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潮绣纹饰图案的因素
- 格式:pdf
- 大小:200.41 KB
- 文档页数:3
浅谈当下肌理类纹样在布艺产品设计中盛行的因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布艺产品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
作为家居装饰的一部分,布艺产品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肌理类纹样在布艺产品设计中逐渐盛行,它的盛行主要是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肌理类纹样设计具有自然、简约、时尚的特点,符合当下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简约、清新的生活方式。
肌理类纹样设计能够很好地体现出自然之美,强调质感和纹理的细腻以及简约的风格,能够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舒适。
肌理类纹样设计能够很好地满足现代消费者对于生活方式和品质的需求,成为布艺产品设计中的主流趋势。
肌理类纹样设计符合人们对环保、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健康生活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产品的材质和品质。
肌理类纹样设计往往采用天然的材质,如棉、麻、丝等,这些材料天然环保,对人体健康无害。
肌理类纹样设计的产品通常具有透气、舒适的特点,能够为人们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家居环境。
肌理类纹样设计在布艺产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肌理类纹样设计在布艺产品中的盛行还得益于现代科技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纹样设计的制作工艺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通过现代科技的应用,设计师们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进行肌理类纹样设计,使得肌理类纹样的应用更加广泛。
现代科技还为肌理类纹样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设计师们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数字化技术等手段,更好地展现肌理类纹样设计的魅力,使其在布艺产品设计中更加突出。
肌理类纹样设计在布艺产品中盛行的另一个因素是文化和艺术的影响。
肌理类纹样在设计中往往融入了当地的文化和艺术元素,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历史底蕴。
这些肌理类纹样设计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还能够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将肌理类纹样设计融入到布艺产品中,通过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消费者的青睐。
肌理类纹样设计在布艺产品中盛行的因素还在于其多样性和适用性。
拾遗计划之潮绣的传承与发展一、潮绣的历史与特点潮绣起源于广东潮州,据史料记载,潮绣可以追溯到唐代。
在宋代,潮绣技艺逐渐发展成为大规模生产的手工艺品,以其技艺精湛、绣工细密、图案精美而闻名于世。
潮绣以其含蓄典雅的风格,精巧细腻的绣工和多样化的图案而备受世人喜爱,成为了中国刺绣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潮绣的特点在于其线条流畅、绣工精湛、图案繁多。
潮绣作品常常以自然界的花鸟、山水为题材,通过精湛的绣工将这些图案表现得栩栩如生,美不胜收。
而潮绣的线条优美而流畅,用线的表现手法极富变化,使得潮绣作品更具有动感和韵律感。
