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基础达标】1. 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
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
”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答案】A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是解题的关键,为了筹建新中国,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
2. 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
“我们的工作”包括()A. 制定并通过《共同纲领》B. 颁布《土地改革法》C.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有关知识。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1949年9月召开。
制定并通过《共同纲领》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
BCD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定位】人教版八年级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3.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自己祖国最崇敬的心情”。
升国旗、唱国歌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国歌是()A. 《马赛曲》B. 《黄河大合唱》C. 《毕业歌》D. 《义勇军进行曲》【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相关知识点。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确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改北平为北京作首都,采用公元纪年;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中国近代史(1840——1949)重要会议:1、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举行。
正式决定建立中国共产党,通过了党的纲领。
奋斗目标: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
中心任务: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2、1922年7月,中共“二大” 上海中心任务:制定党的民主纲领。
中国的性质仍是“双半”社会,党的最高革命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革命的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
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3、1923年中共“三大” 广州正式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没有提出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3、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 广州通过了《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4、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 汉口瞿秋白《关于党的任务和工作方针问题报告》纠正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的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是发动武装起义。
5、1927年文家市会议放弃夺取长沙,转向山区进军。
(重心发生转变)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6、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新民主主义的工农政权) 江西瑞金制定了宪法大纲7、1935年1月,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纠正博古等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意义: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成为党在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8、1935年12月陕北堡会议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共任务:建立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必须由中共来领导。
中国监察制度古今谈监察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监督、检查和处理违法违纪、失职行为的一种制度。
中国古代无论是监察机构的设置、监察制度的构建,还是监察活动的规范,都不断地法律化,形成了具有一定独立性的监察法体系。
中国古代监察立法规定了监察机关的职掌,规范了监察机关的行动准则和程序以及监察官的违法制裁,因而是监察机关活动的法律依据,它的权威性增强了监察机关的权威性和合法性。
它的价值不限于特定的历史时期,也给当代的监察制度与法制建设提供了历史的经验和借鉴。
一、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廉洁从政,是古今中外对政府官员的基本要求,尽管不同国家、不同政体,在目的与形式上可能不同,但在反腐倡廉、对官员实行监察这一点上,其本质上相同的。
