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德育工作总结(10篇)
- 格式:docx
- 大小:49.85 KB
- 文档页数:30
班主任德育工作总结(10篇)
班主任德育工作总结(1)
一学期以来,根据学校的德育指导方针,结合我班的实际情况,开展德育教育,现在我把本学期德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身作则,无私忘我,做学生的表率。
初中是人生不平凡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适应性强,好奇心大,可塑性惊人。要把这样的学生培养成有用的人,不仅要加强自身的思想建设,还要有吃苦耐劳、自我牺牲的精神,要有一颗从我做起的诚意,要有一颗关爱学生的爱心,要有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信心。否则学生不会买你的账。为此,我在当班主任的时候就下定决心,要以无私的奉献和高度的责任心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家长的信心。
作为语文学科,我在课堂上接触学生的时间比较多,这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打下了基础,但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我就主动要求在老师有事或者自习课的时候和学生一起闲逛,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一起研究。我从来没有因为一个学期的事情缺过一次课。这种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给同学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也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动力。全班同学都能按时到校,很少有人迟到,对学习和活动都很认真细致。
二、关心爱护学生,献出教师的爱。
让爱浸透每一个学生的心田,这是教育的原则。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学生是未来的接班人,是祖国明天的建设者,要让他们成材,把他们带到理想的境地,就必须关心爱护他们,做他们的知心人,我把“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晓之以理、持之以恒”作为关心学生的座右铭。干班主任工作以来,我从没有体罚过学生,即使学生犯了错误,也能心平气和,对症下药。
第三,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做好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
对于优秀的学生,一个老师很容易信任和尊重学生,但对于后进生和自律性差的学生,就比较难了。班级工作的重要方面是这些学生的转化。
王,我班上的一个学生,不喜欢学习。老师说的时候很爱他的小脸,问题还是很多的。为了纠正他的坏习惯,我采取了各种教育方法,积极配合父母,就是父母送他上学的时候我就开始看,我也经常到教室外面找同学帮他。经常对他进行说服教育,主动找他谈心,发现他有一点优点就鼓励表扬他。生活上关心,感情上亲近,要求上严格,方法上灵活,行动上以身作则。与家长和老师携手,共同努力。经过一段时间,他的行为有了纪律,学习态度端正了,对老师和同学的态度也温和了。虽然后来我也重复过,但还是很自信。
四、科学的方法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
我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学习优秀班主任经验,结合自己的实践,不断归纳、总结,找到了一个比较综合的治班方案。
1、配好班干部。通过竞选产生班干部,并实行任期制,指订责任目标,调动学生学习工作的积极性。
2.经常和父母沟通。每学期定期与每个学生的家长沟通,及时向家长了解情况,有问题及时向家长解释,取得他们的配合。
3.经常联系老师。与老师沟通,交换意见,既充分了解了学生的情况,又赢得了他们的协助,对班级管理非常有利。 4、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意义在于求真。光有热情是不够的。只有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班主任工作。
五、不足之处:
尽管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有时候和学生沟通缺乏技巧,对学生的心理分析不到位,导致有时候谈话事倍功半。对学生思想动态的观察不够细腻,不能及时发现问题。
总结优点,发现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成长,做一名合格的学生思想导师。
班主任德育工作总结(2)
时光飞逝,在平淡和忙碌中,不知不觉,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这是我带孩子的第二年,感觉孩子的成长真的很随意。不经意间,他们的个头飙升了不少;不经意间,他们懂了很多;不经意间,他们学到了很多。不经意间,他们一点一点长大。作为他们的同事和他们成长的见证人,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喜悦。对于一个二年级班主任来说,要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营造孩子自由思考的空间和快乐的学习氛围。以下是我这学期的德育报告:
