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与新文化运动PPT
- 格式:ppt
- 大小:7.77 MB
- 文档页数:16
目录陈独秀与新文化运动(1915.9.15-1919.5.4) (2)摘要: (2)一.是时陈独秀: (2)二.背景: (3)1. 政治: (3)2.经济: (3)3. 文化: (4)4. 社会: (4)三.基本内容: (4)四.过程: (4)五.意义与不足: (5)六.总结与启示: (6)陈独秀与新文化运动(1915.9.15-1919.5.4)摘要: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和领导者,他的身影贯穿新文化运动的始终。
陈独秀的经历则造就了他的性格,坚韧执着,不屈从于权威,有自己的想法,胆大肯干。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和背景广为人知,但并不是很多人都清晰地了解新文化运动具体的过程和背景。
本文以陈独秀的经历为线索,贴近新文化运动的具体过程,简要分析一些具体事件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意义,呈现一个具有真实感的,贴近生活的,具体的陈独秀和新文化运动。
一.是时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陈独秀出生在皖西南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文化名城——安庆。
陈独秀的父亲有三个兄弟,大伯父陈衍藩死于太平天国安庆保卫战,二伯父夭折陈衍藻夭折,其父陈衍中亦是在1881年于苏州染上瘟疫后去世,陈独秀由四叔陈昔凡及其母亲查氏抚养。
陈昔凡在东北当官,于是平日里便是由其祖父陈章旭教育陈独秀。
祖父喜欢抽鸦片,脾气坏,但是在陈氏家族里地位至高无上,族里的人都不敢忤逆他的意思。
这种家长制的作风给少年陈独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反抗精神或许便是在那个时候萌芽。
而其母查氏是菩萨心肠,尽管家里贫穷,在乡人遇到急难的时候仍是鼎力相助。
这种助人为乐的品质也深深地影响了年幼的陈独秀。
1896年,17岁的陈独秀参加院试①,考上了秀才。
1897年7月,陈独秀协同兄弟、同学及先生一行人赴南京参加江南乡试②。
其间他首次接触了梁启超办的《时务报》,对梁启超“变亦变,不变亦变”的观点十分感兴趣。
陈独秀乡试落第,1898年被回家省亲的陈昔凡带到东北,不想义和团闹得正凶,关东不得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