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5
第10课鸦片战争【学习目标】1、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内容。
2、鸦片战争的影响。
【自主学习】A.基础知识梳理一、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经过?(一)原因:(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方: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正进行,为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__________________ 侵略矛头对准________ 。
(必然性)(2) _________________ 中国:占统治地位,政治腐败,闭关锁国。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虎门销烟:英国为 _______ ,走私鸦片到中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虎门销烟,成为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
(二)经过:(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始: _年6月,英国舰队在海面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扩大:1841年初,强占,接着攻占了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
(3)结束:1842年清政府屈辱求和,签订不平等条约。
2•《南京条约》内容有哪些?对中国有何影响?(一)《南京条约》的内容(1 )割地:割__________ 给英国,(2)赔款:赔款2100万银元。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口通商:开放、厦门、福州、宁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处为通商口岸。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税协定: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关税,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高一__班第__组编号___姓名___小组评价___课堂表现___老师评价___第10课鸦片战争编制人:莫丁飞审核人:陈素秋【课程标准】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着重于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理解中国战败的原因。
难点:如何认识战争失败对中国的影响。
【预习自学】基础知识梳理问题引导一、鸦片战争1.背景(1)国际形势①18世纪中后期,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开始。
②为开拓和掠夺,英国侵略中国。
(2)国内形势①经济:占统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
②政治:政治腐败,困难,废弛。
③外交:实行政策。
(3)直接原因:在虎门销毁英国走私的鸦片,英国借端发动战争。
2.经过(1)第一阶段:①1840年6月,英舰侵入挑衅,战争爆发。
②英军沿海经犯,最后到达,道光帝派同英军“议和”。
(2)第二阶段:①1841年初,英军强占,并扩大侵华。
②1842年8月,英舰驶抵江面,清政府屈辱求和。
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倾销鸦片?为什么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呢?3.结果:签订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①《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填空并连线)危害A、开放、、、、五处通商破坏贸易主权B、割给英国破坏领土主权C、赔款2100万银元破坏关税自主权D、协定关税局加剧了人民的负担②1843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和《》,即南京条约的附件,从中攫取、和等特权。
③美法两国趁火打动,于1844年胁迫清政府分别签订《》和《》,攫取了更多的侵略权益。
5.影响(1)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
(2)中国开始沦为国家,进入反侵略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二、战火再燃1.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发展,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
(2)直接原因:英美法等提出、扩大侵略权益的要求,遭到拒绝。
2.过程(1)1856年,英军进攻,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10课鸦片战争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①1856年英法军队进攻广州,战争开始;
②1858年,攻占天津,签订《天津条约》;
③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签订了《北京条约》
(3)结果:《天津条约》(1858),《北京条约》(1860)
另:俄国侵占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19c60s—19c90s)
(4)影响:的程度加深。
【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比较两次鸦片战争,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当堂检测】
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故仗徒已足蔽辜。
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剧,法当从严。
若犹泄泻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粮。
—林则徐(1)据材料一,鸦片走私在中英贸易中起了什么作用?
(2)从材料一二看,鸦片走私对中国有什么危害?
(3)综合以上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概况指出道光皇帝派林则徐赴广东禁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导学案编写人:温红利第10课《鸦片战争》一、学习目标1.了解鸦片战争的过程,分析战争爆发的原因。
2.总结归纳战争造成的影响。
二、问题导学《全程设计》目标一三、合作探究1、阅读下列材料: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
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
……──《炮子谣》(1)最早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国家,其走私的原因是什么?(2)鸦片输入的危害是什么?2、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有哪些?假如你是当时的清朝皇帝,你有什么办法让中国在这次战争中获胜?战败原因:A根本原因:制度落后(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抗新兴发展的资本主义);B 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鸦片战争时,英国已完成工业革命,处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生产力发达,制度先进,军备优良,战争准备充分); C主观原因:清王朝的腐朽落后(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战争领导者清朝统治集团战和不定、作战组织指挥不力)办法:因为英国远隔重洋,战争后勤供应困难,可与英国打持久战;利用敌人对我国地形不熟,缺乏群众支持的弱点,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组织民众,打人民战争;坚决抵抗英国的侵略,调动全国兵力,全力抗敌等。
四、课堂练习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怎样 1.下列条款,最能反映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的是() A. 割占香港岛 B.赔款2100万银元 C.协定关税 D.领事裁判权2.《南京条约》签订后,欧洲资产阶级未能实现其向中国倾销工业品的愿望,主要原因是()A.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尚未打开 B.中国人民抵制洋货C.列强争夺中国市场的矛盾尖锐D.封建的自然经济对外国的商品入侵起一定的抵制作用3.《南京条约》中的“五口”,是英国人基于“广州是传统的外贸口岸;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且临近富饶的江浙”等理由选择的结果。
这种选择()A.便利英国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B.便利英国掠夺中国劳动力办厂C.表明英国的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D.表明英国要向中国大量投资4.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
