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湖南省凤凰县华鑫中学高二11月月考生物(文)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225.00 KB
- 文档页数:7
华鑫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40每小题1分,40-45每小题2分共50分)1.人体血浆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葡萄糖B.激素C.氨基酸D.血红蛋白2.除哪项外,均为内环境概念的要素()A.细胞内液B.主要组成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C.细胞外液D.体内细胞赖以生存液体环境3.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A.大于7.35~7.45 B.远小于7.35~7.45 C.维持在7.35~7.45 D.稳定在3~4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稳态的因素是()A.温度B.酶C.pH值D.渗透压5.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当稳态遭到破坏是,可导致疾病发生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6.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B.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D.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7.人体新陈代谢中的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A.消化道内B.肾脏内C.细胞内D.内环境8.某人由于营养不良,身体浮肿,其食疗补救措施是()A.多吃蔬菜B.多喝豆浆C.多吃馒头D.多喝水9.下列不同于其他三个选项的一项是()A.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C.内环境 D.血浆、组织液、淋巴10.人在饥饿状态下,体内血液中()①葡萄糖大幅度下降②葡萄糖浓度相对稳定③胰岛素含量减少④胰岛素含量增加⑤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⑥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A.①③⑤B.②③⑤C.①④⑥D.②④⑥11.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A.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B.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C.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D.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12.人受惊吓后,体内某物质在血液中的浓度比正常时要高,这种物质很可能是()A.激素B.血糖C.酶D.抗体13.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叙述正确的是A.A、B、D依次为组织液、血浆、淋巴B.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在B中C.与A相比,B和D的蛋白质浓度较高D.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A中14.在日本大地震的抗震救灾中发现部分获救者由于建筑物的倒塌造成肌肉受挤压坏死,造成了“挤压综合症”,患者出现了血红蛋白尿,导致肾功能衰竭而死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刚获救时,伤者内环境稳态未遭到破坏B.刚获救时,伤者不宜立即食用高脂肪、高蛋白类食品C.刚获救时,伤者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尿量增多D.肾功能衰竭而去世的原因是遇难者体内血浆渗透压过低15.下列关于人体下丘脑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调节体温的中枢位于人的下丘脑。
湖南凤凰华鑫中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二语文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庇.佑(bì) 自省.(x ǐn ɡ)赍.发(j ī)莞.尔一笑(w ǎn )B .广袤.(mào)编纂.(zhuàn)场.合(chánɡ)垂涎.三尺(xián)C .雨霁.(jì)萦.回(yínɡ)圆晕.(yùn)循规蹈矩.(j ǔ)D .蕴藉.(jiè)锱.铢(z ī)鞭笞.(ch ī)茕茕孑.立(jié)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兴高采烈斩钉截铁变本加励热情洋溢B .合盘托出诚惶诚恐日薄西山咬文嚼字C .黄粱美梦深恶痛绝形影相吊陈词烂调D .安然无恙不识抬举庞然大物鲲鹏展翅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有的官员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放过一点儿便宜。
这种“过屠..门而大嚼....”的霸道行为让百姓深受其害!B.辛弃疾的词大多以激昂跌宕、翻云覆雨....的气势抒情言志,风格豪放雄浑,在南宋词坛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C.老眼光不行了!这个不起眼的小地方养鲁西黄牛发了财,收入已经赶上中等水平,对这里得另.眼相看...了。
D.重视环境保护,使七十二名泉和“四面荷花三面柳”的大明湖重现原貌,潇洒泉城现在可真是秀色可餐....。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由于一些沿海地区不考虑环境因素的原因,大量抽取地下水,致使海水倒灌,原来的高产田,变成寸草不生的荒土。
B.这家工厂的干部和职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帮助下,经营效益有了极大的改善,扭转了连年亏损的局面。
C.昨晚,警方已经组织力量对现场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勘查取证,基本确定了犯罪嫌疑人系该公司内部的人员。
D.漂浮不定的北磁极每天移动的速度可能很快,估计平均每年移动的距离大约在10——40公里之间。
