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综合实践上册全册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87.50 KB
- 文档页数:39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六年级上册方法与指导主题一研究报告的撰写【教学目标】1.通过综合性活动,帮助学生学会搜集信息,激发学生利用信息进行研究的兴趣。
2、确定自己研究的话题并拟定研究计划,为后期的工作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确定自己研究的话题并拟定研究计划,为后期的工作打下基础。
【教学难点】在活动中,学会制定计划,并能统筹安排落实计划的实施;【教法与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1、聊一聊你最近获得了哪些信息?分别是从什么途径获得的?2、揭题:在这个信息时代,我们注意搜集信息,并利用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就可以解决我们生活中想要探究的问题。
(板书课题)二、速读活动建议,归纳出写研究报告的步骤三、阅读材料,提炼写法1、快速浏览阅读材料2,思考:研究报告由哪几部分组成?2、默读阅读材料1,思考:两份研究报告在写法上的异同。
四、选题指导1、师出示几个选题,并指导学生选择。
2、小结选题的技巧五、自主择题1、下面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想好后用铅笔写在125页下边的空白处。
2、小组交流所选问题,并说说理由。
评出最好的、最可行的研究问题,进行小组研究。
3、集体交流。
六、方法指导1、确定调查研究的问题之后,我们要搜集有关这个问题的信息。
2、在搜集、整理信息时,列表格是一种比较常见措施。
看书126页,这是一份记录表。
看书128页,这是一份整理表。
研究问题不同,表格形式有所不同。
这些表格既便于我们记录信息,又便于我们整理信息。
3、结合自己所选问题自己设计调查及整理信息表格。
4、展示学生的调查表七、布置作业结合自己所选的研究问题,小组合作或个人独立搜集并整理有关信息。
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板书设计: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感兴趣、定主题、有价值、可行性强上网、搜资料、访问(或问卷调查)、查阅书籍……主题二《成果展示有学问》教学目标1、了解世界上许多地方存在粮食危机现象,认识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2、能够从日常的小事中厉行节约。
六年级上学期综合实践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提升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走进科学1. 活动一:生活中的科学现象2. 活动二:科学实验我来做第二章:探索自然1. 活动三:我们的地球2. 活动四:天气与气候第三章:艺术鉴赏1. 活动五:欣赏名画2. 活动六:音乐鉴赏第四章:传统文化1. 活动七:传统节日习俗2. 活动八:民间艺术探究第五章:社会实践1. 活动九:社区服务2. 活动十:环保行动三、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实践操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实践成果、团队协作等方面进行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五、教学安排每个章节安排2-3课时,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实践活动应在课内外相结合,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资源,拓宽学生实践渠道。
六、教学策略1. 激发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欲望。
2. 培养能力: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注重实践: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开展实地考察和社会实践,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
4.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5. 引导反思:引导学生对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使用经过审定的六年级上学期综合实践教材。
2. 设施:学校实验室、图书馆、计算机房等。
3. 器材:科学实验器材、艺术用品、调查问卷等。
4. 社区资源:社区服务机构、企业、博物馆等。
八、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或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2.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六年级综合实践教案(上册)第一章:环保行动1.1 主题:我们的地球1.1.1 活动目的: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提高环保意识。
1.1.2 活动内容:通过观看地球的图片和视频,了解地球的美丽和面临的环境问题。
1.1.3 活动步骤:1.1.3.1 展示地球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地球的兴趣。
1.1.3.2 引导学生讨论地球的环境问题,如污染、森林砍伐等。
1.1.3.3 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环保标语,表达自己对地球的爱护之情。
1.1.4 作业:每个学生制作一个关于环保的手工作品,如环保袋、环保宣传卡等。
1.2 主题:垃圾分类1.2.1 活动目的: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学会正确分类垃圾。
1.2.2 活动内容:通过讲解和游戏,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1.2.3 活动步骤:1.2.3.1 讲解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如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等。
1.2.3.2 学生进行垃圾分类的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1.2.3.3 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垃圾分类的宣传方案,如海报、宣传册等。
1.2.4 作业:每个学生写一篇关于垃圾分类的日记,记录自己的实践经验。
