测体系1. 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是指森林植被和土壤中所含有的有机碳总量。
测算方法包括样地法、样带法和遥感法等。
其中,样地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具体步骤为:选择代表性样地,按照不同树种、龄级和立地条件分层布置,对每个样地进行调查和采样,然后通过化验等手段确定样地内有机质含量。
2. 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流量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流量是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有机物质,同时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二氧化碳。
测算方法包括气体交换法、生态系统通量法和生态系统模型法等。
其中,气体交换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具体步骤为:在样地内设置碳通量塔,通过测定塔顶和塔底的CO2浓度差异计算出森林生态系统的净碳交换量。
3. 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收支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收支是指森林植被和土壤中所含有的有机碳总量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有机物质和呼吸作用释放出二氧化碳之间的差值。
测算方法包括样地法、样带法和遥感法等。
其中,样地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具体步骤为:选择代表性样地,按照不同树种、龄级和立地条件分层布置,对每个样地进行调查和采样,然后通过化验等手段确定样地内有机质含量,并计算出森林生态系统的净碳收支。
三、林业碳汇潜力评估实施方案1. 林业碳汇潜力评估指标林业碳汇潜力评估指标包括森林面积、森林类型、森林龄级、森林生长速率和碳密度等。
其中,碳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的碳储量,是评估森林生态系统碳汇潜力的重要指标。
2. 林业碳汇潜力评估方法林业碳汇潜力评估方法包括统计学模型法、生态系统模型法和遥感模型法等。
其中,统计学模型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具体步骤为:根据不同的评估指标建立回归方程,通过回归分析得出各个指标对碳密度的影响程度,并综合考虑各个指标得出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潜力。
浅论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研究与发展摘要:“碳汇”是近几年森林生态建设围绕的重点,本文通过有关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方面的研究成果,浅论当前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发展的趋势,用以指导今后在森林生态系统方面的碳汇工作。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碳汇研究发展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将“碳汇”定义为:从大气中清除co2的过程、活动或机制;与之相反的,向大气中排放co2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就称为“碳源”。
林业碳汇是指通过造林、再造林和森林管理,减少毁林等活动,吸收固定大气中co2以及与之相关的管理政策结合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发挥森林作用的核心之义,就是要努力减少由于森林破坏引起的co2排放,增加森林碳汇,抵销工业co2排放,从而减少大气中的含量co2。
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估算: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约储存了2.48万亿t 碳,其中1.15万亿t碳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占46%。
实践表明,在减缓气候变化的各种努力中,林业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集中反映在:增强碳吸收、碳替代和保护碳储存。
1 当前森林生态系统减缓全球变暖的作用根据我国第七次(2004—2008年)森林资源清查及森林资源状况的结果显示:全国森林面积19545.22万hm2,森林覆盖率20.36%,活立木总蓄积149.13亿m3,森林蓄积137.21亿m3;人工林保存面积6168.84万hm2,占有林地面积的34.01%,蓄积19.61亿m3;森林植被总碳蓄量78.11亿t,年生态服务功能价值10.01万亿元。
我国森林面积列世界第5位,森林蓄积列世界第6位。
近年来,co2排放量升高而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引起了许多科学家对陆地生态系统中碳平衡以及碳存储和分布的关注[1]。
据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外专家学者的研究表明,森林作为最主要的植被类型,在全球碳平衡及潜在的碳储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已成为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重要有机体,它维持的碳库占全球总碳库的46.3%,森林植被部分维持的碳库占全球植被碳库的77.1%,土壤碳贮量约占世界陆地土壤总碳库的73% [2]。
碳储量估算方法通常用于评估森林、湿地和土壤等生态系统中的碳储量。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碳储量估算方法:
土壤碳储量估算方法:
样方法:在不同类型土壤中设置样方,并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分析,通过测定有机碳含量和土壤体积计算碳储量。
土壤碳密度法:根据土壤剖面的深度和密度数据,结合有机碳含量测定结果,计算单位面积上的碳储量。
森林碳储量估算方法:
树木生物量法:通过测量森林中树木的直径、高度以及树种信息,利用相应的公式或模型估算树干、枝干、叶片的生物量,并将其转换为碳储量。
相关系数法:通过建立树木生物量与树木尺寸、树种等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利用树木尺寸测量数据估算生物量,再将其转换为碳储量。
湿地碳储量估算方法:
采样法:在湿地中设置采样区,并采集湿地植物、水面沉积物等样品,通过测定有机碳含量和采样区面积计算碳储量。
湿地碳密度法:根据湿地剖面的深度和密度数据,结合有机碳含量测定结果,计算单位面积上的碳储量。
这些方法的具体步骤和公式可能会因估算对象和研究目的而有所不同。
在实际操作中,建议参考相关的碳储量估算指南或依靠专业的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研究人员进行指导和实施。