纵观历史,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模式大致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御史监察制度,二是谏官言谏制度。
御史又称为台官或宪官,是皇帝的耳目,职责为纠察官邪,肃正朝纲,监察的主要方式是运用弹劾手段。
谏官又称言官,职责是“讽议左右,以匡人君”,谏官向皇帝指陈得失的方式主要是廷争和上封事。
台官和谏官二者职责不同,前者是对下监督百官,后者是对上纠正皇帝的过失,二者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监察制度体系。
(二)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历史沿革中国监察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自秦汉始建监察制度后,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和演变,并对如何监察官员以防止并惩治腐败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制度,并不断完善。
我国古代的监察制度起源很早,大体上可以分为形成、发展、完善三个阶段。
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是形成阶段。
实际上,有官就有察官,有官就有考课。
但是,作为一种监察制度,是从战国时期才开始确立的。
战国以前,还是贵族政治。
战国时期,官僚制度出现,皇帝任免官员。
监察官的制度、名称,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产生的。
秦灭六国,统一天下以后,六国的残余势力,仍是不安定的因素,因此监察制度建设的重点在郡。
郡设监察官郡御史,《秦简·语书》就有这样的记载:“举劾不从令者,致以律”“独多犯令,而令丞弗得者,以令丞闻”,这可以看作是郡御史的工作对象与职权范围。
中国当代成就最大的历史学家有哪些历史学家也称史学家,是指以撰写历史著作为职业或对历史学的创立、发展与应用付出努力的知识分子。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当代成就最大的历史学家,仅供大家参阅。
吕思勉吕思勉(1884.2.27—1957.10.9),字诚之,笔名驽牛、程芸、芸等。
汉族,江苏常州人。
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
与钱穆、陈垣、陈寅恪并称为“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严耕望语)。
毕生致力于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工作,先后在常州府中学堂、南通国文专修科、上海私立甲种商业学校、沈阳高等师范学校、苏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沪江大学、光华大学等校任教,曾担任光华大学历史系主任、代校长。
早年还曾在上海中华书局、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辑。
1951年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被评为历史学一级教授。
吕思勉史学代表作品有《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秦汉史》《先秦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吕思勉读史札记》《宋代文学》《先秦学术概论》《中国民族史》《中国制度史》《文字学四种》《吕思勉读史札记》等。
翦伯赞翦伯赞(1898年4月14日-1968年12月18日),湖南常德桃源县人。
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杰出的教育家。
翦伯赞先生早年参加过“五四运动”,北伐战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翦伯赞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副校长,以及中央民族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翦伯赞是马列主义新史学“五名家”(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吕振羽、侯外庐)之一。
他治学严谨,著作宏富,为史学界所推崇和颂扬,主要著作有《历史哲学教程》《中国史纲》(第一、二卷)《中国史论集》《历史问题论丛》等,并主编了《中国史纲要》。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最全党政军任职开国前后最全任职资料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最全党政军任职1、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中央书记处书记: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候补书记:陈云、彭真中央政治局委员:陈云、彭真、康生、高岗、董必武、林伯渠、张闻天、彭德怀中央委员还有:林彪、徐向前、李富春、饶漱石、李立三、罗荣桓、张云逸、贺龙、陈毅、刘伯承、郑位三、蔡畅、邓小平、陆定一、曾山、叶剑英、聂荣臻、邓子恢、吴玉章、林枫、滕代远、张鼎丞、李先念、徐特立、谭震林、薄一波、王明中央候补委员:廖承志、王稼祥、陈伯达、黄克诚、王首道、黎玉、邓颖超、陈少敏、刘晓、谭政、程子华、刘长胜、粟裕、王Zhen、宋任穷、张际春、乌兰夫、李葆华、王维舟、万毅、古大存、曾镜冰、陈郁、马明方、吕正操、罗瑞卿、刘子久、张宗逊、陈赓、王从吾、习仲勋、肖劲光、刘澜涛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中央马列学院院长刘少奇中央纪委会书记朱德中央组织部部长彭真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中央社会部部长李克农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中央编译局局长师哲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李立三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书记蔡畅