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废物鉴别部分 毒性物质含量鉴别危险废物鉴定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2
废物属性鉴别方案一、鉴别目的及依据1.1鉴别目的根据------------有限公司委托,对-------样品进行采样并检测,并根据相关技术规范或标准对其是否为危险废物进行鉴别。
1.2 鉴别主要标准及规范《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1~7-2007);《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298-2007。
二、采样及鉴别方案2.1采样方案采样人员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298-2007)到现场采样,根据HJ/T 298中表1的规定,按照废物产生量决定采样点数量,把样品装入密实袋或者广口棕色玻璃瓶内,尽快带回实验室分析。
2.2鉴别方案根据本次工作目的,参考国家标准GB5085.1~7-2007、HJ/T298-2007标准,采用包括元素分析、结构分析、无机分析、有机分析、生化分析等分析方法,利用包括核磁共振仪、电子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色-质联用仪、离子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和液相色谱仪等多种科学仪器,对所取样品进行全成分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筛查可能的物质,并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及《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毒性物质含量鉴别》进行对照,以鉴别玻璃废物是否属于危险废物。
三、检测具体项目细则序号项目名称样品量检测周期工作日1 危险废物腐蚀性鉴别(GB5085.1-2007)500g 52危险废物急性毒性初筛(GB5085.2-2007)急性经口毒性150g 15-20急性经皮毒性100g 15-20急性吸入毒性100g 15-203危险废物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无机元素及化合物500g 10有机农药类500g 10非挥发性有机物500g 10挥发性有机物500g 104危险废物易燃性鉴别(GB5085.4-2007)固体200g 15液体300mL 15气体协商/5危险废物反应性鉴别(GB5085.5-2007氧化性固:500g 15液:50g 15)爆炸性协商/遇水反应性50g 15有机过氧化性协商/6危险废物鉴别毒性物质含量鉴别(GB5085.6-2007)有机物500g 10无机物500g 10四、送检方式收费标准检测依据样品量检测周期(工作日)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5085.1-GB5085.7全套检测1.5kg 20五、采样方式按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298-2007进行采样。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危险废物是指产生于工业生产、社会生活等活动过程中,具有毒性、腐蚀性、感染性、致突变性、致畸性等危害特性的废物。
对于危险废物的鉴别,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准确鉴别出危险废物的种类和性质,才能采取正确的处理和处置方式,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因此,制定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对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外观鉴别。
首先,通过对危险废物的外观进行鉴别,可以初步判断其性质。
比如,有些危险废物具有明显的腐蚀性,可能会导致容器腐蚀或产生气体,有些具有毒性的危险废物可能会有刺鼻的气味等。
因此,通过观察危险废物的外观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其可能的危害性质。
二、化学成分鉴别。
其次,通过化学成分的分析,可以准确鉴别出危险废物的种类和性质。
比如,通过对危险废物样品进行化学试剂的检测,可以得知其是否含有有毒物质、重金属、有机溶剂等。
根据化学成分的鉴别结果,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处置方案的制定。
三、危害特性鉴别。
最后,需要对危险废物的危害特性进行鉴别。
比如,有些危险废物具有感染性,可能会传播疾病;有些具有致突变性和致畸性,可能会对人体的遗传基因产生影响。
因此,需要通过专业的检测手段,对危险废物的危害特性进行鉴别,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和处理方式。
综上所述,危险废物的鉴别是非常重要的,需要通过外观鉴别、化学成分鉴别和危害特性鉴别等手段,准确判断其种类和性质。
只有对危险废物进行准确鉴别,才能采取正确的处理和处置方式,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加强对危险废物的监测和管理,以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放射性、浸出毒性、急性毒性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卿工----189--3394--6343危险废物是指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或者根据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性的废物。
工业固体废物中危险废物量约占总量的5%—10%,并以3%的年增长率发展。
因此,对危险废物的管理已经成为重要的环境管理问题之一。
我国于1998年公布了“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其中包括47个类别,175种废物来源和约626种常见危害组分或废物名称。
凡“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规定的废物直接属于危险废物,其它废物可按下列鉴别标准予以判别。
一种废物是否有害可用下列四点来定义鉴别:①引起或严重导致死亡率增加;②引起各种疾病的增加;③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④在处理、贮存、运送、处置或其他管理不当时,对人体健康或环境会造成现实的或潜在的危害。
由于上述定义没有量值规定,因此在实际使用时往往根据废物具有潜在危害的各种特性及其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标准实验方法对其进行定义和分类。