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加剧,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森林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对大气中的碳具有重要的吸收和固定作用。
研究森林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过程和机制,对于了解全球碳平衡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基本过程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是指森林生物体、土壤和大气之间碳元素的吸收、固定、释放和转化过程。
其基本过程包括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死亡和腐解,以及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固定等。
1. 植物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质,同时释放出氧气。
这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关键过程之一,通过光合作用,植物能够吸收和固定大量的碳。
2. 呼吸作用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
呼吸作用是植物由生长产生的生物量所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导致森林生态系统释放碳的重要途径。
3. 死亡和腐解植物在生命周期结束后会死亡,其残体会通过腐解作用逐渐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养分。
这一过程导致了碳的释放,但也为新的植物生长提供了养分。
4. 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固定森林土壤中富含有机质,有机质的分解和固定是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一个重要环节。
土壤中的微生物会分解有机物质,将碳释放到大气中。
同时,土壤还能通过吸附、固定和转化等过程将部分碳固定在土壤中。
二、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因素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气象条件、土壤性质、植被类型、物种组成等。
1. 气象条件气温、降雨等气象条件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具有直接的影响。
较高的气温和较高的降雨量通常会促进植物的生长,增加碳的吸收和固定。
2. 土壤性质土壤的质地、肥力和排水性等也会对碳循环产生影响。
肥沃的土壤通常富含有机质,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有利于碳的固定。
3. 植被类型和物种组成不同的植被类型和物种组成对碳循环具有显著影响。
不同类型的森林植被对碳的吸收和固定能力存在差异,而不同的物种组成也会影响碳的释放和转化过程。
ccer林业碳汇项目方法学林业碳汇项目方法学是指在林业领域中用于估计和计算碳汇量的方法和技术。
该方法学不仅包括对森林生态系统中现有碳储量的估算,还包括对森林管理和保护措施对碳储量的影响的评估。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林业碳汇项目方法学。
一、样地法样地法是估算林地生物碳储量的常用方法。
通过在不同类型的森林中设置样地,统计和测量样地中的树木种类、数量、胸径(或直径)、高度以及死亡木和残体等信息,然后根据这些数据来计算对应样地的生物量和碳储量。
通过统计大量样地的数据,可以对整个林地的生物碳储量进行估算。
二、地面测量法地面测量法是通过实地调查和测量来估算林地生物碳储量的方法。
通过测量树木的直径、胸径、高度以及树种等信息,然后利用林业碳汇量的统计模型,来计算林地的生物碳储量。
这种方法比较准确,但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相对较高。
三、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通过卫星或飞机等遥感器获取地面信息,并通过图像处理和解译,来估算林地生物碳储量的方法。
通过分析遥感影像中的植被指数、植被覆盖率和光谱特征等信息,可以推算出林地的生物碳储量。
这种方法具有高效、快速和广覆盖的特点,可以对大范围的林地进行碳汇量估算。
四、模型方法模型方法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估算林地生物碳储量的方法。
通过研究林地的生长过程和碳循环,可以建立生物碳储量与生长过程之间的关系模型,然后通过模型输入相应的生长参数和环境因素,来估算林地的生物碳储量。
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特点,可以在不同的环境和处理条件下进行模拟和预测。
总之,林业碳汇项目方法学是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来估算和计算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碳汇量。
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优缺点,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目标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数据的积累,越来越多的新方法和技术将不断出现,为碳汇量估算提供更精确和可靠的工具。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计量的内容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森林生态系统林分尺度碳储量的计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立木生物量模型及碳计量参数1)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3.1森林生态系统forest ecosystem是森林生物群落与其环境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过程中形成的功能系统。
3.2碳库carbon pool在碳循环过程中,森林生态系统存储碳的各组成部分。
包括地上活体植物生物质、地下活体植物生物质、枯落物、枯死木以及土壤等五个部分。
3.3森林碳储量forest carbon stock森林生态系统各碳库中碳元素的储备量(或质量)。
3.4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地表以上以干重表示的所有活体植物的重量,可分为乔木层(包括干、桩、枝、皮、种子、叶)和下木层(灌木、草本和幼树)。
3.5地下生物量below-ground biomass地表以下以干重表示的所有活体植物的重量。
包括根状茎、块根、板根在内的所有活根。
3.6枯落物dead organic matter for litter土壤层以上,径小于5.0cm,处于不同分解状态的所有死的植物体,包括凋落物、腐殖质以及死根。
