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名词解释1

  • 格式:txt
  • 大小:21.37 KB
  • 文档页数:11

1.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
2.证: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将四诊所收集来的资料.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分析和综合,辨识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正邪之间的关系等,然后概括为某种性质证的过程。
4.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实施治疗的过程。

1.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总概括。
2. 阳胜:多指阳邪偏胜,故表现为一派阳热亢盛的临床症状。
3. 阴胜:多指阴邪偏胜,故表现为一派阴寒至盛的临床症状。
4. 阳虚则外寒:因为阳虚,温煦功能低下,不能制约阴寒即出现的虚寒征象。
5. 阴虚则内热:由于阴虚,无力制约阳热而出现的虚热征象。
6. 阴阳互损:一是阴阳偏胜伤及对方;二是指人体内正气(阴阳二气)的任何一方出现了虚损不足,招致对方受损伤的病理现象。
7. 实则泻之:阴或阳的一方偏胜、亢奋,尚未损及对方时,此为实证,当损其有余。
8. 虚则补之:阴或阳的一方偏衰或阴阳俱损时,此即虚证,应补其不足。
9. 阳虚外寒:若阳虚不能制阴而导致阴相对偏盛的虚寒证,即“阳虚外寒”。
10. 阴病治阳:治宜补阳以制阴,若阳虚不能制阴而导致阴相对偏盛的虚寒证,此即“阴病治阳”。
11. 阴虚内热:若阴虚不能制阳而导致阳相对偏盛的虚热证,即“阴虚内热”。
12. 阳病治阴:若阴虚不能制阳而导致阳相对偏盛的虚热证,治宜补阴以制阳,此即“阳病治阴”。
13.五行制化:制,是制约、克制的意思;化,是生化、变化的意思。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具有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的生克协调配合关系。五行制化实质上就是五行相生与相克关系的正常联系。
14.相乘: 乘,即乘虚侵袭。相乘是指五行之间相克太过的异常变化。其次序与相克同,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金乘木。
15. 平肝和胃法: 又称调理肝脾法。指通过抑肝、平肝,佐以和胃健脾等法以治疗肝气犯胃、肝旺脾虚等证。
16.母病及子:指病变由母脏累及到子脏。
17.子病及母:即病变由子脏波及到母脏。
18.滋肾养肝法:又称滋补肝肾法。指通过滋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
19.相侮:侮,即欺侮,有恃强凌弱之意。相侮是指五行之间反向克制的异常变化。又称反克、反侮。其次序与相克相反,即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1.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其生理功能特点,可分为脏、腑、奇恒之腑。
2.宣发:是指肺气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

的作用。
3.肃降:是指肺气向下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
4.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会聚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
5.肾阴:对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具有滋养、濡润作用。肾阴到达全身的脏腑组织器官,则转变为该脏腑组织器官之阴。
6.肾阳:对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推动和温煦作用,肾阳到达全身的脏腑组织器官,则转化为该脏腑组织器官之阳。
7.泌别清浊:泌,即分泌;别,即分别。清,指水谷精微;浊,指食物糟粕。它是指小肠将经过消化后的饮食物,分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部分;一是将水谷精微吸收,在经脾运化输送到全身;二是把食物残渣下送大肠。
8.受纳:是接受和容纳的意思。
9.腐熟:是饮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变成食糜的意思。
10.奇恒之腑:奇恒之腑多为中空有腔的脏器,形类似于“腑”而不同于六腑,其生理功能“藏而不泻”,类似于脏,故称为奇恒之腑。
11.气:作为一个医学概念指人体之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气既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具体物质,又是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总称。12、元气:又名“原气”、“真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13.宗气:是积于胸中之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由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和脾胃从饮食物中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气相互结合化生而成。
14.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之气。
15.卫气:是具有防御作用而行于脉外之气。
16.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性质较清稀的称为津;性质较稠厚的称为液。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17.肝肾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由于精和血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关系,肾中精气充盈,则肝有所养,血有所充,故称“肝肾同源”。
18.孤腑:是指三焦。人体五脏六腑之中,惟三焦最大,无以匹配,故称之为孤腑。
19.中精之腑:是指胆,胆汁由肝产生,贮存于胆,为清净精微之液,故称“胆者,中精之腑“。
20.汗为心之液:由于汗为津液所化生,血与津液同出一源,而血又为心所主,故有“汗为心之液”之说,又称“汗血同源”。