危险废物特性包括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放射性、浸出毒性、急性毒性(包括口服毒性、吸入毒性和皮肤吸收毒性),以及其他毒性(包括生物蓄积性、刺激或过敏性、遗传变异性、水生生物毒性和传染性等)。
美国对有害废物的定义和鉴别标准如表4-1所示。
我国对有害特性的定义如下:(1)急性毒性:能引起小鼠(大鼠)在48h内死亡半数以上者,并参考制定有害物质)试验,评定毒性大小。
卫生标准的实验方法,进行半致死剂量(LD50(2)易燃性:含闪点低于60℃的液体,经摩擦或吸湿和自发的变化具有着火倾向的固体,着火时燃烧剧烈而持续,以及在管理期间会引起危险。
(3)腐蚀性:含水废物,或本身不含水但加入定量水后其浸出液的pH≤2或pH≥12.5的废物,或最低温度为55℃对钢制品的腐蚀深度大于0.64cm/a的废物。
(4)反应性:当具有下列特性之一者①不稳定,在无爆震时就很容易发生剧烈变化;②和水剧烈反应;③能和水形成爆炸性混合物;④和水混合会产生毒性气体、蒸汽或烟雾;⑤在有引发源或加热时能爆震或爆炸;⑥在常温、常压下易发生爆炸和爆炸性反应;⑦根据其他法规所定义的爆炸品。
危险废物鉴别方法
1.外观鉴别法:通过观察废物的颜色、形状、质地、气味等外在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废物的危险性质。
如黄色废物可能是有机溶剂或重金属废物,褐色废物可能是含有酸性或碱性物质。
2.荧光试剂鉴别法:该方法通过将特定荧光试剂与废物发生反应,观
察产生的荧光颜色和强度来判断废物的危害程度。
常用的荧光试剂有焦亮唑、眩光素等,不同废物对这些试剂有不同的反应。
3.pH试纸鉴别法:将废物溶液滴在pH试纸上,根据试纸颜色变化来
判断废物的酸碱性质。
酸性废物使试纸变红,碱性废物使试纸变蓝,中性
废物试纸颜色保持不变。
4.燃烧鉴别法:将废物进行燃烧,观察其燃烧的颜色、状况和产生的
气味。
有机废物燃烧时,一般会产生黑色烟雾和焦油味;金属废物燃烧时,一般会有明亮火焰和火花飞溅。
5.仪器分析法:使用各种仪器设备对废物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如红
外光谱仪、质谱仪、光电离质谱仪等。
通过分析废物的成分和结构,可以
准确判定废物的危险程度。
6.毒性检测法:使用生物检测方法对废物的毒性进行评估。
常用的有
急性毒性试验(如小白鼠急性毒性试验)、微生物毒性检测(如动植物的
细胞毒性试验)等。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危险废物鉴别方法,不同的鉴别方法可以互相支持
和验证,以提高鉴别结果的准确性。
在进行危险废物鉴别时,应尽量多方
面综合考量,确保废物的鉴别结果准确可靠,以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危险废物鉴定标准危险废物是指因其化学性质、毒性、腐蚀性、感染性或放射性等特性,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的废物。
危险废物的鉴定标准对于正确识别、分类和处理危险废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危险废物鉴定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危险废物的鉴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毒性、腐蚀性、感染性和放射性等。
在鉴定危险废物时,需要对其物理性质进行检测,包括颜色、形状、密度、溶解度等;化学性质方面需要检测其化学成分、反应性等;毒性、腐蚀性、感染性和放射性则需要进行相应的实验和检测。
其次,危险废物鉴定标准的制定需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各国家和地区对于危险废物的鉴定标准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例如《危险废物名录》、《危险废物分类与编码》等文件。
在制定危险废物鉴定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鉴定标准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再次,危险废物鉴定标准的意义重大。
正确的鉴定标准可以帮助实验室、企业和环保部门准确识别和分类危险废物,从而采取相应的处理和处置措施,保护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
此外,鉴定标准还可以为相关研究和监测提供重要依据,促进危险废物管理工作的开展。
最后,危险废物鉴定标准的不断完善和更新是非常必要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危险废物的种类和特性也在不断变化。
因此,鉴定标准需要与时俱进,及时修订和完善,以适应新的环境和社会需求。
总之,危险废物鉴定标准对于正确识别、分类和处理危险废物具有重要意义。
制定合理的鉴定标准、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不断完善更新鉴定标准,将有助于提高危险废物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保护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
希望各相关单位和个人能够重视危险废物鉴定标准,共同为建设清洁美丽的环境做出贡献。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是指用来确定废物是否为危险废物的一系列规定和准则。
鉴别标准主要由国家相关部门制定,旨在帮助人们识别和正确处理危险废物,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1. 物理性质鉴别:通过观察废物的外观、颜色、形状、质地等物理特征,判断是否属于危险废物。
例如,黄色的液体废物通常含有有毒物质。
2. 化学成分鉴别:对废物进行化学分析,分析其成分并与危险废物清单进行对比。
根据废物中的某些特定化学物质的浓度或比例,确定其是否具有危险性。
3. 功能鉴别:根据废物的使用功能来判断其是否为危险废物。
例如,废电池、废荧光灯等含有重金属的废物通常被认定为危险废物。
4. 危险特性鉴别:根据废物本身的危险性质,比如腐蚀性、毒性、放射性等,来判断其是否为危险废物。
这通常需要进行专业检测和分析。
5. 标签和包装鉴别:通过观察废物的标签和包装,了解其特定的危险特性和危险性类别。
这些标签和包装上通常会有特定的标识和警示,帮助人们正确识别和处理危险废物。
总的来说,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是多种鉴别方法的综合应用。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具体的废物特征和鉴别要求,选择合适的鉴别方法和标准,以确保危险废物的正确鉴别和处理。
此外,还应注意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存在不同的鉴别标准,因此在进行鉴别前需要了解并遵守当地的相关法规和规定。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的制定是为了确保废物的安全处理和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这些标准通常由国家环境保护部门、卫生部门和安全机构等组织制定,并根据国家实际情况和国际标准进行修订和更新。
