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3年高考化学母题题源解密专题17 物质结构与性质综合题(解析版)
- 格式:docx
- 大小:5.59 MB
- 文档页数:20
专题17 物质结构与性质综合题
【母题来源】2022年全国甲卷
【母题题文】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水立方”,在2022年冬奥会上华丽转身为“冰立方”,实现了奥运场馆的再利用,其美丽的透光气囊材料由乙烯(CH2=CH2)与四氟乙烯(CF2=CF2)的共聚物(ETFE)制成。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F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
(2)图a、b、c分别表示C、N、O和F的逐级电离能Ⅰ变化趋势(纵坐标的标度不同)。第一电离能的变化图是_______(填标号),判断的根据是_______;第三电离能的变化图是_______(填标号)。
(3)固态氟化氢中存在(HF)n形式,画出(HF)3的链状结构_______。
(4) CF2=CF2和ETFE分子中C的杂化轨道类型分别为_______和_______;聚四氟乙烯的化学稳定性高于聚乙烯,从化学键的角度解释原因_______。
(5)萤石(CaF2)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含氟矿物,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X代表的离子是_______;若该立方晶胞参数为a pm,正负离子的核间距最小为_______pm。
【答案】(1)
(2) 图a 同一周期第一电离能的总体趋势是依次升高的,但由于N元素的2p能级为半充满状态,因此N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较C、O两种元素高 图b (3)
(4) sp2 sp3 C-F键的键能大于聚乙烯中C-H的键能,键能越大,化学性质越稳定(5) Ca2+ 34a pm
【试题解析】
根据基态原子的电子表示式书写价电子排布式;根据电离能的排布规律分析电离能趋势和原因;根据氢键的表示方法书写(HF)3的结构;根据键能影响物质稳定性的规律分析两种物质的稳定性差异;根据均摊法计算晶胞中各粒子的个数,判断粒子种类。
(1)F为第9号元素其电子排布为1s22s22p5,则其价电子排布图为,故答案为。
(2)C、N、O、F四种元素在同一周期,同一周期第一电离能的总体趋势是依次升高的,但由于N元素的2p能级为半充满状态,因此N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较C、O两种元素高,因此C、N、O、F四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小到大的顺序为C (3)固体HF中存在氢键,则(HF)3的链状结构为 ,故答案为: 。 (4)CF2=CF2中C原子存在3对共用电子对,其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杂化,但其共聚物ETFE中C原子存在4对共用电子对,其C原子为sp3杂化;由于F元素的电负性较大,因此在与C原子的结合过程中形成的C-F键的键能大于聚乙烯中C-H的键能,键能的强弱决定物质的化学性质,键能越大,化学性质越稳定,因此聚四氟乙烯的化学稳定性高于聚乙烯,故答案为:sp2、sp3、C-F键的键能大于聚乙烯中C-H的键能,键能越大,化学性质越稳定。 (5)根据萤石晶胞结构,浅色X离子分布在晶胞的顶点和面心上,则1个晶胞中浅色X离子共有8×18+6×12=4个,深色Y离子分布在晶胞内部,则1个晶胞中共有8个深色Y离子,因此该晶胞的化学式应为XY2,结合萤石的化学式可知,X为Ca2+;根据晶胞,将晶胞分成8个相等的小正方体,仔细观察CaF2的晶胞结构不难发现F-位于晶胞中8个小立方体的体心,小立方体边长为1a2,体对角线为3a2,Ca2+与F-之间距离就是小晶胞体对角线的一半,因此晶体中正负的核间距的最小的距离为34a pm,故答案为:Ca2+、34a pm。 【母题来源】2022年全国乙卷 【母题题文】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科研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氟原子激发态的电子排布式有_______,其中能量较高的是_______。(填标号) a.22411s2s2p3s b.22421s2s2p3d c.2121s2s2p d.22321s2s2p3p (2)①一氯乙烯23CHCl分子中,C的一个_______杂化轨道与Cl的x3p轨道形成C-Cl_______键,并且Cl的3pz轨道与C的z2p轨道形成3中心4电子的大π键43。 ②一氯乙烷25CHCl、一氯乙烯23CHCl、一氯乙炔2CHCl分子中,C-Cl键长的顺序是_______,理由:(ⅰ)C的杂化轨道中s成分越多,形成的C-Cl键越强;(ⅱ)_______。 (3)卤化物2CsICl受热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无色晶体X和红棕色液体Y。X为_______。解释X的熔点比Y高的原因_______。 (4)α-AgI晶体中-I离子作体心立方堆积(如图所示),+Ag主要分布在由-I构成的四面体、八面体等空隙中。在电场作用下,+Ag不需要克服太大的阻力即可发生迁移。因此,α-AgI晶体在电池中可作为_______。 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AN,则α-AgI晶体的摩尔体积mV=_______3-1mmol(列出算式)。 