一、加强思想品德的教育
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正是接受各方面教育的最佳时机,除了学习,我想更为重要的是教会他们认识世界,明辨是非,学习怎样做人。因此我利用每周五的班会,结合国旗下讲话的内容,在班会课上做相应的教育,并在班会课上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观看有关雷锋的动画片,学习雷锋精神等。此外,我还把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到平时的生活和课堂学习中,把教学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
二、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班主任不仅仅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更是一个班级的教育者。和其他任课老师相比,班主任所担负的对学生的教育责任更重。平时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比其他老师要多得多,因此班主任的一举一动,都将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老师的外在行为表现对学生具有一种榜样和示范的作用,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对辨别能力、自控能力较差的低年级孩子,影响尤为突出。因此,在平时与学生相处的时时刻刻,我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要学生做到的,老师先要做到”。比如,要求学生做到上课不迟到,在平时,我就做到上课从不迟到。教育学生讲文明懂礼貌,那么我也会主动跟学生问好,说“谢谢你”之类的礼貌用语,孩子也会自然地用礼貌用语来回答我。这样的一种正面影响一定能有益学生的发展。
三、加强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形成良好的习惯,培养自己的能力,我尽量让班级管理成为每个人的事情,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能力。请尝试以下方法:
1、由小组负责清洁卫生。
卫生由每个小组负责,采用轮流值日的方法,选好卫生小组长,由组长分派任务,按照值日工作的顺序进行打扫卫生,打扫完毕后,将卫生用具放回原位,由组长负责检查值日情况。 2、对于课间纪律稍差,在经过提醒之后仍旧不改的小朋友,我也会采取小小的惩罚,比如在他跑得满头大汗的时候,我会请他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休息,当然不忘对他说“可以预习下节课要上的内容”,有些喜欢打闹的孩子,我则会请他来帮我做事,比如整理本子,收发本子,拖拖地,抹抹桌子……换个方式让他手不闲着,最后也不忘夸一句“你的手真会帮老师做事”,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体会到有所作为的快乐,从而进行文明的课间活动。
3、让学生展示自我,树立自信
高二学生活泼好动,可以表现自己。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他们可以更快更快乐地成长。在班里,我尽量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的舞台,以学习园为平台,把一些优秀学生的周作业展示给学习园,让其他孩子也能看到,达到互相学习的效果。并且在课堂上大声朗读学生的优秀写作作品,学生反应热烈,写词兴趣更强。此外,还会利用班会开展一些小活动,如讲故事、唱歌、跳舞等才艺展示活动来益智身心,鼓励孩子为大家表演,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四、家校沟通,携手共进
孩子的教育离不开老师和家长的配合。所以,经常和父母接触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只能通过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也要及时反馈给家长。只有双管齐下,才能收到教育的效果。所以这学期我利用家访这个平台,主动和家长保持联系,把一些孩子的表现告知家长,一起商量对策,或者放学后和很多家长交流。
五、重视培养孩子们的行为习惯
各种习惯的形成是良好班风形成的基础,低年级是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期。我觉得培养好习惯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习惯意识,这样才能和老师一样。如果一个班级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生的各方面都会得到促进。所以我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好习惯,无论是学习习惯,上课习惯,还是卫生习惯。根据初一孩子的特点,我一方面用竞赛、比赛的方式巩固学生的好习惯。另一方面,由于老师们以身作则,每次进教室都是先看地上,再捡起来。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班主任的工作确实很锁碎,很辛苦,是一种默默的付出,但也是很快乐的,有意义的!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我在班级教学与管理中还是有很多的不足,在今后,我会同我的孩子们继续努力,多向老教师学习他们的经验和好方法,使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
