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铜铅锌矿采选行业准入条件
- 格式:docx
- 大小:109.43 KB
- 文档页数:9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全社会经济活动的分类与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在统计、计划、财政、税收、工商等国家宏观管理中,对经济活动的分类,并用于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行业 industry行业(或产业)是指从事相同性质的经济活动的所有单位的集合。
2.2 主要活动 principal activity当一个单位对外从事两种以上的经济活动时,占其单位增加值份额最大的一种活动称为主要活动。
如果无法用增加值确定单位的主要活动,可依据销售收入、营业收入或从业人员确定主要活动。
与主要活动相对应的是次要活动和辅助活动。
次要活动是指一个单位对外从事的所有经济活动中,除主要活动以外的经济活动。
辅助活动是指一个单位的全部活动中,不对外提供产品和劳务的活动。
辅助活动是为保证本单位主要活动和次要活动正常运转而进行的一种内部活动。
2.3 单位 unit本标准中的单位是指有效地开展各种经济活动的实体,是划分国民经济行业的载体。
2.4 产业活动单位 establishment产业活动单位是法人单位的附属单位。
产业活动单位应具备下列条件:--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地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资料。
2.5 法人单位 corporate unit具备下列条件的单位为法人单位:文案大全--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定合同;--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3 分类的原则和规定3.1 划分行业的原则本标准采用经济活动的同质性原则划分国民经济行业。
即每一个行业类别按照同一种经济活动的性质划分,而不是依据编制、会计制度或部门管理等划分。
3.2 行业分类的基本单位根据联合国《所有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 Rev. 4),本标准主要以产业活动单位和法人单位作为划分行业的单位。
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发展概况、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机会分析一、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发展概况分析有色金属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材料,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电力、通讯、建筑、家电等绝大部分行业都以有色金属材料为生产基础。
随着现代化工、农业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有色金属在人类发展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
它不仅是世界上重要的战略物资,重要的生产资料,而且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消费资料的重要材料。
国内有色金属行业集中度低、规模效益差、资源分散,同时又是与国际市场接轨紧密的行业之一。
在目前有色金属需求旺盛的情况下,有色企业势必要加大矿山资源投入力度。
参股或者控股海外矿山、企业,能弥补中国有色矿产资源的不足,转变中国企业在原料波动中的不利局面。
此外,企业产业链的延伸和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可以更好的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能扭转中国企业在类似铜精矿加工费等谈判中既没有“定价权”也没有“话语权”的境地。
2019年,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贸易摩擦愈演愈烈、消费不振的背景下,有色金属行业整体表现难有起色。
1、十种有色金属产量2019年中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5842万吨,同比增长3.5%。
规上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增长8.2%。
有色行业全年投资累计增长2.1%,其中矿山投资同比增长6.8%,冶炼及加工行业投资同比增长1.2%。
2、价格持续震荡回落,行业效益延续下滑走势。
《2020-2026年中国新型有色金属合金材料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价值咨询报告》显示:2019年,铜、铝、铅、锌现货均价分别为47739元/吨、13960元/吨、16639元/吨、20489元/吨,同比下跌5.8%、2.1%、13%、13.5%。
规上有色企业营业收入60042亿元,同比增长7.1%。