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书记冯文彬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廖鲁言《人民日报》总编辑邓拓新华通讯社社长兼总编辑陈克寒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党外)、李济深(党外)、张澜(党外)、高岗秘书长林伯渠委员:陈毅、贺龙、李立三、林伯渠、刘伯承、吴玉章、叶剑英、林彪、彭德怀、徐向前、彭真、薄一波、聂荣臻、周恩来、董必武、饶漱石、罗荣桓、邓子恢、乌兰夫、徐特立、蔡畅、陈云、康生、林枫、张云逸、邓小平、习仲勋、何香凝、赛福鼎、陈嘉庚、刘格平、马寅初、马叙伦、郭沫若、高崇民、沈钧儒、沈雁冰、陈叔通、司徒美堂、李锡九、黄炎培、蔡廷锴、彭泽民、张治中、傅作义、李烛尘、李章达、章伯钧、程潜、张奚若、陈铭枢、谭平山、张南先、柳亚子、张东荪、龙云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兼外长副总理董必武兼政法委主任、陈云兼财经委主任兼重工业部长、郭沫若兼文教委主任(党外)、黄炎培兼轻工业部长(党外) 秘书长:李维汉兼民族事务委主任政务委员兼部长(或主任):谭平山兼人民监察委主任(党外)、谢觉哉兼内务部长、罗瑞卿兼公安部长、薄一波兼财政部长、曾山兼纺织工业部长、滕代远兼铁道部长、章伯钧兼交通部长(党外)、李立三兼劳动部长、马叙伦兼教育部长(党外)、政务委员还有:陈劭先、王昆仑、罗隆基、章乃器、邵力子、黄绍竑主任及部长还有:贸易部长叶季壮、燃料工业部长陈郁、法制委主任王明、食品工业部长杨立三邮电部长朱学范、农业部长李书城、林垦部长梁希、水利部长傅作义、文化部长沈雁冰(茅盾)卫生部长李德全、司法部长史良、华侨事务委主任委员何香凝、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情报总署署长邹大鹏、海关总署署长孔原、新闻总署署长胡乔木、出版总署署长胡愈之、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南汉宸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罗荣桓,副检察长李六如、蓝公武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沈钧儒(党外),副院长吴溉之、张志让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主席毛泽东,副主席周恩来、李济深(党外)、沈钧儒(党外)、郭沫若(党外)、陈叔通(党外)常委:刘少奇、李维汉、王昆仑、蒋光鼐、张澜、章伯钧、黄炎培、章乃器、马叙伦、张奚若、杨秀峰、乌兰夫、朱德、林彪、刘宁一、邓颖超、冯文彬、沈雁冰、梁希、吴鸿宾、陈嘉庚、邵力子3、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程潜(党外)委员:贺龙、刘伯承、陈毅、林彪、徐向前、叶剑英、聂荣臻、高岗、粟裕、张云逸、邓小平、李先念、饶涑石、邓子恢、习仲勋、罗瑞卿、萨镇冰、张治中、傅作义、蔡廷锴、龙云、刘裴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总参谋长徐向前,副总参谋长聂荣臻,总政治部主任刘少奇,副主任傅钟4、共青团中央名誉主席任弼时,书记冯文彬,副书记廖承志、蒋南翔5、全国妇联名誉主席宋庆龄(党外)、何香凝(党外),主席蔡畅,副主席邓颖超、李德全、许广平6、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陈云,副主席李立三、朱学范、刘宁一7、其他团体:中国文联:主席郭沫若,副主席茅盾、周扬中国文协:主席茅盾,副主席丁玲、柯仲平8、六个大区党政军负责人:东北政府主席高岗,副主席李富春、林枫、高崇明东北局书记高岗,副书记李富春,常委张闻天、林枫、张秀山兼组织部长、李卓然兼宣传部长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高岗,副政委李富春,政治部主任周桓,参谋长伍修权,副参谋长段苏权黑龙江省委书记兼主席范式人,后书记张启龙,主席于毅夫,军事部长于天放松江省委书记张策,主席冯仲云,军事部长季铁中吉林省委书记刘锡五,主席周保中后周持衡,军事部长邱会魁辽东省书记张闻天,主席刘澜波,军区(三级)司令员胡奇才,政委张闻天辽西省书记郭峰,主席杨易辰,军区(三级)司令员程世才,政委郭峰旅大市委书记欧阳钦,行政公署主任韩光华北政府主席董必武,副主席薄一波、蓝公武(党外)、杨秀峰中共华北局书记薄一波、聂荣臻、刘澜涛,常委兼组织部长王从吾,内蒙古分局书记乌兰夫,宣传部长周扬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政委薄一波,副司令员徐向前,政治部主任朱良才,政治部副主任蔡叔藩、张南生,参谋长唐延杰二十兵团司令员杨成武,原政委李井泉后李天焕北京市书记彭真,市长聂荣臻;天津市书记兼市长黄敬河北省书记林铁,主席杨秀锋,省军区(三级)司令员孙毅,政委林铁内蒙古分局书记兼主席乌兰夫,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乌兰夫山西省书记兼主席程子华,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程子华绥远省委书记高克林,主席董其武,省军区司令员傅作义,政委薄一波平原省委书记潘复生,主席晁哲甫,省军区(三级)司令员刘志远,政委潘复生察哈尔省委书记杨耕田,主席张苏,省军区(三级)司令员王平,政委杨耕田热河省委书记兼政府主席李运昌,省军区(三级)司令员兼政委李运昌西北政府主席彭德怀,50.1副主席习仲勋、张治中(党外)中共西北局书记彭德怀、习仲勋,副书记马明方,常委马文瑞兼组织部长、张稼夫兼宣传部长、贾拓夫,新疆分局书记王Zhen一野前委书记兼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副司令员张宗逊、赵寿山,政治部主任甘泗淇,政治部副主任张德生,参谋长阎揆要,副参谋长李夫克、王政柱西北军区司令员贺龙(后彭德怀),政委习仲勋,副司令员王维舟(后张宗逊、赵寿山),副政委甘泗淇,政治部主任李卓然,政治部副主任张德生,参谋长张经武(后阎揆要),副参谋长朱早观、王政柱一兵团王震司令员兼政委,政委徐立清,政委张子意(未到任) ;二兵团司令员许光达,政委王世泰十九兵团司令员杨得志,政委李志民;二十二兵团司令员陶峙岳,政委王震中共中央新疆分局书记王震,主席鲍尔汉,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王震陕西省委书记兼主席马明方,省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