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滑液囊支原体 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12.24 KB
- 文档页数:1
摘要:鸡滑液囊支原体感染 (MS) 又称滑液囊霉形体感染、鸡传染性滑膜炎,近几年发病率高,且区域广泛。
最先发病在土鸡上,后又发展到肉鸡上,后来又扩展到了蛋鸡上,60 ~100d 的鸡发病率最高。
01病原学该病病原为滑液囊支原体,用姬姆萨染色良好,革兰氏染色呈阴性,形状为多形性球状或球杆状,只有一个血清型,不同菌株的致病力有差异,引起的症状也因病原的趋向性而不同。
没有细胞壁,作用细胞壁的药物对其没有效果,如青霉素、阿莫西林等。
病原具有一般支原体特征,在适宜培养基中,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产酸不产气,不发酵乳糖、卫茅醇、杨苷、蕈糖,无磷酸酶活性。
02流行病学该病原体自然情况下仅感染鸡和火鸡,主要通过健康鸡和病鸡的直接接触传播,也可以通过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器具等感染,气溶胶、风媒等间接传播。
呼吸道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但是经蛋也可以垂直传播,且危害更大。
病原可潜伏在鸡体内数天~数月,一旦鸡群受到刺激,很快发病。
滑液囊支原体没有细胞壁的保护,对冷、热、干燥和消毒剂都很敏感,在外界环境中生存能力很差,在湿冷的环境中能存活几天,但在干燥和热的环境里只能存活几个小时,空舍时间长无法存活。
03临床症状不同毒株致病临床症状差异较大,有的病例表现为严重的关节病症,有的为严重的呼吸道症状,有的既有关节炎也有呼吸道症状。
在感染的鸡群最初能观察到的症状是冠苍白、跛行及生长迟缓。
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关节肿胀、胸部出现水疱。
急性症状之后缓慢恢复,但滑膜炎可能存在整个生命周期。
在临床上一般胸部龙骨发生病变要早于跗关节和爪垫部位,常见病鸡排出大量偏绿色的粪便。
04病理变化4.1 关节型病例出现腱鞘炎、滑膜炎和骨关节炎症状,发病初期表现水肿、渗出,颜色清亮、呈黄色或灰色,随病程发展,逐渐混浊,最终呈干酪状。
严重的甚至在头顶和颈上方出现干酪物。
病变关节呈橘黄色,有的关节软骨出现糜烂。
病理学检查腱鞘和滑液囊腔有异嗜性细胞浸润,随后由于单核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致使软组织变厚,有时异嗜性细胞炎性变化扩展到下层骨,形成纤维素样病变。
剖析滑液囊支原体鸡群感染滑液囊突出表现症状,传播途径以及感染后果。
提前做好滑液囊预防工作,一旦鸡群感染化进行及时有效药物进行控制病情,以免拖延造成严重后果损失惨重。
早期预防和治疗效果明显,感染时间长鸡影响卵巢和输卵管发育,导致生殖系统发育不完全,鸡寡产歇窝勤,只能淘鸡。
阳光禽业技术部,有着20多年养鸡经验,免费提供鸡只从一日龄到产蛋期给你提供专业养殖方案方法,提高蛋鸡生产性能,提高效益最大化,让您无后顾之忧。
滑液囊发病规律:1. 传染源(如鸡痘,新城疫,法氏囊)2. 霉菌表现在免疫抑制,消化系统,肝脏损伤,繁殖障碍。
3. 温差波动、密度、通风。
30-60日高发期 30日鸡群处于脱温与否状态,增长速度快,又处于换羽高峰期。
60日龄转群应激,温差波动大。
滑液囊传播途径:1、呼吸型(MG)呼吸道,慢呼吸支原体。
2、滑液囊型(MS)关节腔,龙骨,爪垫,鸡冠。
感染后鸡喜卧,缩头炸毛,慢瘦,不吃料,是慢性消瘦病,不会造成死亡。
如果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将会影响卵巢和输卵管发育,导致生殖系统发育不完全,鸡寡产、歇窝勤。
所以定期净化支原体,降低MG和MS发病,预防混合感染引起的均匀度差,淘汰率高,提高产蛋数量。
阳光公司集团定制“支囊净”方案:有靶向定位因子,使药物在体内迅速蓄积,巨噬细胞和中性颗粒细胞内,是发病部位组织药物浓度高于其它部位达到最佳消杀效果。
而一般药物对关节腔穿透力不够,因关节腔和龙骨上没有血管分布,只是药物浓度在血液里达到一定峰值才能起到治病作用。
注意的是滑液囊为免疫抑制病,必引起新城疫抗体低下,因此病鸡出现缩头炸毛,精神萎靡,所以治疗时把新城疫问题一起解决。
