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公安机关DNA数据库建设流程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6
DNA鉴定技术及其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一、DNA鉴定技术及在国内外的应用状况DNA,即脱氧核糖核酸,是位于生命有机体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它携带有遗传密码信息, 能够控制各种遗传特征。
DNA分子由两条双螺旋结构相互缠绕的多核苷酸长链组成,由于各核苷酸中的碱基有差异,这种排列次序构成了特定的遗传密码。
除了同卵双胞胎之外, 世界上不可能出现两个人的DNA 完全一模一样的情形。
DNA具有多态性,包括长度多态性和序列多态性,由此决定了个体间的差异,通过有关生物科学技术检测人类基因组的多态性,就可以进行个体识别。
回溯DNA鉴定技术的历史,并不遥远。
从世界范围来看,DNA 鉴定技术是由英国遗传学家亚历克·杰弗里斯(Eric Jefferays)于20年前初创的,其后不久便应用于一起刑事案件的侦破中,且对该案的侦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1984年,位于英格兰中部的莱斯特郡的两名少女遭到强暴后被杀害,由于案发地处偏僻,且现场并未得到较好保护,因而此案未能迅速侦破。
后来警方经过调查分析,认定凶手应对现场周围的情况比较熟悉,于是抽取了附近3个村庄所有13-30岁的5000名男子的血样,通过DNA鉴定技术,经分析比较后发现一个名字叫科林·皮奇福克(Colin Pitchfork)的人,他的遗传物质与残留在这两名受害少女体内的精液的遗传物质相符。
1987年,27岁的科林·皮奇福克在逍遥法外三年之后,终于被警方捉拿归案,并如实供述了自己奸杀两名少女的犯罪事实。
科林·皮奇福克成为第一个利用DNA鉴定技术而被抓获的犯罪嫌疑人,随后,他被判处终身监禁。
正是因为DNA鉴定技术在此案侦破中显示出的独特功效,使得人们对这项技术刮目相看,加深了对其的认知程度。
自此以后,DNA鉴定技术在英国以及其它西方发达国家便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并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刑事侦查活动中。
例如,在英国,仅2001年就通过犯罪嫌疑人与犯罪现场遗留物的DNA比对侦破案件15000件。
DNA打拐,圆宝贝回家梦作者:胡洁人来源:《检察风云》2014年第11期全国每年究竟有多少孩子被拐卖,现在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统计数字。
但打击贩卖、拐卖儿童的工作也一直在改进中。
近期网上疯转关于通过高科技打拐的倡议,要求严厉打击拐卖儿童案件,特别强调“录入新生儿指纹和DNA入户口数据库,以帮助侦破拐卖案件”。
其实这个建议早在前几年的地方两会和全国两会中由不少代表、委员作为议案和提案提出过。
据媒体2011年报道,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濮存昕提交《对长期有效打击拐卖儿童斗争的四点建议》的提案,建议建立全国统一的打拐DNA数据库,解决被拐儿童寻亲难的问题。
在2014年的四川省人代会中,省人大代表侯帮发再次提出《关于加强对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打击力度的建议》,其中就包括,“采集新生儿指纹,从出生开始即建立档案信息,并以该唯一识别信息作为上户的必要条件,在拐卖发生时,能够为破案提供较大的便利”。
事实上,2009年以来,全国打拐DNA数据库已经建立。
那么,我国“打拐”DNA数据库建立的成效如何?DNA打拐的难点在哪里?“国家寻亲平台”成功解救3000余人DNA技术为破获安徽宿州“1996·8·4”郑某被拐案、四川德阳“1982·4·17”许某被拐案等一系列重特大拐卖案件提供了重要线索和证据。
对每个家庭而言,孩子一旦被拐卖,会彻底改变一个家庭的生活轨迹,原本温暖的家庭分崩离析、支离破碎,对父母亲人的打击巨大,而寻子之路又是无比伤心艰难。
2002年3月9日,三岁男童小徐在云南昆明被人拐走。
昆明市公安机关采集其父母血样输入全国“打拐”DNA信息库比对,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公安局录入的来历不明、疑似被拐人员小腾比中。
经公安机关调查复核,确定小腾就是被拐儿童小徐。
