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污染分析及防治
- 格式:pdf
- 大小:215.98 KB
- 文档页数:4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的膜污染及防治研究摘要: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SMBR)解决了分置式膜生物反应器(RMBR)能耗高的问题,有取代后者的趋势。
SMBR 对SS、COD、N、P 以及细菌、病毒等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使得它应用于多种行业污水的处理与回用。
膜污染是SMBR 工艺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SM BR 稳定运行和膜寿命的关键影响因素。
膜污染与膜特性、污泥特性、膜通量、抽吸泵抽停时间、曝气量、曝气方式、气泡大小以及出水方式等因素有关,因此通过优化SMBR 的结构及操作参数能够减缓膜污染。
常用的膜清洗方法有物理清洗(空曝气、机械反冲洗等)和化学清洗(在线药洗、异位化学清洗等)。
关键词: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污水处理回用Studies on membrane foulingand prevention of submerged membrane bioreactorXiao En-rong, Wu Zhen-bin, Liang Wei(State Key Laboratory of Freshwater Ecology and Biotechnology, Institute of Hydrobi olog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Wuhan, 430072, China)Abstract:Submerged MBR resolves the high energy-consumption and tends to replac e the RMBR.Because of the good removal of SS, COD, N, P, bacteria and virus in waste water, SMBR has been applied to treat and reuse several kinds of wastewater. Membrane fouling is the first to be resolved because it is the key factor to the steady running of th e MBR and affect the life span of the membrane. Membrane fouling is relevant to many factors: the membrane materia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ludge, the membrane flux, the on-of f time of pump, the flow of aeration, the size of air bubble and the way of output. .Mem brane fouling is able to be alleviated by optimizing the configuration of SMBR and operat ional parameters. The usual membrane cleaning methods include physical cleaning (such as aeration and reverse flushing) and chemical cleaning (such as the in- situKeywords:Submerged membrane bioreactor; membrane foul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reuse1引言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简写为MBR)是一种将膜分离单元和生物处理单元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近几十年来得到迅猛发展。
超滤膜化学清洗及污染原因分析[摘要]对某热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超滤膜污染物进行分析,确定其主要成份为有机物、泥沙和铁等。