利润总额1578亿元,同比下降6.5%,其中,矿山行业利润301亿元,同比下降28.4%;冶炼、加工行业利润647亿元、630亿元,同比增长0.6%、1.4%。
分品种来看,铅锌矿采选、钨钼冶炼、金银冶炼行业效益同比减利75亿元、65亿元、45亿元。
附件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全社会经济活动的分类与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在统计、计划、财政、税收、工商等国家宏观管理中,对经济活动的分类,并用于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行业 industry行业(或产业)是指从事相同性质的经济活动的所有单位的集合。
2.2 主要活动 principal activity当一个单位对外从事两种以上的经济活动时,占其单位增加值份额最大的一种活动称为主要活动。
如果无法用增加值确定单位的主要活动,可依据销售收入、营业收入或从业人员确定主要活动。
与主要活动相对应的是次要活动和辅助活动。
次要活动是指一个单位对外从事的所有经济活动中,除主要活动以外的经济活动。
辅助活动是指一个单位的全部活动中,不对外提供产品和劳务的活动。
辅助活动是为保证本单位主要活动和次要活动正常运转而进行的一种内部活动。
2.3 单位 unit本标准中的单位是指有效地开展各种经济活动的实体,是划分国民经济行业的载体。
2.4 产业活动单位 establishment产业活动单位是法人单位的附属单位。
产业活动单位应具备下列条件:——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地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资料。
2.5 法人单位 corporate unit具备下列条件的单位为法人单位:——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定合同;——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3 分类的原则和规定3.1 划分行业的原则本标准采用经济活动的同质性原则划分国民经济行业。
即每一个行业类别按照同一种经济活动的性质划分,而不是依据编制、会计制度或部门管理等划分。
3.2 行业分类的基本单位根据联合国《所有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 Rev. 4),本标准主要以产业活动单位和法人单位作为划分行业的单位。
附件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全社会经济活动的分类与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在统计、计划、财政、税收、工商等国家宏观管理中,对经济活动的分类,并用于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行业industry行业(或产业)是指从事相同性质的经济活动的所有单位的集合。
2.2 主要活动principal activity当一个单位对外从事两种以上的经济活动时,占其单位增加值份额最大的一种活动称为主要活动。
如果无法用增加值确定单位的主要活动,可依据销售收入、营业收入或从业人员确定主要活动。
与主要活动相对应的是次要活动和辅助活动。
次要活动是指一个单位对外从事的所有经济活动中,除主要活动以外的经济活动。
辅助活动是指一个单位的全部活动中,不对外提供产品和劳务的活动。
辅助活动是为保证本单位主要活动和次要活动正常运转而进行的一种内部活动。
2.3 单位unit本标准中的单位是指有效地开展各种经济活动的实体,是划分国民经济行业的载体。
2.4 产业活动单位establishment产业活动单位是法人单位的附属单位。
产业活动单位应具备下列条件:——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地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资料。
2.5 法人单位corporate unit具备下列条件的单位为法人单位:——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定合同;——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3 分类的原则和规定3.1 划分行业的原则本标准采用经济活动的同质性原则划分国民经济行业。
即每一个行业类别按照同一种经济活动的性质划分,而不是依据编制、会计制度或部门管理等划分。
3.2 行业分类的基本单位根据联合国《所有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 Rev. 4),本标准主要以产业活动单位和法人单位作为划分行业的单位。
附件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全社会经济活动的分类与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在统计、计划、财政、税收、工商等国家宏观管理中,对经济活动的分类,并用于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行业 industry行业(或产业)是指从事相同性质的经济活动的所有单位的集合。
2.2 主要活动 principal activity当一个单位对外从事两种以上的经济活动时,占其单位增加值份额最大的一种活动称为主要活动。
