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你中国 龙船调 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2
《我爱你,中国》教学设计第一篇:《我爱你,中国》教学设计《我爱你,中国》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了解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
能力:尊重不同民族的传统和习惯,培养与其他民族成员友好交往的能力。
情感: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报效祖国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了解并认同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
[教学难点]教育学生自觉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导入语:(见教材P14页导言部分)2、板书标题:我爱你,中国二、讲授新课1、可爱的祖国(1)祖国的壮丽河山情境活动一:《江山如此多娇》在人民大会堂里悬挂着的巨幅画卷——《江山如此多娇》,生动地描绘了祖国山河的壮丽景象。
在这幅画面上,我们可以看到东西南北的地域和春夏秋冬的不同季节,它体现了我们祖国的辽阔广大。
观察《江山如此多娇》画面,把自己看到的景象写下来。
近景:。
中景:。
远景:。
搜集歌颂祖国山河壮美的图片、文章、歌曲等,与同学分享交流。
教师讲述:(教师可按教材P15页正文讲述。
让学生从中感受祖国的壮丽河山,激发他们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情境活动二:览胜祖国大好河山(见教材P15图片材料)①雅鲁藏布江:雅鲁藏布江是中国最高的大河之一,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在中国境内长2057千米。
雅鲁藏布江的上游是高寒地带。
这里河谷开阔,大部分是平浅谷地,水流缓慢,多湖塘沼泽。
原始的大面积草场是天然的动物乐园,生活着藏羚羊、岩羊、野驴、野牦牛等许多野生动物。
中游地带,河谷宽窄相同,一放一束,呈串珠状分布。
下游地区,江水绕过喜马拉雅山东段的高山,折向南流,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它呈马蹄形,以雄伟、险峻和奇特闻名于世。
雅鲁藏布江流域是藏族文化的发源地,有拉萨、日喀则、江孜和林芝等重要文化和旅游城市。
②桂林山水: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有着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
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山多有洞,洞幽景奇;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满目,于是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绝”,而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誉。
我爱你,中国内容标准三4.6 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
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三1.6 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报效祖国的责任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二)能力:尊重不同民族的传统和习惯,培养与其他民族成员友好交往的能力。
(三)知识:了解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初步认识民族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教学内容分析本项目旨在引导学生把自己对“小家”的热爱进一步上升为对祖国大家庭的热爱,通过引导学生认识祖国河山壮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华夏文明,结下了密不可分的兄弟情谊,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维护民族团结的情感,教育学生认同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树立报国之志。
本项目共安排了导言和两个层次的内容。
导言由两段文字组成,第一段用一句歌词引导,指出伟大的中国是我们共同的家。
接着用简明的语言指出本课与上一课的联系:我们不仅要爱自己的“小家”,更要爱我们共有的家——中国;第二段先用充满激情的文字和富有感染力的排比句点明本课的主题,然后提出探究问题,导入新课。
本项目的第一层次“可爱的祖国”,首先引导学生认识祖国壮丽的河山、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借以感受我们伟大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其次用一段正文对整个层次进行了归纳提升,并对学生提出要求:“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点明了本层次的思想教育目标。
龙船调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演唱《龙船调》,并能进行简单的歌表演。
2、了解土家族山歌的特点,并且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3、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的精神。
教学重点:初步会唱《龙船调》教学难点:给歌曲进行简单的歌表演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分别用普通话、湖北方言跟生问好:同学们好!老师好!师问:老师刚才除了用普通话跟你们问好之外,还用了哪里的方言?(生答:湖北方言)你们觉得湖北方言有意思吗?那我们就来学学这有意思的湖北话。
师出示:正月里是新年哪依哟喂,妹娃去拜年哪喂。
(给歌词注音)生学。
师:说得好,不如唱得好,老师就给你们唱首湖北民歌。
二、展开:师范唱湖北民歌《龙船调》。
师:在这首歌曲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里?生学习这两句,再分组练习,分男女生练习,最后请个别同学表演。
师:你们以前听过这首歌曲吗,知道叫什么名字?(生答:《龙船调》)介绍《龙船调》(大屏幕出示图片)下面我们听听歌唱家宋祖英是怎么演绎这首歌曲的。
三、深入:1、学唱歌曲:师:宋祖英是用怎样的情绪演唱这首歌曲的?感受学唱第一句:师:先听老师唱第一句。
A、这句的旋律和节奏有什么特点?(生答:旋律悠长、节奏自由)学唱第一句B、第一句中出现了哪些音乐符号?再次演唱第一句,要求唱出音乐符号的作用。
2、学唱第二句:师:听老师唱第二句。
A、请同学们找出这句中哪几个字和我们普通话是不一样的?B、这句中出现了哪些衬词?学唱第二句3、学唱最后一段:A、这句中又有哪几个字和我们普通话是不一样的?跟老师学唱最后一句师:在这段中也出现了很特别的衬词,是哪句?这句是谁唱出来的?(艄公)4、生跟伴奏完整演唱歌曲、分男女生唱5、表演歌曲:请同学上来表演歌曲。