一例蛋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诊治蛋鸡滑液囊支原体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由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感染引起。
本文将就蛋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介绍。
一、病因学特征:滑液囊支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播,包括通过水、饲料、空气等途径传播。
滑液囊支原体还可以通过蛋母殖传播,即感染的母鸡传给下一代。
二、临床表现:1. 早期症状:患鸡出现食欲不振、饮水量减少,精神不佳,蛋产量下降等。
2. 滑液囊病症状:患鸡出现滑液囊病症状,主要表现为滑液囊炎、关节炎、眼炎等。
滑液囊炎主要表现为液囊肿胀、液体积聚增多,甚至形成囊肿。
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关节肿胀、关节疼痛、关节变形等。
眼炎主要表现为眼部充血、眼睛异物感、流泪等。
3. 其他症状:蛋鸡滑液囊支原体病还可能引起其他系统的症状,如呼吸道症状(咳嗽、打喷嚏等)、消化道症状(腹泻、腹胀等)等。
三、诊断:蛋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诊断可以通过临床症状、病鸡尸检、血清学检测、病原学检测等方法进行。
1. 临床症状:通过观察患鸡的临床症状,如食欲减少、蛋产量下降、滑液囊肿大等可以初步判断是否为滑液囊支原体病。
2. 尸检:在病鸡尸检时,可以观察滑液囊病变情况,如滑液囊肿大、液囊积聚增多、关节炎等。
3. 血清学检测:可以通过血清学检测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检测滑液囊支原体的抗体水平,判断感染情况。
4. 病原学检测:可以通过病原学检测方法,如PCR、细菌培养等方法,直接检测滑液囊支原体的存在。
四、治疗:治疗蛋鸡滑液囊支原体病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和预防措施。
1. 抗生素治疗:常用的抗生素有土霉素、红霉素、强力霉素等,可以通过饲料或饮水的方式给予患鸡。
2. 防治并重:在治疗的还要进行预防工作,包括消毒饲料、饮水设施,鼓励生活处不同鸡舍之间的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3. 保养与调理:患鸡在治疗期间需要注重保暖、饲养管理等,促进其康复。
疫病防治LIVESTOCKANDPOULTRYINDUSTRYNo.4,2024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诊断及防治李博学甘肃省宁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甘肃宁县745216摘 要 鸡滑液囊支原体病是由鸡滑液囊支原体(MS)引起的一种以关节肿大、关节腔积液、肌腱发炎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
该病病情严重时会影响鸡群的产蛋率,增加淘汰率,降低养殖效益。
对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养殖户及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鸡滑液囊支原体病;诊断;防治doi:10.19567/j.cnki.1008 0414.2024.04.0270 引言鸡滑液囊支原体感染(MS)是养鸡场近年来的多发病且发病形态呈现多元化的传染性疾病。
该病主要通过空气、粪便、飞沫等途径在家禽群体中迅速蔓延,感染鸡主要表现为关节炎、滑液囊炎,严重时还可伴随眼部症状及亚临床呼吸道症状,可导致产蛋鸡的产蛋量和蛋品质下降,影响鸡的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
该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全年均可感染,呈全球性分布。
该病可通过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2种方式感染鸡群。