第10课鸦片战争(导学案)【学习重点】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两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危害;【学习难点】联系条约的内容分析鸦片战争的影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概念的理解;【重要概念】1、出超(贸易顺差)与入超(贸易逆差)国际贸易专用术语。
出超即贸易顺差,在对外贸易中,商品出口总额高于商品进口总额。
反之,就是入超,也叫贸易逆差。
例如,鸦片战争前,由于受自然经济的抵制,在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有利地位,即出超(贸易顺差)地位。
【学习过程】导入:请问这是什么花?这么漂亮的罂粟花和今天的所要学习的新课有什么关系呢?导入【再现战争】鸦片战争是中国人最不愿被人提及的心头的痛,但正因为是心头的痛,我们更应该严正对待。
只有严正对待,痛苦的历史才不会重演。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基本过程。
一、再现战争——战争过程:两次鸦片战争(一)鸦片战争(开始时间: 1840年6月——结束时间: 1842年8月)1、请在地图上填出鸦片战争的重要地名,并在地图上重新添画鸦片战争的两个阶段的英军侵略路线③南京①广州②天津③南京2、鸦片战争的结果: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二)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时间: 1856 年——结束时间: 1860年)1、请在地图上填出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重要地名,并在地图上重新添画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两个阶段的英法联军侵略路线②北京①广州①广州②北京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清政府被迫与英法先后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导入【透视战争】战争虽然结束了,但一系列问题让我们难以平静:拥有千年文明的中国竟然败给万里之遥的英国?战争为何打响?对中国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我们就一起来透视战争,解开疑惑。
二、透视战争——战争爆发的原因、清政府失败原因、战争影响【探究活动一】——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自雍正帝时清政府屡次颁布禁烟令,且越来越严。
鸦片烟进入中国通过走私。
林则徐打击走私时使中英正当贸易中断而关系紧张。
第10课鸦片战争学案【课程标准】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着重于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理解中国战败的原因。
难点:如何认识战争失败对中国的影响。
【预习自学】【疑难阐释】1.重要概念:(1)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本段历史历经清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和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四个阶段。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坚持反帝反封建斗争,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的含义是指丧失了部分主权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控制和压迫的国家。
半封建社会的含义是原有封建经济遭到破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成分,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在中国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2.难点精析: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1)社会性质: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
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中国占主导地位。
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向中国倾销产品和对中国丝、茶等农副产品的收购,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市场。
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开始进入半封建社会。
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2)社会矛盾上: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成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3)革命任务:由农民阶级反封建斗争到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任务。
(4)革命性质:中国进入反侵略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十课答案问题引领:1. 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倾销鸦片?为什么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呢?(1)是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2)中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外依赖程度小,外国商品没有市场。
而且国内的手工业较发达,中国的商品如丝绸、茶叶、瓷器,在国外广受欢迎。
2.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根本原因在于腐朽的封建主义对抗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
英国是头号资本主义列强,蓄意打开中国市场,对战争是预谋已久。
而中国方面:(1)清朝封建统治日益腐朽,统治者又闭目塞听,愚昧无知,造成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全面落后。
(2)战争爆发后,清政府战和不定,组织抵抗不力。
【预习自测】1.C2.C 试题分析:因为协定关税有利于英国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3.A 试题分析:考察近代列强侵华。
鸦片战争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简单的把其认为是中英战争,掩盖了其侵略本质。
故应选A。
BCD项多少都能体现对此事件的价值判断4.C5.D 7.A 8.C 9.B 10.C 11.C【合作探究】6.这种观点不对。
因为当时世界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经济迅速发展。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极力扩大海外市场,开拓殖民地。
而封建统治下日趋没落的中国,必然成为它们的侵略对象。
中英之间鸦片问题上的冲突,仅仅是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和导火线;没有这种冲突战争也将因其他借口而发生。
12. (1)需求:英国资产阶级迫切想打开市场。
理解:由于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政府实行闭关自守,所以英国对华贸易受阻。
所谓“压迫英商”“勒索”“控制与烦扰”等话语反映了资产阶级对这种情况的(2)趋势:呈上升趋势。
态度:清政府进行了严厉的禁烟运动。
分析态度:通过材料二可以看出清政府并没有彻底杜绝鸦片走私的决心和措施,因为走私总量在不断增加。
(3)事件:指虎门销烟。
理解:所谓“暴行”也指此事件,说明英国政府对中国禁烟的强烈不满,但销烟是中国人民捍卫民族利益的正义行为,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是壮举。
必修1第10课《鸦片战争》学案主备人:王花【学习目标】1.了解鸦片战争的过程,分析战争爆发的原因。
2.总结归纳战争造成的影响。
3.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情感。
【知识梳理】考点1 鸦片战争1.背景(1)国际:英、法、美相继开展________,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2)国内:中国________占统治地位,土地兼并严重,清政府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军备废弛,实行________政策。
(3)导火线:英国以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战争。
2.过程(1)爆发:1840年6月,英国舰队在广东海面挑衅,战争爆发。
(2)扩展:1841年初,强占________,威逼广州。
(2)结束:1842年8月,英军侵入南京_______,清政府屈辱求和,战争结束。
