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及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372.22 KB
- 文档页数:13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一)一、填空(15分)1.秦代唯一的作家是,今所传秦代民间歌谣仅首。
2.司马迁的现存作品,除《史记》外,还有《》、《》这两个单篇。
《史记》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司马迁语)的伟大著作,所以历来为人们所推重。
3.从西汉后期到东汉中期,汉赋的创作进入了时期,代表作家是、。
4.建安“七子”的名称来源于《》,被称为“七子之冠冕”的是。
5.在南北朝诗人中,大量创作山水诗的是,推动七言诗体发展的是,集六朝之大成的是。
6.南北朝时期的散文代表作,有北魏的《水经注》和北齐杨衒之的《》。
二、解释加点的词(15分)1.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2.大钧..播物兮,坱圠无垠.。
3.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4.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5.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6.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7.薄.霄槐云浮,栖川怍.渊沉。
8.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三、默写(10分):1.《短歌行》(对酒当歌):2.《拟行路难》(泻水置平地):四、简述题(20分)1.概述乐府的多重涵义。
2.“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
泛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赠白马王彪》)四句,表达了诗人何种思想感情?在艺术上有何特色?3.略述魏晋南北朝小说的类型,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
五、论述题(40分):1.以《李将军列传》和《苏武传》为例,谈谈《史记》和《汉书》人物塑造的共同特色。
2.根据你对魏晋南北朝诗歌史的了解,试对这一时期文人诗歌创作的特点作一综述。
参考答案(一)一、填空(15分):⑴每格一分,⑵凡错字酌情扣分。
1.李斯2.悲士不遇赋报任安书成一家之言3.模拟杨雄班固4.典论·论文王粲5.谢灵运鲍照庾信6.郦道元洛阳伽蓝记二、解释加点的词(15分):⑴每词1分⑵凡错字酌情扣分⑶表达不清者酌情扣分1.借;给与2.造化(或自然);边际(或界限)3.小路;通“喻”4.拄着5.故乡(或乡土);处于逆境(或遭到患难,或在政治上不得志)6.山洞(或山峰);徘徊不去7.迫近;惭愧8.昏暗不明的样子;轻柔的样子三、默写(10分)略⑴每题5分,共2题。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先秦两汉文学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在这个答案的号码前边打“√”) 1.“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是属于:①《易经》中的卦、爻辞;②《诗经》;③甲骨卜辞;④商代的彝器铭文2.被鲁迅称为“古之巫书”的是①《尚书》②《山海经》③《列子》④《淮南子》3.《诗经》中的诗①主要是各地的民歌,部分为公卿列士所作②主要是周王朝各代王官、乐师所作③主要献自公卿列士,部分为乐师所作④主要献自公卿列士,部分采自民间4.《战国策》①分国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史事②经刘向整理汇编,按十二国顺序,分列为三十三篇③分国记载鲁、齐、晋、郑、秦、楚、吴、越八国的史事④按鲁国十二公顺序分年记事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一语出自①《荀子·劝学》②《孟子·滕文公上》③《庄子·养生主》④《庄子·逍遥游》6、东汉后期的政论散文作家有7.贾谊②王符③仲长统④崔寔。
7.关于《离骚》的题义①司马迁释为“别愁”,班固释为“离忧”,王逸解为“遭忧”;②司马迁释为“离忧”,班固释为“遭忧”,王逸解为“别愁”;③司马迁释为“劳商”,班固释为“别愁”,王逸解为“遭忧”;④司马迁释为“遭忧”,班固释为“劳商”,王逸解为“离忧”。
8.秦统一后的文学主要是①吕不韦的《吕氏春秋》和李斯的《谏逐客书》;②歌功颂德的刻石之文和诏令奏议等应用性文字;③临潼兵马俑等造型艺术和阿房宫等建筑艺术;④李斯的《谏逐客书》和贾谊的《陈政事疏》。