湖南凤凰华鑫中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二生物一、选择题【每题1.5分】1.下列各项中,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的是()A.精子进入输卵管腔B.牛奶被饮入胃中C.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里D.胰岛素被注射到皮下组织中2.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上不起作用的是( )A.肝脏根据体内需要增加或减少释放入血液中的葡萄糖量B.肺根据需要按一定速率呼出C02和吸入O2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3.正常情况下,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加时,代谢产物增加,此时该组织中的()A.组织液增多,淋巴增加 B.组织液减少,淋巴增加C.组织液增加,淋巴减少 D.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钙离子B.呼吸酶C.葡萄糖D.血浆蛋白5.人体组织液中的O2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这些氧气分子需要通过几层由磷脂分子组成的膜()A.2 B.2 C.3 D.66.人体血液的pH7.35~7.45,能维持pH范围而变化不大,主要是因为血液中含有下列哪对物质()A、NaCl——HClB、NaHCO3——H2CO3C、NaOH——HClD、NaHCO3——NaCl7.一个健康的人若进食较多的糖和食盐,那么他排出的尿液中所含的葡萄糖和盐分的量()A.盐增多,糖未增多B.糖增多,盐未增多C.两者都增多D两者都未增多8.当人体进行深呼吸时,血液中的pH与平静呼吸时相比,暂时会 ( )A.增大B.减小C.不变D.趋于酸性9.下列曲线能正确反映蛙的代谢与环境温度的关系的是 ( )10.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 )A.外界食物→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环境→细胞B.外界食物→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C.外界食物→内环境→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细胞D.外界食物→循环系统→内环境→消化系统→细胞11.给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进行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这主要是利用什么调节 ( )A. 神经调节B. 体液调节C. 激素调节D. 内分泌调节12.下列现象属于反射的是 ( )A.含羞草的叶受到外力碰撞而下垂B.草履虫游向食物丰富的地方C.白粉虱聚焦到黄色灯光下D.正在吃草的羊听到异常的声响立即逃走13. 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C.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D.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14.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
华鑫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Li :7;Be :9;B :11;C :12;N :14;O :16;F :19;Na :23;Mg :24;Al :27;Si :28;P :31; S :32;Cl :35.5;K :19;Ca :40;Mn :55;Fe :56;Cu :64;Zn :65;Br :80;I :127第Ⅰ卷 (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4小题,共48分)1.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i) I 2(g)+ H 2(g)2HI(g)+ 9.48 kJ (ii) I 2(S)+ H 2(g)2HI(g) - 26.48 kJ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254g I 2(g)中通入2gH 2(g),反应放热9.48 kJB .1 mol 固态碘与1 mol 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 kJC .反应(i)的产物比反应(ii)的产物稳定D .反应(ii)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i)的反应物总能量低2.在298K 、100kPa 时,已知:2222()(g)2()H O g O H g =+ ⊿1H22(g)(g)2l(g)Cl H HC += ⊿2H2222(g)2(g)4l(g)(g)Cl H O HC O +=+ ⊿3H则⊿3H 与⊿1H 和⊿2H 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 .⊿3H =⊿1H +2⊿2HB ⊿3H =⊿1H +⊿2HC. ⊿3H =⊿1H -2⊿2HD. ⊿3H =⊿1H - ⊿2H3.据报道,在300℃、70MPa 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乙醇已成为现实。
2CO 2(g)+6H 2(g)CH 3CH 2OH(g)+3H 2O(g)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使用Cu-Zn-Fe 催化剂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B .反应需在300℃进行可推测该反应是吸热反应C .充入大量CO 2气体可提高H 2的转化率D .从平衡混合气体中分离出CH 3CH 2OH 和H 2O 可提高CO 2和H 2的利用率4.低脱硝技术可用于处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NH 2(g )+NO (g )+NH 2(g ) 2N 2(g )+3H 2O (g ) ∆H <0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加NH3的浓度,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减小C.单位时间内消耗NO和N2的物质的量比为1∶2时,反应达到平衡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高效催化剂,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增大5.反应L(s)+a G(g) b R(g)达到平衡时,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图中:压强p1>p2,x轴表示温度,y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G的体积分数.据此可判断A.