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字句》对外汉语教案.ppt
- 格式:ppt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10
把字句教学课件xx年xx月xx日•把字句的定义和特点•把字句的构成要素•把字句的使用条件和语义关系•练习与巩固目•总结与反思•把字句与其他相关句式的比较录01把字句的定义和特点定义把字句是汉语中的一种句式,用“把”字将动词的受事提到动词之前,以强调动作行为对受事的影响或结果。
例如“我把苹果吃掉了。
”把字句的定义把字句中动词的受事(如“苹果”)置于动词之前,这是把字句的核心特点。
把字句的特点受事前置把字句强调动作对受事的影响或结果,表达的是受事与动作之间的关系。
强调受事把字句没有被动标记,因此与被动句不同。
无被动标记叙事结构在故事或叙述中,使用把字句可以更好地构建叙事结构,强调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强调受事把字句可以强调动作行为对受事的影响或结果,突出受事的重要性。
表达情感使用把字句可以表达说话者的情感、态度和意图,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把字句的作用02把字句的构成要素人如“小明把书放在桌子上。
”中的“小明”是施事。
事物如“风吹走了帽子。
”中的“风”是施事。
施事人如“老师把学生叫到办公室里。
”中的“学生”是受事。
事物如“猫把鱼吃完了。
”中的“鱼”是受事。
受事动作在把字句中,动词描述的是一个动作,例如“看”、“吃”、“喝”、“买”等。
状态在某些情况下,动词也可以描述一种状态,例如“坐在”、“挂在”、“放在”等。
动词在把字句中,“把”字用来引进受事,表示动作行为对谁实施,例如“他把书放在桌子上。
”中的“把”字引进了受事“书”。
引进受事在把字句中,“把”字强调了动作的实施者及其所实施的动作,例如“我把苹果吃完了。
”中强调了“我”吃了苹果。
强调动作介词“把”03把字句的使用条件和语义关系把字句的使用条件受事是具体、实在的事物或现象,如“他把苹果吃了”(吃苹果这个动作改变了“苹果”的状态)。
受事必须是有定的,即指称具体、明确的事物或现象,如“他把那本小说看了”(“那本小说”指称具体明确的事物)。
受事不能是光杆名词,即必须有修饰语,如“他把苹果吃了”不能说成“他把苹果吃了个”。
《把字句》对外汉语备课教案得力文库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新实用汉语课本》第三册第五课,主要讲解“把字句”的用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把字句”的构成和用法,并能正确运用“把字句”表达动作的结果。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把字句”的构成和用法;2. 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把字句”表达动作的结果;3. 学生能够通过练习提高运用“把字句”进行交际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把字句”的构成和用法;难点:正确运用“把字句”表达动作的结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动作,引出“把字句”的概念。
2. 讲解与演示(10分钟)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把字句”的构成公式,并通过举例讲解“把字句”的用法。
同时,邀请学生上台演示“把字句”的构成和用法。
3. 练习与互动(10分钟)教师设计一组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教师挑选几位学生进行答案的展示和讲解。
接着,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相互提问并运用“把字句”进行回答。
4. 课堂小结(5分钟)5. 课后作业(5分钟)设计一组作业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内容。
作业题目如下:a. 我把书放在桌子上。
b. 他把钥匙忘在家里了。
c. 她把窗户关上了。
a. 昨天我把手机忘在了公交车上,后来我找回了。
b. 昨天他把自行车放在了学校门口,结果被偷了。
c. 昨天她把钱包掉在了地上,幸好被人捡到了。
六、板书设计黑板上书写“把字句”的构成公式和示例句子。
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2. 运用“把字句”编写三个小故事,并互相交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图片引入、讲解演示、练习互动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把字句”的用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上台演示和互相讨论,提高了课堂氛围。
课后作业的设计有助于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精品】《把字句》对外汉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新实用汉语课本》第三册第七章《把字句》。
详细内容包括“把”字句的构成、用法、以及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把”字句的基本构成,并能正确运用。
2. 使学生了解“把”字句在句子中的强调功能,能根据语境恰当运用。
3. 培养学生运用“把”字句进行描述和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熟练运用“把”字句。
2. 教学重点:掌握“把”字句的构成及强调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黑板、粉笔、例句卡片。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个生活中的场景,如:图书馆、教室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中的物品。
2. 例句讲解(15分钟)(1)教师展示例句,如:“他把书放在桌子上。
”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结构,解释“把”字句的用法。
(2)通过替换词语,展示“把”字句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
3. 随堂练习(15分钟)(1)让学生根据所给词语,自己组成“把”字句。
(2)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口头练习,及时纠正错误。
4. 课堂互动(10分钟)学生两人一组,互相提问,用“把”字句描述对方手中的物品。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把”字句的构成和用法。
6.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把”字句进行描述。
六、板书设计1. 《把字句》2. 内容:(1)“把”字句的构成:主语+把+宾语+谓语(2)“把”字句的用法:强调宾语七、作业设计场景:你的朋友把一本书借给了你。
2. 答案示例:我的朋友把一本有趣的书借给了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把”字句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运用“把”字句,提高汉语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熟练运用“把”字句。
《把字句》对外汉语备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2课《把字句》。
本课主要讲述了一个关于把字句的语法点,通过生动的例句和情景对话,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把字句的用法。
教材内容具体包括:1. 生词:把、字、句、花、鸟、虫、鱼、草、木、人、们。
