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练习 第五讲 机械运动 运动和力
- 格式:docx
- 大小:536.53 KB
- 文档页数:17
中考物理《机械运动》专项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1.匀速运动的甲乙两物体速度之比为2:1,通过路程之比为3:4,则两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A.3:2B.2:3C.8:3D.3:82.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B.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C.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3.2021年7月东京奥运会,苏炳添被称为“亚洲第一飞人”。
看电视转播的百米赛跑时,我们常常感觉到苏炳添跑得飞快,但实际上他始终处在屏幕内,我们感觉到他跑得飞快,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苏炳添自己B.跑道C.电视机屏幕D.电视机旁的我4.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50cmB.课桌上的橡皮掉到地上时间约10sC.人正常步行速度约是1.2m/sD.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是15mm5.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其中包含了大量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词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音调”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C.“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D.“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的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6.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物体的速度与时间图象。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0~20s,两个物体所走的路程相同B.乙做加速直线运动C.第 20s 末,甲、乙速度相同D.甲做匀速直线运动7.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
煮粽子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的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B.粽子互相之间没有粘到一起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斥力C.锅盖被水蒸气顶起的过程与汽油机做功冲程能量转化情况相同D.捞起粽子时,锅相对于粽子是静止的8.2021年5月31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在太空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在太空探索的空间站有了物质保障,我国对太空探索又取得了一次伟大的进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天舟二号”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后,不再受任何力的作用B.利用火箭把“天舟二号”运送到太空的过程中,火箭对“天舟二号”做了功C.“天舟二号”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后,相对地球是静止的D.对接后,“天舟二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运动的9.以下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蜡烛燃烧B.电梯上升C.汽车行驶D.运动员跑步10.用图像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11.如图甲所示,货物A在吊车钢索的拉力F1作用下,沿竖直方向,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货物B在吊车钢索的拉力F2作用下,沿竖直方向,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专题07机械运动、运动和力第2期一、单选题1.(2021·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考真题)能说明教室座位上的小欢是运动的,选择的参照物是()A.地面B.课桌C.窗户D.从她身旁走过的老师【答案】D【详解】A.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欢相对于地面位置没有不变,故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欢是静止的,故A不符合题意;B.若以课桌为参照物,小欢相对于课桌的位置没有不变,故以课桌为参照物,小欢是静止的,故B不符合题意;C.若以窗户为参照物,小欢相对于窗户的位置没有不变,故以窗户为参照物,小欢是静止的,故C不符合题意;D.若以从她身旁走过的老师为参照物,小欢相对于从她身旁走过的老师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以老师为参照物,小欢是运动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2021·江苏中考真题)小明和家人在玄武湖划船游玩,若认为小明是静止的,所选参照物是()A.岸上的亭子B.水边的柳树C.飞过的白鹭D.小明划的船【答案】D【详解】小明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若认为小明是静止的,只能以小明划的船为参照物,相对于船小明位置不变,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3.(2021·湖北宜昌市·中考真题)如图是我国即将建成的空间站基本构型,随着多个国家合作建造的国际空间站2024年退役后,它将成为地球轨道上唯一的载人空间站。
若以核心舱为参照物,下列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的是()A.地球B.实验舱C.对接过程中的货运飞船D.出舱行走的宇航员【答案】B【详解】A.若以核心舱为参照物,地球相对于核心舱的位置是变化的,因此地球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B.若以核心舱为参照物,实验舱相对于核心舱的位置是不变的,因此实验舱是静止的,故B符合题意;C.若以核心舱为参照物,对接过程中的货运飞船相对于核心舱的位置是变化的,因此对接过程中的货运飞船是运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D.若以核心舱为参照物,出舱行走的宇航员相对于核心舱的位置是变化的,因此出舱行走的宇航员是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
中考物理(全国精选):机械运动(解析)一、单选题1.(2021·上海浦东新区·九年级期中)P 、Q 是同一直线的两点,甲、乙两车同时从P 点出发,沿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s t -图像分别如图(a )(b )所示。