3.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_______》。
(1)时间:1842年8月。
(2)内容:割_______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的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
4.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考点2 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1)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直接原因:修约要求遭拒绝。
2.经过(1)1856年英军进攻________。
(2)英法联军攻陷广州,进逼天津。
(3)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火烧________。
3.结果:(1)1858年签订《_______》: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允许外国人到_______游历、经商和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同行等。
(2)1860年签订《_______》: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_______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3)美俄两国也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与他们签订不平等条约。
4.影响:(1)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
(2)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
第10课鸦片战争导学案学习重点: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学习难点: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原因。
一、自主学习★鸦片战争(第一次)(1840-1842年)1、爆发背景和原因:(2)原因:①根本原因:英国率先完成,为而对外扩张。
②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时间:;人物:。
影响:。
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2、结果:中国战败,签定等近代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危害:①开放通商口岸:,破坏了贸易主权,使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②割让领土:,破坏了领土主权。
③协定关税:,破坏了关税主权。
④此外,取得了、、等破坏了司法主权等权利。
美、法等国相继强迫清政府与之签订《》、《》等条约。
4、影响:(1)历史进程: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开始沦为社会。
(2)政治: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独立发展的道路。
(3)经济: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②被迫卷入。
(4)外交:由到被迫对外开放。
(5)思想: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学习西方,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历史概念:半殖民地的含义:有自己的政府,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外国殖民主义控制和压迫的社会形态。
半封建社会的含义: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1、(1)假如你是一名受雇于英国商人的市场调查人员,你能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吗?(3)英国商人决定怎样改变这种局面?1、战争爆发原因: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2、结果:中国战败求和,被迫于英法美俄分别签订和。
(1)1858《天津条约》:①增开通商口岸;②外国军舰、商船可。
③外国人:公使进驻;外国人到。
④赔款。
(2)1860《北京条约》:内容及危害3、影响:(1)中国的领土和主权遭到进一步的破坏,程度加深。
(2)清政府与外关系的变化。
(3)清政府内部分化,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起步。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导学案设计第10课鸦片战争班级姓名小组【学习目标】1.理解英国悍然发动鸦片战争、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2.识记虎门销烟、两次鸦片战争的基本史实;3.掌握《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认识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重点难点】重点: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结果及影响;难点: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导学流程】一、基础感知1、结合第一目“虎门销烟”,思考并识记以下内容(1)阅读第50页,找出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2)教师表格展示鸦片战争前中英社会状况对比(3)教师通过讲解,区分“出超”“入超”概念2、结合第二目“鸦片战争”,思考并识记以下内容(1)阅读51页第一、二段,了解鸦片战争的经过;(2)阅读51页第三、四段,圈画出鸦片战争的结果、《南京条约》内容及战争影响;(3)教师深入讲解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1 / 4思考:如何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含义?(4)教师引导学生学习52页“历史纵横”,理解《南京条约》附件中“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留”等特权。
3、结合第三目“战火再燃”,思考并识记以下内容(1)阅读52-53页,概括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的内容及影响;思考:两次鸦片战争中国为什么失败?二知识归纳三、迁移运用(1)必做基础题1.鸦片战争前,英国向中国大量贩运鸦片的直接目的是 ( )A.损害中国人的身心健康 B.削弱清朝军队战斗力C.破坏清政府的禁烟法令 D.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2. 南京条约中,最能体现英国发动战争意图且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条款是 ( )A.赔款 B.割地 C.协定关税 D.开放通商口岸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导学案设计3.有人说,鸦片战争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这种冲击进一步带到了中国社会的统治中枢,其历史依据是A.英国军舰到达天津白河口 B.英法联军占领北京C.开放通商口岸增多 D.关税主权受到破坏4.鸦片战争后,中国不仅领土完整遭到破坏,更严重的是一系列特权被列强取得,打破了清朝固有的“稳定”与“秩序”,列强凭特权肆意干预中国政务。
第10课鸦片战争
【课标要求】列举1840年至186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再认再现的主要史实有:虎门硝烟、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的签订,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
②再认再现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理解鸦片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拓展海外市场、掠夺生产原料的必然结果;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③通过引导学生对鸦片战争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相关条款进行内容、危害等方面的深入比较分析,培养、提高学生比较、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本课的图片、视频资料比较丰富,通过“情境再现”法,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使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和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资本主义列强通过两次鸦片战争迫使中国打开国门,破坏中国的主权,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列强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认识落后就有可能挨打的道理,感受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激发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鸦片战争前夕清朝封建统治的腐朽没落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崛起;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及危害;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2)通过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地”看问题的观点,“透过现象看本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关系等观点,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重点: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南京条约》、《天津条约》难点: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原因。