上述反应正方向是放热反应 B.上述反应正方向是吸热反应C.a>b D.a+1<b6.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 A(g)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A的转化率增大了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a>b7.如图,曲线为可逆反应A(g) +2B(g) 2C(g)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的平衡移动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y轴指B的质量分数B.a>b,y轴指C的质量分数C.a<b,y轴指A的转化率D.a>b,y轴指A的体积分数8.如图,曲线a表示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 + Y(g) 2Z(g)+W(s),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反应过程,若使a曲线变为b曲线,可采取的措施是A.减小Y的浓度 B.增大Y的浓度C.降低温度 D.减小反应体系的压强9.在一定条件下,将1mol的CO和1mol水蒸气通入容器中发生下述反应:CO+H2O CO2+H2,达到平衡后,测得CO2为0.6mol,再通入0.4mol水蒸气,又达到平衡后,CO2的物质的量为A.等于0.6mol B.等于1molC.大于0.6mol小于1mol D.大于1mol10.图中的曲线是表示其他条件一定时,2NO+O22NO2(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中NO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图中标有a、b、c d四点,其中表示未达到平衡状态,且v(正)>v(逆)的点是A.a点B.b点C.c点D.d点11.将1 molCO和1 molH2O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CO+H2O(气)CO2+H2,达到平衡时剩余了75%的CO, 此平衡混合气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的A.11.5倍B.5.75倍C.23倍D.30.67倍12.如图是表示:2X+Y Z+R ⊿H<0 的气体反应速率(υ)与时间(t)的关系,t1时开始改变条件,则所改变的条件符合曲线的是A.减少Z物质B.加大压强C.升高温度 D.使用催化剂13.可逆反应:A2(?)+B2(?)2AB(?);ΔH=-Q kJ/mol,当温度和压强改变时n (AB)的变化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2、B2及AB均为气体,Q>0B.AB为气体,A2、B2至少有一种为非气体,Q>0C.AB为气体,A2、B2有一种为非气体,Q<0D.AB为固体,A2、B2有一种为非气体,Q>014.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向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LA和2LB,发生如下反应:3A (气)+2B(气)xC(气)+yD(气)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为m%。
凤凰县华鑫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12月)月考试题高二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和“姓名”写在答题卷上。
3、第Ⅰ卷的答案誊写在答题卷上,第Ⅱ卷的答案写在答题卷内的指定处,写在它处及问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卷。
第Ⅰ卷(共24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降.解(jiàng)博弈难以起齿飞扬拔扈.(hù)B.埋.怨(mán)拜谒.(yè)予人口实班师回朝C. 模.具(mó)果脯.(fǔ)捉襟见肘出其制胜D. 土坯.(pēi)惊蜇口干舌燥逸兴遄.飞(chuán)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蔡惠媚是蒋孝武的第二任妻子,她和蒋孝武的相恋属于“婚外情”,但婚后却也琴瑟甚...笃..恩爱多年。
B.清晨,我来到天安门广场,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在场的群众都自发唱起了庄严的国歌,强烈的爱国热情使我感同身受....,心潮澎湃。
C.比赛正在激烈进行着,只见一个防守队员快步赶上,抱住对方进攻队员的肩膀,从后面强行掀倒对方,而裁判却对此熟视无睹....。
D.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莘莘学子....为何能够引起科技界前辈如此关注?这缘于近年刘嘉忆通过潜心研究成功攻克了一个多年未解的国际数学难题。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南北特食品公司是一家老字号食品加工厂,从选料到加工制作都比较讲究,生产的食品一直都是新老顾客备受信赖的。
B.“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旅游值得人人期待,今年暑假,我一定要说服我的父母和你一起去黄山。
C.与其他节日一样,今年五一期间,各大商场,无论家电还是服装,减价促销的标牌随处可见,三折、四折甚至五折,这让许多消费者怦然心动D.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制造”受到较大冲击,然而,大部分有品牌的实体经济表现出强大的“抗跌性”,品牌成为应对危机的重要砝码。
凤凰华鑫中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二地理(文科)一、选择题(25道题,共50分,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答案代号填入相应位置。