班主任德育工作总结(3)
苏霍姆林斯基说:“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可塑性”。作为一名班主任,不能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应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批评或表扬都要深浅有度,积极寻找突破口,因材施教。也许就是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就能在不经意间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亲和关系,达到心灵的沟通,获得学生的信任,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面对学生所犯的错误,要在严爱中把握好批评的艺术与方法,尽可能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捕捉学生“闪光点”,对“问题”生来说,他们的心灵深处同样蕴藏着进取奋发的心理需要。班主任不能只是被动地等待“问题生”的“闪光点”的出现,而应主动地抓住或创设条件,诱发他们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哪怕只是闪电般的那么一瞬间,也往往是“问题生”转化的最佳时机。
首先、严字当头、爱字为首。
批评时要积极肯定学生的优点;裁决时“糊涂”些,营造和谐融洽的班级氛围。
班主任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正在成长中的个体,任何一次过火的指责、无意的歧视,都会给学生的成长带来心理阴影。尤其是对个别学习成绩差、行为表现散漫的后进生,一怒之下甚至会例数学生的许多缺点,新帐旧帐一起算,将学生批个一无是处,心灰意冷。其实班主任更应关心和爱护他们,对他们不嫌弃、不歧视,不疏远。在处理班级事情时,面对后进生,应谨慎对待,不能简单粗野地呵斥和指责,也不能过早地“盖棺定论”,应以诚相见,循循善诱,和他们交朋友,促膝谈心,消除他们心中的隔阂,让学生对老师敞开心扉,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批评和教育,自觉地去转变自己。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任务在于发现每个受教育者身上一切美好的东西。鼓励他们独立工作,进行创造,获取成功。”批评要积极肯定学生的优点,对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短板理论告诉我们一个桶能装水的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对犯了错误甚至是很严重错误的同学耐心的做工作裁决时“糊涂”些,营造和谐融洽的班级氛围。
班里一名父母离异的女同学,从小一直跟着母亲生活,生活很贫困。特殊的成长环境加之家长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致使她性格很怪癖,不善于交际,同学关系不好,因小事经常与老师、同学发火。有时甚至故意给班干部出难题,在不喜欢的课上恶作剧。一次竟与班里一位女生因一点小事闹得不可开交。我多次找她谈话,做思想工作,从小事着手关心她,用事实说明学会宽容的重要性,并对她体育训练积极、肯于吃、积极参加劳动等优点予以肯定。有时候我故意“糊涂”地安排一些好事给她做,把一些管理班级的事情交给她,帮助她重树信心,给她创造充分发挥自己特长和潜能的锻炼机会,引导她学会与人相处,鼓励她融入集体,并要求班干部不计前嫌主动帮助她、关心她、团结她,使她终于有了转变,树立了生活的信心,逐步融入了集体。诚然,教育学生善于发现自身优势与长处,更应该教育他们看到自身的不足,方能扬长避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做人。
其次、水火相容、严爱相济。
批评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面对犯错误的同学,批评时“糊涂”些,为学生的自尊心设计一把保护伞。
严格管理学生是每位班主任必须重视的问题。只有从严要求、从严管理,才会形成好的班风,但需注意严而不凶,爱而不溺,严爱相济,在爱中求严,在严中见爱。尤其是批评的语言要有一定的艺术性,注意时间,场合,教师应放下架子,以平等的身份,关心
帮助教育学生。有一天,我班的同学张悦在大课间大吵大闹,却不听值日生干部的话。他反而反唇相讥,值班干部想把这个学生拉到讲台前站起来。结果他们两个就闹别扭了。来到教室,听到里面有动静,我打开门,看到两个男生在吵架,思想报告题目处于战争状态。吵架的时候很生气。我很想冲过去严厉的批评他们,但是我的理智告诉我,他们这一刻生气了。如果出了问题,他们就会压在我身上,我就下不了台了。于是,我咳嗽了一声,同学们看到我都乖乖地坐到了座位上。
由此可见,教师批评得当,方法适宜,能够多为学生考虑,批评的效果会比严厉的训斥好。老师批评不当,刺伤学生自尊心、学生必定对老师产生对抗情绪和逆反心理。本学期班里的几位男生在上音乐课打扑克,我当时当众严厉批评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