由于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潮绣作品被广泛应用于服饰、家居用品、工艺品等领域,受到了市场和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二、潮绣的传承与发展现状尽管潮绣拥有如此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但是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冲击,潮绣技艺却面临着一些困难。
由于潮绣技艺属于传统手工艺品,其传承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现代的年轻人在面对繁忙的生活和职业发展时,往往较少选择绣花这种耗时耗力的手工艺,导致潮绣技艺的传承逐渐减弱。
市场需求的变化也给潮绣产业带来了困难,如今,消费者更倾向于纺织工业生产的速成品,对于手工艺品的需求减少,导致潮绣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大大减弱。
面对这些问题,有关部门开始关注起潮绣这一传统手工艺品来。
一方面,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培训等措施,鼓励年轻人学习和传承潮绣技艺;推广和宣传潮绣文化,提高潮绣作品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与市场的关注。
潮绣产业也逐渐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一些新兴的潮绣设计师开始尝试将潮绣融入到现代时尚元素中,加入新的图案、新的颜色、新的材质,使得潮绣作品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得潮绣在传承和发展之间找到了新的平衡点,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潮绣面临传承与发展的压力之际,有必要进行一系列的拾遗计划,推动潮绣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要加强潮绣技艺的传承培训,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潮绣技艺的学习和传承中来。
浅析潮绣的艺术特色艺苑论坛浅析潮绣的艺术特色[摘要]潮绣作品偏重于民俗用品,花纹、样式贴近乡间生活,其工艺复杂多变,秀法独特,“垫高绣”更是极大地丰富了潮绣的表现力和装饰意味。
潮绣主要取材于民间人物故事或花鸟类题材,其艺术特色可归纳为:用线多种多样、用色明快、多用金银线、装饰花纹丰富、绣艺纹理清晰等。
[关键词]潮绣;潮州;刺绣;艺术特色;垫高绣文张佩霞潮绣发源并流行于广东省潮州地区,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潮绣发展的鼎盛时期。
当时潮绣品类繁多,绣工遍布城镇农村,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产值超过1亿元。
潮汕地区几乎“家家摆绣框,户户有绣娘”。
从作品特色来说,潮绣作品偏重于民俗用品,花纹、样式贴近乡间生活。
与同为“粤绣”的广绣相比,潮绣显得有些“土气”,这种“土气”体现在:广绣主要用于官服、生活用品、戏服等,而潮绣则是多用于寺院、庙宇、戏台等场合的挂旗、横幅、陈设品以及当地女子嫁妆等。
可以说,这种“土气”,正是潮绣的艺术特点之一。
从艺术层面来讲,潮绣以构图匀称、图案严谨、色彩浓郁鲜艳、绣艺独特、立体感强、富有装饰性著称。
其材料有绸缎、金银线、绒线、棉絮、纸丁等,这些材料通过绣娘的勾勒,以饱满、匀称的构图和浓烈的色彩,气氛鲜明、生动地表现题材,使潮绣产生了丰富瑰丽的艺术效果。
在针法上,潮绣针法多达两百多种,其“垫、浮、勾、勒、通”的刺绣工艺至今仍为机器无法取代。
由于潮绣的工艺复杂多变,每道工序都有不同的技巧,因此,要达到非常高的技术水平,必须经过多年的磨炼。
下面具体剖析一下潮州金银线绣制的技法。
一般来说,潮州金银线绣制技法概括为钉、垫、贴、拼四种。
“钉”是用金银线铺满纹样,用丝线钉绣、运针。
“垫”是用纸丁、棉絮为材料垫底,突出物象,再在上面钉铺金银线,具有浮雕般的视觉效果。
“贴”是把物象分拆成局部钉绣,然后折贴。
“拼”是在绣面上点缀配物,如同中国画调整画面的点苔作用。
通过以上这些绣艺的技术处理,绣品犹如浮雕一般。