1.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①行政区②自然带③热量带④干湿地区⑤三江平原⑥湖南省凤凰县A.①②③B.③④⑤ C.①⑤⑥D.①⑥2、下表是2001年我国a、b两省区农作物的播种面积(万公顷),a、b两省区A 广西、黑龙江B内蒙古、江苏 C 湖北、甘肃 D 河南、新疆3.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问题B.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D.连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以发展航运4.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比较()A.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的产值低于发展中国家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第二产业的产值相当C.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的产值低于发达国家D.发达国家第二产业从业人口比重最大我国为了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据此,回答5—6题:5.“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A.吸烟除尘B.净化空气C.美化环境D.防风固沙6.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7.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鲁尔区出现了严重的发展危机,其原因有()①煤炭资源逐渐枯竭;②廉价石油的竞争,煤炭能源地位下降;③单一重型工业经济结构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④环境污染严重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8.下列有关鲁尔区综合治理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力引进和发展新兴工业及服务业B.合理布局钢铁工业,应远离莱茵河向鲁尔区东部地区集中C.合理化改造煤炭和钢铁工业,增加两大工业部门的企业数量,减小企业规模D.放弃钢铁和煤炭产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产业9. 为了加强三个经济地带的互补与合作,应从东部地带向中西部转移的工业类型是:()①劳动密集型②资金密集型③资源密集型④技术密集型A . ①②③B ②④C ①③D ①②④10. 有人把当今世界经济称为“地球村”经济,是因为:()A. 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的联系日益紧密B世界经济规模日趋减小C 世界各国经济差距越来越小D 世界各国经济相互独立、日益分离,日益区域化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
凤凰县华鑫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试题理科数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已知实数列-1,x,y,z,-2成等比数列,则xyz等于( )A.-4B.±4C.-2错误!D.±2 22.若圆的半径为4,a、b、c为圆的内接三角形的三边,若abc=16错误!,则三角形的面积为()A.2错误!B.8错误! C.错误! D.错误!3。
等差数列{a n}的通项公式是a n=1-2n,其前n项和为S n,则数列{错误!}的前11项和为()A。
-45 B。
-50 C.-55 D。
-664。
已知{a n}是等差数列,a4=15,S5=55,则过点P(3,a3),Q(4,a4)的直线斜率为()A。
4 B.错误! C.-4 D。
-错误!5.在△ABC中,AB=3,AC=1,B=30°,则△ABC的面积等于()A。
错误! B.错误!C。
错误!或错误! D.错误!或错误!6.在等差数列{a n}中,若a2+0a4+a6+a8+a10=80,则a7-错误!·a8的值为()A.4B.6 C。
8 D。
10 7。
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a=λ,b =3λ(λ〉0),A=45°,则满足此条件的三角形个数是( )A.0 B.1 C.2 D.无数个8。
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b,c。
若C=120°,c=错误!a,则()A.a〉b B.a<b C.a=b D.a与b 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考生作答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答案填在横线上.9.设等比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若a1=1,S6=4S3,则a4=。
10。
(2011·福建高考)若△ABC的面积为错误!,BC=2,C=60°,则边AB的长度等于________.11.在锐角△ABC中,a,b,c分别为角A,B,C所对的边,且错误!a=2c sinA,角C=________。
凤凰县华鑫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11月月考生物(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一选择题(50分)1.人体完成某一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A.神经元B.反射弧C.神经中枢D.神经纤维2.正常情况下,以下物质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①血红蛋白②葡萄糖③无机盐④激素⑤尿素⑥二氧化碳和水⑦乙酰胆碱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⑥C.②③④⑤⑥⑦D.①③⑤⑦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内环境稳态的内容是A.温度 B.酶 C.pH值 D.渗透压4.下列哪种生命现象与激素无关A.血糖含量经常保持稳定B.男孩进入青春期喉结突出C.强光下瞳孔变小 D.成年前人体不断长高5.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A.降低、CO2、Na2 CO3B.降低、乳酸、NaHCO3C.升高、CO2、H2 CO3D.升高、乳酸、NaHCO36.取出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将电位计的两个微型电极a、b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外,同时在c处给以一个强刺激,电位计的指针会发生什么现象?A.不会发生偏转B.发生一次偏转C.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D.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7. 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a、b、c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如下表,据此判断激素a、b、c的化学名称依次是A. 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B. 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C. 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D. 