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吊装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6.55 MB
- 文档页数:30
三维0气化炉吊装方案最终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办公室的桌子上,我拿起笔,思绪如泉涌。
这三维0气化炉的吊装方案,已经在我心中酝酿了许久,是时候把它写出来了。
一、项目背景三维0气化炉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环保设备,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的特点。
这次吊装任务,是将这台气化炉从工厂运往目的地,并进行安装。
任务重,责任大,一点也不能马虎。
二、吊装前期准备1.人员组织:成立专门的吊装小组,明确各成员职责,确保吊装过程顺利进行。
2.设备检查:对吊车、索具、吊点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符合吊装要求。
3.现场勘察:了解吊装现场环境,规划吊装路线,确保吊装过程中不出现意外。
4.安全教育:对吊装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预防事故发生。
三、吊装过程1.吊车就位:将吊车停放在离气化炉最近的位置,确保吊车稳定。
2.索具捆绑:使用专业的索具,将气化炉固定在吊车上,确保吊装过程中不会脱落。
3.起吊:启动吊车,缓慢将气化炉吊起,注意观察吊车和索具的承受力。
4.空中调整:在空中调整气化炉的位置,确保其与安装位置对准。
5.落地安装:将气化炉缓慢降落在安装位置,使用专业工具进行固定。
四、注意事项1.吊装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吊车和索具的承受力,避免超负荷。
2.吊装人员要穿戴好安全防护装备,避免发生意外。
3.现场要保持秩序,避免闲杂人员进入,确保吊装安全。
4.在吊装过程中,如遇到突发情况,要立即停止吊装,及时处理。
五、吊装后期工作1.设备检查:吊装完成后,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无损坏。
2.现场清理:将吊装现场清理干净,确保现场整洁。
4.汇报工作:将吊装情况汇报给领导,等待验收。
六、结尾这次三维0气化炉的吊装任务,对我来说是一次全新的挑战。
在写作这个方案的过程中,我深感责任重大,每一处细节都不能忽视。
我相信,只要我们严谨认真,共同努力,一定能够顺利完成这次吊装任务,为我国的环保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注意事项:1.吊车和索具承受力监测注意点:气化炉分量不轻,得时刻盯着吊车和索具的承受力,别让它们超负荷运作。
浅谈三维设计软件在起重机自动化选型设计中的应用浅谈三维设计软件在起重机自动化选型设计中的应用起重机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提升生产效率的重要工具,同时也关系到工作场所的安全和操作人员的健康。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起重机的设计和制造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其中三维设计软件在起重机自动化选型设计中的应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起重机自动化设计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对起重机进行设计和配置,使其能够实现自动化操作。
起重机自动化设计的要求包括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强度、提升安全性和减少工作事故。
三维设计软件能够提供全面的设计平台和先进的设计工具,对于起重机自动化的选型设计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使用三维设计软件可以进行起重机结构的三维建模和动态模拟。
起重机结构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如载荷、工作环境、运动轨迹等。
传统的设计方法往往只能进行二维设计,无法直观地展示起重机的结构和运动状态。
而三维设计软件通过建立起重机的三维模型,可以模拟起重机在不同工况下的工作过程,包括起吊、运动、放下等操作,从而全面了解起重机的设计需求和运行状况。