影响潮州绒绣制作的问题与解决思路潮汕文化区域主要位于岭南之东,文化资源内涵丰富,潮州民间艺术种类和样式多姿多彩,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民间工艺潮绣以其独特的功能和价值,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潮绣中的绒绣作品受到中华民族正统文化的浸溶,具有浓郁的地方生活气息,倾注了作者的心血和情感。
在发扬民族性、地域性文化艺术的当代,潮州绒绣艺术价值反映了现实社会生活中,潮汕人敢于改变现实,追求美好事物。
在服装设计传统绒绣工艺价值,反思地方传统艺术,从传统中获取设计灵感,进行服装创新设计。
1影响潮州绒绣的制作的问题潮绣历史渊源可以上诉到宋代,经历了明、清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传统的潮绣艺术受到市场经济等因素冲击,设计制作与功能用途,逐渐脱离了传统艺术需求的氛围(1)传统潮州绒绣功能与制作。
绒绣是潮汕地区的一种民间工艺,曾经多用于绣制寺院、庙宇、戏台陈列品以及戏服和日用品,总之,传统绒绣服务于封建时代大众社会生活,近百年来持续扩大的生产使绒绣成为一种艺术商品。
绒绣作为潮绣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潮绣中运用融合最多,工艺要求偏高的绣种之一,绒绣作为代表性绣种金银线绣的辅助和搭配,传统潮州绒绣纯用各色丝绒线刺绣,在主要部位也略加棉花或粗棉线薄垫,形成浮雕效果,绣品色线效果细腻精美,传统主要制作工艺可以归纳为:铺、垫、接、缀,据老艺人口授潮绣的针法大约有垫、绣、拼、缀等200种,面绒绣的针法大约有30种。
绒绣艺术特色的传承、发展一直在煎熬传统艺人的创造力,时至今日,这种艺术展现出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从艺术类型上来看,绒绣制作工艺具有民间艺术特点。
(2)传统潮州绒绣制作工艺与艺术发展。
历史中的潮汕人民稳勤劳、淳朴、热情、自信的性格特点,在传统潮绣画面有所体现,许多画面多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为题材,寓情于物,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潮汕文化有一个显著特点是:精细,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传承中也能体现出这个特点。
影响潮州陶瓷装饰的因素【内容摘要】潮州是我国陶瓷的主要产地之一,其陶瓷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
潮州陶瓷装饰在继承传统陶瓷装饰的基础上以及在其装饰艺术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其他陶瓷产区装饰的艺术特点,并受潮汕民俗文化和当地其他民间工艺美术及海外贸易的影响,形成种类丰富、艺术特色鲜明的装饰特点。
【关键词】潮州陶瓷民俗文化海外贸易潮州,位于粤东富饶的韩江三角洲,它不仅以灿烂的历史文化而闻名,更以它辉煌的陶瓷艺术而著称于世。
潮州陶瓷的装饰艺术,不仅具有地方特色,更让我们通过陶瓷装饰对当地的传统文化、生活方式、社会风俗有着深入的认识。
潮州陶瓷装饰纹样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风格独特,折射出当地的生活、风俗、文化引导与陶瓷装饰的种种关系,根据其特点,我们不难看出潮州陶瓷装饰在受到当地民俗文化及其它民间美术影响的同时,还受到海外贸易及其它陶瓷产区装饰纹样的影响。
一、当地其它民间美术及民俗文化对潮州陶瓷装饰的影响潮州的陶瓷艺术是潮汕人民所创造的乡土艺术,并为人民大众享用和观赏,也体现了潮汕人民的审美情操和精神面貌。
潮州陶瓷承传原始艺术,在中华民族文化的滋养中得以快速成长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特色。
潮州陶瓷装饰纹样以民俗艺术中的吉祥纹样为主要载体,在民间艺术创作中表现出丰富的生活情趣与美的意识,他们通过绘制或者塑造纹样来表达和祈求生活吉祥、家庭幸福、婚姻美满、事业发达、前程锦绣的愿望和理想。
在潮州陶瓷装饰纹样中大量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题材都传达和表述着当地的社会文化内涵,蕴含劳动人民对祥瑞、繁荣、平安与幸福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如碗和盘的装饰有“莲池水禽”“山水城楼”“渔舟钓叟”“缠枝花草”“海鲜水藻”等纹样,清晰而明了地展现出潮汕地区的民俗民情。