第二章:传统文化2.1 主题:传统节日2.1.1 活动目的: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感受节日的氛围。
2.1.2 活动内容:讲解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习俗。
2.1.3 活动步骤:2.1.3.1 讲解春节的来历和习俗,如贴春联、放鞭炮等。
2.1.3.2 学生制作春节的相关手工作品,如剪纸、灯笼等。
2.1.3.3 讲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如赏月、吃月饼等。
2.1.3.4 学生制作中秋节的相关手工作品,如月饼、花灯等。
2.1.4 作业:每个学生写一篇关于传统节日的作文,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2.2 主题:民间艺术2.2.1 活动目的: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民间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2.2 活动内容:讲解民间艺术的种类和特点,如剪纸、泥塑等。
2.2.3 活动步骤:2.2.3.1 讲解剪纸的特点和制作方法,学生进行剪纸创作。
贵州版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我爱我的家乡
课时目标
- 了解贵州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 研究描述家乡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的词语
- 加强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1. 第一课:贵州的位置和特点
- 带领学生观看贵州地图,并指出贵州的位置
- 介绍贵州的地理特点和气候特点
- 引导学生讨论贵州的发展优势和旅游资源
2. 第二课:描述家乡的自然景观
- 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自然景观,如山川、河流、森林等
- 研究相关的词语和句子,如“壮丽的山川”、“清澈的河水”等- 组织学生进行口头表达,描述自己家乡的自然景观
3. 第三课:描述家乡的人文风情
- 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人文风情,如传统文化、风俗惯等
- 研究相关的词语和句子,如“丰富的民俗文化”、“独特的风味小吃”等
- 组织学生进行口头表达,描述自己家乡的人文风情
教学评价
-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 评价学生对家乡的理解和归属感
- 收集学生口头表达内容,进行适度修改和评价
参考资料
- 贵州地图
- 贵州旅游相关资料
- 相关词语和句子的教学材料
以上是《贵州版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的内容安排。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帮助他们了解贵州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培养对家乡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评价,通过适当的评价和修改,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人教版小学综合实践教案:六年级上册全册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六年级学生全面掌握人教版小学综合实践教材上册的内容,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计划第一单元:科学实验- 实验一:水的凝固点- 实验二:石头和砖头的密度比较- 实验三:酸碱中和反应第二单元:生活实践- 实践一:制作果酱- 实践二:制作风车- 实践三:制作简易电路第三单元:社会实践- 实践一:参观博物馆- 实践二:参观农场- 实践三:参观工厂第四单元:艺术实践- 实践一:绘画创作- 实践二:音乐创作- 实践三:手工制作教学方法- 采用项目制教学,让学生通过实践来研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总结,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 鼓励学生合作研究和团队合作,培养他们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教学评估- 通过实践任务的完成情况来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 针对每个实践任务,设置评估标准,包括任务完成度、创意程度和合作能力等方面。
- 定期进行课堂小测验,检查学生对实践内容的掌握情况。
教学资源- 人教版小学综合实践教材上册- 实验器材和材料- 图书馆、博物馆、农场和工厂等实践场所- 绘画、音乐和手工制作工具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资源,以提高教学效果。
-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意见,促进他们的积极参与和主动研究。
参考资料- 人教版小学综合实践教材上册教师用书- 人教版小学综合实践教材上册学生用书。
六年级综合实践上册全册教案六年级综合实践上册全册教案科目:综合实践活动班级:六(3)教师:XXX2017年9月1、小读者与大作家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XXX及相关作家的代表作品和简要生平事迹。
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创作背景,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作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探索和勇于实践的精神;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等研究惯。
3.情感目标:通过阅读优秀作品,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学的热爱。
活动准备:1.设计活动方案。
2.分组(八组)。
3.安排调查研究活动资料。
活动重点:1.解决问题的过程。
2.实践活动中作品课题的解决。
3.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
教学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活动课题一)、启发提问,明确目标1.谈话:作家并不神秘,他们是用作品为读者服务的。
作品可以使很多读者受到思想教育和开阔眼界。
读者和作家是息息相关的。
2.明确目标:今天,我们来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叫《小读者与大作家》。