(师请几个男生和女生上台表演,其他同学唱歌曲)四、拓展:师:悠悠《龙船调》,烈烈民族魂,《龙船调》不仅是湖北民歌的一枝奇葩,也是湖北利川人民的骄傲,更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
经过几代音乐人努力,《龙船调》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
我爱你中国音乐教案【篇一:《我爱你中国》教案】我爱你,中国内容标准三4.6 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
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三1.6 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报效祖国的责任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二)能力:尊重不同民族的传统和习惯,培养与其他民族成员友好交往的能力。
(三)知识:了解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初步认识民族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教学内容分析本项目旨在引导学生把自己对“小家”的热爱进一步上升为对祖国大家庭的热爱,通过引导学生认识祖国河山壮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华夏文明,结下了密不可分的兄弟情谊,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维护民族团结的情感,教育学生认同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树立报国之志。
本项目共安排了导言和两个层次的内容。
导言由两段文字组成,第一段用一句歌词引导,指出伟大的中国是我们共同的家。
接着用简明的语言指出本课与上一课的联系:我们不仅要爱自己的“小家”,更要爱我们共有的家——中国;第二段先用充满激情的文字和富有感染力的排比句点明本课的主题,然后提出探究问题,导入新课。
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点明了本层次的思想教育目标。
再次,设置了一个“爱我中华,爱我中华文化”的主题演讲活动作为整个层次的拓展,使学生的爱国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第二层次“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首先通过回顾历史让学生认识到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始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趋势。
大班音乐教案:我爱你中国教案概述•课程主题:我爱你中国•适用年龄:大班(4-5岁)•课时:1课时(约45分钟)教学目标1.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培养幼儿良好的民族情感和家国观念。
3.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CD或MP3播放设备•音乐录音•幼儿绘画、手工制作材料教学活动活动1:歌曲欣赏(10分钟)1.引导幼儿坐在舒适的位置上,放松身心。
2.播放歌曲《我爱你中国》,让幼儿仔细聆听。
3.引导幼儿自由表达对歌曲的感受和想法。
活动2:歌曲学唱(15分钟)1.分发歌曲《我爱你中国》的歌词。
2.引导幼儿跟随CD或MP3唱歌,重点训练发音和节奏感。
活动3:舞蹈表演(20分钟)1.引导幼儿集体学习《我爱你中国》的舞蹈动作。
2.分配角色,让幼儿按照自己的选择参与舞蹈表演。
3.练习舞蹈动作,指导幼儿协调动作和节奏。
活动4:绘画创作(15分钟)1.给每个幼儿提供纸和彩笔,引导幼儿画出自己眼中的中国,可以是国旗、长城、熊猫等。
2.鼓励幼儿相互展示和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
教学延伸拓展活动1.组织幼儿观看相关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动画片或纪录片,进一步了解中国的文化。
2.引导幼儿了解中国的各个省份、地理特点和民俗文化。
家庭互动1.建议幼儿和家长一起唱唱《我爱你中国》,加强亲子关系。
2.鼓励幼儿与家人一起制作中国传统手工艺品,增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情感。
教学评估1.观察幼儿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表现。
2.评价幼儿在学唱、舞蹈和绘画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情况。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歌曲、舞蹈和绘画等多种形式,帮助幼儿了解和表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从感性的角度引导幼儿接触中国文化,同时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合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趣味性和互动性,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我爱你中国初中音乐课教案课程类型:唱歌课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我爱你,中国》,了解歌曲的背景、作者以及歌曲所表达的爱国情怀。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3. 学会歌曲《我爱你,中国》,并能用优美的歌声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1. 歌曲《我爱你,中国》的旋律和歌词。
2. 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表现力。
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一些较高音区的演唱。
2. 歌曲的情感表达。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我爱你,中国》歌曲及相关资料。
2. 钢琴。
3. 歌谱。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歌曲《我爱你,中国》,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
2.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歌教学(15分钟)1. 教师出示歌谱,让学生初步读谱,注意歌曲的节奏和音高。
2.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中的较高音区和装饰音。
3. 学生跟唱,教师及时纠正发音和演唱错误。
4.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歌曲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
三、歌曲欣赏与讨论(10分钟)1. 教师播放歌曲《我爱你,中国》,让学生用心聆听,感受歌曲的美。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到自豪和骄傲?3.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并强调爱国之情。