1.病因:泛指引起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
2.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3.六气:是指风、寒、暑、湿、燥、火自然界六种气候
4.伤寒:寒邪伤及肌表,郁遏卫阳者
5.中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者
6.疠气:是指具有强烈传染性的一类外邪
7.七情:人

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
8.痰饮: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清稀者称饮,稠浊者称痰
9.瘀血: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
10.实证:邪气亢盛所表现的证候
11.虚证:正气不足表现的证候
12.气滞:气机郁滞而流通不畅的病理状态
13.气逆:气的上升过度,或下降不及,而致脏腑之气逆上的病理状态
14.气陷:在气虚的情况下,以气的上升不及和升举无力为主要特征的病理状态

1.四诊:是指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法。
2.四诊合参:指诊察疾病时,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资料全面结合分析,为准确判断病证提供依据。
3.畏寒:自觉怕冷,加衣被或近火取暖,采取保暖措施,身体发冷的感觉可以缓解的表现。
4.谵语:神志不清,语无伦次,语意数变,声音高亢,多为热扰心神之实证。
5.郑声:神志不清,声音细微,语多重复,时断时续,为心气大伤,精神散乱之虚证。
6.独语:喃喃自语,喋喋不休,逢人则止,属心气不足之虚证,或痰气郁结、 清窍阻蔽所致。
7.狂语:精神错乱,语无伦次,狂躁妄言,不避亲疏,多为痰火扰心。
8.言謇:舌强语謇,言语不清,多因风痰阻络,为中风先兆或中风后遗症。
9.战汗:先恶寒战栗,继而全身大汗者,多见于急性热病正邪剧烈交争,为疾病之转折点。
10.盗汗:睡时汗出,醒则汗止者,多属阴虚内热。
11.壮热:高热不退,感觉躁热难受,体温升高明显,身热灼手,或伴有恶热烦渴的表现,多因里热炽盛。
12.太息:时发长吁短叹,以呼气为主,多为情志抑郁,肝失疏泄所致。
13.潮热:按时发热,或按时热甚,发热盛衰起伏有定时,犹如潮汛的表现。包括午后潮热、日晡潮热等。
14.呃逆:气逆于上,自咽喉出,其声呃呃,不能自主,俗称“打呃”。
15. 恶寒:感觉怕冷,虽加衣覆被,采取保暖措施,身体发冷的感觉仍不能缓解的表现。


1.脏腑辨证: 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结合八纲,病因,气血等理论,通过四诊收集病情资料,对疾病的证候进 行分析和归纳,借以推究其病机,判断病位,病性以及正邪盛衰状况的一种辨证方法。
2.里证:是指病变部位在内,脏腑气血功能失调所反映的证候。
3.热证:是感受热邪,或机体阳盛,阴虚所表现的证候。
4.心脾两虚证:指心血不足,脾气虚弱,以心悸、失眠、食少纳呆、便溏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
5.肝脾不调证:指肝失疏泄,

脾失健运,以胸胁涨满窜痛、纳呆、腹痛肠鸣、便溏不爽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1.治则:即治疗疾病的总原则。
2.治法:是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即是治则的具体化。
3.反治: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又称“逆治”。
4.正治: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又称“从治”。
5.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疾病,由于病情的发展和病机的变化,以及邪正消 长的差异,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治疗上应根据其具体情况,运用不同的治法加以治疗。
6.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在其病情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相同的病机变 化或同一性质的证候,可以采用相同的治法治疗。
7.急则治其标:临证中出现发热、中满、大小便不利等较急重病情时,不论其本为何,均应先治其标证,待急重症状稳定后,再治其本证。
8.缓则治其本:对于慢性病或急性病恢复期者,如肺痨咳嗽、热病伤阴等证,虽见有其标证,如咳嗽等,亦应针对其肺肾阴虚之本来加以治疗。
9.热因热用:是以热治热,即用热性药治疗具有假热症状的病证。
10.寒因寒用:是以寒治寒,即用寒性药治疗具有假寒症状的病证。
11.通因通用:是以通治通,即用通利药治疗具有实性通泄症状的病证。
12.塞因塞用:是以补开塞,即用补益药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病证。

