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陷性黄土与膨胀土的分级增湿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6
湿陷性黄土及其处理方法研究内容摘要黄土在我国分布甚广。
由于具有特殊的成分和性质,黄土在工程界占有特殊地位。
它的最大特点是结构性强,遇水发生湿陷并且强度迅速软化。
因此,建筑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工程时常会发生与其相关的病害,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介绍了湿陷性黄土的类别及其湿陷机理,重点分析了湿陷性黄土处理技术的特点及适用状况。
本文为湿陷性黄土概念及灰土和素土垫层法、强夯法、土(或灰土)挤密桩法等一些处理方法的理论、过程及注意问题,包括失陷性黄土的概念及其失陷机理,以及各种处理方法之间的比较,对以后在不同的施工条件下采取不一样的处理提供了一些方法。
第一部分:湿陷性黄土概念;第二部分:黄土的失陷机理;第三部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第四部分;工程实例;第五部分:结语;第六部分:参考文献.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新型材料的研究使用,对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越来越多,也有了一定的施工经验。
在近十几年开始采用的有孔内深层强夯法CFG(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夯坑置换法、压力灌浆法等,都不失为好方法。
但不管是采用那种方法,只要有严密的质量控制手段,都可能经济而有效地获得期望的效果。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处理方法;研究1目录一、湿陷性黄土概念 (1)二、黄土的湿陷机理 (1)三、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3)(一)灰土和素土垫层法 (3)(二)强夯法 (5)(三)土(或灰土)挤密桩法 (7)四、工程实例 (9)五、结语 (13)21湿陷性黄土及其处理方法研究黄土在我国分布甚广。
由于具有特殊的成分和性质,黄土在工程界占有特殊地位。
它的最大特点是结构性强,遇水发生湿陷并且强度迅速软化。
因此,建筑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工程时常会发生与其相关的病害,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介绍了湿陷性黄土的类别及其湿陷机理,重点分析了湿陷性黄土处理技术的特点及适用状况。
一、湿陷性黄土概念湿陷性黄土泛指饱和的结构不稳定的黄色土,在自重压力或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作用下,或在上覆土自重压力和附加应力作用下,受水浸湿后,土的结构迅速破坏,发生显著附加下沉的现象。
湿陷性黄土的工程性质及相关研究进展姓名:陈俊捷班级:土木1212班学号:110420216摘要:本文根据黄土的微构造、物理化学性质及一般力学性质等根本性质对湿陷性黄土的工程性质进展研究,探寻湿陷性黄土在各类工程中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黄土,湿陷性,性质,评价,工程目录摘要:1一、黄土的根本性质21. 黄土的微构造特征22. 黄土的物理化学性质33. 黄土的一般力学性质44. 非饱和黄土力学与黄土的构造性5二、黄土的湿陷性及其评价51. 黄土的湿陷机理和评价指标52. 黄土的湿陷性评价6三、湿陷性黄土地基及黄土工程71.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72. 黄土滑坡工程103. 湿陷性黄土场地的桩根底114. 湿陷性黄土的震害防治115. 特殊工程中的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12四、总结12参考文献:13在工程地质和土质学中,黄土是一种特殊性土,具体表现在,从颗粒级配上看,黄土属于粉土或粉质黏土;但从土的力学与工程性质上看,黄土又区别于一般的粉土或粉质黏土,如非饱和黄土较强的构造性、可能的湿陷性、液化及振陷等。
这些特性决定了黄土的土力学及工程意义和地位,对黄土地区的工程建立有重要影响。
一、黄土的根本性质黄土的性质包括其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及工程性质。
后二者受前者及黄土的微构造特征的影响。
认识到其性质的多因素影响特点,对于解决黄土地区的实际工程问题有重要意义。
1.黄土的微构造特征黄土的微构造特征是指构成土体的固体颗粒〔包括成土过程中比拟稳定的大于0.005mm的骨架颗粒及在成土过程中易于变化,可再分配的小于0.005mm的黏粒物质〕和与其有关的孔隙特征,以及它们在空间上的排列形式。
一般地,黄土中的骨架颗粒主要是大于0.005mm的碎屑颗粒,其中又以0.01mm的“粗粉砂颗粒〞为主。
此外,黄土中还存在一种特殊的骨架颗粒——集粒。
骨架颗粒是黄土中最巩固的局部,在土体受外力影响时起支撑作用,黄土的湿陷和压缩变形往往是通过其连接点的断裂或错动造成的。
黄土自重湿陷性影响因素试验分析黄土是一种特殊的土壤类型,其自重湿陷性是指在湿润条件下土壤受到重力作用时发生的变形和沉降。
这种湿陷性对工程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试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湿陷性的影响因素1.土壤含水量土壤含水量是影响土壤湿陷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土壤含水量增加时,土壤颗粒之间的摩擦力会减小,土壤的韧性和强度会降低,从而导致土壤的变形和沉降加剧。
2.土壤结构土壤的结构对湿陷性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当土壤的结构较为均匀、颗粒间的孔隙较大时,土壤的湿陷性较低;而当土壤的结构不均匀、颗粒间的孔隙较小时,土壤的湿陷性较高。
3.土壤类型不同类型的土壤对湿陷性的影响也不同。
黄土土壤由于其成分和结构的特殊性,其湿陷性相对较高。
在不同的土壤类型中,其湿陷性表现也会有所差异。
4.地下水位地下水位的变化也会对土壤的湿陷性产生影响。
当地下水位上升时,土壤含水量增加,湿陷性也会随之增加。
而当地下水位下降时,土壤含水量减少,湿陷性也会减小。
5.外部荷载外部荷载是指作用在土壤表面的荷载,如建筑物、交通载荷等。
外部荷载的增加会导致土壤的变形和沉降加剧,从而影响土壤的湿陷性。
二、试验分析为了深入了解黄土自重湿陷性的影响因素,我们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分析。
我们选择了一定数量的黄土土样,并进行了含水量调整和压实处理。