其次,三维设计软件还可以进行起重机系统的模拟分析和优化。
起重机系统包括机械结构、电气系统和控制系统等多个方面。
通过使用三维设计软件,可以对起重机系统进行各种动态和静态的分析和仿真,包括负载分析、运动学分析、动力学分析等。
通过模拟分析,可以全面了解起重机的性能和工作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同时,通过优化设计,可以提高起重机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提升起重机在实际工作中的性能。
再次,三维设计软件还可以进行起重机的布置设计和空间约束分析。
起重机的布置设计涉及到起重机的空间需求和限制条件,如起重机的安装位置、行走空间、限制高度等。
通过使用三维设计软件,可以模拟起重机在不同位置和空间下的布置情况,从而确定起重机的最佳位置和布局。
同时,还可以进行空间约束分析,确保起重机在实际工作中不会发生碰撞和阻碍,保证工作安全和效率。
三维桥式吊车建模与仿真平台设计
马博军;方勇纯;刘先恩;王鹏程
【期刊名称】《系统仿真学报》
【年(卷),期】2009()12
【摘要】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对三维(3D)桥式吊车系统进行了动力学建模。
在该模型中,不仅考虑了台车在两个水平方向上运动对负载摆动的作用,同时分析了吊绳长度变化对系统状态的影响,此外还考虑了环境中动、静摩擦力,空气阻力等对台车运动以及负载摆动的作用。
根据建立的动力学模型,搭建了三维桥式吊车仿真平台。
该平台将有助于对桥式吊车这类非线性欠驱动系统动态特性的研究,以及各种控制策略的检验与评测。
最后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了所建立的动力学模型以及仿真平台的正确性。
【总页数】6页(P3798-3803)
【作者】马博军;方勇纯;刘先恩;王鹏程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信息学院机器人所;南开大学信息与技术科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1.9
【相关文献】
1.嵌入式软件仿真测试平台的建模环境设计
2.组件式机械仿真流程建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3.基于LQR算法的三维桥式吊车定位及防摆控制研究
4.欠驱动三维桥式吊车系统自适应跟踪控制器设计
5.桥式吊车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塔吊的三维平衡原理是
塔吊的三维平衡原理主要包括:
1. 水平平衡
通过转塔调节俯仰角,使塔吊重心在液压支腿的支撑多边形内,保持水平平衡。
2. 垂直平衡
升降塔身、伸缩臂长、提升负载等动作时,通过卷扬机提升或下降平衡重块,动态平衡垂直稳定性。
3. 旋转平衡
旋转过程中,平衡块与塔臂相对运动,产生离心力抵消塔臂变化引起的不平衡力矩,保持旋转平稳。
4. 负载示值器
显示负载质量、吊点位置等参数,用于计算平衡操作量,指导吊装作业。
5. 限位开关
设置水平限位、高度限位、起重量限位等开关,防止超限运动,确保平衡。
6. 遥控操作
通过远程控制水平旋转、提升等动作,精确调节平衡点位置。
7. 液压缓冲
依靠液压油的弹性起缓冲作用,增加系统的柔顺性,提高平衡稳定性。
塔吊的三维平衡系统保证了起重运输的安全和精确。
BIM辅助超大型设备吊装施工工法一、前言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一种数字化建筑信息技术,它已经在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近年来,人们开始探索将BIM技术应用到超大型设备吊装施工中,逐步形成了BIM辅助超大型设备吊装施工工法。
该工法利用BIM建模技术,实现施工前的虚拟仿真,从而减少了现场施工中的风险,优化了施工流程,提高了施工效率。
本文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BIM辅助超大型设备吊装施工工法有以下特点:(1)数字化建模:利用BIM技术对吊装设备和施工现场进行数字化建模,实现对施工现场的虚拟仿真,减少风险。
(2)模拟吊装:在数字化建模的基础上,通过模拟吊装过程,进行预演、解决问题,避免现场吊装时出现的问题,提高施工效率。
(3)数据共享:在数字化建模和模拟吊装过程中,BIM技术实现了设计、施工、监理、业主等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协同,实现了信息的互通和整合。