9.汉赋四大家是指①枚乘、司马相如、扬雄、班固;②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③东方朔、司马相如、扬雄、张衡;④贾谊、枚乘、东方朔、司马相如。
10、最早出现的文人五言诗是①班固的《咏史》②张衡的《同声歌》③蔡邕的《翠鸟》④辛延年的《羽林郎》。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诗歌起源于人类的_______。
中国古代文学学试题十套附答案第一套1. 《离骚》是哪个时期的作品?作者是谁?主要内容是什么?答:《离骚》是春秋时期的作品,作者是屈原。
主要内容是对楚国政治腐败和自身政治理想的思考和呼唤。
2. 《论语》中的“为政以德,去杀戮之罪”是谁说的?其含义是什么?答:这是孔子在《论语》中的说法。
其含义是指在治理国家时,应该以德治国,避免过度使用暴力手段。
3. 《西厢记》的作者是谁?该剧的主要情节是什么?答:《西厢记》的作者是王实甫。
该剧主要讲述的是一个男女在媒妁之言下经历了诸多波折,终于凑成眷属的爱情故事。
4. 现存《史记》共有多少篇?它按照什么顺序编写的?答:现存《史记》共有130篇。
它按照纪传体的编写方式,先记叙历史事件的事实,再叙述人物的言行和经历。
5. 《长恨歌》是哪个时期的作品?作者是谁?主要内容是什么?答:《长恨歌》是唐代作品。
作者是白居易。
主要内容是对唐玄宗和杨玉环之间爱情故事的描写和呈现。
第二套1. 下列作品哪些属于南朝齐梁陈隋后期的文学?《南渡战争》《大风歌》《木兰诗》《江南春》答:《南渡战争》《大风歌》属于南朝文学;《木兰诗》属于北朝文学;《江南春》属于隋唐文学。
2. 《百家姓》的作者是谁?其主要内容是什么?答:《百家姓》的作者是许慎。
其主要内容是介绍了100个中华姓氏的起源和由来,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参考文献。
3. 东晋时期的文学家谢灵运以写什么作品著名?答:谢灵运以写清新的山水田园诗和弘扬道家思想的诗篇而著名。
4. 七言绝句是哪个时期的文学形式?代表作品有哪些?答:七言绝句是唐代的文学形式。
代表作品包括白居易的《长恨歌》、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等。
5.《山海经》是哪个时期的作品?其主要内容是什么?答:《山海经》是先秦时期的作品,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山川地理、物产人情等方面的知识,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第三套1. 《水浒传》的作者是谁?该书主要描写了什么?答:《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中国古代文学知识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_____到_____之间的诗歌。
A. 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B. 西周初年至战国时期C. 东周初年至春秋末叶D. 春秋初年至战国时期答案:A2. 《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它的作者是_____。
A. 屈原B. 宋玉C. 贾谊D. 司马相如答案:A3. 下列作品中,属于汉乐府民歌的是_____。
A. 《长歌行》B. 《离骚》C. 《木兰辞》D. 《庐山谣》答案:A4. 下列诗人中,被誉为“诗仙”的是_____。
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王维答案:C5.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下一句是_____。
A.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B. 欲济无舟楫,端居耐清贫C. 欲知世上刀兵苦,试问棋中局外心D.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答案:A6. 下列作品中,属于唐代传奇小说的是_____。
A. 《世说新语》B. 《搜神记》C. 《莺莺传》D. 《聊斋志异》答案:C7. 宋代词人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的下一句是_____。
A.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B.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C.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D.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答案:C8. 下列作品中,属于元曲的是_____。