1995年11月25日,一名一岁男童在云南被人抱走。
云南省普洱市公安机关采集其父母血样输入全国“打拐”DNA数据库比对,与福建省晋江市公安局录入的来历不明、疑似被拐人员盼盼比中。
第十四章提交DNA序列到数据库序言:要在分子生物学领域进行计算分析,从公共数据库(DDBJ/EMBL/GenBank)中获得DNA序列记录是其必需条件。
借助于和一个已了解其生物学功能而被分离出来并测序的基因比较相似性的方法,我们可以尝试确定某疾病基因的功能,这种方法要求序列记录有精确并且富于信息的生物学注解。
对于将其作为BLAST 或Entrez的检索结果来研究的科学家来说,编码的蛋白质产物的名称或功能、基因座位的名称以及和该序列最初的公布之间的联系(它因何被测序?)构成了序列记录的直接的确切涵义。
本章的内容是提交DNA序列及其注解到公共数据库,重点介绍了与国际核苷酸序列协作数据库:DDBJ、EMBL和GenBank密切相关的核苷酸序列数据库。
我们描述了提交序列到这些数据库的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方法基于互联网,(例如,使用Bankit),另一种方法使用Sequin,这是一个多平台程序,若同时具有网络连接有很大益处,不过这不是必需的。
Sequin也是一种很好的利用了NCBI 数据模型(参见第六章)的ASN.1编辑工具,而且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许多采用NCBI的序列分析工具的平台,因此,Sequin是可供选择的升级工具。
大多数期刊不再刊登完整的序列数据,并且现在公开发表文章时向公共数据库提交序列数据已成为一条准则。
基因组测序时期(ESTs 和基因组序列的数量以很快的速度增加的时期,在历史上以1992年底EST计划的开始为标志)已经通过很多方式影响了科学界。
例如,许多科学家公布他们发现的序列先于发表对其进行的详细分析,这个习惯已成为大型基因研究中心的规定,尽管一些个别的实验室仍然直到文章发表后才公开他们的数据,还有一些人认为公开他们的记录与否取决于自己的愿望。
像第二章概述的那样,到目前为止,数据库内容的增长是指数性的。
大多数早期的序列记录是由对于某个基因感兴趣的单个的科学家提交的,适合这种情况的提交程序必须允许手工进行生物学信息的任意注解。
文章编号:2095-6835(2017)18-0001-04一种基于BLAST的多种遗传标记序列比对方法*赵钊,王彤,孙洁,周勤虎,刘亚楠,胡蓉(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北京100038;法医遗传学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8)摘要: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BLAST(Basic Local Alignment Search Tool)的生物序列比对方法,它可以应用于法庭科学多种遗传标记的检索比对。
引入BLAST算法并设计合理的打分函数,使其在兼容序列多态性比如线粒体DNA比对的同时,可以有效地进行长度多态性比如常染色体STR的比对。
实验表明,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实现不同序列的有效比对,输出准确的有序结果集,具有较高的比对效率。
关键词:法庭科学DNA数据库;检索比对;局部序列比对算法;序列多态性中图分类号:D919.2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ki.kjycx.2017.18.001近年来,法庭科学DNA检验在方法学层面上已经逐渐趋于成熟和稳定,在应用层面上已为社会普遍接受。
法庭科学DNA数据库的建设应用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数据量增长趋势明显。
法庭科学DNA数据库作为集成现代DNA 检验技术、信息技术和科学管理等要素,实现跨时空多元化应用、精确打击犯罪的武器,破案整体效益日益突出[1-4]。
随着DNA检验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序列多态性数据逐渐被应用于实践[5-6],尤其是针对重大疑难案件的深度研判,需要设计一种适用于多种遗传标记的通用比对算法。
这样既可以作为现有DNA数据库检索的有益补充,也符合DNA 检验与应用的整体发展趋势。
1相关技术1.1序列比对序列比对主要应用于DNA或蛋白质的相似性比对上,是生物信息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生物数据库的基础。