(4)优化施工流程:通过数字化建模和模拟吊装,优化施工过程,减少重复工作和现场不必要的二次布置。
(5)提高施工效率:采用该工法,可以减轻人工劳动力的工作量,减少施工周期,最大程度地提高施工效率。
三、适应范围BIM辅助超大型设备吊装施工工法适用于大型工业装备、指令机、电站机组、桥梁等超大型设备的吊装施工。
具体适用范围如下:(1)自重超过1000吨的超大型设备吊装。
(2)涉及空中吊装、地面升降、国家重要保密等高风险施工。
(3)室内高空、窄道、有限空间等复杂施工环境。
(4)难以确定工艺方案、需多次布置吊装起重机械设备的施工。
四、工艺原理BIM辅助超大型设备吊装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是将BIM技术应用到吊装施工中,通过数字化建模和模拟吊装,实现施工前的虚拟仿真,从而达到优化施工流程、提高施工效率和减少风险的目的。
基于FLEXSIM三维仿真的集装箱起重机可视化监控技术周冬青;邓思迪;曹小华【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集装箱起重机监控技术,利用三维仿真软件FLEXSIM二次开发技术,建立集装箱起重机仿真模型,开发三维模型的驱动接口和状态数据接口,实现集装箱起重机的三维可视化监控,实时并直观地监控起重机现场作业状态和作业流程.【期刊名称】《港口装卸》【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4页(P1-4)【关键词】FLEXSIM;组态软件;仿真;可视化监控【作者】周冬青;邓思迪;曹小华【作者单位】湖北三六重工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1 概述岸边桥式集装箱起重机指的是在岸边工作,专门装卸集装箱的专用起重机,简称岸桥。
从发展趋势来看,岸桥伴随着集装箱运输船舶大型化的蓬勃发展和技术进步而在不断更新换代,与此同时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正朝着大型化、高速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以及高可靠性、长寿命、低能耗、环保型方向发展。
在目前的工业背景下,岸桥仍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内容。
其中就包括岸桥工作的可视化监控技术[1]。
工业控制组态软件能充分利用Windows强大的图形编辑功能,以动画方式显示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方便地构成监控画面和实现控制功能,并可以生成报表、历史数据库等,为工业监控软件开发提供了便利的软件开发平台。
但目前主流的单纯采用二维图表和数据报表的方式来跟踪监控生产任务的执行情况的可视化程度非常低,无法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直观的工业现场的实时执行信息[2],因而不能保证高工业系统效率。
笔者借鉴已有组态监控研究成果,利用美国FLEXSIM公司开发的FLEXSIM虚拟仿真软件,构建并研究了一种能够动态可视化监控岸边桥式集装箱起重机各机构运动状态和状态参数的监控系统。
2 岸边桥式起重机的三维建模2.1 FLEXSIM的二次开发三维仿真软件FLEXSIM是美国FLEXSIM软件公司在对仿真技术的多年研究及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新一代仿真软件,通过FLEXSIM可以实现生产流程的真正三维可视化[3],这也是笔者选用FLEXSIM作为本可视化监控的虚拟端平台的主要原因。
基于BIM技术的设备吊装模拟分析摘要:随着BIM 技术的深化与不断成熟,将BIM 技术与吊装模拟技术相结合,利用BIM 技术,在虚拟环境中建模、模拟与分析设计,提前实现吊装过程的数字化、可视化越来越成为主流。
通过模拟吊装,可以优化吊装方案、优化吊装过程,利于吊装管理,提前发现实际施工中的问题,通过模拟分析找到解决方法,进而确定最佳吊装施工方案,用于指导真实的施工。
基于BIM 的模拟吊装技术模拟吊装可以提前分析出吊装现场的潜在问题,使得设备吊装更安全,更经济。
大大降低吊装的实际成本。
关键词:建筑信息化;模拟吊装;分析1 吊装模拟设备吊装施工过程中涉及到各专业的施工区域、人流路线、材料堆放位置、设备吊装路径及避让区域等。
为避免不同专业的交叉施工现象,对设备吊装进行了模拟和优化。
设备吊装不仅仅局限于吊点,起吊高度,安装、检测的空间布置,而是一个系统的融合于土建有限空间以及诸多机电专业前提下的优化过程,BIM吊装模拟这使得设备吊装更科学,更经济,更合理。