两车先后到达Q 点,时间差为12秒( )A .甲比乙先到达Q 点,PQ 两点间距离12=米B .甲比乙先到达Q 点,PQ 两点间距离18=米C .乙比甲先到达Q 点,PQ 两点间距离12=米D .乙比甲先到达Q 点,PQ 两点间距离18=米 【答案】B由图像可知s 甲=6m ,t 甲=6s s 乙=3.6m ,t 乙=6s则甲车的速度为v 甲=6m=6ss t 甲甲=1m/s 乙车的速度为v 乙= 3.6m =6ss t 乙乙=0.6m/s 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甲比乙先到达Q 点,时间差为12s ,所以-=-==12s 0.6m/s 1m/ss s s st t t v v ''∆=-乙甲乙甲 s =18m故选B 。
2.(2021·湖北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九年级零模)为了测定某辆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速度,小宇同学拍摄了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图中所附的刻度是均匀的,如果每隔1秒拍摄1次,轿车本身总长4.5m,那么,这辆轿车2秒内的速度约为()A.30m/s B.15m/s C.12.5m/s D.9.5m/s【答案】D由图可知,在照片中轿车2s内通过的路程约为轿车长度的4.2倍,则轿车在2s内实际通过的路程约为 4.2 4.5m18.9ms=⨯=轿车的速度约为18.9m9.45m/s2ssvt===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3.(2021·重庆长寿区·八年级期末)如图是端午节举行传统的划龙舟比赛,龙舟上的指挥者稳稳地站在龙舟上指挥着队员们进行划水表演,这里“指挥者稳稳地站在龙舟上”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河水B.岸上的观众C.比赛终点D.龙舟【答案】D龙舟在水中行进时,龙舟上的指挥者相对于河水、岸上的观众、比赛终点,位置都在变化,相对于龙舟位置不变,所以,“指挥者稳稳地站在龙舟上”所选择的参照物是龙舟,故ABC 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专题06 力和运动的关系力和运动的关系是初中物理教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中考中必考的知识点。
全面、准确的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对以后学习高中物理有重大帮助。
在过程中,许多学生认识上有很多误区,导致中考中丢分。
一、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到物体上对物体产生的后果,就是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1)改变物体的形状,如使物体伸长、缩短、弯曲、扭转等;(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使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由快到慢,又慢到快,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注意:(1)由静到动,由动到静,由快到慢,又慢到快可以理解为速度大小变化;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可以理解为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2)匀速运动的物体,运动状态也可能发生变化,如地球同步卫星,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等。
二、力和运动的关系:三、通过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1、物体在不受力时的运动情况(牛顿第一定律):保持静止或保持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的运动:保持静止或保持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平衡状态:物体保持静止或保持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称之为平衡状态。
(2)平衡力:在几个力的作用下,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我们说这几个力是平衡力,此时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
3、物体在非平衡力(只受一个力)时的运动:(1)当合力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如从高空自由落下的物体;(2)当合力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如竖直上抛的物体;(3)当合力与初速度的方向成一夹角时,物体做曲线运动,如推铅球。
物体处于加速、减速运动或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时,我们说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此时物体所受的力是非平衡力,此时物体所受的合力不为零。
四、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1、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所受的力一定是平衡力,合力为零。
此时我们常常通过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来计算或判断未知力的大小或方向。
2、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加速、减速或曲线运动),所受的力一定不是平衡力,合力一定不为零。
中考物理《机械运动》专项练习题(附带答案)一、单选题1.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为3:1,通过的路程之比为9:4,那么甲乙两物体运动时间之比是()A.1:13B.4:9C.1:2D.3:42.如图所示,中国空军中个头最大,被称为“胖妞”的Y - 20运输机,曾驰援武汉运送医疗物资。
关于该运输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起飞时,飞行员相对于机舱是运动的B.飞行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较大,压强较大C.轮胎较多,停放时可以减小飞机对地面的压力D.轮胎上的花纹,着地时可以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3.如图空中加油机与“歼10”战斗机以空中受油机的状态列队飞行。
