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7课 解放战争

  • 格式:docx
  • 大小:21.69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课解放战争

1949年毛泽东撰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思考:碑文中的“三年以来”指的是什么战争?这三年是从哪一年到哪一年?“三十年以来”,指的是从哪一年开始的什么革命时期?“一千八百四十年”又指的是什么历史大事?◎认知核心

一、争取和平民主

1.重庆谈判(1945年8月)

(1)成因

※探究点1长期以来,史学界认为重庆谈判是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策略和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的产物,试就此加以解释。

(2)结果:经过谈判,国共双方于10月10日签署会谈纪要,即。规定: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保证人民权利等。但对和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

2.政治协商会议 1946年初,政治协商会议在召开,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由于它超出国民党意料,在重庆发生毒打参加庆祝政治协商会议的民主人士和群众的事件,协议很快被撕毁。

二、内战爆发及战略防御阶段(1946.6~1947.6)

1.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2.战略方针:人民解放军采取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3.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人民解放军八个月歼敌七十多万。国民党军队被迫由全面进攻转为重点进攻。从1947年春开始,国民党军队对和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几个月后,又被人民解放军粉碎。

※探究2:结合经典材料一、二,查找资料,从国际和国內两方面因素分析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内战能避免吗?

三、战略反攻(1947.6~1948.8)

1.战略策略: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以一部分主力和广大地方部队继续在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2.战略反攻标志:挺进大别山,中共开始进行战略反攻。

※探究3:结合学思之窗,分析土改原因和重大意义?

四、三大战役(1948.8~1949.1)

1.背景:到1948年秋,敌我力量发生重大变化,中共中央认为决战时机已经到来。

2.进程:

(1)辽沈战役(1948.9~11):东北解放军首先攻占,截断了东北敌军向关内的退路。被围困的守敌,一部分起义,一部分投诚。11月初,解放军乘胜攻下沈阳。

(2)淮海战役(1948.11~1949.1):人民首先在徐州以东碾庄地区歼灭国民党兵团。在宿县西南围歼援敌兵团。国民党“剿总”副司令杜聿明弃徐州南逃。解放军迅速将其包围,于1949年1月发起总攻,全歼敌军。

(3)平津战役(1948.11——1949.1)解放军迅速入关,同解放军一起发动平津战役。将敌军分割包围,切断敌军西逃南窜去路。解放军攻克张家口、天津以后,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争取,北平国民党军队在总司令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

※探究点4:三大战役在具体打法上各有特点,你能体会出来吗?参考教材“历史纵横”,谈谈和平解放北平的意义。

3.意义:三大战役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从战争的规模和取得的战果上看,在中国战争史乃至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空前的。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北平谈判:战场上的大溃败,迫使蒋介石在1949年元旦发出“求和”声明。针对这种情况,毛泽东在新年献词中号召。但为迅速结束战争,减少人民痛苦,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和平谈判的条件。4月,国共两党代表在北平举行谈判,双方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但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

2.渡江战役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国民党军队的长江防线顷刻土崩瓦解。日,解放军占领,统治中国年的国民政府覆灭。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1)国内: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的历史结束,人民企盼已久的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2)国际: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力量,鼓舞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3)理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的胜利。:

※探究点3:参考经典材料、认知扩展,谈谈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认知拓展

一、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之演变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国共两党的关系呈现“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的曲折发展历程。国民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工农运动的迅速发展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国共两党处于全面对立。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由对抗走向了合作,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共同走上抗日战场。八年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基本处于合作状态。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共两党关系再次破裂,由合作走向对抗。双方经过长达三年的内战,最后中国共产党打败了国民党,取得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从历史上看,国共两党或者合作或者对抗,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这表现为:①两党的阶级性质和政见不同。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是统治阶级的代表;中共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被统治阶级的代表,主张彻底反帝反封,实岘人民民主,阶级性质不同和政见不同是国共关系矛盾斗争直致分裂的根本原因。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③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国际环境的影响。

二、经典史料

材料一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来电诵悉,期待正殷,而行旌迟迟未发,不无歉然。朱总司令电称一节,似于现在受降程序未尽明了。查此次受降办法,系由盟军总部所规定,分行各战区,均予依照办理,中国战区亦然。自未便以朱总司令之一电,破坏我对盟军共同之信守。朱总司令对于执行命令,往往未能贯彻。然事关对内妨碍犹小,今于盟军所已规定者亦倡异议,则对我国家与军人之人格将置于何地?朱总司令果为一爱国爱民之将领,只有严守纪律,恪遵军令,完成我抗战建国之使命。抗战八年,全国同胞日在水深火热之中,一旦解放,必须有以安辑之而鼓舞之,未可蹉跎延误。大战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深念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疾苦,共同戮力,从事建设。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商大计,则受益拜惠,岂仅个人而已哉!特再驰电奉邀,务恳惠诺为感。蒋中正告(八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