确定化学清洗方案后对4套超滤进行在线清洗。
清洗后进出水压差恢复至0.02MPa,产水量达到105m3/h,清洗效果良好。
从系统设备和运行操作两方面分析超滤膜污染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热电厂;锅炉补给水;超滤膜;化学清洗1超滤原理超滤是一种加压膜分离技术,带有一定压力的水在超滤膜表面流动时,水分子、无机盐及小分子有机物可以透过滤膜达到超滤膜的另一侧,而水中携带的悬浮物、胶体、微生物以及金属氧化物等颗粒性杂质则被超滤膜截留,从而使水得到净化。
2某热电厂超滤简介某热电厂2×350MW机组锅炉补给水处理超滤系统设备采用美国KOCH公司生产的中空纤维内压式V8072-35-PMC型超滤膜,单套超滤设备配备24支超滤膜元件,制水量120t/h。
该超滤系统设备投运2年间,进行三次在线化学清洗。
3污染物的确定3.1表面污染物特征1、超滤膜端盖膜壳内部附着一层砖红色物质,壳内充满土黄色细粉状粘性物质;2、超滤膜丝顶部表面被粘稠状物质包裹,部分超滤膜丝堵塞,膜丝内孔径较初始状态缩小30%-40%,将粘稠污染物取出进行浸泡处理,酸碱条件下均不溶解;3.2化学清洗反洗水样分析结合超滤膜表面污染物及水源情况,对超滤膜进行加碱预冲洗,并收集一次反洗出水水样和二次反洗出水水样,与冲洗母液进行对比,结其中母液为无色溶液,第一次反洗水样溶液并呈砖红色,且沉淀物较多,第二次反洗水样依然呈砖红色,但沉淀物相对较少。
取反洗水样,依据DL/T502.25-2006《全铁的测定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进行全铁分析,一次反洗水样含铁59mg/L,二次反洗水样含铁9.8mg/L。
收集一次反洗水水样中沉淀物(简称沉淀物)进行分析,沉淀物110℃烘干失重87.32%,烘干物550℃灼烧失重54.14%,550-950℃失重 2.30%,依据DL/T502.23-2006《化学耗氧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法》对沉淀物中有机物进行定性分析,结果为45.7mg/L。
关于仪征电厂一级反渗透膜硅酸铝盐污染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的探讨仪征电厂4×150t/h的一级反渗透膜运行近四年,出力逐渐降低,出现硅酸铝盐污染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对反渗透膜的化学清洗方法进行调整,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法。
标签:反渗透膜;硅酸铝污染;化学清洗1 反渗透膜衰减的原因反渗透膜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的半透膜,表面微孔的直径一般在0.5—10nm 之间,运行一段时间后膜孔堵塞或变形破损,必然会造成系统运行的衰减。
造成反渗透衰减的主要原因有:膜的材质、运行水温、进水水质、加药品质、加药量和运行压力等。
1.1 材质的先天不足造成反渗透膜的使用年限受到限制反渗透膜的材质主要有以下几类:1.醋酸纤维素膜元件,随着时间的推移,运行中酯基团会水解,从而造成膜的功能丧失;2.芳香烃聚酰胺膜,适应的pH 范围可以宽到2-11,但对水中的游离氯很敏感,接触后易老化;3.复合膜(目前最常用的材质),复合膜的脱盐率基本不随使用时间而改变,但运行中仍易被氧化而造成衰减。
1.2 进水压力对反渗透膜的影响进水压力增加会提高膜的脱盐率,但当进水压力超过一定值时,加大了浓差极化,脱盐率不再增加,并且膜由于长期在一定压力下高负荷连续运行,易破损变形。
该损伤不可逆。
1.3 进水温度对反渗透膜的影响反渗透膜产水电导对进水水温的变化十分敏感,进水水温每升高1℃,产水量就增加2.5%-3.0% (25℃为标准),进水一般温度控制在10-35℃。
进水温度过低,产水量较低,但温度过高也会造成膜的老化、烫伤以及运行成本的增加,损伤不可能逆。
1.4 进水水质的影响由于运河水质和长江水质的不稳定性,当原水恶化时,设计的水处理工艺不能满足反渗透进水水质的要求,造成反渗透膜污染。
一般运河水的恶化易造成反渗透膜的有机物污染,使得运行压差增加,产水量持续衰减。
而长江水在汛期到来时胶体硅严重超标,造成反渗透系统整体运行压力抬升,产水量在运行一段时间后会骤然衰减。
海水反渗透膜污染事件分析摘要:反渗透膜是采用膜分离的水处理技术。
新建电厂基建过程中用水量大,易出现设备安装质量差,缺乏运行维护经验造成设备损坏等问题。
文章介绍了某新建电厂采用海水反渗透膜运行中发生膜氧化的原因,提出了新建电厂海水反渗透膜的一些运行建议及优化。
