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主动与被动安全装置
- 格式:doc
- 大小:430.00 KB
- 文档页数:4
汽车安全技术手册第一章:引言为了提高汽车的行驶安全性能,本手册旨在介绍一系列汽车安全技术。
随着人们对汽车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车辆制造商不断引入新的安全技术,以保护驾乘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本手册将重点介绍以下几个方面的汽车安全技术:被动安全技术、主动安全技术以及智能驾驶辅助技术。
第二章:被动安全技术被动安全技术旨在在事故发生时为驾乘人员提供保护。
这些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气囊系统:安全气囊系统由多个传感器、触发器和气囊组成。
当车辆受到碰撞时,传感器将感知到碰撞信号并触发气囊迅速充气,以减轻驾乘人员身体碰撞的冲击力。
2. 安全带预紧器:安全带预紧器能够在碰撞前迅速拉紧安全带,以更好地固定驾乘人员在座位上,减少身体的前冲距离,防止因碰撞造成的二次碰撞。
3. 安全座椅设计:合理的安全座椅设计能够提供更好的支撑和保护。
头枕、侧撞梁等设计都能减轻事故时对驾乘人员的伤害。
第三章:主动安全技术主动安全技术通过预防潜在危险的发生,提高驾驶员的反应能力和行驶安全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主动安全技术:1. 制动辅助系统:包括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和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BD)。
ABS能够避免车轮抱死,保持车辆的方向稳定;EBD 能够根据车辆状态和负荷自动分配制动力,提高制动效果。
2. 车身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P):ESP通过车辆传感器实时监测车辆的动态状态,并根据需要通过刹车和动力加减控制,保持车辆在良好的操控状态,避免侧滑和翻滚。
3. 主动巡航控制系统(ACC):ACC利用车载雷达和控制系统,可以自动调整车辆的速度,保持与前车的安全距离,并且在交通拥堵时实现自动跟车。
第四章:智能驾驶辅助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驾驶辅助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以下是一些智能驾驶辅助技术的示例:1. 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AEB能够通过传感器监测前方障碍物,当系统检测到碰撞危险时,将自动实施制动,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汽车安全系统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的区别与重要性汽车安全系统: 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的区别与重要性随着汽车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安全问题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汽车安全系统作为保障驾驶员和乘客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是两个核心概念。
本文将重点讨论汽车安全系统中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的区别与重要性。
1. 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的定义主动安全是指车辆在发生事故前能主动采取措施预防事故发生或减少事故风险的能力,而被动安全则是指事故发生后,车辆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驾驶员和乘客免受伤害的能力。
2. 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的区别主动安全是预防事故的主要手段,它主要通过技术手段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能,预警驾驶员潜在的危险情况,帮助驾驶员采取正确的驾驶策略,例如:(1)防抱死制动系统(ABS):通过调节制动压力,防止车轮在制动时发生抱死现象,保持车辆的操控性能,减少刹车距离,提高驾驶员的制动控制能力;(2)车道偏离预警系统:通过感知车辆在车道内的位置,并向驾驶员发出音频或视觉警示,提醒其调整车辆方向;(3)主动刹车辅助系统:当车辆接近前方障碍物或行人时,系统自动刹车,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