进行序列比对的算法主要有全局比对算法和局部比对算法以及在二者基础上的改进算法[7-8]。
1990年由Altschul等人发布的基于局部序列比对的BLAST(Basic Local Alignment Search Tool)序列检索工具,采用短片段匹配算法和一种有效的统计模型,可以找出目的序列与数据库之间的最佳局部比对效果[9-10]。
DNA条码技术作为一种快速、准确地鉴别物种的方法,已经在生物学研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DNA条码技术的主要参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核酸提取与纯化:核酸提取与纯化是DNA条码技术的第一步。
该步骤的关键是要从样品中提取到足够纯度和质量的DNA。
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酚/氯仿提取法、硅胶柱提取法、磁珠提取法等。
提取出的DNA需要经过纯化步骤,消除潜在的污染物和有害酶。
2. PCR扩增: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DNA条码技术的核心步骤。
PCR扩增可在较短的时间内扩增出大量的DNA片段,为后续的鉴定工作提供充足的模板。
PCR扩增的主要参数包括引物设计、反应条件(温度、时间)、反应体系等。
3. DNA测序:扩增出的DNA片段需要进行测序,以获取基因序列信息。
目前广泛应用的DNA测序技术包括Sanger测序和高通量测序。
Sanger测序技术具有成熟、稳定的特点,但是测序通量较低,成本较高;而高通量测序技术则具有高通量、成本低的优点,但在数据分析等方面需求较高。
4. 数据分析:DNA条码技术生成的测序数据需要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物种鉴别的结果。
数据分析的主要参数包括序列比对、构建系统发育树和物种识别等。
对于数据量大、复杂的DNA条码数据,通常需要借助于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分析。
分析结果需要和数据库中的已知序列进行比对,确定待鉴别物种的系统分类位置。
5. 数据库建设和更新:数据库是DNA条码技术的重要支撑之一。
建设和更新包括了大量的物种标本采集、DNA提取、测序和数据录入过程。
数据库的更新与物种分类系统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更新维护。
DNA条码物种鉴别的技术参数包括核酸提取与纯化、PCR扩增、DNA测序、数据分析和数据库建设与更新。
这些参数的优化和完善,对于提高DNA条码物种鉴别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DNA条码技术在物种鉴别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DNA分析技术在侦查破案中的应用和发展(刘秀才 2002级刑事科学技术)指导教师:王萍20世纪80年代中期,DNA分析技术开始应用于法医鉴定,一滴血,一抹唾液,一根毛发,只要是人体细胞,都可用于DNA分析、鉴定。
1985年首次应用DNA分析技术,对一起英国移民纠纷案成功地进行了亲子鉴定,并于1986年又首次用于一起强奸杀人的刑事案件中,从数千人中查找并认定犯罪嫌疑人。
DNA分析技术从此发生了一次质的飞跃。
随着DNA检验技术的发展,它在法医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从亲子鉴定到同一认定,这一技术不断为公安侦查和法庭审判工作提供可靠的证据,伴随着该项技术的不断完善及其标准化程度的提高,DNA分析技术在侦查破案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DNA分析技术在侦查破案中的应用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铁路不仅是社会的主要交通工具,也是国家的经济建设的大动脉,在国家、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铁路的重要地位,以及在设备设施、环境复杂、人财物高度聚集、流动性大等方面极具特性,以及与社会的关系,使得铁路线路、列车或车站成为国内外敌对分子和一些犯罪分子实施作案的目标。
由于铁路案件有着鲜明的铁路特色,不少犯罪分子流窜作案,给案件的侦破带来很大的困难,DNA分析技术、DNA数据库的建立为侦破此类案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1、DNA亲子鉴定技术在侦查破案中的特殊应用亲子鉴定是在侦查工作中的特殊运用,侦查工作中,经常由于犯罪嫌疑人在逃而导致侦查工作的滞结,给物证检验工作带来困难。