BIM设备吊装模拟,就是在多维的信息空间中,将设备吊装放置于一个映射现场实际施工条件在土建有限空间以及又有机电其他专业的交融下的虚拟完整的设备吊装过程,当然更重要的是技术模拟吊装可以提前分析出吊装现场的潜在问题。
BIM实现了整个吊装现场的实际施工模拟,方便吊装参与方发现潜在的实际问题,并进行吊装方案的修改以及进度调整,吊装过程的整体优化和控制。
模拟吊装的特点包括:先试后吊。
正式因为它的这个特点大大降低吊装过程的问题,节约成本。
分析优化,对吊装方案进行分析与优化确保可施工性。
2传统吊装中的冲突在实际的安装过程中,大型设备和管道需要从材料堆放区运送到实际的安装位置。
整个运输过程往往会受到已完工程的限制。
因此在设备吊装模拟时,需要对重点部位进行运输模拟。
同时大型管道和设备在具体安装时也会受到已安装完成设备的影响。
安装某一设备时,需要的不仅是设备的实体空间,还需要一定的人员工作空间,如果工作空间太小,会影响安装的效率。
2021. No. 5四川水利・99・天锚吊装系统在大型地下岔管安装中的应用艾宗南,李睿巍(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成都,611800)【摘要】老挝南俄3水电站引水隧洞地下岔管外形尺寸大,受隧洞开挖空间限制,施工时无法实现整体运输进洞。
岔管在洞外采用分块制作工艺,单块运输进洞后采用天锚吊装,解决了大型岔管洞内组装难题,同时在减少扩挖方量、节约工程成本和降低施工风险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文章重点介绍了洞内天锚吊装系统的吊装方法、天锚的设计和施工工艺。
【关键词】水电站大型岔管洞内天锚吊装系统中图分类号:TV547. 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2095-1809(2021)05-0099-051 工程概况南俄3水电站位于老挝中部Xaysomboune(赛松本)特区境内,距离首都万象公路里程约265km 。
该水电站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顾养殖、旅游等综合利用效益的水利枢纽工程,电站设计装机3台160MW 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480MWo 机组采用一管三机联合供水方式,由一条压力引水隧洞、调压井、地下主管段、两个月牙肋岔管及三条支管组成。
主管内径5.8m,全长607m ,支管内径3. 3m ~2. 4m;大岔管最大公切半径3. 4m,岔管本体最大外形:8. 9mx 10. 6mx7. 4m(长x 宽x 高),总重97. 9t ;小岔管最大公切球半径2. 6m,岔管本体最大外形:6. 2mx7. 6mx5. 8m (长在引水隧洞主管段上游左岸设有一施工支洞,长度592m 。
其中,施工支洞为城门形断面:宽7.6m 、高6m;引水隧洞为马蹄形断面,直径 7. 2m 。
2天锚吊装方法2. 1运输通道受开挖断面几何尺寸限制,两个岔管均在洞 外采用分块制作工艺,分为9个管节制作,编号①-⑨,岔管分块重量见图1左图。
其中,外形最长为④号管节(月牙肋):7. 4mx3. 8mx0. 13m (长x宽x 高);外形最宽为①号管节:7. 2mX6. 6mX2. 8m (长x 宽x 高);外形最高、重量最大为⑨号管节(锥体+月牙肋板):5. 8mx5. 1mx3. 9m (长x 宽x & 9mx 宽x 高),总重45. 8to高)、重 22. 2to图1岔管分块重量及天锚系统布置2.2天锚吊装方法 2.2.1主要吊装方法-100 -艾宗南,李睿巍:天锚吊装系统在大型地下岔管安装中的应用2021. No. 5在大岔管的安装位置下方布置一钢结构平台,平台上平铺有钢板,用于岔管卸车和组装。
变绳长三维吊车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吕志【摘要】建立了桥式起重机变绳长三维吊车系统的动力学数学模型。
该模型在桥式起重机设立坐标系时,选取系统目标控制变量作为坐标系的变量值,运用运动学基本原理分析小车的坐标位置,通过拉格朗日方程建立模型。
该模型不仅将模型变量与控制目标变量对应起来,而且将系统的三维运动以及由这些运动导致的抓斗摆角的变化考虑其中。
仿真结果表明,模型具有简单、直观、效果好等特性。