关键词:新建电厂,海水反渗透膜,铁污染,膜氧化1前言广东某电厂2台1000MW超超临界机组采用海水淡化作为全厂生产用水,无淡水备用水源。
海水淡化系统设有预处理系统、超滤系统、一级海水反渗透、二级淡水反渗透系统以及所有必需的辅助系统等。
一级反渗透装置出水用于脱硫工艺水箱补水和供二级反渗透用水,二级反渗透装置出水主要用于锅炉补给水系统供水,此外还供生活、工业、消防用水。
海水预处理采用絮凝沉淀池+V型均粒砂滤池流程。
取自引水明渠的海水,在循环水泵旋转滤网前进行加氯杀藻,后经海水提升泵进入絮凝沉淀池,然后进入V型滤池。
海水淡化系统正常运行时,絮凝沉淀池及V型滤池对水的利用率应大于95%,沉淀池出水浊度小于3NTU,V型滤池出水浊度小于1NTU。
其工艺流程如下:2主要设备概况2.1 海水预处理系统:设计出力2×800m³/h,采用“絮凝沉淀池+V型滤池”组合工艺。
海水在进入絮凝沉淀池前先投加混凝剂,混凝剂使用聚合硫酸铁。
系统配置1座V型滤池,共有6格,每格处理能力为300 m3/h。
V型滤池配置2台罗茨风机,每台罗茨风机的风量为37.8 m3/min,风压为50KPa。
2.2 超滤系统:设计出力7×223m³/h,每套超滤装置设置56支碧菲柱式(外压式)超滤膜,BFUF2800c 系列标准膜元件,0.03 µm 的公称膜孔径可以去除细菌、病毒、颗粒物质,以保护后续工艺设备如反渗透系统。
回收率:≥ 90%,产水浊度<0.4NTU,SDI <3。
2.3 一级反渗透系统:设有3套出力为200m³/h的美国陶氏海水反渗透膜装置,膜元件型号:SW30HRLE-400,7芯装膜壳,一段式60支膜壳,共420支膜元件,设计产水流量200t/h,浓水流量245t/h,冲洗水泵额定流量200t/h,扬程0.35MPa,使用美国ERI公司型号为PX-Q300的能量回收装置,能量回收装置设计流量242t/h。
文章编号:1671—7945(2006)10-0032—02 试论地膜污染与防治措施
新疆额敏县农机校郝敬芝 摘要介绍了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地膜污染的基本情况,阐述了导致地膜污染严重的原因,提出 了加快治理地膜污染的措施。 关键词地膜污染原因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233.9 文献标志码 B
地膜覆盖种植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大面积推 广使用以来,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发挥了巨大的作 用。该技术具有蓄水保墒、提高地温、延长作物生长 期、促进作物生长、增加产量,同时可降低冰雹、干旱、 风沙及温差等自然灾害给作物生长带来的不利影响 等优点,因此被誉为种植史上的“白色革命”。地膜覆 盖种植技术的应用总体上呈现出面积扩大、数量增 加、多元化发展的态势。但是,随着农作物地膜覆盖种 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地膜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回收地 膜、减少地膜污染已经成为摆在额敏县政府和农民面 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l 地膜污染情况 随机抽测表明,地膜覆盖种植3年以上的耕地, 1m 耕层(25 em深)内残留7 8 g地膜的情况已相 当普遍。一些严重的地方l m2耕层内的地膜含量已 高达20 g。土壤中的地膜不仅影响耕作,而且在土壤 中形成阻隔层,影响作物对水、肥的吸收及根系发育, 最终导致减产。据有关资料介绍,土壤中地膜含量约 为60 kg,hm 时,玉米减产ll% 23%,小麦减产9 %一16%,大豆减产5.5% 9%,蔬菜减产达14.6% 一19.2%。据测定,新疆塔城地区的8个县(市)的地 膜含量平均为64.5 kg,hm 。目前,额敏县被地膜污染 的耕地占总耕地的43%以上。可见,要想给子孙后代 留下一片洁净的土地,同时保证地膜覆盖种植高产技 术得以持续、健康的发展,治理地膜污染已刻不容缓。 近几年,虽然地膜污染的严重性已引起各级领导 的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清除土壤中的地膜,取得了 一定的效果,但是目前的方法费工费时,而且只能捡 拾地表的部分地膜,对土壤耕层的地膜无法回收,有 效回收率较低。 2 造成目前地膜污染严重的原因 2.1农民不愿意增加生产成本的投入 由于增加一次机械残膜回收作业,就意味着增加
收稿日期:2001212228
基金项目:天津市教委基金资助项目(20010506).
作者简介:环国兰(19772),女,江苏南通人,硕士研究生.