如果无法用增加值确定单位的主要活动,可依据销售收入、营业收入或从业人员确定主要活动。
与主要活动相对应的是次要活动和辅助活动。
次要活动是指一个单位对外从事的所有经济活动中,除主要活动以外的经济活动。
辅助活动是指一个单位的全部活动中,不对外提供产品和劳务的活动。
辅助活动是为保证本单位主要活动和次要活动正常运转而进行的一种内部活动。
2.3 单位 unit本标准中的单位是指有效地开展各种经济活动的实体,是划分国民经济行业的载体。
2.4 产业活动单位 establishment产业活动单位是法人单位的附属单位。
产业活动单位应具备下列条件:——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地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资料。
2.5 法人单位 corporate unit具备下列条件的单位为法人单位:——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定合同;——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3 分类的原则和规定3.1 划分行业的原则本标准采用经济活动的同质性原则划分国民经济行业。
即每一个行业类别按照同一种经济活动的性质划分,而不是依据编制、会计制度或部门管理等划分。
3.2 行业分类的基本单位根据联合国《所有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 Rev. 4),本标准主要以产业活动单位和法人单位作为划分行业的单位。
B采矿业 本类包括06~12大类,采矿业指对固体(如煤和矿物)、液体(如原油)或气体(如天然气)等自然产生的矿物的采掘;包括地下或地上采掘、矿井的运行,以及一般在矿址或矿址附近从事的旨在加工原材料的所有辅助性工作,例如碾磨、选矿和处理,均属本类活动;还包括使原料得以销售所需的准备工作;不包括水的蓄集、净化和分配,以及地质勘查、建筑工程活动0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指对各种煤炭的开采、洗选、分级等生产活动;不包括煤制品的生产和煤炭勘探活动0610610 烟煤和无烟煤开采洗选 指对地下或露天烟煤、无烟煤的开采,以及对采出的烟煤、无烟煤及其他硬煤进行洗选、分级等提高质量的活动0620620 褐煤开采洗选 指对褐煤——煤化程度较低的一种燃料的地下或露天开采,以及对采出的褐煤进行洗选、分级等提高质量的活动0690690 其他煤炭采选 指对生长在古生代地层中的含碳量低、灰分高的煤炭资源(如石煤、泥炭)的开采0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指在陆地或海洋,对天然原油、液态或气态天然气的开采,对煤矿瓦斯气(煤层气)的开采;为运输目的所进行的天然气液化和从天然气田气体中生产液化烃的活动,还包括对含沥青的页岩或油母页岩矿的开采,以及对焦油沙矿进行的同类作业0710710 石油开采0720720 天然气开采08黑色金属矿采选业0810810 铁矿采选 指对铁矿石的采矿、选矿活动0820820 锰矿、铬矿采选0890890 其他黑色金属矿采选 指对钒矿等钢铁工业黑色金属辅助原料矿的采矿、选矿活动09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指对常用有色金属矿、贵金属矿,以及稀有稀土金属矿的开采、选矿活动091 常用有色金属矿采选 指对铜、铅锌、镍钴、锡、锑、铝、镁、汞、镉、铋等常用有色金属矿的采选0911 铜矿采选0912 铅锌矿采选0913 镍钴矿采选0914 锡矿采选0915 锑矿采选0916 铝矿采选0917 镁矿采选0919 其他常用有色金属矿采选092 贵金属矿采选 指对在地壳中含量极少的金、银和铂族元素(铂、铱、锇、钌、钯、铑)矿的采选0921 金矿采选0922 银矿采选0929 其他贵金属矿采选093 稀有稀土金属矿采选 指对在自然界中含量较小,分布稀散或难以从原料中提取,以及研究和使用较晚的金属矿开采、精选0931 钨钼矿采选0932 稀土金属矿采选 指镧系金属及与镧系金属性质相近的金属矿的采选0933 放射性金属矿采选 指对主要含钍和铀的矿石开采,以及对这类矿石的精选0939 其他稀有金属矿采选 指对稀有轻金属矿、稀有高熔点金属矿、稀散金属矿采选活动,以及其他稀有金属矿的采选10非金属矿采选业101 土砂石开采1011 石灰石、石膏开采 指对石灰、石膏,以及石灰石助熔剂的开采1012 建筑装饰用石开采 指通常在采石场切制加工各种纪念碑及建筑用石料的活动1013 耐火土石开采1019 粘土及其他土砂石开采 指用于建筑、陶瓷等方面的粘土开采,以及用于铺路和建筑材料的石料、石渣、砂的开采1021020 化学矿开采 指对化学矿和肥料矿物的开采1031030 采盐 指通过以海水(含沿海浅层地下卤水)为原料晒制,或以钻井汲取地下卤水,或注水溶解地下岩盐为原料,经真空蒸发干燥,以及从盐湖中采掘制成的以氯化钠为主要成分的盐产品的开采、粉碎和筛选109 石棉及其他非金属矿采选 指对石棉、石墨、贵重宝石、金刚石、天然磨料及其他矿石的开采1091 石棉、云母矿采选1092 石墨、滑石采选 指对天然石墨、滑石的开采1093 宝石、玉石采选 指对贵重宝石、玉石、彩石的开采1099 其他未列明非金属矿采选11开采辅助活动 指为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矿物开采提供的服务1111110 煤炭开采和洗选辅助活动1121120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辅助活动1191190 其他开采辅助活动12其他采矿业1201200 其他采矿业 指对地热资源、矿泉水资源以及其他未列明的自然资源的开采,但不包括利用这些资源建立的热电厂和矿泉水厂的活动。