政委李志民;甘肃省委书记张德生,主席邓宝珊,省军区司令员王世泰(后许光达),政委张德生(后王世泰)青海省委书记张仲良,主任廖汉生后主席赵寿山;省军区(三级)司令员贺炳炎,政委廖汉生宁夏省委书记兼主席潘自力,省军区(三级)司令员杨得志,政委潘自立西南政府主席刘伯承,50.6副主席贺龙、邓小平、王维舟、龙云(党外)、熊克武(党外)、刘文辉(党外)中共西南局书记邓小平、刘伯承、贺龙,常委张际春兼组织部长、宋任穷、李井泉,宣传部长张子意二野前委书记兼政委邓小平,司令员刘伯承,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张际春,参谋长李达西南军区50.2司令员贺龙,政委邓小平,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张际春,参谋长兼副司令员李达,副司令员陈赓、周士第,副政委宋任穷、李井泉,政治部副主任张子意、王新亭,副参谋长张经武、李夫克三兵团司令员陈锡联,政委谢富治;四兵团司令员兼政委陈赓五兵团司令员杨勇,政委苏振华;十八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周士第贵州省书记苏振华,主席杨勇,省军区司令员杨勇,政委苏振华云南省书记宋任穷,主席卢汉,省军区司令员陈赓,政委宋任穷川东区委书记谢富治,行政公署主任阎红彦,军区司令员陈锡联,政委谢富治川南区委书记兼行政公署主任李大章,军区(三级)司令员杜义德,政委李大章川西区委第一书记兼行政公署主任李井泉,军区(三级)司令员兼政委周士第川北区委书记兼行政公署主任胡耀邦,军区(三级)司令员韦杰,政委胡耀邦西康省委书记兼主席廖志高,军区(三级)司令员刘忠,政委廖志高华东政府主席饶漱石,50.1副主席曾山、粟裕、马寅初(党外)、颜惠庆(党外)中共华东局书记饶漱石、陈毅,副书记兼山东分局书记康生,常委舒同兼宣传部长,组织部长刘晓三野司令员兼政委陈毅,前委书记兼副司令员粟裕,副政委谭震林、粟裕,前委副书记兼政治部主任唐亮、政治部副主任钟期光,参谋长张震,副参谋长周骏鸣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政委饶漱石,副司令员粟裕,副政委谭震林,政治部主任舒同,政治部副主任唐亮、钟期光,参谋长张震,副参谋长周骏鸣七兵团司令员王建安,政委谭启龙;八兵团司令员陈士榘,政委袁仲贤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政委郭化若;十兵团司令员叶飞,政委韦国清华东海军司令员兼政委张爱萍上海市书记饶漱石,市长陈毅,淞沪警备区司令员兼政委郭化若南京市书记兼市长粟裕,南京警备区司令员陈士榘,政委袁仲贤山东分局书记兼主席康生,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政委康生江西省书记陈正人,主席邵式平,省军区司令员陈奇涵,政委陈正人福建省书记兼主席张鼎丞,省军区司令员叶飞,政委张鼎丞;浙江省委书记兼主席谭震林,省军区司令员王建安,政委谭震林、谭启龙苏南书记陈丕显,行政公署主任管文蔚,军区(三级)司令员刘先胜,政委陈丕显;苏北书记萧望东,行政公署主任贺希明,军区(三级)司令员张震东,政委肖望东皖北区委书记曾希圣,行署主任宋日昌,军区(三级)司令员兼政委曾希圣皖南区委书记牛树才,行署主任魏明,军区(三级)司令员刘飞,政委牛树才中南政府主席林彪,50.2副主席邓子恢、叶剑英、张难先(党外)中共中南局书记林彪、邓子恢,副书记谭政、李雪峰兼组织部长、李先念,常委赵毅敏兼宣传部长,华南分局书记叶剑英、张云逸、方方四野兼华中军区:四野前委书记兼司令员兼军区司令员林彪,四野前委副书记罗荣桓,政委罗荣桓、邓子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谭政,政治部副主任陶铸,参谋长萧克、赵尔陆,军区副参谋长聂鹤亭,四野副参谋长陈光,四野暨中南军区第二副参谋长李聚奎十二兵团司令员兼政委肖劲光;十三兵团司令员程子华,政委萧华十四兵团司令员刘亚楼,政委莫文骅;十五兵团司令员邓华,政委赖传珠二十一兵团司令员陈明仁,政委唐天际河南省书记张玺,主席吴芝圃,省军区司令员陈再道,政委张玺湖北省书记兼主席李先念,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李先念湖南省书记黄克诚,临时政府主席陈明仁,省军区司令员肖劲光,政委黄克诚广东省书记兼主席叶剑英,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叶剑英;广西省书记兼主席张云逸,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张云逸。
中国新闻管理机构Zhongyang Renmin Zhengfu Xinwen Zongshu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The Press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the CentralPeople’s Government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主管新闻机构的部门。
成立于1949年11月 1日。
受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领导。
任务是领导全国新闻事业,管理国家的新闻机构。
下属单位有新华通讯社、中央广播事业局、国际新闻局、新闻摄影局、北京新闻学校等。
新闻总署成立后,曾进行下列工作:与邮电部联合公布《关于邮电局发行报纸暂行办法》(1950年 2月);公布《关于建立广播收音网的决定》(1950年 4月14日);通过《关于统一新华通讯社组织和工作的决定》 (1950年 4月25日);与出版总署共同拟订《关于各级新闻出版机关的任务与组织暂行规定 (草案)》(1950年5月30日)。
曾于1949年12月召开全国报纸经理会议,1950年3月29日至4月16日召开全国新闻工作会议。
署长胡乔木,副署长范长江、萨空了。
1952 年 2月 12日经政务院决定撤销新闻总署。
撤销后,新华通讯社改由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直接领导,国际新闻局改为外文出版社。
(谢冰岩)Zhonghua Renmin Gongheguo Xinwen Chubanshu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The Press and Publication Administration of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指导和管理全国新闻、出版事业的机构。