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8.关于激素间的相互作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两者间表现为协同作用②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两者间表现为拮抗作用③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两者间表现为拮抗作用④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两者间表现为协同作用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9. 某外伤病人,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讲话,能写字,也能看书看报,那么受损的是A.运动性语言中枢B.听觉性语言中枢C.视觉性语言中枢 D.运动中枢10.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
最新湖南省湘西州凤凰县华鑫实验中学高二(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共50分,每题2分)1.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①~⑤相关内容( )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C. 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2.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 )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B.钠、钾离子的跨膜运输C.ATP的合成和分解D.信号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的识别和结合3.如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B.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C.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4。
当动物缺乏某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 )①生长激素②甲状腺激素③胰岛素④性激素A.①②B.①③C.②④ D.①④5.如图表示了一个健康人饭后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的原因是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B进食后的2h内,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C.2~3h之间,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有所增加D.3.5h时,血糖浓度较高是肌糖原开始分解所致6.下列有关体温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但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B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该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垂体相应分泌部位,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C.在炎热的环境中,体温调节中枢可以通过调控皮肤血管的舒张度和汗腺的分泌,来增加散热D.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中枢可以通过垂体调控肾上腺的分泌活动,从而促进相关代谢活动,来增加产热7.下列不属于第一道防线的是()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③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④呼吸道纤毛对细胞的外排作用⑤皮肤的阻挡作用⑥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⑦抗体与细胞外毒素结合.A.②⑤ B.④⑤C.③⑥⑦ D.②③⑤⑥⑦8.如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B.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C.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D.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试验药物b敏感9。
华鑫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一选择题(50分)1分析下表,可推测()溶液双缩脲试剂碘液斐林试剂甲+--乙-++-甲、乙混合+++注:“+”显色,“++”显色更深;“-”不显色。
A.甲溶液含有淀粉 B.乙溶液含有还原糖C.混合溶液不含淀粉 D.混合溶液含有淀粉酶2.某多肽由以下4种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其分子式为C55H70O x N10,已知该多肽彻底水解可以得到4个谷氨酸分子。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H2COOH CH3CHCOOH C6H5CH2CHCOOH CH2CH2CHCOOHNH2NH2NH2COOH NH2甘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酸.该化合物中x的值应为19.该化合物的形成发生在核糖体C.该化合物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162.该化合物含有一个游离氨基和一个游离羧基3下列对组成细胞分子的描述,正确的是()A.水稻细胞中由C、G、T、U四种碱基参与合成的核苷酸有6种B.激素、抗体、酶、载体蛋白发挥作用后均将失去生物活性C.各种有机分子都因物种不同而存在结构差异D.碳元素是各种大分子化合物中质量分数最多的元素4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是由R基的不同引起的B.甜味肽的分子式为C13H16O5N2,则甜味肽是一种二肽C.