1.中药:凡是以中医传统理论为指导,进行采收、加工、炮制、制剂以利于临床应用的药物称中药。
2.配伍:根据病情和辨证,有选择地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组合在一起应用叫配伍。
3.武火:使温度上升及水液蒸发迅速的火候,称武火。
4.文火:使温度上升及水液蒸发缓慢的火候,称文火。
5.归经:药物对某经或某几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经作用较少,甚至无作用,这种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称归经。
6.四气:是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
7.五味:是指药物具有辛、甘、苦、酸、咸五种不同滋味,药味不同则作用不同。
8.中药七情:中药的“七情”是指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这七种中药配伍关系。
9.单行:用一味药治疗疾病谓单行。
10.相须:两种性能、功效相同或近似的药物合用,以增强疗效的一种配伍方法叫相须。
11.相使:两种药合用,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辅药可以提高主药功效的配伍方法谓相使。
12.相畏: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使其毒副作用减轻或消失的配伍方法称相畏。
13.相杀:一种药物能够消除另一种药物毒副作用的配伍叫相杀。
14

.相恶: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使其作用减弱,甚至消失的一种配伍谓相恶。
15.相反:两种药物配伍应用后,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即谓之相反。
16.解表药:凡具有发散功效,以发散表邪为主要作用,解除表证的药物称解表药。
17.辛温解表药:又称发散风寒药,这类药物大多味辛性温,辛能散,温能通,故发汗作用强,适用于外感风寒表证。
18.辛凉解表药:又称发散风热药,这类药物大多味辛性凉,发汗解表作用缓和,主要适用于外感风热表证。
19.祛风湿药:凡具有祛风除湿功效,以祛除风湿为主要作用,治疗风湿痹证的药物称祛风湿药。
20.祛湿药:凡具祛湿功效,以祛除湿邪为主要作用,治疗水湿停聚的药物称祛湿药。
21.化湿燥湿药:凡具化湿运脾功效,以化湿燥湿、强健脾胃为主要作用,治疗湿阻中焦的药物称化湿燥湿药。
22.利水渗湿药:凡具利水渗湿功效,以利水渗湿、通利小便为主要作用,治疗水湿停聚的药物称利水渗湿药。
23.清热利湿药:凡具清热利湿功效,以清利湿热为主要作用,治疗湿热证的药物称清热利湿药。
24.清热药:凡具清热功效,以清除里热为主要作用,主治热性病证的药物称清热药。
25.清热泻火药:凡具有清热泻火功效,以清热泻火为主要作用,治疗气分实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泻火药。
26.清热解毒药:凡具有清热解毒功效,以清热解毒为主要作用,治疗各种热毒和火毒证的药物称为清热解毒药。
27.清热凉血药:凡具清热凉血功效,以清热凉血为主要作用,清营分、血分热的药物称清热凉血药。
28.清热燥湿药:凡具清热燥湿功效,以清热燥湿为主要作用,治疗湿热内蕴或湿邪化热的药物称清热燥湿药。
29.清热解暑药:凡具有清热解暑功效,以清热解暑为主要作用,清解暑热或暑湿证的药物称为清热解暑药。
30.清热明目药:凡具有清热明目功效,以清热明目为主要作用,治疗目赤肿痛及目暗不明的药物称为清热明目药。
31.清虚热药:凡具有清虚热功效,以清虚热为主要作用,治疗虚热病证的药物称为清虚热药。
32.消导药:凡具消食导滞功效,以消除胃肠积滞,促进消化为主要作用,治疗饮食积滞的药物称消导药。
33.泻下药:凡具泻下通便功效,以促进排便为主要作用,治疗胃肠积滞、水肿、停饮的药物称泻下药。
34.攻下药:味苦性寒,具有较强的清热泻火及泻下通便作用的药物称为攻下药,主要适用于热结便秘及火热上炎之里实热证。
35.润下药:多为植物种仁,富含油脂,具有润燥滑肠作用,使大便易于排出的药物