第一个鉴别标准是物理性质鉴别。
通过对废物的外观、颜色、形状、质地等物理特征进行观察和分析,来判断废物是否可能具有危险性。
例如,黄色的液体废物通常含有有毒物质,红色的固体废物通常具有易燃性。
第二个鉴别标准是化学成分鉴别。
这种方法通过对废物进行化学分析,以确定其成分,并与危险废物清单进行对比。
废物中是否存在某些特定化学物质以及其浓度或比例,都可以提示废物的危险性。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危险废物是指因其化学性质、生物性质、物理性质等特征,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的废物。
正确鉴别危险废物对于废物的分类、处理和处置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和遵守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一、外观特征。
危险废物的外观特征是鉴别的第一步。
首先,要观察废物的颜色、形状、质地等外在特征。
一些危险废物可能具有特殊的颜色,如黄色、红色、蓝色等,这些颜色往往是其特有的标识。
另外,一些危险废物可能具有特殊的形状或质地,如粉末状、结晶状、液体状等,这些特征也有助于鉴别。
二、化学成分。
危险废物的化学成分是鉴别的关键。
通过化学分析,可以确定废物中是否含有有毒、有害或其他危险化学物质。
常见的危险废物化学成分包括重金属、有机溶剂、酸碱等。
通过检测废物中的化学成分,可以准确鉴别其危险程度。
三、毒性特征。
毒性是危险废物的重要特征之一。
通过毒性测试,可以确定废物是否具有毒性。
常见的毒性测试包括急性毒性测试、慢性毒性测试等。
毒性测试结果可以帮助确定废物的危险程度,从而进行正确的分类和处理。
四、放射性特征。
一些危险废物可能具有放射性特征。
通过放射性检测,可以确定废物是否具有放射性。
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和处置具有特殊的要求,因此正确鉴别放射性特征至关重要。
五、其他特征。
除了上述几点外,危险废物还可能具有其他特征,如腐蚀性、感染性等。
这些特征也需要进行鉴别和测试,以确定废物的危险程度。
总之,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是确保废物分类、处理和处置正确有效的关键。
只有通过准确鉴别,才能采取正确的措施,保护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
因此,各相关单位和个人都应严格遵守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做好危险废物的分类、处理和处置工作。
危险废物在操作、储存、运输、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在处置不当时会对人体健康或环境带来重大威胁的废物。
危险废物具有可燃性、腐蚀性、反应性、毒性、爆炸性、反应性、感染性等特性。
简单地从人类的角度来说说一般废物和危险废物都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一般废物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小或者有潜在危害小,只是目前还没表现出来,而危险废物对人类的危害大。
危险废物的鉴定方法:危险废物的鉴别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危害特性鉴别法;二是危险废物定义法。
如何怎鉴别一般废物和危险废物?根据危险废物的定义,某种废物只要具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危险特性就属于危险废物。
所谓危险特性鉴别法,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通过测试废物的性质来判别该废物是否属于危险废物。
由于危险特性种类较多,从实用的角度通常主要鉴别废物的腐蚀性、可燃性、反应性、毒性这四种性质。
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起步较晚,直至1996年才正式发布了腐蚀性和毒性鉴别的国家标准。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1~3-1996)规定了腐蚀性鉴别、急性毒性初筛和浸出毒性、危险废物的反应性、易燃性、感染性等危险特性的鉴别标准,目前还没有制定的,鉴定时只能参考国外的有关标准。
(一)可燃性规定可燃性的目的,在于识别那些常规贮存、处置和运输条件上存在着火危害,或者是一旦着火能够严重加剧火情的废弃物。
美国的RCRA法规(40CFR261.21)对可燃性做了严格规定,凡废弃物的代表样品具有下列任何一种性质,那么这种废弃物就具有可燃性:①非水溶液液体,含乙醇(体积比)小于24%,采用ASTM标准规定的方法以闭杯试验器测定,或采用其他等效的标准方法测定,其闪点<60℃(140°F);②非液体物质,在标准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能够因摩擦、吸潮或自发化学变化而引起火灾,并且一旦着火即猛烈持久地燃烧,造成危害;③根据炸药局的标准方法,或按环保局批准的等效试验方法测定后属于可燃性压缩气体;④能够产生氧气快速促进有机物燃烧的任何一种物质(如氯酸盐、高锰酸盐、无机过氧化物或硝酸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85.7—2019代替GB 5085.7-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for hazardous wasteGeneral rules(发布稿)2019-11-07发布2020-01-01实施发布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目次前言 (i)1适用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鉴别程序 (2)5危险废物混合后判定规则 (2)6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后判定规则 (2)7实施与监督 (2)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防治危险废物造成的环境污染,加强对危险废物的管理,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国家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的组成部分。
国家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规定了固体废物危险特性技术指标,危险特性符合标准规定的技术指标的固体废物属于危险废物,须依法按危险废物进行管理。