被动安全则是在事故发生后,通过车辆的 pass简化来减轻事故对驾驶员和乘客造成的伤害,例如:(1)安全气囊系统:在车辆碰撞时,安全气囊能迅速充气,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额外的保护,减少头部、胸部和腹部的冲击力;(2)安全带:安全带可以防止驾驶员和乘客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被抛出,有效减少身体的前冲程度,降低伤害风险;(3)车身结构:通过合理的车身设计和高强度材料的应用,确保车辆在碰撞时能够保持良好的结构完整性,减少驾驶员和乘客的挤压伤害。
3. 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的重要性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在汽车安全系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主动安全能够预防事故的发生,提高驾驶员的驾驶技能和反应能力,减少意外事故的风险。
合理的主动安全技术,如刹车辅助系统和车道偏离预警系统,能够避免驾驶员在疲劳、分神或驾驶错误时发生事故。
汽车主动和被动安全的重要性
现代汽车中,汽车安全非常重要,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也十分重要。
两者缺少一个都无法保证乘客安全。
主动安全指的是通过汽车系统自身的技术和组件来实现安全,例如ABS刹车系统、气囊系统、转向协调系统等设备,可以大大减少事故的概率及发生程度。
被动安全指的是汽车在事故中的保护能力,比如空调护架、悬挂系统和其他类型的安全配件,可以有效减少乘客受伤的概率。
此外,汽车空调系统还能有效减轻汽车重心和尺寸,以缓解道路行驶带来的冲击,保护汽车免受撞击伤害,为后劲提供更好的支持。
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都很重要,因为无论是普通行驶还是遭遇紧急危险,都对驾乘人员构成威胁,它们可以有效预防和避免事故发生。
换句话说,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是汽车安全的两个关键组成部分。
汽车主动安全系统的完善和发展,是实现汽车安全进一步提升的必要条件。
汽车被动安全系统的技术也应在质量和安全性上进行良好的调整,使其能够更好地保护乘客和行驶的安全。
总之,汽车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都是实现汽车安全的重要考虑因素,并提供实践的思想倡导。
不断完善汽车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系统,保证汽车的安全,更有利于消费者购买安全的汽车,减少事故的发生和受伤的概率,更有利于保障汽车出行的安全。
汽车的“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设备答案汽车的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设备是指车辆安全性能方面的装备,分别在车辆发生危险时能够帮助驾驶员采取行动预防事故发生和减轻事故影响程度上发挥作用。
汽车的主动安全设备主要包括:车辆安全气囊系统、ABS防抱死制动系统、驾驶员辅助安全系统、车距警示系统、胎压监测系统、车道偏离预警系统、夜间行驶辅助系统等。
车辆安全气囊系统是汽车主动安全设备中最重要的一项,能有效减缓乘客在剧烈撞击中身体受到的冲击,起到保护乘客的作用。
ABS防抱死制动系统主要通过防止制动器突然失效而激活,降低汽车决策前的非控制因素,提高安全性能;驾驶员辅助安全系统则是指车辆行驶过程中出现危险时可以自动帮助驾驶员采取行动的系统。
车距警示系统是根据汽车前方车距进行距离自动监视,有助于驾驶者及时发现前车停车或异物,减少发生车祸的可能性;胎压监测系统则可以监测轮胎气压是否处于安全状态,能够及时发现轮胎破裂及气泡等异常情况,帮助驾驶者进行及时的维修维护;此外,车道偏离预警系统、夜间行驶辅助系统等也可以有效帮助驾驶员达到安全驾驶的目的。
被动安全设备主要包括:安全带及安全架系统、全新式橡胶安全底座系统、防爆膜、前挡护板及五合一防撞垫、安全把手等。
安全带及安全架系统主要在车辆突然起伏或发生危险时减轻乘客受伤的情况;全新式橡胶安全底座系统则利用橡胶弹性缓冲车辆剧烈冲击,能够有效保护乘客;防爆膜可以有效防止外部的破除给乘客带来伤害;前挡护板及五合一防撞垫可以有效吸收发生车祸时的撞击冲力;安全把手则可以在车辆发生危险时帮助乘客有效抓紧,从而减少冲击程度或受伤的可能性。