四、演唱练习(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接龙演唱,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独唱,鼓励他们大胆表现自己。
3. 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我爱你,中国》所表达的爱国情怀。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六、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我爱你,中国》,注意情感的表达。
2. 家长签字,加强家校合作。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歌曲《我爱你,中国》的背景、作者和歌曲所表达的爱国情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美,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
我爱你中国》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声乐作品的曲式结构,感受艺术作品的艺术特色。
2.培养学生自主的音乐感受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3.渗透德育教育,激起学生的感恩意识和爱国主义激情。
教学重点:
了解作品的曲式结构,深刻体会作品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
让喜欢歌唱的学生逐渐升华为理智歌唱的学生。
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境法、示范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音乐《爱我中华》,提出以下问题进行导入:
1.这首歌的名字叫做什么?
2.听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
3.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二)课的中间阶段:
1.简介XXX和XXX,介绍他们的主要作品和成就。
2.分析歌曲背景:这首歌是电影《海外赤子》的主题歌曲,创作于1979年。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
拍摄了一部反映爱国华侨心系祖国的电影《海外赤子》。
三)教学重点:
1.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让学生了解歌曲的组成部分和结构。
2.分享歌曲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让学生深刻体会歌曲
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四)教学难点:
通过讲授法、情境法和示范法,引导学生逐渐升华为理智歌唱的学生,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意义和情感。
同时,渗透德育教育,激起学生的感恩意识和爱国主义激情。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让学生掌握了声乐作品的曲式结构,感受了艺术作品的艺术特色,培养了自主的音乐感受能力,同时也渗透了德育教育,激起了学生的感恩意识和爱国主义激情。
《我爱你中国》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二、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
2. 通过活动,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对国家符号的认识,如国旗、国徽等。
三、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中国地图、国旗、国徽等图片,相关故事书籍。
2. 活动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户外场地。
3.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音乐。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活动的主题,引导幼儿思考对祖国的认识和感受。
2. 主题活动一:讲述中国的基本国情,如地理、历史、文化等。
3. 主题活动二:通过故事、歌曲、舞蹈等形式,让幼儿感受中国的美丽风景和丰富文化。
4. 主题活动三:组织幼儿进行团队协作活动,如制作手工艺品、绘画等,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
5. 主题活动四: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如演讲、唱歌、舞蹈等。
6. 总结: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强调爱国情怀的重要性。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活动目标达成情况。
2. 收集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评估幼儿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征询幼儿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活动方案。
六、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中国的特色美食、风景等,增强幼儿对祖国的认知。
2. 社区活动:组织家长和幼儿参加社区举办的爱国主题活动,如歌唱比赛、手工制作等,增进亲子关系。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我爱你中国》故事书籍、歌曲、舞蹈教程等。
2. 网络资源:中国地理、历史、文化等资料,爱国主题的幼儿教育资源。
八、安全措施:1. 确保活动场地安全,无障碍物,避免意外伤害。
2. 教师要密切关注幼儿的活动情况,确保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不发生意外。
九、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之更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
2. 注重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充分的关注和支持,帮助他们实现自身价值。
《我爱你中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能认真聆听《我爱你,中国》感受艺术歌曲的不同艺术特色,更深层次的理解作品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能够熟练演唱,从情感上深刻体会并理解作品,高音部分较难
课时:一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导入:常规练声,以哼鸣为主,找到正确的发声位置
欣赏《我爱你中国》美声版,作品充满了什么样的感情?