称为润下药,主要适用于年老津枯、产后血虚、热病伤津及失血等所致的肠燥津枯便秘。
36.逐水药:该类药物泻下作用峻猛,能引起剧烈腹泻,使体内积液从大便排出,部分药物兼有利尿作用故称逐水药。
37.祛痰药:凡具有祛痰功效,以祛除痰涎为主要作用,治疗咯痰不畅的药物称祛痰药。
38.止咳平喘药:凡具宣肺祛痰、润肺止咳、下气平喘功效,以止咳平喘为主要作用,治疗咳嗽气喘的药物称止咳平喘药。
39.清化热痰药:凡具有清热化痰功效,以清化热痰为主要作用,治疗痰热证的药物,称为清化热痰药。
40.温化寒痰药:凡具有温化寒痰功效,以温肺化痰或燥湿化痰为主要作用,治疗寒痰、湿痰的药物称为温化寒痰药。
41.温里药:凡具有温补阳气、祛除里寒功效,以温里散寒为主要作用,治疗里寒证的药物称温里药。
42.理气药:凡具理气功效,以疏通气机、行气解郁为主要作用,治疗气机郁滞诸证的药物称理气药。
43.理血药:凡具有调理血液功效,以补血、活血、凉血、止血为主要作用,治疗血分证的药物称理血药。
44.活血药:凡具有活血化瘀功效,以通畅血行、消除瘀血为主要作用,治疗血瘀证的药物称活血药。
45.止血药:凡具有止血功效,以制止体内外出血为主要作用,治疗各种出血证的药物称止血药。
46.破血药:活血化瘀作用峻猛的药物称破血药。
47.补益药:凡具有补益功效,以补气血阴阳为主要作用,治疗各种虚证的药物,称为补益药,亦称补虚药或补养药。
48.补气药:凡具补气功效,以补气为主要作用,治疗气虚证的药物称补气药。
49.补血药:凡具补血功效,以补益血液为主要作用,治疗血虚证的药物称补血药。
50.补阴药:凡具有养阴生津功效,以滋养阴液,生津润燥为主要作用,治疗阴虚证的药物称补阴药,亦称养阴药或滋阴药。
51.补阳药:凡具有温补阳气功效,以补助人体阳气为主要作用,治疗阳虚证的药物称为补阳药。
52.固涩药:凡具收敛固摄功效,以敛耗散,固滑脱为主要作用,治疗多汗、遗泄滑脱、崩漏带下等病证的药物称固涩药。
53.收敛止汗药:凡具有止汗功效,以收敛止汗为主要作用,治疗汗出不止的药物称为收敛止汗药。
54.涩肠止泻药:凡具有止泻功效,以涩肠止泻为主要作用,治疗久泄滑脱的药物称为涩肠止泻药。
55.涩精缩尿药:凡具有涩精缩尿功效,以涩精止遗、固涩小便为主要作用,治疗遗精滑精、遗尿尿频的药物称为涩精缩尿药。
56.固崩止带药:凡具有固崩止带功效,以固崩止带为主要作用,治疗崩漏带下的药物称为

固崩止带药。
57.平肝息风药:凡具平肝潜阳、息风止痉功效,以平肝阳、息肝风、止抽搐为主要作用,治疗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的药物称平肝息风药。
58.安神药:凡具安定神志功效,以镇惊养心为主要作用,治疗神志不安的药物称安神药。
59.开窍药:凡具开窍醒神功效,以通关开窍、醒脑复神为主要作用,治疗闭证神昏的药物称开窍药。
60.驱虫药:具有杀虫功效,以杀灭或麻痹虫体为主要作用,治疗人体寄生虫病的药物称为驱虫药。
61.外用药:凡以在体表使用为主要给药途径的药物称为外用药。