总的来说,汽车的主动安全设备和被动安全设备都是在车辆抵抗突发危险的,及时有效的采取行动的时候发挥作用,保障驾驶员及客货乘客的人身安全,确保安全出行。
汽车安全配置安全配置介绍及驾驶注意事项汽车的安全配置按照作⽤原理可以分为:主动安全配置和被动安全配置两⼤类。
主动安全配置就是预防车辆发⽣事故的安全配置。
换句话说,他的主要作⽤是在事故之前,尽量避免事故发⽣的。
例如常见的ABS,EBD,ESP等。
所以,主动安全配置更加重要⼀些。
被动安全配置就是在事故发⽣后,避免车内⼈员少受伤害的安全配置。
换句话说,他的作⽤是⼀种补救措施,在事故发⽣后,尽量避免⼈员的伤害。
例如常见的⽓囊等。
⼀、主动安全配置:1、防抱死系统(ABS)ABS中⽂译为“防锁死刹车系统”。
它是⼀种具有防滑、防锁死等优点的汽车安全控制系统。
ABS的原理是:在紧急制动的时候,如果四个轮⼦全部被刹车系统锁死,那么车轮就会由滚动变成滑动,这时候车辆很容易发⽣侧滑或跑偏。
⽽ABS系统则不会对轮⼦完全锁死,⽽会以每秒⼏千次的频率对车辆进⾏“点刹”,这样就能够有效的防治车轮锁死,使汽车在制动状态下仍能转向,保证汽车的制动⽅向稳定性,防⽌产⽣侧滑和跑偏。
现在,ABS系统已经成为汽车的标准配置,很少有车辆不配备ABS系统。
那些为了降低成本⽽不配备ABS系统的⼚家完全是对消费者⽣命安全的漠视,我们鄙视这种⾏为。
2、制动⼒分配系统(EBD)EBD的英⽂全称是ElectricBrakeforce Dis-tribution,中⽂直译就是“电⼦制动⼒分配”。
EBD的原理是:车辆在制动时,车载电脑会根据车辆每个车轮与地⾯的摩擦⼒的情况,对每个车轮施加不同的制动⼒,从⽽保证车辆的稳定性。
例如:如果左侧车轮是接触的是湿滑路⾯,⽽右侧接触的是⼲燥路⾯,很明显左右车轮与地⾯的摩擦⼒是不同的。
如果在制动时对四个轮⼦施加相同的制动⼒,就容易产⽣打滑、倾斜和侧翻等现象。
⽽配有EBD系统的车辆则不会发⽣这种情况,他会对左右车轮施加不同的制动⼒⽽保证车辆的稳定。
现在的EBD系统⼀般都是与ABS系统整合成⼀套系统存在的,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家宣传说:车辆配有ABS+EBD系统。
汽车安全对于车辆来说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大方面。
主动安全就是尽量自如的操纵控制汽车。
无论是直线上的制动与加速还是左右打方向都应该尽量平稳,不至于偏离既定的行进路线,而且不影响司机的视野与舒适性。
这样的汽车,当然就有着比较高的避免事故能力,尤其在突发情况的条件下保证汽车安全。
被动安全是指汽车在发生事故以后对车内乘员的保护,如今这一保护的概念已经延伸到车内外所有的人甚至物体。
由于国际汽车界对于被动安全已经有着非常详细的测试细节的规定,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被动安全是可以量化的。
汽车安全之主动安全设备篇盘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又称为碟式制动器,顾名思义是取其形状而得名。
它由液压控制,主要零部件有制动盘、分泵、制动钳、油管等。
制动盘用合金钢制造并固定在车轮上,随车轮转动。
分泵固定在制动器的底板上固定不动,制‘动钳上的两个摩擦片分别装在制动盘的两侧,分泵的活塞受油管输送来的液压作用,推动摩擦片压向制动盘发生摩擦制动,动作起来就好像用钳子钳住旋转中的盘子,迫使它停下来一样。
盘式制动器散热快、重量轻、构造简单、调整方便。
特别是高负载时耐高温性能好,制动效果稳定,而且不怕泥水侵袭,在冬季和恶劣路况下行车,盘式制动比鼓式制动更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令车停下。
有些盘式制动器的制动盘上还开了许多小孔,以加速通风散热和提高制动效率。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ABS是Anti-lockBrakingSystem缩写。
世界上最早的ABS系统是首先在飞机上应用的,后来又成为高级轿车的标准配备,现在则大多数轿车都装有ABS。
众所周知,刹车时不能一脚踩死,而应分步刹车,一踩一松,直至汽车停下,但遇到急刹时,常需要汽车紧急停下来,很想一脚到底就把汽车停下,这时由于车轮容易发生抱死不转动,从而使汽车发生危险工况,比如前轮抱死引起汽车失去转弯能力,后轮抱死容易发生甩尾事故等等。
安装ABS就是为解决刹车时车轮抱死这个问题的,装有ABS的汽车,能有效控制车轮保持在转动状态而不会抱死不转,从而大大提高了刹车时汽车的稳定性及较差路面条件下的汽车制动性能。
汽车安全系统主动安全系统被动安全系统汽车安全系统定义汽车安全系统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主动安全系统,另外一方面是被动安全系统。
简单说,所谓主动安全,就是作用避免事故的发生;而被动安全则是在发生事故时汽车对车内成员的保护或对被撞车辆或行人的保护。