然后,我们在试验台上设置了不同的外部荷载,并通过变化地下水位等条件,对土样进行了湿陷性试验。
在试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土壤的湿陷性与其含水量密切相关。
当土壤含水量较高时,土壤的变形和沉降明显加剧;而当土壤含水量较低时,土壤的湿陷性较小。
我们还发现土壤的湿陷性受外部荷载和地下水位影响较大。
当外部荷载增加时,土壤的湿陷性也会随之增加;而当地下水位上升时,土壤的湿陷性也会随之增加。
三、结论与建议黄土自重湿陷性的影响因素多种多样,需要综合考虑。
在工程建设中,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和条件,对土壤的含水量、结构和类型等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处理,以减小土壤的湿陷性。
影响黄土湿陷性因素试验研究杜方江【摘要】黄土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具有湿陷性、承载力低等特点,对工程造成严重的影响.文章在小应力状态下进行了研究,以初始含水量、干密度、自重压力、超固结比为变化因素,设计正交试验方案进行了影响黄土的湿陷性因素的试验研究,阐明了其中的内在原因,揭示了黄土的作用机理.试验表明:对黄土湿陷性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初始含水量、超固结比、干密度、自重压力.得出影响最显著的组合方案为初始含水量10%、超固结比1.0、干密度1.4 g/cm<,3>、自重压力150 kPa.湿陷系数随初始含水量、干密度、超固结比的增大而减小,在小应力作用下,随自重压力的增大而增大.以正交试验结果分析为基础,以自重压力为变化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分析研究了湿陷系数与自重起始压力的相关关系.【期刊名称】《高速铁路技术》【年(卷),期】2011(002)001【总页数】4页(P4-7)【关键词】黄土;湿陷性;作用机理【作者】杜方江【作者单位】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银川,75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411黄土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具有湿陷性等特殊性质。
富含孔隙是黄土区别于其他粘性土的主要特征之一。
有较多可溶性的易溶盐,当土体浸水后,水溶解碳酸盐微晶胶结物使其成为水胶溶液,水胶溶液在土体破坏过程中加速颗粒位移,使胶结作用力迅速消失,土结构骨架遭到破坏,极易产生湿陷,对工程带来不利的影响。
许多专家学者对此作了深入研究,并产生了许多理论性及应用性研究成果:如含水量对黄土强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粘聚力C值随含水量的增大而显著下降,但对内摩擦角的影响则较小[1]等。
宁夏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雨量少、风沙大。
黄土含水量较低、地层厚、完整、分布连续,且具有代表性。
宁夏地区的黄土与其他地区黄土相比,其物理力学性质独具特色[2-4];其颗粒以点接触为主,孔隙度高,粒径相对较大,具有强烈的自重湿陷等特性。
黄土地质工程中的荷载变形特性研究黄土是一种常见的地质工程材料,广泛应用于基础工程和公路建设中。
然而,由于黄土的特殊性质,在荷载作用下极易发生变形,导致工程的安全性受到威胁。
因此,对黄土地质工程中的荷载变形特性进行详细研究至关重要。
荷载变形特性是指黄土在受到外界荷载作用下所表现出的变形特征。
黄土在受到荷载作用时,由于其含水量较高,水分起到了黏性的作用,使得其具有良好的可塑性。
在荷载作用下,黄土会发生压缩变形、剪切变形和膨胀变形等。
首先,荷载作用下的黄土压缩变形是指在垂直荷载作用下,黄土颗粒之间受到压缩力的作用,出现垂直压缩变形的现象。
黄土的压缩变形特性与其含水量、粒度分布、结构和应力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确定黄土的压缩系数,来预测其在荷载作用下的压缩行为,从而合理设计工程结构。
其次,荷载作用下的黄土剪切变形是指在平行于荷载作用方向的剪切力作用下,黄土颗粒之间发生相对滑动,出现剪切变形的现象。
黄土的剪切变形特性与其孔隙结构、强度特性和固结状态等有关。
在黄土地质工程中,了解黄土的剪切变形特性,对于合理设置边坡稳定系数和确定地震作用下的抗滑稳定系数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荷载作用下的黄土膨胀变形是指在受到湿润环境的影响下,黄土颗粒之间的吸附水分增加,导致体积增大,从而出现膨胀变形的现象。
黄土的膨胀变形特性与其含水量、土体粉性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
黄土的膨胀变形特性对于地基处理和路基设计中的排水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为研究黄土地质工程中的荷载变形特性,常采用实地观测、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方法。
通过采集黄土样本,并在室内通过不同的加载方式进行试验,可以获得黄土的变形参数和强度特性等数据。
此外,数值模拟方法可以模拟黄土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特性,并预测工程结构的变形情况,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黄土地质工程中的荷载变形特性研究对于保证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黄土的压缩变形、剪切变形和膨胀变形等特性,可以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提高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延安黄土击实后增湿变形试验研究摘要:黄土由于其特殊的结构性,一般在浸水与压力的作用下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增湿变形,许多工程事故都是由于其增湿变形引起。
增湿变形是在压力作用下变形达到稳定后由于含水量增大而产生的附加变形。
目前规范以黄土的湿陷系数进行黄土地基设计,湿陷系数只是反映了浸水饱和条件下的变形,不能反映非饱和黄土的增湿变形量,与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出入,在有些情况下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错误性判断。
本文基于现状研究的不足,以延安新区建设项目中的经压实过的黄土为研究对象,通过标准固结试验和高压固结试验,对不同干密度下击实黄土的增湿变形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