A. 《西厢记》B. 《牡丹亭》C. 《桃花扇》D. 《长生殿》答案:A9. 明代小说《西游记》的作者是_____。
A. 罗贯中B. 施耐庵C. 曹雪芹D. 吴承恩答案:D10. 下列作品中,属于清代小说的是_____。
A. 《儒林外史》B. 《镜花缘》C. 《封神演义》D. 《聊斋志异》答案:A二、填空题11. 《诗经》中的“六义”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风、雅、颂、赋、比、兴12. 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下一句是_____。
中国古文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请填写下列古文名句的空缺部分。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此句出自《论语》中的()篇。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出自()的《龟虽寿》。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出自杜甫的《望岳》。
2. 请填写下列古文名句的作者。
-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出自唐代诗人()的《春晓》。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出自唐代诗人()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出自唐代诗人()的《静夜思》。
二、选择题1. 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四书”?A. 《大学》B. 《中庸》C. 《孟子》D. 《庄子》2.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陶渊明三、简答题1. 请简述《诗经》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2. 描述一下《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四、翻译题1. 将下列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2. 将下列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时间就像流水,一去不复返。
”- “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五、论述题1. 论述《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及其社会背景。
2. 分析《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及其在历史和文学中的地位。
结束语:通过本次考试,我们不仅复习了中国古文的经典作品,也加深了对古代文化和思想的理解。
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深入学习,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文学知识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____时期到春秋中叶的诗歌。
A. 西周B. 东周C. 春秋D. 战国答案:A2. 《楚辞》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其作者是____。
A. 屈原B. 陶渊明C. 杜甫D. 白居易答案:A3. 下列哪个朝代不是唐朝“诗仙”李白的创作高峰期?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答案:BCD4. 下列哪个词牌不属于宋代词人苏轼的代表作?A. 水调歌头B. 青玉案C. 满江红D. 念奴娇答案:C5.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它的作者是____。
A. 曹雪芹B. 施耐庵C. 罗贯中D. 蒲松龄答案:A6. 下列哪个作品不是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马致远创作的杂剧?A. 《汉宫秋》B. 《西华山陈抟高卧》C. 《赵氏孤儿》D. 《东篱乐》答案:C7.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____时期的文学特点。
A. 春秋B. 战国C. 唐朝D. 明朝答案:C8. 《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它的作者是____。