若把加油机看作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天空中浮动的云B.地面C.地面上的人D.“歼10”战斗机4.下列对于生活中物理量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是()A.初三学生小明的身高为15.2m B.教室中一根粉笔重500gC.黑龙江省夏天的气温为55℃D.一节干电池的的电压为1.5V5.某同学用刻度尺先后五次测得同一支铅笔的长度分别为18.4cm、18.3cm、18.6cm、18.72cm和18.5 cm,该铅笔长度最接近于()A.18.6cm B.18.5cm C.18.4cm D.18.3cm6.下列估测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课桌高约76dmB.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200gC.吉林省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D.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约为4km/h7.下列各运动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火箭升空B.跑步的运动员C.爱国运动D.下落的雨滴8.马明在家长陪同下到镜湖划船游玩,下列现象与所用物理知识配对不正确的是()A.马明用桨向后划水,木船就前进--物体间力作用是相互的B.以岸上树木为参照物,马明同学是运动的;以船为参照物,马明同学是静止的--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C.马明同学看见岸边树木在水中的倒影--光的折射现象D.手能握住桨--手和桨间有摩擦力9.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一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作匀速直线运动,则这个拉力可能的方向是()A.B.C.D.10.已知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且运动8s时,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大于5m,关于两车运动的s﹣t图象,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s﹣t图一定为图线a B.甲的s﹣t图可能为图线bC.乙的s﹣t图可能为图线a D.乙的s﹣t图一定为图线c11.在物理学中,力和运动正确关系的得出,从亚里士多德到牛顿,历经二千多年。
2021年湖南省中考真题分类汇编5:运动和力附解析学生版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小红的妈妈陪弟弟在公园里荡秋千,假如弟弟荡到左边最高点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他将会()A.继续向左运动B.从左向右运动C.竖直向下运动D.静止不动2.小芳同学站在教室的水平地面上,下列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A.小芳受到的重力和她对地面的压力B.小芳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她的支持力C.小芳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她的支持力D.以上都不是3.如图是孩了们玩权车的情景,蹬地后,人和车一起沿水平路面向前运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人对车的压力和人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滑板车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力C.停止蹬地后,车由于受到摩擦力会慢慢停下来D.车快速滑行时,若所有外力突然消失,车会立即停下来4.2021年5月29日20时55分,货运飞船“天舟二号”在海南文昌发射场成功发射,并在8小时后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实现自主交会对接。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氢作燃料,是因为氢的热值大B.“天舟二号”打开太阳能帆板后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C.火箭向下喷燃气才能上升,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天舟二号”和“天和核心舱”对接时,两者的动能均为05.近年常德市建成了一批足球特色学校。
在足球运动中涉及到了许多物理知识。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踢出去的足球在向前减速运动时,足球的惯性大小不变B.用头顶飞来的足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足球鞋底凹凸不平,是为了减小与地面的摩擦D.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坪上减速运动是因为球受到了草坪对它的摩擦力6.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人步行速度为1.1m/s B.洗澡时适宜的水温为60℃C.九年级物理课本长约8cm D.一名中学生所受重力约50N7.生活中许多现象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有关,下列对物理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A.摩擦起电是通过摩擦的方式创造了电荷B.指南针在静止时会指向南北方向,说明地球周围存在磁场C.高速公路上之所以对汽车有最大限速,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D.炎热的夏天,我们在教室里面洒水,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8.如图所示,粽子是端午节的一种传统食品,包粽子、煮粽子过程中也有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刚煮熟的粽子很烫,是因为它含有的热量多B.用粽叶将糯米包裹起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C.用细线系紧粽子时,线越细感觉越勒手,是因为受力面积小,压强大D.粽子放入锅中,加热至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保持不变9.图所示,机器人正在为观众表演舞蹈,其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A.机器人的鞋底做得宽大,可以减少对地面的压力B.机器人鞋底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C.机器人站立时受到的重力和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遥控器通过发射次声波来遥控机器人10.怀旧的竹蜻蜓给孩子们的童年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下列静止的竹蜻蜓所受支持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A.B.C.D.11.滑雪运动包含了很多科学知识,如图是小雪正在滑雪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雪受到的重力与滑雪板对小雪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小雪对滑雪板的压力与小雪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小雪用滑雪杆撑地加速滑行,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小雪在水平滑道滑向终点时,停止用力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她具有惯性12.可爱的企鹅喜欢在冰面上玩游戏。