二)、活动指导,教给方法1.学生自由阅读《岁久情愈真》,交流读书收获。
2.教师讲解如何阅读作家的作品:除了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有自己的见解。
3.学生自主阅读《蜘蛛大婶儿》,交流对作品的认识和看法。
二、走出课堂,搜集整理信息资料,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1.学生分组展开实践调查活动,搜集整理信息资料,记录档案。
2.指导教师配合活动,指导学生观察、调查、研究解决问题。
3.主要活动安排:1)读一组文章,交流感受和见解;2)采访身边的作家或优秀儿童读物:教师介绍了儿童文学作品的种类,鼓励学生选一篇优秀作品阅读并写下感受。
学生们进行采访、记录、调查和研究,并准备与其他小组交流。
二、月儿圆圆话中秋中秋节活动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相关知识,学会实践活动的操作方法,培养观察、调查、研究和动手实践的能力,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活动准备包括设计方案、分组、分工和安排调查研究活动用具等。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的全套综合实践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是针对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的综合实践课程设计的全套教案。
通过综合实践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教案将涵盖上册所有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
二、教案内容本教案包括以下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1. 实践课程一:科学实验- 教学目标:通过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 活动安排:选择适合年级的科学实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操作,并帮助他们总结实验结果。
2. 实践课程二:手工制作- 教学目标: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艺术修养。
- 活动安排:选择适合年级的手工制作项目,引导学生进行材料准备和制作过程,并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作品。
3. 实践课程三:社会调查- 教学目标:通过社会调查,培养学生的调查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意识和实践能力。
- 活动安排:选择适合年级的社会调查主题,引导学生进行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实施,并帮助他们分析和总结调查结果。
4. 实践课程四:体育运动- 教学目标:通过体育运动,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和健康意识。
- 活动安排:选择适合年级的体育运动项目,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并鼓励他们互相合作、竞争和分享。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教案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探究式研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
- 合作研究: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共同完成实践任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 演示与实践:通过演示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实践技能。
四、教学评价为了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和实践能力,本教案将采用以下评价方式:- 观察记录: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进行评价和记录。
-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实践作品,包括科学实验结果、手工制作作品、调查报告等。
人教版小学综合实践教案: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数学课教学目标- 学习整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掌握整数的加减法运算- 能够灵活运用整数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内容1. 整数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 整数的加法运算3. 整数的减法运算4. 整数的实际应用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 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整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整数的意义和作用。
步骤二:概念讲解- 介绍整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与学生一起讨论整数的特点和规律。
步骤三:加法运算- 通过具体例子,引导学生掌握整数的加法运算规则,进行相关练习。
步骤四:减法运算- 介绍整数的减法运算规则,通过实例让学生巩固掌握减法运算方法。
步骤五:实际应用- 利用整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练习、小组合作等形式进行教学评价,检查学生对整数概念和运算规则的掌握情况。
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多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如解决具体问题、设计数学游戏等,提高数学综合素养。
教案二:语文课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和理解2. 词语解释和运用3. 作文写作和创新思维拓展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 制定小组合作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步骤二:课文阅读和理解- 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回答相关问题。