A. 施耐庵B. 罗贯中C. 曹雪芹D. 蒲松龄答案:A9. 下列哪个词牌不属于宋代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A. 如梦令B. 武陵春C. 声声慢D. 水调歌头答案:D10. 下列哪个作品是明代小说家冯梦龙编纂的短篇小说集?A. 《喻世明言》B. 《警世通言》C. 《醒世恒言》D. 《西游记》答案:ABC二、填空题1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
答案:李白12.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句诗出自宋代词人____的《鹊桥仙》。
答案:秦观13.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它的作者是____。
答案:罗贯中14.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句诗的作者是____。
答案:文天祥15.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中国古代文学知识题库带答案1.《史记·孔子世家》关于《诗经》收集所持的说法是()。
[单选题] *A.采诗说B.作诗说C.删诗说(正确答案)D.献诗说答案解析:(1)采诗说:如班固《汉书》(汉代),“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duó]徇于路以采诗。
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
”2)献诗说:《国语∙周语上》(先秦)“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而后王斟酌焉。
”3)删诗说:《史记·孔子世家》(汉代)“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2.下列作品属于《九章》的是()。
[单选题] *A.《涉江》(正确答案)B.《河伯》C.《山鬼》D.《招魂》答案解析:《九章》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等九篇。
3.“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的论述出自()。
[单选题] *A.《周易》B.《吕氏春秋》D.《宋书》(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宋书·谢灵运传论》说:“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
”4.《墨子》散文的突出特点是()。
[单选题] *A.逻辑严密,行文质朴(正确答案)B.浩然正气,雄辩风采C.谬悠之说,荒唐之言D.明切犀利,冷峻峭拔答案解析:《墨子》文章的特点: 1)由小及大,连类比譬,逐层推理。
2)质朴无华,造句遣词口语化。
5.蔡邕《述行赋》的创作意图是()。
[单选题] *A.咏物托志B.劝百讽一C.吊古伤今(正确答案)D.以美为讽答案解析:汉代辞赋类作品,从其内容和表现形式看,存在两种类型:一种以抒情述志为主,体式基本与先秦的楚辞相同,如贾谊《吊屈原赋》、蔡邕《述行赋》之类,这类作品一般被称为“骚体赋”。
另一种以状物摹绘为主,铺排夸饰,文辞富丽,如司马相如《天子游猎赋》、张衡《二京赋》等,这类作品是一般所说的“大赋”或“汉赋”的典型。
蔡邕《述行赋》借古讽今,抒发郁愤不平之情,批评的矛头直指最高统治集团。
完整版)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及答案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一)一、填空(15分)1.___是___唯一的作家,今所传秦代民间歌谣仅存首篇。
2.___的现存作品,除《史记》外,还有《悲士不遇赋》、《报任安书》这两个单篇。
《史记》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伟大著作,所以历来为人们所推重。
3.从西汉后期到东汉中期,汉赋的创作进入了鼎盛时期,代表作家是班固、___。
4.建安“七子”的名称来源于《典论·论文》,被称为“七子之冠冕”的是___。
5.在南北朝诗人中,大量创作山水诗的是___,推动七言诗体发展的是___,集六朝之___的是___。
6.南北朝时期的散文代表作,有北魏的《水经注》和北齐___的《洛阳伽蓝记》。
二、解释加点的词(15分)1.此所谓藉:借;给与。
___而赍,盗粮者也。
2.大钧播物兮,坱圠无垠:造化(或自然);边际(或界限)。
3.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小路;通“喻”。
4.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拄着。