【答案】(1) ad d (2) sp2 σ 一氯乙烷>一氯乙烯>一氯乙炔 Cl参与形成的大π键越多,形成的C-Cl键的键长越短 (3) CsCl CsCl为离子晶体,ICl为分子晶体 (4) 电解质 -123AN(50410)2 【试题解析】 (1)F的原子序数为9,其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5, a.1s22s22p43s1,基态氟原子2p能级上的1个电子跃迁到3s能级上,属于氟原子的激发态,a正确;b.1s22s22p43d2,核外共10个电子,不是氟原子,b错误; c.1s22s12p5,核外共8个电子,不是氟原子,c错误; d.1s22s22p33p2,基态氟原子2p能级上的2个电子跃迁到3p能级上,属于氟原子的激发态,d正确; 答案选ad; 而同一原子3p能级的能量比3s能级的能量高,因此能量最高的是1s22s22p33p2,答案选d; (2)①一氯乙烯的结构式为,碳为双键碳,采取sp2杂化,因此C的一个sp2杂化轨道与Cl的3px轨道形成C-Clσ键; ②C的杂化轨道中s成分越多,形成的C-Cl键越强,C-Cl键的键长越短,一氯乙烷中碳采取sp3杂化,一氯乙烯中碳采取sp2杂化,一氯乙炔中碳采取sp杂化,sp杂化时p成分少,sp3杂化时p成分多,因此三种物质中C-Cl键键长顺序为:一氯乙烷>一氯乙烯>一氯乙炔,同时Cl参与形成的大π键越多,形成的C-Cl键的键长越短,一氯乙烯中Cl的3pz轨道与C的2pz轨道形成3中心4电子的大π键(43Π ),一氯乙炔中Cl的3pz轨道与C的2pz轨道形成2套3中心4电子的大π键(43Π ),因此三种物质中C-Cl键键长顺序为:一氯乙烷>一氯乙烯>一氯乙炔; (3)CsICl2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各元素化合价不变,生成无色晶体和红棕色液体,则无色晶体为CsCl,红棕色液体为ICl,而CsCl为离子晶体,熔化时,克服的是离子键,ICl为分子晶体,熔化时,克服的是分子间作用力,因此CsCl的熔点比ICl高; (4)由题意可知,在电场作用下,Ag+不需要克服太大阻力即可发生迁移,因此α-AgI晶体是优良的离子导体,在电池中可作为电解质;每个晶胞中含碘离子的个数为818+1=2个,依据化学式AgI可知,银离子个数也为2个,晶胞的物质的量n=ANNmol=A2Nmol,晶胞体积V=a3pm3=(50410-12)3m3,则α-AgI晶体的摩尔体积Vm=Vn=-1233A(50410)m2molN=-123AN(50410)2m3/mol。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相关知识,以填空或简答方式考查,常涉及如下高频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基态微粒的电子排布式、电离能及电负性的比较)、元素周期律;分子结构与性质(化学键类型、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子空间构型的分析与判断);晶体结构与性质(晶体类型、性质及与粒子间作用的关系、以晶胞为单位的密度、微粒间距与微粒质量的关系计算及化学式分析等) 【命题方向】 该模块试题属于选做题,题型为综合题。命题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有:能层、能级、轨道数分析,原子、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或价电子的轨道表达式(或示意图)等,第一电离能、元素电负性大小比较,原子轨道杂化方式、化学键、氢键以及离子或分子的空间构型判断,晶胞结构的分析和有关晶胞、晶体的计算等。 命题形式有两种:一是直接给出元素,围绕给出元素的原子结构、形成的物质等进行考查;二是给出元素的原子的一些结构特点等,首先判断出元素,然后再进行相应的考查。 预计2023高考会以一种已知的元素立题,选取与其相关的某些典型单质或化合物展开设问,综合考查原子、分子和晶体的结构与性质;或以几种已知的元素立题,依托不同元素的物质分别独立或侧重考查原子、分子和晶体的结构与性质;或以推断出的几种元素立题,依托它们之间组成的物质综合考查原子、分子和晶体的结构与性质。 【得分要点】 物质结构包括原子结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的杂化方式、元素电负性大小比较、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分子结构(化学键、分子的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的书写、化学式的种类、官能团等)、晶体结构(晶体类型的判断、物质熔沸点的高低、影响因素、晶体的密度、均摊方法的应用等)。只有掌握这些,才可以更好的解决物质结构的问题。 一、有关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四、三和二” 1. 四种表示方法 表示方法 举例 电子排布式 Cr:1s22s22p63s23p63d54s1 简化表示式 Cu:[Ar]3d104s1 价电子 排布式 Fe:3d64s2 电子排布图 S: 2. 排布三原则 能量最低原理 原子核外电子总是先占有能量最低的原子轨道 泡利原理 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2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 洪特规则 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基态原子中的电子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 3. 有关第一电离能和电负性的两种递变性 同周期(从左到右) 同主族(从上到下) 第一电离能 增大(注意ⅡA、ⅤA的特殊性) 依次减小 电负性 依次增大 依次减小 二、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判断分子的空间构型 1.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说的是价层电子对的空间构型,而分子的空间构型指的是成键电子对的空间构型,不包括孤电子对。 ①当中心原子无孤电子对时,两者的构型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