步骤三:词语解释和运用- 通过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引导学生学习词语解释和运用方法。
步骤四:作文写作和创新思维拓展- 给学生一个主题,让他们进行作文写作,并鼓励他们展示创新思维。
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文质量等进行教学评价,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进行阅读拓展,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
以上是人教版小学综合实践教案的大致内容和步骤安排,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自己的数学和语文能力。
具体教案中的细节和活动可以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六年级综合实践上册全册教案(I)第一章:走进大自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自然现象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自然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2. 引导学生学习相关自然知识,了解自然现象的成因。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学会爱护大自然。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自然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2. 学生分组进行自然现象观察和描述,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
3.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相关自然知识,解答学生的疑问。
4. 组织学生进行自然现象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5. 总结活动,强调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爱护大自然的意识。
第二章:探索科学奥秘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
2. 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和观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科学原理和实验方法。
2. 组织学生进行有趣的科学实验和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
3. 培养学生分析科学现象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思维解决问题。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科学原理和实验方法,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2. 组织学生进行有趣的科学实验和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
3. 学生分组进行科学实验和观察,记录实验结果和观察现象。
4.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和观察现象,培养学生分析科学现象的能力。
5. 总结活动,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
第三章:培养良好习惯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了解良好习惯的重要性,认识到培养良好习惯的必要性。
3. 组织学生进行习惯培养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良好习惯带来的变化。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良好习惯的重要性,认识到培养良好习惯的必要性。
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全册教案[总结]第一章:走进科学1.1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学习观察、实验、调查等科学探究方法。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1.2 身边的科学现象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章:生活中的数学2.1 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习数学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2 几何图形与生活学习几何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第三章:探索历史3.1 中国古代历史简介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意识。
3.2 历史人物故事分享学习历史人物的成就和品质。
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第四章:文学鉴赏与创作4.1 诗歌鉴赏学习诗歌的韵律、意象和表达技巧。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4.2 短文创作练习引导学生进行短文创作,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第五章:艺术与审美5.1 绘画与手工制作学习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
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和创造力。
5.2 音乐与舞蹈学习音乐和舞蹈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和表现能力。
第六章:健康与生活6.1 健康知识普及学习人体生理、心理健康知识。
6.2 运动与健身学习运动的基本技能和锻炼方法。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
第七章:信息技术与应用7.1 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
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初步应用能力。
7.2 网络与通信学习互联网的基本知识和安全使用。
培养学生网络通信的素养和自我保护意识。