潮州当地其它民间美术对陶瓷装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潮州陶瓷装饰中的潮彩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潮绣、木雕、民间彩绘如金漆画等的艺术形式与技法,创新了釉上堆金的方法,形成了浮凸多层的艺术效果和地方特色。
李舒伟(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广州510642)摘要:潮绣是粤绣中的其中一类,发源自广东潮汕地区,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潮绣是潮汕富有特色的传统工艺,属于民间艺术,大多数来自于民间艺人之手,又因为其受到潮州木雕、潮彩等民间工艺的影响,因此具有独特的风格技艺和强烈的地方色彩,被誉为“针线上的艺术”。
关键词:潮绣;传统工艺;艺术;文化中图分类号:J 5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9)17-0086-01作者简介:李舒伟(1993-),女,广东化州人,服装与服饰设计,华南农业大学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服装设计。
1潮绣的历史起源潮绣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发源并流行于潮汕地区。
从唐代开元起,潮绣主要用在佛庙堂的装饰和桌围、帷帐等,贯穿于人民的生活日常。
到了明代嘉靖年间,潮绣已经从佛庙堂的应用延伸到民间的服饰和装饰品,而且覆盖及其广泛。
形成风格于明、清、流传于国内及东南亚一带。
其精湛刺绣技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潮绣技艺在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了绣、钉、垫、贴、拼、缀六大技法。
精湛的技艺,立体地表现物象,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效果,这是潮绣对中国刺绣技法的一大贡献。
刺绣的物象在绣面上作凸起之效果,即在整幅画面的主要地方做立体效果,这样会使所表现的物象具有栩栩如生的效果,绣面饱满精致,具有强烈的浮雕感。
2潮绣的特征2.1“垫高立体”的工艺技法潮绣是粤绣(四大名绣之一)的其中一种,一般刺绣都以平绣为主,拿广绣来说,广绣主要是以绣画为主,其纹理清晰、造型饱满、形象逼真以及颜色艳丽,具有浓郁的广府文化特色。
而潮绣为了传达吉祥寓意,达到富丽堂皇的艺术魅力,主要是以垫高的技法以及金银线刺绣,使绣品更加有厚重质感、金光熠熠。
所谓垫高绣,它是一种能使物象形成立体效果的工艺技法,绣娘一般绣前先用纸丁、棉絮在需要垫高的图案上作立体造型。
可方可圆、可密可疏、可高可低,然后在上面用金银、丝绒线施绣,使立体的物象更加栩栩如生,富丽堂皇。
水族马尾绣文化意象对工艺品造型设计要素的影响研究水族的马尾绣因其悠久的历史、古朴的针法而被称为“刺绣中的活化石”。
马尾绣运用独特的工艺和材质使作品呈現出特有的浮雕质感,华丽端庄的色彩、流畅的线条、绚丽神秘的纹样带给人们与众不同的视觉感官,及不同凡响的魅力。
将水族马尾绣文化意象与工艺品造型创新设计结合起来,不仅是对水族马尾绣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也是水族马尾绣文化迈向实用化设计趋势的重要措施。
因此,研究水族马尾绣文化意象,并对将其形式与精神寓意运用到工艺品造型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
1传统马尾绣文化研究文化与设计一直存在着不可分离的联系。
文化是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表现,这种精神表现又可以通过设计体现在具体的事物上。
作为现代工业的一部分,传统手工艺产品在保持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必须适应现代工业化社会背景和科学技术来满足大众需求,做出适宜的改变。
1.1传统马尾绣手工艺水族马尾绣有其独特性,它以水书、水族人民崇拜的图腾、水族民间传说、水族民间故事等水族文化为设计制作理念,充分展示了水族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
马尾绣制作工艺、工序达50多道。
以制作马尾绣背带为例,大致可分为“制作马尾线”“设计图案”“填充图案”“镶边”“订金线”“拼合绣片”六大环节。