2021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运动和力专题考点一:牛顿第一定律与惯性1.(2020滨州,6)如图所示,小车从斜面上滑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小车在斜面上只受重力作用B.小车到达斜面底端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C.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速度逐渐变小,是因为小车不受力D.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若所受外力突然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2.(2020连云港,8)排球是我市中考体育测试项目之一,同学们在排球考试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排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受平衡力的作用B. 排球下降时速度增大,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 假如正在上升的排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D. 排球离开手后还能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3.(2020绵阳,6)2020年6月1日起,公安部交管局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要求骑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必须戴头盔,开车必须系安全带。
戴头盔、系安全带能保护人的生命安全,其原因是在遇到交通事故时A. 头盔能防止人头由于惯性撞击头盔B. 安全带能防止人体由于惯性飞出车外C. 头盔能减小人头的惯性,从而减小撞击力的大小D. 安全带能减小人体的惯性,从而减小撞击力的大小4.(2020鄂州,8)关于惯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B. 汽车驾驶员和乘客需要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C. 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惯性力的作用D. 高速公路严禁超速,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5.(2020株洲,9)锤头松动了,要把锤头和锤柄套紧,人们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之套紧,如图。
这主要是因为下列哪一个物体具有惯性A.手B.锤柄C.凳子D.锤头6.(2020益阳,9)轰炸机轰炸地面目标时,总要提前投弹才能命中目标,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飞机投弹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炸弹脱离飞机时,炸弹的速度为零B.炸弹能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炸弹具有惯性C.炸弹能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炸弹受到向前的推力D.惯性与速度有关,炸弹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7.(2020龙东,9)轿车除了安全带以外,还有一种安全装置一头枕,对人起保护作用,能减轻下列哪种情况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 )A.紧急刹车B.左右转弯C.前方碰撞D.后方追尾8.(2020咸宁,5)打乒乓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一项运动,在比赛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球后,球才会运动,因此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离拍后,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它受到了惯性的作用C.接球时,球朝反方向飞出,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扣杀时,球速变快,拍对球的作用力大于球对拍的作用力9.(2020广州,6)金属球用细绳挂在车厢内,并相对于车静止,位置如图甲所示。
1 考点05 力和运动 力和运动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牛顿第一定律与物体的惯性、二力平衡的条件、力与运动的关系、摩擦力的概念和增大摩擦与减小摩擦的方法等。本部分内容是整个初中力学体系的基础,对后面的压强、浮力有重要作用。在中考命题中,惯性的应用,惯性的危害与防止、二力平衡的判断、增大摩擦与减小摩擦的方法、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等是考查的热点。
一.牛顿第一定律 二.二力平衡 三.摩擦力 牛顿第一定律
一、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主要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转换法 2.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使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水平面时具有相同初速度 3.水平桌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改变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阻力大小 2
4.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5.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典例】 例1.(2020·山东省青岛市)探究与斜面相关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将棉布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静
止滑下,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去掉棉布,重复上述实验。小车在水平面上所受的阻力减小,小车向前滑行的距离______。在水平面上两次滑行的全过程,小车速度的减小量______。伽利略对类似实验进行了分析,认识到:运动的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它运动的时间就越长,它的速度减小得就越______。他进一步推测:在理想情况下,如果水平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这时物体将______;
例2.(2020·江苏省泰州市)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 (1)小明调试实验装置时,将小车从斜面上A处滑下,如图甲所示,小车滑出水平木板右端而掉落下去。为
让小车不滑出木板,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_______; 3
A.小车仍从斜面A处滑下,换一个更长的木板
B.增大斜面的倾角,小车仍从斜面上A处滑下
第五讲 机械运动 运动和力 第一节 机械运动 考法1 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 1.如图所示,某同学测量一片完整树叶的长度,读数为 cm.