%A dynamic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variable rope length cable 3 D crane system of bridge crane was proposed based on Matlab.It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coordinate system,chose the goal control varia-bles as the variable of the coordinate system,analysed the coordinates of the location and was based on La-grange equations.The variable of model was not only linked with the variable of control,but the changing of grabbing buckets’place caused by crane system was considered.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y-namic mathematical model was simple and tracking quickly.【期刊名称】《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5页(P91-95)【关键词】桥式起重机;变绳长三维吊车系统;动力学模型;Matlab【作者】吕志【作者单位】商丘师范学院物理与电气信息学院,河南商丘 47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21在对起重机建模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国外学者如H.Park等[3]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二维桥式吊车的非线性模型;H.H.Lee[4]通过分析系统的物理模型并对其受力分析推导出了吊车系统的三维数学模型,为后人在建模方面开辟了思路,在起重机系统控制研究方面打下了基础.高炳团[5]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完成了对龙门吊车系统的三维建模,然而在建模时仅考虑了便于对模型的简化,未将控制思想考虑在内.本文拟建立桥式起重机的数学模型,同时考虑系统之后的控制问题,以利于控制的实现与理解[6];然后对建立的起重机模型进行数字仿真实验,以便与文献[5]仿真结果进行比较,验证其一致性、正确性.1.1 起重机系统概述起重机系统是一个典型的欠驱动机械系统,系统本身与外部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使变绳长吊车系统更加复杂.主要体现在吊车系统中钢丝绳的柔性,使抓头与重物易产生摆动现象,加之各种因素的影响,如风速变异、系统之间摩擦的不稳定性,使抓头与重物的摆动现象更加难以分析.为了便于分析,对桥式起重机变绳长吊车系统的运动进行抽象考虑,可得到如图1所示的物理模型.图1中,负载通过绳索与天车相连,l表示绳索的长度.小车在作用力fx作用下沿x方向运动,在作用力fy作用下沿y方向运动,这样通过控制天车水平方向上的运动就可以实现对悬挂的负载水平方向上的控制.此外,负载在作用力fl的作用下进行升降运动即改变绳长的运动.在工作过程中,天车的运动和绳索的升降都会引起负载的摆动,负载摆动的大小和方向可通过θx和θy来表示.易知在三维桥式吊车系统中fx,fy,fl是控制输入量,x,y,l,θx,θy是目标控制的状态量,显然此系统是控制输入量少于目标控制状态量的激励不足的欠驱动系统.为了分析其本质,必须对该变绳长吊车系统做简化处理,同时由于Matlab语言识别能力与人的习惯识别能力有差别,现给定建模过程中需要引用的模型参数的Matlab语言符号和其对应的识别与理解的通用符号,以及基于实际样机比例缩小的系统参数值,被简化后的系统参数量及其符号和物理意义如下:1.2 起重机系统的运动学分析欠驱动桥式起重机系统是由小车沿纵梁y在y方向上的水平运动、小车沿横梁x在x方向上的水平运动、钢丝绳沿垂直方向上的运动和抓斗以小车为支点的三位摆动组成的复杂系统(如图1所示).选取系统定位目标控制变量作为坐标系的变量值,建立起桥式起重机的动力学数学模型.该方法不但考虑了模型变量与控制目标变量的对应,而且考虑了系统三维运动以及由这些运动导致的钢丝绳长及抓斗摆角变化情况.对起重机系统建立相应的坐标系,设抓斗及重物质量为m,其坐标位置为(x,y,z),小车及轨道质量由Mx,My组成,其坐标位置(xM,yM,0).由系统运动学推导出,系统受到的外力有驱动力fx,fy钢丝绳起升力fl.