没有犯罪嫌疑人DNA 进行比对,整个案件不能定性而致使案件侦查不能终结。
诸多案件中,犯罪分子在现场遗留精斑,血痕或发现其遗留的其他物证(如毛发,唾液)经常是有明确对象却不能到案,这种情况时有发生。
以往的方法是等抓获犯罪嫌疑人到案后进行比对。
但口头阐述的证据往往很难说服犯罪分子,而如今我们却是不等不靠,转变思维模式,让证据说话。
用科学技术分析的结果来说明一切。
广东省公安机关刑事技术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二级库建设项目(项目编号:ZZ)竞争性谈判文件广东志正招标有限公司二零一七年十一月目录第一部分竞争性谈判邀请函竞争性谈判邀请函各潜在供应商:广东志正招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采购代理机构”)受中山市公安局(以下简称“采购人”)的委托,对广东省公安机关刑事技术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二级库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项目”)进行竞争性谈判采购。
欢迎符合资格条件的潜在报价人报价。
1.项目编号:ZZ;2.采购表编号:行政(17)0340;3.项目名称:广东省公安机关刑事技术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二级库建设项目。
4.资金来源:财政资金。
5.采购预算:人民币521,元。
6.项目内容及需求:(采购服务的名称、范围及主要内容及要求)1.项目内容:刑事技术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二级库建设设备一批。
2.简要技术要求或谈判项目的性质:详见谈判文件第二部分“用户需求书”的采购项目内容。
3.本项目不允许提交备选方案。
4.该项目谈判文件进行公示,公示期自2017年11月23日至2017年11月29日五个工作日。
(注:根据《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办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供应商认为谈判文件的内容损害其权益的,可以在公示期间或者自期满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加盖单位公章,电话咨询或传真或电邮形式无效)向采购人或者政府采购代理机构提出质疑)。
7.合格报价人资格要求:1.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的要求;2.报价人须为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企业法人并独立于采购人和采购代理机构;3.报价人近三年内(即从2014年11月至本竞争性谈判邀请函发出之日,报价人成立不足三年的可从成立之日起算)无行贿犯罪记录,由报价人营业执照住所地或业务发生地人民检察院出具《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告知函》的原件(复印件无效),开具日期须在谈判邀请函发布之后;4.报价人信用记录查询(查询时间为投标截止时间)由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通过“信用中国”网站、中国政府采购网和报价人所属的省级政府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等渠道查询相关报价人信用记录,将查询的报价人信用记录提供给评审现场;被人民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及其他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为无效投标文件;5.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报价;6.报价人必须在中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上登记报名;7.报价人必须在采购代理机构购买了谈判文件。
DNA分析技术在侦查破案中的应用和发展(刘秀才 2002级刑事科学技术)指导教师:王萍20世纪80年代中期,DNA分析技术开始应用于法医鉴定,一滴血,一抹唾液,一根毛发,只要是人体细胞,都可用于DNA分析、鉴定。