以期为延安新区建设的高填方黄土的沉降计算以及黄土湿陷性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重塑黄土的压缩性随着增湿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增湿含水率的降低而减小。
2、重塑黄土的压缩性随着干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3、重塑黄土的压缩性与湿陷性的内在联系在于压缩性与湿陷性在含水率的增减变化过程中的转化是可逆的。
关键词:延安黄土,增湿变形,固结试验,含水率,干密度ABSTRACT:Owing to the special structure of the loess, the moistening deformation of varying degrees is presented as the result of the pressure and water,causing a lot of project accidents. The moistening deformation is the additional deformation due to the moisture content increased when the soil reaches the steady condition under pressure. At present, the subsoil i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Collapsible Loess Norm, which displays the saturated deformation of immersing and does not show the moistening deformation. It is relatively incompatible with the fact, leading to the unnecessary waste and judging mistakes on some occasions.Based on the deficiency of current research, the text studies the moistening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ompacted losses at different dry density through the standard consolidation test and high pressure consolidation test, and concludes the regular influence of the dry density and water content on compaction loess deformation, which takes the compacted loess in Yan'an New District construction project as object of study. In order to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onstructionof Yan'an New District, the settlement calculation of high fill loess and collapsibility ofloess research. The main conclusions of this paper gained as follows:1.The compressibility of remolded loess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moisture content,and it decreases with the loss of moisture content.2.The compressibility of remolded loess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dry density.3.The conversion between compressibility and collapsibility is reversible in the process of changing with water content, which is the intrinsic link between compressibility and collapsibility of remoldedloess.Key Words:Yan 'an loess, moistening deformation, consolidation test, water content,drydensity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黄土水敏性强,湿陷性是水敏性在变形方面的一种具体表现,在与黄土相关的试验中,经常要考虑在不同含水率的情况下,黄土的强度、压缩性和湿陷性等的变化规律。
侧限条件下原状黄土增湿特性研究摘要:目前,对侧限条件下原状黄土增湿过程中的变形和持水特性研究还较少。
以新疆伊犁原状黄土为对象,采用固结仪开展了不同竖向压力作用下的分级增湿试验和湿陷试验。
在分级增湿试验中,研究了增湿过程中持水特性以及静止土压力系数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侧限条件下土水特征曲线模型以及静止土压力系数的表达式;引入“增湿水平”这一变量描述土体的含水状态,研究了增湿变形与增湿水平的相关关系。
最后通过比较增湿试验(单线法)和湿陷试验(双线法)所得到的增湿水平与增湿变形系数关系曲线,验证了两种试验方法在黄土增湿变形研究中的等效性。
关键词:增湿变形;增湿水平;静止土压力系数;土水特征曲线;黄土1 研究背景湿陷性黄土是一种特殊土,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对于水的特殊敏感性,即在应力状态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遇水增湿或饱和的过程会导致显著的附加变形,即湿陷变形。
很多实际黄土地基工程可以简化为侧限应力条件下的增湿问题[1-2]。
侧限条件下增湿过程中,黄土内部结构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了竖向变形、侧压力以及持水特征的变化。
黄土湿陷特性的研究方法有单线法和双线法,两种方法的等效性在黄土湿陷变形的研究中已经形成共识,但是在增湿变形研究中还未得到证实[3]。
已有湿陷性黄土增湿特性的研究主要关注增湿变形,对应力相关的持水特性研究较少。
如邢义川等研究了三轴应力条件下黄土的增湿变形特性,较少涉及黄土的持水特性[4-6];陈存礼等研究了侧限条件下原状黄土的增湿变形特性,没有考虑持水特性[7]。
