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73.13 KB
- 文档页数:3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题目:FDI促进浙江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证分析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其巨大的市场潜力以及日益改善的软、硬投资环境,吸引了大批外商来华直接投资。
这不仅带了中国经济发展急需的资金,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技术和制度,更是加速了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融合。
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当然也不可忽视。
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不断加大,在近年来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随之针对FDI与产业结构关系的理论研究也越来越多,国内学者在总结归纳了西方经典FDI理论的基础上又得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结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国外学者研究成果及主要观点FDI是国际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的简称,指的是一国的投资者(自然人或法人)跨国境投入资本或其他生产要素,以获取或控制相应的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得利润或稀缺生产要素为目的的投资活动。
(一)FDI的一般理论研究1.垄断优势论Hymer,Stephen(1976)及其垄断优势理论被西方公认为开拓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先驱。
垄断优势理论以产业组织学为基础,认为由于不完全竞争的存在,美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才能拥有和维持各种垄断优势,取得高于当地企业的垄断利润。
企业垄断优势来自于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不完全的优势,凭借较高的金融信用等级在资本市场上的筹资能力,管理技能的优势,规模经济的优势,从而产生低成本经营优势。
这一理论的突破在于:(1)主张从不完全竞争与境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内在关联着手进行研究;(2)把资本国际流动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入生产领域。
2.内部化理论内部化理论是当前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一种比较流行的理论。
该理论主要是由英国学者Peter J. Buckley、Mark C. Casson(1976)和加拿大学者拉格曼Alan M.Rugman(1981)共同提出来的。
内部化是指企业内部建立市场的过程,以企业的内部市场代替外部市场,从而解决由于市场不完整而带来的不能保证供需交换正常进行的问题。
浙江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分析[摘要] 本文通过计量经济模型,对浙江省1978-2007年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总量以及人均GDP、人口等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认为虽然浙江的产业结构变迁符合结构演变规律,但目前浙江的结构转换滞后于总量增长。
虽然目前第二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最大,且超过其份额,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其将随着人均GDP的增加而下降,且人口的增长将加速这一进程。
因此不能盲目扩大第二产业,应着力提高其产业竞争力。
第三产业无论是产值比例还是就业比例均随着人均GDP及人口的增加而提高,且具有最强的劳动力吸纳能力,应大力发展,同时还应处理好三农问题。
[关键词] 实证分析;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发展一、引言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将打破原有的均衡,促进资源的重新配置与有效利用,从而导致产业结构的转换。
合理的产业结构将使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将阻碍经济的有序发展。
30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我国中长期发展过程中一切重大问题的解决均依靠结构性矛盾的缓解。
以钱纳里和库兹涅茨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认为经济发展依赖于结构转换,“把发展中国家的增长进程理解为经济结构全面转变的一个组成部分最恰当不过”。
近年来我国已有不少学者对产业结构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刘伟(1995)通过发达国家经济的初期发展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相比较,证明工业化未完成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于工业制造业。
刘伟、李绍荣(2002)通过对中国经济的实证分析表明,第三产业的结构扩张会降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对经济规模的正效应。
刘治(2006)、江小涓(2006)等也纷纷指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
由于不同的省市具有不同的特点,其资源配置方式也有较大的不同,因此不少学者以某一省市为研究对象,分析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但大多以某一模型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每一模型总有其优缺点,单独使用一个模型进行分析其说服力不强。
浙江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改革开发的30年来,浙江经济增长很快。
最新的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全省生产总值为21486.9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增幅比上年回落4.6个百分点,比全国高出1.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095.4亿元,增长3.9%,增幅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1580.3亿元,增长9.4%,增幅回落6.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8811.2亿元,增长11.8%,增幅回落3.6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比例为5.1∶53.9∶41,三产比重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一、二产增加值比重分别下降0.2和0.1个百分点。
从上面的数据不难发现,尽管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比较大,但是浙江的经济总体上仍然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第一产业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第二、三产业尽管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大,但是仍然保持增长,对经济的贡献仍然较大。
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研究的最重要的课题,也是宏观经济的目标。
经济增长不仅包含经济总量的增加,而且还包含经济结构的转变、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一直是经济学界关注的课题之一。
克拉克(1940)搜集整理了若干国家一定时期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转移的统计资料得出了如下结论: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移动。
霍利斯·B·钱纳里根据多国模型的标准模式,提出工业化阶段理论,将经济结构转变分为三个阶段、六个时期。
罗默(2000)通过对经济增长的计算后认为:长期经济增长是由技术进步(含经济制度的变迁)贡献的,而短期经济增长是由资本和劳动等要素投入的增加所贡献的。
刘伟、李绍荣、黄桂田、盖文启(2002)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资本、劳动和技术是在一定产业结构中组织在一起进行生产的,对于给定的资本、劳动和技术,不同的产业结构会导致不同的生产。
本文以浙江省为例,研究了浙江省经济增长中的结构变迁特征和浙江省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提出适合浙江的产业发展对策和建议,为未来浙江省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经济均衡发展,从而促进浙江省经济快速增长提供重要参考。
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随着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推动,各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
产业结构调整被认为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对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首先,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直接关系到经济的竞争力和创新力。