附件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全社会经济活动的分类与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在统计、计划、财政、税收、工商等国家宏观管理中,对经济活动的分类,并用于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行业 industry行业(或产业)是指从事相同性质的经济活动的所有单位的集合。
2.2 主要活动 principal activity当一个单位对外从事两种以上的经济活动时,占其单位增加值份额最大的一种活动称为主要活动。
如果无法用增加值确定单位的主要活动,可依据销售收入、营业收入或从业人员确定主要活动。
与主要活动相对应的是次要活动和辅助活动。
次要活动是指一个单位对外从事的所有经济活动中,除主要活动以外的经济活动。
辅助活动是指一个单位的全部活动中,不对外提供产品和劳务的活动。
辅助活动是为保证本单位主要活动和次要活动正常运转而进行的一种内部活动。
2.3 单位 unit本标准中的单位是指有效地开展各种经济活动的实体,是划分国民经济行业的载体。
2.4 产业活动单位 establishment产业活动单位是法人单位的附属单位。
产业活动单位应具备下列条件:——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地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资料。
2.5 法人单位 corporate unit具备下列条件的单位为法人单位:——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定合同;——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3 分类的原则和规定3.1 划分行业的原则本标准采用经济活动的同质性原则划分国民经济行业。
即每一个行业类别按照同一种经济活动的性质划分,而不是依据编制、会计制度或部门管理等划分。
3.2 行业分类的基本单位根据联合国《所有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 Rev. 4),本标准主要以产业活动单位和法人单位作为划分行业的单位。
安徽省铜铅锌矿采选行业准入条件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安徽省铜铅锌矿采选行业准入条件 发布时间:2009-08-19 14:34:来源: 作者:
安徽省铜铅锌矿采选行业准入条件 为规范铜铅锌矿采选秩序,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加快结构调整,促进我省铜铅锌矿山工业的安全生产和持续协调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安徽省矿产资源管理办法》、《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办法》、《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国家发展改革委《铅锌行业准入条件》等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制订本准入条件。
一、开发原则 (一)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新建铜铅锌矿开采项目必须符合国家和省相关规划,鼓励企业加大风险投资进行地质勘查,加强资源战略储备和有序开发。
(二)综合利用,有效保护。铜铅锌矿采选企业必须实行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禁止采富弃贫、采易弃难、优矿劣用等浪费资源行为;必须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将环境治理、土地复垦及植被恢复、地质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列入企业生产经营主要环节。
(三)优化配置,规模开发。铜铅锌矿资源应当通过招标投标等方式,依法配置给有一定矿山开采经验、有经济技术优势、对产业发展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企业;矿山建设规 模应与占用的矿床(区)资源储量规模相适应,实行规模化开采。 (四)依法开采,规范秩序。铜铅锌矿采选企业应当依法办理采矿权证和各种相关手续,并在采矿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按照批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采选设计有序开采,一个完整的矿床(区)只设置一个采矿权,由一个法人主体实施开发,不同采矿权人不得在同一区域内垂直重叠开采。
二、企业布局、规模和外部条件 (一)新建或者改、扩建矿山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家及省相关规划要求,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供应政策、土地使用标准和生态功能区规划的规定;必须履行建设项目批准(核准或备案)和用地报批手续,不得擅自开工建设;必须依法严格执行环境影响、安全评价和"三同时"制度。