5.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故乡(或乡土);处于逆境(或遭到患难,或在政治上不得志)。
6.___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___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山洞(或山峰);徘徊不去。
7.薄霄槐云浮,栖川怍渊沉:迫近;惭愧。
8.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昏暗不明的样子;轻柔的样子。
三、默写(10分)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___。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2.泻水置平地,深林散落乱。
山遥路不通,渡水复登岸。
路险不可测,言多难自陈。
梦想随流水,何时到故园?四、简述题(20分)1.乐府的多重涵义包括:一种文学体裁,一种民间音乐形式,一种政治制度,一种文化机构等。
乐府诗多采用民间音乐的节奏和韵律,以歌唱的方式表达人民的愿望和情感,具有很强的民间性和群众性。
在文学上,乐府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代文学本科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屈原的作品?A. 《离骚》B. 《九歌》C. 《天问》D. 《诗经》答案:D2. “建安七子”中不包括以下哪位?A. 曹操B. 曹丕C. 曹植D. 王粲答案:A3. 唐代诗人中,被誉为“诗圣”的是?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B4.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
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商隐B. 杜牧C. 李煜D. 温庭筠答案:C5.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B. 李白《将进酒》C. 杜甫《春望》D. 王之涣《登鹳雀楼》答案:A6.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柳永答案:A7. 下列哪位诗人不是“初唐四杰”之一?A. 王勃B. 杨炯C. 卢照邻D. 骆宾王答案:D8.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出自以下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商隐B. 杜甫C. 白居易D. 李贺答案:A9.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孟浩然《春晓》B. 王维《鸟鸣涧》C. 李白《赠汪伦》D. 杜甫《春望》答案:A10.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苏轼B. 秦观C. 柳永D. 李清照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下列哪些作品属于“汉赋四大家”的作品?A. 司马相如《子虚赋》B. 班固《两都赋》C. 张衡《二京赋》D. 曹操《观沧海》答案:A, B, C12. 以下哪些诗人属于“初唐四杰”?A. 王勃B. 杨炯C. 卢照邻D. 骆宾王答案:A, B, C, D13. 以下哪些作品是杜甫的代表作?A. 《春望》B. 《登高》C.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 《将进酒》答案:A, B, C14. 以下哪些作品是苏轼的代表作?A. 《赤壁赋》B.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C.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D. 《念奴娇·赤壁怀古》答案:A, B, C, D15. 以下哪些作品是李清照的代表作?A. 《如梦令》B. 《声声慢》C.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D. 《醉花阴》答案:A, B, C, D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6.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了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指各地的______。