考向拓展 2.要用刻度尺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可以选用毫米刻度尺 B.不可以选用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 C.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应紧贴铅笔 D.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根据2014年13题命制] 3.小明利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 2.35 cm、2.36 cm、2.36 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A.2.36 cm B.2.357 cm C.2.35 cm D.2.4 cm 考法2 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4.小林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以他乘坐的火车为参照物,他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考向拓展 5.小林坐在向南行驶的火车上,以火车为参照物,车窗外铁轨两侧的树木向 (选填“南”或“北”)运
动;若小林发现树木运动变慢,则火车在做 (选填“加速”或“减速”)运动. 6. 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号”无人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对接(图为对接示意图).对接时二者的速度相等,这时以“神舟八号”为参照物,“天宫一号”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考法3 速度的理解和相关计算 7.[2014安徽,1(2)]360 km/h= m/s. 8.[2018安徽,1]大客机C919是我国首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干线民用客机.它的巡航速度是 920 km/h,该速度值的物理意义是 . 9.[2020安徽,4]汽车后刹车灯的光源,若采用发光二极管(LED),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白炽灯大约快0.5 s,这有助于后方车辆驾驶员及时作出反应.假设后方车辆以36 km/h的速度匀速前进,在 0.5 s 的时间内,后方车辆前行的距离为 m. 10.[2011安徽,3]如图所示,某物体(可看成一个点)从坐标原点O开始以3 cm/s的速度沿x轴正方向匀速运动2 s,然后以4 cm/s的速度沿y轴正方向运动2 s到P点(图中未标出).若物体直接从O点沿直线匀速运动到P点,所用时间也为2 s,则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cm/s.
考向拓展 11.物理学中,一些物理量间的变化关系,常用图像来表示.下列可用来表示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
( )
[根据2017年12题命制] 考法4 路程与位移(初高中知识衔接) 12.[2012安徽,14]我们可以用路程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还可以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出一条线段来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如图,某物体分别沿两条路径从M点运动到N点:第一次先从M到P,再从P到N;第二次直接从M到N.则物体的两次运动( )
A.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相同 B.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不同 C.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不同 D.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相同 第二节 力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考法1 力的性质 1.[2012安徽,12]以下描述的各力中,两物体必须接触才能发生相互作用的是 ( )
A.地球对人的引力 B.磁极间的作用力 C.支架对磁铁的支持力 D.两带电气球间的力 2.[2013安徽,5]小强在立定跳远起跳时,用力向后蹬地,就能获得向前的力,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的.离开地面后,由于 ,他在空中还能继续向前运动. 考法2 弹力和弹簧测力计 3.[2011安徽,13]如图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块秒表的重力时,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 ( ) A.秒表的重力 B.秒表和测力计的总重力 C.秒表对弹簧的拉力 D.弹簧对秒表的拉力 考向拓展 4.关于弹簧测力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弹簧测力计只能测量重力的大小 B.弹簧测力计只能测量竖直方向上的力的大小 C.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弹簧的长度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D.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簧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根据2015年12题和2014年13题命制] 5.[2016安徽,19]为研究弹簧的性质,我们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挂钩码(如图甲),同时记录弹簧总长度L与钩码质量m,所得数据记录在表1中.已知弹簧原长L0
=6.0 cm,实验过程中,弹簧形变在弹性限度内,不计弹
簧所受的重力.(g取10 N/kg)
甲 表1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钩码质量m/g 0 30 60 90 120 150 弹簧总长度L/cm 6.0 7.2 8.4 9.6 10.8 12.0 (1)请根据表1中的数据,将表2填写完整. 表2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弹力F/N 0 0.3 0.9 1.5 弹簧伸长量Δx/cm 0 1.2 3.6 6.0 (2)请在图乙坐标系中描点作出弹力F跟弹簧伸长量Δx的关系图像.