(二)禁止在法律、法规、规章及规划确定的禁止开采区域内开采矿产资源。 (三)新建铜矿山生产建设规模达到单体矿3万吨/年(含3万吨/年)以上,服务年限在10年以上。
新建铅锌矿山生产建设规模达到单体矿3万吨/年(含3万吨/年)以上,服务年限在15年以上。
现有矿山具备资源整合或生产能力提升条件的,按照《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安全监管局关于开展小型金属与非金属地下矿山整顿关闭工作意见的通知》(皖政办〔2008〕18号)文件要求,经过改扩建,达到文件规定的最低生产建设规模。2010年底前,铜矿年生产能力低于2万吨(含2万吨),铅锌矿年生产能力低于1万吨(含1万 吨),依法予以关闭。 (四)新建选矿厂项目处理能力达到30万吨/年(含30万吨/年)以上。2010年底前,现有选矿厂处理能力达不到3万吨/年的,依法予以关闭。
选矿厂的尾矿库建设必须按照《选矿厂尾矿设施设计规范》等有关技术标准规定实施。 (五)新建矿山投资项目,按照《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中公布的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要求办理。
(六)开采铜铅锌矿产资源,必须依法申领相关证照;必须经立项审批、初步设计、安全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及验收程序;必须编制矿山土地复垦、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并依照方案边开采边治理恢复;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初步设计进行开采,严禁无证越界开采、乱采滥挖和破坏浪费资源;必须在工程建设竣工后按规定经非煤矿山管理部门组织竣工验收合格后,严格按核定的生产能力组织生产。
三、矿长、专业技术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 (一)小型矿山:矿长应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含中专),具有必要的矿山专业知识,并经非煤矿山管理部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矿山技术负责人必须具备矿山相关专业大专以上或相当学力,且不得在其他单位兼职;地下矿山必须有3名以上、露天矿山必须有2名以上矿山相关专业的大专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中型及以上矿山:矿长应具有矿山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并经非煤矿山管理部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矿山技术负责人必须具备矿山相关专业本科(含本科)以上学历,且不得在其他单位兼职;矿山必须配齐采矿、机电、通风、地质、测量、爆破作 业、选矿等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符合工作岗位要求的特殊工种技术人员。 对现有矿山达不到规定学历要求的,须在2011年底前,通过培训取得规定学历。 (三)矿山企业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矿山企业应明确告知从业人员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应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技能培训,持证上岗。
(四)有关部门应当对矿山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合格、依法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后,才能上岗作业。
四、设计、工艺和装备 (一)铜铅锌矿山必须具有经批准的有资质单位编制的设计方案、施工图,并按经非煤矿山管理部门审查批准的设计文件施工。企业要按照规定要求及时填制地形地质图、水文地质图、井上和井下对照图、排水系统图、通风系统图和避灾路线图等技术档案资料。地下矿山的设计方案,大型和省属国有企业露天矿山的设计方案,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组织审查批准。中小型露天矿山的设计方案,由市级非煤矿山管理部门组织审查批准后,报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备案。
(二)新建大中型矿山要采用适合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的先进采矿方法,尽量采用大型设备,提高自动化水平。
(三)矿山必须有与采选规模相适应的组织管理系统、生产作业装备、排土场及尾矿库等配套工程设施。
(四)矿山必须有区分不同矿石品质的采选工艺技术手段、矿石分类堆放场地、共生伴 生资源综合利用措施和设施。 (五)矿山开采回采率、矿石贫化率和选矿回收率指标不得低于批准的设计标准。 五、能源消耗 (一)地下铜矿山原矿综合能耗低于7千克标准煤/吨矿。铜选矿综合能耗低于14千克标准煤/吨矿。矿石耗用电量低于45千瓦时/吨。
(二)地下铅锌矿山原矿综合能耗低于千克标准煤/吨矿。铅锌选矿综合能耗低于14千克标准煤/吨矿。矿石耗用电量低于45千瓦时/吨。