国家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由以下7个标准组成:1.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2.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3.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急性毒性初筛4.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5.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易燃性鉴别6.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反应性鉴别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毒性物质含量鉴别本标准规定了危险废物的鉴别程序和鉴别规则。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2007年,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此次修订主要内容如下:−−进一步明确了鉴别程序;−−进一步细化了危险废物混合和利用处置后判定规则。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5085.7-2007)废止。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2019年9月6日批准。
本标准自2020年1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危险废物的鉴别程序和鉴别规则。
危险废物鉴别部分 毒性物质含量鉴别
危险废物鉴定及检验中心(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事业部---高工--189--3394-6343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防治危
险废物造成的环境污染,加强对危险废物的管理,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本
标准规定了危险废物的鉴别程序和鉴别规则。本标准规定了危险废物的鉴别程序和鉴别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的危险特性鉴别。本标准适用于液
态废物的鉴别;但不适用于排入水体的废水的鉴别。本标准不适用于放射性废物。按有关法律
规定,本标准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中国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由国务院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于2005年组建。下设危险废物鉴定实验
室、二恶英实验室,化学与药学分析室,材料与形貌分析室,环境与能源分析室,生物与药学
分析室。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含有毒性、致癌性、致突变性和生殖毒性物质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的毒性物质含量鉴别。
目次
前 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鉴别标准..
5 实验方法..
6 标准实施
附录A 剧毒物质名录.
附录B 有毒物质名录.
附录C 致癌性物质名录
附录D 致突变性物质名录
附录E 生殖毒性物质名录
附录F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名录.
附录G 固体废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分析的样品前处理 加速溶剂萃取法.
附录H 固体废物 N-甲基氨基甲酸酯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附录 I 固体废物 杀草强测定 衍生-固相提取-液质联用法
附录J 固体废物 百草枯和敌草快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
附录K 固体废物 苯胺及其选择性衍生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附录L 固体废物 草甘膦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荧光法.
附录M 固体废物 苯基脲类化合物的测定 固相提取-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分析法.
附录N 固体废物 氯代除草剂的测定 甲基化或五氟苄基衍生气相色谱法
附录O 固体废物 可回收石油烃总量的测定 红外光谱法.
附录P 固体废物 羰基化合物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附录Q 固体废物 多环芳烃类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附录R 固体废物 丙烯酰胺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附录S 固体废物 多氯代二苯并二恶英和多氯代二苯并呋喃的测定 高分辨气相色
谱/高分辨质谱法
危险废物鉴定及检验中心能过进行危险废物鉴定及鉴别工作
【具体检测样品】
污泥、污水、废液、废渣、催化剂废渣、煤渣、矿渣、有机溶剂废物、废矿物油、废乳化液、
染料涂料废物、有机树脂类废物、感光材料废物、表面处理废物、焚烧处置残渣、含铜废物、
含锌废物、含镉废物、含铅废物、无机氟化物废物、有机氰化物废物、废酸、废碱、有机氰化
物废物、废有机溶剂、含镍废物、有色金属治炼残渣、其他废物。
危险废物鉴定范围
腐蚀性鉴定、急性毒性初筛鉴定、浸出毒性鉴定、易燃性鉴定、反应式鉴定、毒性物质含量鉴
定
【相关检测指标】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GB5085-2007)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腐蚀性鉴别》(GB5085.1-2007)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急性毒性鉴别》(GB5085.2-2007)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易燃性鉴别》(GB5085.4-2007)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反应性鉴别》(GB5085.5-2007)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毒性物质含量鉴别》(GB5085.6-2007)
《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298-2007)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