1985年首次应用DNA分析技术,对一起英国移民纠纷案成功地进行了亲子鉴定,并于1986年又首次用于一起强奸杀人的刑事案件中,从数千人中查找并认定犯罪嫌疑人。
DNA分析技术从此发生了一次质的飞跃。
随着DNA检验技术的发展,它在法医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从亲子鉴定到同一认定,这一技术不断为公安侦查和法庭审判工作提供可靠的证据,伴随着该项技术的不断完善及其标准化程度的提高,DNA分析技术在侦查破案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DNA分析技术在侦查破案中的应用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铁路不仅是社会的主要交通工具,也是国家的经济建设的大动脉,在国家、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铁路的重要地位,以及在设备设施、环境复杂、人财物高度聚集、流动性大等方面极具特性,以及与社会的关系,使得铁路线路、列车或车站成为国内外敌对分子和一些犯罪分子实施作案的目标。
由于铁路案件有着鲜明的铁路特色,不少犯罪分子流窜作案,给案件的侦破带来很大的困难,DNA分析技术、DNA数据库的建立为侦破此类案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1、DNA亲子鉴定技术在侦查破案中的特殊应用亲子鉴定是在侦查工作中的特殊运用,侦查工作中,经常由于犯罪嫌疑人在逃而导致侦查工作的滞结,给物证检验工作带来困难。
没有犯罪嫌疑人DNA 进行比对,整个案件不能定性而致使案件侦查不能终结。
诸多案件中,犯罪分子在现场遗留精斑,血痕或发现其遗留的其他物证(如毛发,唾液)经常是有明确对象却不能到案,这种情况时有发生。
以往的方法是等抓获犯罪嫌疑人到案后进行比对。
但口头阐述的证据往往很难说服犯罪分子,而如今我们却是不等不靠,转变思维模式,让证据说话。
用科学技术分析的结果来说明一切。
sgrna的设计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1. 确定目标基因:首先需要确定要编辑的目标基因。
这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数据库或进行基因功能研究来确定。
blast引物设计流程BLAST (Basic Local Alignment Search Tool) 引物设计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
它用于通过比对已知的DNA或RNA序列来选择特定区域的引物,以进行PCR(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和荧光原位杂交等实验技术。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设计BLAST 引物的流程。
1.收集目标序列数据:首先,我们需要收集目标序列的数据。
目标序列可以是基因序列、mRNA序列或其他DNA/RNA序列。
这些数据可以从公共数据库(如GenBank)或实验室内部的数据库获得。
2.确定引物长度:下一步是确定引物的长度。
通常,引物的长度在18到25个碱基对之间,相对长度和GC含量对于PCR引物尤为重要。
3.构建BLAST数据库:在设计引物之前,我们需要构建一个BLAST数据库。
选择适当的引物长度和需要比对的目标序列,将这些序列导入数据库中。
BLAST数据库可以通过使用NCBI(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或其他Bioinformatics软件来构建。
4.查询引物序列:使用BLAST软件,将具有已收集的目标序列信息的引物序列输入到BLAST数据库中。
BLAST会在数据库中寻找与引物序列相似的序列。
基于比对结果,可以评估引物的特异性和亲合性。
5.分析BLAST结果:根据BLAST比对的结果,需要对引物进行评估和筛选。
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特异性:引物应该与目标序列非常特异性地结合,而不会与其他非靶DNA或RNA结合。
特异性可以通过比对结果中的E值(期望值)和匹配长度来评估。
-互补性:引物应与目标序列互补,以便正确结合并形成PCR产物。
通过比对结果来评估引物序列与目标序列的互补性。
- 引物结构: 引物应具有适当的物理参数,如长度、GC含量和熔解温度等。
这些特征可以使用Bioinformatics工具来评估和优化。