六、资源综合利用 (一)地下铜矿山开采回采率达到90%,露天矿山达到95%,地下矿山矿石贫化率不超过10%、露天矿山不超过%。选矿实际回收率达到90%以上,混合(难选)矿回收率均在85%以上。平均矿石耗用电量低于35千瓦时/吨,耗水量低于4吨/吨矿,废水循环利用率大于80%。
(二)地下铅锌矿山开采回采率达到90%,露天矿山达到95%,地下矿山矿石贫化率不超过10%,露天矿山不超过%。硫化矿选矿铅实际回收率达到87%、选矿锌实际回收率达到90%以上,混合(难选)矿铅、锌实际回收率均在85%以上。平均矿石耗用电量低于35千瓦时/吨,耗水量低于4吨/吨矿,废水循环利用率大于75%。
七、环境保护 (一)严禁矿山企业破坏及污染环境,所有新、改扩建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必须有与生产规模和生产工艺相适应的污染物处理能力和生态恢复措施。建设项 目中防治污染的工程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二)新建采选项目在设计阶段必须进行资源综合利用评价,并同步建设综合利用、排土场、尾矿库等相应设施,对废渣、废水要进行再利用,弃渣应进行固化、无害化处理,污水全部回收利用。
(三)矿山企业应将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作为主要的工艺环节,严格执行土地复垦规定,履行土地复垦义务,编制土地复垦方案,有计划实施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提取专项费用,按规定足额缴纳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建立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系统,按计划及时治理恢复因采矿造成的地质环境破坏。地下开采应采用充填采矿法或嗣后充填工艺技术,将采矿废石等固体废弃物、选矿尾砂回填采空区,控制地表塌陷,保护地表环境。采用充填采矿法的矿山不允许有地表位移现象;露天开采应自上而下分层开采,避免形成高边坡;采用其他采矿法的矿山,地表位移程度不得破坏地表植被、自然景观、建(构)筑物等。新建和生产矿山土地复垦率应达到100%(全面复垦);新建和生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率应达到100%(全面治理)。
(四)矿山采选污染物排放应符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及标准和有关地方标准的规定。 八、安全生产与卫生防护 (一)矿山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必须符合国家安全生产和职业危害防治等法律法规规定以及安全技术规程标准,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危害防治条件,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新、改扩建项目安全设施和职业危害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三)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必须依法经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安全设施投入生产和使用前,必须依法经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验收。
(四)矿山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保障安全投入,依法存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和参加工伤保险。
(五)矿山应配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配备火灾、雷击、设备故障、机械伤害、人体坠落等事故防范设施,以及安全供电、通风、排水装置和消除有毒有害物质设施,并通过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专项验收。
九、监督管理 (一)新建和改扩建铜铅锌矿项目时,各相关部门要事先相互征求意见。各相关部门对铜铅锌矿采选建设项目的审核、投资管理、采矿权证、用地审批、环境评价、安全生产、工商登记等必须符合本行业准入条件。现有矿山企业必须在2010年底前达到上述准入条件。规定期限满后达不到上述准入条件的,依法予以关闭。
(二)新建或改扩建矿山项目投产前,必须由非煤矿山管理部门组织国土资源、环保、安全监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商等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工会和有关专家组成的联合检查组进行检查验收。经检查验收未达到准入条件的,各相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程规范的规定提出整改意见,并限期整改。经整改仍不合格的矿山,一律不得投产。
(三)新建、改扩建矿山项目和现有矿山的生产能力,须经省、市非煤矿山管理部门核定和复核。新建、改扩建及现有地下矿山和大型露天矿山的生产能力,由省经济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