膜污染分析及防治环国兰,张宇峰,杜启云(天津工业大学材料化工学院,天津 300160)
摘 要:本文综述了膜污染的分析技术、膜污染的影响因素、防止膜污染的措施、膜污染的清洗方法及常用的清洗剂。还介绍了膜污染的定义、膜污染的形式及其新进展。关键词:膜污染;浓度极化;污染分析;污染防治;清洗中图分类号:TQ0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3770(2003)0120001204
膜分离技术由于无相变、能耗低、体系干净等优点,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对处理热敏物质领域如食品、药物和生物工程产品,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与传统分离操作相比,不仅可避免组分受热变性或混入杂质,还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因而发展相当迅猛。但在膜分离过程中存在膜污染现象,使膜的渗透通量及截留率等性能发生改变,膜的使用寿命缩短,极大地影响了膜分离技术的实际应用。因此,分析膜污染的原因以及采取相应的清洗措施和防治对策使膜性能得到部分恢复或完全恢复十分必要。事实上,膜污染分析及膜污染清洗的研究已成为膜分离技术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1 膜污染的定义膜污染是指处理物料中的微粒、胶体粒子或溶质大分子由于与膜存在物理化学相互作用或机械作用而引起的在膜表面或膜孔内吸附、沉积造成膜孔径变小或堵塞,使膜产生透过流量与分离特征的不可逆变化现象[1]。对于膜污染,应当说,一旦料液与膜接触,膜污染即开始。膜污染常发生在三种场合,即浓差极化、大溶质的吸附和吸附层的聚合[2]。2 污染分析膜污染分析的最好方法是解剖已污染的膜组件,并详细分析其污染物,但这样必然破坏膜组件。因而需通过其它方法来确定膜污染物的结构、组成和性质特性。有若干能用于分析膜污染物的技术[3],
其中主要有光学显微镜法、扫描电子显微镜法、能量色散X射线法和红外光谱法。还有X射线萤光法,原子吸收法,ESCA法(化学分折电子能谱)和俄歇能谱法等。
3 膜污染的影响因素3.1 粒子或溶质尺寸与膜孔的关系[1,4]当粒子或溶质的尺寸与膜孔相近时,极易产生堵塞作用,而当膜孔小于粒子或溶质的尺寸时,由于横切流作用,它们在膜表面很难停留聚集,因而不易堵孔。另外,对于球形蛋白质、支链聚合物及直链线型聚合物,它们在溶液中的状态也直接影响膜污染;
同时,膜孔径分布或分割分子量敏锐性,也对膜污染产生重大影响。3.2 膜结构[1]膜结构的选择对膜污染而言也很重要。对于微滤膜,对称结构较不对称结构更易堵塞;对于中空纤维膜,单内皮层中空纤维比双皮层膜抗污染能力强。3.3 膜、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1,5]膜-溶质、溶剂-溶质、溶剂-膜相互作用对膜污染的影响中,以膜与溶质的相互作用影响为主。相互作用力包括:静电作用力,范德华力,溶剂化作用及空间立体作用。3.4 膜表面粗糙度、孔隙率等膜的物理性质[1,6]显然,膜表面光滑,则不易污染;膜面粗糙,则易
第29卷 第1期2003年2月 水处理技术 TECHNOLOGYOFWATERTREATMENT Vol.29No.1Feb.,2003吸留溶质污染。3.5 蛋白质浓度[7]即使溶液中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浓度较低(0.001~0.01gL),膜面也可形成足够的吸附,使通量有明显下降。3.6 溶液pH值和离子强度[8,9,10]pH值的改变不仅会改变蛋白质的带电状态,也改变膜的性质,从而影响吸附,故是膜污染的控制因素之一。溶液中离子强度的变化会改变蛋白质的构型和分散性,影响吸附。膜面会强烈吸附盐,从而影响膜的通量。