1987年1月成立,直属国务院。
新闻出版署成立后,国家出版局撤销。
国务院对新闻出版署的职责作了规定,主要是:起草关于新闻、出版的法律、法令和规章制度,经审定颁发后组织实施;制订关于新闻、出版管理的方针、政策;制订并组织实施新闻、出版事业发展规划,对申请新建图书出版社、创办报纸和期刊进行审批;会同有关部门管理图书、报纸、期刊市场,取缔非法出版活动;管理图书报刊的印刷和物资供应,管理图书发行;归口管理有关对外交流、贸易和合作。
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议时间地点、内容和意义分别是什么?1)时间地点:1949年9月、北平2)内容:①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②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③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④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3)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好准备工作。
2、新中国成立时既是临时宪法又是政府施政方针的是哪部文件?1949-1953年中国最高行政机关名称是?总理是?1)《共同纲领》2)政务院;周恩来。
3、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是什么事件?开国大典时鸣炮28响的含义是什么?1)新中国成立的标志:1949年10月1日(“国庆节”由来)开国大典2)28响含义: 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经历了28年的艰苦斗争终于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中国历史八下一问一答(2)班级姓名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是什么?(1)国内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
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国际意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2、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是什么事件?西藏和平解放谈判时西藏地方政府代表是谁?西藏和平解放意义是什么?1)标志:1951年10月,西藏和平解放2)阿沛〃阿旺晋美3)意义: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第二课最可爱的人1、抗美援朝发生的背景是什么?起止时间是?目的和性质分别是?1)背景:A)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以“联合军”的名义侵略朝鲜。
并越过“三八线”打到鸭绿江边,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B)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干涉新中国内政;C)应朝鲜政府的请求。
9月3日放假吗2015年9月3日全国放假1天。
为方便公众安排假日期间生产生活,特作如下调休:9月3日至5日调休放假,共3天。
其中9月3日(星期四)放假,9月4日(星期五)调休,9月6日(星期日)上班。
9月3日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第一个值得扬眉吐气的日子,也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日子。
这个日子,历史不会忘记,中国人民更不会忘记。
有关这个纪念日的历史由来是这样的: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颁布停战诏书,接受《波茨坦公告》;15日,天皇广播诏书;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字无条件投降。
当时的国民政府于第二天下令举国庆祝3天,并从1946年把9月3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
1949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曾将8月15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
1951年8月13日政务院发布了规定九月三日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通告。
其全文如下:“本院在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所公布的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中,曾以八月十五日为抗日战争胜利日。
查日本实行投降,系在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日本政府签字于投降条约以后。
故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应改定为九月三日。
每年九月三日,全国人民应对我国军民经过伟大的八年抗日战争和苏军出兵解放东北的援助而取得对日胜利的光荣历史举行纪念。
九月三日不放假”。
政务院重新将“抗战胜利纪念日”定在了每年的9月3日。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0号《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1949年12月23日政务院发布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修订发布)中发布的有关抗日的纪念日有“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
国务院修订颁布的“办法”中沿用了这一修改后的纪念日。
这是中国政府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了抗日战争纪念日,说明中国政府对“9·3抗战胜利纪念日”是重视的。