陈正汉等研究了应力对重塑黄土减湿持水特性的影响[8]。
张登飞等则研究了侧限条件下重塑黄土的增湿变形及持水特性[9]。
在静止土压力系数的研究成果中,提出了诸多土压力系数的理论和经验表达式[10-11],其中以Jaky的理论公式最为著名,其简化形式K0=1-sinφ′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2-13]。
显然对于一定密实程度和含水状态的土体,由Jaky公式得出的K0值是常数,而实践证明K0通常随着σ1的增加而发生变化。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深度和湿陷性评价试验研究一、概述在土木工程建设领域,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深度和湿陷性评价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研究课题。
这类地基因其特殊的物理性质和工程特性,给工程建设带来了诸多挑战。
湿陷性黄土在遇水浸湿后,其结构会发生显著变化,导致地基承载力降低,甚至引发地基沉降等问题,严重影响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对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深度和湿陷性评价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的试验和分析,探究地基处理深度的合理范围,以及湿陷性评价的有效方法,为实际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研究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多种试验方法和技术手段,包括浸水试验、载荷试验、原位测试等,以全面评估地基的湿陷性能和处理效果。
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我们得到了关于地基处理深度和湿陷性评价的一系列重要结论和建议,为类似工程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本研究对于推动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和湿陷性评价方法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升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水平。
1. 研究背景:介绍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工程特点和问题,阐述其在我国分布广泛、工程危害严重的现状。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是我国工程建设中常见的一种特殊地基类型,其工程特点和问题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和复杂性。
这种地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如陕西、甘肃、宁夏、山西等地,这些地区广泛分布着厚层黄土,且黄土的湿陷性特征明显,对工程建设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工程特点主要表现在其特殊的物理力学性质上。
一方面,这种地基的湿陷性是其最为显著的特点,即在浸水或受雨水作用时,其结构会发生变化,导致地基承载力降低,沉降变形增大,甚至引发地基失稳等严重问题。
另一方面,由于其厚度较大,地基处理难度也相应增大,需要采取更为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以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我国,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危害性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山西吕梁机场湿陷性黄土特征及力学性能试验结合山西吕梁机场高边坡工程,对机场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确定了现场黄土的湿陷性等级;采用重型击实试验测定施工场地黄土的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采用三轴剪切试验测定了黄土的黏聚力c和内摩擦角φ,为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标签:湿陷性黄土; 性能; 试验引言湿陷性黄土是指黄土由于其上覆土的自重压力和附加压力的双重影响,遇水湿润后,土体结构受到损坏,进而产生明显的下降[1]。
干燥时,湿陷性黄土的强度大,压缩性小;湿润时,其承受荷载的能力明显下降,易产生变形、出现空洞及塌滑等边坡病害。
湿陷性黄土占地范围大,我国黄土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6.8%,而湿陷性黄土占其中的四分之三[2]。
湿陷性黄土对机场的建设产生了重大安全隐患,降低机场的安全性加大机场建设的成本并增加了施工难度[3~6]。
尤其是湿陷性黄土边坡工程,由于暴露于自然环境中,及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而产生不稳定性因素,因此需要对机场所在地湿陷性黄土的物理性能进行试验,以便进行边坡的稳定性分析,为工程安全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结合山西吕梁机场边坡建设工程,对边坡所属区域的湿陷性黄土进行湿陷性等级及划分及室内重型击实试验和不固结不排水试验得到了土样的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内摩擦角和粘聚力,为机场稳定性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1.湿陷性黄土评价1.1 湿陷性评价选取试验段土样,进行双线法试验,分别提供浸水压力为100kPa、400kPa、800kPa、1200kPa的湿陷系数;在试验段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探井:T14#、T51#。
1.1.1 湿陷系数与深度的关系黄土的湿陷系数下式计算:(1)式中:—试验土样在天然状态和侧限条件下,施加压力稳定后的高度,mm;—试验土样浸水压缩稳定后的高度,mm;—试验土样的原始高度。
T14#探井在浸水压力分别为100kPa、400kPa、800kPa、1200kPa时的湿陷系数与深度关系见图1:图1 T 14#探井湿陷系数随深度变化图由图1可以看出,湿陷系数基本上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两者呈反比关系。