一旦感染,鸡群抵抗力显著下降,极易继发其他病原体感染,增加死亡风险,防控难度也随之加大,给养鸡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总结了当前常见诊断方法,如分子生物学方法和免疫学技术,对病原体进行准确检测,为及时预防提供科学依据,并制定了有效、安全的防治策略。
1 病原滑液囊支原体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具有特殊的形态特征,通常呈球状或球杆状,直径为0.2~0.3μm,长度为0.2~1μm。
与一般细菌不同,滑液囊支原体没有细胞壁,使得其对抗生素的抗性相对较强,同时也增加了在宿主体内存活的能力[1]。
2 流行病学2.1 传播途径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直接接触、空气传播、粪 口传播等。
病鸡之间的直接接触是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如感染鸡与健康鸡有密切的接触,其共用饮水器和饲料槽、共同栖息等;当感染鸡通过打喷嚏、咳嗽等方式释放滑液囊支原体,空气中将会充满潜在的传染源,健康鸡吸入后即可能感染;粪 口传播是鸡滑液囊支原体病常见的传播方式,感染鸡的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体,当其他鸡通过摄入受污染的饲料或水源,或者直接接触感染物时,易导致感染。
一例蛋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诊治蛋鸡滑液囊支原体病是一种常见的鸡类传染病,主要感染蛋鸡的生殖系统,导致生产性能下降,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文将从病原学、病因、临床症状、诊断、防治和预防等方面对蛋鸡滑液囊支原体病进行详细介绍。
一、病原学滑液囊支原体是一种微小的原核生物,属于细菌门、分枝杆菌属,是引起蛋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致病菌。
它是一种需氧、革兰氏阴性、非运动、非芽孢杆菌。
滑液囊支原体在寄主细胞内寄生繁殖,通过分裂产生新的滑液囊支原体,然后破裂释放到寄主细胞外,继续侵染其他细胞,形成传染。
二、病因蛋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感染途径多样,包括气味传播、飞尘传播、污染物传播、种蛋与活体母鸡传播等。
环境条件也是其传染的重要因素。
在低温、湿度和粪污环境下,滑液囊支原体易于存活,导致感染的机会增加。
三、临床症状蛋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生产性能下降、产蛋率降低、蛋壳异常、产蛋周期延长等。
严重感染时,可导致滑液囊炎、卵巢周围炎、卵巢囊肿、输卵管炎、输卵管囊肿等疾病,影响蛋鸡的健康和生产。
滑液囊支原体病还可能引起蛋鸡的呼吸道和胃肠道疾病,导致发育迟缓、免疫力下降等。
四、诊断蛋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病原学和实验检查。
临床症状包括产蛋率下降、蛋壳异常、产蛋周期延长等。
在疫情流行地区,通过采集蛋鸡生殖系统分泌物或卵巢组织样本,进行血清学检测、分泌物培养、PCR检测等实验室检查,可以明确滑液囊支原体的感染情况。
五、治疗蛋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治疗主要采用抗菌药物治疗。
目前常用的抗菌药物有土霉素、红霉素、新霉素等,可通过饲料、饮水或肌肉注射给药。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药物敏感性,可进行单药或联合用药治疗。
在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蛋鸡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防止疾病的复发和传播。
六、防治蛋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防治主要包括消毒、隔离、环境改良和疫苗接种等措施。