中国古代文学题库附答案第一编先秦文学一、单项选择题1、《弹歌》是一首原始猎歌,歌词载于(《吴越春秋》)2、《女娲补天》原载于(《淮南子》)3、最早提出删诗说的是(《史记》)4、《诗经》分风、雅、颂是依据(乐调不同)5、《毛诗传笺》的作者是(郑玄)7、琼瑶的《在水一方》歌词的内容、意境完全脱胎于(《蒹葭》)8、中国诗歌史上最古老的弃妇诗是(《氓》)9、被王夫之誉为"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的诗篇是(《采薇》)1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语出自(《离骚》)12、《东君》祭祀的是(太阳神)13、屈原的第二个长篇诗作是(《九歌》)14、清人刘熙载《艺概o赋概》:"情人绵邈,莫如宋玉'悲秋'。
"宋玉的"悲秋"之作是《九辩》15、"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一语出自(《国语》)16、代表先秦历史散文最高成就的作品是(《左传》)17、善用比喻寓言进行说理的先秦历史散文是《战国策》1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一语出自(《孟子》)19、鲁迅誉之为"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的著作是(《庄子》)20、保存寓言最多的作品是(《庄子》)二、多项选择题1 、原始诗歌的特点有(①口头性②集体性③综合性)2 、下列神话中反映人类与自然作斗争的作品有(①《鲧禹治水》②《后羿射日》③《精卫填海》)3 、《诗经》中 " 颂诗 " 包括(《商颂》③《周颂》⑤《鲁颂》)4 、下列作品中反映周部族发迹史的是(②《大明》③《生民》④《绵》)5 、《卫风o 氓》(①是我国诗史上最古老的一首弃妇诗②主要表现手法是比兴③控诉了夫权制的罪恶)6 、《小雅o 采薇》(①反映人们的厌战情绪②多用叠字和叠句③即景抒情,情景相生)9 、下列作品中属于宋玉的有(《神女赋》《高唐赋》⑤《风赋》)11 、《左传》长于写战争,在写战争时往往着重叙写(②双方力量的对比⑤对待战争的态度④双方将帅的素质)12 、烛之武说秦退师,主要在于他的说辞说明了(①晋之无厌②亡郑利晋害秦③存郑于秦有利)13 、《晋灵公不君》一文中叙述晋灵公骄奢纵欲、残忍暴虐的事例有(②从台上弹人③拒谏纵恶④谋杀国之栋梁)14 、《国语》一书包括(①《周语》②《齐语》③《晋语》⑤《越语》)15 、《冯谖客孟尝君》一文的主要故事情节有(①焚券市义②复谋相位③立庙于薛)16 、下列著作中属于语录体、对话体的有(《论语》《孟子》《荀子》)17 、《庄子》文章特点主要有(①想象丰富②夸张大胆③善用比喻说理)18 、保存寓言故事较多的作品有(《韩非子》②《庄子》《列子》)三、填空题1 、先秦文学是指从远古到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这一漫长历史时期的文学。
一、名词解释:1、临川四梦: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因汤显祖是临川人,这四部作品中都有梦境,故称“临川四梦”又因汤显祖的书斋名为玉茗,帮又称“玉茗堂四梦”。
2、章回体小说:章回体小说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它是由宋元时期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的。
“讲史”就是说书的艺人们讲述历代的兴亡和战争的故事。
讲史一般都很长,艺人在表演时必须分为若干次才能讲完。
每讲一次,就等于后来章回体小说中的一回。
在每次讲说以前,艺人要用题目向听众揭示主要内容,这就是章回体小说回目的起源。
章回体小说中经常出现的“话说”和“看官”等字样,正可以明确看出它与话本之间的继承关系。
其特点是分回标目,故事连接,段落整齐。
3.性灵说:明清重要的诗歌理论。
明代以袁宏道为代表的公安派继承了李贽的“童心”说,提出了“独抒性灵”的“性灵”说以抨击复古派的主张,提倡诗文创作必须抒写作家的性灵,表现内心真情实感。
清乾隆时期,袁枚则以“性灵说”与沈德潜的“格调说”相抗衡。
袁枚主张尊重人的自然本性,符合人的自然本性就是“真”“真”可以不符合正统道德,它是最高的价值标准。
由此出发,袁枚性灵说有以下几层内涵:要求诗歌表现“真人”的真性情;诗歌在艺术上要变,要有创造性,要在继承传统中求创新,这就克服了公安派不注意继承传统的缺陷;在审美上主张风趣。
袁枚的性灵说继承了公安派的性灵说又加以发展,具有反传统、反理学的进步意义,但袁枚的诗学理论深度不够,重大的创造也不多。
4.四大谴责小说,即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和曾朴《孽海花》,主要内容也都是写官场的。
主要暴露社会黑暗,指责政治腐败,谴责小说在艺术表现方面比较粗糙,只注重写病态,不注意塑造典型形象,而且结构松散,情节单调。
5、桐城派:桐城派是清代中期重要的散文流派,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被称为“桐城派”。