1.君药: 是方剂中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其药力居方中之首,是方剂中必须具有的药物。
2.臣药:意义有二,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二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其药力次于君药。
3.佐药:意义有三,一是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的兼证;二是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与烈性;三是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4.使药:意义有二,一是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具有调和诸药作用的药物。
第二节 方剂的分类及常用方剂

1.辛温解表:用具有辛温解表作用的药物治疗风寒表证的方法。
2.辛凉解表:用具有辛凉解表作用的药物治疗风热表证的方法。
3.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是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的方法。外感风邪,卫强营弱,用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为祛邪调正兼顾的方法。

1.外风:外风是指风邪外袭,侵袭人体头面、经络、肌肉、关节、筋骨等所致的病证,由于寒、湿、热诸邪常与风邪结合为患,故又有风寒、风湿、风热等区别。外风宜疏散。
2.内风:是内生之风,是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的风病。内风宜平息。

1.外湿:多因居处潮湿,涉水冒雨等,邪从外侵,常伤及肌表经络。
2.内湿:多因饮食失节,伤及脏腑,脾失健运,湿从内生。

清法:凡以寒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用以治疗里热证的方法,称为清法

和解少阳:是指邪在少阳,位于半表半里,证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以及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而采取的治疗方法。

消法:具有消食、理血、祛湿、祛虫等作用,治疗气、血、痰、湿、虫等壅滞而成的积滞痞块的方法。

吐法:具有涌吐痰诞、宿食、毒食等作用,治疗痰厥、食积、误食毒物的方法,称为吐法。

1.

寒下:以具有泻热通便作用的药物,治疗里热积滞实证的方法。
2.润下:以具有润肠通便作用的药物,治疗肠燥津亏、大便秘结证的方法。

化痰止咳平喘:以具有祛痰平喘作用的药物,治疗咳嗽、哮喘的方法,称为化痰止咳平喘法。

1.温中祛寒:以温中散寒的药物,治疗脾胃虚寒的方法。
2.回阳救逆:以回阳救逆的药物,治疗阳气衰微,阴寒内盛的方法。

肝气郁滞:肝失疏泄所致,主要表现为胸胁胀痛,纳呆腹胀,精神抑郁,或月经不调等,治以疏肝理气。

活血祛瘀:以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药物,治疗各种瘀血阻滞病证的方法,如经闭、痛经、肿瘤、中风、外伤瘀痛等。

补法:以具有补养气、血、阴、阳等作用的药物,治疗各种虚证的方法,称为补法。

敛汗固表剂:以固表止汗药为主组成的方剂,用于治疗体虚卫外不固,阴液不能内守而致的自汗、盗汗。

1.滋阴养血安神:以滋阴养血安神的药物,治疗因思虑过度,心血不足,心神失养;或心阴不足,虚火内扰心神之证的方法。
2.重镇安神:以重镇安神的药物,治疗因肝郁化火,扰乱心神之证的方法。