在养鸡场和蛋鸡养殖管理中,应定期进行养殖场地和设施的消毒、清洁和通风,保持良好的鸡舍环境。
养鸡场发生滑液囊怎么办鸡滑液囊支原体的防控措施
鸡滑液囊支原体病是一种传染病,又称鸡传染性滑膜炎,该鸡若存在该病原时,容易混合感染,死亡率增高。
达龙支克快速治疗滑液囊支原体感染。
自然接触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10~21d,经种蛋垂直感染的雏鸡潜伏期很短,可在1周龄内发病。
比较常见且典型的病变为关节肿胀,常见胸部的水疱。
病初鸡冠苍白,生长迟缓,消瘦,羽毛松乱,冠萎缩;继而瘫腿跛行,跗关节和脚垫肿胀,有热感和波动感。
有些鸡偶见全身性感染脱水消瘦,却没有关节肿胀,常见有胸部囊肿。
一旦混合感染大杆、病毒,造成严重死亡。
急性症状之后继以缓慢地恢复,但滑膜炎可能在鸡群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始终存在。
早期出现滑液囊部位是炎性渗出物,病程久会变成干酪样物,有些病例早在20-30日龄出现。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胸部龙骨滑液囊发生病变要早于跗关节和爪垫部位的病变。
浅析鸡滑液囊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与防治摘要:鸡滑液襄支原体感染是一种致死率比较高的急慢性传染病,一旦发生就会造成非常大的危害。
本文对鸡滑液襄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与防治作了简要的分析,希望能为行业内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鸡滑液襄支原体感染;病理变化;诊断滑液襄支原体(MS ),又称滑液支原体感染、滑液襄毒形体感染,是一种急、慢性传染病, 易感动物为鸡和火鸡,主要特点为关节肿大、跛行和腱鞘发炎等,是鸡滑液襄支原体醪的特征性症状,经种蛋感染的雏鸡可在7d内发病,鸡4〜16周龄多见,发病率90%〜100%。
患病鸡精神萎靡,羽毛松乱,低死亡率,关节肿胀粗大,滑液襄炎和腱鞘炎明显,严重影响鸡的生产性能。
鸡滑液襄支原体全世界都有分布,近两年来鸡滑液襄支原体的发病率一直在增加,给养殖带来难以估星的经济损失。
1病原学1.1病原病原为滑液襄支原体,以多形态的球体形式存在,滑液襄支原体比鸡毒支原体稍小,革兰氏染色为红色,属阴性菌。
滑液襄支原体在干燥、酷热的情况下只能存活几十分钟。
鸡滑液襄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对外界抵抗力不强,长时间空舍无法在鸡舍存活。
1.2流行病学该病多见于笼养鸡且不易被发现,常发生在4~16周龄的鸡和10~24周龄的火鸡身上, 蛋鸡发病几率小,近几年来发病年龄有下滑趋势。
主要的传染源是病鸡和带菌鸡。
该病可水平传播,通过空气中的灰尘或饲养用具感染;亦可经种蛋垂直传播。
鸡滑液襄支原体病主要多发在寒冷、潮湿的季节,其他季节偶发。
2临床症状鸡滑液襄支原体感染造成的临床症状有关节肿胀粗大与呼吸道症状。
本病在30d时危害明显。
开始出现呼吸道症状。
关节肿胀粗大的鸡群,开始出现采食星下降,造成饲料报酬低,料肉比偏高等一系列问题。
患滑液襄支原体病的病鸡附骨关节肿胀粗大、不愿活动,龙骨处出现襄肿,采食星下降,生长受阻,羽毛杂乱,鸡冠苍白,便稀、含白色尿酸盐,消瘦,脱水。
3病理变化3.1关节型病理变化出现各种炎症:腱鞘炎、滑膜炎、骨关节炎,关节水肿,有黄色或灰色渗出物。
滑液囊支原体感染过程详解与解决方案鸡滑液囊支原体病(MS)又称传染性滑膜炎,该病以侵害关节滑液,腱鞘膜为主,其特征为关节、腱鞘和爪垫肿胀,病鸡常见胸部囊肿。
传染性滑液囊曾见于6日龄的小鸡,故认为经蛋感染MS的鸡的潜伏期相对较短。
接触感染的潜伏期通常是11-21天。
在临床症状明显以前可测出抗体。
以病禽关节渗出液或感染鸡胚的卵黄人工感染3-6周的鸡,易感性与潜伏期的顺序是:爪垫感染:2-10天;静脉感染:7-10天;脑内感染:7-10天;腹腔感染:7-14天;窦内感染:14-20天;结膜滴注:20天。
鸡对肌肉接种亦易感。
气管内接种最早在第4天,便可引起气管及窦感染,并很容易传播给毗邻的禽类。
气溶胶感染后17-21天气囊病变最严重。
潜伏期还因接种物的滴度及其致病力不同而异。
感染日龄4-8周多发,与育雏期的脱温过程温度下降过快,温差波动大,育雏密度大,有很大关系。