某二肽的化学式是C8H14O5N2,水解后得到丙氨酸(R基为-CH3)和另一种氨基酸X,则X的化学式应该是C5H9O4ND.n个氨基酸共有m个氨基,则这些氨基酸缩合成的一个多肽中氨基数为m-n5若“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表示某生物体内糖类的某些转化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此生物是动物,因为能将淀粉转化为糖原②上述关于糖的转化不可能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因为淀粉和麦芽糖是植物特有的糖,而糖原是动物特有的糖③此生物一定是植物,因为它能含有淀粉和麦芽糖④淀粉和糖原都是储存能量的多糖,麦芽糖是二糖A. ②③B. ①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6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器在细胞质中的分布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B.线粒体是细胞内物质氧化和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C.由rRNA 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体具有特定空间结构D.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运输的场所7下列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8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需氧生物的细胞都是以线粒体作为产能的“动力车间”B .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并降解所吞噬的物质C .真核细胞功能不同主要是因为各细胞内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D .噬菌体、蓝藻、酵母菌都具有核糖体这种细胞器9若右图中的各部分彻底水解,得到产物种类最多的是( )A .①B .②C .③ D.④10用特异性的酶处理某一生物的最外面部分,发现降解的产物主要是葡萄糖,进一步分离该细胞的某种细胞器进行分析,发现其含有尿嘧啶,据此推测,这种细胞器不可能完成的生化反应是(反应都在相关酶的催化下进行)( )A .CO 2+H 2O ――→光叶绿体(CH 2O)+O 2B .丙氨酸+甘氨酸―→丙甘二肽+H 2OC .C 3H 4O 3(丙酮酸)+H 2O ―→CO 2+[H]+能量D .C 6H 12O 6+O 2―→CO 2+H 2O +能量1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心体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B .蛙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所以可用来提取细胞膜C .与胰岛素的合成、加工、分泌有关的结构有细胞核、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D .非相邻细胞间可以通过信息分子(如激素、递质、淋巴因子等)和细胞膜接触等来交流信息12人体肝细胞内CO 2分压和K +浓度高于细胞外,而O 2分压和Na +浓度低于细胞外,上述四种物质中通过主动转运进入该细胞的是( )A.CO2B.O2C.K+D.Na+13图3表示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1~3 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
凤凰县华鑫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11月月考生物(文)试题一、选择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1.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
B.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
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
D.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
2.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
A.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B.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C.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D.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3.人体血浆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葡萄糖B.激素C.氨基酸D.血红蛋白4.除哪项外,均为内环境概念的要素
A.细胞内液B.主要组成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C.细胞外液D.体内细胞赖以生存液体环境
5.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6.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
B.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
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
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
7.在反射活动中能够起分析综合作用的部分是
A.传出神经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感受器8.下列化学物质中,不是植物激素的是
A.2,4—D B.乙烯C.吲哚乙酸D.吲哚丁酸
9.生物多样性是指下列哪三个层次
A. 基因染色体细胞
B. 细胞物种生物圈
C. 基因物种生态系统
D. 物种种群生态系统
10.免疫的监控和清除功能是指
A.识别和清除体内的肿瘤细胞
B.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或损伤的细胞以及癌细胞
C.抵抗抗原的侵入
D.促进抗体的产生
11.把未成熟的青香蕉和一只成熟的黄香蕉同放于一只封口的塑料袋内,发现青香蕉不久会变黄。
该过程中起作用的激素是
A.乙烯B.脱落酸C.赤霉素D.生长素12.下列各项中,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A.一块稻田中的全部稗草B.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蛇类
C.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类D.一片草原中的全部细菌