1.凉开:以芳香开窍及清热凉血的药物,治疗邪热内陷心包的热闭证的方法。
2.温开:以芳香开窍及温里行气之品,治疗寒邪痰浊闭塞气机证的方法。

蛔厥:为胃热肠寒,蛔动不安所致之证。胃热肠寒不利于蛔虫生存,则扰动不安,痛甚则气机逆乱,阴阳之气不相顺接,而四肢厥冷发为蛔厥。

疮疡:指有形证可见的外科及皮肤疾患的总称,包括所有的肿疡及溃疡,如痈、疽、疔疮、疖肿等,多有毒邪内侵,气血壅滞而成。

1.针法:是利用金属制成的针具,通过一定的手法,刺激人体腧穴,以治疗人体多种疾病的方法。
2.灸法:是用艾叶捣制成艾绒,做成艾炷或艾条,点燃以后,熏灼体表穴位或患部,使之产生温热或灼痛感,以达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回阳救逆,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作用。
3.行针:进针后,为了使病人产生针刺的感应,而行使一定的手法,称为行针。
4.得气:指针刺部位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而医者指下亦有一种沉紧的反应,称为得气,也称针感。
5.刺手:在双手进针方法中,一般右手持针,称为刺手。刺手的作用主要是掌握针具。
6.耳穴:是指分布在耳廓上的腧穴,是耳廓上的一些特定刺激点。
7.一指禅推法:用大拇指指端、或指面、或偏峰着力于一定穴位或部位上,沉肩、垂肘、悬腕,通过前臂与腕部的协调摆动和指间关节的屈伸活动,使之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于穴位或部位上的一种手法


8.滚法:用手背近小指部分或小指、环指和中指的掌指关节着力于一定穴位或部位上,通过前臂的旋转摆动,连同肘关节做屈伸外旋的连续动作,使之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于部位或穴位上的一种手法。
9.扳法:用两手分别固定关节的远、近端,或肢体的一定部位,做相反方向或同一方向用力扳动的—种方法。
10.拔罐疗法:又称火罐疗法或吸筒疗法。是指将罐具内形成负压而吸附于患处或穴位上,产生局部充血和瘀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1.感冒:是因外邪侵袭人体所引起的头痛、鼻塞、流涕、喷嚏、恶寒、发热、脉浮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2.时行感冒:指感冒病情较重,且在一个时期、一定范围内流行,不分男女老少,得病后症状多有类似的病证。

1.内伤发热:指凡因脏腑气血阴阳虚损或失调而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2.气郁发热:由于肝气郁滞,郁久化热而引起的发热,临床表现为发热不甚,或午后低热,常随情绪波动而起伏,抑郁不欢,喜叹息,或烦燥易怒。

1.咳嗽:是指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发出咳声或咳吐痰液的肺系病证。
2.风寒咳嗽:由于风寒束肺,肺失宣降而致的咳嗽,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咳嗽,痰白稀薄,鼻塞流清涕,喉痒声重,头痛,恶寒,无汗,或见发热全身酸痛,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1.喘证:是以呼吸急促,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症状的病证。
2.实喘:实喘呼吸深长有余,呼出为快,气粗声高,脉数有力,病势骤急。

1.血证:凡血液不循常道,上溢于口鼻诸窍,下出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的病证。
2.溲血:也即尿血,是指小便中混有血液,或伴有血块夹杂而下的病证。

1.惊悸:指因惊恐、恼怒所引起的以心中悸动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要症状的一种自觉病证。
2.怔忡:指并未受惊,稍劳即发的,以心中悸动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要症状的一种自觉病证。

1.胸痛:又称为“胸痹”“真心痛”,是以胸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2.胸阳痹阻:胸阳不足,阴气内乘,胸中阳气遏阻导致胸痹心痛,四肢厥冷为主要表现的病理状态。

1.不寐:即失眠,是指以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病证。
2.痰热扰心:由于气机郁阻,水液不行,酿生痰热上扰心神,导致心神不宁的病理状态。

1.梅核气:由于肝郁乘脾,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气郁结于胸膈之上而致的病证,临床表现为自觉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吐之不出,咽之不下。
2.脏躁 :由于忧郁不解,耗伤心气营血,心神失养,而出现精神

恍惚,心神不宁,多疑易惊,悲忧善哭的病证。“脏躁”多发于女子。

1.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症,多由忧思郁怒,肝气犯胃或饮食劳伤,损伤脾胃之气所致。
2.气滞胃痛:由于肝郁气滞,疏泄失职,横逆犯胃而导致胃脘的胃痛,临床主要表现为胃脘胀痛,连及胁肋,痛处游移不定,食后胀甚,按之稍舒,嗳气频繁,或有泛酸,舌苔薄白,脉弦等。

1.泄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的病证。
2.五更泄:由于肾阳亏虚,脾失温煦,运化失常而导致的泄泻,临床主要表现为黎明之前,脐下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即安,或兼腹部畏寒,腰背怕冷,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等。