传统产业过度发展将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则能提高经济增长率和国际竞争力。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国家可以促进经济的结构转型和升级,加强创新驱动型增长,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而实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其次,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一方面,经济增长需要发展新兴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而产业结构调整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国家能够提高产业链的附加值,并促进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升级。
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又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有效的支撑。
经济的快速增长将为国家提供更多的投资和资源,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然而,产业结构调整并非一帆风顺。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种问题和难题也会随之出现。
首先,产业结构调整可能导致一定的失业风险。
随着一些传统产业衰退,相关就业岗位会减少,可能导致一些工人流失。
此外,产业结构调整还需要克服一些体制机制障碍和利益分配纠纷。
由于既得利益者的抵制和保护主义的蔓延,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可能会受到限制。
在实证分析中,我们可以参考一些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
以中国为例,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是近年来的重要任务之一。
研究指出,在中国的产业结构中,制造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然而,随着国家推动转型升级政策的落地实施,中国制造业正面临着产能过剩和市场竞争力下降的问题。
因此,中国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
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其经济增长之间具有积极的关联性。
中国政府的努力使得高技术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优化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一、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产业结构优化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产业之间的比重和结构发生变化,以适应市场需求和科技进步的要求。
产业结构优化可以提高经济资源配置的效率,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首先,产业结构优化可以带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在传统产业经济下,低附加值产业占据主导地位,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
而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引导资源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转移,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还促进了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其次,产业结构优化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劳动力的转移,优化的产业结构可以提供更多高薪职位和技术工作机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力素质。
一方面,高薪职位的增加可以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增强消费能力,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
另一方面,技术活动的推动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企业和国家的经济效益。
最后,产业结构优化可以有效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中,不同产业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性,产业的发展也需要其他产业的支撑。
比如,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中,除了新能源科技的进步之外,还需要在电池、材料、制造等产业的支持下实现。
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增长。
二、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因素产业结构优化并非一帆风顺,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难题。
以下是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因素:1.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驱动力。
通过技术创新,新产业和新业态得以发展,而传统产业难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和竞争压力。
2.政策支持和引导:政府的产业政策对于产业结构优化的推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DOI:10.3969/j.issn.1674-8905.2011.02.005史常亮、王忠平(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产业结构变动与浙江经济增长摘要:产业结构变动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的实证分析,发现浙江省三次产业的产出、就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协同关系;产出结构变动可直接引起经济总体的快速增长,从而进一步促使产业发展中就业结构的调整。
因此,建议浙江省从提升产业发展角度来推动当地经济快速增长和就业结构调整,使就业结构能够依据经济总量的发展水平做适时调整,以适应产业发展和经济总量增长的需要。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协整;格兰杰检验产业结构一般通过两类指标来反映:一类是产出指标,由各产业部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构成;另一类是投入指标,表示[2]为劳动力投入数量在各产业部门的配置比例。
为了能同时反映这两方面情况的变化状况,本文引进Moore结构变动值指标:(1)其中,W 表示t 期第i 产业所占比重,W 表示t +1期第i i,t i,t+1产业所占比重。
将整个国民经济的每一个产业当作一个空间向量,那么,当某一个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发生变化时,它与其他产业(向量)的夹角就会发生变化,把所有夹角变化累计,就可以得到整个经济系统中各产业的结构变化情况。
定义矢量之间变化的总夹角为θ,有+θ=arcCosM (2)t [3]θ值越大,表明结构变化的速率也越大。
Moore结构变化值能细致、灵敏地揭示产业结构变化的过程与程度,本文在此用它来测度浙江省产业结构变动情况。
选取1985年以来浙江省第一、二、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数据和劳动力投入比例数据,以1985年为基期,按照公式(1)(2)分别计算各年度的Moore结构变动值及相应的θ度数,它反映了三次产业的产出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对于初始状态(1985年)的动态变动过程,如图2所示。
产业结构是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合理的产业结构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反过来也会对产业结构产生不同的升级需求。
浙江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作者:王奉贤来源:《商情》2014年第45期【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制度变革和技术进步带动了中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动。
在产业结构变动的过程中,国民经济也在高速增长,中国从一个经济发展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工业门类齐全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本文参阅以往的研究文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浙江省经济运行的具体情况,探讨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尝试建立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理论分析表明:产业结构调整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本文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利用1984—2011年时间序列数据研究浙江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测算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浙江省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参考。