因马尾绣制作工艺复杂,所以在一些大件物品的制作过程中,若干部分往往需要单独制作最后再拼合成整体。
目前,市场上的马尾绣手工艺商品还存在品种单一、数量较少、传统图案居多等直接影响销售的关键原因。
1.2马尾绣的设计价值分析以如今的审美视角来审视,它仍然拥有独特的魅力,它的元素仍然是宝贵的设计素材。
从设计价值的角度来看,水族马尾绣主要具有艺术性、符号性和文化性特征。
水族马尾绣一般通过图案、材质、色彩等因素与人进行信息的传达和沟通,其本身也是一个充满丰富语义的符号载体。
大多数纹样、图案都是从大自然中获得的启示,这些元素符号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文化性是水族马尾绣的传承价值,它同时实现了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
四大名绣之一潮绣欣赏潮绣之美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与广绣合称为粤绣,是潮汕地区的主要传统工艺美术品。
潮绣与苏绣、湘绣、蜀绣同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绣。
潮绣,因图案严谨,色彩瑰丽,运用金线、银线、绒线结合绣制,垫凸而富有强烈的装饰性,因而在全国各绣中独树一帜。
题材有人物、龙凤、博古、动物、花卉等,以饱满、匀称的构图和热烈喜庆的色彩,气氛鲜明、生动地表现题材,使潮绣产生了丰富瑰丽的艺术效果。
潮绣的种类潮绣有绒绣、钉金绣、金绒混合绣、线绣等品种,各具特色。
1.绒绣。
在各种丝、绸、缎上,以平绣针法用丝绒绣出平的画面;题材多为飞禽、博古,用作画片、挂屏等。
井冈山会师 2.钉金绣。
钉金绣,又称金银绣,钉金绣针法复杂,有过桥、踏针、捞花瓣、垫地、凹针、累勾绣等60多种针法,其中“二针企鳞”针法为其他绣种所无。
钉金绣运用垫、绣、贴、拼、缀等技术处理,可产生浮雕式的艺术效果。
3.金绒混合绣。
以金银线为主,绒线为辅的叫金绒混合绣。
4.线绣。
纯用丝线平面绣制。
代表作品《郭子仪拜寿》《狮子头》潮绣作品《郭子仪拜寿》、《狮子头》、《海龙王头》、《安春鸟》等,在宣统二年(1910)清政府在南京举行全国工艺赛会上得奖。
刺绣作品还于1915年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1923年和1925年参加伦敦赛会,得到国际上较高的评价。
潮绣作品《九龙屏风》和《吹萧引凤》,1982年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的金杯奖。
《九龙屏风》《九龙屏风》是潮州钉金绣的代表作。
1982年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金杯奖”。
采用钉金绣垫凸技艺,龙头垫棉和纸,用扎绒线丁勾勒轮廓,突出骨骼、鬃发;龙身铺垫高于表面二、三公分,浮雕般地展现了蛟龙雄浑善舞的身躯;龙鳞采用钉金二针企鳞法,此法为潮绣所特有,用金的折射产生闪闪发光的效果,富于质感。
梅兰菊竹谓四君子,不仅为中国画的传统题材,也是中国传统寓意纹样。
此四屏作品在黑色底料上以金线为主,绒线为辅,加以薄垫进行绣制,使画面主题突出,富丽堂皇,光彩夺目。
浅析潮绣艺术的形式美表达作者:邱俞皓来源:《美与时代·上》2019年第12期摘要:作为中国刺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潮绣充分展现了潮汕民众的智慧与情怀,独具南国情调。
潮绣以“立体垫高”“钉金绣”“抽纱”等特点闻名于世,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粤绣的主要流派。
形式美法则及构成要素在潮绣艺术创作中具有深刻的影响。
从潮州钉金垫绣的发展与创作中,探讨形式美特点及潮绣在其深厚的民众基础和潮汕文化影响下独特的艺术性。
关键词:潮绣;立体垫高;钉金绣;形式美潮绣有着悠久的历史。
明清时期,潮绣开始走向繁荣。
明代中后期,潮绣生产已逐渐形成规模。
据当时民谣所述,潮州市区东、西、南、北门分别是渔网、刺绣、竹艺、制鞋行业专业化的生产区域,素有“西门摆花规(刺绣)”的说法。
潮州北部出土的大量明代绣品,服装、帽鞋、枕被及手帕等品类一应俱全,其中包括绣有禽鸟、花卉等图案的明代织锦官袍,由此可见潮绣在当时已普及民间。
时至今日,潮州国际刺绣艺术双年展是国内乃至国际具有代表性的以刺绣艺术为专题的展览,刺绣艺术双年展的举办预示着刺绣艺术发展进入新台阶,也是潮绣发展的新机遇。
从古至今,艺术性贯穿于潮绣的发展和创作过程中。