公安机关大数据应用现状研究贾磊;许俊霞【摘要】通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多地州公安业务部门走访调查,重点研究了大数据应用实际情况,公安机关在大数据应用上做出的成绩显著,特别是在情报研判工作中,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结合理论研究,尝试给出针对性意见与对策,以期对公安机关在大数据应用上有所裨益.【期刊名称】《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31)001【总页数】6页(P113-118)【关键词】公安机关;大数据;情报研判【作者】贾磊;许俊霞【作者单位】新疆警察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新疆警察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922.14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每一次变革都会给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带来巨大的改变,甚至包括人类自身的繁衍、进化。
认知革命使人类产生了语言、文化,从此人猿相揖别;农业革命使人类走向聚居,形成社会,产生文字;而科技革命使得人类开始摆脱自然的限制,重新定义自身,变得越来越强大。
纵览低徊,今天的大数据时代也使我们的生活、工作、思维产生着巨大的变革。
当我们搜索网页时,百度会根据关键词匹配相关搜索内容,甚至进行英文的拼写纠错;当我们购买图书时,亚马逊会基于读者行为分析,开展“预测式”个性化信息服务及信息资源推送,预测其商品偏好,提前发货,以减少用户的等待时间[1];当行人违反交规闯红灯时,电子警察会及时捕捉到违法信息,并通过“人像识别”系统实时曝光当事人的相关信息;谷歌公司通过分析多年的搜索记录,预测出流感的传播时间和范围,它们的预测与美国疾控中心记录的实际流感病例数据相关性高达97%[2]。
显然,“一个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时代正在开启”。
可以说,在当下的社会发展中,大数据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大数据背后的价值得益于云计算而被挖掘出来,二者就像“一个问题的两面”,云计算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计算、存储服务,为互联网信息处理提供硬件基础;大数据则运用日趋成熟的云计算技术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以进行归纳、检索、整合。
山东公安机关DNA数据库建设流程设计 摘要: 在过去的几年,山东地区DNA数据库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通过调研发现,山东地区公安机关DNA数据库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DNA数据的采集、保存及送检到DNA数据分析再到质量控制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善设计,从而使公安机关DNA数据库为案件的侦破提供更加详实、准确的线索,提高办案效率。
关键词:公安机关;DNA数据库 ;建设流程;设计 1.1 DAN数据的采集、保存及送检 DNA数据库的建立从样品采集做起,采集工作依法进行,首先有政策文件、规范性文件规范工作任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落实责任,加强管理,保证采集样品的质量,人员背景信息准确,信息共享。
一、 犯罪分子前科DNA库及失踪人员DNA库 1、采集的范围 根据《法庭科学DNA数据库建设规范》(GA/T418-2003)和《山东省公安机关DNA数据库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的要求,分别采集犯罪分子前科DNA数据库及失踪人员DNA库血样。
2、采样员及采样员的培训 按照属地管辖,DNA信息血样样本采集施行各市辖区派出所主办,所长负责制原则,由各派出所选派一名正式民警担任血样采集员,负责采集工作。未通过派出所办理的案件涉及人员的DNA血样样本采集工作,由刑警、治安、经侦、国保、交警、出入境、消防等办案单位采集。异地羁押的未决犯罪嫌疑人及行政拘留人员的DNA血样样本的采集工作,分别由看守所、拘留所负责。