【关键词】劳动力结构;经济增长;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一、劳动力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理论诠释在经济增长理论方面,经济学界长期以来一直以生产要素的贡献来解释经济增长的问题,19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开始从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方面研究经济增长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部门的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不一样的。
钱纳里(1960)通过分析部门增长的决定要素出发,并利用51个国家的经验数据说明,当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发生变化时,服务行业和农业变化最小,而制造业增长最大,由此提出产业增长的模式,并认为这种工业化模式能使资源得到最优配置。
为此,许多经济学家通过国别的经验数据从不同角度纷纷说明经济增长的工业化模式。
西方发达国家进入工业时代之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关注,Denison(1967),Maddison(1987),钱纳里等(1989)实证了产业结构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变量,Grossman and Helpman(1991),Lucas(1993)以及Nelson and Pack(1999)也在其增长模型中引入产业结构因素。
产业集聚效应与浙江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摘要:本文运用区位熵法对浙江省制造业的集聚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具有代表性的产业——化学纤维制造业。
然后以化学纤维制造业为例,对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化学纤维制造业对浙江省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提升化学纤维制造业的集聚程度可以提升浙江省区域经济增长水平。
关键词:产业集聚;区域经济增长;区位熵;浙江省;实证分析一、问题提出产业集聚这一概念最早由马歇尔(Marshall)提出,是指生产某种产品的一些同类企业,与它们配套的上下游关联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中。
作为一种区域组织形式,产业集聚使得各企业之间演变成一种同时存在着竞争和合作的状况,并进一步细化了劳动分工,降低了生产成本,对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竞争力提升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尤其在沿海地区,产业集聚已经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增长的一种有效途径,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浙江省处于长江中下游经济带核心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本文对浙江省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从现有产业集聚指标出发,得出本文所选择的集聚产业——化学纤维制造业。
然后,通过对浙江省化学纤维制造业集聚和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得到相关结论。
最后,对浙江省产业集聚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二、区域产业集聚程度的测度已有文献中介绍了大量衡量地区产业集聚水平的统计指标,如行业集中度、哈莱-克依指数、赫希曼-赫佛因德指数、空间集聚指数、空间基尼系数、熵指数等。
其中,区位熵是衡量产业集聚普遍采用的一种工具。
区位熵又称专门化率,由哈盖特(P.Haggett)首先提出并运用于区位分析中。
其在衡量某一区域内各要素的空间分布状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以及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中的作用和地位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区位熵可以测度一个地区生产结构中某个产业同全国水平比较所具有的相对优势。
浙江省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浙江省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先行者和引领者,其区域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经济增长的视角对浙江省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揭示其对浙江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影响因素。
一、浙江省经济发展现状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2019年,浙江GDP总量达到5.27万亿元,人均GDP超过10万元,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省区市GDP总量前列。
浙江省的经济增长一直保持较高水平,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二、浙江省区域创新能力的表现1.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浙江省的产业结构较为多元化,制造业、服务业、农业协调发展,其中制造业特别突出。
浙江省在轻工业、电子信息、化工、机械制造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这种产业结构的优势使得浙江省的经济增长保持一定的速度和活力。
2.区域创新和科技进步浙江省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方面投入巨大,形成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如阿里巴巴、华数传媒、海康威视等知名企业,为浙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推动了整个浙江经济的增长,提高了浙江省的区域创新能力。
3.城市群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浙江省在城市群建设方面做得较为出色,杭州湾、长三角城市群等城市群的发展为当地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城市群的联动作用促进了浙江省各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提高了区域整体的创新能力。
1.创新能力对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2.创新能力对城市群的支持作用3.政府政策对创新能力的引导作用浙江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支持科技创新、鼓励企业创新、加大科研经费投入等,为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政府的引导作用为浙江省的创新能力提升和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持。
1.人才资源人才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浙江省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特别是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为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
政府和企业为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和良好的创新环境,吸引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和技术精英。
浙江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自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居于全国前列。
但近几年经济势头开始放缓,主要工业经济指标在全国明显后移,增长速度也在全国靠后,这与浙江的产业结构问题有很大关系。
因此,需要正确认识浙江产业结构的现状。
现在对浙江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多集中于定性的描述和分析,这种关系的真实性还需要严格的实证支持。
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应用动态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利用协整理论与误差修正模型对浙江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在二者协整关系成立的条件下,研究了它们的因果关系。
一、数据及指标说明本文分析使用的样本区间为1978年~2006年,数据均来自于《浙江统计年鉴》(2007)以及《新中国五十年统计数据资料汇编》。
因为1978年前经济发展本身是制度驱动型的,在此框架内研究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意义不大,所以只选取了改革以后至今的数据。
本文采用浙江省各年GDP(Y)代表经济增长,用第一产业的产值结构既第一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X1)以及第一产业的就业结构既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从业总人数的比重(X2)来代表产业结构。
并用1978年为基期的生产总值指数对当年价格的GDP进行调整得到可比价GDP,记为RY。
为了使数据的趋势线形化并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对各个变量做对数变换得到LRY、LX1、LX2。
二、实证分析1.变量的协整关系检验如果直接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很容易造成伪回归,会影响回归分析的有效性。
所以在用时间序列进行回归分析之前,必须进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对LRY、LX1、LX2进行ADF检验发现序列LRY、LX1、LX2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都是非平稳的。