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要牢记9月3日是抗战胜利纪念日,它是为国捐躯的人民英雄、3500万骨肉同胞、支援中国抗战的国际友人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周新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
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一批出身于少数民族的青年在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过程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1921年7月,年仅20岁的水族青年邓恩铭作为山东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邓恩铭是党的一大代表中最年轻,也是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
回族青年马骏、郭隆真、刘清扬以及一些出国勤工俭学的少数民族青年,信仰了马克思主义之后,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这些中共早期的少数民族革命家为各地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有些人还担任了党内的重要职务。
党在蒙古族青年学生中培养党员和干部的工作也是非常成功的。
1923年,党组织开始深入北京蒙藏学校的蒙古族青年中开展工作。
荣耀先、乌兰夫、吉雅泰、李裕智、奎璧等人成为我国蒙古族最早的一批共产党员,并且组建了蒙古族的第一个党支部,这也是我党历史上的第一个少数民族党支部。
这些蒙古族的第一批共产党员,后来成为领导内蒙古人民革命斗争的骨干力量。
随着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先进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加入到党的队伍中来。
壮族的韦拔群、陈洪涛、雷经天、高孤雁,满族的关向应、王俊,苗族的朱早观,侗族的龙大道、粟裕,土家族的姚彦、张昌歧、米世珍,彝族的王有德,朝鲜族的李东辉、朴镇淳、韩乐然,黎族的黄振士,白族的赵仙琴等等,都是在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入党的。
他们在党的早期革命斗争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有的牺牲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屠刀下,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有的在后来的革命斗争中锻炼成长为党和军队的领导人或将领。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使得中华民族的所有成员都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
为征服中国,日本帝国主义施展“以华制华”的毒计,在我国的各个民族之间,特别是在满族、蒙古族、回族和汉族之间挑拨分化,鼓动民族分裂。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39年初,党中央成立了西北工作委员会(简称西工委),主持陕、甘、宁、青、新、蒙各省地下党的工作,特别是那些地区的少数民族的工作。
我国的退休制度一,退休制度从什么时候开始据有关资料记载,中国的退休制度始于汉朝(公元前206年),随后唐太宗进一步完善。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1953年1月2日政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修正案。
也可以说这是我国第一部含退休制度在内的福利型综合性法规。
二,退休需要满足的条件休退条件:老干部离休是以参加革命工作的时间作为主要条件的,而干部和工人的退休制度是以年龄和工作年限为主要条件。
干部和工人的退休条件大致相同,但因所从事的职业不同,对退休条件的规定也略有差异,主要条件如下:年龄条件:一般情况下,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退休年龄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
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退休年龄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
干部和工人的退休年龄,男的均为60周岁,女的干部比工人延长了5年。
工龄条件:干部和工人无论是按规定正常退休,还是因为工作性质,劳动强度和身体状况提前退休,都必须是工作时间满10年才符合退休条件,对干部和工人的工作时间要求有所不同的是,干部是参加工作年限,工人是连续工龄。
身体条件:干部经过医院证明,工人除由医院证明外,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凡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参加工作年限满10年或连续工龄满10年的,均可提前退休。
公残条件:因公致残,干部经过医院证明,工人除由医院证明外,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不受年龄,参加工作年限或连续工龄的限制,都可以提前办理退休。
公务条件:工人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可以提前退休。
这个条件主要是对工人做出的规定,但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这些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职称条件:根据《国务院关于高级专家离休退休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对于确因工作需要,身体能坚持正常工作的少数高级专家,征得本人同意,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经任免机关的批准后,其退休年龄可以适当延长,副教授、副研究员以及相当这一级职称的高级专家,最长不超过65周岁;教授、研究员以及相当这一级职称的高级专家,最长不超过70周岁;学术上造诣高深、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力的杰出高级专家,经国务院批准,可以暂缓退休,继续从事研究或著述工作。