分析作品:聆听老师讲解,加深对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对作品的引子部分和中间部分还有结尾处的旋律变化要有个大致的认识与巩固
学唱简谱,简单了解旋律,对歌曲的整体状况有个大概了解。
因为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作品所以大家对作品的理解能力还是挺快的
带词演唱,分段落演唱,纠正在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选择部分同学上台演唱,锻炼学生自我表现能力
总结:由于是专业艺考学生,所以同学们在演唱的过程中,不单单是把歌曲有感情的演唱出来,还要注意声乐方法技巧的运用。
烙印---《我爱你中国》 《龙船调》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以情带声;发声器官及肢体打开状态,全身心参与演
唱表演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模唱,接力唱,内心体验。轮唱等结合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全身心参与演唱表演,最美歌声唱祖国,唱民歌。
对祖国的爱,融于对民族符号(民族音乐)的积极学习过程中。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保持歌唱富于激情和挑战
(二)难点:作品高音及情绪情感处理
难点解决:
保持歌唱富于激情和挑战,鼓励肯定,比赛式
三、教学内容安排
我爱你中国 三个版本
龙船调 2-3个版本
小白菜 编花篮 回娘家
四、教学资源
视频 音频资料 课件 钢琴 多媒体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
(一)教学方法:
1.情感激励,以情带声参与演唱
2.作品分析法:曲式 演唱中体验
3.在教学中采用比较,互动的方式,学生主动深入参与音乐,体验音乐表
现乐趣,努力做得更好。
(二)用自己歌唱中的体验,从感性到理性分析,表现,表演,理解音乐。
力求以你特有特点有创造表现音乐。打造你的好声音。
六、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导入 交流互动 导语; 这是节充满挑战的音乐课,挑战你的高音,挑战你的音乐表现,挑战你的领悟 《我爱你中国》 1.看视频欣赏模唱 2.跟随领唱接力表演唱 三个等级评分进入上课状态 1.专注欣赏,积极投入 2.体会自己轮到那句特点 明确目标
只有每个学生积极
投入,随时有音乐任
务才能深入体验表
ABC 3.全体起立,教师手势等引领演唱 3.结合肢体放松,情感投入,激情演唱 现音乐
(二) 师生探究 音 乐 分 析 4.了解学生唱到某句感受 5.作品创作背景及原唱欣赏 6.平安的演唱版 7.作品曲式分析(作业) 8.再度演唱《我爱你中国》,按乐段曲式变化 4.谈谈自己所唱句子,自我体验及评价 5.观赏,体验,感受作品的震撼及真挚感情 6.贴近体验 7.此为小组课外作业 8.感受乐段情感变化 自主评价与教师评价结合
观赏,体验,体会那
份感动
时代性
检验学生主动学习,
分析音乐
(三) 玩味体验 表演表现 9.爱国具体的表现,在音乐上就是打上民族音乐的符号。 10.《好汉歌》(备选内容) 9.复习上周学习民歌 《回娘家》、《编花篮》、 《小白菜》等 形式: A接力唱 B男女分部歌唱 温故知新 会唱了,唱好了才谈
得上深入理解,才能
深入音乐分析
(四) 拓展与愿景 11.《龙船调》 环节同《我爱你中国》 两个版本 12.此歌地位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龙船调》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 有创意参与表现 学生自主表演角色演唱 学生的创意更重要
歌唱形式创意及演
唱句子自主表现创
意
七、教学后记
所得:
所失:
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