乙 (3)本实验的结论就是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只有规范使用弹簧测力计,才能准确测量力的大小.请写出一条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操作要求: . 考法3 摩擦力 考向拓展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C.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D.自行车的滚动轴承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的 [根据2018年11题命制] 7.[2019安徽,18]如图为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的示意图. 实验的过程为: a.用弹簧测力计缓缓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长木板滑动,当测力计示数稳定后,该示数即为此状态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b.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测出此种情况下的滑动摩擦力. c.换用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的长木板,保持木块上的砝码不变,测出此种情况下的滑动摩擦力. …… (1)该实验的原理是: .
(2)该实验的结论是: . 8.[2011安徽,20]某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木板上的滑块通过轻绳绕过定滑轮,绳的另一端悬挂托盘.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的砝码,使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测量滑块的滑动摩擦力,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填选项前的编号) ①木板的质量m1 ②滑块的质量m2
③砝码的质量m3
④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4
(2)滑块的滑动摩擦力表达式为f= .(用已知或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3)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 . (4)该实验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请你写出其中的一点: . 9.[2014安徽,20]如图所示,一个重为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G=40 N,F=10 N. (1)求运动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 (2)我们知道,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是由物体与接触面间的压力FN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决定的.物理学中用动摩擦因数μ表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则有关系式f=μFN成立.求图中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考法4 力的示意图和力的图示 10.[2019安徽,3]如图所示,用细线将小钢球悬挂起来,让其在竖直平面内左右摆动.忽略空气阻力,在图上画出小钢球摆动到B点时所受力的示意图.
11.[2018安徽,9]如图甲所示,物块A在一固定的斜面上保持静止,可将物块A看成一个有质量的点(见图乙).请在图乙中画出物块的受力示意图.
12.[2017安徽,5]力可以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线段是按一定比例(标度)画出的,它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尾通常表示力的作用点,此即为力的图示.如图所示,物体A同时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1=40 N和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斜向右上方的拉力F2=60 N的作用.请参照图中力F1的图示,用相同的比
例(标度)在图中画出力F2的图示. 第三节 运动和力 考法1 惯性 1.[2017安徽,6]一个质量为500 g的货物,随“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升入太空.与发射前相比较,该货物的惯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014安徽,3]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属性.我们知道战斗机在战斗前都要丢掉副油箱,这是为了 (选填“增大”或“减小”)它的惯性,以提高它的灵活性. 3.[2012安徽,4]一辆卡车空载时行驶速度为25 m/s,满载货物时行驶速度为20 m/s,满载货物时车的惯性比空载时 (选填“大”或“小”).
4.[2011安徽,8]沿东西方向直线运动的火车突然刹车,车厢里的乘客看到水平桌面上的小球朝着自己滚动过来(如图所示),这是由于小球具有 .若乘客是面朝西坐着的,则列车是向 (选填“东”或“西”)运动的. 5.[2016安徽,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标枪投掷出去后能继续飞行是标枪具有惯性的缘故 B.短跑运动员到达终点时不能立刻停下来是自身惯性的表现 C.跳远时助跑可以增大运动员的惯性,从而提高成绩 D.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 考向拓展 6.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任何物体都受到惯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