中国人保简介
1949年10月20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批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北京成立。
经国务院的决定和中国人民银行的批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于1996年8月改组为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并在中国大陆地区下设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及中保再保险有限公司三家保险子公司。
1998年10月,根据国务院批复,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进一步重组,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变为一级法人,继承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品牌,沿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名称。
2003年7月,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保监会批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发起设立了人保财险,并更名为中国人保控股公司。
根据中国人保控股公司与人保财险于2003年9月签订的重组协议,中国人保控股公司将其所有商业性非寿险保险业务和相关资产与负债以资本出资方式注入人保财险并于2002年9月生效。
2003年11月6日,人保财险的H股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本公司亦于2003年7月成立人保资产,为中国首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此外,本公司分别于2005年3月和2005年11月成立人保健康和人保寿险,开展人身险业务。
为更好的秉承中国人保的历史和品牌,2007年5月,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保监会批准,中国人保控股公司复名为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
2009年9月,经国务院同意,财政部和中国保监会批准我们整体改制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财政部为发起人,同时本公司更名为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09年9月28日,我们获国家工商总局颁发新的营业执照,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06亿元。
政务院年谱【5】1950年4月14日下午三时政务院第二十八次政务会议。
会议在听取了中央人民政府林垦部梁希部长关于林业工作的报告后,批准了该部目前关于林业工作的方针、任务及一九五零年的工作计划。
会议听取了绥远省人民政府董其武主席关于绥远工作情况的报告及绥远军政委员会傅作义主席的补充发言,并对该省自军政委员会及省人民政府成立以来的工作表示满意。
会议随后又听取了山西省人民政府程子华主席关于山西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总结报告。
此外,会议通过了三项任命案。
绥远省人民政府董其武主席报告说自从绥远起义以后,在绥远人民政府成立后,在民主建政与基层政权改造方面,现在绥东各县因解放较早,已召开了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绥中的归绥、绥西各县正由生产建政工作团结合生产、组织群众,为不久即将召开的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建立基础、准备条件。
周恩来在讨论董其武《关于绥远工作情况的报告》时指出:半年来,绥远人民政府在促进新旧干部、新旧军队和各族人民的合作上取得的成绩是令人兴奋的,是各方面通力合作的结果。
绥远统一战线工作的经验,应该予以推广。
同时指出发展工业、农业,首先都要解决交通运输问题;阐明林业与农业相互依赖的关系,强调保持水土的重要措施就是种树。
陈云在会议上谈关于造林问题时指出:林业与农业有密切关系。
苏联森林面积占全部国土面积的27%,我国只占5%。
去年苏联做出了大量造林以保持水土的计划,我们也要对造林作点准备。
要搞一个详细的法令,第一是方针任务,第二是工作计划,第三是不准滥砍滥伐,第四是干部训练,第五是组织机构。
政务院第28次政务会议通过任命潘怀素、刘植岩为政务院参事。
1950年4月21日政务院第二十九次政务会议。
会议听取了劳动部长李立三关于全国劳动局长会议的综合报告和新闻总署署长胡乔木关于新闻工作会议的报告。
周恩来在讨论《关于全国劳动局长会议综合报告》时说:这次会议讨论《工会法》而有资本家参加,这是新民主主义的特点。
我们的《工会法》肯定地说是接近社会主义之方向的,其基本精神是处处保障劳动人民的利益,同时又照顾到劳动生产、为了劳资两利,许多问题的解决都应采取协商的方式,即开圆桌会议,请资本家来共同研究。
政务院,1949年—1954年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政务的最高执行机关”。
为中央人民政府的一个机构。
政务院的规模要远远小于1954年之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其职权也远远小于国务院。
政务院并非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而是国家政务的最高执行机关。
国务院,也称中央人民政府,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
政务院总理、副总理、政务委员和秘书长(1949至1954年)
总理:周恩来(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任命);