第八章:环境与保护8.1 生态环境的认识学习生态环境的基本知识和保护方法。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行动。
8.2 社会实践与调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责任感。
第九章:公民与法治9.1 公民权利与义务学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9.2 法律知识普及学习常用的法律知识和法规。
关索中心小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教案科目:综合实践活动班级:六(3)教师:王瑞向2017年9月1、小读者与大作家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冰心及相关作家的代表作品和简要生平事迹。
知道读某一篇作品时,要先了解作者是谁,生活在什么年代,有什么样的生活经历,这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们的作品。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自主阅读,感受生活,培养大胆探索和勇于实践的精神;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能力,学会独立思考.交流合作.探索创新等学习习惯。
3.情感目标:通过各种优秀作品的收集和阅读。
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学的热爱。
活动准备:1.设计活动方案。
2.分组.分工(分组:八组)。
3.安排调查研究活动资料。
活动重点:1.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实践活动中作品课题的解决。
3.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
教学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活动课题(一)、启发提问,明确目标1.谈话:同学们,一提起作家,你们一定觉得很神圣吧。
其实,作家并不神秘,他们是用作品为读者服务的。
一部好的作品往往会使很多读者多方面收益,如开阔眼界.受到思想教育等等。
作家写作时要考虑作品的阅读对象,如儿童作家给我们写作品时,总要考虑我们的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而读者阅读作品就是和作家对话.交流思想.探讨问题。
一句话,读者和作家是息息相关的.密不可分的。
2.明确目标:今天,我们来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叫《小读者与大作家》。
(板书)(二)、活动指导,教给方法1.学生自由阅读《岁久情愈真》,读后交流读书收获。
2.教师教学生如何去读作家的作品:(1)讲解:读作家的作品,我们不仅要弄清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有自己的见解。
(2)学生自主阅读《蜘蛛大婶儿》。
(3)交流读后自己对作品的认识和看法。
二、走出课堂,搜集.整理信息资料,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1.学生分组展开实践调查活动,搜集整理信息资料,作好档案记录。
2.指导教师配合这次活动,指导学生观察.调查,研究解决问题。
3.主要活动安排:(1)读一组文章,交流我的感受和见解;(2)采访身边的作家(或优秀儿童读物):教师:天下作品不计其数,有古代的、也有现代的;有本国的、也有外国的。
仅就儿童文学作品来说,就有童话、寓言、儿童诗歌、儿童小说、童话剧等等。
同学们,请选一篇优秀作品来读一读,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填下)我的采访提纲:我的采访记录:我的调查问卷:我的调查报告:我的研究报告:三、成果展示,交流汇报,总结反思(一)、小组交流:在这次亲身实践活动中,你们什么收获请你们把收集到的作家或作品材料和组长、组员们商量一下,你们准备与其他小组交流哪些内容(二)、小组汇报:你们愿意把自己的收获展示出来吗交流冰心等作家的相关资料。
(三)、活动感受:谈谈你的体会,让大家分享你的成功和自豪,说说优秀作品或作家给你带来了哪些启发,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四)、活动反思: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我们有哪些收获和不足2、月儿圆圆话中秋中秋节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与中秋节有关的知识。
学会实践活动的操作方法,学习制作活动方案并向老师和同学介绍自己的观察、调查的情况。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走向社会,感受生活,培养大胆探索和勇于实践的精神;培养学生初步具有观察、调查研究.动手实践操作的能力,学会独立思考、交流合作、探索创新等学习方式。
3.情感目标:通过各种活动体会中秋节的快乐。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活动准备:1.设计活动方案。
2.分组、分工(分组:六组)。
3.安排调查研究活动用具等。
活动重点:1.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实践活动中新生课题的解决。
3.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
4.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
教学活动过程:一、确立主题,制定方案(一)、启发提问,明确目标1.启发提问:(1)一年之中哪些月份属秋天(2)秋天的节日有哪些(3)口头描述自己知道的相关的中秋知识。
2.明确目标:今天,我们来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叫《月儿圆圆话中秋中秋节》。
(板书)(二)、活动指导,教给方法1.我们可以通过调查.统计.参观.访问和查找资料,开展中秋节的课题探究。
自主选题,科学分工,小组合作,是有效探究的一个好办法。
参考课题:(1)中秋节的来历;(2)金秋诗词欣赏;(3)中秋节风俗调查;(4)中秋美食;(5)中秋佳果;(6)月饼的变迁;2.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制定一个《中秋节》的活动方案吧!(三)制定方案,布置任务1.分六组(把观察目标接近的分为一组)安排活动地点,确立分课题,活动目标,活动方法。
小组名:XXX组;小组分工:小组长:XXX;小组成员:XXXXXXXXX……;探究课题:中秋佳果;探究活动方案:先查找中秋佳果的资料,.再带中秋佳果回来,把雕水果工具带来大家一起雕刻水果图案,记录过程,最后用找出来的相片剪贴报展示成果;2.活动步骤:观察,参观,收集资料,记录;3.口头整理:你看到了什么收集到了什么资料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二、走出课堂、搜集、调查、积累、整理信息资料,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1.学生分组展开实践调查活动,搜集整理信息资料,作好档案记录。