桐城派散文理论的基本特征是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基础,以服务当代政治为目的,以先秦两汉和唐宋八家的古文为楷模,在文章体制和作法上有细致规则的系统化的散文理论。
方苞将自己的散文理论核心概括为“义法”二字,“义”即“言有物”、“法”即“言有序”。
刘大櫆是方苞的弟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姚鼐对古文理论的主要贡献是对前人的学说进行了融合和总结,使之更加具体化。
他强调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兼备;还提出“八要”来将义理、考证、文章三者融合落到实处;将多种文风归结为“阳刚”和“阴柔”两种。
姚鼐不仅发展了桐城派的散文理论,而且还在自己周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桐城派散文体系,有管同、梅曾亮、方东树、姚莹号称“四大弟子”。
6.元曲四大家:“元曲四大家”是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对元代四位著名杂剧作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和郑光祖的合称。
7、公安派:晚明的诗歌、散文领域中的一个文学流派。
代表人物是袁宗道(1560—1600)、袁宏道(1568—1610)、袁中道(1570—1623)三兄弟,他们是湖北公安人,故称公安派。
其中袁宏道声誉最高,成绩最大,被称为“公安三袁”是公安派的领袖。
其重要成员还有江盈科、陶望龄、黄辉、雷思霈等人。
公安派反对前七子和后七子的拟古风气,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发前人之所未发。
其创作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清新活泼,自然率真,但多局限于抒写闲情逸致。
公安派的“性灵说”融合了鲜明的时代内容,它和李贽的“童心说”一脉相通,和“理”锐对立。
性灵说不仅明确肯定人的生活欲望,还特别强调表现个性,表现了晚明人的个性解放思想。
8、神韵说:清代诗人王士稹诗歌理论的核心。
王士稹在理论上继承了钟嵘、司空图、严羽的诗学思想和南宗画论,总结了王维、孟浩然以来的山水田园诗歌的艺术传统,将神韵说发展为一套有系统的诗歌理论。
他强调“兴会神到”,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为诗的最高境界,有神韵的诗歌境界的审美特征是清和远。
清代人仕诗人从“南施北宋”开始,民族意识所造成的沉重心态,已经逐渐淡化,他们的诗歌已经开始以新的面貌来与现政权取得和谐的相处。
王士稹的神韵说,则是这种转变的根本完成。
所谓“神韵说”就是力图摆脱政治等社会因素对诗歌艺术的干扰,注重诗歌本身淡远清新的境界和含蓄蕴藉的语言,从而加强诗歌的消遣娱乐功能。
9、元曲四大爱情剧: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和郑光祖的《倩女离魂》,被合称为“元曲四大爱情剧”。
10、三言二拍:指的是明代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三部白话短篇小说集,简称“三言”。
它是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二拍”即《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是作者凌濛初对“三言”的模仿之作。
五、简答:1、简论《牡丹亭》中杜丽娘的形象塑造的意义《牡丹亭》女主人公杜丽娘坚定的反叛礼教和追求爱情,是中国古代女子与命运抗争的典型。
一个晶莹通透的纯真少女,她爱自然、爱生命、爱自由,却被森严的礼教限制在深闺绣阁之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终还是禁不住青春的觉醒,春心荡漾,游园回来后的惊梦,与书生的梦回缠绵,大胆的追求爱情。
无奈现实寻求不得,叛逆的她不惜舍弃生命,在阴间仍勇敢执着地继续寻觅,曲折回环。
回到现实,又不得不征求现实的许可,偏安于封建礼教的矛盾形象。
初出闺阁——寤寐思服,求之不得杜宝、杜母、陈最良等人组成了一个使人窒息的笼罩着禁欲主义的客观环境。
在严格的家教下,一方面,杜丽娘稳重、文静、温良、柔顺,循规蹈矩。
另一方面,她的内心深处又抑郁、愁烦、焦虑不安,被礼教束缚了身心,得不到自由而郁闷。
当春香提议去后花园时,她也踏出了冲破礼教的一步。
在花园里,她感到“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倾这般都付与断井颓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杆,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如此美丽的后花园景致,却无人欣赏,触景生情,想到自己正当花容月貌,竟然锁在深闺中无人知晓,又联想到红颜难久,青春不再,不禁内心思绪澎湃。