12周到13周零星发病,发病原因与转群上大笼后的温差应激,防疫应急、霉菌毒素等有直接关系。
鸡在传染性滑膜炎的早期,病禽腱鞘的滑液囊膜、关节、龙骨滑膜囊可见有黏稠的、乳酪色至灰白色渗出物,并伴有肝、脾肿大、肝肿大、苍白、呈斑驳状。
随着病情的发展,在腱鞘、关节、甚至肌肉和气囊中有干酪样渗出物。
在此期间,关节表面,尤其是附关节和肩关节的表面不同程度地变薄至形成凹陷。
在上呼吸道通常无肉眼可见病变。
该病的呼吸型病变可能出现气囊炎。
感染滑液囊支原体的鸡死亡率不高,但鸡的体重和均匀度受很大影响。
育成期感染如果不及时治,形成“侏儒鸡”,引起鸡群淘汰率高,鸡群没有产蛋高峰期。
所以我们要在鸡群发病早期就尽快找到专业的治方案,以便减轻后期损失。
滑液囊支原体对链霉素、四环素、土霉素、克林霉素等药物表现较为敏感,这可能与现在临床上长期较多的使用阿奇霉素等药物治支原体感染,使环境中的支原体对这些药物产生耐药性有关,同时肝极易形成药物肝。
很多鸡场在治滑液囊有一定的误区:1、育成期得了滑液囊采食量低、营养供不上、体重轻就影响到内脏的发育,使肝、脾发生病变,只注意到了病源,没有注意到肝保健,使肝前期发育不起来。
鸡滑液囊支原体有什么特点滑液囊支原体对鸡群的危害
鸡的支原体常见有两种,一种是鸡毒支原体(慢性呼吸道),一种是滑液囊支原体。
而滑液囊支原体现在是一个让养殖户头疼的问题。
滑液囊支原体病主要是由滑液囊支原体引起来的,主要表现为关节肿大,有炎性渗出物,胸部囊肿。
发生滑液囊支原体的鸡群,采食量下降,生长速度变慢,不断的出现跛行,瘫痪的鸡,当鸡瘫痪以后,然后消瘦,脱水,死亡。
滑液囊支原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危害4~16周龄的母鸡,一般在龙骨滑液囊、跗关节、爪垫发生病变,如果仅仅
在龙骨滑液囊发生病变时由于羽毛的覆盖,就不容易在早期发现。
已经感染滑液囊支原体的病鸡,如果在青年鸡阶段发现、治疗不及,就会影响鸡的生长发育,影响按时开产,没有产蛋高峰。
对蛋鸡的影响主要是产蛋率方面,采食量的下降,营养摄入不均衡,影响了鸡群的生长发育,从而导致鸡的产蛋率很难达到高峰,达龙支克治滑液囊支原体感染及呼吸道疾病。
刘廷江,张文婷,廖卫东,等.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诊断及防控技术研究进展[J ].中南农业科技,2023,44(10):222-225.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 ,MS )是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其外形多样,质地柔软,直径为0.2~0.4μm [1],能通过细胞滤器,革兰氏染色阴性[2],低倍镜下观察菌落呈“煎蛋样”。
MS 耐低温不耐高温,最适环境是37℃,pH 在7.5左右[3]。
鸡(Gallus gallus f.domestic )感染MS 后会损伤呼吸道、关节腔和生殖系统[4]。
MS 侵入呼吸道后可引起咳嗽、流泪、气管啰音,严重时有气囊炎[5]。
关节肿胀型病鸡表现为关节和脚垫肿胀、跛行、胸部囊肿,肿胀处有乳酪色或灰白色脓性渗出物,后期形成干酪样物[6]。
鸡生殖系统受到损伤后,会导致卵泡、输卵管发育不良,产蛋性能低下,产出软壳蛋,蛋壳尖端缺陷[7]。
滑液囊支原体的易感动物为鸡、火鸡和珍珠鸡,此外鸽、鸭、鹅、鹌鹑和麻雀也可感染[7],第1个感染高峰在7~12周,第2个感染高峰在产蛋期,感染后几乎终生带菌,但不一定发病[8]。
该病既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直接接触水平传播又可通过精液、输卵管垂直传播[9]。
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冬春季节发病概率较高[10]。
此外,MS 还可以与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大肠杆菌、巴氏杆菌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病原体混合感染,加重病情,增加死亡率[11]。
在世界范围内,非洲和南美洲的MS 感染率较高,欧洲、亚洲、北美洲和大洋洲的感染率也在逐年上升,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支原体的感染率平均为70%~80%[12]。