3.71)林业行业标准:《立木生物量模型及碳计量参数》系列标准。
枯死木dead wood枯落物以外的所有所有死的林木生物质。
3.8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土壤矿质土和有机土(包括泥炭土、砂砾层)中的有机碳储量。
3.9生物量扩展因子biomass expansion factor森林生态系统林木地上生物量与树干生物量的比值。
4 计量内容应对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地上活体植物生物质、地下活体植物生物质、枯落物、枯死木及土壤等五个碳库的碳储量进行计量。
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一、引言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碳储存和碳循环系统之一。
碳循环是指碳在生物圈、大气圈和地球外圈之间不断流动的过程,对于地球的气候和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存、碳吸收和碳释放三个方面,探讨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机制和重要性。
二、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存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其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并将其储存为碳库。
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存主要包括植物体内的碳储量和土壤有机碳。
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将其转化为有机物质,并在植物体内储存。
同时,森林土壤中的有机质也是重要的碳储存库,其中包括残体碎屑、枯叶和根系等。
森林生态系统通过植物体和土壤的碳储存,起到了重要的碳汇作用。
三、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吸收森林生态系统通过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地球上最主要的碳汇之一。
植物通过叶片表面的气孔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有机物质。
这种吸收作用对于减缓全球变暖和缓解温室效应具有重要作用。
大量的研究表明,森林植被对于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着显著的贡献。
例如,热带雨林被认为是地球上最重要的二氧化碳吸收场所之一。
四、森林生态系统的碳释放除了碳吸收外,森林生态系统也会释放碳。
碳的释放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土壤的呼吸作用。
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将储存在体内的有机物质分解为二氧化碳,并释放到大气中。
森林土壤中的微生物也会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碳分解为二氧化碳,并释放到大气中。
此外,森林火灾和森林砍伐也会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的碳释放。
这些过程都会导致碳从森林生态系统返回到大气中,形成碳源。
五、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性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对于地球的气候和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森林植被的碳吸收作用可以减缓全球变暖和缓解温室效应。
森林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可以稳定大气中的碳含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其次,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存作用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持生物多样性。
碳储量研究方法
碳储量研究方法是一种用于测量和评估碳储量的科学方法。
碳储量是指生态系统中的碳储量,包括土壤、植物和大气中的碳。
这些碳储量对于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了解和评估这些碳储量是非常重要的。
碳储量研究方法包括多种技术和工具,如遥感、地面测量和模型模拟等。
其中,遥感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它可以通过卫星图像来获取大范围的生态系统碳储量信息。
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大量数据,但需要进行精确的校准和验证。
地面测量是另一种常用的碳储量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在生态系统中进行采样和测量来获取碳储量信息。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更准确的数据,但需要更多的时间和人力资源。
模型模拟是一种基于数学模型的碳储量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模拟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过程来预测碳储量的变化。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长期的预测和评估,但需要更多的数据和计算资源。
除了这些方法之外,还有其他一些碳储量研究方法,如生态系统碳平衡法、生态系统碳库法等。
这些方法都有其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碳储量研究方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科学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和评估生态系统中的碳储量。
这些数据对于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
健康至关重要,因此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这些方法,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碳储量研究方法
碳储量研究是对生态系统或生物群落中的碳储存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这种研
究是通过收集各种数据来估算碳储量的总量,以及增减总量的原因。
1. 野外样本收集法
这种方法是在特定生态系统或生物群落中设置标准的样本点,并从各种角度收集信息,例如土壤样品和碳储存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用来计算碳密度和碳储量。