但又不可能摆脱封建家庭的羁绊,只有把所盼望的在虚幻的梦中出现。
在梦境中她遇见了自己钟情的青年,但是梦醒以后,周围还是森严冷酷的现实。
在梦境与现实的对比下,她对现实更为不满,对理想的要求就更为强烈。
她梦醒以后,再去寻梦。
大胆倾诉了对真情的追求。
人世两谐——因情死,为情生寻梦不得,杜丽娘就因情而病,由病而死。
但忠贞执着的杜丽娘,死对来她说是对爱情追求的一个新开始。
她的肉体虽然死了,但她那种大胆叛逆、不懈追求自由、爱情与个性解放的精神,已经远远超越了生死界限。
杜丽娘历尽艰辛,终于在幽冥中找到了梦中的爱人。
在这样一个阴阳合二为一、没有封建礼教压迫的境界中作为一个幽灵,她可以毫无顾忌地和柳梦梅尽情大胆地谈情,但此时杜丽娘所要追求的已不仅仅是情欲的满足了,而是要与柳梦梅生同室、死同穴地做对夫妻,可见杜丽娘对爱情的坚定和忠贞。
至此,杜丽娘成功地完成了从欲望到爱情的升华和跳跃,是继身死的悲剧之后而出现的追求心的解放的颂歌!在她的要求和指示下,柳梦梅挖坟开棺,杜丽娘从此获得新生。
“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至情之至,宣扬了真情的神圣和超越生死的力量。
时代必然——封建意识的残留虽然杜丽娘高举反抗封建礼教的大旗,可那些渗入骨髓的封建残余是不可能短时间消除的。
为争得家人的同意,死而复生的杜丽娘在经历死死生生的波折后,她需要社会的认可,需要自我价值的实现。
她仍希望要有婚姻的“实礼”形式“必得父母之命,媒妁之约”不仅期待自己有完美的形象和良好的表现,还看中夫婿的政治地位的实现。
柳梦梅赶考并高中状元,才能让他们的爱情有现实基础和社会的认可,金銮殿之上的指婚才能让杜柳二人终成眷属。
这使得一个超乎现实的完美形象具有更丰富的色彩和健全的人格。
总的来说,杜丽娘的一生经历了从现实一一梦境一一幽冥——再到现实四个阶段,从生而死,由死而生。
这个过程就是杜丽娘叛逆性格的发展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作者塑造了一个反封建的女性形象。
她是一个有情人,并且是达到了“情之至”的有情人,这种形象,是封建的礼教、理学排斥的,大胆否定了传统理学的“去人欲”荒谬思想。
极具强烈时代特色的杜丽娘的形象反映了反礼教的普遍情绪的强烈的要求,歌颂了为争取合理的生活愿望得到满足而奋不顾身的坚持精神,执着的态度。
2、简述《长生殿》主要艺术特色。
(1)继承了《梧桐雨》、《浣纱记》等通过爱情故事反映一代兴亡的手法,又吸取了《牡丹亭》运用幻觉情节把人物理想化的特点;作者将理想熔铸在所创造的人物形象之中,表现了强烈的抒情色彩和鲜明倾向性。
它在广阔的历史层面上展开情节,涉及到上上下下不少人物,有些人物即使出场很少也都有其个性,彼此难以混淆。
(2)《长生殿》较好地处理了历史与艺术的关系,做到大方向上不背离历史真实,具体情节细节又不拘泥于历史事实。
以杨国忠为例,历史上杨国忠拜相执政是在杨玉环被册封为贵妃的七年之后,《长生殿》却写成了几乎是册封同时。
作者之所以改写史实,是因为这样重组之后便于集中矛盾组织故事、展开剧情,使人物饱满起来,获得了较好的审美效果。
《长生殿》前后两部分是不一致的。
前一部分是写实,是爱情的悲剧,后一部分是写幻,是鼓吹真情。
从结构上说,两者是对立的,但又是互相依存的。
没有前半部分现实的悲剧,后半部分鼓吹至真之情便无从生发,没有后半部分唐明皇杨贵妃忏悔、重圆,则成了《梧桐雨》式的悲剧,只是留下了一份历史的遗憾。
这种既对立又依存的关系,虽然中间转换得有些勉强,但却正构成了《长生殿》的结构特征和思想特色:写唐明皇杨贵妃之情事,并不限于言二人之情,而是含而不露地拓宽了“情”的内涵,充分地表现出剧作第一出《传概》里所申述的命意:“古今情场,问谁个真心到底。
但果有精诚不散,终成连理……感金石,回天地,昭白日,垂青史,看子孝臣忠,总由情至。
先圣不曾删《郑》、《卫》,吾侪取义翻宫徵,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
”这与清初的启蒙思潮是息息相通的。
(3)场景壮丽,情节曲折,作者能根据剧情变化调剂场上气氛,场次与场次之间,互相对照,交错发展。
李杨爱情故事为主线,朝政军国之事为副线,两条线交叉发展,彼此关联,情节错综,脉络极清晰,组合得相当紧凑而自然。
唐明皇杨贵妃这条主线,又以定情的金钗钿盒时隐时现贯穿其中,而且每次出现都有不同的寓意,上半部开始是定情之物,马嵬殉葬是失盟的表证;下半部杨贵妃鬼魂把玩是写失情之怨,最后是用以证情,重圆结案,既使全剧的情节有着内在的联系,又体现了主人公悲欢离合的变化。
全剧上下两部分虽各有侧重,但也有许多对照、呼应,如上半部写现实的悲剧,插入了幻想的《闻乐》一出,为下半部杨贵妃仙归蓬莱伏下了引线;下半部主要以幻笔写情,插入《献发》、《青袜》、《骂贼》等写实场面,与上半部唐明皇的失政、宠信安禄山、杨氏一门的骄奢,有着明显的对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