2. 语法点:把字句的结构和用法。
3. 情景对话: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把字句。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拼读和书写生词,理解生词的意思。
2.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把字句的结构和用法,能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把字句进行交流。
3. 学生能够通过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把字句的结构和用法。
难点:把字句在实际情景中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景物。
同时,引导学生注意图片中的人和物,为后续学习把字句做准备。
2. 生词学习(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本课的生词,要求学生正确拼读和书写生词,并理解生词的意思。
3. 语法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把字句的结构和用法,用生动的例句解释把字句的含义。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把字句的用法。
4. 情景对话(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把字句进行交流。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把字句的用法。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把字句的结构和用法,提醒学生注意把字句在实际情景中的运用。
六、板书设计1. 生词板书:把、字、句、花、鸟、虫、鱼、草、木、人、们。
2. 把字句结构板书:把 + 宾语 + 谓语 + 其他。
3. 把字句用法板书:表示动作的对象和动作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词:把、字、句、花、鸟、虫、鱼、草、木、人、们。
【精品】《把字句》对外汉语教案教案:《把字句》一、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选自《新实用汉语课本》第二册第六课。
本课主要教学“把”字句的结构和用法,让学生掌握“把”字句的构成和基本含义,能够正确运用“把”字句进行交际。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把”字句的结构和用法;2. 培养学生运用“把”字句进行交际的能力;3. 提高学生对汉语语法的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把”字句的结构和用法。
难点:理解“把”字句的语义和用法,能够正确运用“把”字句进行交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2. 练习册;3. 录音机和磁带。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日常生活场景的图片,引导学生用汉语进行描述,激发学生学习“把”字句的兴趣。
2. 讲解“把”字句(15分钟)利用PPT讲解“把”字句的结构和用法,通过例句让学生理解“把”字句的语义和用法。
3. 练习(15分钟)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对“把”字句的理解和运用。
4. 讲解练习(10分钟)讲解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纠正学生的错误,强化对“把”字句的掌握。
5. 小组活动(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运用“把”字句进行交际,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6. 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明确“把”字句的结构和用法。
六、板书设计把 + 宾语 + 谓语 + 其他七、作业设计1. 用“把”字句描述下面的情景:把的书借走了。
2. 用“把”字句完成下面的句子:我_____(吃)了一个苹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把”字句的结构和用法,但在实际运用中仍需加强。
课后可以让学生多进行“把”字句的练习,如进行写作、口语交际等活动,提高学生对“把”字句的运用能力。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句型,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在本教案中,教学难点是学生对“把”字句的语义和用法理解,以及能够正确运用“把”字句进行交际。
【精品】《把字句》对外汉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主要教学汉语中的“把字句”。
教材选用《新实用汉语课本》第三册第七课“把字句”部分,内容包括:把字句的构成、用法及其与被字句的区别。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把字句表达动作的方向和结果。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把字句的构成和基本用法;2. 学生能够运用把字句进行日常交流;3. 学生能够分辨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差别。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把字句的构成和用法;难点:把字句与被字句的区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教材、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老师展示一段对话,其中涉及把字句和被字句,学生听后尝试理解并复述。
2. 讲解把字句:老师用PPT展示把字句的构成,并在黑板上用例句解释把字句的用法,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朗读并理解。
3. 练习把字句:老师给出一些词语,让学生组合成把字句,并上台板书展示,大家共同点评。
4. 区分把字句和被字句:老师用PPT展示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差别,让学生通过例句理解并能够正确运用。
5. 课堂小结:老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提问,老师解答。
六、板书设计把字句:把 + 宾语 + 谓语 + 其他七、作业设计1. 请用把字句描述下面的情景:(1)我把书放在桌子上。
(2)她把水倒进杯子里。
2. 请用把字句和被字句各造一个句子,并说明为什么选择把字句或被字句。
答案:1. (1)我把书放在桌子上。
(2)她把水倒进杯子里。
2. 把字句:我把书包背在肩上。
因为我想表达动作的方向和结果。
被字句:书包被我背在肩上。
因为我想表达书包是被动接受动作的对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情景引入、讲解、练习、区分把字句和被字句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把字句的构成和用法。
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互动良好。
但在练习环节,部分学生对把字句的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可以把字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描述日常生活中的动作和情景,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精品】《把字句》对外汉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实用汉语课本》第4册第5课“把字句”。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把字句”的用法和结构,通过学习使学习者能够掌握该句型的基本构成和在日常交流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学习者能够理解并运用“把字句”表达动作的对象和结果。