但在二阶差分后三者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成为平稳序列,这说明它们都是I(1)的,可以用来做协整关系的检验。
并不是直接用非平稳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的回归分析都是无效的,若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则对他们做回归的结果仍是有效的,因此用Engle-Granger两步法检验他们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摘要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非常多,而其中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我国的产业结构。
导致我国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止的原因之一便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因而,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升级使其结构合理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过程。
为什么经济增长受到产业结构巨大的制约呢?根据产业经济学理论能够了解到,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俩者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在某些条件特定的情况下,合理的产业结构能够促使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反过来促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本文首先关注了该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以及国内外对于该课题的研究状况,并发现国外与国内双方自己的不足,并借此提出自己研究的创新点。
接着着眼于我国目前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状况,得出我国三大产业目前发展状况以及我国GDP增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
然后构建出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实证模型,采用2001年-2017年的GDP数值以及三大产业产值进行实证分析,并进行相关检验分析,最终研究出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俩者间存在的关系,并为我国经济增长能够持续稳定地维持下去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实证研究An Empirical Study o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Economic Growth in ChinaAbstractThere are many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economic growth of our country, and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economic growth of our country is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our country. One of the factors that hinder the economic growth of our country is tha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not reasonable enough. Therefore, to optimize and upgrad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make it reasonable to become an important process to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Why economic growth by industrial structure huge constraints?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to understand that a close relationship exists betwee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a reasonable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and economic growth to promot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opic and the research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of both foreign and domestic, and put forward the innovation of the research. Then focus on China's current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hree major industries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GDP growth encountered difficulties. Then construct an empirical model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By numerical 2001 -2017 GDP and the output value of the three industries, empirical analysis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finally worked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and for China's economy can be sustained and stable growth puts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Key Words:industrial structure economic growth empirical study目录摘要-----------------------------------------------------------------------------------------------1 Abstract-----------------------------------------------------------------------------------------Ⅱ目录----------------------------------------------------------------------------------------------Ⅲ一、引言------------------------------------------------------------------------------------------1(一)国外研究综述---------------------------------------------------------------------------1(二)国内研究综述---------------------------------------------------------------------------2二、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现状------------------------------------------------------3(一)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3(二)我国经济增长的现状------------------------------------------------------------------5三、实证分析------------------------------------------------------------------------------------6(一)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6(二)模型设定与结果分析------------------------------------------------------------------7四、对策与建议--------------------------------------------------------------------------------10(一)坚持科学发展观-----------------------------------------------------------------------10(二)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10(三)强化第二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主导地位-----------------------------------------10(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10(五)优化升级产业结构---------------------------------------------------------------------11(六)促使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相互适应协调------------------------------------------11参考文献-------------------------------------------------------------------------------------12一引言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联系非常紧密,在某些条件特定的情况下,合理的产业结构能够促使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又反过来促使产业结构发生相对应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