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贸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33.00 KB
  • 文档页数:1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一、中国对外贸易行业发展历史和现状

二战后日本利用“出口立国”的外向型发展道路,从二战的废墟中走出来,成为工业发达国家;20世纪七八十年代,韩国和东南亚诸国效仿日本模式,实施“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在较短的时期内从经济不发达国家发展成了令人瞩目的新兴工业国家,并使该地区成为世界上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这些新兴市场的出现证明了出口贸易战略的重大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也加入了东亚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行业,沿海地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特别是80年代末以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大增。我国成了鞋帽、纺织、箱包、旅游产品等的世界头号生产与出口大国。自1984年以来我国外贸出口增长迅速。从1978年到2009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由200

多亿美元猛增至16000亿美元,增长了80多倍,同期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由第30位跃升至第3位。由此,近年来我国采取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是正确的,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连续7 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速, 贸易规模稳居世界第三, 出口规模名列世界第二。

但是自2007年开始,由于受国家政策调控、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外贸增速开始下滑。2008年,深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贸易总额增速回落5. 7%, 全年增速前高后低, 并在最后两个月出现负增长。之后的几年,我国的外贸出口总额增速放缓,世界经济在不断的调整中寻求发展,我国外贸行业也在不断地调整和适应世界经济。具体的外贸出口情况如下表1、图1所示:

表1:1978-2012年中国出口总额(亿美元)

年份出口总额年份出口总额

1978 97.5 2000 2492

1980 181.2 2001 2661

1985 273.5 2002 3256

1990 620.9 2003 4382.3

1991 719.1 2004 5933.3

1992 849.4 2005 7619.5

1993 917.4 2006 9689.8

1994 1210.1 2007 12204.6

1995 1487.8 2008 14306.9

1996 1510.5 2009 12016.1

1997 1827.9 2010 15777.5

1998 1837.1 2011 18983.8

1999 1949.3 2012 20501

图1:1978-2012年中国出口总额(亿美元)金融危机影响背景下,加之欧债危机的升级,世界各国的购买力下降,信用危机逐渐暴露,政府对进口贸易的干涉也越来越多。2012年2月《经济参考报》发表了《商务部密集预警:中国企业“走出去”步入风险高发期》文章,对外贸行业面临的国际风险给予了高度警示。2012年8月,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例行发布会上直言我国“外贸形势将更加严峻,遇到的困难将更加凸显”、“工作任务将更加艰巨,要实现工作目标面临的压力将更大。”与此同时,国内的经济危机也在不断冲击着外贸行业,使外贸行业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二、中国外贸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中国外贸行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贸易萎缩,外部需求的减少直接影响了我国外贸行业的发展。2010年欧债危机持续升级以来,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国际市场需求短期内难以明显恢复,中国外贸发展仍然面临很多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

(1)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外需难以大幅反弹。美国经济增长虽有起色,但动力不足,个人消费增速仍低于危机前水平。欧元区核心国家经济走弱,重债国持续衰退,失业率屡创历史新高,严重制约消费能力和信心。日本地震灾后重建效应减退,出口形势恶化,经济增长还在减速。新兴经济体难与发达国家“脱钩”,增长普遍放慢。总体而言,消费和投资的自主增长难有明显起色,以技术进步为支撑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形成,受此影响,世界经济和国际市场需求短期内难以出现大幅回升。

(2)主要经济体自顾性增强,贸易保护主义加剧。随着世界经济从衰退走向复苏,由于各国经济复苏进程不一,国际间的政策合作意愿减弱,协调难度加大。且在国内的就业压力下,主要经济体自顾性会进一步增强,将优先解决国内就业、产业发展等问题,继续出台各种贸易限制措施和保护措施,贸易保护主义将日益加剧。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导致了国际贸易摩擦的升级,2008年以来,我国外贸行业遭遇了众多的贸易壁垒,我国同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此外,我国外贸行业还了严重的国际技术贸易壁垒,这给我国外贸行业的出口设置了极大的障碍。

(3)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中国外贸行业出口面临压力增大。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发达国家提出重造制造业,一些国家还表示将通过扩大出口来缓解国内贸易赤字问题。许多发展中国家出口总体竞争力进一步上升,并且可能继续通过本币贬值等手段争夺国际市场。这将使中国在中高端产品领域面对发达国家的直接竞争,在传统优势产品领域面对发展中国家更多的挑战。

(4)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导致利润率下降。我国外贸行业企业的出口,尤其是江浙私营企业的出口主要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技术含量较低,国际竞争力差,替代性强。自2004年我国外贸经营权全面放开,我国从事外贸业务的主体增多,为了保住市场和客户,国内外贸行业竞相削价销售,价格压力增大,利润空间较低。近年来面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一方面,很多民营企业只有再次以降价来应对,直接导致利润率下降甚至亏损。另一方面,可能刺激一部分商品大量进口,冲击国内市场,加剧竞争压力。

(5)劳动力成本上升,企业成本增加。中国外贸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廉价劳动力是中国外贸企业出口的优势之一。近些年国家大力扶持“三农”,很多地区出现了农民工、技术工供不应求的现象,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也导致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多重因素影响下,外贸企业出口增速放缓。

(二)中国外贸行业发展的机遇

虽然宏观大环境对于我国外贸行业的发展有着深刻影响,但是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特色使得中国外贸行业发展仍有许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

(1)中国工业门类齐全,企业竞争力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工业和新兴产业,工业化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加工制造和产业配套能力大幅提升,为发展对外贸易提供了坚实基础。且出口的产品大多属于中低档,主要是日常生活用品,需求弹性小,受危机冲击相对较轻。加上中国产品性价比高,部分原来购买高档产品的外国消费者可能转而购买中国产品,反而会增加对中国产品的需求。特别是近年来,中国进出口企业先后经历了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调、加工贸易政策收紧、劳动力成本上升、外部需求萎缩等考验,其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不断增强,竞争力得到明显提升。

(2)新兴市场贸易规模偏小,发展空间大。长期以来,中国与新兴市场的贸易规模相对偏小,尽管近年来随着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实施,中国对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持续较快增长,但是在贸易总规模中比重仍然不高,贸易额与双方之间的经济规模也不相称,发展空间很大。随着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实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