如果细分的话,车体安全也算在主动安全一方面之中——即车体机构设计用料对外来危险的抵抗能力。
所以主动安全性的好坏决定了汽车产生事故发生概率的多少,而被动安全性的好坏主要决定了事故后车内成员的受伤严重程度。
汽车主动安全系统为预防汽车发生事故,避免人员受到伤害而采取的安全设计,称为主动安全设计,如ABS,EBD,TCS等都是主动安全设计。
它们的特点是提高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尽力防止车祸发生。
其它像高位刹车灯,前后雾灯,后窗除雾等也是主动安全设计。
ABS(防抱死制动系统)它通过传感器侦测到的各车轮的转速,由计算机计算出当时的车轮滑移率,由此了解车轮是否已抱死,再命令执行机构调整制动压力,使车轮处于理想的制动状态(快抱死但未完全抱死)。
对ABS功能的正确认识:能在紧急刹车状况下,保持车辆不被抱死而失控,维持转向能力,避开障碍物。
在一般状况下,它并不能缩短刹车距离。
EBD(电子制动力分配系)它必须配合ABS使用,在汽车制动的瞬间,分别对四个轮胎附着的不同地面进行感应、计算,得出摩擦力数值,根据各轮摩擦力数值的不同分配相应的刹车力,避免因各轮刹车力不同而导致的打滑,倾斜和侧翻等危险。
TCS(牵引力控制系统)汽车在光滑路面制动时,车轮会打滑,甚至使方向失控。
同样,汽车在起步或急加速时,驱动轮也有可能打滑,在冰雪等光滑路面上还会使方向失控而出危险。
TCS就是针对此问题而设计的。
它依靠电子传感器探测到从动轮速度低于驱动轮时(这是打滑的特征),就会发出一个信号,调节点火时间、减小气门开度、减小油门、降挡或制动车轮,从而使车轮不再打滑。
TCS可以提高汽车行驶稳定性,避免加速过度与甩尾失控的危险。
汽车主被动安全就随着汽车技术的进展而进展,如今汽车安全技术早已经不仅仅是安全气囊安全带的简单应用,各类电子设备的介入使得汽车安全装置更加的智能化人性化。
实际上关于汽车,每一个零部件都涉及到其安全性,其中不仅仅是那些我们熟知的电子设备,同时也包含汽车所使用的每一块钢板,每一个焊点甚至每个焊点的位置都影响着汽车安全。
另外驾驶员的驾驶习惯、道路配套设施都是与安全紧密有关的。
而这些汽车安全性配置按照事故发生的前后基本能够分为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两大类,汽车的主动安全性是指事故将要发生时汽车防止事故发生的能力,而被动安全则是指事故发生时车辆保护成员与步行者,使缺失降到最小的能力。
『车身结构也决定了汽车安全与否』每个汽车品牌在汽车安全方面都有自己的研究与应用。
在后续的时间里,我们将根据每个品牌的官方资料对各个厂商所应用的安全技术特别是新的有关安全的配置从理论上进行深入的介绍。
在分品牌介绍之前,编辑汇总了汽车安全技术的历史与常用名词,以便让大家对有关信息有整体熟悉。
另外编辑还将对全球要紧碰撞法规做简单介绍。
具体的内容还请见之后的分品牌介绍。
●汽车安全历史汽车在 1886 年诞生,但在诞生之初,汽车上没有安全装置,据说当时人们要紧是看钢板结实不结实,技术人员只能研究一下汽车玻璃在破碎后,如何让它减少尖锐度,避免扎伤成员,还研究车辆在发生撞击后,如何减少零部件的脱落,降低对成员造成的危害。
『安全带的发明者Nils Bohlin』在1959 年,沃尔沃公司成功研制出了前座三点式安全带;在1953 年,第一个气囊专利诞生,但是由于当时的技术水平限制,还不能把这种办法或者专利付诸实现,到了 1980 年,在部分汽车上安装了安全气囊;而碰撞缓冲区这个概念是 1966 年提出的,大概意思是当汽车发生碰撞时,车辆的前部与侧面钢板能够很好的汲取碰撞时产生的能量;而沃尔沃公司1970 年开始在轿车上装备儿童安全座椅。
能够看出汽车进展的前期人们要紧关注的是如何在事故发生后将伤害减小到最低。
汽车安全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在现代社会,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汽车安全问题愈发受到关注。
汽车安全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旨在最大程度地减少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探讨汽车安全技术的现状,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汽车安全技术的现状1、被动安全技术被动安全技术是在事故发生时,为减少人员伤亡而采取的措施。
其中,安全带和安全气囊是最为常见和重要的被动安全装置。
安全带能够在碰撞时将乘客固定在座位上,减少身体向前的冲击力。
而安全气囊则能在瞬间充气,为乘客提供缓冲,减轻碰撞对身体的伤害。
此外,车身结构的优化设计也是被动安全的重要方面,高强度钢和吸能材料的使用,能够有效吸收和分散碰撞能量,保护车内乘员的生存空间。
2、主动安全技术主动安全技术旨在预防事故的发生。