副总理:董必武、陈云、郭沫若、黄炎培(1949年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任命);后任命副总理:邓小平(1952年8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17次会议通过任命);
政务委员(15人):谭平山、谢觉哉、罗瑞卿、薄一波、曾山、滕代远、章伯钧、李立三、马叙伦、陈劭先、王昆仑、罗隆基、章乃器、邵力子、黄绍宏。
(1949年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任命);
后任命政务委员:李富春(1950年4月1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6次会议通过任命);
秘书长:李维汉(1949年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次会议通过任命);
后任命秘书长:习仲勋(1953年9月1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28次会议通过任命,同时免去李维汉秘书长职务)。
现在,还有一种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建国之初的政务院与后来的国务院皆属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只是名称略有差异而已。
其实,这也是一种误解,二者有着重要区别。
"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在法律上是指中央人民政府,其负责人称为"政府首脑"。
建国之初的中央人民政府,如前所述,是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及其下属的政务院、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署五部分共同组成,其政府首脑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当时,政务院只是中央人民政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并不构成中央人民政府,因此其并非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只是"国家政务的最高执行机关"。
根据《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政务院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任命总理一人,副总理若干人,秘书长一人,政务委员若干人组成之。
政务委员得兼备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和各部的部长。
"对此,董必武解释道:"这就是说,部长和主任委员不一定是政务委员。
我们政务院下有三十个部、会、院、署、行,如果它们的首长都是政务委员,再加不任部长的政务委员,则政务委员人数太多,政务会议也就不易开好。
"根据这一规定与解释,当时拥有34个部门的政务院组成人员仅有21人。
这与后来由总理、副总理、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和秘书长共同组成的国务院相比,规模显然要小得多。
在政务院所属的34个委、部、会、院、署、行中,又分作两级。
其中,地位较高的一级为政治法律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和人民监察委员会。
其他30个"专管行政部门",要比上述4个委员会低一级,因此大多要受政法、财经、文教委员会的"指导"。
其中,政法委员会指导5个部门;财经委员会指导16个部门;文教委员会指导6个部门。
上述3个委员会主任皆由政务院副总理兼任。
根据《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为进行工作,各负指导责任的委员会得对其所属各部、会、院、署、行和下级机关,颁发决议和命令,并审查其执行。
"当然,政务院亦要"联系、统一并指导各委、部、会、院、署、行及所属其他机关的相互关系、内部组织和一般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政务院和各指导委员会与其下属各部门的关系被界定为一种"指导"关系,而非"领导"关系。
这与人们一般所了解的情况不同。
《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之所以对上述关系的界定,不提"领导"而只提"指导",主要是因为在政务院和各指导委员会之上,尚有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许多大政方针的制定和重要人事的任免,不要说各指导委员会 甚至连政务院都无权作出决定,必须受命于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根据《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政务院对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在中央人民政
府委员会休会期间,对中央人民政府的主席负责,并报告工作。
"由此可见,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对政务院和各指导委员会及其下属各部门皆负有直接领导之权。
在这种情况下,政务院和各指导委员会与其下属各部门的关系,从组织法的角度讲,称之为"指导"显然要比领导更准确和合适。
这与后来本身即为中央人民政府的国务院不可相提并论。
当时,政务院的运作主要通过"政务会议"来进行。
政务会议由政务院总理、副总理、秘书长和政务委员组成,"每周举行一次,由总理负责召集"。
政务会议如扩大至有各委、部、会、院、署、行的主要负责人参加,则称"政务院扩大会议"。
扩大会议做出的决定,须报请政务会议批准。
如遇有军政司法等综合问题,非政务院所能单独解决时,政务院则与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署召开联席会议,联合发布有关命令和决定。
平时,政务院与这三个机构各司其职,互不统属,皆受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直接领导,从而保证整个中央人民政府组织系统的正常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