由图1所示的坐标系可知,抓斗重物的位置坐标和小车的位置坐标分别为对负载物重和小车进行运动学分析,分别对上式进行求导可得以上方程即为起重机完整的运动学方程,它将起重机抓斗坐标及相对小车的摆角等,系统目标控制的输出变量与系统直接控制的输入变量及小车坐标联系起来,基于系统的耦合作用,通过控制小车这些输入变量,间接地控制抓斗这一输出变量.1.3 起重机系统的动力学分析欠驱动桥式起重机系统是控制输入量少于系统被控输出量的非完整性约束的机械系统.系统只能利用其内部主、被动关节的动力学耦合作用,通过恰当的控制策略使欠驱动系统实现期望运动,因此系统的输入与输出不能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基于此,本文采用拉格朗日力学的方法建立动力学模型,也就是基于起重机运动时的能量来进行.这种方法仅需计算起重机的动能和势能,因而与牛顿-欧拉方程的方法相比更加简洁,而且还能够充分反映起重机的动力学结构特征.拉格朗日的普遍形式为其中为质点系的动能,qk为质点系的广义坐标,k为质点系的自由度系数,Qk为广义力.于是变绳长吊车系统的动能可表示为由图1取(x,y,l,θx,θy)组成系统的广义坐标系对系统进行分析,可建立三维吊车系统的拉格朗日方程组根据欠驱动机械特性:对于定义在空间位形流形Q上的一个动力学系统方程,设(q)=(q1,…,qn,…,)为定义在切空间集合M=T(Q)上的局部坐标,(q,˙q,¨q)分别表示系统坐标向量、速度向量、加速度向量.假设系统存在1≤m<n个独立的控制输入,也就是说其具有小于自由度数目的控制输入.可将q=(q1,…,qn)分解为q=(q1,q2),q1∈Rm,q2∈Rn-m,向量q1表示有驱动自由度,向量q2表示无驱动自由度.以上方程即为桥式起重机的动力学方程,同时动力学方程组也可用数学矩阵模型来表示:其中,向量q1表示有驱动自由度;向量q2表示无驱动自由度;u表示系统控制输入;F1,F2,Mi(i= 1,2,3,4)是对称、正定的惯性矩阵,分别为从方程矩阵模型中可以看出,方程①定义了3个完全驱动自由度的线性动力学方程,方程②定义了2个无驱动自由度的动力学方程,其中包括加速度函数项.由于系统中存在着2个无驱动自由度,对于机械系统整体而言,是欠驱动的机械系统.由②可知该系统就存在2个对于加速度的完全不可积约束,该系统为二阶非完整系统.通过选取系统目标控制变量作为坐标系的变量值建立的数学模型方程,不仅将模型变量与控制目标变量对应起来,而且还将系统的三维运动以及由这些运动导致的抓斗摆角的变化考虑其中.为了验证这一方法得到的数学模型的正确性,使结果和模型更具可行性,本文选用Matlab中的Simulink模块工具进行仿真验证.在对系统仿真过程中,设定参数为:各个部分的等效质量 Mx=100 kg,My= 50 kg,m=(100 sin(x)+100)kg;输入量fx,fy为单位阶跃力;fl输入量为0;系统初始状态为(x)=(0,0,0,0,1,0,0,0,0,0).将设定好的各个参数输入搭建好的系统模型中,运行仿真系统,经过调试,实验可得到该模型系统的仿真结果图,见图2—图4.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在给定的条件下,小车位置在x方向和y方向都将缓慢增加,而且根据工厂的现状,起重机系统中主梁的质量要大于小车的质量,因而y方向位置增加较慢;抓斗及负载的摆角在短暂变化后逐渐趋向一个稳定值,而且质量小的最终的摆动角度较大.仿真结果与预先分析的结果相符合,因此可证明建立的该数学模型方程具有可行性.本文利用选取系统目标控制变量作为坐标系的变量值,运用运动学基本原理分析出小车的坐标位置,然后通过拉格朗日方程,建立起桥式起重机的动力学数学模型,其本质和特性与文献[5]直接利用拉格朗日方程所建立起的数学模型的本质特性具有一致性.本文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在反应起重器抓斗与重物的定位与摆动过程中更具有直观性,更能体现所研究的目标变量,为以后更精确地控制起重器抓斗与重物的定位和防摆奠定了基础,该模型具有简单、直观、效果好等特性.【相关文献】[1]王晓军,邵惠鹤.基于模糊的桥式起重机的定位和防摆控制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5,17(4):936.[2]王克琦.桥式起重机的定位和防摆控制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7,19(8):1799.[3] Park H,Chwa D,Hong K.A feedback linearization control of contasnercranes:varying rope lengt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Automation,and Systems,2007,5 (4):379.[4] Lee H H.Modeling and control of a three-dimensional overhead crane[J].Journalof Dynamic Systems,Measurement and Control,1998,120:471.[5]高丙团.龙门吊车系统的动力学建模[J].计算机仿真,2006,23(2):50.[6]吕志.基于部分解耦与模糊控制的变绳长三维吊车系统防摆与定位控制研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11.。