13.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
A.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B.种群密度
C.出生率和死亡率D.迁入率和迁出率
14.某草原上苍鹰的种群密度的大小可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A.总数量调查法B.标志重捕法C.样方法D.无法估计15.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A.温带阔叶林B.热带雨林C.寒带针叶林D.温带草原16.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
A.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散失过程
B.系统内生物体能量代谢的过程
C.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固定的过程
D.能量从生物体进入环境的过程
17.把燕麦幼苗放在左侧照光的条件下培养,幼苗将
A.向左侧弯曲生长
B.直立生长
C.向右侧弯曲生长
D.停止生长18.在寒温带地区,一场大火使某地的森林大面积烧毁,在以后漫长时间中,在原林地上依次形成了杂草地、白桦为主的阔叶林、云杉为主的针叶林,这种现象称为
A.次生演替
B.外来物种入侵
C.初生演替
D.物种进化
19.在柳树→蝉→螳螂→黄雀→鹰这条食物链中,次级消费者是
A.柳树
B.蝉
C.螳螂
D.黄雀
20.植物激素是指
A.活细胞产生的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
B.一定部位细胞合成的微量高效调节物质
C.细胞合成的有调控代谢活动的活性物质
D.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21.制作泡菜时,乳酸菌产生的乳酸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当乳酸积累到一定浓度时,还会抑制同种其他个体的增殖,这种现象包括
①共生②竞争③寄生④种内斗争⑤种内互助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⑤
22.下面的实例中,不能构成群落的是
A.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
B.大兴安岭的红松林
C.无菌培养基污染后长出的菌落
D.无菌培养基上接种后长出的大肠杆菌菌落
23.下列物质中不应该出现在内环境中的是
A.神经递质B.氨基酸C.转录酶D.组织胺
24.吃食物过咸时会产生渴的感觉,产生渴觉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位于
A.大脑皮层和下丘脑
B.下丘脑和大脑皮层
C.大脑皮层和大脑皮层
D.下丘脑和下丘脑
25.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
A.尖端、尖端、尖端
B.尖端、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
C.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下面的部分
D.尖端、尖端下面部分、尖端26.下列哪项不是激素调节的特点
A.微量和高效
B. 通过体液运输
C.催化作用
D. 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27.在以下生物群落的演替中,属于初生演替的是:
A.弃耕的农田慢慢变成森林
B.森林大火后仍长成森林
C.火山喷发后重新生长成森林
D.水域污染后经治理,各种生物种类逐渐增加
28.在下面的四个种群年龄分布类型中,哪一类型种群灭绝的可能性最大
A B C D
29.在生态系统中,当鹰捕食兔子时,鹰属于
A.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B.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
C.三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D.初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
30.下列各项属于生态系统行为信息的是
A. 信息素
B. 温度
C. 有机酸
D. 孔雀开屏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
31.(10分)下图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人体内环境的液体有[2],[3],[4]。
(2)图中[1]的直接内环境是[ ] 。
(3)正常情况下,图中[ ] 中的CO2浓度最高。
(4)[2]内有“缓冲物质”使pH保持在7.35~7.45之间,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和相应的一种组成,请写出其中的一对:。
32. (每空1分,共9分)下图甲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
乙图中的B是。
(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依靠的是。
兴奋不能由B 传到A的原因是。
(3)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物质结合,引起B细胞兴奋,而在突触前膜上没有“受体”,导致信号传导的特点是。
(4)细胞合成的递质,经过加工,形成突触小泡,释放到突触间隙,被突触后膜上相应的“受体”识别,引起反应,“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5)假设a是一块肌肉,现切断c处,分别用比较强的电流刺激e、b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刺激e处,肌肉;刺激b处,肌肉。
33.(每空1分,共10分)图示体液免疫过程,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D为细胞,由细胞分化形成,分化的原因是
(2)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细胞中能分裂的有。
(用字母表示)
(3)图中A细胞的作用是,B细胞的作用是。
(4)抗体由细胞的合成,由细胞的分泌到细胞外的体液中。
(填细胞器名称。
)
(5)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的刺激时会发生,引起该反应的物质叫。
34.(11分)下图是食物关系图。
分析并简要回答:
(1)该图是一个简单的,含有条食
物链。
(2)图中的初级消费者是,蛇是消费者,属营养级。
鹰同时占有个营养级。
(3)图中的兔和蚱蜢两者是关系,而蜥蜴和蚱蜢是关系。
(4)如果蚱蜢突然减少,蚯蚓数量将会。
(5)蛇每增加1千克体重至少需千克蜥蜴,所消耗的绿色植物至少千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