膨胀土增湿过程中膨胀规律的试验研究李进前;王起才;张戎令;张唐瑜;王天双;梁柯鑫【摘要】为了研究膨胀土增湿过程中膨胀规律,取某高速铁路地基膨胀泥岩土样,研究其无荷膨胀率随含水率增大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膨胀土无荷膨胀率随含水率变化过程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快速膨胀阶段、缓慢膨胀阶段和趋于稳定阶段,得到3个变化节点含水率.然后使用蒙脱石含量、阳离子交换量、自由膨胀率、液限这4个指标作为模型因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能够表征膨胀土膨胀能力强弱的膨胀特性Z值.分析3个变化节点含水率与膨胀特性Z值的关系,得到3个含水率与Z值的函数关系式.在实际工程中,可以测定土样的当前含水率和4个指标值,由4个指标值得到膨胀特性Z值,由变化节点含水率与Z值的函数关系计算得到3个变化节点含水率,然后判断土体当前含水率与3个变化节点含水率的关系,就能判断土体在当前含水率下膨胀能力的强弱,这可对实际工程提供一定参考.%In mudstone order to study the swelling law of the expansive soil during humidification process, taking the expansive mudstone soil sample from a high-speed railway foundation as an specimen, studies of the change lawof non-loading expansion rate with the increase of moisture content are carried out in this pape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hange process of the non-loading expansion rate of the expansive soil with the changes in moisture content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the rapid expansion stage, the slow expansion stage and the tend-to-be-stable stage. This study obtains the values of the moisture content in three change nodes, then utilizes the four indexes, that is, montmorillonite content, cation exchange content, free expansion rate and liquid limit, asthe model factors, and further uses the main ingredient analytic method to get the Z value of the expansion characteristic, which can represent the expansion capacity of the expansive soil. This study also analyzes the correlation characteristic, which can represent the expansion capacity of the expansive soil. This study also analyz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three change nodes and the Z value of the expansion characteristic, and gets the function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m. In practical works, the current moisture content of the soil sample and its four indexes can be measured, then the Z value of the expansion characteristic can be obtained from the four indexes. Furthermore,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three change nodes can be calculated through the function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the change nodes and Z value, and finally we can asses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current soil moisture content and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three change nodes and judge the strength of the soil mass under the current moisture content, and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practical works.【期刊名称】《水利水运工程学报》【年(卷),期】2018(000)003【总页数】9页(P86-94)【关键词】膨胀土;无荷膨胀率;含水率;增湿;膨胀特性【作者】李进前;王起才;张戎令;张唐瑜;王天双;梁柯鑫【作者单位】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兰州交通大学道桥工程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甘肃兰州 730070;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兰州交通大学道桥工程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甘肃兰州 730070;兰州交通大学甘肃省道路桥梁与地下工程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70;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443膨胀土是具有显著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特性的高塑性黏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