三维柔性组合工装系统安装及使用说明书木箱拆装说明支承腿型:1.拆箱(拆掉木箱的四周与上端面)2.把四根与平台孔径相近的铁管对称的插入平台侧面。
3.用牢固的绳索套在这四根铁管上,用工厂内的起吊设备把平台吊离地面一段距离。
4.或者直接用插车从木箱底面把整个木箱与平台提升一段距离,由于在平台的内部装有很多附件,这样木箱底面在附件自重的作用下,两端会自然的下垂,产生一段比较大间隙。
用物件垫高,然后用插车直接从平台底部插入,提升一段距离。
5.装腿(把支承腿,从木箱中取出,然后装在平台的底面的相应位置上,用17号扳手锁紧)详细动作:取出支承腿,把上面的螺杆拧下,对好孔位后,用板手固定好螺杆,顺时针旋转支承腿,直到用手旋转不动时为止。
6.水平微调(通过活动板手旋转支承腿下的脚垫,来微调平台高度)。
框架式结构:1.拆箱(拆掉木箱的四周与上端面)2.把四根与平台孔径相近的铁管对称的插入平台侧面。
3.用牢固的绳索套在这四根铁管上,用工厂内的起吊设备把平台吊离地面一段距离。
4.另一种方式:直接用插车从木箱底面把整个木箱与平台提升一段距离,由于在平台的内部装有很多附件,这样木箱底面在附件自重的作用下,两端会自然的下垂,产生一段比较大间隙。
用物件垫高,取出里面的起吊环与锁销,通过锁销把起吊环锁固在平台中间。
5.把平台吊起慢慢放到框架上,距离一小段距离,对好孔位后,再放在框架上然后用螺杆锁紧。
6.水平微调(通过活动板手旋转支承腿下的脚垫,来微调平台高度)。
平台安装详细说明一、平台运置施工场地时,施工场地有吊车设备。
可用随箱的吊环和锁销,将吊环固定在平台的中心用锁紧销锁紧。
然后用吊车将平台吊置安装的平地上平台正面朝上,用吊车将平台吊离地面略高于腿的高度,然后将支撑腿与平台对接,用随箱配套的螺丝及SW17六角扳手锁紧。
安装支撑腿时按对角安装的先后顺序。
【示意图】二、平台运置施工场地时,施工场地没有吊车设备。
可用叉车先将平台一边抬高然后在平台下面放入两块木楔用于支撑平台,再将平台放下。
基于BIM吊装工艺模拟方法的研究摘要:文章结合江西丰城140t/h干熄焦工程提升机安装实例,根据现场环境及设备安装特点,研究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吊装工艺模拟方法,参数化吊机模型,实现依据现场检测数据即时提供施工需求参数、节省施工准备工期、降低设备吊装安全风险的目的。
关键词:BIM技术、大件吊装、参数化、模拟1 前言:在冶金项目施工过程中,大型构件及设备较多,且普遍存在安装位置高、吊装难度大导致安全风险和安装质量控制难的问题。
本文以江西丰城140t/h干熄焦工程为例,将施工技术特点与参数化的BIM模型结合,探讨和研究基于BIM吊装工艺模拟方法,实现计算机依据现场检测数据即时提供施工需求参数、节省施工准备工期、降低设备吊装安全风险的目的。
基于BIM碰撞检测的吊装模拟方法,运用BIM技术对吊机进行参数化,辅助吊机选型,确定吊机站位、吊装路径,并对吊装全过程进行可视化模拟,最大程度上排除吊装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为吊装专项方案的论证和交底提供一种全新的方法。
2 工程概况项目位于江西省丰城市,主要包含140t/h干熄焦本体装置一套及冷焦运输系统、焦粉收集系统、循环水系统等,在施工过程中,大型构件及设备安装难度大;多专业、多系统交叉作业。
提升机是系统的关键设备,运行于提升框架和干熄炉顶轨道上。
项目配套提升机全套设备重约185t,额定起重量59t,焦罐提升高度35m,行程12.33m,位于干熄焦本体框架+45.22m轨道上,车轮跨距12m。
提升机由车架、起升机构、运行机构、机器房、吊具等组成。
3 操作要点3.1 吊机参数化常用BIM系列软件中,Revit和3ds max均可直接或间接实现吊机参数化功能,从二者建模效率、可视化效果、参数设置、动态观察方面逐一比较,选择建立三维模型方便,速度相对较快,模型与实体机械外观相近,可视化效果好,能进行动态观察的3ds max软件对吊机进行参数化设置。
依据吊机参数表,结合模拟需求,搭建完整的提升机及主体框架模型,并进行整合。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