3.7 温 度[7]温度的影响比较复杂,温度上升,料液粘度下降,扩散系数增加,降低了浓差极化的影响;但温度上升会使料液中的某些组分的溶解度下降,使吸附污染增加,温度过高还会因蛋白质变性和破坏而加重膜的污染,故温度的影响需综合考虑。3.8 料液流速[7,8]膜面料液的流动状态,流速的大小都会影响膜污染。料液的流速或剪切力大,有利于降低浓差极化层和膜表面沉积层,使膜污染降低。此外,膜污染程度还与膜材质,保留液中溶剂及大分子溶质的浓度、性质,膜与料液的表面张力,料液与膜接触的时间,料液中微生物的生长状况,膜的荷电性和操作压力等有关。4 膜污染防治方法控制膜污染影响因素,可以大大减小膜污染,延长膜的有效操作时间,减少清洗频率,提高生产能力和效率。可以采用以下措施减轻膜在使用过程中的污染:在膜过滤前,对料液进行预处理,去除一些较大的粒子;调节pH值远离蛋白质的等电点减轻吸附;改变膜材料或膜的表面性质;改善膜组件及膜系统的结构;控制溶液温度、流速、流动状态、压力等。现分别讨论如下:4.1 料液的预处理[11]对料液采取有效的预处理,以达到膜组件进水的水质指标(如RO膜要求进料污染指数SDI<5)。如预过滤去除胶体、固体悬浮物及铁锈等;或采用加入絮凝剂,进行预絮凝、预过滤;或改变溶液pH值等,以除去一些能与膜相互作用的溶质。4.2 改善膜面流体力学条件[11]改善膜面附近料液的流体力学条件。如提高进料流速以增大膜面料液流动速度,或采用湍流促进器和设计合理的流道结构等方法,使被截留的溶质及时被水流带走。4.3 减少设备结构的死角和死空间[11]在膜分离过程中,应注意减少设备结构的死角和死空间间隙,以防止滞留物在其间变质,扩大膜的污染程度。4.4 提高料液水温[11]在分离膜允许的最高温度限内,适当提高料液温度,加速分子扩散,提高料液流速;或降低膜两侧的压差或料液浓度,均可减轻浓差极化现象。4.5 加入消毒剂、杀菌剂、阻垢剂[11,12]为防止微生物、细菌及有机物的污染,常使用消毒试剂,如含氯试剂、过氧化物、碘化物等;加入阻垢剂如HCl和六偏磷酸钠及其它新型阻垢剂;加入杀菌剂如液氯、NaClO、H2O2等或非氧化性杀菌剂如异噻唑啉酮;还可采用紫外线杀菌器或电子除菌器。4.6 膜面预处理[11]在使用前对膜面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可减少膜面的吸附。如以一种对膜的分离特性不会产生很大影响的小分子化合物覆盖膜面,形成一保护层,可以防止膜面和料液中的某些组分起作用。同时,它还可以防止酶在膜处理过程中的失活。4.7 膜材料的选择[1]膜的亲疏水性、荷电性会影响到膜与溶质间的相互作用大小。通常认为亲水膜及膜材料电荷与溶质荷电性相同的膜较耐污染,为了获得永久性耐污染膜,常在膜表面改性时引入亲水基团,或用复合膜手段复合一层亲水性分离层,或用阴极喷镀法在膜表面镀一层碳。4.8 膜孔径或截留分子量的选择[1,13]从理论上讲,在保证能截留所需粒子或大分子溶质的前提下,应尽量选择孔径或截留分子量大点的膜,以得到较高透水量。但实验发现,选用较大膜孔径,具有更高污染速率,长时间运行透水量衰减得更快。所以,对于不同分离对象,由于溶液中最小粒子及其特性不同,应用实验来选择最佳孔径的膜。4.9 溶液pH值控制[1,14]溶液pH值对蛋白质在水中的溶解性、荷电性及构形有很大的影响。一般,蛋白质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低;偏离等电点时,溶解度增加,并带电荷。因此用膜分离浓缩蛋白质和酶时,在不使蛋白质变性失活的前提下,一般把pH值调至远离等电点,可以