2. 气候地带分类
这种方法是将全球各个地方的生态系统分成不同的地带,然后通过研究不同地带的生
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生产力来推断它们的碳储存量。
3. 生态系统模型
生态系统模型是以数学公式为基础的计算机程序。
这种建模方法可以预测生态系统碳
储量的数量和随时间的变化。
4. 卫星遥感
卫星遥感技术可以用来确定土地表面覆盖和植被类型,从而为估算生态系统中的碳储
存提供数据。
这种技术可以通过分析反射和辐射数据来推断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生物量。
5. 土壤微生物学
土壤微生物学是对土壤中微生物活动和碳氮转化的研究。
了解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
活性可以推断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路径和碳储量。
6. 植被植物学
研究植被和植物生长状况可以提供有关在生态系统中形成、吸收和释放碳的信息,从
而推断碳的储存。
森林土壤碳储量研究综述李敏【摘要】通过查阅大量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储量的文献资料,综述了森林土壤碳储量的研究进展,概述了自然和人为因素对森林土壤碳储量的影响,并分析了今后森林土壤碳的研究趋势.森林土壤碳储量的分布受地形、气候、植被类型、土壤性质等自然及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特征.人为因素对森林土壤碳储量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合理的人为调控能促进森林土壤碳的积累,过度的干扰则会显著降低土壤碳储量.构建全国森林土壤生态监测网络对森林土壤碳进行长期定位观测,并加强新技术应用,建立森林土壤碳库系统是未来森林土壤碳研究的重要方法.【期刊名称】《林业调查规划》【年(卷),期】2018(043)004【总页数】5页(P21-24,50)【关键词】森林土壤;碳储量;碳密度;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碳库系统【作者】李敏【作者单位】玉溪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玉溪市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云南玉溪653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4.5;S718.557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其土壤碳库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部分,也是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的活动场所,森林土壤碳库的变化将直接改变全球碳的平衡 [1]。
研究表明,森林在固碳和缓解全球气候变化中承担着重要作用,而森林土壤碳储量是森林植被的2倍多,因此对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2-4]。
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森林土壤碳极为关注,并对森林土壤碳的储量、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等做了大量研究[5,6],但针对森林土壤碳研究的综述性文献报道较少。
因此,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概述了森林土壤碳储量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当前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趋势,以期为森林土壤碳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指导,从而为森林土壤的健康管理提供科学支持。
1 全球森林土壤碳储量陆地生态系统的绝大多数有机碳贮存于森林生态系统中 [7]。
然而,森林具有类型多样性和结构复杂性以及随环境变化的动态变化性等特征,目前对森林的固碳潜力、关键过程及其机制的认识还相当不足,因此目前对森林土壤碳储量的估算仍然存在很大不确定性[8]。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定量测算方法1. 概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是指森林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提供的各种资源和服务。
这些服务包括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碳储存等。
定量测算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旨在揭示森林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贡献,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2. 森林碳储量测算方法森林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服务功能是碳储存。
森林中的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物体内。
因此,测算森林的碳储量可以衡量其在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排放和吸纳方面的作用。
目前,常用的测算方法包括"木材碳储量法"、"直接测定法"和"模型估算法"等。
"木材碳储量法"是通过测量森林中树木的直径、高度和种类等因素,结合国家或地区的碳密度因子,计算出森林中的碳储量。
这一方法便于操作和测算,但缺点是过于简化,无法考虑到各种气候、土壤和森林结构等因素的复杂性。
"直接测定法"通过采集森林土壤和植被样本,使用先进的分析技术,测定其中的碳含量,从而得出森林碳储量。
这种方法准确性较高,但成本较高且需要大量的样本采集和实验室分析。
"模型估算法"是利用生态系统模型和遥感数据等信息推断森林碳储量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较好地考虑到各种影响因素,但需要输入大量的数据并进行模型运算,计算过程较为复杂。
尽管各种方法有其优缺点,但通常需要结合多种方法综合运用,以获得更准确的森林碳储量测算结果。
3.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测算方法森林生态系统对水源涵养有着重要贡献。
森林可以吸收雨水,并通过土壤的滞留和植被的蒸腾作用,延缓雨水的径流,增加土壤水分储存量,维持流域的水资源平衡。
测算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可以使用水文模型、流域实测等方法。
水文模型是一种基于数学和物理原理的模拟工具,可以模拟流域内水的来源、径流、渗漏等过程。
通过输入流域的地形、降雨等数据,可以通过水文模型计算森林对水源涵养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