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三十年

  • 格式:docx
  • 大小:15.19 KB
  • 文档页数: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个十年的每一编第一章都是文学思潮与运动的总体背景把握,下述分别是代表作家与文学体裁的分章论述,我以为这起码指示我们对文学史把握的方法:一是以作家(及团体)为线索,一是以文类的历时变更为线索,如就文学类型(体裁、形式)而言,小说与通俗小说、新诗、散文(轻)、戏剧,是四大分支,每一分支文类的演变又以代表作家作品为具体表现;就作家而言:鲁郭茅巴老曹、(加)沈赵艾、及张爱玲。因此对于本书的阅读模式,我觉得可以先大览第一遍,第二遍则以文学思潮为框架,文类为线索、以主要作家为其发展的具体内容来重读。本书将现代文学史划分为3个时代框架,可以看作由五条线索组成:文学思潮与运动、小说、诗歌、戏剧、散文。其中思潮是宏观背景,具体文类是发展的不同脉络走向,而文类发展的微观表现是作家与作品。较重要的,我认为是小说与诗歌;就戏剧而言,重心在曹禺;而散文则以鲁迅、林语堂、周作人等人略带过。

一、文学思潮与运动

(一)第一个十年:现代文学的发生

第一个十年即1917-1927年,主要涉及中国现代文学的起源:一是把握其动因,二是要清楚现代文学发生的过程。就动因而言:外在动因是翻译的大量引进;内在动因是:1)中国内部受到资本主义冲击后的物质、技术(印刷术与文学市场的形成)、观念的推动;2)文学自身的变革(包括“文界”、“诗界”、“小说界”革命)+语言变革(白话文运动)。而现代文学发生的根本动力在于思想启蒙:新文化运动的批判与引介。其标志是1915年《青年杂志》(《新青年》)创办,涉及到1917年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的两篇“檄文”。现代文学发生的过程具体体现为新旧文化与文学的论争,如学衡派、甲寅派论争,以及众多文学社团的成立、作家的集聚及在各领域的文学实践。

(二)第二个十年:革命时代的文学

第二个十年即1928-1937年6月,这一阶段国民党政权建立,主要体现为革命文学与无产阶级文学的兴起、左翼与左联文学与自由主义文学的论争、因马克思主义文学思潮的传播与初步运用,从20年代到30年代,文学思想政治化,其主题、题材、文体、篇幅皆发生变化。三)第三个十年:战争时代文学

第三个十年即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抗日战争开始,至1949年9月。战争与救亡成为40年代文学的显著特征。战时形成的地缘政治文化对文学的制约形成了四大分区: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上海孤岛(1937-1941年)。该时期的重要理论还有毛泽东的《延安讲话》;文艺思潮上还有胡风与王实味和主流的论争。