1.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或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的一类病证,也称“阳结”、“阴结”及“脾约”。
2.气滞便秘:由于气机郁滞,导致肠道通降失常,大肠传导失职而出现的便秘,临床主要表现为大便秘结,欲便不得,嗳气频作,胸胁痞满,甚则腹中胀痛,纳食减少,苔薄腻,脉弦。

1.急黄:是黄疸中的一种危重病证。多因湿热热毒炽盛燔灼营血所致。证见卒然发黄,迅速加深且呈鲜明如桔子色,严重者常兼见高热烦渴,胁痛腹满,神昏谵语,衄血、便血、肌肤出现瘀斑。治疗以清热解毒、凉血开窍的犀角散为主。

1.蛊胀:蛊胀即臌胀,指腹部胀大,皮色苍黄,甚则腹皮脉络暴露为特征的病证。《证治要诀》说:“蛊与鼓同,以言其急实如鼓,非蛊毒之毒也。”

1.头风:头痛剧烈,经久不愈,呈发作性者,称头风。

1.眩晕:眩是眼花,晕是头晕,两者同时出现,统称眩晕,亦称“眩冒”。眩晕中有病情程度的不同,轻者闭目自止,重者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活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甚则昏倒等症状。

1.卒中:中风又名卒中,是一突然出现口眼?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甚则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为特征的病证。因病起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与自然界中风性善行数变的特性相似,故古代医学家以此取象比类,称为中风。又因其发病突然,也称之为“卒中”。

1.阳水:水肿证候之一,指发病急骤,水肿从头面开始,继及四肢及胸腹,腰以上为剧,按之凹陷较容易恢复,常伴有外感风寒、风热、风湿等证的表现,称之为阳水。

1.气淋:淋证之一,又名气癃。有虚实两种表现。实者与肝气郁结,气滞不通有关;虚者多中气不足,膀胱有热所致。

1.腰痛:是指腰部一侧或两侧酸楚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

1.下消:消渴的一种

。《医学纲目》又称肾消。多由肾水亏竭,蒸化失常所致。证见尿频量多,混浊如脂,尿有甜味,口干咽燥,腰膝酸软等表现。

1.行痹:痹证的一种。指风热湿邪侵袭肢节经络,其中又以风邪为甚的痹证。以肢节疼痛,游走不定为特征。


1.月经先期:凡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连续3个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先期。
2.月经后期: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连续3个周期以上者,称月经后期。
3.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周期提前或延后1周以上,并连续出现3个月经周期以上者,称月经先后无定期。

1.闭经:女子年过十八周岁,月经尚未初潮,或已行经而又中断3个月以上者,称为闭经。前者称为原发性闭经,后者称为继发性闭经。

1.崩漏:妇女不在行经期间阴道突然大量出血或淋漓下血不断者,称为崩漏。前者称为“崩中”,后者称为“漏下”。

1.痛经:妇女凡在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称为痛经。

1.不孕症:育龄妇女,夫妇同居二年以上,其配偶生殖功能正常,未避孕而未能受孕者,称不孕症。

1.恶露:妇女产后2~3周内,由阴道排出少量暗红色血性液体,称为恶露。
2.恶露不尽:产后恶露持续3周以上仍淋漓不尽,甚或夹有鲜血,称为恶露不尽。又称“恶露不绝”。

1.缺乳:产后哺乳期内乳汁量少或无乳可下,称缺乳。又称乳汁不足、乳汁不行。

1.遗精:是指不因性交而精液自行泄出的病证。
2.滑精:无梦而遗精、甚至清醒时精液自行滑出者,曰“滑精”。

1.疳积:是“疳”和“积”的合称。疳者,干也,指是由喂养不当或疾后失调,以致脾胃虚损,运化失健,脏腑失养,气液耗伤而形成的一种慢性病证。积者,滞也,指乳食停积,滞而不通,脾胃受损,而引起的一种脾胃病证。

1.痈:是一种发生于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2.湿疮:湿疮是一种有明显渗出倾向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