目前,许多汽车配备了诸如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牵引力控制系统(TCS)等。
ABS 可以防止车轮在制动时抱死,保持车辆的转向能力;ESC 则通过对车轮的制动和动力分配,提高车辆在紧急情况下的稳定性;TCS 能够防止驱动轮打滑,保证车辆的起步和加速稳定性。
自适应巡航控制(ACC)和自动紧急制动(AEB)系统也是主动安全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ACC 能够根据前方车辆的速度自动调整车速,保持安全车距。
AEB 系统则在检测到即将发生碰撞时,自动采取制动措施,以避免或减轻碰撞的严重程度。
3、智能驾驶辅助技术近年来,智能驾驶辅助技术发展迅速。
车道偏离预警(LDW)和车道保持辅助(LKA)系统能够提醒驾驶员车辆偏离车道,并在必要时自动调整方向。
盲点监测(BSD)系统可以检测车辆侧后方的盲区,避免变道时的碰撞风险。
自动泊车系统则为驾驶员提供了便利,减少了泊车过程中的刮擦事故。
二、汽车安全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1、更高程度的自动驾驶自动驾驶技术是未来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自动驾驶的级别将逐渐提高,从目前的辅助驾驶向完全自动驾驶迈进。
毕业论文--汽车安全装置的研究摘要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安全装置的研究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
本论文从汽车安全装置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趋势入手,探讨了汽车安全装置的类型、原理、应用和发展前景。
同时,本论文还对汽车安全装置的设计、测试和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和措施。
在研究汽车安全装置的类型时,本文主要分析了被动安全装置和主动安全装置两种类型的装置。
被动安全装置包括安全气囊、安全带等,主要是为了在车辆碰撞时保护乘客的安全;主动安全装置包括ABS、ESP、ACC等,可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车辆状态,防止发生危险和事故。
在研究汽车安全装置的设计、测试和评估方法时,本文介绍了多种方法,如仿真、试验和评估,包括碰撞试验、滑板试验、安全气囊展开试验等。
同时,本文也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和措施,如需要对加强安全性能的汽车进行测试,推广安全气囊等。
最后,本文探讨了汽车安全装置的发展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安全装置也将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开发,例如新增环视系统、车道偏移预警系统、自动驾驶等。
关键词:汽车安全装置;被动安全装置;主动安全装置;设计;测试;评估。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the study of automotive safety device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This thesis explores the types, principles, applications and future trends of automotive safety devices from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trends of automotive safety devices. At the same time, this thesis also studies the design, testing and evaluation methods of automotive safety devices, and proposes some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In the study of the types of automotive safety devices, this thesis mainly analyzes two types of devices: passive safety devices and active safety devices. Passive safety devices include safety airbags, seat belts, etc., which are mainly used to protect the safety of