各市公安局负责各县(市、区)公安机关派出所及相关单位采样人员的定期培训任务,并统一印发材料。
3、血样采集流程 血样样本采集的过程按以下步骤进行。 (1)登记。填写DNA血样包装袋封面上标注的相关信息及违法犯罪嫌疑人员信息登记表,并按要求在血样包装袋上粘贴DNA编码(不干胶)。 (2)采血。采集建库对象的耳垂或指腹末梢血,并按要求将血液滴于FTA卡,各市区、县按时采集符合采集要求的血样,采集对象应符合采集对象范围要求,否则上网通报。
(3)晾干。将FTA卡在干燥、洁净的环境中充分阴干。 (4)包装。阴干后的FTA卡封存于专用样本袋中,放阴凉干燥处保存。采样过程中,血斑部位不得与任何其它物体相接触,保证不污染。
4、采集工具 血样包装袋、采血针、FTA卡(Whatman公司,8元/个)等采样工具、器材由各市公安局按照省国家及省公安局有关要求,统一规格、标准,分别购置。采集血样所需的磨口瓶和医用酒精由各县(市区)公安局负责配备。
5、采集方法 血样样本采集过程中,要始终戴一次性无菌口罩、隔离帽、手套,无菌操作、防止污染。采集血样用FTA卡,采取人体耳垂或指腹末梢血,按下列步骤进行:
(1)用医用酒精棉球消毒耳垂或指腹皮肤; (2)用一次性采血针刺破耳垂或指腹皮肤; (3)轻轻挤压耳垂或指腹,将2-3滴血液滴在FTA卡的中心圆圈内(血量过多、过少,均会影响初检和复检效果);
(4)将FTA卡侧位放在洁净盘内阴干(0.5-1小时),放置物证袋(纸袋)内封存。
在采集样本前,注意询问被采集人员近期是否输过血、骨髓移植,是否有孪生兄弟等。如近期输过血或骨髓移植,要采集该人员的口腔拭子。
6、血样的送检 各派出所及相关单位采样人员负责血样的保管,并将采集的DNA血样集中送县(市、区)公安机关技术部门。由各县(市、区)技术部门汇总后,将收集到血样送市局DNA检验部门,同时提交《山东省DNA数据库前科人员信息登记表》电子文档、打印文档各一份。
二、 现场物证DNA数据库及未知名尸体DNA库 1、采样范围 现场库为现场与犯罪有关的、适合DNA鉴定的检材,包括血液(痕)、精液(斑)、唾液(斑)、毛发、组织、骨骼等生物性检材。未知名尸体DNA库为未知名尸体生物性检材,包括血液(痕)、毛发、组织、骨骼等。
2、提取 检材方法可参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法医学物证检材的提取保存与送检》(GA/T169-1997)。
3、保存 各种现场物证检材的各种斑迹应均干燥处理,放置霉变;低温存放各种检材,置4℃~冷冻,血液置4℃冰箱;检材提取后应有专人负责保存,物证检材袋应加密封口;检材应在办案单位保存到案件审理终结后1~2年。
4、送检 各种法医物证检材的各种检验应该在公安、检查、法院、司法鉴定单位及大学法医专业技术部门进行,鉴定人员应具有法医师(含法医师)或相当职称以上资格;送检案件检材进行鉴定应持有县以上各级公安、检察、司法、保卫部门的公函或者委托书,附案情材料;再鉴定或复核检验应有初检报告或鉴定书复印书;邮寄到各级技术部门检验的检材除公函委托外还应有检材清单,提取的各种检材按物证包装要求填写检材名称、部位、数量、发现地点、提取方法、提取人、送检要求,日期,联系地址,姓名,电话等。
1.2 DNA数据的分析 一、 DNA提取 目前,DNA提取过程分手动和自动两种方式。青岛等市公安局DNA实验室拥有自动化工作站,可以应用国内姜先华等人应用自动DNA工作站改良优化的Chelex-100法和DNA IQ磁珠法,或者自动化Chelex-100法和MP-120自动化DNA提取仪等方法。自动化提取方法没有人为干预且效率高,因此在进行大批量血样的DNA检验时,成功率、稳定性、均一性等方面都有明显地优势。使用时要注意将该次实验记录和当前提取样本相对应,并在样本板上注明试验编号,有条件的实验室可以粘贴条形码以便于样本的跟踪。而另外一些DNA实验室由于经费限制,没有配备自动化工作站,只能采用手工方法进行建库。鉴于手动提取较为繁琐且容易发生不易查明的错误,提倡使用免提取试剂盒来简化工作流程,避免失误。
二、 STR复合扩增 对提取的DNA数据进行PCR扩增,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根据各自实验室的条件,选择合适的试剂盒和扩增体系;第二要保证操作平台的整洁干净、通风顺畅;第三,加样时要注意扩增与提取样本相适应,不要加错,可以参考使用排管盖在当前需加样本排的后一排等方式作为标识;第四,使用扩增仪时注意选择正确的扩增程序;第六,扩增过程中有特殊情况发生时,一定要做好记录,并报告相关负责人。