2.指导教师配合这次活动,指导学生观察.调查,研究解决问题。
3.主要活动安排:(1)为家里设计一个中秋赏月的活动方案,或从外观.色香味角度设计一种月饼。
(2)小实践:制作一个中秋花灯。
(3)电脑作画:电脑制作一幅关于秋月的美丽图画,并打印出来贴在下面的画框里。
主题:月到中秋分外明。
景物要求:月色、山水、楼阁和人物。
(4)秋游登高:有诗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登高望远,写下你的感想。
(5)赏花灯:以小组为单位或在家长陪同下,逛一次花灯游园会。
记得搜集花灯的款式和灯谜哟。
三、成果展示,交流汇报,总结反思(一)、小组交流:在这次亲身实践活动中,你们什么收获请你们把找到的“中秋节”的材料和组长.组员们商量一下,你们准备与其他小组交流哪些内容(二)、小组汇报:你们愿意把自己的收获展示出来吗1.成果展示展示你所在小组制作的图片、灯笼作品。
2.赛诗会与故事会:朗诵小组搜集的有关秋天的诗词,看谁搜集得最多,谁朗诵得最好。
3.集体评议(互相评价),表扬鼓励。
(三)、活动感受:谈谈你的体会,让大家分享你的成功和自豪。
说说中秋节给你带来了哪些快乐,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活动反思: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我们有哪些收获和不足(生发言)3、快乐的休闲生活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的质量,积极健康的休闲生活是生活质量提高的主要表现。
2.能力目标:通过调查研究、开辩论会或研讨会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快乐的休闲生活;培养学生初步具有观察、调查研究、动手实践操作的技能,学会独立思考、交流合作、探索创新等学习方式,富有社会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快乐的休闲生活的更深一层的认识,培养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热爱。
增强作为新时代新中国公民的优越感和自豪感。
活动准备:1.设计活动方案。
2.分组、分工(分组:四组)。
3.安排调查研究活动用具等。
活动重点:1.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实践活动中新生课题的解决。
3.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
教学活动过程:一、确立主题,制定方案(一)、谈话引入,明确目标1.师: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的质量,休闲生活逐渐成为国人生活时尚。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21页的内容;(2)提问:读罢《休闲生活逐渐成为国人生活时尚》,你有何感想(3)讨论、交流。
2.明确目标:今天,我们来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叫《快乐的休闲生活》。
(板书)(二)活动指导,感受快乐的休闲生活1.我们可以通过调查.参观.访问和查找资料,开展《快乐的休闲生活》的课题探究。
自主选题,科学分工,小组合作,是有效探究的一个好办法。
参考课题:(1)健康优雅的太极拳;(2)时尚活力的广场舞(3)修身养性的钓鱼;(4)返朴归真地亲近大自然;(5)乐在其中的个人收藏;(6)怡情雅志的切磋棋艺。
2.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制定一个《快乐的休闲生活》的活动方案吧!(三)制定方案,布置任务1.分六组(把观察目标接近的分为一组)安排活动地点,确立分课题,活动目标,活动方法。
小组名:XXX组;小组分工:小组长:XXX;小组成员:XXXXXXXXX……;探究课题:见参考课题;探究活动方案:先观察思考,再调查研究、填写调查表,最后开辩论会或研讨会,成果交流展示,师生总结,学生谈收获;2.活动步骤:观察,参观,收集资料,记录;3.口头整理:你看到了什么收集到了什么资料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二、走出课堂,搜集、调查、积累、整理信息资料,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1.学生分组展开实践调查活动,搜集整理信息资料,作好档案记录。
2.指导教师配合这次活动,指导学生观察.调查,研究解决问题。
三、成果展示,交流汇报,总结反思(一)、小组交流:在这次亲身实践活动中,你们什么收获请你们把找到的“快乐的休闲生活”的材料和组长.组员们商量一下,你们准备与其他小组交流哪些内容(二)、小组汇报:你们愿意把自己的收获展示出来吗1.成果展示展示你所在小组制作的图片作品。
2.评选“最佳小记者”、“最佳辩论员”。
3.集体评议(互相评价),表扬鼓励。
(三)、活动感受:谈谈你的体会,让大家分享你的成功和自豪。
说说快乐的休闲生活给你带来了哪些快乐,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
(四)、活动反思: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我们有哪些收获和不足(交流讨论.多元评价,以体现不同学生的不同价值)。
4、生活中的为什么活动目标:1.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的好习惯。
3.学习写实验报告。
4.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5.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1.观察一下周围,看看能发现什么。
2.完成实验,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活动时间:2课时活动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是有许多不如意的地方,我们如何去解决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解决生活中的为什么2.板书课题。
二、出示“背景在线”。
学生阅读。
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不太令人满意的地方,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解决看一看:1)动物是怎样预测天气的2)热气球为什么能飞上天3)为什么落下的叶子背朝天4)地球为什么会变暖想一想:说说你在生活中发现了什么,并写下来。
三、实践探索1.探索之一:形形色色的人体语言1)说一说:你在生活中还发现了哪些“人体语言”2)游戏举行一次“无声的表演”。
第二课时一、探索之二:1)森林.空气与人森林就像大自然的“调度师”,它调节着自然界中空气和水的循环,影响着气候的变化,保护着土壤不受风雨的侵犯,减轻环境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