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形式美在潮绣艺术性的表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潮绣通过艺术构成原理,体现形式美。
“形式美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具有较大的独立性、抽象性、稳定性和继承性。
”[1]形式美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其构成要素,其存在是感性的,是直接作用于人的各种感觉器官的自然形态;二是其组合规律,是指人们在长期的审美活动中,对构成要素的各种提炼和归纳,从而得出能引起审美愉悦的形式规律,亦称之为形式美法则。
文章从色、形、质以及均衡、比例、节奏等角度出发,探寻潮绣艺术的形式美。
一、色色即色彩,作为美感最普及的形式之一,是表达形式美的重要因素。
《绣谱》一书中就有提到“云霞、水土、花木,物物无色不备者,此惟造化能之,而欲以人力强为摹仿,则惟画与绣耳”[2]。
什么原因会使纹锈失败及产生并发症? 什么原因会使纹锈失败及产生并发症?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08-12-25 15:12:29 已被浏览 218 次导致文绣失败及发生并发症的因素比较多,主要应从文绣师和求美者两个方面 入手找原因。
文绣师方面: 1、 文绣师责任心不强,缺乏职业道德。
如操作时缺乏无菌观念,没有做到一 人一针一杯一份色料。
2、 缺乏医学知识。
文饰术是在人体上进行艺术加工的损伤性技术,如果对解 剖学、皮肤结构不够了解,就肯定做不好。
3、 文饰操作的技术不熟练。
失败的文饰大多与此有关。
4、 缺乏美学修养。
美容文饰术要根据求美者的脸型、体型、肤色、职业、年 龄等因素来进行设计,如果没有足够的美学底蕴,往往容易造成千篇一律、生硬怪 异的文饰效果。
5、 文绣器具和色料质量低劣。
文绣器具及色料质量不合格,必然会造成文饰 的失败,甚至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求美者方面: 1、 选择不当。
对求美者来说,选择谁为你进行文饰是最重要的!文饰对于正 规的医生来说并非复杂的技术,但实际生活中文饰失败却很常见,主要是因为许多 没有医疗资格的美容师在进行此项工作,这一点应该引起求美者的注意! 特别提示: ◎ 当你决定进行文饰美容时,一定要去国家批准的正规医院美容科或美容机 构,绝对不可随意选择无操作条件的美容小店。
◎ 目前文饰价格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有的小店打出文眉几十元的招牌,其所 使用的色料质量就得画个问号。
文饰价格各城市有所不同,一般从几百元到上千元 不等,选择时不可只图便宜。
2、 术后没有正确护理。
术后求美者一定要遵医嘱护理好创面。
特别提示: ◎ 术后72小时创面不要见水。
◎ 术后创面局部涂抹消炎药。
◎ 注意休息。
◎ 不要吃生、辣、有刺激性、易造成过敏的食物。
◎ 定期到医生处换药、复查。
术后出现问题不要擅自处理,应及时咨询医生或 请医生处理。
如果为你做文饰的医生处理不了,要赶紧去专科医院,如眼睛损伤要 去眼科、文唇造成感染去口腔科。
潮绣手工艺失传的原因
潮绣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之一,起源于广东省潮州市。
随着时代的变化,这种传统手工艺正逐渐失传,以下是造成潮绣手工艺失传的一些原因:
1. 缺乏新的手工艺人。
由于制作潮绣需要高超的技巧和耐心,少数人熟练掌握这种技艺,但是新的手工艺人数量很少,导致手工艺失传。
2. 失去市场需求。
如今的人们喜欢现代化、高科技产品,通过机器制造的产品比手工制造的产品更便宜且更快速。
3. 教学传承不足。
潮绣手工艺需要从一代手艺人传承至下一代,以便手工艺能够不断传承发展。
但由于许多传统手艺人遗憾地离世,缺乏有效、系统的教学传承机制。
4. 缺乏政府支持。
政府需要重视传统手工艺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必要的优惠政策给手工艺人和企业,并支持建立传统手工艺培训机构和手工艺展示中心等活动,为手工艺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弘扬潮绣兴趣论文一、潮绣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题材受限,耗时长潮绣为四大名绣之一,粤绣的分支,是潮汕地区的主要传统工艺美术品,具有独特鲜明的特点,垫高绣,抽纱等艺术手法是其他绣种所表现不出来的。