在中国,随着家禽养殖业不断发展,MS 的流行也呈上升趋势,2014年后扩散至全国。
MS 只有一个血清型,但基于vlhA 基因5′末端的保守区域可将MS 分为17个基因型(A-K )[10]。
2016—2019年,谢迪[13]对中国8个省份进行了MS 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中国的MS 流行基因型是K 型。
鸡滑液囊支原体核酸值参考
摘要:
I.鸡滑液囊支原体简介
- 鸡滑液囊支原体的定义
- 鸡滑液囊支原体的特点
- 鸡滑液囊支原体的危害
II.鸡滑液囊支原体核酸值的参考标准
- 核酸值的定义
- 核酸值的参考标准
- 核酸值检测方法
III.鸡滑液囊支原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 鸡滑液囊支原体检测的重要性
- 鸡滑液囊支原体检测的流程
- 鸡滑液囊支原体检测结果的解读
IV.鸡滑液囊支原体的防治措施
- 防治鸡滑液囊支原体的方法
- 鸡滑液囊支原体的药物治疗
- 鸡滑液囊支原体的预防措施
正文:
鸡滑液囊支原体是一种常见的鸡类疾病,主要影响幼小的鸡和火鸡。
该病病原为滑液囊支原体,主要表现为关节肿大、肌肉发炎等症状,严重影响鸡的
生产能力。
鸡滑液囊支原体的核酸值检测是一种重要的临床诊断方法。
核酸值是指病原体在样本中的数量,通过检测核酸值可以判断鸡是否感染了滑液囊支原体。
一般情况下,鸡滑液囊支原体的核酸值参考标准为10^3-10^5 copies/ml。
检测方法包括PCR、LAMP等。
鸡滑液囊支原体的检测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鸡场来说,及时发现和治疗滑液囊支原体感染是至关重要的。
鸡滑液囊支原体检测的流程包括采集样本、提取核酸、检测核酸值等步骤。
检测结果的解读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针对鸡滑液囊支原体的防治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和预防措施。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鸡舍卫生管理、减少密度、使用疫苗等。
2018 年第 2 期(下半月)Nong Min Zhi Fu Zhi You 农民致富之友229科研◎畜牧兽医鸡滑液囊支原体感染(Mycoplasma Synoviae ,MS ),又称滑液支原体感染、病原为滑液囊支原体,属于鸡的一种急慢性传染病,本病潜伏期11天~21天,3~20周龄,均为此病的感染期,9~12周龄的鸡则患病最多,发病率在5%~10%左右,死亡率通常在10%以内。
而12周以上的则发病率低,病鸡常见症状:鸡冠萎缩、发白、跛行、离群、贫血、消廋、喜卧、羽毛粗乱、缩头闭眼、生长缓慢、步态呈轻微的八字步、排绿色或黄色的干屎。
病鸡的胸骨处有黄白色粘液样囊肿,严重的囊肿内有黄色干酷样坏死物。
通常关节周围是肿胀的,主要以趾节、飞节为重,触之有波动感,后期关节变形,久卧不起而慢慢消廋,最后因机体性能衰竭而死亡,产蛋鸡感染可影响产蛋率20%~30%左右,发病的鸡腱鞘发炎、关节肿胀、滑液囊发炎的症状明显。
该病潜伏期长,圈养鸡不容易发现,给养鸡户造成巨大损失。
该疾病的病因是滑膜囊肿的支原体,呈多形态的球形体(直径约0.2~0.4unr )比鸡毒支原体(MG )稍小。
革兰氏染色阴性。
只有一个血清型,不同菌株的致病力有差异。
引起的症状也因病原的趋向性而不同;MS 可蛋源传播,蛋传播一般在感染后4~6周最高,终生排菌。
关节型病例常出现滑膜炎、骨关节炎、腱鞘炎,病初出现水肿,有渗出物,呈灰色或黄色,有黏性,清亮,病情严重时变为混浊,呈现干酪状。
受影响的关节呈橘黄色,有时关节软骨出现糜烂组织,软组织水肿、腱鞘和滑液囊腔有异嗜性细胞浸润,随后因单核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而变厚,形成纤维素样变性。
大群经常出现瘫鸡,跛行,活动不便,大群采食量始终不足,鸡冠苍白,不愿站立,体况逐渐减轻,有零星死亡。
1 临床表现观察大群精神正常,但是鸡群食欲不高,可见大群中有个别精神不好的鸡,还有个别消瘦的鸡。
2 解剖症状内脏器官基本正常,病鸡脚掌肿大(如图)关节肿大,剥离后发现关节腔内有液体(如图)解剖胸腔后发现龙骨上端有纤维素性干酪物(如图)。