2水处理技术第29卷 第1期 减轻膜污染。4.10 溶液中盐浓度的影响[1]无机盐是通过两条途径对膜产生重大影响的,一是有些无机盐复合物在膜表面或膜孔内直接沉积,或使膜对蛋白质的吸附增强而污染膜;二是无机盐改变了溶液离子强度,影响蛋白质的溶解性、构形与悬浮状态,使形成的沉积层疏密程度改变,从而影响膜的透水率。所以对于不同分离对象,合适的盐类型与浓度要用实验确定。4.11 压力的控制[1]压力与料液流速对膜透水率的影响通常是相互关联的。当流速一定且浓差极化不明显时,膜的透水率随压力增加近似直线增加。浓差极化起作用后,压力增加,透水率提高,浓差极化随之严重,使透水率随压力增加脱离线性关系。压力增加到一定值后,浓差极化使膜表面溶质浓度达到极限浓度,溶质在膜表面开始析出形成凝胶层。此时,凝胶层阻力对膜的透水率影响起决定作用,透水率几乎不依赖压力,当料液中溶质浓度降低或料液流速提高时,可以升高达极限浓度的压力,透水率也提高,因此要选择合适的压力与料液流速,以保证得到最佳透水率的同时避免凝胶层的形成。4.12 操作条件的优化[15-19]操作条件的优化包括控制初始渗透通量,反向放置微孔膜,利用高分子溶液的流变特性及脉动流操作和鼓泡操作,采用两相流操作、离心操作、电超滤、电纳滤、振动膜组件和超声波辐射等。4.13 膜系统优化设计[20,21]Broussous等人提出采用冲压形成螺旋形构造,以增加料液的紊动,限制极化层的形成。Winzel2erHB等人提出一种新的膜组件,采用扭转的弹簧连续不断的旋转多层平板膜,膜与膜表面溶液的动量差会产生很高的剪切速率,有效地减轻浓差极化。针对中空纤维膜组件可采用正交流设计,设法使进料液与中空纤维正交,从而使中空纤维本身充当湍流促进器,此外,还要对膜进行定时和不定时的冲洗;对膜进行妥善保养及保存。膜清洗保养的最基本原则是不能让膜变干和发霉。5 膜清洗自污染膜上去除沉积物的清洗方法有四类:物理清洗、化学清洗、物理-化学清洗以及电清洗。5.1 物理清洗[22]物理清洗是用机械方法从膜面上去除污染物,
包括多种方法。如正方向冲洗、变方向冲洗、透过液反压冲洗、振动、排气充水法、空气喷射、自动海绵球清洗、水力方法、气-液脉冲和循环洗涤等。5.2 化学清洗[23,24]化学清洗实质上是利用化学试剂和沉积物、污垢、腐蚀产物及影响通量速率和产水水质的其他污染物的反应去除膜上的污染物。这些化学试剂包括酸、碱、螯合剂和按配方制造的产品等。5.3 物理-化学清洗[22]将物理和化学清洗方法结合使用可以有效提高清洗效果,如在清洗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可使物理清洗的效果提高。但物理-化学法尚未广泛使用。5.4 电清洗[25]电清洗是一种十分特殊的清洗方法。在膜上施加电场,则带电粒子或分子将沿电场方向移动,通过在一定时间间隔内施加电场,且在无需中断操作的情况下从界面上除去粒子或分子。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需使用导电膜及安装有电极的特殊膜器。清洗剂的选择决定于污染物的类型和膜材料的性质。在清洗方案的选择中,应考虑以下因素:清洗设备的要求,膜的类型和清洗剂的相容性,系统的结构材料,污染物的鉴定,对使用过的清洗液的排放条件及由此造成的影响。
6 结 论膜污染是膜分离不可避免的问题。影响膜污染的因素不仅与膜本身的特性有关,如膜的亲水性、荷电性、孔径大小及其分布宽窄、膜的结构、孔隙率及膜表面粗糙度,也与膜组件结构、操作条件有关,如温度、溶液pH值、盐浓度、溶质特性、料液流速、压力等,对于具体应用对象,要作综合考虑。做好膜污染的防治工作,需考虑多方面的因素。目前,优化膜的操作条件,改善膜面的流动状态是防治膜污染与浓差极化的主要手段。虽然提出的新方法很多,但真正用于实践的很有限,仍需不断探讨其确切的污染机理,寻找适合不同系统的防治方法,以优化膜的性能,提高膜的寿命。显然,这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开展。由于污染物多种多样,所以膜的清洗是一个复杂的课题,说明受污染膜上沉积物的特性,对于选择最经济和最有效的清洗剂和清洗方案是十分重要的。对膜污染物的分析有多种技术,各有利弊,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