1、试剂盒的选择 评价一个试剂盒的性能包含多个方面,如灵敏度、准确性、特异性、可重复性等指标。就其准确性和特异性而言,各厂家试剂盒性能均能达到DNA数据库建设及案件检测的要求,但就其灵敏度和可重复性而言,各厂家试剂盒的特性各有千秋。因此,每个DNA实验室在选择时,需要综合考虑价格、产品的整体性能、厂家的研发实力及技术支持能力,最重要的是需要结合实际用途。在检验案件中的疑难案件时,需要结合实验室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如果是检验DNA数据库样本和亲子鉴定样本,上述试剂盒应优先考虑价格因素。当实验室不具备自动化工作站,为避免手动提取DNA数据的错误,可以选择那些不需要提取DNA直接进行扩增的试剂盒,如Identifiler Direct 和Powerplex®16HS等。
2、扩增体系的选择 上海市公安局物证鉴定中心曾就扩增体系、模板DNA量对问题开展了大量的实验与研究。结果表明,STR扩增结果的好坏与扩增体系体积与模板浓度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PCR扩增体系中,PH值缓冲能力和抗抑制能力(检测结果质量)与扩增体系的体积直接相关,标准扩增体系是将缓冲能力和抗抑制剂的能力优化到了最佳状态,减小扩增体系体积的代价是削弱缓冲能力和抗抑制能力。减小扩增体系体积在一般情况下只是影响数据的好坏,但在临界状态下,就会影响分型结果。当模板DNA浓度较低且扩增体系体积较小时,就会出现偏差和等位基因缺失等现象。在实际应用中,DNA数据库留档血样分析及大批量犯罪嫌疑人排查时,由于检测样品一般都是血痕,样品的自身条件较好,可以选择12.5ul的扩增体系进行检测,但是在比中复核时,应该采用标准体系(是生产商根据试剂的反应原理和质量控制的需求而确定的)进行检测。而对于微量检材的检测,特别是涉及重要物证时应避免使用小体积扩增体系。
三、 电泳分析 经PCR扩增的产物,利用ABI公司310型或3100型基因分析仪电泳,从而分离已经扩增的DNA,再用ABI公司的GeneScan基因扫描软件分析片断大小,用Genotyper分析软件得到各模板DNA的等位基因型,用以建立个人DNA图谱。 伴随着DNA数据检验自动化程度的普遍提高,在DNA模板提取和PCR扩增过程中因人为因素出现错误的可能性越来越小,电泳图谱的分析成为人为环节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在很多的实验中都已经证明,电泳样品浓度过高时,个别基因座的等位基因可能受其他颜色同分子量等位基因的抑制,RFU值降低,导致等位基因被错误删除。未避免出现这种错误,在进行电泳图谱分析的时候要利用原始图谱对特定颜色和基因座的等位基因进行分析。
1.3 DNA数据的入库 对于犯罪人员前科人员、犯罪嫌疑人以及现场生物物证DNA样品,当包含核心基因座在内的9个以上的基因座(我国《法庭科学DNA数据库建设规范》中所罗列的18个基因座)检测成功,方能将DNA分型数据及相关信息输入DNA数据库;对于身份不明个体、失踪人员亲属DNA样品,当包含核心基因座在内的13个以上的基因座(我国《法庭科学DNA数据库建设规范》中所罗列的18个基因座)检测成功,方能将DNA分型数据及相关信息输入DNA数据库。
对于符合入库要求的DNA电泳数据用ID-X分析软件批量分析处理,批量导入;人员背景信息批量导入全国公安机关DNA数据库应用系统,人员信息要准确规范,保证人员信息可以批量导入DNA数据库。
1.4 DNA数据的调用比对及应用 每一个新导入DNA数据库的STR信息都会在各子库(基础DNA数据库、犯进行自动查询比对。它分为人与现场比对和现场与现场比对(二者DNA分型结果完全吻合)。现场与现场比对指的是现场物证库中的数据进行库内比对,如果发现匹配样品提示其相关案件进行串案调查。人与现场比对分为正查和倒查,正查是指将现场物证库中数据与人员库中新增数据进行查询比对;倒查是指将现场物证库新增数据与人员库存储数据进行查询比对。如果新导入的STR信息与数据库中原有的STR信息比对后满足要求系统就会自动产生比中提示,生成比中通报。
通过DNA数据库的检索比对,如果是预料之外的比中信息,称之为“盲中”或“冷中”。对于“盲中”信息,需要技术人员通过核查原始档案、基因匹配情况、复核检验等方法进行复核确认。如果是属于“容差”比中的情况,还要查找造成差异的原因。
经过复核确认的“盲中”结果只是为侦查提供线索,并不意味着串并案或者认定犯罪嫌疑人。即使在所有数据库中的DNA分型全部正确,对于DNA数据库而言也存在“错中率”(不同个体在偶然情况下具有相同的基因型造成的)。错中率的平均大小为2(N-d)pA,其中,N为人群的大小,d为数据库的大小,pA为选用基因座在人群中的平均匹配率。所以,对数据库比中结果的应用还要依赖于侦查中的其他证据,情况比较复杂。所以,在跨地域比中时,更要注意这一点,不要急于发布信息,要尽快做好复核工作,待复核结果一致后,再建立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