今H畜牧曹医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综合防治思路王风申■>,王海英■>,李娜2(1.河北中贝佳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050000;2.河北英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050000)1MS概述鸡滑液囊支原体病是由鸡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引起鸡的一种以关节渗出性的滑液囊膜炎及腱鞘滑膜炎为特征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
该病原是一种介于病毒和细菌的微生物,大小在0.1~0.3滋m,没有细胞壁袁高度多形性,革兰氏染色为阴性。
最常发生的是亚临床型的上呼吸道感染;通常与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而表现为气囊炎;全身性感染时可导致关节、龙骨的滑膜囊炎、腱鞘滑液囊关节表面变色、变薄,甚至形成凹陷。
以肩关节、趾关节、爪垫为主要感染部位,但往往所有关节均有感染;恢复缓慢,滑膜炎现象可能会伴随整个生命周期。
本病在蛋鸡、肉鸡、三黄鸡、麻鸡等不同品种均可发生。
自然感染最早发生于1周龄,急性感染通常见于4~16周龄的鸡,偶见于成年蛋鸡。
2传播方式MS的传播与MG相似,但传播速度更快。
接触感染潜伏期2~21d不等,因感染的途径不同潜伏期不一样,以爪垫感染最快,腹腔气囊感染次之,鼻窦、眶下窦最慢。
2.1垂直传播是其传播的主要形式。
种鸡群在产蛋期感染后,垂直传播率在感染后的4~6周间最高,随后逐渐停止,但感染鸡群仍会随时排毒。
2.2蛋鸡青年鸡养殖期间通过疫苗注射针头交叉感染往往是MS在鸡群蔓延的主因;已感染鸡群如果有营养缺乏导致的足趾皲裂,也会成为染病的主要途径。
3导致传播的管理因素3.1饲养密度大,通风不良,天气骤变,疫苗免疫,转群等应激因素可诱发本病或加重本病的发病程度遥3.2易感鸡群:蛋雏鸡、青年鸡、黄羽鸡、817肉杂鸡、白羽肉鸡等都易感,初产蛋鸡有发病,高峰期蛋鸡发病症状较轻,但会成为带菌和传播者。
3.3营养素缺乏导致的趾爪部皮炎,比如VB,、生物素、泛酸及锌缺乏等。
3.4环境的污染。
火鸡病症---滑液囊枝原体感染火鸡滑液支原体感染又被叫为滑液囊枝原体感染是一种急性过
度到慢性的病症,该病症对火鸡的危害主要地方是在滑液囊膜及腱鞘,容易导致渗出滑液囊炎、性滑膜炎以及腱蒜滑膜炎等。
需要尽早的治疗。
火鸡滑液支原体感染临床症状
急性感染多见于10—12周龄的火鸡。
表现为关节周围肿胀、发热,偶尔有胸骨滑液囊的增长。
跗关节及足掌是主要的感染部位。
病火鸡表现不安、跛行和消瘦。
但若将患病火鸡从群中分开饲养,将不影响它们采食和饮水,甚至体重仍可较快增长。
死亡率一般在20%以下。
火鸡感染本病后,持续时间较长。
急性感染后表现为较长时间的慢性病程,一般可达3—5年。
火鸡滑液支原体感染治疗
可在每吨饲料中加入金霉素或土霉素200—400克,连续喂投5—7天能减少火鸡群中感染的传播及疾病的发病程度。
也可用“枝原净”以0.04%量拌料,连喂7天。
对本病有较好的控制作用,由于价格较高,不常使用。
目前尚无有效的办法来治疗火鸡。
只可加强种鸡群该病的净化工作,做好种蛋的消毒和坚强卫生来减少本病发
病的可能性。
鸡滑液囊支原体标准
鸡滑液囊支原体是一种常见的家禽疾病,主要感染鸡的生殖系统,导致蛋产量下降和质量下降,严重时还会引起鸡的死亡。
为了控制和预防该病,需要建立鸡滑液囊支原体的检测标准。
鸡滑液囊支原体的检测标准包括病原学检测和分子检测两种方法。
病原学检测主要通过细菌培养和荧光抗体法来检测样品中是否存在鸡滑液囊支原体,分子检测则利用PCR方法检测病原体的特定基因序列。
在病原学检测中,需要采取合适的样品,包括脓液、血液、尿液等,将样品接种在适当的培养基上,进行菌落观察和荧光抗体染色。
同时需要注意培养温度、时间和培养基的种类及质量。
在分子检测中,需要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PCR反应体系,利用PCR扩增样品中的基因序列,并通过电泳检测PCR产物。
此外,还需要建立检测的阈值和阳性标准。
总之,建立鸡滑液囊支原体的检测标准是控制和预防该病的重要措施,可以帮助养殖业者及时发现和治疗病情,保障家禽养殖的生产和健康。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