题材有人物、龙凤、博古、动物、花卉等,以饱满、匀称的构图和热烈喜庆的色彩,气氛鲜明、生动地表现题材,使潮绣产生了丰富瑰丽的艺术效果。
潮绣在现代的发展已经大不如前,没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辉煌景象。
如今潮绣的发展载体主要为金银线龙凤褂以及传统潮绣产品。
除了发展大不如前,潮绣的传承也受到了现代文化的巨大冲击,已经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状况,尽管政府给予了相关政策鼓励潮绣的发展,但目前潮绣的形式依然不容乐观。
而且潮绣所用丝线多为金线,题材多以动物、花卉为主,由于金线的特殊性,所以潮州作品都比较具有传统元素,山水风景、人物肖像的题材较为少见,金丝线是潮绣常用的,是潮绣的一个特色,但是也局限了潮绣的题材。
而且目前潮绣作品多以大作品为主,一般一副作品工期半年以上。
每一幅潮绣作品的制作,都是一项大工程,凝聚的是每一位辛苦劳作的绣工日日夜夜的心血,是每一位绣工情感的表达。
2.从事人数少早期从事这么工艺非常辛苦,经常为了赶一幅作品而几天几夜连续工作,并且当时工作环境十分不好,晚上用不起电灯,只能靠煤油灯的点点光芒刺绣。
而且工资比较低,只能养饱自己,不能养饱家人,所以不被家人支持。
以前潮汕地区子嗣比较多,可能还会有些许人学习,但是现在一般都是一胎或两胎,许多家长反对自己的孩子学习刺绣,这导致了从事刺绣的人越来越少。
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便是政府的支持力度小,对潮绣的传承没有花太多的力气。
但是这也是一种无奈,因为潮州的非遗文化艺术有十多种,政府的关注不能全面顾及,导致了潮绣工作者的工资偏低,没有政府的补贴,有时候连自己都不能养活。
3.价格高昂潮绣目前发展较好的产品以高档工艺品、装饰品为主。
而且因为行业从事人数少,而每一件工艺品从设计、制作到后面一系列加工过程的耗时都相对比较长,所以,这也导致了潮绣的价格比较昂贵,这也局限了潮绣的受众人群。
天工|2021年第2期文 王 珣[摘 要]在中国刺绣艺术文化中,潮绣是其延伸出的一种独特的工艺,它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与潮州民间的传统工艺技术互相融合成为经典范本,而各类不同的表现题材又有不同的表现手法,其采用的针法技艺及材料和色调的搭配也各异。
对潮绣的种类、针法及创作题材进行简要论述,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民俗文化;刺绣技艺;表现手法[中图分类号]J322 [文章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1)2-0110-02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王珣.刺绣艺术中的特色门类——潮绣[J].天工,2021(2):110-111.刺绣艺术中的特色门类——潮绣潮绣是我国诸多刺绣品种中色彩异致、匠心独具的一个绣种,是中国四大名绣中粤绣的重要分支,它的品类丰富、针法独特,表现形式可分为日用绣品和装饰刺绣艺术品。
其中日用绣品深受潮汕地区人们的喜爱,因为这种刺绣品类既是日用品也是工艺品、艺术品,在日常生活中实用性较强,同时个性化的图案、色彩和文字等要素增加了它的美感和文化底蕴,丰富了人们的视觉感受,更体现了其精致的工艺。
也就是说,日用绣品的审美和实用价值高度统一。
而装饰刺绣艺术品则是供人欣赏的刺绣作品,更注重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种艺术也备受人们的瞩目。
一、绣种分类(一)日用刺绣日用刺绣涵盖了服装、手巾、被套、床裙、彩楣等生活用品及庙宇祠堂供奉之用的佛像。
由于受潮州传统文化及风俗习惯的影响,潮绣成为乡土文化独特的载体。
尤其是在开展民俗活动和佛教活动中,更是展现了它独特的表现形式和丰富的针法技艺。
所以,在这种氛围的渲染下,潮绣更是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刺绣工艺品。
潮绣兼容实用性和艺术性,表现手法丰富,如服饰与刺绣的结合,即在衣裳上绣制一些花鸟图案进行点缀,使衣物展现其富贵华丽之感。
封建社会在衣物上刺绣的图案也有所讲究,如官服属几品阶,所绣制的纹样有着严谨、明确的规定,需严格按照所规定的等级进行绣制。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