passengers in vehicle collisions; active safety devices include ABS, ESP, ACC, etc., which can monitor the vehicle's state in real time through sensors to prevent danger and accidents.In the study of the design, testing and evaluation methods of automotive safety devices, this thesis introduces multiple methods such as simulation, testing and evaluation, including collision testing, skateboard testing, safety airbag deployment testing, etc.At the same time, this thesis also proposes some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such as the need to test cars with enhanced safety performance and promote safety airbags. Finally, this thesis explor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automotive safety devices.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utomotive safety devices will alsoundergo more in-dept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uch as adding panoramic systems, lane deviation warning systems, automatic driving, etc.Keywords: automotive safety devices; passive safety devices; active safety devices; design; testing; evaluation.。
汽车主动安全装置随着人们对于汽车的安全性能越来越重视,选购车辆时对于汽车的安全配置要求也越来越高。
由于科技的进步,汽车上的安全装置也越来越多。
总体说来,汽车的安全装置可以分为两类:主动安全装置和被动安全装置。
车辆的主动安全装置是指任何状态下能够使得驾驶员有效控制车辆从而避免发生事故的各类设施、设备,包括指示系统、照明系统、稳定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汽车防碰撞预警系统等。
一、指示系统指示系统主要是把汽车各系统的工作状态以一定的方式通知给驾驶员,以便让驾驶员对即将到来的危险做好应对措施以避免危险的发生或减小危险的危害性。
主要有仪表盘故障警报灯、胎压监测系统、抬头显示系统、倒车雷达与倒车影像等。
(1)仪表盘故障警报灯仪表盘故障警报灯可以将汽车各系统的工作状态以灯光、警报音等方式通知驾驶员。
比如ABS故障灯点亮,表示汽车的ABS系统出现了故障,此时ABS系统不起作用,驾驶员就要对制动时有可能产生的方向失灵做好预防;还比如转向助力警告灯点亮,表示转向系统故障,驾驶员就要对即将发生的转向沉重有心里准备;其它如安全气囊警告灯、安全带警告灯、发动机故障警告灯等,都是通知或警告驾驶员做好安全预防。
(2)胎压监测系统汽车轮胎压力监视系统,英文缩写“TPMS”。
它的的作用是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对轮胎气压进行实时自动监测,并对轮胎漏气和低气压进行报警,以确保行车安全。
该系统与汽车安全气囊、防抱死制动系统(ABS)一起被美国运输部和国家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列为作为汽车三大安全系统之一。
(3)抬头显示系统抬头数字显示仪(H U D),风窗玻璃仪表显示,又叫平视显示系统,它可以把重要的信息,映射在风窗玻璃上的全息半镜上,使驾驶员不必低头,就能看清重要的信息。
这种显示系统的优点是:1.驾驶员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信息,从而避免分散对前方道路的注意力。
2.驾驶员不必在观察远方的道路和近处的仪表之间调节眼睛,可避免眼睛的疲劳。
(4)倒车雷达与倒车影像倒车雷达与倒车影像都能够把车尾部的路况传递到车内通知驾驶员,以便于驾驶员更准确的判断路况,提高安全性,避免事故的发生。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