2. 学习者能够通过实际场景的练习,运用“把字句”进行准确的描述和表达。
3. 学习者能够掌握“把字句”的语法规则,提高汉语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使学习者理解并熟练运用“把字句”的结构和用法。
2. 教学重点:让学习者掌握“把字句”的构成要素,以及在实际交流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卡片、录音机等。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如:把书放在桌子上),引导学习者关注动作的对象和结果,从而引出“把字句”。
2. 讲解:详细讲解“把字句”的结构和用法,结合例句进行分析。
a. “把字句”的构成:把 + 宾语 + 谓语 + 其他成分。
b. 举例说明“把字句”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练习:进行随堂练习,让学习者运用“把字句”描述实际场景。
4.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讨论生活中可以用“把字句”表达的例子,并进行分享。
5. 口语实践:设置不同场景,让学习者运用“把字句”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把字句》2. 内容:a. “把字句”的构成:把 + 宾语 + 谓语 + 其他成分b. 例句:把书放在桌子上。
c. 注意事项:宾语通常为具体的事物,谓语动词为及物动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 答案:a. 把衣服挂在衣架上。
b. 请把杯子放在桌子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句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习者掌握了“把字句”的结构和用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习者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难度的练习。
《把字句》对外汉语备课教案.得力文库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新实用汉语课本》第三册的第六章《把字句》。
详细内容包括:1. 把字句的结构:主语+把+宾语+谓语+补语;2. 把字句的用法:强调对宾语的处理;3. 常见把字句的例子及用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把字句的结构和用法;2. 学会构造把字句,并能运用到实际交流中;3. 掌握一些常见的把字句,提高汉语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把字句的结构和用法;2. 教学重点:构造把字句,并能运用到实际交流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图片,如:吃饭、看书、写字等,引导学生用把字句描述图片中的动作。
2.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几个典型的例子,讲解把字句的结构、用法及注意事项。
3. 随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根据所给词语,构造把字句,并进行课堂互动。
4. 课堂小结(5分钟)5. 互动环节(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把字句接龙游戏,提高学生对把字句的运用能力。
6.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把字句2. 内容:把字句的结构:主语+把+宾语+谓语+补语把字句的用法:强调对宾语的处理常见把字句例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所学,构造5个把字句;(3)列举出你所知道的把字句。
2. 答案:(2)He put the book on the table.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把字句的掌握情况如何?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观察、多思考,尝试将把字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汉语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把字句的结构和用法;2. 例题讲解:确保学生理解并能够正确构造把字句;3. 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对把字句的运用能力;4.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需针对性强,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2024年【精品】《把字句》对外汉语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把字句”的用法和结构,能够正确运用“把字句”进行表达。
2. 能够运用“把字句”进行日常交流,提高汉语口语表达能力。
3. 能够通过“把字句”的学习,进一步了解汉语的句式特点,为深入学习汉语打下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掌握“把字句”的结构,理解其用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2. 教学重点:讲解“把字句”的用法和结构,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把字句”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
2. 学具:笔记本、教材、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情景,如“把书放在桌子上”,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个句子与平时所学的句式有何不同。
2. 新课内容:讲解“把字句”的定义、用法和结构,结合教材例句进行分析。
3. 例题讲解:给出几个典型例题,分析“把字句”的用法和结构,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把字句”的转换和应用,及时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把字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把字句》2. 内容:“把字句”的基本结构“把字句”的用法“把字句”与其他句式的转换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书包放在桌子上。
b. 他吃了苹果。
a. 桌子上有一本书。
b. 他送给我一份礼物。
2. 答案:(1)a. 把书包放在桌子上。
b. 他把苹果吃了。
(2)a. 把一本书放在桌子上。
b. 他把一份礼物送给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是否掌握了“把字句”的用法和结构,并对下一步的教学进行调整。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多观察生活中的“把字句”,进行实际应用,提高汉语水平。
同时,可以推荐一些有关“把字句”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