一、复习巩固:
《固学案》127,《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二、知识体系:
★鸦片战争(第一次)(1840-1842年)
1、爆发背景和原因:
(2)原因:
①根本原因:英国率先完成,为而对外扩张。
②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时间:;人物:。
影响:。
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结合P50“资料回放”思考:中国为什么要禁烟?。
2、鸦片战争经过:
(1)阶段:
第一阶段:1840年6月--1841年6月,英军由南向北,最后到达,威胁清政府政治中心。
第二阶段:1841年8月--1842年8月,英军由南向北,到达,侵入中国经济中心。
(2)中国军民的抗争:
①爱国将领:。
②广州三元里人民自发抗英。
3、结果:中国战败,签定等近代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危害:①开放通商口岸:,破坏了贸易主权,使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②割让领土:,破坏了领土主权。
③协定关税:,破坏了关税主权。
④此外,取得了、、等破坏了司法主权等权利。
美、法等国相继强迫清政府与之签订《》、《》等条约。
4、影响:(1)历史进程: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开始沦为社会。
(2)政治: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独立发展的道路。
(3)经济: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②被迫卷入。
(4)外交:由到被迫对外开放。
(5)思想: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学习西方,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历史概念:
半殖民地的含义:有自己的政府,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外国殖民主义控制和压迫的社会形态。
半封建社会的含义: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1、
(1)假如你是一名受雇于英国商人的市场调查人员,你能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吗?
(3)英国商人决定怎样改变这种局面?
战争爆发原因:。
2、经过:1856年—1858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北京,洗劫并火烧。
3、结果:中国战败求和,被迫于英法美俄分别签订和。
(1)《天津条约》:①增开通商口岸;②外国军舰、商船可。
③外国人:公使进驻;外国人到。
④赔款。
(2)《北京条约》:“准许天天陪酒”。
两次鸦片战争中对外开放通商口岸的地理分布的趋势和特点?。
两次战争后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4、影响:(1)中国的领土和主权遭到进一步的破坏,程度加深。
(2)清政府与外关系的变化。
(3)清政府内部分化,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起步。
三、重难点探究:
1、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
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2、鸦片战争中,我们有本土作战的先决条件,又拥有百倍于英军的武装,为何却败于远道而来的总兵力仅1万人的英军?
①主观原因:清政府。
②客观原因:英国。
③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无法战胜新兴的。
3、用史实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四、当堂巩固:
()1、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是
A.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B.禁绝对外贸易
C.一概排斥西方事务D.封闭边界
()2、在《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最能反映英国发动战争目的的内容是
A.割让香港岛
B.开放五口通商
C.关税协定
D.英国享受最惠国待遇
()3、据史料记载,1856年仅上海一地由英国人处理的刑事案件就达503起,共有
630名英国人涉案,而当时常驻上海的外国人总数不过200人,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 中英法系不同
B.领事裁判权制度所致
C.中英观念不同
D.英国人在上海的人数众多
()4、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
”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
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攫取更多的在华利益
C.清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
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
()5、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骗而走上歧途,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
这表明林则徐
A.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禁烟B.希望扩大中英正常贸易
C.开展禁烟得到了英王认可D.对英国的政治了如指掌
()6、2002年保利集团以3317万港币竞拍出自于圆明园的珍贵文物牛首、虎首、猴首成功,历经140年历史沧桑之后,这三件文物终于重归故里。
你知道它们是在哪一次侵华战争中被掠走的吗?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政府对陛下①官员与臣民已经犯下突然而残酷的战争罪行,用最近这样的方式强迫缴出英国人的财产②就是一种侵略,这在原则上是如此的危险,在实行上又如此的不能容忍,所以,为每一件损失要求完全的赔偿,已成为文明的高尚义务了。
——1839年《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致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的机密件》
注释:①这里指英王。
②财产,指鸦片。
因为正直的英国人都认为贩卖鸦片是极不道德的,所以,义律将“鸦片”故意说成是“财产”。
(1)上面这段文字是当时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原因的说辞,你认为他说得对不对,为什么?
材料二: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
鸦片战争则不然。
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现代化的历史使命。
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
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材料三: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
……结果是“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随后,“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
鸦片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鸦片战争的共同认识是什么?用材料二中的哪一结论可以说明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提出了中国必须现代化的历史使命”?
答案:
1—6:ACBBAB
7(1)不对。
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在于打开中国市场掠夺中国原料,义律的说辞是对英国发动战争的辩护。
(2)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或“界碑”。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